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练习题

合集下载

《边城》《离骚》《品质》练习

《边城》《离骚》《品质》练习

《边城》巩固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傩(nuó)送挣(zhēng)扎埋(mái)怨气喘吁吁(xū)B、蘸(zhàn)酒喧阗(tián)镂(lòu)空怏怏(yàng)不乐C、泅(qiú)水擂(léi)鼓拮据(jù)强横(hèng)无理D、犬吠(fèi)拌和(huò)休憩(qì)并行不悖(bó)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

B、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

C、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

D、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

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

3、下列各句中,黑体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课堂上有人大笑,有人微笑,有人莞尔而笑,听杨老师上课真开心。

B、有些同学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笔一拔就在纸上信口开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凑足800字了事。

C、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可称得上是长篇大论。

D、近年来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B.《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沈从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诗经》两首和《离骚》练习题

《诗经》两首和《离骚》练习题

《诗经》两首和《离骚》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王事不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6.《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7.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艺术手法:(2)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的特点:。

8.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2离骚1.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B.恐美人之迟暮C.不吾知其亦已兮D.高余冠之岌岌兮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做官)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⑨及行迷之未远(等到)⑩驰椒丘且焉止息(驱马疾行)A.①④⑤⑦⑩B.③⑤⑦⑧⑩C.②④⑥⑧⑨D.①③④⑥⑨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伏清白以死直兮A.步余马于兰皋兮B.哀民生之多艰C.谣诼谓余以善淫D.纫秋兰以为佩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帝高阳之苗裔兮②恐美人之迟暮③桑之未落④长余佩之陆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对《离骚(节选)》中有关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诗人勇于追求,锲而不舍。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①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②教之以上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 氓 离骚(节选) Word版含解析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练习:1 氓 离骚(节选) Word版含解析

第一单元1氓离骚(节选)课后篇巩固提升一、夯实基础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氓之蚩蚩..(忠厚的样子)匪来贸.丝(交易,交换)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B.匪我愆期..(拖延婚期)体无咎言..(不祥之语)将.子无怒(愿,请)C.言既遂.矣(如愿)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乱)咥.其笑矣(讥笑)D.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谣诼..谓余以善淫(毁谤)忍尤.而攘诟(责骂)项,“纷”,盛多。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于嗟鸠兮,无食桑葚B.士之耽兮,犹可说也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D.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项,无,同“毋”,不要;B项,说,同“脱”,摆脱、脱身;D项,错,同“措”,举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言既遂矣,至于暴矣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③虽九死其犹未悔④虽体解吾犹未变兮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C.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均为助词,无实义;③④均为连词,“即使”。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亦已焉.哉②子亦有不利焉.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静言思.之②今我来思.项,“焉”都是语气词,不翻译。

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动词,思考/语气词,无实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秋以为..期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C.三岁..食贫D.我心伤悲..项,伤悲:古今意义相同,都是伤心难过的意思。

A项,以为:古义为“把……当作”,今义为认为。

B项,穷困:古义为(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今义为经济上困难。

C项,三岁:古义指多年,今义为具体年龄。

6.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B.步余马于兰皋兮C.不吾知其亦已兮D.高余冠之岌岌兮项,被动句,其他三项为倒装句。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2.信3.固4.虽5.以6.之7.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2.字余曰灵均3.余虽好修姱以兮4.謇朝谇而夕替5.谣诼谓余以善淫6.鸷鸟之不群兮7.何方圜之能周兮8.屈心而抑志兮9.伏清白以死直兮10.固前圣之所厚11.步余马于兰皋兮12.高余冠之岌岌兮13.长余佩之陆离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译文: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译文: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译文: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译文: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译文: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译文: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译文: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译文:9.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节选)》译文与练习

《离骚(节选)》译文与练习

【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儿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貌丰姿。

披佩那连接缉续的江离、白芷,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

我勤勉修行,匆匆若将不及,唯恐时不我待,人生易老。

我在清晨攀折山冈上的木兰花枝,薄暮又去采摘江洲中的紫苏香草。

日月匆迫而不久留,春去秋来而依次更代。

感念草木的飘零陨落,只恐美人又年迈色衰。

何不趁此少壮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态度?驾着骐骥而自由驰骋吧,请来啊,我在前面为你引路!古昔的三王德行纯粹,当时原有众芳荟萃一堂。

交杂地佩用申椒与菌桂,难道只将香蕙、白芷缀饰身上?那尧、舜何其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

那桀、纣何其狂悖不羁,只贪走便道而寸步难行。

那结党营私之辈,但知苟且偷安,使其所导之路幽暗而险隘。

难道我畏惮己身获罪遭殃吗?我只担心君王之车倾覆败坏。

我匆遽黾勉地在前后效劳奔走,但愿能追及先王的步武。

君王不谅察我内心的一片赤情,反而轻信谗言而对我勃然暴怒。

我本知忠直谏诤会招来祸患,却宁受苦难也不舍弃正途。

我指苍天起誓,让天作证,我的忠忱只是为了君王之故。

(选自袁梅《屈原赋译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

袁本“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译文空缺。

此译诗与课文注释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离骚》随堂练习(含答案)

