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第四节玻尔的原子模型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4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新人教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 E2)跃迁到另一 种定态(设能量为 E1)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高能级 Em发 吸射 收光 光子 子hhνν= =EEmm- -EEnn低能级 En.
警示:(1)处于基态的原子是稳定的,而处于激发态 的原子是不稳定的.
答案:B
知识点二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及玻尔理论的
提炼知识
局限性
1.玻尔理论解释巴耳末公式:按照玻尔理论,从高 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hν=Em-En; 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 n 和 2 正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和 之后的定态轨道的量子数 n 和 2,并且理论上的计算和实 验测量的里德伯常量符合得很好,同样,玻尔理论也很 好地解释甚至预言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4 玻尔的原子模型
学习目标
1.知道玻尔原子理论基本 假设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跃迁、能量 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 等概念. 3.能用玻尔原子理论简单 解释氢原子模型. 4.了解玻尔模型的不足之 处及其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1.玻尔原子理论的 内容. 2.能级、跃迁、能 量量子化.
3.电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发生跃迁.(×)
小试身手
1.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处于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B.原子的能量状态不是连续的 C.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绕核做变速运动时一定向外辐 射能量 D.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是连续的
解析:玻尔依据经典物理在原子结构问题上遇到的 困难,引入量子化观念建立了新的原子模型理论,主要 内容为:电子轨道是量子化的,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处在定态的原子不向外辐射能量.由此可知 B 正确.
高中物理第18章原子结构18.4玻尔的原子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

②玻尔理论与巴耳末公式:根据玻尔理论的频率条件可 以推导出巴耳末公式,并且从理论上算出里德伯常量R 的值。这样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相符合。同样玻尔理 论也能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③玻尔理论与气体导电管的发光: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 定,气体放电时受到高速电子的撞击,有可能跃迁到激 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_不__稳__定__,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 的能级跃迁,放出_光__子__,最终回到基态。这就是气体导 电时发光的机理。
④玻尔理论与原子光谱的分立性: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 级跃迁时放出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的_能__量__差__,由 于原子的_能__级__是分立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 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⑤玻尔理论与原子的特征谱线:由于不同的原子具有不 同的结构,能级各不相同,因此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 _频__率__也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 _特__征__谱__线__的原因。
【解析】选D。因为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所以应 放出光子,故B、C错误;“直接”从一能级跃迁到另一 能级,只对应某一能级差,故只能放出某一频率的光子, 故A错误,D正确。
3.(多选)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种光子后,向外 辐射了ν1、ν2、ν3三种频率的光子,且ν1>ν2>ν3, 则( ) A.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1 B.被氢原子吸收的光子的能量为hν2 C.ν1=ν2+ν3 D.hν1=hν2+hν3
【解析】选A、C、D。氢原子吸收光子能向外辐射出三 种频率的光子,说明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了第三激发态
(如图所示),
在第三激发态不稳定,
又向低能级跃迁,发出光子,其中从第三能级跃迁到第 一能级的光子能量最大,为hν1,从第二能级跃迁到第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4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八页,共55页。
3.解释气体导电发光: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
光子
原子不受稳到定电子的撞击,有可能(kěnéng)向上激跃发迁态到_____(_g_u,ā处ng于z 激发态
的原(wěndìng)
ǐ)
子是_______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_____,最终回到
基态。
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_____,该Em式-E被n 称为频
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反之,当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态 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吸收的光子能量同样(tóngyàng)由频率条件决定。
第四页,共55页。
【判一判】 (1)玻尔认为电子运行轨道半径是任意的,就像人造地球卫星,能量大一些,轨 道半径就会大点。 ( ) (2)玻尔认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能连续(liánxù)取值。 ( ) (3)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放出任意能 量的光子。 ( )
1 其中E1代表氢原n子2 的基态的能级,即电子在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上运动时原子的能
量值,E1=-13.6eV。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量子数n越大,表示能级越高。 (3)原子的能量包括(bāokuò):原子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具有的电势能和电子运动的 动能。
第二十页,共55页。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
4 玻尔的原子(yuánzǐ)模型
第一页,共55页。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轨道量子化:
库仑(kùlún)
(1)原子中的电子在_________的作用(zuòyòng)下,绕原子核做_________。
引力
圆周运动
3.解释气体导电发光: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
光子
原子不受稳到定电子的撞击,有可能(kěnéng)向上激跃发迁态到_____(_g_u,ā处ng于z 激发态
的原(wěndìng)
ǐ)
子是_______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_____,最终回到
基态。
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ν=_____,该Em式-E被n 称为频
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反之,当电子吸收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态 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吸收的光子能量同样(tóngyàng)由频率条件决定。
第四页,共55页。
