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
皮肤结构的解剖学层级和整体结构概览

皮肤结构的解剖学层级和整体结构概览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是我们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位,起着保护身体、调节体温、感受触觉等多种重要功能。
了解皮肤结构的解剖学层级和整体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至关重要。
皮肤的解剖学层级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1. 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层,由多层具有不同形态的角质细胞组成。
它分为五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颗粒层下颚状细胞层和基底层。
表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机体免受外部环境的损害,起到防止水分丧失、感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 真皮:真皮位于表皮下方,由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构成的网状结构组成。
它包括两个主要层次:上层为网状层,下层为乳头层。
真皮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提供支持和弹性、调节体温、供应血液和营养物质给表皮等。
3.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之下,主要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它起到保护和绝缘的作用,有助于保持体温稳定,并能吸收外部冲击。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层次,皮肤还包括一些辅助结构和附件器官,如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
毛发:毛发位于皮肤的毛囊内,起到保护皮肤、调节体温和感知环境的作用。
毛发由毛干、毛根和毛囊组成。
汗腺:汗腺分为两种类型:大汗腺和小汗腺。
大汗腺分布在全身,特别是手掌和脚底,起到排泄汗液、调节体温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小汗腺主要分布在皮肤的表面,起到调节体温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皮脂腺:皮脂腺产生和分泌皮脂,它是一种油性分泌物,有助于保护皮肤、保持皮肤的湿润度和防止细菌感染。
总结起来,了解皮肤结构的解剖学层级和整体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皮肤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
皮肤的层次结构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辅助结构和附件器官如毛发、汗腺和皮脂腺也对皮肤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理解皮肤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皮肤健康,并在皮肤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提供指导。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皮肤生理学是研究皮肤结构与功能的科学领域,涉及皮肤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本文将从皮肤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皮肤的解剖结构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
表皮位于皮肤表面,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细胞构成。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1.保护功能: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的作用。
角质层具有防水、防菌、防紫外线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热、冷、痛等刺激敏感,可迅速做出反应。
2.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腺和血管的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当气温升高时,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散热;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降低体温。
反之,气温降低时,汗腺分泌减少,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
3.感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
感觉功能使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4.代谢功能:皮肤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如维生素D的合成、激素的代谢等。
