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过程图解

合集下载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5 基因的表达【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5 基因的表达【含解析】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专题25 基因的表达一、基础知识必备(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2)过程DNA解旋→原料与DNA碱基互补并通过氢键结合→RNA新链的延伸→合成的RNA从DNA链上释放→DNA复旋。

2、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过程①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携带甲硫氨酸的tRNA通过与碱基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

②携带另一个氨基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

③甲硫氨酸通过与位点2上的氨基酸形成肽键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

④核糖体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核糖体移动,使占据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肽链的合成。

⑤重复步骤2、3、4,直至核糖体读取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翻译才终止。

(二)染色体、基因、DNA和脱氧核苷酸相互之间的关系1.四者关系图2、四者关系分析关系内容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这些脱基因与脱氧核苷酸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基因与DNA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与生物性状基因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相应的性状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通常情况下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 DNA与染色体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四者之间数量关系1条染色体→1个或2个DNA分子→许多个基因→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四者之间层次关系脱氧核苷酸→基因→DNA分子→染色体(三)基因的功能1、基因的功能: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2.中心法则(1)提出者:克里克。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必修2 第18讲 基因的表达

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必修2 第18讲 基因的表达

2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考点二 中心法则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中心法则 (1)提出者:__克__里__克_____。 (2)补充后的内容图解:
①DNA的复制;②___转__录___;③翻译;④ _R_N__A_的__复__制__;⑤ _R_N__A_逆__转__录__。
20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表达。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 起始密码在mRNA上,A错误;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发生在RNA之间,也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与U、C与G配对,C错误;据图可知miRNA蛋白质复合物中 miRNA为单链,该单链与W基因mRNA结合,抑制W蛋白的合成,D错误。 答案 B
15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围绕DNA与RNA的比较考查生命观念
1.(2013·全国卷Ⅱ)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16
考点一
(4)过程
核糖体
tRNA mRNA 多
终止密码子
(5)产物:多肽—盘—曲—折—叠→蛋白质
7
考点一
考点二Leabharlann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1.辨析遗传信息、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1)界定遗传信息、密码子(遗传密码)、反密码子
8
考点一
考点二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2)明确氨基酸与密码子、反密码子的数量关系 ①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即密码子的简并性),可由一种或几种 tRNA转运。 ②除终止密码子外,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 基酸。 ③密码子有64种(3种终止密码子;61种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第9讲 基因的表达

新人教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高考总复习:第9讲  基因的表达

图乙表示真核细胞的翻译过程,其中①是mRNA,⑥是核糖体,②③④⑤表示正 在合成的4条多肽链,具体分析如下: (1)数量关系:一个mRNA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聚核糖体。 (2)意义: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图乙 (3)方向: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从右向左,判断依据是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 分析 在前。 (4)结果:合成的仅是多肽链,要形成蛋白质往往还需要运送至内质网、高尔基 体等结构中进一步加工。 (5)形成的多条肽链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原因:有相同的模板mRNA 图丙 图丙表示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是DNA模板链,②③④⑤表示正 分析 在合成的4条mRNA,在核糖体上同时进行翻译过程
盘曲折叠 (4)产物:多肽 ―――→ 蛋白质。
4.密码子与反密码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
密码子
反密码子
位置
m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R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_氨__基__酸__的序列 转运氨基酸,识别_密___码__子__
特点 与_D_N__A_模__板__链__上的碱基互补 与m__R__N_A_中__密__码__子___的碱基互补
(4)产物:__m__R_N_A__、__r_R_N__A_、__t_R_N__A_。
3.翻译
(1)场所或装配机器:_核__糖__体___。
(2)条件
模板 mRNA
原料 氨基酸 _________________
能量 ATP
酶 多种酶
搬运工具 tRNA 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
答案:C
6.一个mRNA分子有m个碱基,其中G+C有n个;由该mRNA合成的蛋白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六单元 遗传的物质基础第5课时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生物的性状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2.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1.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1)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2)间接控制途径(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基因――→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完善实例分析如下)①白化病致病机理图解②豌豆的圆粒和皱粒的形成机理图解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1)基因类型⎩⎪⎨⎪⎧ 在所有细胞中都能表达的基因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 基因(2)细胞分化的本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分化的结果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来自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中m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

