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

计算设计费内插法计算公式在设计行业中,设计费的计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设计费的计算不仅涉及到设计师的工作量和设计成果的价值,还需要考虑到市场行情和客户的预算。

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通过内插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设计费,满足设计师和客户双方的需求。

内插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法,通过已知数据点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未知数据点的数值。

在设计费的计算中,内插法可以用来根据已知的设计项目的费用和规模,推导出新项目的设计费用。

内插法的计算公式如下:设已知数据点为(x1, y1)和(x2, y2),要求解x对应的y值,则内插法的计算公式为:y = y1 + (x x1) (y2 y1) / (x2 x1)。

其中,x为待求解的设计项目规模,y为对应的设计费用,x1和x2分别为已知设计项目的规模,y1和y2分别为已知设计项目的费用。

内插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 确定已知数据点,首先需要确定已知的设计项目的规模和费用,这些数据点将作为内插法计算的基础。

2. 计算斜率,根据已知数据点,计算出斜率,即(y2 y1) / (x2 x1)的值。

3. 计算设计费用,根据内插法的计算公式,将待求解的设计项目规模代入公式中,计算出对应的设计费用。

内插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已知数据点的规模和费用,推导出新项目的设计费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和客户可以根据内插法计算出的设计费用进行商议和协商,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设计费用。

在使用内插法计算设计费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点的选择,已知的设计项目规模和费用需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以确保内插法计算的准确性。

2. 斜率的计算,斜率的计算需要准确无误,是内插法计算的关键步骤。

3. 实际情况的考虑,设计费用的计算不仅仅是数学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实际的市场行情和客户的预算,设计师需要在内插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总之,内插法是一种常用的设计费用计算方法,通过内插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设计项目的费用,满足设计师和客户双方的需求。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设计计算的基本规定

在抗震中,“耦联”就是作用在给定侧移 的某一质点上的弹性回复力不仅取决于这一 质点上的侧移,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各质点的 位移,因而存在着刚度耦联,这样会给微分 方程组的求解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应运用
振型分解和振型正交性原理来解耦,使方程
组求解大大简化。
7、风荷载效应分析
对称结构应按两个方向风效应的较大值采用,体 型复杂结构应按多个方向风效应的较大值采用。
弯矩和剪力可以仿照位移相似的方法乘放大系数。 但是在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刚度折减;而在内力计 算时要考虑刚度折减,同时还要使结构内力增量 控制在20%以内。则
M F2i M
*
(21) (22)
V F2iV
*
F2i
式中
1 1 2 G j /( Di hi )
j i n
(i 1, 2,
(2)连梁刚度 对于连梁的刚度,在抗震设计时,可 考虑在不影响其承受竖向荷载能力的前提 下,允许其适当开裂而把内力转移到墙体 等其他构件上,通常,设防烈度低时连梁 刚度可以少折减一些,设防烈度高时可以 多折减一些,抗震设防烈度为6、7度时, 折减系数可取0.7;8、9度时可取0.5。
(3)楼盖梁的抗扭效应
施工洞是为了施工的方便,在墙上预 留孔洞,这样方便运送材料,人员的输送 ,好像在施工作业中是不可少的。一般规 定,洞的尺寸,宽不大于一米,高不大于 两米,(超过的要加过梁,实际施工中,
一般的洞都加的有过梁。)
5、各类构件应考虑的变形
注:结构计算中一般可不考虑梁的轴向变形,但 当梁可能承受较大的拉力,如设臵斜柱、转换 梁等时,应考虑梁的轴向变形,对结构的关键 部位楼板应考虑开裂对其轴向刚度的影响,设 臵楼层水平桁架或楼面钢梁以传递楼层水平力 时,可偏安全的按照零刚度楼板计算梁等楼面 水平构件的轴力。

