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块状的白色痕迹。
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露底料:部份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6.检验内容
色差
表面镀层颜色不能超过所签样品0.5级
在40W日光灯或自然光下,视力在1.0以上,物件放置于人体视角45度处,无明显色异。
8不可接受b级面及边角碰伤面积1mm边角碰变形bc级面其组装后不影响产品的整体外观边角碰变形其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物体外表碰伤bc级面其凹凸痕面积5mm?深度高05mm不刮手物体外表碰伤bc级面其凹凸痕面积5mm?深度高05mm刮手抛光砂痕电镀件外表处理后不能有明显的砂痕外表抛光粗糙在30cm远的距离视力10以上在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与人视线水平位观察无明显砂痕外表抛光粗糙经电镀后仍不能遮掩不可接受电镀生锈电镀件内外外表不能有生锈氧化现象电镀件外外表生锈不可接受盐雾测试8小时不能腐蚀到镀层外表叻架层可节受有腐蚀水渍水印

不可擦拭

B,C级面,水渍水印、白印、黄印面积≦10mm²,且周边印痕30cm处观察不明显

不可擦拭

电镀毛刺
电镀件表面不能有毛刺
电镀件外表面不能有毛刺

露底材
表面不允许有镀层露底料的情况
电镀件表面不允许有镀层露底料的现象

电镀件电极点周围未镀上的痕迹,其大小在组装后可遮盖或其内部在组装后在不拆卸的情况下,看不见为准。

不可擦拭污渍面积0.5mm≦X≦1mm,A级面:不可接受

B级面,在10 mm内,只能有1处

C级面,在10 mm内,只能有2处

物件表面残留有不可辨别的污物,液体、血液等,不可接受。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作者:————————————————————————————————日期:制定日期1. 目的为保证公司的产品表面、外观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 适用范围:电镀产品的检验。

3. 定义:3.1产品表面的分类,依产品安装后所观察到的面分类.(附件一)3.1.1A面:产品安装后,从正前上方可观察到的表面。

3.1.2B面:产品安装后,观察者需左(右)水平转动90°产品才可看到表面,即产品两侧面。

3.1.3C面:其余面均为C面。

3.2表面电镀不良:产品在电镀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缺陷。

3.2.1 起泡:镀层与基层之间因附着力不强,造成在表面隆起的现象。

3.2.2 脱皮:镀层与基层结合力不够,镀层从基层起皮脱落。

3.2.3 烧焦:局部镀层与其它表面镀层产生色差,表面粗糙。

3.2.4 露黄:镀层未能完全覆盖基层,而露出黄色的镍层(零配件可盖住的部分除外)。

3.2.5 麻点:镀层表面细微的小点。

3.2.6 杂质:镀层表面因附者其它金属颗粒(凸状物),而造成表面粗糙。

3.2.7露基材:产品表面未被镀层完全覆盖。

3.3非电镀表面不良:产品不是因电镀原因而造成的表面不良。

3.3.1 碰伤:镀层表面因碰撞而产生的凹状痕迹。

3.3.2 划伤:镀层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

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郑姣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制定日期3.3.3 擦花:镀层表面被硬物擦的轻微线状痕迹。

3.3.4 白膜:电镀后,留在镀层表面的电镀液。

3.3.5 砂纹:抛光不良造成的表面单条或多条细线状痕迹。

3.3.6 砂眼: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有较大凹坑。

3.3.7 气孔: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较深的凹坑。

4. 权责品管部。

5. 内容5.1 外观检验:5.1.1 检验条件及方法:5.1.1.1 在40W日光灯下,产品距光源900mm左右的条件上目测。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检验标准

1.0目的
规范电镀产品的检验内容及检验方法。

2.0范围Scope
适用于公司来料检查、包装产品的外观检查(适用于产品逐批检查)。

3.0定义
3.1 A 面:指电镀件正面(在使用过程中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3.2 B 面:指电镀件四侧边(需将电镀件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3 软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无手感);
3.4 硬划痕:硬物摩擦造成的划痕或有深度的划痕;
3.5 发黄:因电镀时电流过高或电镀药水未清洗干净造成产品表面呈黄色现象;
3.6 水迹:由于水质不纯或药水未清洗干净残留于表面的痕迹;
3.7 起泡:指镀层表面有空心凸起的金属圆形泡;
3.8 露底:从电镀处理不当造成基材裸露于表面。

4.0程序
4. 1 检验条件
4.1.1 光源:40W 日光灯照射下距物件1.2 ~1.5 米
4.1.2 目视距离:35 ± 5cm
4.1.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45°~90°
4.1.4 目视时间:5 ~ 10S
4.2 检验仪器和工具:标准菲林、盐雾实验机、膜厚测试仪
5.0工作流程图Process Flow Chart
N/A
6.0记录Records
6.1来料检验报告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Report
6.2包装生产线质量检查报告Packing Line Quality Control Inspection Record
6.3盐雾实验报告Salt Spray Test Report
7.0附件Attachments
N/A。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