(4)细胞分化的本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表观遗传(1)概念: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2)特点①可遗传:基因表达和表型可以遗传给后代。

②不变性: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

③可逆性:DNA 的甲基化修饰可以发生可逆性变化,即被修饰的DNA 可能发生去甲基化。

(3)理解表观遗传应注意的三个问题①表观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②表观遗传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被修饰的基因。

③表观遗传一般是影响到基因的转录过程,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4)机制:DNA 的甲基化;组蛋白的甲基化和乙酰化等。

(5)实例:a.柳穿鱼花形的遗传;b.某种小鼠毛色的遗传;c.蜂王和工蜂。

4.基因与性状间的对应关系另外,生物体的性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6单元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新教材生物一轮复习】必修2 第6单元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提示:(1)抑制酶 b 合成(活性),促进酶 a 合成(活性)。 (2)基因 B 的 β 链转录的 mRNA 与 α 链转录的 mRNA 互补配对 成双链 RNA,双链 RNA 不能与核糖体结合,不能翻译成酶 b,而酶 a 正常合成,因此生成油脂的量增多。
2.为了研究线粒体内 RNA 聚合酶的合成,科学家采用溴化乙
高中生物新课标一轮复习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第六单元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3讲 基因的表达
1.概述 DNA 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 RNA 指导蛋白质的合 [课标 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生物的性状 要求] 主要通过蛋白质表现
2.概述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
01 考点1 基因指导蛋白质合

研读教材·积累必备知识 内化知识·提升素养能力
一、RNA 的结构和种类 1.基本单位 核糖核苷酸。
2.组成成分
3.结构 一般是单链,长度比 DNA 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 质中。
4.种类及功能
信使RNAmRNA:蛋白质 合成的模板 转运RNAtRNA: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核糖体RNArRNA:核糖体 的组成成分
四、中心法则 1.图解
2.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
途径 ①DNABiblioteka 复制②转录遗传信息的传递
举例
从 DNA 流向_D_N__A_
细胞生物、DNA 病毒、逆 转录病毒
从 DNA 流向R__N_A__ 细胞生物、DNA 病毒、逆
转录病毒
途径 ③翻译
④RNA 自我复制
⑤RNA_逆__转__录__
遗传信息的传递
A.RNA 与 DNA 只有一种核苷酸有差异 B.与 RNA 序列一致的链是模板链 C.RNA 聚合酶是结构复杂的 RNA 大分子 D.转录时 RNA 的延伸方向总是 5′→3′ D [RNA 与 DNA 的四种核苷酸都不同,A 项错误;与 RNA 序 列一致的链是非模板链,B 项错误;RNA 聚合酶是结构复杂的蛋白 质,C 项错误;RNA 的延伸方向总是 5′→3′,D 项正确。]

基因工程发展过程及流程

基因工程发展过程及流程

假基因又分为两种:
重复的假基因(repeated pseudogene ):
许多假基因都是同亲本基因(parental gene) 连锁的,而且同其编码区及侧翼序列的DNA具 有很高的同源性。
加工的假基因(processed pseudogene)
这类假基因没有与“亲本基因”连锁,而且其 结构是同转录本而非“亲本基因”类似。 加工的假基因与转录本都没有启动子和内含子, 3’端都有poly(A)尾巴。
SINES : 长 度 <500bp , 拷 贝 数 >105. 如 人 Alu 序 列
高度重复序列(几百个拷贝到几百万个拷贝)
卫星DNA(Satellite DNA)
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s) 或嵌套基因(nested genes)
类型: 一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包含在另一 个核苷酸序列中。由于它们的读码结构 互不相同,因此编码着不同的蛋白质。 2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之末端密码子相互 重叠。
遗传密码是通用的
一系列的三联密码子(除极少 数外)同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所有生物中都是相同的。
基因可以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 传递给下一代
经重组的基因一般来说是能传 代的,可以获得相对稳定的转 基因生物。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也叫基因操作、遗传工程,或重组体DNA 技术。一般说来所谓的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将 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 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参入到原先没有 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中内,而能持续稳定的繁 殖。
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什么?
显微镜技术与染色技术的发展,使 人们注意到,细胞分裂时,尤其是减 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孟德尔提 出的等位基因的分离规律相当一致, 所以,确定基因在细胞核中,在染色 体上。