机械课程设计轴计算

机械课程设计轴计算

五 轴的设计计算一、高速轴的设计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高速级齿轮的分度圆直径为d 151.761d mm =112287542339851.761te T F N d ⨯=== tan tan 2033981275cos cos1421'41"n re te F F N αβ=⋅=⨯=tan 3398tan13.7846ae te F F N β==⨯=。

2、选取材料可选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

3、计算轴的最小直径,查表可取0112A =331min 015.2811223.44576P d A mm n ==⨯=应该设计成齿轮轴,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连接大带轮处,为使d Ⅰ-Ⅱ 与带轮相配合,且对于直径100d mm ≤的轴有一个键槽时,应增大5%-7%,然后将轴径圆整。

故取25d mm =Ⅰ-Ⅱ 。

4、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草图方案(见下图)5、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根据前面设计知大带轮的毂长为93mm,故取90L mm I-II =,为满足大带轮的定位要求,则其右侧有一轴肩,故取32d mm II-III =,根据装配关系,定35L mm II-III =(2)初选流动轴承7307AC ,则其尺寸为358021d D B mm mm mm ⨯⨯=⨯⨯,故35d mm d III-∨I ∨III-IX ==,III -I∨段挡油环取其长为19.5mm,则40.5L mm III-I∨=。

(3)III -I∨段右边有一定位轴肩,故取42d mm III-II =,根据装配关系可定100L mm III-II =,为了使齿轮轴上的齿面便于加工,取5,44L L mm d mm II-∨I ∨II-∨III II-∨III ===。

(4)齿面和箱体内壁取a=16mm,轴承距箱体内壁的距离取s=8mm,故右侧挡油环的长度为19mm,则42L mm ∨III-IX =(5)计算可得123104.5,151,50.5L mm L mm L mm ===、(6)大带轮与轴的周向定位采用普通平键C 型连接,其尺寸为10880b h L mm mm mm⨯⨯=⨯⨯,大带轮与轴的配合为76H r ,流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是过渡配合保证的,此外选轴的直径尺寸公差为m6. 求两轴承所受的径向载荷1r F 和2r F带传动有压轴力P F (过轴线,水平方向),1614P F N =。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

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在设计领域中,有许多经典的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设计项目中。

这些公式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规划、构建和评估设计方案时,更准确地进行计算和量化。

以下是一些最常用的设计计算公式:1.比例计算公式:比例计算公式在设计中非常常见,用于确定不同物体之间的尺寸关系。

比例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在空间布局、平面设计和模型构建中保持一致的比例关系。

2.动态载荷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动态载荷计算公式用于估计结构或机械系统在运行时承受的压力和荷载。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质来计算各种类型的载荷,包括重力、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施工成本计算公式:施工成本计算公式帮助设计师在项目初期预测和控制施工成本。

这些公式可用于估计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设备租赁成本等,从而提供项目预算和建议的成本控制措施。

4.光照计算公式:在照明设计中,光照计算公式被用于计算照明要求和照明水平。

这些公式考虑了光源、反射率、空间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设计满足人眼对照明的可视需求。

5.热负荷计算公式:热负荷计算公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用于评估建筑对热能的需求和负荷。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适当的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实现能源效益和舒适性。

6.水力计算公式:水力计算公式用于水力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设计师计算水流速度、管道尺寸、水压和水位等参数,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7.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结构强度计算公式用于确定建筑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些公式通常用于计算材料的弯曲、压缩、拉伸和剪切强度等参数,从而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以上只是设计领域中一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设计项目和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计算公式。

设计师应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要求,选择并灵活应用合适的公式。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师还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获得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

基础设计计算范文在设计领域中,基础设计计算是指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的一系列数学计算。

这些计算旨在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可行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基础设计计算的例子,并解释它们的用途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对于建筑设计而言最基础的设计计算之一:结构力学计算。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和力的分布情况,以确定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些计算包括静态荷载计算、动态荷载计算和地震荷载计算等。

静态荷载计算通过计算建筑物承受的自重、居住负荷和风荷载等,确定结构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和分布。

