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浙江省)

合集下载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试题 (理科)(解析版)(word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试题 (理科)(解析版)(word版)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 学(理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Sh V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Sh V 31=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k n k kn n P P C k P --=)1()(),,2,1,0(n k =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24R S π= )(312211S S S S h V ++=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S 1,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334R V π=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x ︱x <4},Q={x ︱2x <4},则( )(A )p Q ⊆ (B )Q P ⊆(C )Rp Q C ⊆(D )RQ P C ⊆解析:{}22<<x x Q -=,可知B 正确,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 (A ) k >4? (B )k >5? (C ) k >6? (D )k >7?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的结构,以及与数列有关的简 单运算,属容易题(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580a a +=,则52S S =( ) (A )11 (B )5 (C )8- (D )11-解析:解析:通过2580a a +=,设公比为q ,将该式转化为08322=+q a a ,解得q =-2,带入所求式可知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察了本题主要考察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属中档题(4)设02x π<<,则“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0<x <2π,所以sinx <1,故x sin 2x <x sinx ,结合x sin 2x 与x sinx 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5)对任意复数()i ,R z x y x y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2z z y -= (B )222z x y =+ (C )2z z x -≥ (D )z x y ≤+解析:可对选项逐个检查,A 项,y z z 2≥-,故A 错,B 项,xyi y x z 2222+-=,故B 错,C 项,y z z 2≥-,故C 错,D 项正确。

2010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浙江卷)解析

2010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浙江卷)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理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x ︱x <4},Q={x ︱2x <4},则 (A )p Q ⊆ (B )Q P ⊆(C )Rp Q C ⊆(D )RQ P C ⊆解析:{}22<<x x Q -=,可知B 正确,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容易题(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A ) k >4? (B )k >5? (C ) k >6? (D )k >7?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的结构,以及与数列有关的简 单运算,属容易题(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580a a +=,则52S S = (A )11 (B )5 (C )8- (D )11-解析:解析:通过2580a a +=,设公比为q ,将该式转化为08322=+q a a ,解得q =-2,带入所求式可知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察了本题主要考察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属中档题 (4)设02x π<<,则“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0<x <2π,所以sinx <1,故x sin 2x <x sinx ,结合x sin 2x 与x sinx 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5)对任意复数()i ,R z x y x y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2z z y -= (B )222z x y =+ (C )2z z x -≥ (D )z x y ≤+解析:可对选项逐个检查,A 项,y z z 2≥-,故A 错,B 项,xyi y x z 2222+-=,故B 错,C 项,y z z 2≥-,故C 错,D 项正确。

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2010年浙江高考理科数学试题

第一章集合论第一节集合[学习知识点]1、集合、元素、集合的表示方法、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2、集合的交、并、差、补等运算及其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De Morgan律等),文氏(Venn)图[学习要求]1、理解集合、元素、子集、空集、全集、集合的包含、相等、幂集等基本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和集合的交、并、差、补等基本运算。

3、掌握集合运算基本规律,两个集合相等或包含的推演方法。

[重点内容]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运算、集合恒等式的证明。

[重点习题]《综合练习题》第1、2、3、4、5、6、17、61、62、63、79、91题、P7 定理2 教材p17 第1、3、4、5、6(1)(2)题[疑难解析]1、集合的概念因为集合的概念在中学已经学过,这里只多了一个幂集概念,重点对幂集加以掌握,一是掌握幂集的构成,一是掌握幂集元数为2n。

在集合概念部分要特别注意:元素与子集,子集与幂集,∈与⊂(⊆),空集∅与所有集合等的关系。

2、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有交、并、差、补,应该很好地掌握。

由这些运算派生出的11条运算律(即运算的性质),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双重否定律、幂等律、零一律、吸收律、摩根律等,更应该很好地掌握。

集合的运算部分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进行集合的运算;其二是集合运算式的化简;其三是集合恒等式的推理证明。

