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文字(字或画)

合集下载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发展演变
汉字的发展演变
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 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 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 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 奈把君怨。
——卓文君
汉字的发展演变
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东汉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出现了:
图 为 楷 书 的 创 始 人 钟 繇
汉朝末年,文字形体又由隶书演变成了现在使
用的“楷书”。“楷”是楷模的意思,“楷书”就 是可以作为楷模的字体。字型方正,规矩严整。
汉字的发展演变
快速书写的字体——行书
被誉为“天下第
一行书”的《兰
亭序》
《丧乱帖》
在楷书和草书产生之际,楷草之间还有一种字体也在
流行,就是“行书”。
汉字的发展演变
说文解字
甲骨文 金文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中华历代名帖欣赏
中 三华 希第 宝一 帖名

东晋.王羲之 (303-361)《快雪时晴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东晋.王献之 (344-386)《中秋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东晋.王珣 (349-400)《伯远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一行书
东晋.王羲之 (303-361) 《兰亭序》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二行书
唐.颜真卿 (709-785) 《祭侄文稿》
汉字的发展演变
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苏轼 (1037-1101) 《黄州寒食帖》
汉字的发展演变
-.
(778-865)
颜 筋 柳 骨 唐 柳 公 权

[中国古文字大全]中国古文字

[中国古文字大全]中国古文字

[中国古文字大全]中国古文字一:[中国古文字]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中国的方块文字是全世界最有趣、最美丽的文字,下面我们来讲讲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吧!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小篆小篆又叫做秦篆,是由大篆省改而来的一种字体。

它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说文解字·叙》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根据这种说法,似乎小篆是由李斯等少数人直接从大篆省改出来的一种字体。

从出土的秦国文物来看,小篆是由大篆逐渐演变来的,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时代界限。

大篆有些字也较繁复,书写不便,不符合社会发展对文字的要求,所以从春秋起就开始简化,到战国就明显加快,李斯等人不过是把社会上已经通行的小篆字体加以搜集整理,把它作为标准字体,向全社会推广而已。

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

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

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关于中国汉字的故事楷书楷书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

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了。

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呈正方形。

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

关于楷书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葛府君碑》及元常(钟繇)之《力命》、《戎格》、《宣示》、《荐季直》诸帖始。

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今,遂为大法,莫或小易。

”他说的真书,就是楷书。

六朝以来,这种新字体被称为真书、正书。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

汉字的五种起源说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

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

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

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有关汉字起源的说法繁多,有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等。

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

河图洛书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I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图”、“书”出自河洛,其事何其神秘!神秘主义正是此说的一大特点。

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

《辞海》“河图洛书”条下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

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就是后来《周易》的来源。

一说禹治洪水时,天帝赐给他以《洪范九畴》(《尚书·洪范》),刘歆认为《洪范》即洛书。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

宁夏发现中国最老文字

宁夏发现中国最老文字

宁夏发现中国最老文字近日,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首次向外界披露,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专家刘景云先生考证审定,并最终认为,大麦地岩画中的发现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文字史。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内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灵、狩猎放牧和舞蹈祭祀等。

大麦地岩画区及其毗邻地区,还遗存有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等。

这说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大麦地,是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聚集地区,是他们举行祭祀仪式的朝拜圣地。

研究表明,大麦地岩画区内图画符号是我国原始文字,有许多象形与抽象符号已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

在大麦地岩画个体图形中,已经发现有1500多个图画文字,其中能识读的图画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不能识读。

(文远)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并有许多论著。

据出土的刊本和写本,西夏人编撰有〈文海〉〈文海杂类〉〈音同〉〈番汉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等有关语言文字的著作多种。

〈音同〉刊印于乾顺正德六年(公元1132年),成书的时间则可能还要早些。

收集六千一百多字。

它仿〈切韵〉的分类,以每个字第一个子音的次序排列。

子音又分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牙音、喉音等九类。

每一类中又将含有相同发音系数的字,依次归纳成同一小类,所以在同一类中,只要知道其中某各字的读音,其余各字的音也就可以随之读出。

〈文海杂类〉排列方法和〈音同〉按韵排列的方法相似。

每字下有三部分注释。

一是分析字形,二是解释字义,三为反切注音。

〈文海〉残缺很多,今只存有三千字左右,依韵排列,也分字形、字义和字声三部分。

〈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西夏乾佑庚戍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xx项人骨勒茂才所著,它是一部汉文和西夏文对音的字典。

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供西夏人学汉文、汉人学西夏文用,以达到互通语言,增进xx项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