动态荷载计算则通过考虑地震、风力和交通振动等外界力,分析结构的响应情况。

地震荷载计算主要是针对地震区域,通过考虑地震作用的概率和强度,确定建筑物结构的耐震能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气设计中的基础设计计算。

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设计师需要计算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以确定合适的电气设备和电线规格。

例如,对于电路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选择合适的电源和电器组件;对于电线设计,设计师需要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流负荷,以选择合适的电线截面积。

此外,还需要计算接地电阻、光照度、照明功率等其他参数,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除了结构力学和电气设计,基础设计计算还包括其他许多方面。

例如,在机械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计算机械部件的尺寸、材料、强度等参数,以确保机械装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流体力学中,需要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以研究流体的运动和特性。

在热传导领域,设计师需要计算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温度分布等参数,以确定热传导过程的特点。

在进行基础设计计算时,设计师通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和专业计算软件。

这些软件提供了各种计算功能和模拟工具,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复杂的设计计算。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以便正确应用设计计算公式和算法。

在设计过程中,基础设计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结构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 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 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 五、 竖曲线上点的高程计算公式 六、 超高计算公式 七、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八、 标准差计算公式一、 方位角的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x 1:QD 的X 坐标 y 1:QD 的Y 坐标 x 2:ZD 的X 坐标 y 2:ZD 的Y 坐标 S :QD ~ZD 的距离 α:QD ~ZD 的方位角2. 计算公式:()()212212y y x x S -+-=1)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x x y y arctg--=α2)当y 2- y 1<0,x 2- x 1>0时:1212360x x y y arctg--+︒=α3)当x 2- x 1<0时:1212180x x y y arctg--+︒=α二、 平曲线转角点偏角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α1:QD ~JD 的方位角 α2:JD ~ZD 的方位角β:JD 处的偏角2. 计算公式:β=α2-α1(负值为左偏、正值为右偏)三、 平曲线直缓、缓直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 A :方位角(ZH ~JD )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D :JD 偏角,左偏为-、右偏为+2. 计算公式:直缓(直圆)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180°)Y ′=V+Tsin(A+180°)缓直(圆直)点的国家坐标:X ″=U+Tcos(A+D)Y ″=V+Tsin(A+D)四、 平曲线上任意点的坐标计算公式1. 字母所代表的意义:P :所求点的桩号B :所求边桩~中桩距离,左-、右+ M :左偏-1,右偏+1C :JD 桩号 D :JD 偏角 L s :缓和曲线长 A :方位角(ZH ~JD ) U :JD 的X 坐标 V :JD 的Y 坐标T :曲线的切线长,2322402224R L L D tg R L R T ss s -+⎪⎪⎭⎫ ⎝⎛+=I=C -T :直缓桩号 J=I+L :缓圆桩号s L DRJ H -+=180π:圆缓桩号 K=H+L :缓直桩号2. 计算公式:1)当P<I 时中桩坐标:X m =U+(C -P)cos(A+180°) Y m =V+(C -P)sin(A+180°)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90°) Y b =Y m +Bsin(A+90°)2)当I<P<J 时()s230RL I P MA O π-︒+=()()2390R I P I P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180°)+GcosO Y m =V+Tsin(A+180°)+GsinO()s290RL I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W+90°) Y b =Y m +Bsin(A+MW+90°)3)当J<P<H 时()()R J P L M A R J P R L M A O s s πππ-+︒+=⎪⎭⎫⎝⎛-︒+︒+=909090 ()RJ P R G π-︒=90sin2中桩坐标:()O G R L M A R L L A T U X s ss m cos 30cos 90180cos 23+⎪⎭⎫ ⎝⎛︒+⎪⎪⎭⎫ ⎝⎛-+︒++=π ()O G R L M A R L L A T V Y s ss m sin 30sin 90180sin 23+⎪⎭⎫ ⎝⎛︒+⎪⎪⎭⎫ ⎝⎛-+︒++=π()RJ P W π-︒=90边桩坐标:X b =X m +Bcos(O+MW+90°) Y b =Y m +Bsin(O+MW+90°)4)当H<P<K 时()sRL K P MMD A O π230180-︒-︒++=()2390R P K P K G ---=中桩坐标:X m =U+Tcos(A+MD)+GcosO Y m =V+Tsin(A+MD)+GsinO()s290RL K P W π-︒=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 -MW+90°) Y b =Y m +Bsin(A+MD -MW+90°)5)当P>K 时中桩坐标:X m =U+(T+P -K)cos(A+MD) Y m =V+(T+P-K)sin(A+MD) 边桩坐标:X b =X m +Bcos(A+MD+90°) Y b =Y m +Bsin(A+MD+90°)注:计算公式中距离、长度、桩号单位:“米”;角度测量单位:“度”;若要以“弧度”为角度测量单位,请将公式中带°的数字换算为弧度。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

