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陈情表》《项脊轩志》学案

高中语文《陈情表》《项脊轩志》学案

高中语文《陈情表》《项脊轩志》精品学案【复习目标】1. 背诵《陈情表》,熟读《项脊轩志》。

2. 掌握“见、期、薄、矜、寻、卒、 胜、殆、故、得、除”等重要实词常见含义和虚词“以”的用法。

3. 学会理解常见实词在文句中的含义。

4. 完成相关的素材积累,学会多角度活用课文素材。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课前预习案一、朗读《陈情表》《项脊轩志》。

时间:15分钟以内。

二、完成《新课堂》74页一至五大题。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我的疑难问题:$课堂学习案请用35分钟的时间完成《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的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字标注字音并解释。

祚. 茕. 孑. 逋. 床蓐. 迨. 爨. 阖. 修葺. 先妣. 老妪. 扃牖.. 呱呱..而泣 栏楯.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躬亲..抚养 3.终鲜.兄弟 4.诏书切峻.. 5.辞.不赴命 6.供养无主.. 7.举.臣秀才 8.沐浴..清化 9.实所共鉴. 10.顾.视无可置.者 11.比.去 12.大母过...余 13.往往..而是 14.客逾庖.而宴. 15.何竟.日默默在此 16. 妻归宁..三、找出并翻译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1.臣少多疾病2.晚有儿息3.历职郎署4.凡在故老5.谨拜表以闻6.乳二世7.东犬西吠 8.多可喜,亦多可悲 四、解释下列多义词。

1.见 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②大王见臣列观 ③曹刿请见④风吹草低见牛羊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 ⑥慈父见背2.期 ①期年之后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③帝乡不可期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3.薄 ①日薄西山 ②省刑罚,薄赋税 ③薄田十五亩④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⑤不薄今人爱古人4.寻 ①寻蒙国恩 ②一一皆可寻其源 ③飞来山上千寻塔④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5.卒 ①保卒余年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③卒成帝业④卒然边境有急 ⑤鲁肃闻刘表卒6.矜 ①不矜名节 ②愿陛下矜愍愚诚 ③君子矜而不争④老而无妻者谓之矜 ⑤不矜才,不伐功7.胜 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亦遂增胜④终不能加胜于赵 ⑤蓬发戴胜8.得 ①犹得备晨炊 ②此言得之 ③往往有所得 ④而神明自得 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⑥意气扬扬,甚自得也9.故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②轩东故尝为厨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④此物故非西产 ⑤以其故名之曰褒禅 ⑥故木受绳则直 ⑦故遣将守关者10.殆 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③此殆空言,非至计也 ④农者殆则土地荒11.除 ①洒扫庭除 ②诛乱除害 ③将为子除馆于河西 ④除臣洗马 五、辨清并翻译下列特殊句式。

陈情表项脊轩复习

陈情表项脊轩复习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积累并识记文中重要文言现象2、背诵《陈情表》全文和《项脊轩志》第一段并体会其中的情感复习过程:一、理解性默写:1、《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2.《陈情表》用“,”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

3《陈情表》用“,。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4.《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6.《陈情表》中作者用“-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

7、《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

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9、《陈情表》中李密用“,。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

10、.《陈情表》中李密用“,。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

1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1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13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14、《项脊轩志》中运用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了风清月明的幽美的夜晚的句子:,,,,。

二、文言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解释夙遭闵凶舅夺母志九岁不行终鲜兄弟门衰祚薄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寻蒙国恩当侍东宫刘病日笃告诉不许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日薄西山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亦遂增胜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墙往往而是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乳二世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殆有神护者吾妻归宁先妣、先考、先人(二)找出词类活用并解释雨泽下注使不上漏前辟四窗东犬西吠乳二世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刘病日笃夙遭闵凶察臣孝廉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执此以朝(三)一词多义:顾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念父母,顾妻子置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2、内外多置小门3、沛公则置车骑4、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薄1、门衰祚薄2、日薄西山3、不宜妄自菲薄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臣具以表闻3、谨拜表以闻4、以指扣门扉5、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6、能以足音辨人7、余船以次俱进8、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9、仆以口语遇遭此祸10、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之1、他日汝当用之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顷之,持一象笏至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5、臣之进退,实为狼狈6、何功之有哉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四)古今异义(找出并解释)1、九岁不行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4、至于成立5、则告诉不许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7、臣欲奉诏奔驰8、室仅方丈9、往往而是(五)特殊句式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句式:这两课中类似的句子还有:2、日过午已昏句式:这两课中类似的句子还有:3、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这两课中类似的句子还有: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两课中类似的句子还有:三、句子翻译(找出得分点)1、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导学案设计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导学案设计

