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ce9bddf12d2af90342e606.png)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旅游系统的结构:组织结构(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旅游支撑于保障子系统),经济结构(旅游需求--旅游市场--旅游供给),空间结构(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层次结构(宏观、中观、微观)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旅游规划的分类:一)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分类:1,空间尺度:国际规划尺度,国家全面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旅游地或旅游景点综合规划2,时间尺度: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 二)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分类:旅游综合规划和旅游专题规划三)按规划的深度要求分类: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性详细规划四)按规划的权威等级分为上级规划和下级规划旅游规划的发展简史外国史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初始阶段(20世纪39年代—50年代)1959年,夏威夷州制定了州发展总体规划,被一致认为是现代旅游规划编制的起始标志。
当时的代表是加拿大的地理学家罗奥爱。
沃尔夫二)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推广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1963年,联合国大会强调了规划对于旅游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在联合国的推动下,旅游规划发展的浪潮从最初的欧洲逐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展三)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四)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五)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xx年,联合国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中国史一)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期)我国的旅游规划与开发工作基本上与旅游业的发展同步二)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积累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旅游开发规划的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三)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xx年中国政府将旅游业确立为正式的产业部门,促进了旅游业与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人们的深思四)中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规范化与国际化发展阶段区位与空间结构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产生背景: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使得产品单位成本大大降低在市场上展开了竞争,浴室选择最佳的区位成为获胜的重要条件农业区位论研究农业空间经济活动的组织和优化的区位理论即研究不同的农业活动在不同的地域内的最佳选择。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二、名词解释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旅游资源:指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专题规划:又被称为部门规划,是在区域旅游综合规划的基本思想的指导下,针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部门而提出的专题计划,主要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就是由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的社会容量、经济容量以及旅游业的生态环境容量四者共同决定的客源市场范围或接待游客数量,上限值不能超过上述四个变量中的最小值。
“门槛值”:指的是生产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所必须的最小的需求量。
高级旅游中心地:为较大市场范围提供旅游服务的中心吸引物。
区域的增长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会逐渐集到少数条件优越的区域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中心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某种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旅游人类学:就是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研究旅游地居民、社会团体、旅游开发者与旅游者之间关系的科学。
生态旅游:是指经过利用未被人类开发的自然生态资源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主题公园:是指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空间活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假日旅游: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或双休日外出旅游所引发的游、购、娱、食、住、行等消费活动的总称。
分目标:就是将旅游规划与开发期分成若干个阶段,然后以总目标为方向,以基础条件和可能的手段为依据,预测和识别发展状态的有序性变化。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是指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以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首先,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确定旅游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因素,可以确定旅游资源的自然景点、历史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特色资源。
此外,还需要详细了解当地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旅游市场的需求和潜力,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综合考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确保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再次,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通讯、酒店、餐饮等基础设施的支持。
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适时地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提升,以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和体验。
最后,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需要注重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
通过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进行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还需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培养良好的口碑和客户忠诚度。
总之,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可以有效提升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PPT

1
一、基本内容
综合评价旅游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和基础条件 全面分析市场需求,科学测定市场规模,合
理确定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确定旅游业发展战略,明确旅游区域与旅游
产品重点开发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 综合平衡旅游产业要素结构的功能组合,统
筹安排资源开发与设施建设的关系
2
确定环境保护的原则,提出科学保护利用人 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措施
2、从规划阶段和内容分
旅游战略规划 旅游总体规划 项目开发规划 详细规划和工程设计
5
3、旅游战略规划
