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总

1.确定城市道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交通量2. 设计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行车速度3. 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4. 当设计速度为60km/h时,f值取0.06,超高横坡度采用0.04,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280m5. 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外侧路面边缘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6. 无中央分隔带的道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7. 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μ>08. 弯道加宽一般在内侧进行9. 双车道道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
10. 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回旋曲线11. 不使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计算行车速度的6s行程。
12. 各级道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为路拱横坡度13. 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路基中线标高14. 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根据行程时间和视距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15. 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上坡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16. 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10m的整数倍桩号处。
17. 《规范》规定:城市道路竖曲线采用二次抛物线18. 护坡道的作用是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19. 中间带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对向车流20. 交织角是指进、出环道车辆的行车轨迹线相交的交角。
21. 匝道是用来连接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的通道。
22.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左转弯车辆。
23. 平面交叉口上路线交叉角最小不得小于45°。
24. 城市道路的总宽度指的是城市道路两侧红线之间宽度25.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A. 交通功能;B.城市公共空间功能;C.城市防灾功能;D.形成城市结构功能26.在一条车道上连续行驶的车流中,跟随运行的前后相邻两车头的间隔距离叫车头间隔27. 停车视距由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距离、汽车制动距离、安全距离部分组成。
道路工程各章知识点及标准答案

一、复习要点:第一篇第1章绪论考核要求:1、了解道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五种运输方式及特点。
2、了解我国道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
3、理解划分道路等级的依据及等级划分。
4、理解道路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设计阶段及适用条件。
5、理解设计车辆、设计车速、交通量、通行能力等道路设计依据。
知识点:1.什么是道路?包括哪些实体?道路设计有哪两大方面?答:道路是带状的三维空间人工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工程实体。
道路设计要从几何和结构两大方面进行研究。
2.道路的等级和规模取决于什么?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如何?答:道路的等级和规模不取决于构造物的结构如何,而是取决于几何构造尺寸,一是道路宽度的构成,二是线形的几何构成。
道路几何设计的意义在于:(1)几何构造尺寸是伴随道路全部设计和施工的基础;(2)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道路建设与运营的经济性;(3)几何构造尺寸决定了道路的等级与规模。
3.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答:道路几何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1)汽车在运动学及力学方面是否安全、舒适;(2)视觉及运动心理学方面是否良好;(3)与环境风景是否协调;(4)从地形方面看在经济上是否妥当。
4.道路的分级按技术标准公路是如何分级的?各有何特点?答:根据交通部2004—03—01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后简称《标准》)将公路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按行政管理体系公路是如何划分的?有和意义?答:按行政管理体制根据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分为:国道、省道、县乡(镇)道、及专用公路。
道路工程期末复习资料(小抄)

名词解释:道路工程:是以道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工程实体的总称.道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道路平面线性: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各种基本线性组成。
视距: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或迎面驶来的汽车),为防止冲撞而制动或回避障碍物绕行所需要的距离。
停车视距: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停车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超车视距:指汽车行驶时为超越前车所必须的视距;会车视距:指两对向行驶的汽车能在同一车道上及时刹车所必需的距离。
合成坡度:道路在平曲线路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有超高,则最大坡度在纵坡和超高横坡所合成的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为合成坡度。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变坡点: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交点。
竖曲线: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以及视距的要求而在边坡处设置的纵向曲线,即为竖曲线。
凹型竖曲线:w为正,变坡点在曲线下方,竖曲线开口向上。
凸型竖曲线:w为负,变坡点在曲线上方,竖曲线开口向下。
超高:在路基横断面设计中,当圆曲线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需将外侧车道抬高,构成与内侧车道同坡之单坡横断面,这种设置成为超高。
匝道:为不同水平面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转向使用的连接道。
压实度:压实度指的是工地上压实后的干容重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的该路基土的最大干容重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水泥混凝土路面:指用各种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的路面结构,亦称刚性路面,属于高级路面。
沥青路面:沥青路面是以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石油沥青、各种改性沥青等为结合料,粘结各种矿料修筑的路面结构。
半刚性基层:用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或碎(砾)石来修筑的基层通常称为半刚性基层,初期强度和刚度较小,其强度和刚度随龄期的增加而增长,所以后期出现刚性路面特性,但最终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刚性路面。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备考要点

第一章道路路线1道路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2干线公路分类:国道,省道,县道,乡道。