青岛一中高三一轮复习导学案 制作人:袁春丽 审核人:刘敏 《陈情表》《项脊轩志》 【复习目标】1. 2. 背诵《陈情表》,熟读《项脊轩志》。

掌握“见、期、薄、矜、寻、卒、 胜、殆、故、得、除”等重要实词常见含义和虚词“以” 法。

学会理解常见实词在文句中的含义。

完成相关的素材积累,学会多角度活用课文素材。

3. 4. 提示:请用你清晰的笔画、工整的字迹,保持导学案的卷面整洁。

第一课时 知识梳理 $课前预习案 、朗读《陈情表》 《项脊轩志》。

时间:15分钟以内。

编号:122.期①期年之后②君与豕君期日中③帝乡不可期④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3.薄①日薄西山②省刑罚,薄赋税③溥田十五亩④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⑤不薄今人爱古人的用4.寻 ①寻蒙国恩②一一皆可寻其源③飞来山上千寻塔④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5.卒①保卒余年 ②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③卒成帝业④卒然边境有急⑤鲁肃闻刘表卒6.矜①不矜名节②愿陛下矜愍愚诚 ③君子矜而不争④老而丿无妻者!冃之矜⑤不矜才,不伐功7.胜 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刑人如恐不胜 ③亦遂增胜④终不能加胜于赵⑤蓬发戴胜 二、完成《新课堂》 74页一至五大题。

要求:对照答案纠错,查清疑点。

我的疑难问题: 8. ①犹得备晨炊 ②此言得之③往往有所得$课堂学习案④而神明自得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⑥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请用35分钟的时间完成《陈情表》与《项脊轩志》的知识梳理。

一、给加点字标注字音并解释。

祚 茕 床蓐 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④此物故非西产先妣 老妪呱呱而泣栏楣⑦故遣将守关者 ②轩东故尝为厨 ③君安与项伯有故 ⑤以其故名之曰褒禅⑥故木受绳则直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终鲜兄弟 辞不赴命 1. 3. 5. 7. 举臣秀才 .躬亲抚养 9. 实所共鉴 10 11.比去 12 13.往往而是 15 .何竟日默默在此 三、找出并翻译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语。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38 《陈情表》《项脊轩志》

2025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学案38 《陈情表》《项脊轩志》

6.成语积累
成语 ① 茕茕孑立 ② 孤苦伶仃 ③ 日薄西山 ④ 结草衔环 ⑤ 急如星火 ⑥ 朝不虑夕
释义 孤单无依靠地独自生活,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事物临近死亡。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像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保得住早上,不一定保得住晚上。形容情况危急。
(2)下列对文中加颜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失色,指改变脸色,与成语“黯然失色”的“失色”意思不同。
√B.归,指返回,与《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意思相同。
C.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 D.北辰,指北极星,也可比喻帝王或受尊崇的人。文中指北极星。
活 动 二 重点巩固
1.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小刚学习《陈情表》时,发现有两句“_茕__茕__孑__立___,_形__影__相__吊__”和李 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有类似之处,都提到“影”。只不过 李白表现的是旷达洒脱,李密表达的则是孤独悲哀。 (2)《陈情表》中,面对皇帝的多次征召,李密深感进退两难:想要遵从 皇上的旨意赴京就职,“__则__刘__病__日__笃____”;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 “_则__告__诉__不__许__”。所以他说:“__臣__之__进__退__,_实__为__狼__狈__。”
2.语句翻译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译文:像__我___这__样__卑__微__低__贱__的__人__,__承__担__侍__奉__太__子__的__职__务__,__(_皇__帝__的__恩__遇__)_不__ 是__我__用___生__命__所__能__报__答__的__。__我__(把__自__己___的__苦__衷__)在__奏__表__中__一__一__呈__报___,__辞__谢__而__ 不__去___就__职__。__(得__分__点___:__“__微__贱__”__,__形__容__词__作__名__词__;__“__当__”__,__承__担__、__担___任__; “__上__报__”__,__报__答__;__“__闻__”__,__使__动__用__法__;__“__辞__”__,__辞__谢__)___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项脊轩志 复习学案