电镀产品品质检验规范及方法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镀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表面的光亮和耐腐蚀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证电镀产品的品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品质检验规范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规范化要求和常用的检验方法。

一、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电镀产品品质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对电镀产品的表面进行细致观察和评估。

常用的外观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目视检查:通过肉眼观察电镀产品的表面,检查是否有明显的气泡、脱落、划痕、凹凸不平等问题。

2. 触摸检验:用手触摸电镀产品的表面,感受其光滑度和均匀性。

3. 显微镜检验:使用显微镜对电镀产品进行放大观察,以便更清晰地发现细微的缺陷。

4. X射线检验:通过对电镀产品进行X射线照射,观察其表面的边缘和交界处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二、厚度检验电镀产品的厚度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薄或过厚的镀层都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常用的厚度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金属膜厚度计:使用专门的金属膜厚度计对电镀产品的镀层厚度进行测量。

2. 电子显微衡器法:通过电镀产品在电子显微衡器中的重量变化来推算镀层的厚度。

3. 色差法:根据电镀产品表面的颜色变化来间接判断镀层的厚度。

三、附着力检验电镀产品表面的附着力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镀层与基材附着力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现象,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常用的附着力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刮削法:使用特定刮削工具对电镀产品表面进行刮削,观察刮削后的镀层情况,判断附着力情况。

2. 弯曲试验:对电镀产品进行弯曲试验,观察镀层是否有明显的龟裂或脱落现象,以评估附着力。

3. 热剥离法:将电镀产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镀层是否发生剥离,以判断附着力情况。

四、耐腐蚀性检验电镀产品的耐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品质。

常用的耐腐蚀性检验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盐雾试验:将电镀产品置于盐雾试验箱中,模拟腐蚀环境,观察其表面是否发生腐蚀。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作者:————————————————————————————————日期:目的明确电镀件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1.0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司所有电镀性来料检验3.0检验文件3.1 照明条件:40w日光灯或自然光3.2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3.3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内3.4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3.5检测工具:灰卡、卡尺、胶带、样品、盐雾测试仪、高低温测试仪、耐磨测试仪、4-10倍放大镜4.0抽检方案全检5.0 定义A面:指的是产品外观最直观的正面部分B面:指的是产品的侧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直视不到的地方,但目光易看到的地方。

C面:指的是产品的背面和底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目光难看到的地方。

色差:指两个颜色给色觉的差异麻点/砂粒:在电镀和腐蚀中,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点、小坑或小孔起泡:因电镀处理不当而造成镀层表面呈气泡状斑点。

脱皮:电镀层成片脱离基本体材的现象。

变形:因电镀过程中受到异常因素影响而造成之不规则形状。

刮花(擦伤、划伤):被利器刮过而形成的线状痕迹。

水渍水印:电镀后清洗水质不佳或烘干操作不当,在镀层表面留下的印痕。

碰伤:因电镀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产品互相碰撞而引起产品表面之伤痕或花点。

电镀毛刺:高电流沉积和镀层过厚而形成的尖锐突出细角。

白印:因材质本身光洁度不一致或氧化以及电镀处理不当而在电镀后表面呈点状或块状的白色痕迹。

黄印: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未完全洗尽而残留在表面形成的黄色痕迹。

露底料:部份位置没有电镀层覆盖面暴露出底层的材料。

6.检验内容色差表面镀层颜色不能超过所签样品0.5级○1在40W日光灯或自然光下,视力在1.0以上,物件放置于人体视角45度处,无明显色异。

√○2如果颜色有差异,但组合后整体√颜色配合较好,无明显差异,可接受。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

电镀件外观检验规范1. 目的:明确了电镀部件的电镀验收准则,对来料及成品外观检验提供作业方法指导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金属电镀部件的检验,生产外观检验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3. 工作职责:检验员负责按照本规范对相关来料外观进行检验,装箱员参照本规范进行产品件外观100%检验,品质部主管负责监督执行;B 面及边角碰伤,0.5mm 2≤S ≤1.5mm 2√ C 面及边角碰变形,但组装后不影响整体外观 √ C 面及边角碰变形,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 √ 水印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水渍、水印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不可擦除的水渍、水印√ A 面水渍水印面积≤3.0mm 2,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B 面水渍水印面积≤5.0mm 2,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C 面水渍水印面积≤10mm 2,40cm 处观察不明显√ 发黑 发白产品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异色斑迹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白印或黑印,面积≥2.0mm 2√ 白印或黑印面积<2.0mm 2,40cm 处观察不明显 √ 漏镀产品表面不允许有镀层未镀上的情况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漏底材现象,不可接受 √ 电镀件A 面或B 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不可接受√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组装后不能完全遮盖,其外露面积不超过2.0mm 2,且40cm 处观察不明显√ 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不可接受 √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1/3或,在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尺寸 各控制尺寸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但不影响装配 √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现场无法装配 √ 膜厚 镀层厚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且盐雾测试合格 √ 耐腐蚀镀层的防腐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盐雾测试不通过,不可接受√9.电镀件外观不良示例9.1起泡---电镀件表面出现小泡点或凸起现象:9.2脏污---产品表面有手印、油污或其它脏污:`电镀层表面凸起,有一个小泡点,NG镀层表面脏污呈云状块,面积过大,NG9.3划伤、刮花----产品表面有明显的纹路或划痕:正面纹路明显,NG 侧面有纹路但无刮花现象,OK 9.4斑点---产品表面与明显的凹凸点、麻点、亮点、氧化点:麻点特别明显,面积>0.3 mm2 ,NG9.5发黑、发白---电镀件有黑色或白色的印记;有黑色印记,不明显,MDC-10铜壳表面有明显白色印记,呈片状,NG不可以使用,其它壳体可以使用。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产品检验规范概述电镀是一种将金属物体表面覆盖一层金属薄膜的过程,以改善物体的外观、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电镀产品检验的规范。