皮肤还具有排泄功能,通过汗腺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盐分和废物。
5.免疫功能: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如Langerhans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
它们参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维护皮肤健康。
三、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
这些疾病的生理基础涉及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免疫反应异常、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血管异常等。
四、皮肤护理1.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去除多余的油脂、汗液和污垢,预防皮肤疾病。
2.保湿:维持皮肤水分平衡,使用保湿产品,避免皮肤干燥、脱皮。
3.防晒: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使用防晒产品,减少皮肤癌和光老化风险。
第2章人体解剖-皮肤讲解

分布在人体手掌和足底的皮肤较厚,具备全部5层结构。 而其它大部分皮肤的表皮较薄,棘层、颗粒层和角质 层的层数少,而且无透明层。上述各层细胞实际上是 角质形成细胞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角质形成细胞不 断脱落和更新,更新周期为3~4周。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基底细胞不断向表层推 移,最终在皮肤表面变的扁平而坚硬,形成了几层甚 至几十层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形成表皮坚韧的 角质层。角质层硬化的原因是由于细胞产生大量纤维 化的、具有防水特性的角蛋白,这一过程称为角质化 或角化(keratinization)。
乳头层 网织层 环层小体
二、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hypodermis)即浅筋膜,位于真皮深面,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将皮肤与肌肉等 深部组织相连,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活动性。其中 的脂肪组织是能量的重要贮存形式,并具有维持体 温和缓冲外来压力的作用。皮下组织的厚度因年龄、 性别和身体部位而不同,并对人体体形有很大影响。
皮肤的角质层是防止外来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的第一道防 线。具有抗弱酸、弱碱的作用。但这种屏障能力是相 对的,如果皮肤长期浸泡浸渍、皮肤缺损引起的糜烂 或溃疡、药物外用时间较长和用量较大等均引起对化 学物质的屏障作用减弱。
二、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虽有上述的防护功能,但还是可以通透一些物质, 因此,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
(四)防紫外线作用
皮肤对光线有反射和吸收的作用。角质层细胞有反射 光线和吸收短波紫外线的作用,棘细胞和基底细胞 可吸收长波紫外线。黑素细胞对紫外线的吸收作用 最强,所以,有色人种对日光照射的耐受性比白种 人高。
解剖生理学-皮肤

3.梅克尔细胞merkel cell
位置:位于表皮基底细胞之间。 LM:具有短指状突起。 EM:胞质含有致密核芯的小泡,细胞底 部与盘状的感觉神经末梢接触。 功能:不明,可能感受触觉。 来源:原始的表皮细胞
• 二、真皮dermis
• 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分为两层: (一)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二)网织层reticular layer
(一)表皮的分层与角化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2.棘层stratum spinosum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二)非角蛋白形成细胞
1.黑素细胞melanocyte
• 位置:位于基底细胞之间 LM:胞体圆形,突起伸入基底层和棘层, 胞质内含有黑色素。 EM:胞质中有椭圆形小体,称黑素体, 内含酪氨酸酶,能将酪氨酸酶转化为黑色 素。 功能:产生黑色素 来源:神经嵴
2.郎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位置:位于棘层
LM:具有树枝状突起。 EM:胞核呈不规则形或分叶形,胞质内含有特殊的 伯贝克颗粒,切面呈网球拍状或杆状,内有一条纵行 的致密 功能:抗原呈递细胞 来源:骨髓
• 2.顶泌汗腺:又称大汗腺,位于腋窝、乳晕、 肛门周围。腺腔大,分泌物粘稠,被细菌分解 后产生特别的臭味,称狐臭。
(二)立毛肌(arrector pili muscle) 是一束斜行的平滑肌,一端附着于毛囊,一端止 于真皮乳头层。
(三)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泡状腺
1.腺泡 2.导管
• (四)汗腺sweat gland:
