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
笔杆与枪杆齐飞——太行抗日根据地

“太行从来天下脊”。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三大主力师迅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冀豫晋省委同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三四四旅等一起,以太行山脉为依托创立抗日根据地。
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是随着根据地的开辟和发展建立起来的。
自太行抗日根据地创立起,无数的文化志士战斗在太行山间的崇山峻岭,笔杆与枪杆齐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政治、军事、经济斗争,推动了太行抗日根据地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发行新闻报刊新闻报刊是太行抗日根据地最早建立的文化事业。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确定把党的主要工作放在战区和敌后,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
之后,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移驻太行山区,同八路军总部一起,依托太行抗日根据地领导和指挥华北抗战,直接指导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工作。
太行山上群英荟萃,根据地内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1937年10月下旬,中共冀豫晋省委在山西平定成立。
为了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到各级党组织,指导各地党的工作,11月9日创办了省委机关刊物《战斗》。
这是党内秘密刊物,由省委宣传部部长徐子荣负责,省委书记李菁玉、组织部部长李雪峰撰稿编稿。
这份指导全区党的工作的刊物出版13年,于1949年8月停刊。
一二九师在1937年11月中旬进入笔杆与枪杆齐飞——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 王宇新太行山区后,师政治部主办《先锋报》,成为太行山第一张宣传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报纸。
该报主要报道国内抗日斗争情况,包括揭露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罪行、一二九师所属部队的战斗活动情况、正面战场的战斗及国际要闻。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创建根据地工作的开始,有关这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
这份报纸不仅深受部队的欢迎,地方党组织和各游击队也把它作为了解国内外大事、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开辟根据地消息的主要来源。
一刊一报,成为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建时的主要新闻宣传工具。
1938年5月1日,中共冀豫晋省委在沁县故县镇创办了第一份地方报纸《中国人报》。
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九章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延安的新闻事业(一)初创阶段的延安报刊抗战时期,延安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新闻事业从初期的小型报发展到大型报,从单一的报刊扩大到拥有《解放日报》、新华通讯社和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等多种新闻媒体兼备的粗具规模的新闻事业,成为全国革命新闻事业的中心。
它们宣传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理论,指导根据地建设和全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发挥了重大作用。
抗日战争开始,中共中央加强延安原有的《解放》周刊和《新中华报》的工作。
懈放》周刊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西安、上海。
武汉等地一度设有分销处,翻印发行。
1941年8月停刊,共出134期。
《新中华报》1937年9月由抗战开始时的油印改为铅印出版,并由苏维埃政府机关报改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
从1939年到1940年,延安报刊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新中华报》1939年2月7日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仍兼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机关报,这改变了当时延安没有党中央机关报的状况,加强了中共中央的宣传力量。
该报一周年时,毛泽东为它写了纪念文章《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指明坚持团结、抗战、进步,反对投降。
分裂、倒退的方针就是该报的政治方向。
《新中华报》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斗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反击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它和新华社、《解放》周刊共同战斗,取得了重大胜利。
《八路军军政杂志》(月刊),1939年1月15日创刊,八路军总政治部出版。
毛泽东写发刊词,指出它出版的意义是“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抗战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材料”。
1942年3月停刊,共出39期。
《中国青年》(半月刊),1939年4月16日创刊,全国青年联合会延安办事处主办。
毛泽东的论文《五四运动》和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发表在该刊的第2、3期上。
1941年3月停刊,共出3卷。
《中国妇女》(月刊),1939年6月1日创刊,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办。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正文:---------------------------------------------------------------------------------------------------------------------------------------------------- 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一)适应全国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情况,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来报道人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的办法。
报纸的新闻、通讯、评论、信箱、专门性的或一般性的副刊,都应当尽可能地服从于这个任务。
在进行土地改革工作的地方,关于土地改革的报道和讨论也应当占据首要的地位。
地方的报纸应当有力求适应本地人民群众的需要。