陈情表 项脊轩志 复习学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一、文言知识梳理(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臣以险衅..(凶兆、厄运),夙.(早)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2、祖母刘愍.(怜悯)臣孤弱,躬亲..( 亲自 )抚养。

3、既无伯叔,终鲜.(少)兄弟;门衰祚薄..(儿子)。

..(福分浅薄),晚有儿息4、除.(拜官授职)臣冼马5、不矜.(夸耀)名节6、日薄.(迫近)西山7、旧时栏楯..(栏杆)(二)文言通假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多之疾病死伤)。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3、常在床蓐:蓐,同"褥",草褥子、草席。

4、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有,同"又"。

5、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当”通“挡”)(三)古今异义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2、臣欲奉旨奔驰:驾马飞奔快跑3、实为狼狈:进退两难的情状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4、则告诉不许:报告申诉对……说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6、九岁不行:不能行走拒绝他人的话7、室仅方丈:方丈,一丈见方寺院的主持8、吾妻来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四)词类活用1、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人2、躬亲抚养:名作状,亲自3、且臣少仕伪朝:名作动,做官4、则以刘病日笃:名作状,一天天5、臣具以表闻:使动,使……知道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作状,像犬马一样7、乳二世:乳,乳养8、垣墙周庭:垣墙,名作状,用砌墙,(五)一词多义1、矜(1)自夸不矜名节(2)同情,怜惜愿陛下矜愍愚诚犹蒙矜育(3)君子矜而不争:慎重,持重2、一(1)庭中通南北为一(整体,名词)(2)先妣尝一至(常来,副词)(3)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副词,都、一概)(4)用心一也。

(专一)(5)吾何爱一牛。

(数词,一)3、始(1)室始洞然(才,连词)(2)始为篱,已为墙(起初、先,副词)(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探究学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探究学案

感古人情愫——家书传情【学习目标】1.深情诵读文本,找出最打动自己的细节、景物、语言,并加以品读鉴赏。

2.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建构两篇文章真挚感人情感的表达方法。

3.学以致用,撰写一封800字左右的家书,抒写亲情,学会感恩。

感动人心者,莫过于亲情。

生活中的亲情是最可贵的精神滋养,文字中的亲情是人最温暖的安慰。

亲情连接着记忆,融进血液,滋润灵魂。

李密对自己坎坷遭遇、艰难处境的曲折“陈情”,满纸溢出了对祖母的孝;归有光心系书斋“项脊轩”的兴废,追忆“母亲、祖母、妻子”三代女性,文笔隽永,真切感人。

他们让我们体会了人间的挚爱亲情,你心目中的亲情又是什么样子呢?【学习活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陈情表》《项脊轩志》无一不传递出拳拳真情,扣人心弦。

为什么我们会被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篇章深深打动?因为它们使本来抽象的情感变得生动具体,因为这些感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

活动一:深情诵读文本,找出最打动自己的细节、景物、语言,不少于三处,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你的品读与鉴赏。

活动二:梳理两篇文章真挚感人情感的表达方法,画出思维导图,展示给大家。

活动三:家书传情。

亲情是世界上最真诚、最温暖、最珍贵的情感,它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历程,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像阳光一样照耀在我们灵魂深处。

没有亲人的关爱,没有亲情的温暖,生命是多么荒凉!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亲情和温暖与美好。

中秋将临,请选择打动你的瞬间,运用多种表达方法,用一封家书的形式,呈现出你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