• 单管状腺 • 1.局泌汗腺:又称小汗腺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考试答案五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的解剖和组织学考试答案五1、单选主要支配皮脂腺分泌的是()A.神经因素B.代谢因素C.雄激素水平D.雌激素水平正确答案:C2、单选真皮的主要成分是()A.纤维B.脂肪C.基(江南博哥)质D.细胞正确答案:A3、单选皮肤附着于深部组织并受纤维束牵引而形成的是()A.皮嵴B.皮沟C.皮线D.皮纹正确答案:B4、多选下列哪些部位存在皮肤与黏膜的移行()A.口唇B.尿道口C.肛门D.腋下正确答案:A, B, C5、单选影响毛发生长的主要因素是()A.精神状态B.生长素C.性激素D.糖皮质激素正确答案:B6、单选以下哪项与小汗腺有关()A.到青春期功能才活跃B.开口于皮脂腺导管C.受副交感神经支配D.有调节体温作用E.与痤疮发病有关正确答案:D7、单选下列哪种疾病属于黑素细胞数目增加性疾病()A.雀斑B.黄褐斑C.咖啡斑D.炎症后色素沉着E.黑素痣正确答案:E8、多选真皮中的主要的细胞类型有()A.成纤维细胞B.肥大细胞C.巨噬细胞D.真皮树枝状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9、单选以下细胞中长轴与皮面垂直的是()A.角质层B.颗粒层C.棘层D.基底层正确答案:D10、单选下列哪项不是皮肤的主要吸收途径()A.皮肤的血管B.角质层细胞C.角质层细胞间隙D.皮脂腺正确答案:A11、多选以下关于甲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有()A.甲的外露部分称为甲板,近甲根处的新月状淡色区称为甲半月B.甲板周围的皮肤称为甲廓C.甲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称为甲根D.甲母质是甲的生长区,甲下真皮富含血管正确答案:A, B, C, D12、多选皮肤血管的特点有()A.具有营养皮肤组织和调节体温等作用B.皮下组织的小动脉和真皮深部较大的微动脉都具有内膜、中膜和外膜C.真皮血管可分为浅丛和深丛,呈层状分布,与皮肤表面平行D.浅丛与深丛之间有水平走向的血管相连通,形成丰富的吻合支正确答案:A, B, C13、单选顶泌汗腺的分泌主要受以下何种因素影响()A.外界温度B.性激素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正确答案:B14、单选以下不属于真-表皮连接结构的是()A.基底层细胞胞膜B.桥粒C.半桥粒D.致密板正确答案:B15、多选以下关于黑素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有()A.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B.黑种人的黑素细胞数量较白种人为多C.只有表皮、毛囊、黏膜、视网膜色素上皮等处存在黑素细胞D.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平均数目约占基底层细胞总数的10% 正确答案:A, D16、单选成人皮肤的表面积为()A.1.0~1.5mB.1.5~2.0mC.1.0mD.2.0m正确答案:B17、单选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连接是()A.birbeck颗粒B.角质小体C.透明角质颗粒D.黑素小体E.桥粒正确答案:E18、多选皮下组织含有()A.基底膜带B.汗腺C.朗格汉斯细胞D.神经正确答案:B, D19、单选头发的生长期()A.约3年B.约3月C.约3周D.约3天E.约2月正确答案:A20、单选以下不属于长毛的是()A.头发B.睫毛C.阴毛D.腋毛正确答案:B21、单选黑素细胞的数量与下列哪项因素有关()A.肤色B.性别C.人种D.年龄正确答案:D22、多选以下与肤色有关的因素是()A.种族B.年龄C.性别D.部位正确答案:A, B, C, D23、单选黑素细胞数量约占基底层细胞总数的()A.5%B.10%C.15%D.20%正确答案:B24、多选大汗腺的特点有()A.多数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B.多数开口于毛囊上方C.腋臭与其分泌有关D.主要分布在腋窝、乳晕、脐周、会阴和肛门周围等部位E.青春期分泌旺盛正确答案:B, C, D, E25、单选影响皮肤颜色最主要的因素是()A.脂肪B.蛋白质C.人种D.黑素正确答案:D26、单选以下关于网状纤维的染^色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HE染色呈红色B.银染色呈黑色C.多巴染色呈红色D.ATP酶染色呈蓝色正确答案:B27、单选角质层细胞易于脱落的原因是()A.细胞间脱水B.细胞器和细胞核消失C.细胞间桥粒消失D.分裂能力旺盛正确答案:C28、单选一个黑素细胞可与多少个角质形成细胞相连并提供黑素()A.2个B.1~10个C.10~36个D.36~48个正确答案:C29、单选表皮的厚度约为()A.0.1mmB.0.2mmC.0.4mmD.0.6mm正确答案:A30、单选皮肤的总面积为()A.3.3B.3C.2.5D.1.5E.1正确答案:D31、单选皮脂腺的生长周期()A.与毛囊生长周期有关B.一般一生只发生两次C.主要受雌激素水平控制D.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B32、单选毛发和毛囊的生长区是()A.毛球B.毛根C.毛基质D.毛乳头正确答案:C33、单选在热应激或血管完全扩张的情况下,皮肤血流量可增加多少倍()A.8B.9C.10D.11正确答案:C34、单选朗格汉斯细胞数量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A.1%~3%B.3%~5%C.5%~10%D.10%~12%正确答案:B35、多选用以下染色方法对朗格汉斯细胞进行染色,结果为阳性的有()A.HE染色B.ATP酶染色C.氯化金染色D.多巴染色正确答案:B, C36、多选正常皮肤的颜色取决于()A.遗传B.年龄C.皮肤的厚薄D.营养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A, B, C, D, E37、单选表皮通过时间指的是()A.