基因的表达讲解

基因的表达讲解
观察下图比较转录和翻译
①②有关的知识:
① ②
转录 翻译
主要是细胞核 核糖体
DNA的一条链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20种氨基酸
RNA 多肽链
下图为mRNA与核糖体数量、翻译速度的关系图,据图回答问题:
上图反映了怎样的数量关系?
一个mRNA分子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多肽链。
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
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
B
QβRNA的复制不需要经历逆转录过程,是由单链复制成双链,再形成一条与原来的
RNA,所以A错误,B正确;由图可以看出一条QβRNA模板翻译出的肽
C错误;由题意可知:QβRNA复制酶基因的表达在
的复制之前,有了QβRNA复制酶,QβRNA的复制才能进行,D错误。
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 )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 )
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 )
逆转录病毒)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示意图为:
√ )
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
写出下列不同生物或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式
从图中能判断翻译的方向吗?若能,判断依据是什么?
方向是从左向右;判断依据是根据多肽链的长短,长的翻译在前。
图中所示的翻译特点,其意义是什么?
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
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比较
密码子 反密码子
mRNA tRNA
直接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 识别密码子,转运氨基酸
RNA聚合酶解旋。
安徽,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2021高考生物复习新教案:第六单元第19讲基因的表达

2021高考生物复习新教案:第六单元第19讲基因的表达

第19讲基因的表达考点一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1.RNA的结构和种类(1)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2)组成成分:(3)结构:一般是单链,长度比DNA短;能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4)种类及功能(5)DNA与RNA的区别物质组成结构特点五碳糖特有碱基DNA脱氧核糖T(胸腺嘧啶)一般是双链RNA核糖U(尿嘧啶)通常是单链2。

遗传信息的转录(1)概念: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转录过程(见图):3。

遗传信息的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②种类:64种,其中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终止密码子有3种。

(3)翻译过程(4)过程图示[纠误诊断](1)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三个碱基,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 ×)提示:一个tRNA分子与密码子配对的碱基有三个,只携带一种氨基酸。

(2)rRNA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原核细胞中可由核仁参与合成.(×)提示:原核细胞无核仁.(3)tRNA分子中的部分碱基两两配对形成氢键。

(√)(4)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

( ×)提示:基因进行转录时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5)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个.(×)提示:DNA上可能有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且基因会选择性表达,因此mRNA分子的碱基数远小于n/2个.(6)mRNA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 ×)提示: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反密码子.(7)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DNA都能进行复制、转录,进而翻译出蛋白质。

