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汇报与例文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致敬英雄

高考语文作文主题:致敬英雄一、命题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我们将目光聚集于那些时代楷模时,敬意会油然而生。
张桂梅值得致敬,她扎根边疆教育,用40余年的无私奉献,为许多女孩带去改变生活的希望;袁隆平值得致敬,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诠释了什么叫大爱无疆;陈红军等戍边英雄值得致敬,他们用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每一位英雄人物都值得致敬,还有许多平凡的人物也值得致敬。
请以“致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材料作文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下面的现象:网络大V罗昌平在新浪微博上,针对在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发表侮辱性言论;知名软件金山毒霸在推送一篇名为《阴险小人被当成英雄写进课本》的文章时,居然使用邱少云的插画当配图;李某在烈士陵园内面带笑容脚踩烈士墓碑底座,用手比作“手枪”状对着烈士墓碑摆拍。
请针对上述现象,以“致敬英雄”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百岁老兵寄语百年大党时说道:“走得再远,走到光明的未来,也决不能忘记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的极不寻常、极尽艰辛的历程,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和发展。
”材料二:一部《长津湖》震撼了许多人。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在中国边境立起一道钢铁长城,他们用一次次坚守,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正如电影《长津湖》中的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山河无恙,人民安康,如今的每一秒安稳,都是先烈们拼命换来的。
材料三:日本媒体10月17日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秋季例行大祭”期间,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向逆行者致敬

阅渎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你们真正做到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你们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党和人民感谢你们!”3月10日,国家领导人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新时代”疫情下的医务工作者的崇敬之情。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明显;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0年3月全国高三网上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向逆行者致敬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有一群人,他们却坚定地踏上了离家的路。
面对疫情,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选择逆行,驰援武汉。
有人说:“不是觉得自己高尚,只觉得一线医护人员紧缺,自己一辈子没当过逃兵。
这一次也不能离开。
”有人说:“我是一个有25年工作经历和15年党龄的党员,如有需要,我申请加入医院的各项新型肺炎治疗活动,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有人说:“越是危险时,医务人员越是冲在最前面。
并不是不怕疾病,而是义不容辞,必须迎难而上。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工作者。
大家更愿意叫他们白衣天使,口罩、防护服、护目镜代表他们职业的颜色,救死扶伤的风险和付出建构了他们的职业形象。
在这群逆行的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中,有的人放弃休假,有的人已退休又重返岗位,有的人已踏上回家之路却毅然返程……他们迎难而上,只为赶赴前线尽自己所能救人治病。
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在建议公众“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的同时,他却义无反顾地赶往防疫最前线。
广东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上海三批华山医院医疗队、四川派出135人组建第一批援助医疗队、江苏数十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驰援武汉,他们说无怨无悔,义不容辞。
向经典致敬作文素材

向经典致敬作文素材
《向经典致敬》
咱今天就来说说向经典致敬这事儿哈。
我记得有一次啊,我和我那帮朋友一起去唱 K。
哎呦喂,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
到了 KTV 包房,大家就开始你一首我一首地点歌。
这时候,有个朋友点了一首特别经典的老歌,就是那首《千千阙歌》。
音乐响起的那一刻,大家先是一阵欢呼。
然后那朋友就拿着话筒,特别投入地唱了起来。
我就看着他呀,那表情,那动作,简直绝了!他闭着眼睛,身体还跟着节奏晃动,好像完全沉浸在了歌曲的世界里。
唱到高潮部分的时候,他的声音都有点儿颤抖了,那绝对是情感达到了极点呀。
旁边的我们呢,也跟着一起哼哼,打着拍子,感觉整个包房都充满了那种经典的韵味。
一曲唱罢,大家都疯狂鼓掌,笑着说这简直和原唱有得一拼了。
唱完这首歌后,我们又接着唱了好多其他的经典歌曲,比如《朋友》《同桌的你》啥的。
在那个时刻,我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些经典诞生的年代,感受着它们带给我们的感动和美好。
通过这次 KTV 的经历,我就深刻体会到了经典的魅力啊。
这些经典歌曲就像一个个宝藏,不管啥时候拿出来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那种特别的情感。
真的是值得我们一直致敬呀,嘿嘿,就像我们那次在 KTV 对它们的致敬一样,特别有意思呢!