【判一判】 (1)玻尔认为电子运行轨道半径是任意的,就像人造地球卫星,能量大一些,轨 道半径就会大点。 ( ) (2)玻尔认为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能连续(liánxù)取值。 ( ) (3)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时,会放出任意能 量的光子。 ( )
1 其中E1代表氢原n子2 的基态的能级,即电子在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上运动时原子的能
量值,E1=-13.6eV。n是正整数,称为量子数。量子数n越大,表示能级越高。 (3)原子的能量包括(bāokuò):原子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具有的电势能和电子运动的 动能。
第二十页,共55页。
3.跃迁: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
4 玻尔的原子(yuánzǐ)模型
第一页,共55页。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轨道量子化:
库仑(kùlún)
(1)原子中的电子在_________的作用(zuòyòng)下,绕原子核做_________。
引力
圆周运动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 能级:量子化的能量值。 ➢ 定态:原子中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
基态:能量最低的状态(离核最近) 激发态:其他的能量状态
n
5
4
量3 子2 数
1
E∞
E5 激
E4
发
E3 态
E2
E1 基态
轨
道
与
能
1
级
2
相
3对
应
假说2:频率条件(跃迁假说E4
3
E3
2
E2
1
E1
针对原子光谱是 线状谱提出
2. 根据玻尔理论,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 E 的轨道跃迁到能
量为 Eʹ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λ 的光,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
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 Eʹ 等于 ( C )
A. E h
c
B. E h
c
C. E h c
D. E h c
假说1:轨道量子化
针对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
围绕原子核运动的 电子轨道半径只能是某 些分立的数值。且电子在 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 是稳定的,不产生电磁辐 射,也就是说,电子的 轨道是量子化的。
分立轨道
能级(定态)
针对原子的稳定性提出
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 动,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 玻尔指出,原子在不同的状 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所以 原子的能量也是量子化的。 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
原子在始、末两个能 级 Em 和 En ( Em>En ) 间 跃迁时,发射 (或吸收) 光子的频率可以由前后 能级的能量差决定:
h Em En
基
电子克服库仑引力做功增大电势能,原子的能量增加
激
吸收光子
跃迁
原创: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讲授式)

任汉鑫
任汉鑫2
气体导电时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任汉鑫3
回顾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分割 建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否定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建立
出现矛盾 α 粒子散射实验
出现矛盾 原子稳定性 氢光谱实验
建立
? 新理论
任汉鑫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三个重要假设) 假说1: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分割 建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否定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建立
出现矛盾 α 粒子散射实验
出现矛盾 原子稳定性
建立
? 新玻理尔论模型
氢光谱实验
复杂(氦)原子
光谱出现困难
怎样修改玻尔模型?
任汉鑫
怎样修改玻尔模型?
思想:必须彻底放弃经典概念? 关键:用电子云概念取代经典的轨道概念
4、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 D
)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任汉鑫
5、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 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
则在此过程中( C )
任汉鑫
例2: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
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
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 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
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
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B
A.40.8 eV
任汉鑫2
气体导电时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任汉鑫3
回顾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分割 建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否定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建立
出现矛盾 α 粒子散射实验
出现矛盾 原子稳定性 氢光谱实验
建立
? 新理论
任汉鑫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三个重要假设) 假说1:轨道量子化与定态
汤姆孙发现电子 否定 原子不可分割 建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汤姆孙的 西瓜模型
否定 卢瑟福的核 式结构模型
建立
出现矛盾 α 粒子散射实验
出现矛盾 原子稳定性
建立
? 新玻理尔论模型
氢光谱实验
复杂(氦)原子
光谱出现困难
怎样修改玻尔模型?
任汉鑫
怎样修改玻尔模型?
思想:必须彻底放弃经典概念? 关键:用电子云概念取代经典的轨道概念
4、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 D
)
A、可以取任意值
B、可以在某一范围内取任意值
C、可以取一系列不连续的任意值
D、是一系列不连续的特定值
任汉鑫
5、按照玻尔理论,一个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半径为ra的圆 轨道自发地直接跃迁到一半径为rb的圆轨道上,已知ra>rb,
则在此过程中( C )
任汉鑫
例2: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
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
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 eV, 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
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
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B
A.40.8 eV
18.4玻尔的原子模型

∞ 6 5 4 3 2
1 基态
0 eV
-0.54eV -0.85eV -1.51eV
-3.4eV
激发态
-13.6eV
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4、原子发光现象:原子 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 激发态或态跃迁的过程, 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 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出 去,这就是原子发光现象。 不同的能量,发射的光频 率也不同,我们就能观察 到不同颜色的光。
四、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玻尔理论成功的解释并预言了氢原子辐射 的电磁波的问题,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在解决核外电子的运动时 成功引入了量子化的观念
同时又应用了“粒子、 轨道”等经典概念和 有关牛顿力学规律
除了氢原子光谱外,在解决其 他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氦原子光谱
拓展与提高
原子结构的认识史
汤姆孙发现怎电子样观修否定改玻原尔子模不可型割 ?