《离骚》随堂练习(含答案)

《离骚》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帝高阳之苗裔兮苗裔:后代B.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思量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众,很多,指美盛的样子D.又重之以修能修:长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A.汩:水流很快的样子B.与:给与C.岌岌:高耸的样子D.陆离:修长的样子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做官)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⑨及行迷之未远(等到)⑩驰椒丘且焉止息(驱马疾行)A.①④⑤⑦⑩ B.③⑤⑦⑧⑩ C.②④⑥⑧⑨ D.①③④⑥⑨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的骚体诗六言为主,但又长短参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

“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二、非选择类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离骚( ) 苗裔( ) 摄提( ) 庚寅( ) 孟陬( )(2)览揆( ) 肇( )锡扈( ) 辟芷( ) 汩( )(3)搴( ) 阰( ) 骐骥( ) 修姱( ) 謇( )(4)朝谇( ) 揽茝( ) 谣诼( ) 侘傺( ) 溘( )死(5)鸷( )鸟方圜( ) 攘( )诟相( )道兰皋( )(6)芰( )荷岌( )岌杂糅( )6.实词练习楚王信()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故每谏必以信()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

《离骚》《登高》《蜀道难》《诗经》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登高》《蜀道难》《诗经》填空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登高》《蜀道难》《诗经》填空练习题及答案诗经•卫风•氓1.氓之()(),抱布贸丝。

2.()来贸丝,来()我谋。

3.()我()期,子无良媒。

4.乘彼()(),以望复关。

5.尔卜尔(),体无咎言。

6.以尔车来,以我()迁。

7.()嗟()兮,无食桑()!8.士之()兮,犹可()也。

女之()兮,不可()也。

9.桑之落矣,其黄而()。

自我()尔,三岁食贫。

10 .淇水汤汤,()车()裳。

11 .女也不爽,士()其行。

士也()极,二三其德。

12 .三岁为妇,()室劳矣。

()兴夜(),()有朝矣。

13 .言()()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其笑矣。

14 .及尔()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则有()。

15 .总角之(),言笑()()。

16 .信()旦旦,不思其反。

参考答案:1.蚩蚩:笑嘻嘻的样子/生难字/“蚩”是上下结构,中间竖笔“丨”不是上下贯通的,下面是“虫”字。

2.匪:通“非”,不是/通假字/“匪”不要写成“非”。

即:走近,靠近/音近形似易混字/“即”不要写成“既”。

3.愆:拖延/生难字/“愆”上面是“衍”,中间不要写成“冫”。

4.垝垣:断墙,倒塌的墙/生僻难字+形近易混字/“垝垣”不要写成“诡桓”。

5.筮:用蓍草的茎占吉凶/形近易混字/“筮”不要写成“噬”。

6.贿:财物/生难字/“贿”不要写成“赂”。

7.于:通“吁”,感叹词/通假字/“于”不要写成“吁”。

鸠:斑鸠/形似易混字/“鸠”不要写成“鸩”。

葚:桑树的果实/形近易混字/“葚”不要写成“椹”。

8.耽:沉溺/形近易混字/“耽”不要写成“忱”。

说:通“脱”,摆脱/通假字/“说”不要写成“脱”。

9.陨:坠落,落下/形近易混字/“陨”不要写成“殒”。

徂:往/生难字+形近易混字/“徂”不要写成“岨”。

10.渐:浸湿/音近易混字/“渐”不要写成“溅”。

帷:车上的布幔/同音形近易混字/“帷”不要写成“为”或“惟”。

11.贰:不专一/生难字/“贰”中间的“二”不要写在“弋”的上面,也不要把“弋”写成“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感知其高贵的个人品质和忠君爱国的思想。

2、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资料链接
一、关于屈原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

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屈原的作品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二、浪漫的骚体诗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三、关于《离骚》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中国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

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

”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

诗人以炽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自主学习
一、识记读音:
修姱()鞿羁()謇朝谇()()蕙纕()揽茞()谣诼()偭规矩()忳郁邑()溘死()鸷()攘诟()()延伫()方圜()兰皋()侘傺()()椒丘()芰荷()岌岌()杂糅()朕()二、通假字
1.偭规矩而改错
2.忳郁邑余侘傺兮
3.何方圜之能周兮
4.进不入以离尤兮
5.芳菲菲其弥章
6.延伫乎吾将反
三、一词多义

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③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④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⑤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②退将复修吾初服。

③邹忌修八尺有余。


①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②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③虽九死其犹未悔。


①驰椒丘且焉止息。

②且焉置土石?

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②延伫乎吾将反
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
②宁溘死以流亡兮
③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④竞周容以为度
⑤谣诼谓余以善淫

①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②哀民生之多艰
③又申之以揽茝
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四、词类活用
1.步余马于兰皋兮
2.高余冠之岌岌兮
3.长余佩之陆离
4.回朕车以复路兮
5.屈心而抑志兮
6.固前圣之所厚
7.伏清白以死直兮
8.鸷鸟之不群兮
9.謇朝谇而夕替
五、古今异义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今义:2.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今义:3.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今义: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古义:今义:5.竞周容以为度
古义:今义:6.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今义:7.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今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