你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呀,嘿嘿!。
向经典致敬作文素材

向经典致敬作文素材
在遥远的东方,丝绸之路那头,有个哥们儿骑在骆驼上,手里
抓着一本破旧的《诗经》。
那风啊,一吹过来,书页哗哗地翻,仿
佛能听到古代诗人的低语,整个沙漠都在回应着那些古老的诗句。
哎呀,巴黎午后的阳光可真舒服啊!咖啡馆里有个小伙子,正
对着莫奈的《睡莲》一笔一划地临摹呢。
看他那专注的眼神,仿佛
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他和那幅画。
图书馆里,一位老大爷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莎士比亚的剧本。
他看得那么入神,眼神仿佛能穿越时间,和那位大文豪面对面聊天
似的。
手指轻轻划过书页,就像是在触摸历史的痕迹。
夜深了,钢琴房里还亮着灯。
一个小姐姐坐在琴凳上,弹着贝
多芬的《月光奏鸣曲》。
她的眼睛亮闪闪的,就像对音乐的热爱一
样炽热。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她的心声,和贝多芬在心灵深处有个小
小的约会。
都市里的那家小书店,角落里有个小伙子正在看《红楼梦》。
他看得那么投入,仿佛自己也变成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一起经历了
那些爱恨情仇。
他心里对这本书充满了敬意,就像是自己也活在那个故事里一样。
这些经典作品啊,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永远那么闪亮。
它们不只是书、画、音乐那么简单,它们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是我们大家的精神支柱。
每次想到这些,心里都暖暖的,感觉特别美好。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致敬“逆行者”(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致敬“逆行者”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云:“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看到:被口罩勒破脸颊、被汗水和药水浸伤双手的医疗卫生工作者,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双眼布满血丝、浑身水泥砂浆来不及洗净的建筑工人,不舍昼夜,用十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不怕寒风刺骨、不怕风霜雨雪,投身城乡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防控人员,坚守城市入口、小区门口、村庄路……这正是:沧海横流共克时艰,绘就人生本色;疫情肆虐矢志向前,彰显时代风采。
面对这些,你有何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对于名言警句、诗句、歌词等材料,审题时要善于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这则材料列举了奋斗在抗战一线的医疗工作者、建筑工人、防疫人员等,引用了古语“国有难,操戈披甲;人有危、众士争先”。
学生可以歌颂抗疫英雄的精神,可以谈自己青春的奋斗,可以论述人间大爱。
立意1.疫情之下,彰显人心2.国家有难,匹夫有责3.疫情当前,责任在肩4.武汉加油,防控疫情我们心连心5.不负韶华,让青春在疫情中闪耀6.疫情在前,重任在肩,我们在行动素材抗击疫情的感人小故事1.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
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致敬时代英雄,书写不悔青春(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致敬时代英雄,书写不悔青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去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祥榕、战士肖思远、战士王焯冉英勇牺牲。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英雄虽已离去,精神永驻边关!材料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颁奖词这样评价袁隆平: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我讲我一直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我始终都在努力使我的梦想成真,也希望与你们共勉,来共同实现这两个梦想。
”袁隆平说。
材料三:吴孟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是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
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吴孟超始终不知疲倦地为人民工作。
“一个人,找到和建立正确的信仰不容易,用行动去捍卫自己的信仰更是一辈子的事!”这句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话,吴孟超说到做到。
向传统文化致敬申论范文