除了最重要的国内外大事,一般电讯在省级或省级以下地方报纸上可以采取摘要和加以通俗解释的方法。
无论是中央的、大行政区的或省以下的报纸,都应当减少关于会议、机关活动、负责人员的不重要的言论行动,没有广泛重要性的文告文电的篇幅。
对于重要的会议和文告应当力求用适当的新闻通信和评论加以生动而通俗的解释,以便为人民群众所了解。
(二)为了加强报纸在国家建设事业中的作用,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人员必须通晓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通晓国家和地方建议事业的政策、情况和问题,养成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力求与人民群众、机关和干部保持亲密的联系。
应当改革报社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改变现有的妨碍联系实际的编辑采访通讯联络等项工作各自为政的状态,建立编辑部门统一集中的领导,并应按照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例如公私营工商业与工人问题、农业与农民问题、军事与军队、思想文化与教育出版等)实行适当的分组,以便各组的编辑采访人员可以获得关于各该方面的专门知识,并将编辑采访的工作联合在一起。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图书出版活动述评

D01:10.16565/ki.l006-7744.2021.01.39WENSHITANYUAN〉〉〉"史提源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图书出版活动述评万强任国杰摘要抗战时期,抗&根的图书出版事业是党的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的图书涵盖了政治、军事、文艺、教材、科普读物等多个领域,各书U、出版社、报社、各党政机关和群众团体等主要承担了这一时期的图书出版任务。
这一时期的图书出版活动,注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重视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对敌斗争需要,出版的图书种类较全但以政治性读物居多,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抗战时期根图书出版特'中图分类号K265.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5-24★作者简介:万强,内蒙古工业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任国杰,内蒙古工业大学马主2019Review on Book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Wan Qiang,Ren GuojieAbstract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book publishing in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s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cultural propaganda work.The books published covered many fields such as politics,military affairs,literature and art,teaching materials,popular science,etc.Bookstores,publishing houses,newspapers,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nd mass organizations mainly undertook the book publishing tasks during this period.The book publishing activities in this period paid attention to leading the correct direction of public opinion,attaching importance to publicizing the Party's policies,and serving the needs of struggle against the enemy.The books published were comprehensive but mostly political books,which reflected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at time.Keyword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base area;book publishing;characteristic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各级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图书出版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揭露日军侵华罪行、发动组织群众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地的图书出版事业因此获得了较大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党的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

第37卷第3期临沂大学学报2015年06月Vol.37No.3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 Jun.2015在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执着探索———延安“文协”初期的文学大众化实践论析张根柱(临沂大学文学院,山东临沂276005)摘要:延安“文协”初期对文学大众化的探索主要采取两种形式:新瓶装新酒和旧瓶装新酒,前者积极利用现代文学新形式来表现新内容;后者充分挖掘旧形式来表现新内容。
从文学大众化的实际效果看,旧瓶装新酒要好于新瓶装新酒。
关键词:延安“文协”;文学大众化;新瓶装新酒;旧瓶装新酒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051(2015)03-0093-06DOI:10.13950/ki.jlu.2015.03.020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中,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国现代作家。
从“五四”时期新文学先驱们提出的“平民文学”到“左联”时期革命作家倡导的“普洛文学”,尽管中国现代作家付出种种努力,但新文学始终没有走出知识分子的圈子。
这种状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地区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延安初期“文协”的文学大众化探索在文学如何走进大众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文学大众化的外部环境延安“文协”成立于1937年11月14日,是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的简称。
由于“文协”成立、成长于延安这一大的外部环境,也是开展文学大众化的平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延安“文协”的成立条件即是“文协”推进文艺大众化的外部条件。
延安“文协”的成立与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以下几个因素息息相关。
