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AB第四章:生产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04 第四章 生产论

西方经济学04 第四章 生产论

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要素所生
产的产量
APL = TP/L ;APK=TP/K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
加的产量
MPL = TP/ L MPK = TP/ K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4章
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
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 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MRTS K L
LK
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
MRTS lim
0
K L
LK

dK dL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4章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比例生产相同产量,且 同一比例中要素间具有 完全替代性
A-E分别代表劳动和资
O
E 折线型
等产量线
L
本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 由原点出发的射线的斜 率,即为要素投入的固 定比例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4章
4.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4章 6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 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 Q = f(L、K)
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
为前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4章
5.MP、 AP 和TP关系
Q B G TP MP与TP之间关系:

重点练习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重点练习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理论练习4

第四章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3.4. 生产要素5.总产量6.平均产量7.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9.等产量曲线10.11.等成本线12.等斜线13.扩展线14.规模报酬15.规模经济16.规模不经济17.外在经济18.外在不经济二、选择题:1.生产函数表示( c )。

A.一定数量的投入B.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

2.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与( c )相交。

A.平均产量曲线B.纵轴C.横轴D.总产量曲线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下列何者首先发生( a )。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b d )。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生产技术不变C.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A和B5.当总产量下降时( c d )。

A.AP为零B.AP为负C.MP小于或等于零D.AP递减6.等产量线( d a )。

A.说明了为生产一个给定的产量而可能的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B.除非得到了所有要素的价格,否则不能画出该曲线C.表明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表示了无论投入数量怎样变化,产量都是一定的7.生产的第二阶段( a )开始于AP L开始下降处。

A.总是B.决不是C.经常是D.有时是8.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等于( c )。

A.预算线的斜率B.等成本线的斜率C.边际技术替代率D.边际报酬9.若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劳动,减少两个单位的资本,仍能生产相同产量,则MRTS Lk是( d b)。

A.1/2B.2C.1D.410.在生产有效区域里,等产量线( d )。

A.凸向原点B.不能相交C.负向倾斜D.以上都对11.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了D.以上都正确12.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 )。

西方经济学 第4章 生产理论

西方经济学  第4章  生产理论

(2)厂商向市场提供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实 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产量最大)。
4
厂商的类型
生产者(厂商)可以采取个人、合伙和公 司性质的经营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是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合伙企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合资 经营的厂商组织;
公司企业是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厂商组 织。
5
企业的目标
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 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aximization] 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 行为。
K
R
E A B D
K2 K4 K5 L 2 L 4 L5
Q f ( L, K )
9
常见的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2)柯布 —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0
常见生产函数 1: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仸何一对要素投入 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下面的参数 U、V 称为固定的技术系数。
L K Q min ( , ) U V L K Q U V
33
3)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TP L d( ) dAPL L dL dL
C’
MPL,APL
1 dTPL 1 TPL 2 L dL L
1 (MPL APL ) L
APL L
0
3
MPL
34
(1)两者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在C’点以前, MPL曲线高于APL曲线, 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在C’ 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 MPL曲线将APL曲线 拉下。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 MPL曲线的变动都快 于APL曲线的变动。 当MPL >APL时, APL曲线上升; 当MPL < APL时,APL曲线下降; 当MPL= APL时 , APL值达到极大值。 (2)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MPL曲线先上升 后下降,所以,当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时, APL曲 线达到最大值。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西财《西方经济学》(王哲)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

第四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边际产量: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

等产量曲线: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等量产品的两种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为维持同等的产量水平,放弃一定数量的某种投入要素而必须增加的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 表示。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固定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不断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二、计算题1.解:32313131)(61,)(313221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25/)(6150/)(31,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 化简得,L=K ①;又因50L+25K=8000 ②;由①和②得,L=107, K=107。

2.解:32313131)(31,)(3232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1/)(312/)(32,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 ①; 又因Q=L 2/3 K 1/3=L=100,K=100。