向传统文化致敬申论范文咱们一提到传统文化,那可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贝的大箱子。
这里面的东西啊,丰富多彩得很,从古老的诗词歌赋到独具匠心的传统手工艺,每一样都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结晶,都值得咱们好好致敬一番。
先说说那诗词歌赋吧。
咱就像穿越回古代,和那些大诗人、大词人做朋友。
李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是多么豪迈的气魄啊,就像咱们现代人遇到困难时,也得有这种勇往直前的劲儿。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心怀天下的大爱。
这些诗词可不仅仅是一些优美的句子,它们就像是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古人内心世界的门,让咱们能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还能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哲学。
咱现在很多流行歌曲也开始从古诗词里找灵感,什么“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把古典的韵味和现代的旋律这么一结合,立马就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
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啊,就像一棵大树,不断地抽出新枝桠,给现代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再瞧瞧那些传统手工艺。
像刺绣,那小小的绣花针在绣娘的手里就像有了魔法一样。
一针一线,绣出的可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图案,那是绣娘的心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还有陶瓷,那精美的瓷器,从泥土到成品,要经过多少道工序啊。
制陶师傅们精心地揉泥、拉坯、上釉、烧制,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那些精美的花纹,独特的造型,让外国人为之惊叹。
可现在呢,这些传统手工艺却面临着一些挑战。
好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觉得又苦又累,还不赚钱。
这可不行啊,这些手工艺可是咱们传统文化的瑰宝,如果就这么失传了,那多可惜啊。
咱们得想办法让这些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重新焕发光彩。
比如说,把刺绣的元素用到现代的服装设计上,把陶瓷做成一些时尚的小摆件。
这样一来,传统手工艺既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好的事儿啊。
那怎么向传统文化致敬呢?教育可不能少。
从娃娃抓起,在学校里多开一些传统文化的课程。
别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那些古诗词,要让他们去理解背后的故事,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精选以致敬经典为题的作文【范文6篇】

以致敬经典为题的作文【范文6篇】雨露像花瓣一样飘洒人间,河水盘旋缱绻一如炊烟,翠竹高耸直插云霄,这是一场酣畅的大雨。
向西望,日落西山,啊,如今连一场雨也须整整一天的时间来款待,那谁来伴我呢?日子一日一日地过,时过境迁,察觉万物多舛,明日太阳照常升起!什么可能新鲜一些呢,让生命更显意义?“你们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是说,那么早晨是十分珍贵的了!可我看见太阳的脸依旧用猴子屁股伪装,一点一点地往上拽,像个愚昧玩世的孩子——和我一样,那么我该做些什么呢?向他一样,一丁点地往上爬,然后燃烧自己,照耀大地,让人们晒上和煦温馨的阳光?我当然对此万分憧憬,做个一本正经的学生,捧着一大撂书,脸颜是红彤彤的熠熠生辉,然后面向未来,拥抱世界。
然而,人生的没一个小时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挫折匝地,又有为人的层层叠叠的感情——喜怒哀乐,尤其是哀,当你捧着满手的哀伤,你看得到光明么?那么太阳照常升起已将你淹没。
“汗滴禾下土,锄禾日当午”,那么中午最须要你的奋斗。
你得放下刚盛好的白米饭,拿来一本三尺厚的书,张开大嘴,啃!因为太阳如此热烈,你得与他桴鼓相应,也疯狂起来、热烈起来!为国为家,崛起!不问因由,你失落,快振作,忘记过去一概先前看,你不能低头,不能哭泣,甚至不能喘息!那好吧,我就如此灭亡!看不见明日生气的太阳,他永远升不起了,一切归咎原始。
到了晚上,没有太阳了,我听着风儿叫喊,也跟着叫喊,啊,我终于不用忍受那该死的太阳了,晒,好痛苦!然而,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校园,我也不例外。
我最喜欢的是校园里的那棵杨树。
春天,老杨树发芽了,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
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出了教室,来到操场上,在老杨树下说笑着,嬉闹着。
我拾起了掉在地上的一片小小的树叶子,发现它一面深绿,绿得像一块翡翠。
它的另一面有一些淡绿,在春天的阳光下显得那么美丽。