公路分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3城市道路按其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第二章道路交通基础1.设计速度:道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车速,称为设计车速。
它是在气候良好,车辆行驶只受道路本身的条件影响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安全,顺适驾驶车辆的速度。
2.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或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或行人数量。
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按全年统计的日交通量总和除以全年总天数,所得平均值为全年平均日交通量,单位为pcu/d。
它是确定道路等级的依据。
平均日交通量(ADT):平均日交通量为一年中给定时间段内统计所得双向车辆的总和除以观测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平均值为平均日交通量,简称ADT,单位pcu/d。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日或上午、下午)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取一年的第30位最大交通量作为设计小时交通量,即将一年中测得的8760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序,取序列号为第30位的小时交通作为设计交通量。
3.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或行人数量。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概念不同,交通量是指某时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
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小得多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自由驾驶,可以变更车速、转移车道,还可以超车。
交通量等于或接近于道路通行能力时,车辆行驶的自由度就明显降低,一般只能以同一速度列队循序行进。
当交通量稍微超过通行能力时,车辆就会出现拥挤、设置堵塞。
4.机动车通行能力的类别: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机动车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境均处于理想的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路段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数,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通行能力,也称为理论通行能力。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总论一、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二.道路的特点:(1)道路的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2)道路的经济特征:道路产品是固定在广阔地域上的线形建筑物,不能移动。
道路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道路虽是物质产品,但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道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三、功能:(1)公路的功能: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运输、长途运输;(2)城市道路的功能:提供城市交通服务、构成城市结构布局的骨架…四、道路的分类与组成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国、省、县、乡级公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专用道路: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包括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形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组成:○1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2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3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城市道路的组成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2、人行道;3、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4、交通安全设施:照明、标线、护栏等;5、排水设施:街沟、雨水口、窨井等;6、地下管线:电缆、煤气、给排水等;7、绿化带8、地铁、轻轨、高架桥等。
五.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汽车专用,昼夜交通量25000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25000-55000)、六车道高速公路(45000-80000)、八车道高速公路(60000-100000))一级公路:控制出入,昼夜交通量15000以上(四车道一级公路(15000-30000)、六车道一级公路(25000-55000))二级公路:混合交通,5000~15000(双车道二级公路(5000-15000))三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6000(双车道三级公路(2000-6000))四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辆以下(双车道四级公路(2000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400以下))(2)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路基宽度、弯道半径、最大纵坡六.城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分级:快速路:为城市大交通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主要联系道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连接和集散功能,兼有服务功能;(设计年限15年)支路:局部交通,以服务为主。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现行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1)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2)计算交通量时应将各种车都折合成小客车,以小客车为标准。
(3)高速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及二三级按15年预测。
(4)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与高速之间时,拟建公路为主干线公路宜选高速公路;若为集散公路宜选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4.(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
(2)各类道路按城市规模、交通量、地形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采用Ⅰ级,小城市采用Ⅲ。
第二章1.道路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应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用长直线、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2.选线原则:(1)平原区:短、捷、顺直;(2)丘陵区:指标均衡(微丘按平原,重丘按山岭);(3)山岭区:地形、地质为主(沿河线(都选在阳坡,迎风一岸)、越岭线(是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在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
以纵断面为主导,布线要处理好垭口选在,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者关系)、山脊线布设要处理好控制垭口、陡坡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之间的关系)。
3.桥隧与道路线形的配合:应以线形为主,桥隧为辅,并应尽量避免斜、坡、弯。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2010.12 第一篇勘测设计基本概念复习要点1.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设5个等级。
