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栽培资料

仙人掌及多肉植物栽培要领

什么是多肉植物? 多肉植物(Succulent ,其中的词根出自拉丁语succos --- 汁, 液)范围涵盖60多科300多属 ,指那些进化出了特殊的贮水组织,拥有肥厚的叶片、或膨大的茎干,或硕大的块根的植物,以此来对抗干旱的环境。它们吸收保存水分的能力超群,得以在大部分植物不敢落足之地生生繁衍不息。
多肉叶类: 叶片除表层是一薄层进行光合使用的组织外,内部几乎全是贮水细胞。 如:芦荟,瓦苇,生石花,长生草

块茎类: 多肉的茎干内有大量的贮水细胞,表面是一层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叶片很少甚至干脆不长叶子,以防止因叶面蒸发而丧失水分。如:大部分仙人掌科植物,大戟属的布纹球,国章属植物

块根类:由藏在土中的肥大的肉质根来贮藏水分,以躲避阳光的独炙烤和食草动物的啃食。茎或叶经常会在最干燥的季节脱落以保水。如:胡克酒瓶,火星人属的edulis,Pterocactus属的kunzei,有翼柱属的striatus

有的植物结合了上述多种方法,植株各部分一起来贮水。很多茎干类植物同时用膨大的茎和根来贮水,长有每年脱落的叶子或永久性的多肉的叶片。如:长寿城属的pygmaea,奇峰锦属的paniculata, 葡萄瓮属的葡萄瓮。

花盆 陶土盆或塑料盆。这两种盆都能种好花。塑料盆轻,便宜,保水性好,干净。陶土盆可以稳定支撑大型植株,可以缓解浇水过多引起的负作用。

很多仙人掌及多肉植物都只有须根,不需要使用标准种植用盆,最好用半高比例或扁平盆。将一个根系很浅的品种种在一个较深的盆中只会对其生长不利,因为下部根系达不到的盆土会将水分保留很长时间,使盆土粘滞。那些有块茎或主根的品种需要较深的盆土,在标准盆或深盆中会生长地很好。无论选用何种盆,其底部都必须要有排水孔,还要在底部放一些碎盆片或干净的石子。

对于欣赏茎干类的植株使用盆景盆会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粗大奇异的茎干(块根或矮茎)从盆土跃然而出。最后一点,一些仙人掌及多肉植物的原生地是富含石灰岩的地区,它们经常生长在石灰岩的缝隙中,这类植物很适合种植在一整块石灰华(一种石灰质沉积岩)中,那样视觉效果会非常好,看上去就象高山植物。

配制植料 各种不同类型的种植用土都有市售,从John Innes堆肥土到泥炭土及园艺堆肥土,掺入不同规格的园艺用粗砂,混合成易于渗水的植料;掺入粗砂的量从30%到70%不等,具体比例需要根据您自己的种植经验,根据你的种植环境和手头可利用的材料,决定土、沙、粗砂的混合比例。

泥炭土相较于堆肥土更易滋

生根粉蚧,有些种植者感觉生石花在泥炭土介质中长得不太好,我本人最初也使用泥炭土,现在更喜欢使用基于园土的混合植料。椰壳纤维现在正有取代泥炭土的趋势,但这种植料分解腐败的速度,对于生长非常缓慢的仙人球品种来说太快了。

有些品种,如景天科拟石莲花属植物不喜欢石灰质,更喜欢含泥炭土的植料,其它的如龟甲牡丹,金琥属太平丸,Escobaria属tuberculosa在它们的原生地通常生长在石灰质壤土中,因此它们的植料中应加入一些重质碳酸钙类或白云石颗粒。另外还有一些植物如Geohintonias 喜欢生长在几乎纯石膏质的土中。

重质碳酸钙呈弱碱性,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性。白云石所含成份为碳酸钙镁,呈弱碱性。石膏的成份硫酸钙,是中性的。生石灰的成份为氧化钙,其碱性太强,不能用于盆栽花卉。


多刺植株的倒盆 翻转植株后用盆的边缘轻击椅子面的角,或用一块木头敲击盆的边缘使盆—土分离。上述方法不太成功时,用一根木棍插入盆底部的孔均匀施加压力会有帮助,但要注意有肉质根或块根的植株尽量不要这样做。如果是塑料盆或其它有弹性的盆,先轻轻地隔着盆壁挤压盆土会使盆更容易脱出。最后,如果根团过于紧密,实在不行,为了不伤害植株,可以把盆弄碎,总好过把植株弄伤。

盆放一边,从植株的根系上去掉旧土,注意观察是否有害虫。一旦发现土里有害虫,尽可能多地去除旧土,或用水把土冲干净,用内吸性杀虫刹浸泡,含有乐果成份的更好。 将植株重新栽入盆中,如果植株的根团在旧盆中已长满,应换一个稍大的新盆(大约直径加大2厘米)。将干的新植料均匀地填入根系内,栽好后放置约两周再浇水,以利于根系伤口的愈合。