3、集合恒等式的证明集合恒等式的证明方法通常有二:其一,要证明A=B,就需要证明A⊆B且A⊇B。

其二,通过运算律进行等式推导。

实际上,本章做题是一种基本功训练,尤其要求学生重视吸收律和重要等价式B=-在证明中的特殊作用。

⋂A~AB第二节关系[学习知识点]1、序偶与迪卡尔积。

2、关系、关系矩阵。

3、复合关系与逆关系。

4、关系的性质(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5、等价关系与等价类。

[学习要求]1、了解序偶与迪卡尔积的概念,掌握迪卡尔积的运算。

2010年浙江高考真题(含答案)数学理

2010年浙江高考真题(含答案)数学理

绝密★考试结束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 学(理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Sh V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Sh V 31=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kn kkn n P P C k P )1()(=),,2,1,0(n k =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ξE )(312211S S S S h V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S 1,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3π34R V =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4|{},4|{2<=<=x x Q x x P(A )Q P ⊆(B )P Q ⊆(C )Q C P R ⊆(D )P C Q R ⊆(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A )?4>k (B )?5>k (C )?6>k (D )?7>k (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852=+a a ,则=25S S(A )11 (B )5 (C )-8(D )-11(4)设2π0<<x ,则“1sin2<x x ”是“1sin <x x ”的(A )充分而不必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对任意复数i R y x yi x z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y z z2||= (B )222y x z += (C )x z z2≥|| (D )||||≤||y x z + (6)设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α⊂,⊥l m m l 则 (B )若α⊥,//,α⊥m m l l 则(C )若m l m l //,α⊂,α//则(D )若m l m l //,α//,α//则(7)若实数y x ,满足不等式组++,0≥1,0≤32,0≥33my xyxyx 且y x +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m(A )-2 (B )-1(C )1(D )2(8)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0,0(12222>>=b a by ax 的左、右焦点。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浙江卷,解析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某某卷,解析版)【名师简评】某某卷理整份试卷考查都是主干知识,没有一些偏题,比较怪的知识。

同时,试卷难度偏较大,区分度比较明显,有很大的梯度。

试题有新意,对知识的能解程度、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创新性的问题如第10、17题。

试卷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稳中求变、应用创新”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某某、求变、求新、求活。

试题多以课本上的典型例(练习)题为原形经过精心设计和包装,恰当迁移,综合创新的新颖试题。

难题无法下手,特别是选择题第8、9、10,填空题第16、17,以及解答题的第22题,学生整体做下来困难也比较多。

试卷注重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的培养,把比较多的实际问题融合到试卷中,如第17题,第19题,有比较好的应用与趣味性。

总体来说某某理科卷是一份不错的试卷,能比较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讲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主要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P A B P A P B +=+V Sh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P A B P A P B = 锥体的体积公式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13V Sh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1)(0,1,2,)k kn k n n P k C p p k n -=-=…球的表面积公式台体的体积公式 24S R π=()1213V h S S =球的体积公式其中12,S 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343V R π=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0年浙江高考数学理科卷带详解