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由于处于战时非常时期,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高度一体化,这使得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发展有了必要的政权基础。
第二,“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批文艺人才纷纷聚集延安,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了充足的人才基础。
第三,中国共产党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党内主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人张闻天的主持下,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发展文艺运动的新政策,延安文艺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有了外部的政策基础。
媒介治理在报纸改版中的体现——以 1942 年《解放日报》改版和 1956 年《人民日报》改版为例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302媒介治理在报纸改版中的体现——以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为例李星莹(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媒介治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反观历史,媒介治理在媒体变革中也如同星星之火一般,烙下了时代的印记。
关键词:媒介治理;《解放日报》《人民日报》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媒介治理的酝酿1942年《解放日报》改版大体上是由两种原因促成的。
从外因来说,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集中兵力对华北、华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另一方面是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从内因来说,一方面是皖南事变后“左倾”错误思想的蔓延,另一方面是《解放日报》忽略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没有成为传播党的策略路线、贯彻党的政策与宣传组织群众的锐利武器,是一份“不完全党报”。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共产党迫切需要《解放日报》进行合乎实际的改造与治理自1942年春天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核心是反对主观主义。
《解放日报》的改版以整风运动为契机,从思想和管理制度上实现了党对报纸的绝对领导。
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先后做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演说,发布了包括《在<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上的谈话》、《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中共西北中央局关于<解放日报>工作问题的决定》等在内的一系列文件;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了《为改造党报的通知》,首次明确提出宣传要作为党报的主要任务,要求各地党报根据通知要求对报纸进行改造和治理;3月21日,《解放日报》改版座谈会在杨家岭召开,提出要利用报纸来整顿“三风”;4月1日,《解放日报》在改版社论《致读者》一文中指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
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

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一九四二年九月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抗战以来,各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一般的是统一的,党政军民(民众团体)各组织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团结的,因而支持了几年来艰苦斗争的局面,配合了全国的抗战。
然而由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的遗毒,由于对某些政治观点与组织关系还缺乏明确的了解与恰当的解决,党政军民关系中(实际上是党政军民系统中党员干部的关系),在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现象。
例如。
统一精神不足:步伐不齐,各自为政,军队遵〔尊〕重地方党、地方政权的精神不够,党政不分,政权中党员干部对于党的领导闹独立性,党员包办民众团体,本位主义,门户之见等等。
这些不协调的现象,妨害抗日根据地的坚持与建设,妨害我党进一步的布尔什维克化。
根据地的建没与民主制度的实行,要求每个根据地的领导一元化。
加以日寇“扫荡”的残酷,封锁线与据点的增强,上下级联系的困难,抗战的地区性与游击性的增大,要求各系统上下级隶属关系更加灵活,每一地区(军区、分区)活动的独立性,以及活动各方面的领导统一性更加扩大与增强,要求各地区的各种组织,更加密切的配合,不给敌人以任何可利用的间隙。
为此目的,中央特作如下之决定:1.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他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如军队、政府与民众团体。
根据地领导的统一与一元化,应当表现在每个根据地有一个统一的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中央局、分局、区党委、地委〉,因此,确定中央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区党委、地委)为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取消过去各地党政军委员会(党政军委员会的设立,在根据地创立时期是必要的正确的)。
各级党委的性质与成份必须改变,各级党委不应当仅仅是领导地方工作的党委,而应当是该地区的党政军民的统一的领导机关(但不是联席会议),因此它的成份,必须包括党务、政府、军队中主要负责的党员干部(党委之常委亦应包括党务、政府及军队三方面的负责干部),而不应全部或绝大多数委员都是党务工作者。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革命报刊简介

,
1 9 47 年2 月2 8 日 被 国 民党反 动 派 强 迫停 刊
。
共
3
。
出32 31 号 刊 词说
: “
时 间长达九 年 一 个 月 又 十 八 天
是 党在 民 主 革命 时 期出版 时 间 最 长 的报 纸
,
。
除 1 9 3 8年
月 发
,
1 日和 1 935 年 5 月 4 日至 6 日共四 天 报 纸未 搜集 到 暂 缺外 3
、
1 94 1 年 8 月 3 1
日终
.
刊
_
,
共出
有 时 事评 论
’
论著
、
理 论 研究
、
文艺
捷报
、
特辑
。
、
各地 通讯
、
翻译
、
来信等 栏
,
以 时 事 评 论为 主
。
已着 重 报导 中 国共产 党 对 时 事 的 态度 和 看法
。
嘴解 放 周刊 》
为拓 开 本
每 期2 4页 以
,
L
,
1 9 6 6 年 由 人 民 出版 社影 印 为七集
(五)
2 0 日停刊
,
、 .