注意区分:处于n=4能级的一个氢原子和一群氢原子最多释放几种
1、一个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
的光谱条数最多:n 1
n
E eV
2、一群氢原子跃迁发出可能 4
-0.85
的光谱条数最多:
3
-1.51
C
2 n
=
n(n 1) 2
2
-3.4
C42 6
1
-13.6
三、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阅读教材P58-P59,小组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公式:
原子的能量包括:原子的原子核与电子所具有的电势能和电子运动的动能。
En
e2 -k
rn
1 2
mvn2
-
1 2
k
e2 rn
2 2k 2me 4 E1
教法分析18.4 玻尔的原子模型

第4节 玻尔的原子模型P63学生要分清若干名词:量子化、能级、定态、基态、激发态、跃迁P65思考与讨论巴耳末公式中有正整数n 出现,这里我们也用正整数n 来标志氢原子的能级,它们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121(122nR -=λ , n m E E h -=ν……原子从较高的能级E 2跃迁到较低的能级E 1时,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为 12E E h -=ν……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n 和2,正好代表电子跃迁之前和跃迁之后所处的定态轨道的量子数n 和2。
因此,巴耳末公式代表的应该是电子从量子数分别为n = 3,4,5 … 的能级向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谱线。
按照这个思路可以根据玻尔理论推导出巴耳末公式,并从理论上算出里德伯常量R 的值,所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同样,玻尔理论也能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
审美体验P65弗兰克-赫兹实验――可以略去汞蒸汽--4.9eVP67玻尔模型的局限性:定量解释只适用于氢原子。
玻尔模型保留了“轨道”的概念,但实际上……--如果用疏密不同的点子表示电子在各个位置出现的概率,画出图来,就像云雾一样,可以形象地称做电子云。
P68第1题: 1. 用玻尔理论解释,当巴耳末公式n =5时计算出的氢原子光谱的谱线,是哪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造成的?请用氢原子能级图中的数据计算这条谱线的波长,再用巴耳末公式计算它的波长。
比较用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
)121(122nR -=λ , n m E E h -=ν 目的:体会科学美,加深对于原子能级与分立的光谱线间关系的认识。
不要再用巴尔末公式做其他题目。
18.4玻尔的原子模型

例5、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 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 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 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 1 的 。
n 1
A.1200
B.2000
C.2200
D.2400
4 3 2 1
解:画出示意图,分步计算,不难得 出结论①400个,②400个,③400个, ④200个,⑤200个,⑥200个,⑦400 个,共2200个。
1
2
B、 -
1
2
C、
12 1 2
例 4、 用光子能量为 E 的单色光照射容器中处于基态的氢原子。 停止照射后, 发现该容器内的氢能够释放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它们的频率由低到高依 次为ν1、ν2、ν3,由此可知,开始用来照射容器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可以 表示为:①hν1;②hν3;③h(ν1+ν2);④h(ν1+ν2+ν3) 以上表示式中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④正确
高 中 物 理
高 中 物 理
高 中 物 理
例2、(07年天津卷)图为氢原子能级 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 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 n=4能级跃到n=1能级产生的 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 迁到n=1能级产生的 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 同频率的光 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 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 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 E n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2)实物粒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的情况 当实物粒子和原子相碰时,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 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 于或等于原子某两定态能量之差,均可以使原子受激 发而向较高能级跃迁,但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仍不是任 意的,一定等于原子发生跃迁的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 3.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 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 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下 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可能不同.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 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 ) A.红、蓝-靛 B.黄、绿 C.红、紫 D.蓝-靛、紫
上 页
下 页
图18-4-4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解析:选A.由题表可知处于可见光范围的光子的能 量范围为1.61 eV~3.10 eV,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 能级跃迁时:E3-E2=(3.40-1.51) eV=1.89 eV,此 范围为红光.E4-E2=(3.40-0.85) eV=2.55 eV,此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点评】
在处理氢原子的辐射(或吸收)问题时,切
上 页
记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必须等于两个能级差,不
可能辐射(或吸收)两个能级差之外能量的光子;处于 高能量状态的氢原子可能向各个低能量状态跃迁而辐 射出若干可能频率的光子,因此画辐射跃迁图时要注 意各种可能的辐射.