来了一阵风,树上的叶子和我手中的叶子一起摇动起来,好像无数把大大小小的扇子在一起扇动,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凉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向经典致敬”题目解析与例文
一、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经典,是人生的瑰宝、时代的精华,是情感的凝聚、想象的放飞,更是它赖以诞生和流传的文化传统所绽放的璀璨花朵。
以下所列的篇章,都是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杰出经典: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庄子逍遥游》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
要求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二、解析:
1、开头导语,帮助考生理解“何为经典”,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提供了写作角度。
可以从“人生”“时代”“情感”“想象”“文化传统”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题。
2、试以其中两至三篇为例一一写作任务的数量任务。
少选扣分,降入40分以下。
3、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一一这是作文的核心任务,是写作目的、中心、内容。
4、选择恰当的角度,提炼出一个鲜明的主题一一不能只是简单地复述、默写诗文内容,而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介绍、评述的角度,从所选定的“两至三篇”经典作品中提炼出一个统摄全篇的主题。
对“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诗文经典”的具体回答就是主题。
5、立意的基本思路:
研究各名篇的思想内涵。
组合归类两三篇。
分析并概括所选的两三篇诗文的共性特点,所得的共性特点即为中心论点,主题。
6、参考组合归类与立意:
(1)杜甫《登高》、辛弃疾《永遇乐》:忧国、报国、救国的情怀
(2)陶潜《桃花源记》、李白《行路难》:入世与隐逸的矛盾
(3)《庄子逍遥游》、苏轼《赤壁赋》: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4)《诗经蒹葭》、李商隐《锦瑟》:爱情与人生追求的艰难与美好
(5)《庄子逍遥游》、李白《行路难》、苏轼《赤壁赋》:浪漫的想象与深邃的哲思
(6)《诗经蒹葭》、杜甫《登高》、辛弃疾《永遇乐》:情景交融的手法
(7)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辛弃疾《永遇乐》:典故运用的佳妙
(8)杜甫《登高》、李商隐《锦瑟》、苏轼《赤壁赋》:百变人生,造就不朽经典。
三、评分建议:
因为可供选择的作品有8篇,所以具体组合会多种多样的,立意也会多种多样,只要完成写作任务、立意恰当,都视为符合题意。
符合上述关于写作角度、主题提炼的且语言较为通达、准确的文章,可进入一类卷,在48分以上给分;
注意了主题提炼但行文较空泛的,在45分以下给分;
缺乏统摄全文的主题,或出现多个主题的,在40分以下给分;
单述复述课文内容或默写课文原文的,在36以下给分。
其他按高考评分标准评分。
(网上资料,试题和解析略有改动)
四、学生作文:
01 问世间情为何物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问世间情为何物?不知。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很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茫茫宇宙,滚滚红尘,无数次的擦肩,无数次的回眸,试问,谁不曾为情所困?
辛弃疾的爱情是质朴却又超凡脱俗的,“宝马雕车香满路”,他不爱;“笑语盈盈暗香去”,他不爱;“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的情,是灯火阑珊处。
李白的爱情是徒手摘星,爱而不得。
他在初遇杨玉环
后,便有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样千古绝句。
可是,两个不同境遇的人终不会有太多的交集,触怒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高力士,他的下场只有被贬谪,被流放。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他的情,是可望不可及。
纳兰容若的爱情是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明明两情相悦,却不得不被残酷无情的现实拉扯开来,可是堂堂一介三尺男儿,他能做的只有将哀思与感伤寄托在字里行间,希望有情人可以读懂“人生若只如初见”。
他的情,是无尽的哀叹。
李商隐的爱情是得而不惜,追悔莫及。
在他拥有佳人在侧的时候,他像每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样,去追求那件金镂衣,他得到的只有两处闲愁。
最后,爱妻离去,让他追悔莫及,“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的情,是弦断有谁听。
英语老师讲过一个语法,是关于过去完成时的时态问题,“过去的过去,”在过去里回忆过去,就是在古人的经典诗文中品味诗人的过去,了解他们的故事,知音难觅,知己难求,他们留下这一篇篇诗文,便是希望能找到与之
共鸣的知己,我们定当不辱使命,让无处安歇的灵魂找到归宿。