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的时间B.由基底层移行至角质层的时间C.由棘层移行至角质层的时间D.由颗粒层移行至角质层的时间正确答案:B38、单选皮肤附属器的分化组织来源于()A.中胚层B.外胚层C.内胚层D.外胚层和中胚层正确答案:B39、单选皮肤的总重量约占个体体重的()A.12%B.16%C.20%D.24%正确答案:B40、单选朗格汉斯细胞中的特征性结构是()A.birbeck颗粒B.角质小体C.透明角质颗粒D.黑素小体E.桥粒正确答案:A41、单选没有小汗腺分布的部位是()A.唇红B.腋窝C.胸背上部D.掌跖E.四肢伸侧正确答案:A42、单选正常情况下黑色素细胞存在于()A.真皮B.基底细胞层C.血管周围D.颗粒层正确答案:B43、多选以下细胞类型属于树枝状细胞的有()A.黑素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基底层细胞正确答案:A, B, D44、单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是()A.白介素-3B.白介素-6C.白介素-8D.白介素-10E.肿瘤坏死因子正确答案:E45、单选朗格汉斯细胞来源于()A.表皮外胚层B.神经嵴外胚层C.神经管外胚层D.中胚层E.内胚层正确答案:D46、单选颗粒细胞内存在()A.birbeck颗粒B.角质小体C.透明角质颗粒D.黑素小体E.桥粒正确答案:C47、单选引起皮肤颜色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胡萝卜素B.黑素C.氧合血红蛋白含量D.皮肤厚度E.日照正确答案:B48、单选皮脂腺较多的部位是()A.唇红B.腋窝C.胸背上部D.掌跖E.四肢伸侧正确答案:C49、单选角质形成细胞最主要的生物学作用是()B.识别抗原C.产生角蛋白D.具有吞噬功能E.参与细胞免疫正确答案:C50、单选桥粒附着板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桥粒芯糖蛋白B.桥粒芯胶蛋白C.桥粒斑蛋白D.桥粒间蛋白正确答案:C51、单选下列哪种维生素不易被皮肤吸收()A.维生素AB.维生素K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C52、多选以下关于真皮的描述正确的有()A.真皮由外胚层分化而来B.真皮在全身不同部位厚薄不一C.真皮内有皮肤附属器、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D.真皮属于致密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和细胞成分组成,以细胞成分为主正确答案:B, C53、单选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主要位于()A.真皮乳头层B.真皮网状层C.表皮D.皮下组织正确答案:A54、单选关于皮肤角质层,哪种说法不正确()A.由5~20层死亡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B.胞内细胞器存在C.胞质中充满角质蛋白D.胞质中充满张力细丝E.角质层下方细胞间桥粒尚存在正确答案:B55、单选皮肤组织起源于()A.外胚层B.中胚层C.外胚层和中胚层D.外胚层和内胚层正确答案:C56、多选以下关于毛发结构描述正确的有()A.毛发位于皮肤以外的部分称毛干B.毛发位于皮肤以内的部分称毛根,末端膨大部分称毛球C.毛发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排列的髓质、皮质和毛小皮构成D.毛囊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由内毛根鞘、外毛根鞘和结缔组织鞘组成正确答案:A, B, C, D57、单选表皮基底层细胞与下方组织之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是()A.桥粒B.基底膜带C.半桥粒D.张力细丝正确答案:C58、单选黑素细胞可产生以下哪种黑素()A.棕黑素B.黄黑素C.褐黑素D.深黑素正确答案:C59、单选以下关于皮下组织描述错误的是()A.与真皮之间界限不明显B.含有较大的血管和淋巴管C.主要成分是脂肪组织D.与个体内分泌调节无关正确答案:D60、多选以下关于朗格汉斯细胞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A.数量约占表皮细胞总数的15%~20%B.密度与部位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C.HE染色及多巴染色阴性,氯化金染色及ATP酶染色阳性D.有多种表面标记正确答案:C, D61、多选角质形成细胞之间及其与下层结构之间存在的特殊连接结构包括()A.半桥粒B.桥粒C.麦克尔细胞D.基底膜带正确答案:A, B62、单选真皮在组织学上属于()A.致密结缔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上皮组织D.纤维组织正确答案:A63、单选关于桥粒的生物学特性,哪种说法不正确()A.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桥粒可以分离和重新形成B.桥粒由跨膜蛋白和桥粒斑蛋白组成C.桥粒具有很强的抗牵拉力D.桥粒斑蛋白的主要成分是桥粒芯糖蛋白和桥粒芯胶蛋白E.桥粒结构的破坏可引起角质形成细胞的松解正确答案:D64、多选朗格汉斯细胞的结构特点有()A.光镜下细胞呈多角形,胞质透明B.胞核较小并呈分叶状,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丰富,并有溶酶体C.电镜下细胞核呈扭曲状,无张力细丝、桥粒和黑素小体,胞质清亮D.内有特征性的Birbeck颗粒正确答案:A, B, C, D65、单选以下细胞中主要由骨髓产生的是()A.麦克尔细胞B.朗格汉斯细胞C.基底层细胞D.脂肪细胞正确答案:B66、单选黑素细胞起源于()A.中胚层的神经嵴B.中胚层的神经管C.外胚层的神经嵴D.