概念: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大范围的较长期的规划 时期:10---20年 范围:国家或区域 主要内容:
旅游经济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地位 旅游发展的方向、客源市场和总体布局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 旅游业内部及其与各有关行业、部门的综合配置 规划期限、项目开发顺序和投资及效益 相关保障措施(政策、法规)
6
4、旅游总体规划
概念:为某一特定空间或项目制定的全面规划 时间:10年左右 范围:区域、旅游地、旅游景区、旅游项目 内容:
当地自然社会状况及相邻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 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原则 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 客源市场分析 旅游开发方向和项目创意
7
旅游形象策划 功能分区 资源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规划
根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和市场开发力度, 确定旅游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3
二、内涵
从无到有,创造新的 旅游项目 开发潜在旅游资源,并产生效益 深入开发已利用资源,增加开发深度和广度,
提高效益4三、分类源自1、从范围和规模分国际协调规划 国家全面规划 区域综合规划 旅游地(点)开发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旅游资源开发是指通过对特定地区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
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则是指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制定和实施旅游产品规划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的方法论,并分享一些建议和经验。
一、旅游资源开发方法1. 资源评估与筛选在旅游资源开发前,首先需要对目标地区的资源进行评估与筛选。
这一步骤包括对地区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历史遗迹等各类资源进行勘察与调研,通过评估筛选出具有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的资源。
2. 市场分析与定位市场分析与定位是基于资源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对目标地区的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游客流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确定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市场目标,以便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
3. 产品策划与设计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产品策划与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根据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制定旅游产品的目标、内容、行程、服务等方面的策划,并进行相应的设计,确保产品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4. 技术支持与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和设施的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施设备,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体验,改善游客的舒适度和便利度。
二、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方法1. 需求分析与市场调研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的第一步是进行需求分析与市场调研。
通过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获取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并进行分析,以确定产品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2. 创新性思维与差异化定位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需要借助创新性思维和差异化定位来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通过创新旅游线路、活动方式、服务模式等,让产品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选择。
3. 综合资源整合与整体规划综合资源整合与整体规划是旅游产品规划与开发的核心环节。
通过对目标地区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旅游产品体系,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知识点

自考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复习知识点一、旅游资源规划概述1. 旅游资源规划的定义和作用旅游资源规划是指为了满足旅游发展和旅游业的需要,合理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保护和提高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达到提高旅游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综合性规划。
旅游资源规划的作用是制定长远的旅游资源利用方案以及规范和引导旅游开发,改善资源质量,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等。
2. 旅游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旅游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先期保护原则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原则。
其中,合理性原则是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必须符合整体规划,并考虑旅游业的需要和旅游规划的目的,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高质量和效益;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便使旅游资源长期得到保护和利用;适宜性原则指旅游资源利用应符合自然条件、环境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客观因素;先期保护原则是指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要优先于开发,确保旅游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能够支持旅游业的长期发展;而资源开发与保护相统一原则则是指,在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要相互协调,统筹谋划,实施旅游开发应考虑资源保护。
二、旅游资源规划的内容旅游资源规划的内容一般包括旅游规划背景、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方案、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和旅游资源保护措施等方面。
1. 旅游规划背景旅游规划背景是指制定旅游规划的目的和重要性。
主要包括旅游业的发展背景、旅游规划的目的、旅游规划的重要性,以及旅游规划的制定依据等方面。
2. 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旅游资源现状分析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情况、开发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
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的概况、旅游资源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等方面。
3.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分析是指对旅游资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发潜力、利用水平等进行分析,为制定旅游资源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主要包括未来旅游市场需求、资源可持续利用性分析、市场竞争环境和旅游资源规划的基础条件等方面。
旅游管理专业自考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讲解

旅游管理专业自考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讲解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规划设计,对于提升旅游景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的概念、方法、重要性四个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详细讲解。
