浅谈噪音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噪声及其防治措施噪声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人们不满或不适的声音。

噪声污染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噪声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1.技术措施:这些措施主要用于减少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在工厂和机械设备上安装隔音罩、隔音箱或阻尼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采用低噪声的工艺和技术设备也是减少噪声源的重要手段。

2.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通过管理和监管噪声源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制定并执行噪声限制法规和标准,加强对工厂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噪声的监控和管理。

3.教育宣传措施: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这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教育课程和社区活动等来实现。

同时,也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使用低噪声设备、尊重社区安静环境等方式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4.治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通过对环境进行改造和整治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例如,在道路旁边修建护栏或隔音墙,可以有效隔离交通噪声。

此外,选择合适的植被和地形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控制措施,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例如,使用耳塞或耳机来隔离噪声,避免在高噪声环境下长时间逗留。

此外,尽量选择低噪声的家电和交通工具,避免在居住区附近建设噪声源。

总的来说,噪声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只有通过全面的噪声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宣传措施和治理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同时,个人也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噪声污染的影响,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减少扰民噪音、降低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噪音扰民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为了营造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减少扰民噪音和降低环境污染显得尤为重要。

一、噪音控制技术措施1、声源控制从声源处控制噪音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对于工业生产中的机械设备,应优先选择低噪音的设备型号,并对设备进行优化设计,如改进转动部件的平衡、减小摩擦等。

对于交通运输工具,如汽车、火车等,通过改进发动机技术、优化排气系统、使用低噪音轮胎等方式来降低噪音源的强度。

2、传播途径控制在噪音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的影响。

例如,在建筑物中使用隔音材料,如隔音玻璃、隔音墙、隔音吊顶等,以阻止噪音的传播。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布局道路和建筑物,增加绿化隔离带,也能起到一定的隔音效果。

对于工厂等噪音源较大的场所,可以通过设置隔音屏障、隔音罩等方式来减少噪音向周围环境的传播。

3、接受者防护当无法完全控制噪音源和传播途径时,可以为接受者提供防护措施。

例如,为工人配备隔音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噪音对其听力的损害。

对于居民,可以通过安装隔音门窗等方式来降低室内噪音。

二、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措施1、大气污染控制(1)工业废气治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如吸附法、吸收法、催化燃烧法等,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的废气排放监管,确保其达标排放。

(2)交通运输尾气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燃油质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和治理,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汽车使用,以降低交通运输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扬尘治理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施工等场所的扬尘治理,采取洒水降尘、设置围挡、覆盖物料等措施,减少扬尘的产生和扩散。

2、水污染控制(1)工业废水处理工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达标后再排放。

噪音污染的危害与减少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与减少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与减少方法噪音污染指的是超出正常范围的噪声,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许多危害。

然而,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们可以减少噪音污染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一、噪音污染的危害1. 耳朵受损:噪音超过80分贝时,会对人的听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长期接触大噪音环境甚至可能引发失聪。

2. 睡眠障碍:夜间的噪音对人们的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失眠、早醒等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3. 心理压力: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下,人们容易感到激动、疲劳、烦躁不安,甚至引发情绪失控或精神疾病。

4. 影响学习和办公:学生在课堂上或者家中无法专注于学习,办公室员工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

二、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1.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减少噪音污染的首要措施。

要合理规划居住区和工业区的定位,将工业区和噪音源远离居住区。

同时,需要将交通干道、商业广场等噪音源远离居住区。

2. 声音隔离在建筑设计和装修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隔音材料来降低噪音传播。

例如,在墙体和地面上安装隔音材料,选择隔声效果好的窗户和门等。

3. 噪音源控制对于噪音源,应该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控制。

例如,在工业厂房中使用隔音设备,设置限制噪音的工作时间段,以减少噪音源对周边环境的扰动。

4. 绿化和缓冲植物具有吸音以及减少噪音传播的作用。

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应该增加绿化带和公共花园等绿化项目,以达到减少噪音的目的。

5. 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向公众普及噪音污染的危害和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例如,可以开展讲座、展览和社区活动,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责任感。

6. 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加强立法和改善执法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和限制噪音污染。