3.解:32313131)(31,)(3232K L MP L K K L MP K L ===- 由生产者均衡的条件得,1/)(312/)(32,3231KL L K P MP P MP K K L L ==,化简得,L=K ①; 又因2L+K=3000 ②;由①和②得,L=1000, K=1000,Q=L 2/3 K 1/3= 10002/3 10001/3=1000。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论

产量或最小化成本。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
02
通过找到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企业可以在既定的成本
下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最小的成本。
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03
企业应选择使得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的组合,
以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
THANKS
生产函数反映了生产过程中投入与产 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技术关系。
生产函数的特性
生产函数具有边际产量递减性
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
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的增加速度逐渐递 减。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出的增长速度逐 渐递减。
生产函数具有要素的不可替代性
生产函数具有技术的约束性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之间不 能相互替代。
长期生产
长期生产是指企业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生产要素数量,以实现最大的产出。长 期生产曲线表现为等产量曲线,即在不同投入组合下,企业可以得到相同的产 出。
生产要素的组合
生产要素的替代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企业可以 通过调整不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 例,来得到最佳的产出效果。这 种调整称为生产要素的替代。
边际替代率
斜率固定
等成本线的斜率是固定的,表示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不变。
凸向原点
等成本线在平面内呈现凸向原点的曲线,这是因为随着生产要素投入 的增加,其单位成本的购买力逐渐减少。
任意两条等成本线不相交
由于等成本线代表相同的总成本,所以任意两条等成本线在平面上不 会相交。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定义
01
在既定的成本约束下,企业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以最大化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一种常见的生产函数形式,由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 用于描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第二版)第四章

L

三、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
K 600
种要素数量(K,L) 最大组 合的线。
注:与消费 预算线比较
L
O
300
四、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
K
切于一点,实现生产要素 最适组合。
E
Q
L
课堂练习

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 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 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如果每单位资 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 每期生产2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
内在不经济: 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 产规模过大而引起产 量或收益减少。
内在不经济原因: a.管理效率降低 b.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的增 加
外在(部)性: 三、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
•正 负
(1)外在经济:指整个行
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 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
引起外在经济的原因 第一,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更为经济和更好地供给。 第二,行业信息和人才更容 易流通和获得。
三、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
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
Q
L不足
B
合 理 区 域
G K不足 TP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

A E


减,总产出增速放慢;
F AP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
O
L1 L2
L3
MP
L
负,总产出绝对下降。
进 一 步 图 示
MP=0 TP最大
Q MP>AP AP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主要概念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使用的各种资源。

这些资源可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

(参考教材P74)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

(参考教材P75)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经营中购买或租用所用生产要素的实际货币支出,包括支付给工人的工资、借入资本的利息、租用土地的地租、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以及运输等方面的支出。

一般称显成本为会计成本。

(参考教材P76)隐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但不直接表现为现期货币支出的成本,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应得的报酬。

第二,固定设备折旧费。

(参考教材P76)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为了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它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参考教材P76)会计成本----是指作为成本项目记入会计账的费用。

(参考教材P77)总成本(TC)----是指厂商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即上述的经济成本。

TC=f (Q)(参考教材P77)平均成本(AC)------是指平均每单位产品所分摊的成本,它等于总成本与产量之比。

(参考教材P77)边际成本(MC)---------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生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参考教材P77)不变成本(FC)----又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的成本。

包括折旧费、保险费和财产税等。

(参考教材P77)可变成本(VC)是指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的成本。

包括原材料、电费、直接工人工资及营业税等。

(参考教材P77)收益----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

包括总收益TR、平均收益AR和边际收益MR。

(参考教材P77)总收益(TR)----是指厂商销售一定产品所得的全部收入。

TR=P?Q(参考P77)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销售单位产品所获的收入。

(参考教材P78)边际收益(MR)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销售收入。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