概念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指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条件,以设计、安排、组织、开发和管理等为主要内容,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方法1.综合调查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首先需要进行对目标区域的综合调查,了解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情况,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依据。
2.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群体特点,分析目标区域的旅游资源适合开发哪些项目,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和提升旅游体验。
3.环境评估在规划旅游资源开发项目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确保开发过程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4.设计方案根据综合调查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具体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案,包括项目内容、投资估算、施工周期等要素。
重要性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门课程,它对于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可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提升景区知名度通过规划和开发优质的旅游资源,可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3.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避免过度开发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
4.提升游客体验通过规划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丰富他们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不仅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发展和提升,也体现了对自然、文化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重要性,提升其在旅游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讲义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旅游规划概述一、旅游规划的概念旅游是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目的地作短暂停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旅游涉及地理、经济、环境、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因素·旅游产生的动机——需求和供给·旅游不是一个行业,它是由许许多多的机构组织和企业组成的规划是一个多角度的综合工作,并力求实现一体化。
规划涵盖社会、经济、政治、心理、人类学和技术等因素,并涉及规划对象的过去、现状和未来。
旅游规划是区域总体开展规划的一种部门规划,是旅游未来状态的设想,或是开展旅游事业的长远的、全面的方案。
指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根底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开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开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工程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
二、旅游规划的开展〔1〕开展历程我国国家级旅游开展规划编制始于1979年,其后每隔五年〔对应国民经济开展五年方案〕相应制定了各阶段的开展方案。
1985年年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把旅游业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确定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2001年4月,国家旅游局编制完成了?中国旅游业开展“十五〞方案和2021年、2021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先后正式出版了中、英文版。
〔2〕研究进展前期探索阶段〔1979~1986年〕1979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由郭来喜先生主持旅游地理研究。
80年代初有关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思想逐步形成,为与吉林省旅游局汇编论文?旅游资源与规划?,对我国旅游资其后的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奠定了根底。
其中郭来喜的?旅游规划问题初探?、?中国旅游业开展的十个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是我国对旅游规划理论根底研究的最早成果。
1986年,东北师大源开发与规划初期实践进行总结,并初步说明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开发的一些规律性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论是历史文化的,还是 自然资源的旅游资源,资 源的垄断性、惟一性和排 他性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 原则。 麻浩崖墓:中国最大的汉代崖墓群。
眉山市形象定位:三苏故里
23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3、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在旅游形象定位中的优势比较
墨尔多神山(康巴四大神山之一) 为代表的高山自然生态资源区。
44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共同特点: 在阐述旅游地形象定位时,实际上都是指的旅游地的产品特色定位,即某一旅游地在本 规划期内将发展为观光型或度假型或专项型或生态型旅游目的地。 实际上这些描述的是旅游地旅游产品开发的战略方向和重点,是旅游产品特色定位,而 非形象定位。
45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19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1、历史文化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文脉)
文脉 灵魂
中国:东方文明古国的形象 这一定位决定了中国的旅游产 品的特色以历史文化观光产品 为主,吸引的游客也多半是猎 奇、探秘的年龄在40岁以上的 观光游客。
20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1、历史文化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文脉)
15
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旅游地产品策划
产品
形象
旅游地形象策划
市场
旅游地市场策划
16
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巴黎:花都
香港以前:购物天堂 形象定位:动感之都,就是香港。 (The city of life,this is HongKong)
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地对客源市场产生吸引力的关键, 是旅游地的象征,是召唤旅游者前往旅游地旅游的 旗帜,同时也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和认知印象。 旅游地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形象之间的竞争。
(三)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2、旅游形象遮蔽
(3)同一区域内,尽管旅游资源各有特色,并不具有相似性,但品牌效应大,旅游级别高, 特色明显的景区对其它景区也会产生遮蔽。
汶川
茂县
松潘
平武
(四)旅游市场定位
松坪沟-叠溪海子定位:地震遗址和展示藏羌文化
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37
四、旅游产品、旅游品牌、旅游形象
尝试:《四川省南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南部县,四川省南充市市辖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政府驻地南隆镇。 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耕地91万亩;辖7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111个行政 村级单位,其中村委会1041个,社区70个,总人口132万(2012年数据)。其中,县城 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 2012年,南部县地方生产总值209亿元,年均增长14.8%,经济总量位列全省丘陵地区县 (市区)前15名;三次产业比重为20.0∶58.7:21.3。主要景点有灵云山、建浩寺、梵 音寺等。 2017年10月,南部县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