外胚层的神经管正确答案:C67、单选下列关于皮脂腺的说法正确的是()A.皮脂腺是顶桨分泌腺B.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其分泌增加C.雌激素可促进皮脂腺分泌D.皮脂腺分泌受交感神经支配E.皮脂腺导管均开口于毛囊上部正确答案:B68、单选正常人每天可脱落头发约()A.70根以下B.70~100根C.100~150根D.150~200根正确答案:B69、单选指甲的生长速度为()A.每个月1cmB.每2个月1cmC.每3个月1cmD.每年1cm正确答案:C70、单选毛发的生长期为()A.3天B.3个月C.30个月D.3年正确答案:D71、单选黑素小体中主要含有以下哪种酶()A.ATP酶B.酪氨酸酶C.己糖激酶D.碱性磷酸酶正确答案:B72、多选以下关于棘层细胞描述正确的有()A.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B.细胞表面有许多细小突起,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C.电镜下胞质内有许多张力细丝聚集成束,并附着于桥粒上D.棘层上部细胞胞质中散在分布透明角质颗粒正确答案:A, B, C73、多选基底膜带可存在于()A.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B.皮肤附属器与真皮之间C.血管周围D.骨骼周围正确答案:A, B, C74、单选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分布数量最多的部位是()A.颈部B.胸部C.上肢D.面部E背部正确答案:A75、单选真皮中含量最丰富的纤维成分是()A.胶原纤维B.网状纤维C.弹力纤维D.弹性纤维正确答案:A76、单选关于毛发的特性,哪种说法不正确()A.各部位的毛发同时或按季节生长和脱落B.大约80%的毛发同时处于生长期C.不同部位毛发的长短与生长周期的长短不同有关D.毛发的休止期大约为3个月E.毛发的生长与激素水平有关正确答案:A77、单选表皮附属器来源于()A.表皮外胚层B.神经嵴外胚层C.神经管外胚层D.中胚层E.内胚层正确答案:A78、多选以下关于颗粒层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有()A.位于棘层下方B.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而在掌跖等部位细胞可厚达10层C.细胞长轴与皮面垂直D.胞质中可见大量透明角质颗粒正确答案:A, C79、多选有关皮肤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的神经支配呈节段性,相邻节段区无重叠B.皮肤的神经纤维分布在表皮和真皮中C.游离神经末梢主要分布在表皮下和毛囊周围D.Ruffini小体主要分布在外生殖器部位的真皮乳头层内E.神经小体分为非囊性和囊性两种正确答案:C, E80、多选根据皮肤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A.有毛的薄皮肤B.无毛的薄皮肤C.有毛的厚皮肤D.无毛的厚皮肤正确答案:A, D81、单选网状纤维由以下哪种成分聚合而成()A.弹力蛋白B.微原纤维C.网状原纤维D.胶原纤维正确答案:C82、单选毛发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A.髓质、皮质、毛小皮B.皮质、髓质、毛小皮C.髓质、毛小皮、皮质D.毛小皮、皮质、髓质正确答案:A83、单选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皮肤B.肝C.脾D.大肠正确答案:A84、单选正常情况下,每天大约有多少基底层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A.5%B.10%C.20%D.30%正确答案:D85、多选桥粒跨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桥粒芯糖蛋白B.桥粒斑蛋白C.桥粒芯胶蛋白D.桥粒斑珠蛋白正确答案:A, C86、单选全身皮肤最薄的部位是()A.胸部B.眼睑C.四肢D.臀部正确答案:B87、单选以下关于肥大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普遍存在于结缔组织中B.细胞表面有IgE受体C.被激活后可释放炎症介质D.该介质可导致微血管收缩正确答案:D88、单选分布最广泛的毛发种类是()A.终毛B.长毛C.短毛D.毳毛正确答案:D89、单选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A.60%以上B.70%以上C.80%以上D.90%以上正确答案:C90、单选表皮的组织学类型属于()A.单层鳞状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交界鳞状上皮正确答案:C91、多选小汗腺的生物特性有()A.调节体温的功能B.可部分代替肾脏的功能C.受交感神经系统支配D.正常情况下排出的汗液PH值为7.0E.大脑皮质活动增强时分泌增多正确答案:A, B, C, E92、单选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存在于()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存在于A.内毛根鞘B.外毛根鞘C.结缔组织鞘D.毛乳头E.毛球正确答案:B93、多选麦克尔细胞的特点有()A.感觉敏锐部位密度高B.胞质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C.分布于表皮各层细胞D.可与其下神经末梢形成接触正确答案:A, B, D94、多选弹力纤维的构成单位是()A.弹力蛋白B.微原纤维C.网状原蛋白D.胶原纤维正确答案:A, B95、单选真皮的特点是()A.真皮由胶原纤维与基质组成,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B.