(√)1.下图为两类细胞遗传信息表达示意图,据图思考:(1)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只进行(填“图1"或“图2")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切酶切割 特定部位
5′
真核 mRNA 的 polyA 尾巴增强了 mRNA 的 稳 定 性 , 并 在 mRNA 从 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跨膜转运中发 挥重要作用
5′
polyA尾巴
富含GU 序列
α α
β 3′
ω
3′
-35序列 AACTGT
TTGACA
-10序列 ATATTA
TATAAT
5′ β′ 模板链 CCGGC
基因表达与蛋白质合成
转录与翻译
制作人:江田
转录
原核生物转录区域上游序列
操纵基因:原核生物 的表达调控依赖于操 纵基因,这是与启动 子连接的一段序列, 可控制基因的转录起 始。当抑制因子附着 在操纵子上时基因关 闭,脱离后,RNA聚合 酶便接触启动子,起 始转录 正调控因子 结合区
启动子是位于结构基因5
5′
3′
α
ω α 5′
-10序列 -35序列 AACTGT TTGACA
σ亚基
T T A A T A
T A T A A T
3′ β 5′ 模板链 转录区域 非模板链 3′
β′
转录第三阶段------转录延伸
σ 因子被释放后, RNA 聚合 酶核心酶能以正确的取向与 解链后的有关单链相互作用, 形成开链复合物。核心酶催 化 RNA链延伸,这种共价延 伸 发 生 在 DNA 的 局 部 解 链 区——转录泡内
+1
八聚体盒 3′
-140 -120 -100
GC盒
-80
CAAT盒
-60
GC盒
-40 -30
TATA盒
-20
模板链 5′ 转录区域 3′ 非模板链
5′
转录第一阶段------模板的识别 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全酶对启动子 区特异性识别后,聚合酶 与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 二元封闭复合物。此时 DNA仍处于双链状态
3′
α
ω α 5′
-35序列 AACTGT
TTGACA
σ亚基
-10序列 ATATTA
β β′ 下游
TATAAT
上游
转录第一阶段------模板的识别 真核生物
RNA 聚 合 酶 对 启 动 子 区 特异性识别后聚合酶与 启动子可逆性结合形成 二元封闭复合物。此时 DNA仍处于双链状态
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有三种, 分别称为 RNA 聚合酶 I 、 II 、 III ,含 有10个甚至更多的碱基,比原核生 物的要复杂,但是具有相同的结构 形态。与模板启动子区的识别过程 也是相似的。三种 RNA 聚合酶专一 地转录不同的基因,其转录过程和 产物也各不相同,三种 RNA聚合酶 对鹅膏覃碱的敏感性反应不同。
5′
TTGACA
TATAAT
上游 下游
原核生物转录区域上游序列
两个序列间的最佳距离大约在16-19bp,即两个 双螺旋,小于 15bp 或者大于 20bp 都会降低启动 子的活性,这种安排使RNA聚合酶结合的成分位 于DNA双螺旋的同一侧,便于互作启动转录。这 两段序列在不同基序允许范围内的变化与转录 起始点周围以及下游 50bp 内的核苷酸序列的组 成共同影响启动子工作效率,它们限定了单位 时间内转录起始的次数,与RNA聚合酶离开启动 子开始合成全场转录物直接相关。
真核生物特有过程
α 5′ 转录复合物稳定性的维持 主要依赖 DNA 、新生 RNA 链和RNA聚合酶之间的结 合而非DNA模板链与新生 RNA链间的碱基配对
RNA聚合酶移动方向 3′ β 5′ 模板链
3′
-35序列 AACTGT
TTGACA
-10序列 α ATATTA
TATAAT
ω β′ 转录区域
非模板链 3′
转录第三阶段------转录延伸
新生 RNA 链不断延伸 真核相对原核较为复杂,在延 转录复合物稳定性的维持 后,转录泡也不断向 伸早期,真核pre-mRNA 的5′端 主要依赖 DNA 、新生 RNA 前移动,与此同时, 链和RNA聚合酶之间的结 会增加一个 7- 甲基鸟苷的帽子 新生RNA链与DNA模板 合而非DNA模板链与新生 进行修饰。这种帽子在延伸到 RNA链间的碱基配对 脱离,它与 DNA 模板 30 个核苷酸长度时被加入,它 可以在翻译起始时被蛋白质因 的碱基配对区很短, 子所识别,并且有助于保护延 仅有三个碱基的长度。
真核生物特有过程
剪接前体
外显子1
U1 GU
内含子1 U2 A AG
外显子2
5′
3′ 5′剪切位点
分支位点A
3′剪切位点
转录第五阶段------RNA的剪接
第二步: snRNP U4/U6 和snRNP U5结合到剪接 前体上,形成完整的剪 接体,组装在5′剪切位 点并剪切转录本
U4 外显子1 U1 GU U6 内含子1 U2 A U5 5′剪切位点
原核与真核过程类似