。
中 国青年 》
4 期 共2
、 。
,
全 国 青年 联合会延 安办 事 处 宣 传部 主 办
、
1 9 3 9 年 4月 1 6 日 创 刊
。
194 1
设 有 国际 青年
3 2 开本
,
肯 年 工作 问 题
3 至 4 0页 每期 0
、
经济
、
战 术 常 识 问 答 及 信箱 等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宣传部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
(一九四一年七月四日)
(一)近年来,各抗日根据地尤其是华北,报纸、杂志在种类上和数量上有很大的发展,大都起了一定范围中和一定程度上的作用。
但大多数报纸杂志,显示出分工不明,彼此重复,数量多而质量差,形式铺张而内容贫乏的严重弱点。
编辑、出版,发行的制度也尚不完善。
今后各根据地党的领导机关,尤其是宣传部门,须依据此指示努力改进党的和党直接领导下的报纸杂志的工作。
(二)为了提高质量及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各根据地的报纸杂志,一般的应集中力量办好下列几种:
(甲)中央局、中央分局和地域上有独立性的区党委(如晋西北),可办一种政治报纸(三日刊、隔日刊或日刊),作为党及党所领导的军、政、民的共同言论机关。
它的读者对象不是文化水平很低的广大群众和普通党员,而主要是区级以上的干部,小学教员与一般知识分子,它的任务在于及时的报导时局的动向,具体的解释党、政、军、民的各方而的政策,具体的反映当地的各种情况与实际工作,尤其是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并指导之。
(乙)上列机关可办一种政治杂志(月刊),其读者对象与上相同。
它的任务是:论述国内外重大的时事政治问题,系统的深入的解释党、政、军,民的各种政策,反映当地各种情况,总结工作经验,宣传马列主义,用马列主义解释中国历史与现状,并指导干部的学习。
(丙)上述机关可出版一种党内刊物(月刊),其读者对象为区级以上党的干部。
它的任务是在不妨碍党的秘密工作的原则下着重于党的建设、党的教育、党的政策之党内的传达和解释及各种实际工作之党内的检讨等。
(丁)上列机关可出版一种在党指导下的综合的文化文艺性质的杂志,作为各种学术研究与文艺活动的理论的和实践的指导刊物,及文艺作家发表作品的园地。
(戊)各边区可出版一种作为社会教育工具的通俗报纸(如晋西北的大众报及陕甘宁的群众报),其读者对象是广大的群众和普通党员,它担负着政冶的、社会的、科学的和大众文化的有计划的启蒙任务。
作为群众鼓动的画报可以附属在这种通俗小报之内。
上述五种,第一种及第五种是必须办的,其次是举办第三种,第二第四两种须依靠人力、物力来决定,不要勉强凑数。
(己)大的地委和专区,有必要时,也可以出版通俗性的地方小报,作为当地问题的鼓动机关。
(庚)某些地委或县委出版的支部小报,应作为有计划的党员教育的辅助教材,而纠正无计划的凑篇幅的现象。
(三)一切报纸杂志,必须依据自己的性质与任务,力求质量的提高,为此,在内容上必须注意:
(甲)掌握党中央的政策与党的原则,为它们的贯彻而进行各方面的斗争,防止任何违反政策与原则的言论。
(乙)反映现实,反映当地社会情况与工作情况,反映大众呼声,依此来进行自己的宣传鼓动工作,极力纠正那种主观的、表面的、教条的、公式主义的、无的放矢的和空谈的缺点。
(丙)善于使用批评的武器,表扬各种工作中的成绩,揭发其错误。
但在表扬与揭发时,都必须是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纠正那种夸大、铺张、虚伪、掩饰的恶
劣作风。
(丁)充实,具有多方面性,改正空虚、单调的毛病。
(四)各种报纸杂志,在技术上,一般的应力求文字的生动、简明,编排的活泼、明显,标题的明确有力,印刷的明洁精良等应有的改善。
(五)建立和健全编辑、通讯、出版、发行的组织及工作:
(甲)每种报纸杂志都须建立编辑委员会,挑选政治上得力的干部来负责,政治报纸还须设立由党、政、军,民各方面代表参加的社论委员会,以统一各种报纸杂志的社论。
同级党委
的宣传部负责人应直接负领导之责。
(乙)政治报纸须设立健全的通讯社和无线电收发报机关,特别注意延安新华社的广播。
一切报纸必须有自己普通的通讯网,足够的通讯员和特约记者,由通讯社
管理之。
(丙)中央局、中央分局及独立工作的区党委,须争取有铅印厂,其他区党委和地委亦必须争取有石印厂。
(丁)建立发行网及同读者有联系的发行工作,废止非党内刊物的赠送制度,克服发行工作中与读者脱离及迟缓不经常的现象。
(戊)建立党外读者会和党内的读报制度。
(六)无论在编辑、通讯、出版、发行方面,都须有足够的有专门修养的干部,党的组织必须努力搜集这类干部,并有计划的培养这类干部。
在高级党校中可设立新闻班来训练这类干部。
(七)报纸杂志的领导,应统一于党的宣传部。
宣传部应经常的检查和讨论该项工作。
下级的报纸杂志应送上级宣传部审查。
党的委员会及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的直接检查宣传部此项工作并加强其领导。
(八)在抗日民主的原则下应允许其他党派或非党人上出版报纸杂志。
党应经过当地政府给以监督并经过自己的党员给以良好的影响。
一九四一年七月四日
根据一九四一年八月出版的
《共产党人》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