02问世间情为何物?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问世间情为何物?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问世间情为何物?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02经典:镌刻心灵
九月深秋兮四野飞霜,天高水寒兮寒雁悲怆。
纯白的芦花愈加苍苍,阡陌间的恬淡是峥嵘岁月后的向往。
经典,镌刻心灵的成长。
素衣白裙的女子如蒹葭般素朴美好,哪怕在芦花还沾有白露的清晨并不能看清她的较好的面庞。
静默的思恋与寻找胜过俗世的万千言论,记录下这缕美好的文字成了镌刻心灵的经典。
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经典最美好之处就在于它轻巧又绝不轻俗的镌刻下人们含蓄又强烈的情感,这份稳重远超于浮躁当下那些浮华的“诗”,它镌刻的成长真挚、美好,历经岁月,仍旧能够引发人们来自心底的对美好的强烈共鸣。
经典,镌刻心灵的呐喊。
执一把吴钩看过去的狼烟,登上舞榭歌台看千古的江山,多少年前的金戈铁马仍旧在脑海中重现,哪怕风雨总是打去故人的风流,也仍旧渴盼将辉煌重现。
透过泛黄的纸张感受到的情感同样不减当年,这些激昂的文字成为了流传千古、振奋人心的经典。
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最有力量之处就在于它托住了无数如辛弃疾般的壮志豪情,不论现实何等残酷。
诚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我们最狂放的诗文比起你们的(西方诗)还是文雅。
”中国的经典正是存在着共同的厚重和坚实,镌刻下的勇气豪放却不粗犷,它的呐喊足可以引发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渴望。
经典,镌刻心灵的祈盼。
穿行灼灼其华,落英缤纷的桃林,在良田美池与桑竹的平淡与安静中,耕作于平旷的土地上,回家后再热情地接待误入的“源外人”,与战乱苛政再无关联。
只愿世代安静,繁衍生息。
元亮记述的故事作为经典世代流传,与其神秘,不如美丽。
我心目中的古代诗文最包容之处则是这般承载了无数如五柳先生的对于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穿梭千年,这份经典镌刻的祈盼与现代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梦想并无两样,纯粹的生活是镌刻在经典上共同的信仰。
我心目中的经典就是镌刻着心灵的文字,中国古诗文的美好、力量与包容将心灵自然地镌刻其上,在一个个记录心灵的文字中穿行,感受其中的情感,产生心灵的震撼。
这,就是经典!
03号:品味经典,拥抱自然
在流淌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古诗文犹如高山上的白雪,幽谷中之兰花,露散后的明月,成为历史长河所积淀下的璀璨瑰宝。
与野鹤做伴,与孤菊为友的五柳先生,自由自在地看天地间云卷云舒,写下《桃花源记》,成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人飘逸潇洒的楷模;苏子在举酒属月中获得思想上的解脱,凌驾于万物之上,写下《赤壁赋》,与长江明月相结合……在不计其数的杰出经典诗文中,有太多向我们传达了人应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真理。
从诗文经典中可以看出,大自然是人类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共同财富。
在当今社会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有太多人被社会的快节奏所影响从而失去了本心,日复一日地追逐功名利禄。
不妨听听《赤壁赋》中苏子说的吧:“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取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且吾与子所共适。
”与其不择手段地争夺那些身外之物,不如放下尔虞我诈,将眼光回归自然,像桃花源中的人一样共同享受单纯美好的自然景色,才能获得解脱。
诗文经典告诉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类生活幸福。
在当今世界,人们似乎都走入了物质生活丰富便是幸福的误区。
而真正的幸福,应是《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安逸闲适和满足,应是《赤壁赋》中“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的自由轻松。
而这些幸福不需要我们激烈竞争便能得到,只要虔诚地与大自然相结合,便能获得这份质朴纯真的快乐。
诗文经典提醒了我们,人类对自然应该怀揣着敬畏之心。
《桃花源记》中,县令与刘子骥都妄想寻找桃花源,结果均以失败告终,他们是尘世中浮躁人物的典型,希望对大自然一味索取反而遭到惩罚。
只有像苏子一样“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清醒认识到自身之渺小和大自然无穷无尽力量的伟大,对自然充满敬畏,才能获得自然慷慨的馈赠。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既然那些优秀文人墨客已为我们做出榜样,当历史的洪流涨至我辈这一岸,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我们不能推脱的任务。
(谢谢佟同、张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