2010年浙江高考数学理科卷带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数学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4}P x x =<,2{4}Q x x =<,则 ( ) A .P Q ⊆ B .Q P ⊆ C .p Q ⊆R ð D .Q P ⊆R ð 【测量目标】集合间的关系.【考查方式】给出两集合,求集合间的关系.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P ={x 4x <},{}{}2422Q x x x x =<=-<<,Q P ∴⊆,故B 正确.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 =57,则判断框内为 ( ) A . k >4? B .k >5? C . k >6? D .k >7?第2题图【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考查方式】给出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输出结果,求出所缺条件.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变量值变化如下表: k s 是否继续循环 循环前 1 1第一圈 2 4 是 第二圈 3 11 是 第三圈 4 26 是 第四圈 5 57 否故退出循环的条件应为k >4.故选答案A.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580a a +=,则52S S = ( ) A .11 B .5 C .8- D .11- 【测量目标】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考查方式】给出等比数列两项之间的关系式,求出公比,根据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由2580a a +=,设公比为q ,将该式转化为08322=+q a a ,解得q =-2,所以55221111S q S q-==--.故选A. 4.设π02x <<,则“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测量目标】充分、必要条件.【考查方式】给出两不等式,判断两者之间的关系.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因为0<x <2π,所以0<sin 1x <,故2sin sin x x x x <,结合x sin 2x 与x sin x 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5.对任意复数()i ,z x y x y =+∈R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2z z y -= B .222z x y =+ C .2z z x -… D .z x y +…【测量目标】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共轭复数. 【考查方式】根据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及共轭复数的概念判断.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可对选项逐个检查,A 项,2z z y -…,故A 错,B 项,2222i z x y xy =-+,故B 错,C 项,2z z y -…,故C 错,故选D .6.设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 .若l m ⊥,m α⊂,则l α⊥ B .若l α⊥,l m ∥,则m α⊥ C .若l α∥,m α⊂,则l m ∥ D .若l α∥,m α∥,则l m ∥ 【测量目标】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考查方式】给出两条直线与平面,根据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定理判断位置关系.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A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要垂直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才行,不正确; C :lα,,m α⊂则lm 或两线异面,故不正确;D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可能平行、异面、相交,故不正确;B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知: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这个平面,故正确.7.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330,230,10x y x y x my +-⎧⎪--⎨⎪-+⎩………,且x y +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m =( )A .2-B .1-C .1D .2 【测量目标】二元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方式】给出不等式组,给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逆向求出系数大小.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z x y =+,将最大值转化为y 轴上的截距,当直线z x y =+经过直线230x y --=的交点A (4,5)时,z 值最大,将m 等价为斜率的倒数,数形结合,将点A 的坐标代入10x my -+=得1m =,故选C.第7题图8.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212PF F F =,且2F 到直线1PF 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340x y ±= B .350x y ±= C .430x y ±= D .540x y ±=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方式】给出双曲线上一点与两焦点距离的关系,根据双曲线的性质求解其渐近线方程.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依题意212PF F F =,可知三角形21PF F 是一个等腰三角形,2F 在直线1PF 的投影是其中点,由勾股定理可知14PF b ==.(步骤1) 根据双曲线定义可知422b c a -=,整理得2c b a =-,代入222c a b =+整理得2340b ab -=,求得43b a =,∴双曲线渐近线方程为430x y ±=.故选C. (步骤2)9.设函数()4sin(21)f x x x =+-,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 x 不.存在零点的是 ( ) A .[]4,2-- B .[]2,0- C .[]0,2 D .[]2,4 【测量目标】函数零点的求解与判断,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考查方式】给出函数解析式求零点,将其转化为一元一次函数与三角函数图象的交点问题求解.【难易程度】中等【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4sin(21)g x x =+与()h x x =的图象,由图可知()4sin(21)g x x =+与()h x x =的图象在区间[]4,2--上无交点,由图可知函数()4sin(21)f x x x =+-在区间[]4,2--上没有零点.故选A.第9题图10.设函数的集合211()log (),0,,1;1,0,122P f x x a b a b ⎧⎫==++=-=-⎨⎬⎩⎭,平面上点的集合11(,),0,,1;1,0,122Q x y x y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函数()f x 的图象恰好..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 ( ) A .4 B .6 C .8 D .10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方式】给出一个函数集合与一个点集,判断两集合的交集个数. 【难易程度】较难 【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将数据代入验证知:当a =0,b =0;a =0,b =1;a =21,b =0; a =21,b =1;a =1,b =-1;a =1,b =1时满足题意,故答案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函数2π()sin(2)4f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________ . 【测量目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考查方式】给出三角函数解析式,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将其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再求周期.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π【试题解析】 2π()sin(2)4f x x x =--=2πsin(2)2sin )4x x -+-(步骤1)=πsin(2)24x x -+πsin(2)4x +2) 2ω=,故最小正周期为πT =,故答案为:π.12.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3cm .第12题图【测量目标】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与三视图,柱、锥、台的体积.【考查方式】给出三视图,判断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判断其构成,在根据体积公式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参考答案】144【试题解析】图为一四棱台和长方体的组合体的三视图,由公式计算得体积为13(166********⨯⨯++⨯=,故答案为:144. 14.