栽培大戟属一点提示 大戟属包括大量迷人的多肉类及非多肉类植物,它们的形态和外形尺寸千差万别,非常值得收藏。但大戟属植物的一共同特征是茎叶内都有乳白色的汁液,其毒性很大,照料它们时一定要小心。大戟属的汁液千万不要意外滴入眼睛,沾上皮肤表面后要马上用清水洗去。为大戟属植株换过盆或做过日常照料后洗手是个值得提倡的好习惯。

光照 大多数仙人球及多肉类植物都喜欢尽可能多的光照,南向或东南向的窗台,温室,暖棚或玻璃花房是最理想不过的环境,适合于这些栽培环境的品种取决于是否能满足其最低越冬温度。大量充足的光照能防止植株“徒长”并促进开花。虽然仙人球类的自然生长环境光照强烈,但它们也能适应低照度的英国气候,所以在经过漫长阴暗的冬天,迎来新春第一抹阳光的时候,要防止植株日光浴时被

晒伤。新购进的植株,或曾生长在遮荫环境,或温室阴暗角落的植株,应用几天的时间逐步加大光照度,使其最终适应全日照环境。

浇水 生长期仙人掌和多肉类不能长期断水,这是常识。在炎热的夏季,每周浇一次,保持盆土干湿适度,天气变凉爽时,延长浇水间隔,盆土必须干透后再浇。冬季,很多仙人掌和多肉类要休眠,这时它们只需很少量的水,甚至完全断水,但这还要参照具体的环境温度和光照度。如果你的植株放在冬季供暖的室内窗台上,冬天也要浇水。

水质:世界很多地方的自来水里都含有碱性及其它盐类矿物质,还有氯等添加剂,这些应尽量避免使用。直接用含各种盐矿物质的自来水冲植株,会在其表面留下细微的沉积物,仙人球基部的刺结上一层沉积物。自来水被烧开后,能清除一部分矿物质,但是可溶性的成份仍然去除不掉。比较而言干净的雨水是最理想的用水,在生长期每次浇水都应加入一些肥料(仙人掌类专用肥或平衡复合化肥),雨水可从住房或温室的屋顶下水管获得。洁净水也可从冰箱及其它冷冻设备的结霜获得,或者从空调的冷凝器收集。如果你是一个超级发烧友,可以自制一个太阳能蒸溜器,在炎热的夏季一天可以获得几升水,网上有大量自制太阳能蒸溜器的设计图,

南非多肉类:其中很多品种(如生石花,肉锥花)在秋冬季生长,在浇水上要注意这一点。 生石花在从初夏到秋末期间(北半球五六月至九月末)正常浇水,依品种不同在八月末到深秋间开花,然后随着气温下降减少浇水量,让其表皮逐渐皱缩成纸样,直至次年初夏恢复正常浇水. 肉锥花 在秋冬季的生长期来得更晚,通常在生长期开始时开花。正常浇水应从夏末秋初至春天,但在最冷的冬季月份要断水。要注意观察植株的状态,不要快干死了还不浇水,否则它们就从休眠中再也醒不过来了。 番杏科植物的开花受日照长度的影响,人工光源可能会打乱其正常的开花周期(当然有些高手可用人工光源模拟日照变化,控制植株在一年中任何希望的时间开花)。

光照及人工用光 光由无质量的以3亿米/秒的高速运动的粒子(光子)组成,传播300米距离只需百万分之一秒(1毫秒),光子所携带的能量的大小决定了光的颜色(波长)。

人眼可看到的光波波长从400至700纳米之间,而且人眼对越靠近两端极限的光波越不敏感,而对此范围中段的光波很敏感。多数光源都产生由不同波长组成的混合光波,反应到人的视觉形成各种不同的颜色。

特定的波长或特定波长的组合,形成了各种特定的颜色。黄色光由波长590纳米

的光线或由绿色和红色光混合而成,白光通常由从紫到红所有波长的可见光线混合而成,但由纯蓝,绿和红三个单色光也能混合出白光。大多数人通常无法从由全光谱组成的白光中直接观察到连续的各色光谱,但通过狭缝观察荧光灯时能够看到各色光谱。

光强:人眼对光强作判断时经常犯错误,因为人眼对光照强弱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一个照明很好的办公室内,桌面的光强大约2000Lux(勒克斯),而直射的太阳光至少能达到8000勒克斯,很多仙人球及多肉类热带故乡的光强更高。

植物光合作用既需要红光也需要蓝光,而不需要也不吸收绿色光,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叶子在阳光下呈绿色。