建筑公式大全及计算规则建筑公式是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用于计算各种建筑物理量的数学公式和计算规则。

这些公式和规则旨在帮助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精确地估算建筑的尺寸、荷载、材料和成本,以确保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功能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1.建筑面积计算:建筑物面积=地面基准面积+上层各层面积公式:A=A0+A1+A2+...+An2.体积计算:建筑物体积=建筑物总高度×建筑底面积公式:V=H×A3.材料计算:材料量=建筑物面积×建筑物高度×空间占比公式:M=A×H×F4.荷载计算:建筑物设计荷载=建筑物重量×荷载系数公式:P=W×C5.建筑安全度计算:安全度=设计荷载/结构容量公式:S=P/C6.结构设计计算:结构容量=材料强度×结构截面面积公式:C=S×A7.电力用能计算:电力用能=功率×使用时间×单价公式:E=P×T×U8.照明设计计算:照明亮度=照明强度×照明效率公式:B=I×E9.通风设计计算:通风量=通风速度×通风截面积公式:V=V×A10.施工成本计算:施工成本=劳动力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公式:C=L+M+E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实际上,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还有许多其他公式和规则,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此外,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还取决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建筑师、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在计算过程中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使用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建筑公式和计算规则的准确性依赖于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计算之前,必须仔细检查和核实所有输入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

2.考虑不确定性和容错性: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容错性,例如,材料的尺寸和强度、荷载的变化等。

设计费用计算方法

设计费用计算方法

电气施工图
暖通施工图 设计费总计
专业负责人校ຫໍສະໝຸດ 绘图 专业负责人 校对 绘图 专业负责人 校对 绘图 专业负责人 校对 绘图 专业负责人 校对 绘图
6.60%
3.30% 23.10% 6.60% 3.30% 23.10% 2.40% 1.20% 8.40% 2.80% 1.40% 9.80% 1.60% 0.80% 5.60%
规模(平方米) 目录 方案设计(详 规)
施工图设计
设计费结算标准
规模(平方米)
计费方式
1、0.9元/㎡ 2、总设计费的6%
设计人员 项目负责人 规划总平面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
文本设计
单项计费比例 8.00% 37.00% 35.00% 20.00%
建筑施工图
1、3元/㎡ 2、总设计费的
24%
结构施工图 给排水施工图
0
负责施工图校对工作
0
0
负责校审和对项目把控
0
负责施工图校对工作
0
0 0 0
若无暖通设计费用平均计入 其他项
0
总设计费(元)
按单价计(元)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按总设计费百分比计(元) 0 0 0 0
备注 负责整个项目的把控
包括日照设计 包括su模型设计
0
负责校审和对项目把控
0
负责施工图校对工作
0
0
负责校审和对项目把控
0
负责施工图校对工作
0
0
负责校审和对项目把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计算
在装配焊接作业中,使零件一直保持确定位置的过程叫做夹紧。

