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知识点
生物 八下提纲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提纲第 21 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2.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
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雷迪实验、巴斯德实验)3.化学进化论(米勒实验)⑴原始地球:烈日似火,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滚滚。
⑵原始大气:水蒸气(H2 O)、氢气(H2)、氨(N H3)、甲烷(CH4)等,没有氧气(O2)。
⑶结果表明: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4.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第 2 节生物的进化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最有力的证据)2.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种类多,结构复杂而高等。
3.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在地层中发现了一些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
如始祖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5.前寒武纪时期:开始出现了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
6.古生代:早期出现三叶虫(三叶虫时代)等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类群,“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中期海洋中出现了鱼类和陆生的裸蕨类植物。
后期动物出现了两栖类和有翅昆虫,植物出现了石松类和蕨类植物。
7.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和恐龙等爬行动物。
8.新生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
9. 1859 达尔文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前提途径内因结果10.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第 3 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
2.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森林古猿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
02.第二十一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课件

生命的起源
(3)、能量: 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
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H2O)、氢气(H2)、硫化氢 (H2S)、氰化氢(HCN)等等
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
反应物 条件
产物
氨基酸 核苷酸 单糖
原 始 大 气
甲烷(CH4) 宇宙射线 氨(NH3) 紫外线 水(H2O) 氢(H2) 闪电 硫化氢(H2S) 氰化氢(HCN)
现的呢?生命究竟来自何方? 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类又是怎么样探索生命的起源的呢?
演第 变四 为个 原阶 始段 生, 命从 多 分 子 体 系
物第 质三 组个 成阶 多段 分, 子从 体生 系物 大 分 子
物第 质二 生个 成阶 生段 物, 大从 分有 子机 物小 质分 子
生第 成一 有个 机阶 小段 分, 子从 的无 阶机 段小 分 子
化 学 起 源 分 为 四 个 阶 段
地质学 研究表明,地球大约
米勒模拟原 原始地球有氧气吗?原始 原始地球表面想象图 46亿年前形成的,你能 始地球环境 是在 有人反对吗? 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的实验 描述一下那时地球的状况吗? 水蒸气、氢气、氨、甲烷、 如何推测的? 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20世纪80年代,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有学者认为:氨 应该是水蒸汽、一氧 化碳、二氧化碳、氮 气、甲烷、硫化 气和少量氢气。因为 氢均很容易被紫 外线辐射所分解,没有氨气和甲烷是不 氢气也多数会逃 能合成氨基酸等有机 物的,所以他们认为 逸到太空中。 生命不可能来源于地 球。
境是怎样的?
地球上原始大
气的成分与现 在的大气成分 有什么明显的 不同?
你认为原始地
原始地球假想图
球上存在生命 吗?为什么?
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概述

生命起源的假说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一度干涸的池塘,一旦有水 (水中看不到任何动物)自然就会出 现蝌蚪和青蛙。
生命起源的假说
自然发生说
生命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产生 问题: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思考: 你怎样看待自然发生说中的依
据 ——“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事实”?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你收集到哪些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
生命是自然发生的? 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 生命来自于其他星球? 生命通过化学途径进化而来的?
……
科学的推测
确凿的证据 严密的逻辑 丰富的联想
生命起源的假说
神创论
生命是神或上帝创造的,生命始终 保持被创造时的形态与结构,而且一成 不变。
1981年我国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 酸转运核糖核酸。
有机大分子
原始地球条件
在原始海洋中
?
多分子体系
原始大气 Ⅰ推测和模拟实验
有机小分子
Ⅱ推测和模拟实验 有机大分子
Ⅲ推测和模型 多分子体系
Ⅳ推测 原始生命
化学进化学说
原始生命诞生场所 原始海洋
原始生命诞生时间 约35亿~ 38亿年前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
2
3
实验重复多次,结果都是敞口瓶中 的腐肉生蛆,蛆是苍蝇的幼虫。
讨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吗?