设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为F ,点(0,2)A .若线段FA 的中点B 在抛物线上, 则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 【测量目标】抛物线的定义,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考查方式】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出p ,根据抛物线的性质求出B 到准线的距离. 【难易程度】容易【参考答案】4【试题解析】依题意可知F 坐标为(,0)2p ,B ∴的坐标为(,1)4p代入抛物线方程得212p =,解得p =,∴抛物线准线方程为2x =-,所以点B 到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14.设112,,(2)(3)23n nn n x x ∈+-+N …2012n n a a x a x a x =+++⋅⋅⋅+,将(0)k a kn 剟的最小值记为n T ,则2345335511110,,0,,,,2323n T T T T T ==-==-⋅⋅⋅⋅⋅⋅其中n T =__________________ . 【测量目标】合情推理.【考查方式】给出前几项,归纳推理出第n 项,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难易程度】中等【参考答案】011,23nn n n ⎧⎪⎨-⎪⎩,为偶数为奇数 【试题解析】根据n T 的定义,列出n T 的前几项:01233345556011162301123011230T T T T T T T ===-==-==-=由此规律,我们可以判断:011,23n n n n T n ⎧⎪=⎨-⎪⎩,为偶数为奇数 故答案:011,23n nn n ⎧⎪⎨-⎪⎩,为偶数为奇数. 15.设1,a d 为实数,首项为1a ,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满足56150S S +=,则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目标】等差数列前n 项和.【考查方式】给出关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等式,求出公差的范围. 【难易程度】中等【参考答案】(),22,⎡-∞-+∞⎣【试题解析】因为56150S S +=,所以11(510)(615)150a d a d +++=,整理得2211291010a a d d +++=,(步骤1) 此方程可看作关于1a 的一元二次方程,它一定有根,故有222(9)42(101)80,d d d ∆=-⨯⨯+=-…整理得28d …,解得d …或d -…,则d的取值范围是(),22,⎡-∞-+∞⎣,故答案为:(),22,⎡-∞-+∞⎣.(步骤2)16.已知平面向量,(,)≠≠0αβααβ满足1=β,且a 与-βα的夹角为120,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目标】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平面向量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和正弦定理.【考查方式】根据平面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判断两向量的夹角,再利用正弦定理求解. 【难易程度】中等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如图,设,OA OB ==αβ,则AB =-βα,∵a 与-βα的夹角为120,即OA 与AB 的夹角为120,∴60OAB ∠=.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OA OB BA=,即sin sin BA=αβ,(步骤1)∴sin sin sin sin 60BB B A===βα,∵0120B <<,∴sin (0,1]B ∈,∴(0,3∈α. (步骤2)第16题图17.有4位同学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参加“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 “台阶”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位同学上、下午各测试一个项目,且不重复. 若上午不测“握 力”项目,下午不测“台阶”项目,其余项目上、下午都各测试一人. 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 有____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 【测量目标】排列组合及其应用.【考查方式】通过实际生活的实例,求出不同的安排方式. 【难易程度】较难 【参考答案】264【试题解析】先安排4位同学参加上午的“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 “台阶”测试,共有44A 种不同安排方式;(步骤1) 接下来安排下午的“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测试,假设A B C 、、同学上午分别安排的是“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测试,若D 同学选择“握力”测试,安排A B C 、、同学分别交叉测试,有2种;(步骤2) 若D 同学选择“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测试中的1种,有13A 种方式,安排A B C 、、同学进行测试有3种;根据计数原理共有安排方式的种数为4143A (2A 3)264+⨯=.(步骤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满分l4分)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1cos 24C =- (Ⅰ)求sin C 的值;(Ⅱ)当a =2,2sin sin A C =时,求b 及c 的长. 【测量目标】二倍角,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考查方式】给出二倍角化简求解;给出两角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及三角形一边,结合正弦定理求一条边长,再应用余弦定理求另一边.【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Ⅰ)因为21cos 212sin 4C C =-=-,及0πC <<,所以sin C =.(步骤1)(Ⅱ)当2a =,2sin sin A C =时,由正弦定理sin sin a cA C=,得4c =,(步骤2)由21cos 22cos 14C C =-=-,及0<πC <得cos C =.由余弦定理2222cos c a b ab C =+-,得2120b -=.解得b =所以4b c ⎧=⎪⎨=⎪⎩4b c ⎧=⎪⎨=⎪⎩.(步骤3) 19.(本题满分l4分)如图,一个小球从M 处投入,通过管道自上而下落A 或B 或C .已知小球从每个叉口落入左右两个管道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某商家按上述投球方式进行促销活动,若投入的小球落到A ,B ,C ,则分别设为l ,2,3等奖. (I )已知获得l ,2,3等奖的折扣率分别为50%,70%,90%.记随机变量ξ为获得k (k =1,2,3)等奖的折扣率,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及期望E ξ;(II)若有3人次(投入l 球为l 人次)参加促销活动,记随机变量η为获得1等奖或2等奖的人次,求(2)P η=.第19题图【测量目标】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期望,二项分布.【考查方式】结合实际问题,列出随机变量求其分布列,由公式求期望;判断二项分布,求概率.【难易程度】中等【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得ξ的分布列为则337350%70%90%168164E ξ=⨯+⨯+⨯=.(步骤1) (Ⅱ)由(Ⅰ)可知,获得1等奖或2等奖的概率为316+38=916.由题意得9~(3,)16η.则223991701(2)C ()(1)16164096P η==-=.(步骤2)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243AE EB AF FD ====.沿直线EF 将AEF △翻折成A EF '△,使平面A EF '⊥平面BEF .(Ⅰ)求二面角A FD C '--的余弦值;(Ⅱ)点,M N 分别在线段,FD BC 上,若沿直线MN 将四边形MNCD 向上翻折,使C 与A '重合,求线段FM 的长.第20题图【测量目标】二面角,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空间向量的应用.【考查方式】根据条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向量求解;由空间线面垂直判定找出二面角求解.【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Ⅰ)取线段EF 的中点H ,连结A H ',因为A E '=A F '及H 是EF 的中点,所以A H EF '⊥,又因为平面A EF '⊥平面BEF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22A ',,(1080)C ,,,(400)F ,,,(1000)D ,,.故(22FA '=-,u u u r ,(6,0,0)FD =uu u r . (步骤1)设(,,)x y z =n 为平面A FD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220,60x y x ⎧-++=⎪⎨=⎪⎩,取z =,则(0,=-n .又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0,0,1)=m ,故3cos ,3〈〉==n m n m n m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3. (步骤2)第20题图 (1)(Ⅱ)设,FM x =则(4,0,0)M x +,因为翻折后,C 与A '重合,所以CM A M '=,故 222222(6)80=22x x -++--++()(,得214x =, 经检验,此时点N 在线段BC 上,所以214FM =. (步骤3) 方法二:(Ⅰ)取线段EF 的中点H ,AF 的中点G ,连结,,A G A H GH ''. 