800字左右。

【学习小结】1.总结盘点2.文章展示交流+自我评点+修改完善,自己满意为达标底限。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现象。

3.强化文言文重点句式的翻译。

4.熟读并背诵重点段落。

【知识梳理】1.注音险衅.()闵.()凶愍.()臣孤弱终鲜.()门衰祚.()薄茕茕..()独立床蓐.()洗.()马猥.()以微贱逋.()慢拔擢.()忧渥.()兰楯.()异爨.()先妣.()象笏.()扃.()牖.()2.解释《陈情表》第一段: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⑶祖母刘愍.臣孤弱⑷终鲜.兄弟⑸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独立,形影相吊...⑹茕茕⑺夙婴.疾病第二段:⑴逮奉..圣朝⑵察.臣孝廉⑶辞.不赴命⑷臣具.以表闻.⑸寻.蒙国恩⑹责臣逋慢..⑺当.侍东宫⑻刘病日笃.第三段:⑴本图宦达..⑵日薄.西山⑶过.蒙拔擢..⑷更.相为命⑸区区..不能废远第四段:⑴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⑵听臣微.志⑶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项脊轩志》第一段:⑴顾.视无可置者⑵垣墙周.庭⑶室始洞然..⑷亦遂增胜.第二段:⑴迨.诸父异爨..⑵客逾.庖而宴⑶已.为墙,凡再..变矣⑷乳.二世⑸东犬西.吠⑹而.母立于兹⑺大母过.余曰⑻大类.女郎也⑼吾家读书久不效.⑽顷之.,持一象笏至第三段:⑴人往从轩前过.⑵余扃.牖而居⑶殆.有神护者第四段:⑴后五年,吾妻来归.⑵其制.稍异于前第五段:⑴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一词多义除臣洗马予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除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爆竹声中一岁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赵王扫除自迎授予官职;授予官职;清除,去掉;清除,去掉;整理,整治;逝去,过去;除了,除非;台阶。

慈父见背喜闻乐见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图穷匕首见•儿童相见不相识•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移船相近邀相见•乃翁见事可怜迟•陈愚见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看见;召见,接见;拜见,谒见;被;同“现”出现;遇见,碰见;看,看到;见面,会面;知道懂得;见解,见识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不终年,薄产累尽•薄赋税,广蓄积•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浅薄;鄙薄,轻视;迫近,靠近;草木丛生的样子;微少,微薄;减轻;贫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臣等不肖,请辞去初至北营,抗辞慷慨•听其狱讼,察其辞•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使皇武子辞焉/无伤也,请辞于军推辞,拒绝;托辞,借口;告辞;言辞;一种文体;口供;文辞,此指文学;讲话,告诉。

9《陈情表》《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9《陈情表》《项脊轩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陈情表》和《项脊轩志》在文言文风格、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从而提高文言文鉴赏能力。
- 推荐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古文阅读俱乐部,与同伴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分享阅读体验。
- 建议学生尝试仿写或创作文言文短文,通过实践加深对文言文句式和词汇运用的理解。
- 鼓励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模仿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文言文的音韵美。
- 对于随堂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肯定其学习成果,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提供针对性的学习建议。
- 对于课后作业,不仅要评价答案的正确性,还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创意表达,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 教师应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对文章情感和背景的分析。
提问与讨论:对不理解的部分提出问题,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难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作用与目的:
深化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特别是对文章情感和历史背景的把握。
9 《陈情表》《项脊轩志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陈情表》《项脊轩志》深度解读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文科班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9周,星期三第一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文章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情表》《项脊轩志》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现象。