中国开发度假旅游产品 的主要市场在国内。
21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2、自然旅游资源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地脉)
气候、气象、地形、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都可能成为旅 游地形象定位的决定性因素。
22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3、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在旅游形象定位中的优势比较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世界上 最大的高山杜鹃群落之一。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旅游资源自身所具备的价值(历史价 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品质、特色,由此 决定了旅游资源自身的级别。它是旅游形象定位的基础,是 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
旅游资源本我特质的释放:是旅游资源通过地形、气候、气 象、山水等形式将其内在特质形象地表现出来,或雄奇、隽 秀,或幽深、灵雅........使人们置身其景,能被其魅力的景观、 迷人的风采、特有的气质所吸引。
59
THANKS
南部县形象定位:清爽水世界 产品特色定位:川东北度假旅游、会议旅游目的地 宣传口号: 四川南部县——清爽水世界; 升钟湖,千岛一湖,水上乐园。
50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尝试:《成都市洛带镇旅游总体规划》
51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尝试:《成都市洛带镇旅游总体规划》 洛带镇旅游形象定位: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 形象宣传口号:世界的洛带,永远的客家 实施:火龙节、水龙节等
13
二、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
旅游规划,是在专家、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 泛参与下,通过对旅游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等因 素的调研研究和评价,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寻求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优化的过程。
14
二、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
旅游策划,是对旅游的创新。 它是通过创意去整合、连结各种资源和相关因素, 再通过对各细分目标市场需求的调查研究,为市场 推出所需要的产品组合,并对其付诸实施的可行性 进行系统的论证的过程。 创意是策划的起点,创意的意义在于提出一个新问 题,是创新的开始。 策划是对创意付诸实施的系统的论证的过程。 策划指向的是市场的需求。 旅游策划是旅游规划的灵魂。
17
三、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A
旅游资源的本我 特征及其释放
B
旅游者的感知、 认知
C
旅游地的空间竞 争力
D
旅游市场定位
18
(一)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
旅游资源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尤其是具 有唯一性、垄断性、排他性的旅游资源,更是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根本。 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对旅游 地的形象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手机、电脑都支持使用
每次发布的作业要求:反 复练习,每次作业分数需 要达到100分 每周2次作业,分别在星期一、三按时发布
01
第一章 旅游地形象策划
第一章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本章是《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提纲絜领的一张。 A 考点: 1.了解旅游地、旅游规划与旅游策划; 2.了解旅游地形象定位的支撑要素; 3.了解旅游产品、旅游品牌和旅游形象的区别。 4.理解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5.掌握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方法及评价方法。 B 难点:旅游地形象定位与产品特色定位、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方法 和评价方法。 C 易出题型: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
本章知识结构框架图
一、旅游地
旅游地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 间范围内,以对客源市场具 有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为基 础,形成旅游业吃、住、行、 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协 调发展的旅游目的地。
12
一、旅游地
特征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的基础。 旅游业是这一地区的重要产业,并能影响该地区的经济收入和经济增长。 旅游地的范围可大可小,依具体情况而定。 旅游地与旅游点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泸定县形象定位:
高山生态、冰川与温泉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泸定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
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
43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万源市形象定位: 大巴山自然生态、革命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巴山绿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
攀枝花形象定位:
中国西部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
(中国钒钛之都;中国阳光花城;中国康养胜地)
41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眉山形象定位: 三苏文化旅游与瓦屋山生态旅游目的地 眉山是著名的中国泡菜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中国脐橙之乡、中国 竹编艺术之乡,是著名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唐宋八大家,眉山占据了三个。 42
52
五、旅游地形象定位与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
No Image
53
六、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
No Image
54
六、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
No Image
非随机抽样法
A
设计调查问卷
B
调查员培训
C
调查实施
D
问卷分析
E
服务决策
随机抽样法
55
六、旅游地形象的市场调查
A
1
B
2
C
3
知晓度调查
美誉度调查
形象度调查
(二)旅游者的感知、认知
旅游者的感知:是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资源所释放出来的本我 特质的印象。这一印象的形成经过了从“想象的形象”到“真实 印象”的过程。
成都的旅游形象定位:天府之国,休闲乐土。
(二)旅游者的感知、认知
旅游者的认知:是对旅游地属性、特色、品质的理性认识,它容易提炼 出旅游地的形象,即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较抽象的总结。
D
4
E
5
满意度调查
旅游地形象信息 来源渠道调查
56
七、旅游地形象市场调查的评价
知晓度评价 美誉度评价 形象度评价 满意度评价
57
案例
《四川省江油市旅游形象问卷调查分析报告摘要》 详见P38
58
思考
1、旅游地的几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3 2、如何进行旅游地的形象定位?P6-P23 3、怎样辨析旅游产品、旅游品牌、旅游形象?P25-28 4、如何对旅游地形象进行市场调查和评价?P34-38 5、旅游地之间的空间竞争是如何影响旅游地形象定位的?P14 6、何为“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试举例分析。P15-21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介绍《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考试
【考法】笔纸考试
自学考试实行笔试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
现在实行网上评卷,考试需要准备2B铅笔和橡皮擦
历年题型分值占比
本书结构
培训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