同时,要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监督,确保法规的有效执行。

三、结论噪音污染带来了诸多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但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装修、噪音源控制、绿化和缓冲、教育宣传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减少噪音污染的影响。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1、减少或禁止噪声源减少或禁止噪声源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

应加强对噪声源的监测,并及时把握到较大的噪声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或禁止使用。

如采用静音装置,避免机器运行时产生过大的噪声,同时要注意限制机器的运行时间,不要在夜间运行,以减少噪声污染。

2、加强建筑物隔声技术日常生活中,建筑物隔声技术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建筑物外部抗噪声材料的选择,选用能够有效抑制噪声的隔声材料,提高建筑物的隔声性能。

对于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也要采取必要的隔声处理措施,加强建筑物之间的隔声,以减少室内噪声的影响。

3、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同时,社会管理水平也是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法规,例如《国家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对违法的行为要予以严厉的处罚,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

4、加强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加强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保护社会环境的重要措施。

要加强对噪声污染的宣传教育,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控制,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环境的礼仪,不随地吵闹,不大声喧哗,以免造成噪声污染。

5、及时处理噪声投诉及时处理噪声投诉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一旦发现有噪声投诉,应及时作出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确保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6、建立噪声排放标准建立噪声排放标准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结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制定噪声排放标准,明确污染源可以排放的最大噪声值,并依法强制执行,防止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7、实施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也是防止噪声污染的重要措施。

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前评估项目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影响,做到有效控制噪声污染,有效预防噪声危害。

总之,要想有效地防止噪声危害,上述措施都必不可少,各级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认真负起责任,加强对噪声污染的管理,积极采取措施,尽力把噪声污染降到最低,保护好社会的环境健康。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噪音污染是指超过人类正常听觉范围内的声音,它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噪音污染的治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技术、法律、政策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1. 噪音源控制: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和机械进行改进和优化,减少噪音的产生。

对于交通噪音,可以采用降低车辆速度、提供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和规划、修建隔音墙等措施来减少噪音。

2. 隔音措施:加装隔音材料,建筑物内部进行隔音设计,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例如,在建筑物中使用隔音窗户、隔音门、隔音墙等。

同样,对于机械设备也可以采取隔音罩、隔音蓬等措施进行隔音。

3. 噪音屏障:在噪音源和接收噪音的人之间建立屏障,阻断噪音的传播。

例如,在高速公路旁边建造隔音墙或绿化带,可以有效减少交通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 时间限制或限制使用规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或政策,限制某些噪音源的使用时间或设定噪音限制值。

例如,城市中的建筑工地可以在夜间限制噪音产生,或将机械设备噪音限制在一定的分贝范围内。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理解,倡导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减少噪音的产生。

特别是对于学校、医院、工厂等噪音敏感区域的周边环境,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的噪音意识。

6. 建立噪音监测系统:建立噪音监测网络,监测和评估噪音污染的程度和趋势,并及时发布噪音污染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政府和公众可以更好地了解噪音污染的状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7. 加强执法和监管:加大对噪音污染的执法力度,加强对违反噪音排放标准和规定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噪音污染治理的监管,确保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控制措施。

8. 合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过程中,要合理分配噪音敏感区域和噪音源。

将噪音敏感的区域(如住宅区、学校、医院等)与噪音源(如工厂、交通道路等)进行合理分离,减少噪音对敏感区域的影响。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

噪音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方法噪音污染是指由于环境中存在过多的噪声而对人类健康和安宁造成的干扰和危害。

在现代社会,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还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于噪音污染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一些常用的治理方法。

一、噪音污染的危害:1.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下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噪音刺激人的听觉系统,触发耳鸣、听力丧失等症状。

此外,噪音还能导致头痛、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

大噪音还可能引起内分泌紊乱,损害免疫系统。

2. 社交困扰:噪音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社交交流。

当噪音超过人们的耐受极限时,谈话的质量和效果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噪音还会增加人们的应激反应,使人更容易出现烦躁和冲动。

3. 学习和工作受阻:在噪音污染下,学生在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而员工也难以高效工作。

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下,学生和员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可能受到严重影响。