大汗腺位于真皮浅层,其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C.小汗腺位于真皮深层,其导管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D.真皮乳头层及网状之间有清楚的界线正确答案:C96、单选以下部位中麦克尔细胞密度最大的是()A.臀部B.指尖C.掌跖D.头皮正确答案:B97、单选不存在皮脂腺的部位是()A.唇红B.腋窝C.胸背上部D.掌跖E.四肢伸侧正确答案:D98、单选朗格汉斯细胞主要产生于()A.骨髓B.脾C.真皮D.皮下组织正确答案:A99、单选正常情况下,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层至角质层脱落需要()A.7天B.14天C.21天D.28天E.35天正确答案:D100、多选表皮内的树枝状细胞包括()A.黑素细胞B.角质形成细胞C.朗格汉斯细胞D.巨噬细胞E.Merkel细胞正确答案:A, C, E101、单选不包括皮下组织,皮肤的厚度大约为()A.0.1mmB.0.1~0.5mmC.0.5~4.0mmD.4.0~8.0mm正确答案:C102、单选关于黑素细胞,哪项不正确()A.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B.角质形成细胞不影响黑素细胞的生物学特性C.雌激素增多可使黑素细胞功能增强D.黑素细胞对紫外线的反应随波长而异E.炎症后色素脱失是继发性黑素细胞功能减退所致正确答案:B103、单选与肥大细胞产生的变态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是()A.银屑病B.瘢痕疙瘩C.荨麻疹D.湿疹正确答案:C104、单选有关毛发的生长哪项正确()A.毛发不呈季节性的生长与脱落B.单根毛发的生长与退行是几乎同步发生的C.80%的毛发同时处于生长期D.毛发生长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C105、单选鸡皮疙瘩的产生是由于()A.毛囊收缩B.立毛肌收缩C.皮脂腺收缩D.大汗腺收缩正确答案:B106、单选大汗腺导管的直径约为小汗腺导管的()A.4倍B.6倍C.8倍D.10倍正确答案:D107、单选黑素细胞来源于()A.表皮外胚层B.神经嵴外胚层C.神经管外胚层D.中胚层E.内胚层正确答案:B108、单选真皮中韧性最大的纤维类型是()A.弹力纤维B.网状原纤维C.胶原纤维D.网状纤维正确答案:C109、单选头发的休止期()A.约3年B.约3月C.约3周D.约3天E.约2月正确答案:B110、单选下列属于无毛厚皮肤的部位是()A.臀部B.胸腹部C.掌跖的屈侧面D.手足的背面正确答案:C111、单选致密下层中锚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Ⅳ型胶原B.Ⅲ型胶原C.Ⅶ型胶原D.Ⅷ型胶原正确答案:C112、多选以下是无毛皮肤的部位有()A.掌跖B.唇红、乳头C.大腿内侧D.龟头、包皮内侧正确答案:A, B, D113、单选真皮中弹性最大的纤维类型是()A.弹力纤维B.网状原纤维C.胶原纤维D.网状纤维正确答案:A114、单选以下关于角质层细胞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细胞核B.无细胞器C.含水量较多D.较强的屏障功能正确答案:C115、单选以下为朗格汉斯细胞特征性结构的是()A.Odland小体B.透明角质颗粒C.Birbeck颗粒D.神经内分泌颗粒正确答案:C116、单选皮肤基底膜带的超微结构中不包括()A.胞膜层B.基底层C.透明层D.致密下层正确答案:B117、单选甲的外露部位称为()A.甲半月B.甲母质C.甲床D.甲根E.甲板正确答案:E118、多选皮肤的特点有()A.被覆于体表,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B.皮肤由表皮和真皮构成C.具有独特的复层结构,有助于完成一系列生理功能D.皮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正确答案:A, C, D119、多选以下各项属于皮肤附属器的有()A.毛发B.皮脂腺C.汗腺D.甲正确答案:A, B, C, D120、多选与皮下组织厚度有关的因素有()A.部位B.性别C.营养状况D.遗传正确答案:A, B, C, D121、单选皮肤的生发层指()A.基底层和棘层B.棘层和颗粒层C.颗粒层和透明层D.透明层和角质层正确答案:A122、单选朗格汉斯细胞主要位于除以下哪层的表皮()A.棘层B.颗粒层C.基底层D.透明层正确答案:C123、单选网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正确答案:C124、单选在一生中稳定不变且常作为鉴别个体的可靠依据是()A.肤色B.皮嵴C.皮野D.指纹正确答案:D125、单选胶原纤维的主要成分是()A.Ⅰ型胶原B.Ⅱ型胶原C.Ⅲ型胶原D.Ⅳ型胶原正确答案:A126、多选半桥粒的组成成分有()A.BPAGB.板层素C.整合素D.亲和素正确答案:A, C127、单选下列哪种细胞不是真皮中的成分()A.梅克尔细胞B.成纤维细胞C.肥大细胞D.巨噬细胞E.朗格汉斯细胞正确答案:A128、单选以下关于皮肤血管描述错误的是()A.小动脉和微静脉都具有三层结构B.真皮血管丛呈层状分布C.真皮血管丛与皮肤表面垂直D.真皮内血管间的丰富吻合有利于发挥皮肤的生理功能正确答案:C129、单选角质小体位于下列哪层细胞()A.透明层B.棘层C.颗粒层D.基底层正确答案:B130、单选立毛肌收缩可帮助()A.大汗腺的分泌B.小汗液的排出C.皮脂腺的分泌D.皮脂的排出正确答案:D131、单选正常情况下,基底膜带可限制直径大于多少的分子通过()A.10000B.20000C.40000D.60000正确答案:C132、单选下列几种密封中,属于非接触式动密封的是()。
皮肤的解剖、组织、生理

二. 感觉作用:单一感觉. 触觉. 压觉. 冷觉. 热觉. 复合感觉. 干.湿.光滑. 粗糙. 坚硬.柔软.定位. (不同感受器或神经末梢共同感知-大脑皮层综合分析)痒是皮症.感染性炎症.代谢异常.电. 酸. 碱. 植物等.