第四章 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 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 和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条件 下,在连续等量地增加某种可变 要素的过程中, 要素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 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 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 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 是递增的; 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 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 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 际产量是递减的。 际产量是递减的。
Q = f (K, )或 = f (L, ) L Q K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
总产量(TP): ):指投入一定量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 总产量(TP):指投入一定量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 − 用公式表示为: 品。用公式表示为: TP = f (L, K) L ▲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 平均产量(AP)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 来的产量。 来的产量。 f (L ) T P
A = P L = L
▲边际产量(MP)指某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 边际产量(MP)指某种生产要素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 加的产量。 加的产量。 dTP
M = f / (L) = P dL
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例:Q=18L+12L2-L3
Q 18L+12L2 − L3 AP = (L,K) = = =18+12L− L2 L L L
第一节 厂商与厂商组织形式
二、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从技术角度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依存 关系。因此,它具有如下性质: 关系。因此,它具有如下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一、收益 二、利润最大化均衡 三、停止营业点
30
一、收益
• 收益 收益(revenue)是厂商出售产品的收入。基本 的收益概念有三个:总收益(total revenue,记 为TR),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记为AR) 和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记为MR)。 • 总收益 总收益是厂商出售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总收益往往简单地表示为R。 • 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 •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是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 总收益的增加值。
单位:元
1 000 650 350 140 210 100 110 36 73 000 000 000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 cost)是从社会整体来看待的 成本。社会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即把社会 的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就放弃了该资源最有利 可图的其他机会。 •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是个人活动由他本人 私人成本 负担的成本。私人经济活动往往对社会造成影 响,从而产生社会成本。在本书的稍后部分的 讨论中我们会发现,如果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 外部性(externality),而市场又是一个完全竞 争的市场,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完全一致。 若存在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AFC=δ/q
(5.11)
10
图5-2 平均固定成本
图5-3 平均变动成本
11
• 短期边际成本是产量的增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 增量。 增量。
图5-4 短期平均成本
图5-5 短期边际成本
12
图5-6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 的关系
图5-7 短期各种成本的关系
13
第三节 长期成本
一、长期总成本 二、长期平均成本 三、包络线与扩张路线 四、成本弹性与函数系数
14
一、长期总成本
• 长期总成本是由 众多条短期总成 本构成的。长期 总成本曲线是短 期总成本曲线的 包络线(envelope curve),如图5-8 所示。
图5-8 长期总成本曲线
15
二、长期平均成本
• 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 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总成本除以产量。 根据(5.20)式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得到长 期平均成本函数
第五章AB 第五章AB 成本理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成本的概念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一、显成本与隐成本 二、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三、成本函数
2
一、显成本与隐成本
• 影响厂商决策的成本是机会成本。关于机会成 影响厂商决策的成本是机会成本 本的概念,本书第一章中已经进行了讨论。使 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 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 的最大利益。机会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两 机会成本包括显成本与隐成本两 部分。显成本是厂商购买所需投入物的实际支 部分 出。隐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或经营活动中 所使用的自己所拥有的投入物的价值。
8
图5-1 总成本曲线
9
二、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
• 平均成本 平均成本(average cost)是平均每一单位产量所 分摊的成本。对于(5.8)式的成本函数而言,短 期平均成本(short-run average cost,记为SAC) 表示为
SAC=f(q)/q+b/q
(5.9)
• 短期平均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平均变动 平均变动 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记为AVC),另一部 成本 分是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at,记为 平均固定成本 AFC)。就(5.10)式来讲,平均固定成本为
