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四年级下册人音版小学音乐学唱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 采菱》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3课《演唱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采菱姑娘在荷塘边采菱的情景,歌词优美,旋律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演唱《演唱采菱》,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生动的情景。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特别是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的运用。
2.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借鉴。
3.情境教学法:设置荷塘采菱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演唱。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演唱采菱》的简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播放设备。
3.准备荷塘、采菱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4.准备分组演唱的道具(如小船、荷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演唱采菱》,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作者及歌词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简谱,引导学生认识音符、节奏,并进行现场演唱。
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跟随演唱,熟悉歌曲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关注学生的节奏、音高准确性以及情感表达。
每组演唱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观看、欣赏。
通过演唱展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歌词或旋律。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范唱《采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采菱》是一首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范唱曲目。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歌曲节奏轻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江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歌曲难度适中,适合四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歌词的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的歌唱能力参差不齐,教学中应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歌曲学习中。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菱》,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采菱》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采菱》的歌词和旋律。
2.难点: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音高的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模仿、演唱、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音响等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采菱》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1)教唱歌词:教师带领学生逐句学唱歌词,注意歌词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2)教授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音高和节奏。
(3)合奏练习:分组进行合奏练习,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谈谈对江南水乡的了解,分享自己的感受。
4.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编排舞蹈、制作道具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中需要注意的节奏和音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歌曲名称《采菱》、歌词和旋律要点。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 采菱》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演唱采菱》教案一. 教材分析《演唱采菱》是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采菱女辛勤劳作的情景,歌词优美,旋律简洁,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节奏明快。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提高。
但部分学生在歌唱时可能对音准、节奏把握不够准确,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学生对江南水乡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相关文化背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演唱采菱》,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感情。
2.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音乐的喜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演唱采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有一些音程跳动较大,学生需要学会正确把握音准。
2.节奏:歌曲节奏较为复杂,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节奏变化。
3.感情:学生需要学会根据歌曲内容表达相应的感情。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2.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含义、音乐特点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歌唱技巧。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音乐符号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示范演唱等。
3.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4.练习册:为学生提供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演唱采菱》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江南水乡的音乐风格。
同时,展示歌曲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江南水乡的印象。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歌曲,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演唱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音准、节奏和感情。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采菱》 ︳人音版 (五线谱)

《采菱》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采菱》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演唱课。
这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方正对称,第三乐句活泼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摸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向在高音部分体现旋律抒发孩子满腔深情。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这首作品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对于这堂课程,我采用欣赏+演唱的综合课堂设计,不仅学习演唱《采菱》这首歌曲,还要欣赏同单元的另外两首曲目,分别是《水乡船歌》和《洪湖水浪打浪》。
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采菱》这首歌初步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2、欣赏浙江名曲《水乡船歌》,认识乐器竹笛。
3、欣赏《洪湖水浪打浪》,感受二重奏。
4、要求学生用优美的、亲切的歌声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以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三、教学重点歌曲《采菱》学唱,感受体验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美并用歌声来表达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特点.四、教学难点对于切分、附点节奏的准确掌握。
五、教学准备电子白板、多媒体、PPT、竖笛、牧笛、陶笛、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水乡船歌师:“同学们,老师今天要带你们走进水的世界里,首先,咱们先来欣赏一首名曲,叫《水乡船歌》。
这首乐曲的演奏方式是竹笛与弦乐团协奏。
请大家边欣赏边仔细听听你都听出了哪些乐器?”播放PPT《水乡船歌》音乐视频,边播放边向学生们简单介绍这首乐曲来自于浙江。
视频播完后学生回答问题,引出这首曲目演奏的主角——竹笛。
2.介绍竹笛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不仅带你们听了竹笛的演奏,还现场带来了几个它的好兄弟给你们瞧瞧!”拿出竖笛、牧笛、陶笛并给学生们分别用这三种吹奏乐器吹曲子让学生们分辨他们的音色。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
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
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
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
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
同学们划过船吗?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采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音版(2024)音乐四年级下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学唱、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采菱》歌曲,掌握音准、节奏等音乐技能。
题型三:
题目:在演唱《采菱》这首歌曲时,需要注意哪些音准和节奏?