三. 调节体温的作用:皮肤的血管收缩或舒张. 末梢神经冲动或血液温度的变化.作用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与交感神经来调节.不显性出汗、显性出汗、为最重要的调节体温作用.
一、 概述
皮肤的重量为体重的16%,皮肤的面积:为1.5-2平方米.新生儿为0.21m2;分层: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被毛皮肤(hairyskin,hirsute skin)、光滑皮肤( glabrous skin)如手掌、足跖、趾屈面等)。皮肤的颜色:部位、种族、年龄、性别、营养、内分泌、外界环境。
七 皮肤的免疫作用. 角原细胞可产生细胞因子.IL-1.3.5.6.7.8. 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克隆因子). TNF-a(肿瘤坏死因子).TGF-a.(转移生长因子). IFN-r(干扰素). MHC(组织相溶性复合体)郎格罕细胞的表面受体. IgG.C3.IgE.CD4.表皮内淋巴细胞.真皮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毛发(hair)与毛囊的横断面 毛发的生长周期 生;头发3-4年 眉毛、毳毛2-6月退行;头发数周 眉、毳毛2-6 休止;头发3-4月 眉、毳毛更短
(五) 皮肤的神经:末端膨大的神经末梢.Merkel细胞.-触觉. Ruffini小体.(鲁菲尼)-热觉. 有囊包裹的神经末梢.Meissner(触觉小体). Krause(克劳泽小体)-与冷觉Vater-Pacini(环层小体)-压觉有关。皮肤的运动神经 面神经支配面部横纹肌。交感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纤维支配立毛肌、血管、血管球和顶泌汗腺、小汗腺的肌上皮细胞。小汗腺分泌细胞则受交感神经的胆碱能纤维支配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1章-皮肤

形成屏障
C间的粘合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LM:2-3层扁平细胞,细胞核和 细胞器已消失,
HE:胞质 强嗜酸性,折光性强。
5、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多层扁平的角质细胞(horny cell)组成。
EM:
粗大角蛋白丝
1)充
满 组氨酸的蛋白质(均质)
2)细胞间隙充满脂质 3)细胞膜内面外皮蛋白坚固 4)细胞间桥粒消失
板层颗粒多,透明角质 颗粒出现、不规则、无
板层颗粒与胞 膜贴连,释放
层
化,强嗜碱性。
界膜。角蛋白丝插入其 糖脂、固醇
中
(屏障)。
透 细胞扁平,界限不清,核与 超微结构与角质层相似。与角质层相似。
明
层
细胞器消失,嗜酸性。
角 细胞扁平,完全角化干硬, 均质透明角质颗粒(富 浅表细胞桥粒 质 无核,无细胞器,嗜酸性均 含角蛋白丝)。外皮蛋
增厚细胞膜
EM:板层颗粒内含 糖脂和胆固醇。
形成膜状物
排放到细胞间隙
胞 吐
(3)颗粒层
(stratum granulosum)
结构:位于棘层上方。 C层数:3—5层 C形状:梭形,C核、C器已退化。 C质:充满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 EM—无膜包被,角蛋白丝插入其中。 EM:板层颗粒增多
内容物 细胞间隙
细 角质形成细胞: 胞 非角质形成细胞:
1、角质形成细胞:主体、分层
kerationocyte 5.角质层 4.透明层 3.颗粒层 2.棘层 1.基底层
手和足底表皮厚,结构较典 型,从基底到表面分五层。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
1)结构:附于基膜的基底细胞 C层数:单层 C形状:矮柱状 C质:嗜碱性、富含游离核糖体 角蛋白丝—属中间丝。张力丝 相邻C的连接:桥粒、半桥粒
皮肤的解剖和组织结构PPT演示课件

3
与自由基形成
稳定的化合物, 防止衰老。
28
黑色素的代谢全过程
产生:酪氨酸——多巴——多巴醌——黑色素
酪氨素细胞树突转运至角
质形成细胞。
代谢:黑色素随角质细胞代谢至体外。
29
黑色素的调控因素
铜离子
微量元素中铜离子、锌离子参与黑色素形成 过程,是黑色素生成增加。
硫氢基
真皮中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
34
35
乳头层
通过基底膜与表皮相连接; 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以及
游离的神经末梢和触觉小体; 纤维细密,其中胶原纤维方向不一;
而弹性纤维与表皮垂直。
36
37
胶原纤维
是真皮纤维中的主要成 分,约占95%;
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纤维耐拉力,赋予
白构成)。
13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功能
抗机械损伤 屏障作用 吸收紫外线(一定量) 保湿作用 影响皮肤颜色
14
2.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组成:复层扁平细胞(2 ~ 3层,无细胞核) 成分: 角母蛋白
磷脂类物质 分布: 掌跖部位 作用: 屏障作用
皮肤新陈代谢周期= 角化期 + 脱落期 = 28d
14d
14d
皮肤新陈代谢总周期= 分裂期 + 角化期 + 脱落期 = 47d
19d
14d
14d
24