2.现代道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不包括折线3.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4.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h 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480m为宜。
5.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4% 。
6.两个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形要素组合型式称凸型。
7.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Ψ=f-i 。
8.设竖曲线的半径和外距分别为R和E,二者单位均为m,则坡度角ω与R、E的关系为R=9.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Z=T+y。
10.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
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12.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是20年。
13.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为150.5m,则直缓(ZY)点桩号为K1+149.5。
14.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最少需要路线的纵断面图和平面图。
15.根据驾驶员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行车视距分为4种16.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f•G。
17.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向曲线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V以km/h计)为宜。
18.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切线长为T,则外距E为E= 。
19.在纵断面设计中,凸形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指标相同的是竖曲线最小长度。
20.在土石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
设L和L免分别为平均运距和免费运距,单位均为m,则平均运距单位n为n= (级)。
21.关于图上定线所利用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22.根据我国实际条件,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选用的设计速度为120km/h。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单选题1.某城市快速路,可能通行能力为2200pcu/h,道路分类系数αc=0.75,单向两车道,车道折减系数αm=1.85,则该路的设计通行能力是()。
A.2200B.4400C.3053D.33002. 某道路的基本通行能力为2100,最大服务交通量是1400,则该道路表示服务水平等级的饱和度(V/C)是()。
A.0.34B.0.67C.0.58D.0.753.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取I=8%,f=0.14则极限最小半径是()m。
A 60B 80C 100D 1204. 转坡点桩号K5+800,T=79.5,则交点桩号是()。
A K5+720.5B K5+805.5C K5+750.5D K5+879.55. 某交叉口右转车辆的车速是30km/h,一条机动车道的宽度3.75米,分隔带宽度1.5米,非机动车道的宽度4.5米,横向力分布系数μ=0.15,横坡I=1.5%,则道路的转弯半径是()米。
A 45B 33C 35D 376. 弯沉是指在规定的标准车作用下,路基或路面()位置产生的总垂直变形(总弯沉)或垂直回弹变形值。
A 轮隙B 轮侧C 轮前D 轮后7.()内摩擦系数较大,又有一定的粘结性,易于压实,使获得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是良好的填筑材料。
A 砂土B 粘土 C砂性土 D碎石土8.路基干湿类型应根据实测不利季节路床表面以下()cm深度内土的平均稠度仍ωc,或根据自然区划、土质类型、排水条件以及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按规范确定。
A 80B 100C 120D 1409.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出来产生剪切破坏是( )。
A车辙 B 沉陷 C 松散 D推移10.通过刚性面层和基层传到土基上的压力很小,一般不超过( ) MPa。
A O.O3B 0.05C 0.1D 0.51. 确定公路等级时使用的是道路通车年的交通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道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公路的定义,城市道路的分级。
道路的定义: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公路的分类: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称为支线公路。
公路的分级及定义: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城市道路的分级: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省道网、县道网如何进行编号?1.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编号区间为G11~G89。
3.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段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编号区间为G10~G90。
4.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W”、“S”、“N”组合表示,分别指示该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南、北方位。
5.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按照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采用G91~G99 编号;其中台湾环线编号为G99,取意九九归一。
6.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一般联络线的编号,由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G”+“主线编号”+ 数字“1”+“一般联络线顺序号”组成,编号为4位数。
7.城市绕城环线的编号为4位数,由“G”+“主线编号”+ 数字“0”+ 城市绕城环线顺序号组成。
主线编号为该环线所连接的纵线和横线编号最小者,如该主线所带城市绕城环线编号空间已经全部使用,则选用主线编号次小者,依此类推。
如该环线仅有放射连接,则在1位数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
3.通行能力及交通量的区别?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有哪些?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道路通行能力: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以veh/h,pcu/h或veh/d表示。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段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道路通过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4.公路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分级。
概念: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分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类型,公路横断面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公路组成:公路横断面组成包括车行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公路类型及特点:1.单幅单车道定义: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适用: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
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4.50m、路面宽度为3.50m就属于此类。
2.单幅双车道定义: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适应的交通量(400~15000)小客车/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