因为A E '=A F '及H 是EF 的中点,所以A H EF '⊥又因为平面A EF '⊥平面BEF ,所以A H '⊥平面BEF ,(步骤1) 又AF ⊂平面BEF ,故A H '⊥AF ,又因为G 、H 是AF 、EF 的中点,易知GH AB ∥,所以GH ⊥AF ,于是AF ⊥面A GH ', 所以A GH '∠为二面角A DF C '--的平面角, (步骤2)在Rt A GH '△中,A H '=,GH =2,A G '=所以cos 3A GH '∠=.故二面角A DF C '--的余弦值为3. (步骤3) (Ⅱ)设FM x =,因为翻折后,C 与A '重合,所以CM A M '=,而222228(6)CM DC DM x =+=+-,222222A M A H MH A H MG GH '''=+=++22(2)4x =+++,22CM A M '=,∴214x =, 经检验,此时点N 在线段BC 上,所以214FM =. (步骤4)第20题图(2)21.(本题满分15分)已知1m >,直线2:02m l x my --=,椭圆222:1x C y m+=,12F F ,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焦点.(Ⅰ)当直线l 过右焦点2F 时,求直线l 的方程;(Ⅱ)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12AF F △, 12BF F △的重心分别为,G H .若原点O 在以线段GH 为直径的圆内,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第21题图【测量目标】直线的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中的范围问题.【考查方式】给出直线与椭圆的含参方程,通过对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求解出参数;联立方程,根据点与圆的关系求解参数范围.【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Ⅰ)因为直线:l 202m x my --=经过2F ,22m =,得22m =,又因为1m >,所以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10x --=.(步骤1)(Ⅱ)设1122(,),(,)A x y B x y由222221m x my x y m ⎧=+⎪⎪⎨⎪+=⎪⎩,消去x 得,222104m y my ++-= 则由2228(1)804m m m ∆=--=-+>,知28m < 且有212121,282m m y y y y +=-=-.(步骤2)由于12(,0),(,0),F c F c -故O 为12F F 的中点,由2,2AG GO BH HO ==,可知1122(,),(,),3333x y x y G H 2221212()()99x x y y GH --=+ 设M 是GH 的中点,则1212(,)66x x y y M ++, 由题意可知2,MO GH <即222212121212()()4[()()]6699x x y y x x y y ++--+<+ 即12120x x y y +<,而2212121212()()22m m x x y y my my y y +=+++ 221(1()82m m =+-)(步骤3) 所以21082m -<,即24m <. 又因为1m >且0∆>,所以12m <<. 所以m 的取值范围是(1,2).(步骤4)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a 是给定的实常数,设函数2()()()e xf x x a x b =-+,b ∈R ,x a =是()f x 的一个极大值点.(Ⅰ)求b 的取值范围;(Ⅱ)设123,,x x x 是()f x 的3个极值点,问是否存在实数b ,可找到4x ∈R ,使得1234,,,x x x x 的某种排列1234,,,i i i i x x x x (其中{}1234,,,i i i i ={}1,2,3,4)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所有的b 及相应的4x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测量目标】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方式】给出函数解析式与极大值点,求参数的求参数的范围,间接考查了利用导数求 函数的极值;结合等差数列性质判断所求值. 【难易程度】较难【试题解析】(Ⅰ)2()e ()(3)2,x f x x a x a b x b ab a '⎡⎤=-+-++--⎣⎦令2()(3)2g x x a b x b ab a =+-++--,则22(3)4(2)(1)80,a b b ab a a b ∆=-+---=+-+>(步骤1)于是,假设12,x x 是()0g x =的两个实根,且12x x <.(1) 当1x a =或2x a =时,则x a =不是()f x 的极值点,此时不合题意. (2) 当1x a ≠且2x a ≠时,由于x a =是()f x 的极大值点,故12x a x <<. 即()0g a <即2(3)20a a b a b ab a +-++--< 所以b a <-所以b 的取值范围是()a -∞-,.(步骤2) (Ⅱ)由(Ⅰ)可知,假设存在b 及4x 满足题意,则 ⑴当21x a a x -=-时,则422x x a =-或412x x a =-, 于是1223a x x a b =+=--.即3b a =--.此时4223x x a a b =-=--+a a =+或4223x x a a b =-=--a a =-3)⑵当21x a a x -=-时,则212()x a a x -=-或122()a x x a -=-, ①若212()x a a x -=-,则242a x x +=,于是1232a x x =+=3(3)a b =-++,于是1a b +-=92--,此时242a x x +=2(3)3(3)4a ab a b +---++=3b =--a = (步骤4) ②若122()a x x a -=-,则242a x x +=于是2132a x x =+=3(3)a b =++,于是1a b +-=,此时42(3)3(3)13242a x a ab a b x b a ++---++===--=+(步骤5) 综上所述,存在b 满足题意,当3b a =--时,4x a =±当72b a +=--时,412x a +=+,当b a =-4x a =+.(步骤6)。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浙江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浙江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 学(理科)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5页,选择题部分1至2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5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k n kk n n P P C k P --=)1()(),,2,1,0(n k =台体的体积公式)(312211S S S S h V ++=,其中1S ,2S 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h 表示台体的高柱体的体积公式 Sh V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Sh V 31=,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球的表面积公式24R S π= 球的体积公式334R V π=,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第I 卷选择题部分(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4|{},4|{2<=<=x x Q x x P ,则( )A.Q P ⊆B.P Q ⊆C.⊆P Q RD.⊆Q P R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 ) A.?4>k B.?5>kC.?6>kD.?7>k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0852=+a a ,则=25S S ( ) A.11 B.5C.-8D.-114.设20π<<x ,则“1sin 2<x x ”是“1sin <x x ”的 ( )A.充分而不必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对任意复数i R y x yi x z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 z z 2||=-B.222y x z +=C.x z z 2||≥-D.||||||y x z +≤6.设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αα⊥⊂⊥l m m l 则,, B.若αα⊥⊥m m l l 则,//,C.若m l m l //,,//则αα⊂D.若m l m l //,//,//则αα7.若实数y x ,满足不等式组⎪⎩⎪⎨⎧≥+-≤--≥-+,01,032,033m y x y x y x 且y x +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m ( )A.-2B.-1C.1D.28.设F 1,F 2分别为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在点P ,满足||||212F F PF =,且F 2到直线PF 1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的渐近线方程为( )A.043=±y xB.053=±y xC.034=±y xD.045=±y x9.设函数x x x f -+=)12sin(4)(,则在下列区间中函数)(x f 不.存在零点的是( )A.[-4,-2]B.[-2,0]C.[0,2]D.[2,4]10.设函数的集合}1,0,1;1,21,0,31|)(log )({2-=-=++==b a b a x x f P ,平面上点的集合}1,0,1;1,21,0,21|),{(-=-==y x y x Q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函数)(x f 的图象恰好..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 )A.4B.6C.8D.1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2010高考浙江理数(含解析)