检验项目电镀产品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验:检查电镀表面的平整度、光泽度和色泽是否符合要求。

外观检验还包括检查表面是否有斑点、气泡、氧化物或其他缺陷。

2. 厚度检验: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电镀层的厚度。

厚度检验对于确保电镀层的保护性能至关重要。

3. 粘附力检验:通过针对电镀层施加拉力或剪切力的测试,评估电镀层与基材的粘附力。

粘附力测试可以使用剥离试验或划痕试验。

4. 耐腐蚀性检验:将电镀产品暴露在不同的腐蚀介质中,观察其在一定时间内的耐腐蚀性能。

耐腐蚀性测试通常使用盐雾试验或湿热试验。

5. 硬度检验:测量电镀产品的硬度,以评估其耐磨损性能。

硬度测试可以使用巴氏硬度计或洛氏硬度计。

6. 环保检验: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在电镀产品检验中,也需要进行环保检验,确保电镀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检验标准为确保电镀产品的质量,需要参考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电镀产品检验标准:1. GB/T 6465-2010《镀层和镀膜边界回流法测量镀层厚度》2. GB/T 10125-2012《环境试验防腐蚀试验盐雾试验》3. GB/T 13329-2014《镀膜硬度测定皮球法》4. GB/T 3189-2018《银电镀件质量》5. ASTM B456-19《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s of Nickel plus Chromium on Iron and Steel》根据具体的电镀产品及其用途,还可以参考其他相关的标准。

检验流程电镀产品检验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取样:从生产批次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电镀件通用检验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电镀件的检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二、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三、检验项目及标准
1.外观检验
目视检查电镀件表面是否光滑、色泽均匀,无气泡、剥离、锈蚀等现象。

允许有轻微的电镀纹,但不影响整体美观。

2.尺寸检验
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测量电镀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图纸或客户要求。

3.附着力检验
采用划格试验法检验电镀层与基材的附着力。

在电镀件表面划出纵横交错的网格,划痕间距为2mm,然后用胶带粘贴在划痕上,轻轻按压后迅速剥离,观察电镀层是否脱落。

若划格区域无脱落,则附着力合格。

4.盐雾试验
根据GB/T 6461-2002标准进行盐雾试验,检查电镀件耐腐蚀性能。

将电镀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是否出现锈蚀、变色等现象。

若无明显变化,则盐雾试验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
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电镀层厚度,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四、检验流程
1.外观检验:目视检查,剔除不合格品。

2.尺寸检验: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记录数据并判定是否合格。

3.附着力检验:进行划格试验,合格品进入下一工序,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
报废。

4.盐雾试验:连续喷雾24小时后,观察表面变化并判定是否合格。

5.镀层厚度检验:采用金相显微镜或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并判定是否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产品表面同时存在的外观缺陷不能超过两种。

注:产品表面同时存在的外观缺陷不能超过两种。

2010-05-18 17:17
1.检验條件:在40W-60W日光灯相当照明度条件下,距离30-50cm:
2.表面镀层符合规定要求,光滑、平整、均匀光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3..镀层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1)起泡:镀层与基体因局部剥离致表面呈气泡现象;
(2)脱皮:镀层与基体有剥离现象;镀层成片状脱离基体材料的现象
(3)烧焦: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4)麻点:在电镀或腐蚀中,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小坑或小孔
(5)粗糙: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镀层粗糙不光滑的现象。

(6)水印、色斑:通常用于表面被污染所引起的不均匀润湿性,使表面上的水膜变的不连续。

(7)颜色暗淡:由于腐蚀而引起的金属或镀层表面色泽的变化(如发暗、失色等)。

(8)不可粘有任何异物(毛屑,灰尘,油污,结晶物)
(9)必须干燥,不可沾有水分
(10)不可有压伤,刮伤,刮歪等各种变形现象及镀件受损之现象
(11)不可有裸露出下层之现象,
(12)电镀位置依照图纸规定执行,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由qc主管决定适当放宽标准
(13)对于有疑异的外观不良现象,应由qc主管定极限样版和外观辅助标准
2检查周期:每批;
3.数量:依MIL-STD-105E抽样计划水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