上 页
范围为蓝靛光,故本题正确选项为A.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随堂达标自测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2.原子跃迁条件与规律 原子的跃迁条件hν=E初-E终适用于光子和原子作用 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的情况,以下两种情况则 不受此条件限制. (1)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电离的情况 原子一旦电离,原子结构即被破坏,因而不再遵守有 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如基态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 ,只要大于或等于13.6 eV的光子都能被基态的氢原子 吸收而发生电离,只不过入射光子的能量越大,原子 电离后产生的自由电子的动能越大.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解析】
玻尔假设的核心是原子定态概念的引入
上 页
与能量跃迁学说的提出,也就是“量子化”的概念. 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绕核运动时不同的圆轨
道相对应,是经典理论与量子化概念的结合,故正
确的选项是A、B、C. 【答案】 ABC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上 页
下 页
图18-4-1
课堂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例如: 1=-13.6 eV, 2=-3.4 eV, 3=-1.51 eV…, E E E E1 即 En= 2 ,n=1,2,3…. n 3.原子的能级跃迁 原子从一个定态跃迁到另一个定态,它辐射或吸收一 定频率的光子,即 hν=Em-En,从高能级向低能级 跃迁时辐射能量,反之吸收能量,辐射或吸收的能量 为两能级的能级差. 二、原子跃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跃迁与电离 跃迁是指原子从一个定态到另一个定态的变化过程, 而电离则是指原子核外的电子获得一定能量挣脱原 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的过程.
下 页
图18-4-2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解析】 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跃迁到n=2的能 级, 满足:hν=En-E2=2.55 eV, En=hν+E2=-0.85 eV. 所以n=4. 基态氢原子要跃迁到n=4的 能级,应提供: ΔE=E4-E1=12.75 eV. 跃迁图如图18-4-3所示. 【答案】 见解析 图18-4-3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基础知识梳理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一、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1.轨道量子化 不连续 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轨道半径只能是某些_______、 分立的 _______数值,这种现象叫做轨道量子化. 2.能量量子化 状态 (1)定态:电子在不同的轨道对应不同的____,在这些 辐射能量 状态中尽管电子在做变速运动,却不向外________, 定态 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_____. (2)能量量子化:电子在不同轨道对应不同的状态,原 能量 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____,因轨道是量子化 量子化的 弗兰克—赫兹 的,所以原子的能量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实 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变式训练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1.(2010年深圳模拟)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 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氢原子的能量增加 B.氢原子的能量减少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氢原子要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子 解析:选BD.氢原子的能级越高,核外电子离核越远, 故此过程是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要放出光子,从 而使原子的总能量减少.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4.几个基本概念 (1)量子数:现代物理学认为原子的可能状态是 量子化的 量子数 ________,各状态的标号1,2,3,4,……,叫做______ ,一般用n表示. 最低 (2)基态:原子能量_____的状态. 高 (3)激发态:原子能量较____的状态(相对于基态). (4)电离:原子丢失____的过程. 电子 二、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原子从较高的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放出光子的能 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 ,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 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课堂互动讲练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类型一
玻尔理论的理解
上 页
例1 玻尔在他提出的原子模型中所作的假设有( ) A.原子处在具有一定能量的定态中,虽然电子做变 速运动,但不向外辐射能量 B.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与电子沿不同的圆轨道绕核 运动相对应,而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是不连续的 C.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辐射(或吸 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电子跃迁时辐射的光子的频率等于电子绕核做圆 周运动的频率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上 页
下 页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三、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1.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 量子 玻尔理论第一次将_____观念引入原子领域. 跃迁 提出了定态和____的概念,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 实验规律. 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 过多地保留了经典理论,即保留经典粒子的观念,把 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3.电子云 坐标 原子中的电子没有确定的____值,我们只能描述电子 概率 在某个位置出现_____的多少,把电子这种概率分布用 疏密不同的点表示时,这种图像就像云雾一样分布在 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上 页
下 页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能量值 (3)能级:把量子化的_______称为能级,其中能量最 激发态 低的状态叫做基态,其他的状态叫做_______.处于 基态 ____的原子最稳定. 3.跃迁条件 (1)跃迁:当电子由能量较高(较低)的定态轨道跳到能 量较低(较高)的定态轨道的过程. (2)电磁辐射:当电子在不同的定态轨道间跃迁时就会 光子 放出或吸收一定频率的______,光子的能量值为:hν Em-En =________ (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ν是光子的频率, Em是高能级能量,En是低能级能量).
上 页
下 页
课堂互动讲练
随堂达标自测
课时活页训练
基础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类型二
第 十 八 章 原 子 结 构 例2
氢原子跃迁规律的应用
如图18-4-2所示,氢原子从n>2的某一能级
上 页
跃迁到n=2的能级,辐射出能量为2.55 eV的光子.问
最少要给基态的氢原子提供多少
电子伏特的能量,才能使它辐射 上述能量的光子?请在图中画出 获得该能量后的氢原子可能的辐 射跃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