2010高考浙江理数(含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数学理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x ︱x <4},Q={x ︱2x <4},则 (A )p Q ⊆ (B )Q P ⊆ (C )Rp Q C⊆(D )RQ P C⊆解析:{}22<<x x Q -=,可知B 正确,本题主要考察了集合的基 本运算,属容易题(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位 (A ) k >4? (B )k >5? (C ) k >6? (D )k >7?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察了程序框图的结构,以及与数列有关的简 单运算,属容易题(3)设n 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580a a +=,则52S S =(A )11 (B )5 (C )8- (D )11-解析:解析:通过2580a a +=,设公比为q ,将该式转化为08322=+q a a ,解得q =-2,带入所求式可知答案选D ,本题主要考察了本题主要考察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属中档题(4)设02x π<<,则“2sin 1x x <”是“sin 1x x <”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因为0<x <2π,所以sinx <1,故x sin 2x <x sinx ,结合x sin 2x 与x sinx 的取值范围相同,可知答案选B ,本题主要考察了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意义,以及转化思想和处理不等关系的能力,属中档题(5)对任意复数()i ,R z x y x y =+∈,i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2z z y -= (B )222z x y =+ (C )2z z x -≥ (D )z x y ≤+解析:可对选项逐个检查,A 项,y z z 2≥-,故A 错,B 项,xyi y x z 2222+-=,故B 错,C 项,y z z 2≥-,故C 错,D 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科)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柱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B相互独立,那么其中S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表示柱体的高
椎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在一次实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
的概率
其中S表示椎体的底面积,h表示台体的体积公式椎体的高球的表面积公式
其中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球的体积公式
H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表示球的半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x |x<4},Q={x |x2<4},则
(A)(B)
(C) (D)
(2)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出的S=57,则判断框内为
(A)k>4? (B)k>5?
(C) k>6? (D) k>7?
(3)设S n 为等比数列{a n}的前n项和,8a2+ a5=0, 则S5/S2=
(A)11 (B)5 (C)-8 (D)-11
(4)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对任意复数z=x+yi (x,y∈R),i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6)设m,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7)若实数y x ,满足不等式组,且y x +的最大值为9,则实数m 、n
(A)-2 (B ) -1 (C)1 (D)2 (8)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0,0(12
22
2>>=-
b a b
y a
x 的左,右焦点。