3.强化文言文重点句式的翻译。

4.熟读并背诵重点段落。

【知识梳理】1.注音险衅.()闵.()凶愍.()臣孤弱终鲜.()门衰祚.()薄茕茕..()独立床蓐.()洗.()马猥.()以微贱逋.()慢拔擢.()忧渥.()兰楯.()异爨.()先妣.()象笏.()扃.()牖.()2.解释《陈情表》第一段: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⑵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⑶祖母刘愍.臣孤弱⑷终鲜.兄弟⑸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独立,形影相吊...⑹茕茕⑺夙婴.疾病第二段:⑴逮奉..圣朝⑵察.臣孝廉⑶辞.不赴命⑷臣具.以表闻.⑸寻.蒙国恩⑹责臣逋慢..⑺当.侍东宫⑻刘病日笃.第三段:⑴本图宦达..⑵日薄.西山⑶过.蒙拔擢..⑷更.相为命⑸区区..不能废远第四段:⑴皇天后土,实所共鉴.⑵听臣微.志⑶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项脊轩志》第一段:⑴顾.视无可置者⑵垣墙周.庭⑶室始洞然..⑷亦遂增胜.第二段:⑴迨.诸父异爨..⑵客逾.庖而宴⑶已.为墙,凡再..变矣⑷乳.二世⑸东犬西.吠⑹而.母立于兹⑺大母过.余曰⑻大类.女郎也⑼吾家读书久不效.⑽顷之.,持一象笏至第三段:⑴人往从轩前过.⑵余扃.牖而居⑶殆.有神护者第四段:⑴后五年,吾妻来归.⑵其制.稍异于前第五段:⑴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3.一词多义除臣洗马予除左丞相兼枢密使除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爆竹声中一岁除•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赵王扫除自迎授予官职;授予官职;清除,去掉;清除,去掉;整理,整治;逝去,过去;除了,除非;台阶。

慈父见背喜闻乐见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图穷匕首见•儿童相见不相识•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移船相近邀相见•乃翁见事可怜迟•陈愚见用在动词前,表示说话人自己,可译为“我”;看见;召见,接见;拜见,谒见;被;同“现”出现;遇见,碰见;看,看到;见面,会面;知道懂得;见解,见识门衰祚薄,晚有儿息薄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露申辛夷,死林薄兮•不终年,薄产累尽•薄赋税,广蓄积•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浅薄;鄙薄,轻视;迫近,靠近;草木丛生的样子;微少,微薄;减轻;贫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臣等不肖,请辞去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木兰辞•听其狱讼,察其辞•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使皇武子辞焉/无伤也,请辞于军推辞,拒绝;托辞,借口;告辞;言辞;一种文体;口供;文辞,此指文学;讲话,告诉。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俯察品类之盛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也察今则可以知古•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考察,荐举,选拨;看清楚,明白;看清楚,明白;考察;明察,看透;仔细看,观察;督察。

顾视无可置者赢得仓皇北顾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顾计不知所出耳•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回头,回头看;回头;拜访,看望;回头;但,却,反而;只是,不过;视,看;顾念,关心;只是,不过;,回还,返回。

殆有神护者殆吾非至子之门,则殆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后五年,吾妻来归主人忘归客不发归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臣请完璧归赵微斯人,吾谁与归•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天下同归而殊途•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鬼之为言归也•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旧指女子出嫁;回去,返回;归依,归附;送回,归还;回去;归附,归依;结局,归宿;归向,归聚;死;同“馈”赠送臣以险衅猥以微贱臣具以表闻以圣朝以孝治天下谨拜表以闻能以足音辨人4.填空⑴,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⑵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⑶但以刘日薄西山,,,。

⑷,报养刘之日短也。

,。

⑸三五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翻译⑴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依,直到长大成人自立门户。

⑵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不久又蒙受国恩,任命我做洗马。

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的。

⑶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回避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比星火还要急。

⑷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借来的书摆满书架,我或俯或仰,大声吟诵,有时(则静默端坐)又静静地独自端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⑸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院中开始是扎上篱笆,不久又砌成了墙,一共变动了两次。

⑹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于是叫人再次修缮这间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

【巩固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

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

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遂反。

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辟阳侯行不正,得幸吕太后。

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

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

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方假贷服具,陆生令平原君发丧。

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

”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

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

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

”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

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

吕太后惭,不可以言。

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送诛之。

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

平原君辞曰:“狱急。

不敢见君。

”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

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

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

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

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

”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

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倍己,大怒。

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与诸吕至深,而卒不诛。

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

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交捕欲治。

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

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

”遂自刭。

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

”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

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知:结交B.往税.凡五百金税:赠送C.大臣多害.辟阳侯行害:害怕D.狱.急,不敢见君狱:案件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B.①因.使人欲见平原君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C.①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②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①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明平原君“刻廉刚直”的一项是()①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②行不苟合,义不取容③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不肯见④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⑤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⑥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A.③④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⑥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年黥布欲谋反,找朱建商量有关问题,朱建却不畏权贵,不但不为黥布出谋划策,而且还竭力谏止。