25
图5-14 学习曲线
图5-15 学习曲线与递增规模报酬
26
三、范围经济
• 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economic of scope)是指在相同的 是指在相同的 投入下, 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 不同的企业分别生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 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是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 产品的产出水平要高 本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范围经济产生于多产 品生产、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 • 边际转换率递增 边际转换率递增也就是机会成本递增。它表示 若减少一种商品(比如y商品)的生产,而增 加另一种商品(比如x商品)的生产,每增加 一单位x商品的生产所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越 来越多。
d(c / q) /(c / q) d(c / q) q2 dc / dq MC ka = = = −1 = −1 = k −1 (5.24) dq / q dq c c/ q AC 20
函数系数表示当所有生产要素投入按同一 函数系数 比例变化所导致的产出比例的变化。对于生产 函数q=f(K,L)而言,假定函数连续、可求 导,则函数系数(用µ表示)为
27
图5-16 范围经济下的产 品转换曲线
图5-17 范围经济下的 等成本曲线
28
• 如果在相同的投入下,由一个单一的企 业生产联产品比多个不同的企业分别生 产这些联产品中每一个单一产品的产出 水平要低,则称该种生产过程为范围不 范围不 经济(diseconomic of scope)。 经济
29
3
表5-1 经济利润的计算
销售总收益(gross revenue) 减:直接成本(原料,劳动,电力等) 毛利(gross profit)(企业一般管理费用的贡献) 减:间接成本(折旧,企业一般管理费用,管理薪金等) 所得税前的“净利润” 减:自有资金估算费用等(即隐成本) 所得税前的“经济利润” 减:应支付的所得税 所得税后的经济利润
C = Q 3 − 61.25Q 2 + 1528.5Q + 2000 R = 1200Q − 2Q 2
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38
µ=(dq/q)/λ
(5.25)
21
第四节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 因素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二、学习效应 三、范围经济与范围不经济
22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是指由于生产 规模扩大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规 规 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不是同一概念。规模报酬是 模经济与规模报酬不是同一概念 所有要素投入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所引起的产出 的变化情况,所涉及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规模经济涉及规模大小与成本的关系。不过规 规 模报酬递增是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模报酬递增是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之一 • 规模不经济 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cs of scale)是指企业 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 本上升的情况。
31
图5-18 价格为常数时的收益曲线
32
• 图5-19显示,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商品的价格随销售量 的增加而下降。平均收益与边 际收益都随销售量的增加而下 降。由于边际收益递减,因此 总收益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增 加的。也就是说总收益函数是 一凹函数。总收益与边际收益 总收益与边际收益 的关系是,当边际收益等于0时 的关系是,当边际收益等于 时, 总收益达到最大。 总收益达到最大。从图形上看, 在边际收益曲线交于横坐标时, 总收益曲线达到最高点并开始 下降。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 边际收益曲线与平均收 益曲线之间的关系是, 益曲线之间的关系是,二者的 截距相等,但是从绝对值上讲, 截距相等,但是从绝对值上讲, 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是平均收 益曲线斜率的2 益曲线斜率的2倍。也就是说 从平均收益曲线上任一点向纵 坐标引垂线并使该垂线与纵坐 图5-19 线性需求情况下 标轴相交,那么边际收益曲线 的收益曲线 过该垂线的中点。
23
图5-13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24
二、学习效应
• 学习效应 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是指在长期的生产 过程中,企业的工人、技术人员、经理人员等可 以积累起产品生产、产品的技术设计以及管理方 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学习 效应通常用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来表示。 •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所描述的是企业的累积性产品产量与每 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图5-14 描述的是某化工厂累积性化工产品批量(每一产 品批数量是相等的,比如每一批产品都是100 吨) 与每一批产品所需的劳动投入量之间的关系。横 坐标轴表示累积性化工产品批量,纵坐标轴表示 每一批产品所需的劳动投入量。
36


1. 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什么区别? 2. 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什么不同?在什 么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 二者不一致? 3. 引起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37
5. 假定由于不可分性,厂商只可能选择两种规模的工厂,每一 种规模每年生产500 000单位产品。规模A所需年总成本为 C=500 000+5Q,规模B所需年总成本为C=1 000 000+3Q,其中 Q为产量。请你画出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在厂商规模可以变 动的情况下,对于每一种产量而言的最低平均成本。如果预期 销售12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还是B)?如 375 000 A 果预期销售37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还是 B)? 6. 假定成本函数TC(Q)与收益函数TR(Q)分别表示为:
5
三、成本函数
w β r α 1 /(α + β ) 1 /(α + β ) C = (α + β )( ) q (5.5) α β Aα β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r、w不变的条件下,我们令
(5.5)式中的
wβ r α 1 /(α + β ) 1 /(α + β ) (α + β )( α β ) q =a Aα 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