若在双曲线右支上存
在点P ,满足
2
PF =
21F F ,且2F 到直线1PF 的距离等于双曲线的实轴长,则该双曲
线的渐近方程为
(A)043=±y x (B ) 053=±y x (C)034=±y x (D) 045=±y x (9)设函数,
)12sin(4)(x x x f -+=则)(x f 不存在零点的是
(A)][2
,4-- (B ) ][0,2- (C) ][2
,0 (D) ][4,2
(10)设函数的集合
{},1,0,1;1,
21,
0,21
)log()(-=-=++==b a b a x x f P
平面上点的集合
{},1,0,1;1,
21,
0,21
),(-=-==y x y x Q 则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P 中函数
)(x f 的图像恰好经过Q 中两个点的函数的个数是
(A)4 (B ) 6 (C)8 (D)1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28分。

(11)函数f (x )=sin (2 x -
4
π)-22sin 2
x
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
(12)若某几何体的正视图(单位:cm )如图所示,
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cm 3
.
(13)设抛物线y 2
=2px (p >0)的焦点为F , 点A (0,2). 若线段FA 的中点B 在抛物线上, 则B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为________. (14)设n ≥ 2,n N ,(2 x +
2
1)n -(3x +
3
1)n = a 0+ a 1 x 2+…+ a n x n
,
将∣a 1∣(0≤k ≤n )的最小值记为n T ,则2T =0,3T =3
2
1-
3
3
1,4T =0,5T =
5
2
1-
5
3
1,…n T ,…
其n T =_______.
(15)设a 1,d 为实数,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满足S 5S 6+15=0,则d 的取值范围是 。