B.辟阳侯因罪下狱,从孝惠帝到诸臣皆欲诛之。

朱建威胁和利诱孝惠帝的宠臣为辟阳侯说情;吕氏集团覆灭后,朱建又为辟阳侯出谋划策,使之得以苟延残喘。

C.孝文帝时,淮南厉王诛杀了辟阳侯。

孝文帝听说辟阳侯的许多计谋出自朱建,便欲逮捕朱建问罪,朱建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

D.朱建家境贫寒,母亲对他管教甚严,使朱建形成了“行不苟合,义不取容”的品格,朱建拒交辟阳侯就与母亲有一定关系。

答案1.C(害:痛恨。

)2.C(A①介词,因为;②介词,用。

B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

C均为助词,的。

D①连词,于是,便;②副词,反而,竟然。

)3.B(“刻廉刚直”是“廉洁无私,刚正不阿”的意思。

④是说平原君意欲曲线救辟阳侯。

⑤是说平原君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宁愿身死。

⑥说的不是平原君。

)4.C(“深知罪孽深重而畏罪自杀”的说法有误。

朱建是为了使家人免受祸患而自杀的。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朱建是楚国人。

从前当过淮南王黥布的相国。

因犯罪离去,后来又跟了黯布,黥布想反叛时问过朱建,朱建劝谏阻止,黥布不听他的,却听梁父侯的,造起反来。

汉朝诛灭了黥布,得知朱建曾劝阻过,高祖就赐朱建封号为平原君,迁居长安。

朱建有口才,为人严肃廉洁,刚毅正直,办事不随波逐流,有原则。

辟阳侯行为不正,但受吕后宠信,他想和朱建交往,朱建不肯见他。

后来朱建母亲去世,陆贾一向和朱建关系好,去拜访他。

平原君家境贫寒,没有用来给母亲出殡送葬的钱,正要借钱置办殡丧用品,陆生让平原君只管发丧。

陆贾去见辟阳侯,道贺说:“平原君的母亲死了。

”辟阳侯不解:“他母亲死了,向我道什么贺?”陆贾说:“前些时你想交结平原君,他守节义不肯见你,是由于母亲的缘故。

如今他母亲去世,您若厚礼送葬,他就会与您倾心相交了。

”辟阳侯于是送上百金备置送终的衣被。

其他列侯贵人因辟阳侯的缘故,前去送礼吊丧的不少,送礼金五百金。

许久之后,有人控告辟阳侯,惠帝大怒,将辟阳侯下狱,要处死他。

吕太后心里有愧,不方便讲话。

大臣们大多不满辟阳侯的行径。

巴不得就此除掉他。

辟阳侯处境危急,派人找朱建,要与他见上一面,朱建推辞说:“案子审得正紧,我不敢去见面。

”实际上朱建去求了惠帝的宠臣闳籍孺,劝他说:“您为何受皇帝宠信,天下无人不知。

现在辟阳侯因受皇太后宠幸而下狱,人们都说是您进了谗言,现在要是辟阳侯被杀了,明天太后生气,也会杀了您。

您何不负荆请罪,替辟阳侯向惠帝求个情?惠帝听了您的话放了辟阳侯,太后一定很高兴。

这样,两个主子都宠信您了。

您将富贵双至啊!”于是闳籍孺担心害怕起来,真的向惠帝讲了情,惠帝果然放了辟阳侯。

辟阳侯囚禁中想要见朱建,朱建不来见,辟阳侯以为背离了自己,非常气愤。

等到他出狱之后,(明白实倩),又非常惊服他。

吕太后崩逝,大臣诛灭了吕氏,辟阳侯同诸吕交情很深,但最终没有受牵连被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