4. 睡眠受干扰:夜间的噪音尤其容易打扰人们的睡眠。

噪音会使人难以入睡、易醒以及深睡眠不足,导致白天精神不振、疲倦乏力。

二、噪音污染的治理方法: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出台噪音污染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

这包括限制噪音源的排放,规定建筑物噪音防治标准,严格执行施工噪声管理等。

2. 建设噪音隔离设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噪音应对的问题,建设噪音隔离设施。

比如,在繁华的商业区周边设置隔音墙,或者在公共交通干线沿线安装隔音窗,以减少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3. 提高公众的噪音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和意识。

鼓励人们使用低噪音的家电电器,强调噪音污染的危害,以及影响噪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方法。

4. 企事业单位的噪音控制:各类企事业单位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

比如,在工厂和建筑工地内使用降噪设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规避噪音高峰,提醒员工戴上耳塞等。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噪声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噪音,它来自于交通、工业、建筑施工、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噪声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而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引发各种疾病。

今天,我们将从噪声污染的危害出发,谈谈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噪声污染的危害1.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不可小觑的。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人们的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噪声会引发人们的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受到噪声的干扰还会加重人们的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

尤其是对儿童和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因为噪声污染而受到损害。

2.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噪声污染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

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人们会感到疲倦、易怒、精神紧张,甚至出现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

大量的研究表明,噪声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们的精神疾病。

3. 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对个人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噪音会扰乱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同时还会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引发社会矛盾和纠纷。

长期以来,一些城市的噪声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政府和社会的难题。

二、对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1. 提高法律法规的意识要有效治理噪声污染,首先需要提高人们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推动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噪声污染管理条例,规范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明确责任部门和管理程序,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

增强舆论宣传,使全社会都能认识到噪声污染对人们的危害,共同参与到噪声治理工作当中来。

2.强化监管和执法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噪声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长期存在的、频繁发生的噪声污染问题,要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要建立健全的噪声源动态监测体系,实现对噪声源实时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污染问题。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防止噪音污染措施
一、防止噪音污染的措施
1、降低设备噪音
针对机械噪音要采取技术措施,减少机械噪音,确保机器噪声不超过
规定标准。

可以采取密封措施,将所有传动设备封住,减少发出噪音;同时,增加设备安装在抗震地垫上,以减少噪音传播,加固设备减少振动;
而且,应当调整机器转子的转速,减少转子的振动,进而减少噪音污染。

2、消除建筑噪音
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建筑结构及隔绝系统的厚度来保证噪音
的传播,减少建筑噪声;如果没有合适的隔绝系统,可以在墙上安装毯子
或隔音板以阻挡噪音。

此外,应按规定要求明确除噪音外的其他建筑装饰,并将它们一起安装在墙上以减少噪音传播。

3、控制交通噪音
可以从禁止机动车早晚高峰期行使等方面加强交通噪音的控制;政府
还可以采取技术措施,比如安装静音桩、建造防振路堤、在公路上安装吸
声材料等,以减少交通噪音的传播。

4、控制情景噪音
要加强娱乐场所周边环境的管理,禁止使用大型噪音设备,并给出有
关活动的时间和地点限制,以免噪音污染扩大到其它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噪音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在当今科技发达的21世纪 人们都生活在噪音之中,特别是城市或者工业区的居民 都时刻在承受着噪音的危害。

噪音污染和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为三大污染,但是噪音污染却不如后两者那样受到重视,相反,如果噪音污染不造成像上述两个案例那样大的恶果,往往被人们忽略.以至这些年来,噪音污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有增无减。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曾就全世界的噪音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及发达国家的噪音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进行的全世界噪音污染调查认为,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

关键词:噪音污染;来源;防治措施前言:噪音是一种可怕的物理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虽然它一般不直接致命或致病 但其危害是慢性的或间接的。

由于噪音污染在环境中不会有残剩的污染物质存在。

一旦噪音源停止发声后,噪音污染也立即消失,所以解决噪音污染并不难,只要让噪音消失或者降低。

每个市民都有能力和有责任为此尽一份力。

一.噪音的概念什么叫噪音呢?简单点说,不规律的声音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为噪音。

噪音是声音的一种。

从物理角度看,噪音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音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防碍的声音。

噪音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主观感觉的评定。

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音,而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音。