(16)已知平面向量α,β (α≠ 0,α≠β )满足|β |=1,且α与β- α的夹角为120°,则|a | 的取值范围是 。

(17)有4位同学在同一天的上、下午参加“身高与体重”、“立定跳远”、“肺活量”、“握力”、“台阶”五个项目的测试,每位同学上、下午各测试一个项目,且不重复。

若上午不测“握力”项目,下午不测“台阶”项目,其余项目上下午都各测试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种(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本题满分14分)在ABC 中,角A ,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cos2C= -14。

(Ⅰ)求sinC 的值;
(Ⅱ)当a=2,2sinA=sinC ,求b 及c 的长。

(19)(本题满分14分)如图,一个小球从M 处投入,通过管道自上而下落到A 或B 或C 。

已知小球从每个叉口落入左右两个管道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某商家按上述投球方式进行促销活动,若投入的小球落到A ,B ,C ,则分别设为1,2,3等奖。

(Ⅰ)已知获得1,2,3等奖的折扣率分别为50%,70%,90%。

记随机变量ξ 为获得k (k=1,2,3)等奖的折扣率,求随机变量ξ 的分布列及期望E ξ ;
(Ⅱ)若有3人次(投入1球为1人次)参加促销活动,记随机变量 η为获得1等奖或2等奖的人次,求P( η =2).
(20)(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F 分别在线段AB,AD
上,AE =EB=AF=
23
FD=4。

沿直线EF 将∆AEF 翻着成∆A ‘
EF ,使平面A

EF ⊥平面BEF 。

(Ⅰ)求二面角A ‘
-FD-C 的余弦值;
(Ⅱ)点M,N 分别在线段FD,BC 上,若沿直线MN 将四边形MNCD 向上翻
着,使C 与A ’
重合,求线段FM 的长。

(21)(本小题满分15分)已知m>1,直线l:x-my-2
m 2
=0,
椭圆C :(
x m
)2
+y 2
=4 ,F 1,,F 2分别为椭圆C 的左右焦点。

(Ⅰ)当直线l 过右焦点F 2时,求直线l 的方程;
(Ⅱ)设直线l 与椭圆C 交与A,B 两点,∆AF 1F 2, ∆BF 1F 2的重心分别为G,H.若原点O 在以线
段GH 为直径的的圆内,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 a 是给定的实常数,设函数f(x)=(x-a 2
)(x+b)e X
,b ∈ R,x=a 是f(x)的一个极大值点。

(1)求b 的取值范围;
(2)设x 1 ,x 2 ,x 3 是f(x)的3个极致点,问是否存在实数b ,可找到x 4∈ R ,使得 x 1 ,x 2 ,x 3, x 4的某种排列 1i x , 432,,i i i x x x (其中{i 1, i 2,I 3, i 4}={1,2,3,4})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所有的b 及相应的 x 4;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