使零件保持确定位置的各种机构,称为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对焊件起夹紧作用,是夹具组成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1. 夹紧力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在进行焊装夹具设计计算时,首先要确定装配焊接时零件所需夹紧力,然后根据夹紧力的大小和方向、被焊接零件的结构、夹紧点的布置,安装空间的大小等来选择夹紧机构的类型和数量。

车身覆盖件是刚性较差的薄板零件,与定位元件相适应,它所需要的夹紧力的数目较多,其夹紧力的数目主要由保证零件的定位基准与定位元件能紧密贴合为标准来确定,一般每一个定位件上都应有夹紧力。

夹紧力的作用方向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准面,以保证零件定位稳定,变形较小。

当夹紧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时,可使夹紧力最小。

选择夹紧力的作用点时,主要应当考虑工件夹紧时要稳定、变形最小。

所以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上,应尽量选在零件刚性最好的部位上,以减少夹紧变形。

在车身装配焊接时,夹紧力大小的确定一般有四个影响因素:
(1)装配焊接时,为了保证安装精度,使各相邻被焊零件相互紧贴,消除他们之间的装配间隙所需的夹紧力
两个被焊零件的装配间隙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车身零件大都是薄板冲压件,由于冲压模具的误差引起的零件的制造误差以及零件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引起的变形,在装配时往往难以贴合而达不到要求,这就需要应用夹紧力,使零件产生局部变形而“强制”贴合。

当然,严重的不贴合必须矫正后才能投入装配,以免引起很大的装配应力。

对于车身薄板焊件,装配件之间的间隙应不大于0.8mm。

(2)为了减少或消除焊接残余变形,焊前对焊件施以反变形所需的夹紧力,需要在焊装夹具上实现焊件预反变形时,就必须要有夹紧力使得焊件获得预反变形量。

(3)在焊接及焊完后的冷却过程中,防止焊件发生焊接残余变形所需的夹紧力,夹紧力要足以应付焊接过程中热应力引起的约束反力。

(4)在具有翻转的夹具上,为防止焊件翻转时在重力作用下不致坠落或移动所需的夹紧力,当焊件在夹具上实现翻转或回转时,夹紧力应足以克服乖力和惯性
力,把焊件车牢地夹持在夹具上。

实际设计中,夹紧力大小的确定应从安全出发,全面考虑以上四个因素,把最不利的受力状态所需要的最大夹紧力确定下来,然后再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数,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

夹紧力大小的具体数值,至今没有准确的计算公式。

一般根据经验公式或类比来确定,在车身薄板焊接的焊装夹具中,为消除冲压件的回弹,一般夹紧力P ≥50kgf.
2夹紧力分析
计算夹紧力时,通常将夹具和工件看成是一个刚性系统。

根据工件的受力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时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

最后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夹紧力的数值,即:
W K W k =
式中 k W 一实际所需夹紧力(N);
W 一在一定下,由静力平衡计算出的理论夹紧力(N );
K 一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K 可按下式计算:
6543210K K K K K K K K =
式中,60~K K 为各种因素的安全系数,
经计算每个夹具所受夹紧力为:
N WK W 8.217812/8.913342=⨯⨯==
3. 汽缸的选用与计算
a. 根据夹紧力确定气缸的缸径
气缸的缸径大小代表了气缸输出力的大小,而且缸径d 的尺寸己经标准化。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预选气缸缸径,然后验算夹紧力,通过调整机构的设计或改变气缸缸径来满足定位夹紧要求。