二.噪音的来源噪音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它们是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生活噪音。

(1)交通噪音主要是由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来的。

如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交通噪音源。

调查表明,机动车辆噪音占城市交通噪音的855。

车辆噪音的传播与道路的多少及交通量度大小有密切关系。

在通路狭窄、两旁高层建筑物栉比的城市中,噪音来回反射,显得更加吵闹。

同样的噪音源在街道上较空旷地上,听起来要大5 -10分贝。

在机动车辆中,载重汽车、公共汽车等重型车辆的噪音在89-92分贝,而轿车、吉普车等轻型车辆噪音约有82-85分贝,以上声级均为距车 7.5米处测量。

汽车速度与噪音大小也有较大关系,车速越快,噪音越大,车速提高1倍,噪音增加6-10分贝。

说明各类机动车噪音大小与行驶速度的关系。

汽车噪音主要来自汽车排气噪音。

若不加消声器,噪音可达100分贝以上。

其次为引擎噪音和轮胎噪音,引擎噪音在汽车正常运转时,可达90分贝以上,而轮胎噪音在车速为90公里/时以上时,可达95分贝左右。

因此,在排气系统中加上消声器,可使汽车排气噪音降低20-30分贝。

在引擎方面,以汽油引擎代替柴油引擎,可以降低引擎噪音6-8分贝。

此外,接近城市中心的铁路客货运站,由于来往列车都要在市区内穿行,因而影响较大,尤其是在客流量大时,其影响是不容忽视。

地下铁路的噪音来源与火车相似。

因车辆在地道内行驶,噪音不易散失,对车厢内的人干扰较大。

据英国实测,车厢内开窗时噪音高达102分贝。

飞机运输噪音和水陆交通运输噪音,虽然影响面广,但从直接造成显著的危害来说,还是空运的噪音。

飞机处在内燃机时期,空运噪音并不突出。

但在喷气机出现后,空运噪音才渐渐地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一方面是喷气机噪音声级较大,另一方面也是空运日趋繁忙的结果。

事实上,机场不仅是飞机升降时产生噪音,而且机场地勤保养和飞机试运转时也会产生强烈的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非常大。

当大型喷气客机起飞时,跑道两侧1千米内语言通讯都受到干扰,4千米范围内人民不能休息和睡眠。

(2)工业噪音主要来自生产和各种工作过程中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扰动而产生的声音。

城市中各种工厂的生产运转以及市政和建筑施工所造成的噪音振动,其影响虽然不及交通运输广,但局部地区的污染却比交通运输严重得多。

因此,这些噪音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应予重视。

(3)生活噪音主要指街道和建筑物内部各种生活设施、人群活动等产生的声音。

如在居室中,儿童哭闹,大声播放收音机、电视和音响设备;户外或街道人声喧哗,宣传或做广告用高音喇叭等。

这些噪音又可以分为居室噪音和公共场所噪音两类,它们一般在80分贝以下,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害,但都能干扰人们交谈、工作、学习和休息。

三.噪音的危害1、家庭噪音是儿童的大敌在美国,生活在85分贝以上噪音污染环境中的居民人数20年来上升了数倍;在欧盟国家,40%的居民几乎全天受到交通运输噪音污染的干扰,这些居民相当于每天生活在55分贝的噪音环境中,其中20%的人受到的交通噪音污染超过65分贝.此外,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噪音污染问题也已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全天24小时的噪音达到75至80分贝……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全球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严重问题,呼吁各国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减少噪音.一般来说,噪音有外界噪音,比如交通工具,工程施工和工业生产等产生的噪音等,这些噪音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另外就是家庭噪音。

自己家里的噪音污染却往往被忽略。

家庭噪音来自冰箱、电脑等家用电器。

随着每个家庭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多,其噪音污染也不可忽视。

据科学家测定,电视机、家庭影院、组合音响等所产生的噪音,可达60至80分贝;洗衣机为42至70分贝;电冰箱为32至50分贝.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居民区的环境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则应低于40分贝。

倘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儿童,更要提防噪音。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

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聋哑的可能性达50%。

同时,噪音是影响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大敌。

处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营养学家表明,噪音不仅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B1、B2、B6、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