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车”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此字为“众”。上图从左到右分别为拓片、摹写、漫画、照片图示。 字形为太阳下的三个人,到金文“日”讹变为“目”。
表示众多的意思;也表示某一种身份的人,如同现在的“群众”。 甲骨文中的“众”与“众人”从事农业生产、战争、狩猎、做工等。 是商王朝的劳动者,其身份为奴隶还是平民,众说纷纭。
黄德宽统计,甲骨文中象形字占29.34%,
金文中形声字占45.76%。
B、文字构形较甲骨文规范和固定。
①异体字相对减少; ②偏旁逐渐趋于平直化; ③ 合文大大减少。 所謂合文是指將幾個字合寫成一體,形似一個字, 但認讀時仍當作幾個字對待。甲骨文中的合文多數 出現在數目字中或殷商先公先王的廟號中。例如:
最早传世之作:钟繇《墓田丙居帖》。行书第一: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图为最擅长写行书
图为《兰亭集序》
的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 的唐人摹本
行书第一 王羲之《兰亭序》
行书 颜真卿《祭侄稿》
行书 欧阳询《千字文》
兰 亭 集 序
汉 字 形 体 演 变 图
“众”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这个字是“男”。(左为拓片,中为摹写,右为图示)。左为“田”,右为 “力”。“力”表示的是一种古代农具“耒”的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 职责,因此,用“男”来表示男人。
A、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和方块字形已基本定型。
楷书改隶书的波势挑法为横平竖直,方便易认,改隶书的 扁方字形为长方字形,端庄秀丽。点画形态比隶书丰富, 个性特征比隶书鲜明。
B、楷书是历代正规使用的典范文字。
楷书之祖钟繇(yáo)《宣示表》,书圣王羲之《乐毅论》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在什么时候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在什么时候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在什么时候文字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从早期文字的发现至今已过了几千年的历史。

那么您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吗,发现的时间,历史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6000年前;中国最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字.多刻写在石头和泥版(泥砖)上.笔画成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所创造.阿卡得人、巴比伦人、亚述人、赫梯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书写自己的语言.也是各古国间交换外交文书的通用文字.考古学家发现大批各种楔形文字泥版或铭刻,19世纪以来被陆续译解,从而形成一门研究古史的新学科——亚述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都发源于亚洲西部的亚美尼亚高原.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苏美尔人.他们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明,最能反映这种文明特征的是他们的文字——楔形文字.最初,这种文字是图画文字,渐渐地,这种图画文字逐渐发展成苏美尔语的表意文字,把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如用“口”表示动作“说”;用代表“眼”和“水”的符号来表示“哭”等等.随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苏美尔人干脆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声音,如“箭”和“生命”在苏美尔语中是同一个间,因此就用同一个符号“箭”来表示.后来又加了一些限定性的部首符号,如人名前加一个“倒三角形”,表示是男人的名字.这样,这种文字体系就基本完备了.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或骨棒、木棒当笔,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写字,字形自然形成楔形,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为了长久地保存泥版,需要把它晾干后再进行烧制.这种烧制的泥版文书不怕被虫蛀,也不会腐烂,经得起火烧.但美中不足的是,泥版很笨重,每块重约一千克,每看一块都要费力地搬来搬去.到现在,发掘出来的泥版,共有近一百万块,最大的有2.7米长,1.95米宽,可谓是巨书!楔形文字是苏美尔文明的独创,最能反映出苏美尔文明的特征.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西亚的巴比伦、亚述、赫梯、叙利亚等国都曾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作为自己的书写工具.甚至腓尼基人创制出的字母也含有楔形文字的因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可是,由于它极为复杂,到公元1世纪,就完全消亡了.在古代的苏美尔,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芦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在泥板上写字.这种字从左到右横着写,每一个笔划总是由粗到细,象木楔一样.这就是苏美尔人留给后世西方文明的三大珍贵礼品之一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历史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起源

汉字的起源
参考内容: 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字母的情况,这反映了 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字母,表达比 较简约、方便,但是对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就有了阅 读障碍。如果把“WTO”译成“世贸组织”,就可以让 更多的中国人理解。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 性来说,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为了维护我: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为 什么?
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 好不好?为什么?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 机并在网上传输的问题,而且输入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汉字手写技术、声音输入技术等成为了中国 电脑输入法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技术不断满足了不 习惯键盘打字的人们用好电脑的需要。由此可见,是 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古老的汉 字以其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在 新的时代里焕发了青春。
汉字的演变 ④
隶书,是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 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早期的隶书 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 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隶书的出现,为 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 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 字阶段。
数字诗
回文诗
傻瓜 九十九

至尊无上
镜中人
旭日不出 斩草不除根 再见 乘人不备 人不在其位
白 部位相反 入 两狗谈天 九 一家十一口 早 独生子 扮 东洋兵
寺 陪 狱 吉 兀 晕
正字少一横,莫作止字猜 我没有他有,天没有地有
步 也 贺 金 慎 明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出现于商代,刻写在龟甲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也用于记事。

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青铜器铭文:青铜钟鼎和石鼓上刻的古文字,始于夏商,是商代使用的正常文字。