对于强启动子来 说,从封闭复合 物到开放复合物 的转变是不可逆 的,是快反应 -10序列富含AT碱基,可以促 进DNA的局部解螺旋,提供一 条游离的模板链与即将到来 的核苷酸碱基互补配对,这 是合成一条新RNA链的前提 5′ 模板链 转录区域 非模板链 3′
3′
α
ω α 5′
-10序列 -35序列 AACTGT TTGACA
3′
α
ω α 5′
-35序列 AACTGT
TTGACA
σ亚基
-10序列 ATATTA
β β′ 下游
模板链 5′ 转录区域 3′ 非模板链
TATAAT
上游
转录第二阶段------转录起始
第一步:伴随 DNA构象的 变化,聚合酶全酶所结 合的DNA序列有一小段双 链解开,封闭复合物转 变成二元开链复合物
5′ 3′
原核与真核过程类似
RNA 新生链合成从 5 ′到 3 ′方向进行延伸, RNA 聚 合 酶 具 有 DNA 解 链 和 DNA再螺旋的功能。因此 随着聚合酶在模板上的 移动,靠近 3 ′端的 DNA 不断解旋,同时5′端重 新形成 DNA 双链,将 RNA 链挤出DNA-RNA杂合体 RNA聚合酶移动方向
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分子 量 为 480kD , 由 四 个 亚 基 组 成 α2ββ′σ 全酶,去掉 σ 亚基称为 核心酶。仅有的一种 RNA 聚合 酶 几 乎 负 责 所有 mRNA 、 rRNA 和 tRNA 的合成。转录起始过程 需要全酶,由σ因子辨认起始点, 延长过程σ因子释放,仅需要核 心酶催化。原核生物只有一种 RMA聚合酶,必须通过代换σ因 子来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负调控因子 结合区
-70
3′
-30 -20 -35序列 AACTGT -10序列 ATATTA
+1
′端 上游区的 DNA 序列,启动子由两 个保守序列组成,这两个序列的 中点分别在转录起始位点前的第 10和第35个核苷酸处,因此被称 为 -10 序列和 -35 序列, -10 序列 又称为Pribnow盒(原核生物)。这 两段序列被称为共有序列,原核 生物的共有序列具有相似性,但 又略有差别。启动子能活化 RNA 聚合酶,使之与模板 DNA 准确的 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 基因的特异性转录取决于酶与启 动子能否有效地形成二元复合物。 模板链 5′ 转录区域 3′ 非模板链
3′
β 转录区域 5′ 模板链
-35序列 AACTGT
TTGACA
-10序列 α ATATTA
TATAAT α
ω
5′Biblioteka β′非模板链 3′转录第三阶段------转录延伸
新生 RNA 链不断延伸 后,转录泡也不断向 前移动,与此同时, 新生RNA链与DNA模板 脱离,它与 DNA 模板 的碱基配对区很短, 仅有三个碱基的长度。
新生RNA链释放。
5′ 3′ α α
RNA聚合酶移动方向 β 3′
ω
-35序列 AACTGT
TTGACA
-10序列 ATATTA
TATAAT
5′ β′ 模板链 CCGGC
5′
非模板链 3′
真核生物新生RNA链3′端加尾过程
5′
polyA合成酶 催化多聚核苷 酸的反应
3′ AAAA…..AAA 3′
T A T A A T
在最初八至九个 磷酸二酯键的合 成过程中,全酶 一直结合在启动 子区,
下游 +1 RNA聚合酶移动方向 3′ 5′ 模板链 转录区域 非模板链 3′
3′
α
ω α 5′
-10序列 -35序列 AACTGT TTGACA
β β′
σ亚基
转录第二阶段------转录起始
真核相对原核较为复杂,其在 RNA 合成由 2 至 9 个核 第三步: σ聚合酶催化的转录起始需要形成一 因子被释 个基本起始复合物,这个复合物的 苷酸组成的短链 放 , RNA 聚 合酶开 组 装 开 始 于 含 有 TATA- 结 合 蛋 白 被释放,至此 10 始向下游移 并 离TFIID 因子与 TATA 盒的结 (动 TBP )和 个甚至多个核苷 合,其他转录因子和 RNA 聚合酶依 开启动子区 酸即被合成 次加入复合物,最终形成转录起始 复合物,起始转录过程。转录过程 下游 上游 与原核生物类似,区别在于没有σ因 RNA新生链合成从 +1 RNA聚合酶移动方向 子的释放过程,有多个转录因子以 5′到3′方向进行 及增强子、沉默子参与协助。
正调控因子 结合区 负调控因子 结合区
-70
3′
-30 -20 -35序列 AACTGT -10序列 ATATTA
+1
模板链 5′ 转录区域 3′ 非模板链
5′
TTGACA
TATAAT
上游 下游
真核生物转录区域上游序列
增强子:位于转录 起始位点上游 200bp 处 的 两 段 72bp 长 的 重复序列,不是启 动子的一部分,但 能增强或促进转录 的起始,原核生物 则没有启动子 真核生物启动子区与原 核生物有一定差异 ,保守 序列较多,这些保守序 列即为顺式作用元件, 有 TATA 盒 、 GC 盒 、 CAAT 盒、八聚体盒,RNA 聚合 酶参与识别这些顺式作 用元件,其中 GC 盒与八 聚体盒影响启动子起始 转录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