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二单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节 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 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面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和谐型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 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 家”。
思考与练习
1.革命军人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觉悟的 核心是什么 2.革命军人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一)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二)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性 (三)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不应当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当成死的教 条。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 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 果你能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 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 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 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毛泽东
二、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是最科学的社会理想 (二)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是最进步的社会理想 (三)坚信共产主义理想是最美好的社会理想 (四)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
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几代、十 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长期的艰苦奋斗。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内涵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 科学性
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和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辩证统一的
四、坚持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 宏伟理想
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 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 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大纲课程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引导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使大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考试要求与有关说明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较系统地领会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运用本课程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分析、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综合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二、考试形式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命题以本大纲为指导,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领会约占30%,简单应用约占30%,综合应用约占20%。
3.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
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4.本课程考试题型举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等。
考试内容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1.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
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 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 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 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 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视马赛 尔· 德普勒的发现。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
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 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 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 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因报》 (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 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 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 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 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 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 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案例二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 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 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 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 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 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 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 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 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 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 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 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 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 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2020考研政治备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020考研政治备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考研正在积极备考的考生们,对于政治这一科,想必大家都在花时间复习了。
不知坐在书桌前的考生们,会不会看到政治便无从下手呢?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考研政治备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考研政治备考: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章必背知识点: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与作用
(1)理想的含义: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类型:从性质和层次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
(3)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4)理想和信念的关系:理想和信念相互依存。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5)理想信念的作用与意义: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思想道德修养 精品课程 第十二讲 树立崇高理想和科学信念

“读书是为了娶美女挣大钱”
•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样 一个简单的问题,现在 又成为大家争论的话题。 株洲教师尹建庭因提出 “读书是为挣大钱娶美 女”的“怪论”,引起舆 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 这个老师说了真话,值 得肯定,而且说的是最 真实最现实的理想,就 更值得肯定。
2019/1/27 3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2019/1/27
5
理想 流沙河
• • • • • • • • • • •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2019/1/27
16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
• 最高理想:一定社会 群体的最终奋斗目标。 • 中共的最高理想:实 现共产主义。
Rph4.jpg
2019/1/27
17
二、 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 历史命运
• 正确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2019/1/27
1
课程导入
• 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 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四 有”新人第一有就是“有理想”,可见理 想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青年学生, 更是与理想作伴。 理想与信念密不可分,但什么是理想, 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什么是信念,如何 坚定正确的信念,是我们本章所解决问题。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案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教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应牢牢把握理想信念这个核心。
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
同时,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提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质和博大胸怀,以解放全人类为已任,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反映和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示了工人阶级猁自身解放乃至解放全人类的现实道路。
案例: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理想信念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自学思考人生理想和信念问题,确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艰苦奋斗,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努力把理想变为现实。
2、主要内容: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科学的理想信念、确立和践行科学的理想信念。
3、教学重点:①理想信念及其特点、类型。
②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④正确把握确立和追求理想过程中的问题。
4、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启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5、教学时间:6学时。
第一节理想信念及其作用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
有无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就像是一道分水岭,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
科学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使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我们在把握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时,即要分别考察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和特点,又要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从整体上去把握。
㈠什么是理想信念1、理想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那些违背客观规律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象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2、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
㈡理想信念的基本特点1、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
但是,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2、理想信念的特点:思想性与实践性、时代性和阶级性、多样性与共同性。
㈢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1、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一个体系。
它包括四个基本方面,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信心、对我们党和政府的信任。
"四信"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体系框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就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这四个方面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层次不同的四个信念。
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又叫共产主义,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相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或共产主义的信仰。
这种信仰是一种崭新的信仰,与宗教信仰等有着根本不同。
大体说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现实性宗教信仰总是讲两个世界,一个现实世界,一个神灵世界(或天国),而且倾向于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无意义的,彼岸的神灵世界才是真实而美好的,因此往往倡导否定和消极对待这个现实世界,去追求一个虚幻的天国。
这样的信仰不是现实的信仰,而是超验的信仰,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信仰则不同,它只承认一个现实的世界,认为除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主张在这个惟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反对人们离开社会、离开现实世界去追求想像中的天堂幻景。
马克思主义承认现实世界总是不完美的,特别是阶级社会中存在着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但认为只有进行现实的斗争才能最终克服这些现象,而不是逃避现实,幻想到另一个世界中去解脱。
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以科学为基础的,与科学的发展相一致的。
以往人们总是把信仰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信仰总是非科学的,宗教信仰往往就是这样,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信仰,它的产生有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现实,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武器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