2、噪音的恶性刺激,影响人与生物的生活,很容易使人得病噪音严重影响睡眠的质量,易怒造成疲倦、并会导致头晕、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和恶心、欲吐、胃痛、腹胀、食欲呆滞等消化道症状。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影响健康;另外噪音还有害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使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正常情况明显提高;同时噪音可使人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胃酸降低,从而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们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平衡失调,急噪、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脑血管张力遭到损害。

这些生理上的变化,在早期能够恢复原状,但时间一久,就会导致病理上的变化,使人产生耳鸣、失眠、记忆力衰退和全身疲乏无力等症状。

噪音对视觉器官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飞机的噪音使南极企鹅等海鸟的心跳加快早已成定论.本月初,美国海军和国家海洋渔业署首次承认海军声纳研究产生的强烈声纳干扰导致了海洋哺乳动物的触礁与死亡.同样,噪音对人类的伤害也不可低估.噪音污染不但能够影响人的听力,而且能够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及其他精神综合征.研究表明,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最新科学研究证实,噪音还会伤害人的眼睛,引起视力疲劳和视力减弱.当噪音强度在90分贝时,约有一半的人会出现瞳孔放大,视物模糊;当噪音达到或者超过110分贝时,几乎所有人的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生活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特别容易发生眼疲劳,眼胀痛,眼发花,以及视物流泪等多种眼损伤现象的缘故.3、噪音会对孕妇和胎儿发育的影响孕妇长期处在超过50分贝的噪音环境中,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缭乱,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系统失调。

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导致胎儿K形甚至流产。

二高分贝造影能损坏。

胎儿的听觉器官,致使部分区域受到影响。

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这件事:有一年的春天,我在街道上看见一位孕妇,当时街道上吵吵闹闹的,这名孕妇已经很累了,街道上的车一辆又一辆地排起了长龙,喇叭声﹑吵闹声连绵不断,这名孕妇忽然昏倒在地,人们把她送进了医院。

后来,听说她晚上发高烧,经过医生的抢救才保住了性命!第二天报纸上新闻报道了记者对这件事的采访,其原因就是因为噪音引起的。

可见,噪音的危害多大啊!噪音有损人体的听觉器官.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家庭噪音是造成儿童聋哑的病因之一.据临床医学资料统计,若在80分贝以上噪音环境中生活,造成聋哑的可能性达50%.同时,噪音是影响儿童智力和身体发育的大敌.据研究资料表明,处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噪音不仅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B1,B2,B6,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恶劣影响.三:噪音的防治措施使噪音污染的危害降到最小的主要防治措施有:①控制声源。

包括改进运转的机械设备和运输工具的结构,提高有关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

采用合理的操作方法等以降低声源的噪音发射功率;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特性,以控制声源的噪音辐射。

②控制传声途径。

包括使噪音源远离需要安静的地方,控制噪音的传播方向,建立隔声屏障,应用吸声材料和吸附结构,合理规划城市防噪布局。

③接收者的防护。

包括佩戴护耳器,减少在噪音中的暴露时间,根据听力检测结果,适当调整噪音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等。

地球上如果没有了噪音,那该是多么美妙啊!我想象着未来,每一天,人们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工作;学生都在学校里安静地学习,摆脱了噪音的烦恼。

飞机、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都不发出噪音;建筑工地上、工厂中的各种机器都变成了安安静静的“小绵羊”,人们的寿命也因此而延长。

噪音防治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尽可能地将噪音污染的危害降到最低。

让我们赶紧想办法把人们从噪音的危害中解脱出来吧!【参考文献】[1]姜军民.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莱芜日报 2009 年,6月2日第B02 版[2]赵鹏涛赵广田. 噪声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大众科技2011年第10期,总第146期[3]艾静万新宇周军.噪声污染及其防治研究[J]. 群文天地·2011 年第9 期理论园地[4] 周文菁.噪声污染几时休.解放日报2005年7月26日第006版[5]陈俊辉, 汤明军、噪音污染问题界定和对策[J].江汉石油科技第21 卷第3 期20 1 1 年9 月[6]佟敬军.抚顺市环境噪声达标技术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47.[7]施丽莉.低频噪声烦恼度实验室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