它们与甲骨文并列使用,具有繁简俗体的特点。

大篆:西周晚期,汉字发展为大篆。

大篆有两个特点:线描和规范。

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字体结构趋于工整,逐渐脱离了画面的本来形状,为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小篆:秦始皇统一后,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

小篆是在秦国原有的文字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字体基本上是呈长方形的方块字,整齐美观,十分和谐。

隶书:秦统一后,篆书不好写。

为了简单易写,隶书被广泛使用。

隶书是用点、横、扫、波浪结构代替篆书的线条结构的字体。

楷书: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

楷书在发明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为今天的“楷书”。

草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

草书满足了书写快捷和书写者抒发胸臆、寄情笔端的需要,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

行书:是介于现代草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它始于楷书出现之后,兴盛于魏晋,流行于两晋。

文笔流畅,文笔灵活。

据说它是汉代的刘德盛发明的,它仍然是我们今天日常书写中使用的字体。

扩展资料汉字的起源1、仓颉造字说传说仓颉是一个神,他有着奇怪的外表和一张看起来像有文字的画的脸,所以仓颉复制了他的形象并创造了文字。

2、结绳记事说在一些部落中,为了记录和传承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要事件,用粗细不同的绳子形成不同距离的绳结,绳结有大有小。

每一个结,距离,绳子的粗细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由专人按照一定的规律记录下来,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词逐渐从结的符号中衍生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光之美全脑思维绘画第二学期
第二十二课《古老的文字(字或画)》
授课时间:90分钟
本课知识点:题材、材料的多面认识和表现应用
课程类型:纸浆画纸版画
准备材料:板卫生纸白乳胶水粉颜料牙签粗记号笔桶准备教具:纸浆画的范画有关古老文字的ART图卡
教学目的:1、学生学会纸浆画的制作方法。

2、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历史及其从古至今的类别。

3、认识和学会纸浆画的绘画形式。

教学重点:1、对纸浆画制作方法的过程讲解。

2、讲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及书写形式。

教学难点:用纸浆绘制汉字。

教学流程:
1.感情互动(3分钟)
2.导入主题(5分钟)
3.讲解过程(12分钟)
4.学生绘画辅导及创作过程(50分钟)
5.学生作品的展示与点评(15分钟)
6.视野拓展(5分钟)
1.感情互动(3分钟)
教师:又是一周的绘画时间,大家准备好了吗?
2.导入主题(5分钟)
教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告诉老师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
学生:水墨画。

教师:那谁还记得水墨画要用什么工具?怎么用呀?
学生:......
教师:你们喜欢水墨画吗?
学生:喜欢。

教师:那大家在家要多练习啊!
学生:......
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字。

教师:(在写一个篆书的“字”)那这个呢?
学生:......
教师:(在写几种其他不常见的字体)那这些呢?
学生:......
教师:这些呀,都是“字”,是我们中国不同时期的字体。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我们子安在普遍使用楷书。

中国的文字就有这么多种,中国人是不是特别聪明呀!
学生:是。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了解一下中国的问字和一些历史文化。

3.讲解过程(12分钟)
教师:1、欣赏不同类别的汉字作品,及绘画作品,让学生们感受不一样的绘画题材与绘画方式。

2、讲解纸浆的作法:
a、将废报纸撕碎浸泡在水中约一小时。

b、搓揉至报纸变成浆糊状。

c、将浆糊状的报纸捞起,拧干水分,与适量白乳胶搅拌。

d、得到好像水泥一样的灰色纸浆,不需再加胶水,可直接粘入在图案中。

3、讲解纸浆画的制作方法:
a、将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案画在硬纸板(木板更佳)上,注意图案要简洁饱满,便于我们将纸浆填进去。

b、将制作好的纸浆像填颜色一样一部分一部分地填进画好的图案中,纸浆要填得立体饱满才好看。

c、用水粉颜料给填入纸浆的部分涂上颜色。

d、重复步骤2和步骤3,直到整幅画完成,注意要分配好凹凸的地方,比方说图案部分可将纸浆填得立体一些,背景部分可填得薄一些以便突出主体物。

e、放置几天待纸浆完全干透,用黑色笔勾线、完善整个画面。

4.学生绘画辅导及创作过程(50分钟)
1、学生制作纸浆,教师提示制作方法。

2、挑选自己喜欢的图样与文字,进行制作或创作。

3、熟悉纸浆画的作法步骤并开始制作。

(温馨提示:老师要不点段提醒制作步骤和方法,多让学生自己实践,以达到最好的学习和认识的效果。


5.学生作品的展示与点评(15分钟)
1、让学生们回忆和复习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查看是否记住。

2、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评画,多点优点,提示需要进步的地方。

3、针对课堂纪律或绘画表现好的同学作奖励,并鼓励其他同学要尽力超赶。

6.视野拓展(5分钟)
欣赏各种字体类别的书法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