答案:在演唱《采菱》这首歌曲时,需要注意把握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高,例如在“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句歌词中,要准确把握“秋”字的音高和“过”字的节奏。
题型四:
题目:《采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答案:《采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对江南水乡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课后学唱《采菱》的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江南水乡音乐相关的拓展资源,如推荐相关音乐作品、书籍等。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课后学唱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第3课《采菱》课件

通过介绍江南水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 的独特韵味和魅力。
民族音乐传承
阐述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和传承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传承民族 音乐文化。
2024/1/25
29
推荐相关音乐资源欣赏
1
《采红菱》
一首同样表现采菱活动的经典民歌,旋律优美动 听,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采菱文化的魅力。
互评表
学生之间相互填写互评表,从他 人的角度评价同学的表现,提出
建设性意见。
反馈与改进
学生根据自评和互评结果,制定 改进计划,并在后续课程中实施
。
2024/1/25
25
教师点评与总结反馈
2024/1/25
教师点评
01
教师针对每组的讨论和表演给予专业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
足,提供改进建议。
总结反馈
02
在歌曲的高潮部分,伴奏者需 给予演唱者充分的支持,共同 营造出激昂的音乐氛围。
18
05
舞蹈动作设计与排练
2024/1/25
19
舞蹈动作创意构思
以《采菱》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 基础,设计流畅、优美的舞蹈动
作。
结合歌曲中的歌词意境,通过舞 蹈动作表现出采菱姑娘的勤劳、
朴实和美丽。
融入江南水乡的特色元素,如划 船、采菱等,展现浓郁的江南风
旋律特点
歌曲的旋律以级进和小跳为主, 流畅而富有歌唱性。同时,巧妙 地运用了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使得旋律更加生动活泼。
8
歌词解读与情感表达
歌词解读
歌词描绘了水乡孩子采菱的情景,通 过“划着木盆穿过菱塘”、“采呀采 菱忙”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孩子们 勤劳、快乐的形象。
情感表达
人音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采菱》教案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课《采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歌曲《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歌曲,采用六声宫调式,四二拍。
曲调流畅、婉转,歌曲切分节奏以及间奏的巧妙运用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中“划呀划”是对采菱时划船动作的描写,也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表达了水菱丰收是激动的心情。
歌曲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聆听与学唱,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D.S.反复记号。
2.过程方法:通过感受、体验、歌唱训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感受音乐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1.准确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认识反复记号、前奏与间奏。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在今天这节课上,老师就带领同学们来到江南水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去感受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回答)师: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笛声开启今天的音乐之旅。
请欣赏:(音画欣赏江南水乡)师:刚才老师吹奏的乐曲叫做《水乡船歌》。
同学们感受到江南音乐是细腻婉转的还是粗狂豪放的?(生回答)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非常准确,细腻婉转、柔美动听正是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
江南有好听的音乐,还有美丽的风景,南方和我们生活得北方有着很大的不同,旅途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回答:船(这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生回答:水(你找到了江南之所以被称作“水乡”的关键,那就是水多)生回答:桥(水乡的桥可是真的多,就像是歌里唱的“水乡的小桥姿态多,石板缝里长藤萝,三步两桥连水巷啊,条条玉带映碧波”)生回答:植物(水乡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了,尤其是长在水里的植物特别多)师:水乡的特点就是水多、船多,人们居住的房屋大多都是依水而建。
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划船。
同学们划过船吗?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划船的动作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角菱
三角菱
两角菱
我们今天学习的《采菱》是一首富有江南水 乡色彩的歌曲,我们先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 曲,大家在听的时候想一想这首歌应该用什 么样的速度和心情去唱。
对家乡的热爱
降调 原速
这是一首这是一首由嘉兴南湖当 地的小朋友演唱的歌曲,他们想 通过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下面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采菱》的 歌词吧!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很好,回家之后好好练 习,下节课老师要检验你们学习的成果,看 看谁唱的最好听!
降调 原速
师生说再见
·
1 3 5 | 1 5 — ||
同 学 们 再 见—!
·
1 5 3 | 2 1 —||
曾 老 师 再 见—!
师生问好
1 2 3 | 4 5 — ||
同 学 们 — 好—!
·
1
5
—
|
5
3 —|
5
4
3
2
|
1 — — ||
您 好— 您 好— 曾 老 师 您 好 — —!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同学们想不想到江南走一走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关 于江南的图片吧!
降调 原速
看着歌词,同学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一边听一遍想象 着自己就在湖中的小船上坐着,旁边是甜又爽的水菱。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谱,老师弹琴,同学们试着跟着 哼唱。
降调 原速
同学们唱的很好,不过,有些地方还是有 点小问题,现在大家来跟着老师唱。注意 一下老师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时候语调的变化。
降调 原速
欣赏过美丽的江南风景,今天我们来学习 一首与江南有关的歌曲——《采菱》。
同学们有谁吃过菱角吗?知道菱是由什么植物长 成的吗?
降调 原速
菱是生长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 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 可吃,甜而爽。但菱角这东西,娇气得很,成熟后,躲在 水中,人不容易看见。倘若两日不采,便落入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