1860年,法国 科学家巴斯德 设计了鹅颈瓶 实验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向烧瓶中倒入肉汤,用火焰烧弯瓶 颈,将液体加热灭菌。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长时间
思考:为什么瓶中的肉汤在数年中保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 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 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第1节 生命的起源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复习提纲第七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观点有:神创论(X)、自然发生说(X)、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化学进化论、热泉生态系统。
生生论:巴斯德进行了“鹅颈烧瓶”实验。
化学进化论:认为生命的起源过程大致经历了: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多分子→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3.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4.原始生命形成在原始海洋(还要受到紫外线、闪电、宇宙射线的能量条件)5.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小分子有机物。
实验说明,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即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实现的。
第2节生物的进化 1.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生物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生物化石在地层中的存在情况:较古老地层化石较简单、低等,较晚近地层较高等。
例:始祖鸟化石说明:鸟类由古代的爬行动物进化而来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地球发展历史分为前寒武纪时期,古生代(包含寒武纪)、中生代(包含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
前寒武纪时期:由原核单细胞生物到真核多细胞生物古生代:(寒武纪:三叶虫时代)由水生向陆生发展,低等植物和两栖动物形成。
中生代:恐龙时代(哺乳类和鸟类不多),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大量盛行新生代:哺乳类和鸟类占优势的动物,被子植物占优势的植物 4.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变异是不定向发展的。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如保护色)。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自然选择学说,创立者:达尔文。
(另:达尔文也发表了《物种起源》)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二十一章知识点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相关假说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然地发生的3、生生论:(1)雷迪实验结论:腐肉不能生蛆(2)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结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产生新生命,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4、宇宙生命论5、化学进化论: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化学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
二、原始地球的环境1、原始地球的外部环境: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火山喷发、熔岩横流2、原始地球(能量条件):闪电、宇宙射线、高温、紫外线3、原始大气的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但没有游离的氧。
三、原始生命的诞生过程1、有机小分子诞生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2、原始生命形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米勒的实验在类似于原始地球的条件下,从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节、生物的进化一、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二、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始祖鸟和古鸟的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三、地质年代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1、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和元古代)46亿年前,原始地球的形成35亿年前,细菌、蓝藻等无细胞核生物20—19亿年前,有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6亿年前,最早的原生动物2、古生代早期:(三叶虫时代)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植物中期:海洋鱼类和陆生裸蕨类植物后期:动物出现了两栖类和有翅昆虫,植物出现了蕨类植物3、中生代裸子植物和恐龙等爬行动物中生代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4、新生代:被子植物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人类出现。
四、达尔文:与1859年发表著作《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核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第三节、人类的起源与进化1、现代类人猿包括: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初二生物第21章知识点

9、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化石。 2、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 和遗迹。 3、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 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 结构复杂而高等。 4、生物的进化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 等,从水生到陆生。 5、在德国发现了始祖鸟的化石。在中国发现了 中华龙鸟的化石。 6、地质年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 和新生代。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 猩猩。(与人类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2、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两足直立行走。 4、达尔文提出人类的诞生地可能是在非洲。 5、人类进化的历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 智人。 6、南方古猿是最早能两足行走的原始人类。他们 的脑容量与现代类人猿相当。 7、能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8、直立人开始会用火。例子:元谋人、和县直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蓝田直立人和北京直立人。
7、前寒武纪时期:从地球形成到约5.5亿年前。 8、前寒武纪时期 生物出现的顺序:原核生物、单 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 9、古生代的生物时间: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三叶虫类无脊椎动物化石占整个海洋生物化石的 60%以上,所以寒武纪也称为三叶虫时代。 10、古生代的中期出现了鱼类,首次出现了陆生 的裸蕨类植物。古生代的后期出现了登陆生活的两 栖类和有翅昆虫。 11、中生代的主要植物是裸子植物。主要动物是爬 行类动物。哺乳类和鸟类开始出现。恐龙和翼龙非 常繁盛。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1节生命的起源1.神创论:生命由神或上帝创造(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等)。
2.自然发生论:生命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如腐草化萤、腐肉生蛆等)。