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事故率也高。
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二、三、四级公路。
3.单幅多车道定义:一般指整体式的双向划线分隔的多车道公路。
适用:一级公路。
4.双幅多车道定义: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
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占地多、造价高。
适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5.不对称路幅特殊情况下,比如地形限制、交通特点、交通组织等,可以将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等设计成高程不对称、宽度不对称或上下行分幅设计以适应特殊要求。
城市道路组成: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
6. 什么是方向分布系数?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如何确定(计算)?行车方向交通量与双向交通量的比值;机动车车行道(路面宽度)由数条机动车车道组成,其宽度为:W=(车道数×一条车道宽度+2 ×路缘带宽度)+双黄线宽度+分车带宽度+附加车道宽度机动车道数量: mh N N n 力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设计小时交通流量计算为两车道或两车道以上(单向)应进行车道系数折减,并根据道路等级等交通组织因素确定。
通常双向车道不宜采用奇数,交通量分布系数K>2/3时,可采用变向车道。
双向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6条。
7.附加车道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设置附加车道?1.错车道四级公路路基宽度采用4.5米时,应在不大于300米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
2.爬坡车道定义: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上坡方向右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在连续上坡路段,当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安全等受到载重汽车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为3.5米。
3.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变速车道是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是为了使车辆在进入主线之前,能安全地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是为了保证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能安全减速而设置的变速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公路与公路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衔接出入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宽度为3.5米,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加减速车道宽度宜为3.75米。
4.紧急停车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米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
间距不宜大于2公里,宽度一般为5米,有效长度50米,并设置100米和150米左右的过渡段。
5.避险车道定义: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当平均纵坡≥4%,纵坡连续长度≥3KM;车辆组成内大、中型重车占50%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动装置。
为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增设的专用车道。
设置目的: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
设置要求:避险车道的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
8.什么是路肩和左侧路肩?路肩有什么作用?路肩的定义:公路和郊区道路上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为路肩。
左侧路肩: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左侧硬路肩内含左侧路缘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m。
路肩的作用:(1)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
9.什么是路拱?路拱坡度有什么作用?路拱形式有哪些?路拱的定义:为了迅速排除落在路面的雨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阻力,路面通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形。
路拱坡度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
尽快排走路面上的水,对路面结构层、路基的强度及行车安全有利。
路拱的形式:直线路拱、直线加抛物线路拱、折线形路拱、抛物线路拱。
10.什么是超高?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超高的定义: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超高的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3.分离式公路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11.设置加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设置加宽?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个车轮所走过的轨迹是不一样的。
2.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有较大的摆动偏移。
1)对于R>250m的圆曲线,不加宽。
2)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单车道公路采用规范值的一半,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时,则应加宽5)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12.超高缓和段与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及取用,典型横断面各特征点的超高值、加宽值的计算(计算)13.横向力系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缓和曲线?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缓和曲线长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横向力系数的意义:横向力系数μ表示汽车单位重量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
μ值越大,表示横向越不稳定,汽车就可能产生侧向滑移。
缓和曲线的定义:直线的半径为无穷大,进入圆曲线,半径为R,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时,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1.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3.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长度考虑:.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L=0.036V3/R2.按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计算L=0.83V3.按视觉条件计算:L=R/9~R采用值为上述计算中最大值(并取5m 的整倍数)14. 平面线形的要素哪些?曲线与曲线的组合形式有哪些?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回头曲线、复曲线等组合形式的定义?切线总长:外距:曲线总长:超距:其中: 五个基本桩号: ZH (直缓)、HY (缓圆)、q tg R R q T T h +∆+=+=2)(αR R R E h -∆+=2sec )(αL R L h 2)2(180+-=βαπh h L T D -=2R L 2=β342268824R L R L R -=∆232402R L L q -=组合形式: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回头曲线、复曲线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