基底膜带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此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用PAS (过碘酸一雪夫)染色,在表皮 与真皮之间可见一约0.5-1μm的 紫红色均质带,为基底膜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皮肤的神经、血管、 淋巴管和肌肉
皮肤的神经
皮肤的血管
皮肤的淋巴管
皮肤的肌肉
zone ,BMZ)
真皮(dermis) 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肤附属器 皮肤的神经、血管、淋巴管和肌肉
第一节 表 皮(epidermis)
概念:是由外胚层分化而来,位于
皮肤的最外层,属于复层鳞状上皮。 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和树枝状细胞 两大类细胞组成。
皮肤的结构
概述
皮肤(skin)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位
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 线。皮肤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 织构成,除此外还有丰富的血管、 淋巴管、神经、肌肉和皮肤附属器 (包括毛发、毛囊、皮脂腺、汗腺、 甲)。
概述
皮肤的重量及面积
总重量约占体重的16%,面积在成人约 1.5—2平方米,新生儿0.21平方米。 皮肤的厚度 平均厚度约0.5-4mm(不包括皮下组织) 皮肤的颜色 受种族、年龄、性别、外界因素影响 皮肤表面的结构 皮沟、皮嵴、皮野 皮肤的切线
张力细丝和桥粒,树枝状细胞包括 黑素细胞、郎格汉细胞、Merkel细 胞。
树枝状细胞
黑素细胞(melanocyte)
郎格汉细胞(Langerhans cell) Merkel细胞
基底膜带
(basement membrane zone ,BMZ)
此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用PAS(过碘酸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基底层(stratum basale)
棘层(stratum spinosum)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透明层(stratum lucidum) 角质层(stratum corneum)
树枝状细胞
此类细胞不产生角蛋白,细胞内无
第三节
皮下组织
(subcutaneous tissue)
又称皮下脂肪层,位于真皮下方,
且与肌膜相连,由疏松结缔组织与 脂肪小叶组成,内含血管、淋巴管、 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
第四节
毛发与毛囊
皮肤附属器
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包括: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 小汗腺(eccrine gland) 顶泌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 甲(nail)
一雪夫)染色,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可见 一约0.5-1μm的紫红色均质带,为基底膜 带。这条带在光镜下是见不到的,电镜 下BMZ可分为胞膜层、透明层、致密层和 致密下层四个不同结构区域。
第二节
真 皮(dermis)
真皮内不但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皮
肤附属器,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 神经、肌肉。 真皮系致密的结缔组织,由纤维、基质 和细胞成分组成。以纤维为主,胶原纤 维与弹力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致密的 板层结构,纤维之间有少量的基质和细 胞成分。 真皮从上至下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 层之间无明显界限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
----角朊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占表皮细胞
的80%以上,它是由外胚层分化而来的角化的 上皮细胞,在其分化过程中能够产生具有保护 作用的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间有一定间隙, 可见细胞间桥(即电镜下的桥粒)和丰富的胞 质。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阶段和特点,表 皮在光镜下由内向外分为基底层、棘层、颗粒 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基底层细胞底部借助半 桥粒与基底膜带相附着,将表皮与真皮紧密连 接。
皮肤的结构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皮肤是由表
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构成。 从胚胎学的观点来看,皮肤由两种 主要组成成分:1,上皮部分,由外 胚层分化而来,称为表皮;2,结缔 组织部分,由中胚层分化而来;通 常又可分为真皮和皮下组织两层。
皮肤的组织结构
表皮(epidermis)
基底膜带(basement membr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