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①雷迪实验②巴斯德“鹅颈烧瓶”实验4.化学进化论:原始地球条件(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高温等)下,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经过漫长时间演变为原始生命。
①原始大气主要成分:氨、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与现代大气主要区别是没有氧气②过程: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原始生命生命诞生的摇篮:原始海洋生命发生的开端:有机小分子的形成③米勒实验表明:类似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5.宇宙生命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或宇宙。
6.其他学说:如“热泉生态系统学说”等第2节生物的进化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始祖鸟和古鸟化石证实,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动物。
2.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史: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①前寒武纪时期(太古代+元古代):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②古生代:早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三叶虫时代),真核藻类和无脊椎动物中期——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后期——蕨类植物和两栖动物时代(表明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③中生代:裸子植物(苏铁等)和爬行动物(恐龙和翼龙等)时代(“恐龙时代”)④新生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鸟类繁盛,人类出现。
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学说”:1859年《物种起源》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不定向);适者生存: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被淘汰。
八年级生物(下)21章复习要点

八年级生物学(下册)复习要点1、一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经历了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阶段和生命发展的生物进化阶段。
2、“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这观点称为“生生论”。
3、化学进化论:美国科学家米勒,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起源的,是由非生命物质通过化学途径逐渐进化来的。
4、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氨(NH3)、氢(H2)、甲烷(CH4)和水蒸气(H2O)等,但没有氧。
5、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发生的开端。
6、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演变为原始生命的化学进化,是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实现的。
7、原始大气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核酸原始生命原始单细(无机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能生长生殖遗传) 胞生物8、原始大气在闪电、宇宙射线、热能和紫外线作用下形成有机小分子,随雨水进入原始海洋,经过漫长的年代形成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是生命诞生的摇篮。
9、生物在与生存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总是一代又一代地发生着改变,即生物进化。
10、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化石是最有说服力的生物进化证据。
形成早的古老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少,结构简单而低等,形成晚的地层中,化石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面高等。
中间过渡类型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11、生物进化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地。
12、始祖鸟和古鸟化石既保留了古代爬行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出现了鸟类的一些特征为古代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动物提供了证据。
始祖鸟似鸟类的特征: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后肢有四趾。
始祖鸟似爬行类的特征:两翼前端生有三个趾爪,口腔长有牙齿,尾长并长有尾椎骨。
13、地球的发展历史年代主要包括: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14、5.4亿年前的地质年代又称为前寒武纪时期。
前寒武纪时期出现最早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大约在5.4—8.5亿年前,海洋中出现多细胞真核生物。
15、古生代出现了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群,古生物学家称之为“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
一.生命起源过程:
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原始大气的成分: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水蒸气(H2O)。
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没有氧气。
原始生命形成-----原始海洋
三.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它是按照时间的一定顺序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六、地质年代—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古生代:早期——地球上出现无脊椎动物和高等藻类植物——三叶虫时代中期——生物从水中向陆地发展,出现裸蕨类植物
后期——两栖动物出现
中生代:陆地上主要植物——裸子植物
陆地上主要动物——爬行动物——恐龙
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古爬行动物进化的。
新生代:主要生物是哺乳动物和鸟类及被子植物
后期人类出现
八.生物进化趋势: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九.达尔文—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于1859年写书《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生物的生殖能力很强,后代数量庞大;
生存斗争:后代之间必须争夺有限的生存条件;
遗传变异:后代中有各种可以遗传的变异类型;
适者生存:后代中不同的变异类型,争夺生存条件的能力是不一样的。
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获胜;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
容易被淘汰。
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
(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
解释自然选择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
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十、四个现代类人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
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相似的特征: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也有不同之处,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十一.人类的进化历程
(能直立行走)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
(树栖生活)
能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直立人——会用火,直立人有:元谋人、和县直立人、蓝田直立人、北京猿人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
十二.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高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