如图所示的气动夹必简化为图所示的杠杆机构原理图:
由杠杆平衡原理有 B F A P ⋅=⋅ (1)
其中,P 一 单杠双作用汽缸推力, kgf
F 一 夹紧力, kgf
A 一 气缸作用力臂, mm
B 一 夹紧力臂, mm
由汽缸运动结构原理有:
p d P ⋅⋅=ηπ
24
其中,η一汽缸的负载率,
即汽缸活塞杆受到的轴向负载力与理论出力之比, 一般 η=50%
d 一汽缸缸径, mm
p 一汽缸系统使用压力, 2/cm kgf
汽车焊装线气压一般调节为5~42/cm kgf
将式(1)代入式(2)求出夹紧力F
B
A P d
B A P F 42ηπ=⋅= 假设选用63φ的汽缸,取气压p=5 K W cm kgf >2/,%80=η,1/=B A ,则 K W N kgf F >≈≈⨯⨯⨯⨯⨯=7.24423.249142
8.053.62π
b.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气缸行程
用于移动的气缸,要根据设计要求移动的距离来决定气缸行程;用于夹紧的气缸,选定的行程要保证气缸在打开状态时,工件取料方便,不与打开后的任何装置发生干涉,并留有一定的干涉余量。

气缸在使用时一般不用满行程,即选择的行程应大于实际所需的行程,在设计时将气缸行程保留至少5mm 的余量,以免活塞撞击气缸盖,这样也可以保证夹具的可靠夹紧,即使夹头磨损严重,也不会出现夹紧器夹不紧的现象,使焊接件的生产质量得到了保证。

气缸的行程有标准行程、长行程和最大行程。

标准行程的范围与气缸的形式和缸径大小有关,它不需要向厂家特殊订货。

非标准行程也称特殊行程,要根据特殊订货组织生产。

比标准行程长,限制横向载荷后尚不需要在运动方向加导向装置的行程称为长行程。

行程大于长行程,沿气缸运动方向要设置导向装置。

受杆端横向载荷或者活塞杆受轴向压力载荷时,限制活塞杆的变形量在一定范围内,气缸最大允许的行程称为最大行程。

c. 选择气缸品种
根据气缸承担任务的要求来选择气缸的品种。

如用于旋转夹紧打开的夹具中,选用夹紧气缸;当要求气缸作用力较大时,又需要缸体作摆动,可选耳轴式或耳环式安装的普通标准气缸;若只要求活塞杆作直线往复运动,如顶升、平移机构,则选用固定安装方式的普通气缸;要求安装空间窄且行程短,如移动销结
构可选用薄型气缸;如要求气缸到达行程终端无冲击现象和撞击噪声,应选缓冲气缸;有横向负载,选带导杆气缸;要求制动精度高,应选制动气缸;不允许活塞杆旋转,可选具有杆不回转功能的气缸。

d. 计算气缸耗气里
气缸的耗气量可分为最大耗气量和平均耗气量。

最大耗气量是气缸以最大速度运动时所需要的空气流量,可表示为:
)102.0(0462.02+=p U D q m γ (4)
其中, γq 一汽缸的最大耗气量,L/min ;
D 一汽缸缸径, cm ;
m U 一汽缸的最大速度, mm/s ;
平均耗气量是气缸在气动系统的一个工作循环周期内所消耗的空气流量。

气缸作一次往复运动所消耗的空气量为C V ,气缸作一次往复运动,气缸至换向阀之间的配管所消耗的空气量为T V ,-则该气缸的平均耗气量为)N V (T +C V ,N 为气缸的工作频度。

平均耗气量可表示为:
)102.0()(0157.022++=p N L d L D q d ea (5)
其中,ce q 一汽缸的平均耗气量,L/min ;
N 一汽缸的工作频度,即每分钟汽缸的往复周数,一个往复为一周,周/min ;
L 一汽缸的行程, cm ;
d 一换向阀与汽缸之间的配管的直径, cm;
d L 一配管的长度,cm ;
一个气缸的耗气量微不足道,但在汽车焊装线上使用的气动夹具多,气缸数量大,它所需要的压缩空气量必须经过计算选用。

平均耗气量用于选用空气压缩机,计算运转成本。

最大耗气量用于选定空气处理元件,控制阀及配管尺寸等。

最大耗气量与平均耗气最之差用于选定气罐的容积。

4.夹具定位精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