很多植物长有其它颜色的叶子,从暗红,褐色,紫色到甚至黑色。这是因为植物受环境影响生成了不同的色素(如β花青素和花青素)造成的。例如,某些植物产生这一生化机制是为了过滤强烈的热带阳光,或者是有选择的栽培变种的极致表现。这些色素可伴随光合作用产生,但有时只能通过用强光,特别是含有蓝色及含紫外线成份的人工光源照射植株,才能迫其产生这类色素。

红色光对植物生长非常重要,色素吸收光谱中的红光成份,控制种子萌发,根的生长,块茎或鳞茎的形成,休眠,开花和结果。因此,红色光对促进开花结籽非常重要。

蓝色光比其它波长的光更能刺激生成叶绿素,促使植株叶片肥厚,茎干粗壮,株型更紧密。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吸收蓝色光后,促使老叶掉落,果实成熟。核黄素吸收紫色光(紧靠蓝色光)后影响植株的“趋光性”,即叶片对日照方向做出反应。

光源 阳光: 色温6000oK,是最有利于植株生长,保持良好叶色及促进开花的光线。植物经过千万年进化,已经适应了原生地的自然光线。植物原生地的光照质量,强度和时间长短,是我们在其他气候地域内栽培过程中使用人工光源的依据。

阳光最大的优点是完全免费,是最清洁的能源,但自然光照的质量和持续时间受变化无常的天气、海拔高度和四季更替影响很大。日照时间的长短变化对很多冬季开花植物的花芽分化影响显著,但天光不受我们控制,除非你采取辅助光照或遮光措施。日光浴另一个可能的副作用是,度过阴暗冬日的植株可能会在初春的阳光中晒伤或留下疤痕,这可以通过加强通风和适当遮荫来预防。大气的过滤作用可除去光谱中过蓝的光波成份,所以靠近两极的地区的阳光,及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分的阳光成份偏黄,因为太阳光要穿过相对更厚的大气层才能到达地面。

白炽灯:这种最常见的家庭照明用灯,产生色

温2750 - 2850°K的黄白色光和大量红外线。这种灯很便宜,但电光转换效率很低,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照明。植株长期接受这种光照会变得纤细柔弱。

石英卤素灯:产生纯净的色温3500°K的白光,其光谱中含有紫外线成份,人眼和皮肤如长时间暴露在其光线下会轻度受伤。它还会以红外线的形式辐射大量热,叶片或其它脆弱的东西靠得太近会被烤坏。建议不要直视点亮的未经紫外线过滤的石英卤素灯,其高亮度、热辐射和紫外线会对眼睛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

石英卤素灯相对便宜,不需起动电路。虽然其较高的灯丝温度使其比普通白炽灯效率高,但使用这种灯的运行成本比下面要介绍的新型放电灯高,它也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照明。其紧密的灯丝结构使其灯光很容易会聚在一个小的区域,所以可被用来进行“个别照明”,若使用光导纤维传导光线,其中的红外线(热)成份可被滤除。

金属卤化物(HID)灯:靠弧光放电产生的明亮蓝白色光,其色温接近阳光的5000-6500°K,大面积照明最有效的光源之一,其紧密的灯丝结构使其灯光易于会于一点。用此种灯光照明的植物株形紧密,但其光谱中缺乏对开花很重要的红光成份,可以使用专门设计的产生增强型3000°K色温橙红色光的灯。这种灯需要专门起动电路,如灯需水平安装,需要事先检查其结构是否能够在水平状态下工作。

钠蒸气灯:此种灯常用于公路照明,由钠蒸气低压放电产生的灯光为波长589纳米的单一黄色光。这种灯的效率很高,但光谱中缺乏红光和蓝光,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专门的起动电路。

高压钠灯:靠高压钠蒸气弧光放电产生略带粉色的白光,色温2050°K ,有效的大面积照明光源,植物在此光照下生长良好,但其灯光的色彩会影响被照射植株的观赏效果。标准型号的高压钠灯据说能促进开花和结籽,有能产生更多蓝色光型号的灯,蓝色光可使植株形态紧密。但如果是用高压钠灯补充自然天光的不足,则不需要再使用蓝光型灯,因为自然光线中含有大量蓝光成份。需要专门的起动电路,如要水平安装需要事先察明所购灯是否可以水平安装。

同时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正好取长补短,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荧光灯管:工作原理为氩汞蒸气混合气体低压放电发光,可产生线光谱光。放电产生的紫外线照射在灯管内壁的磷化物涂层上,产生色温2700 - 3000°K的暖白色光,或者 4100 - 4300°K的冷白色光,或者5000K—6350°K的“日光”,有为植物生长或鱼缸照明而专门设计的各种灯管。使用荧光灯运行效率中等,很适合小或低矮空间照明,因为灯管工作时

的表面温度较低。需要专门的起动电路,但非常容易购得。

多肉类植物的病虫害

随着收集的品种数量越来越多,问题也会遇到很多,起因可能是害虫、病害或不正确的栽培方法。如果方法得当,多肉植物会快速健康地成长,但在一个与其原生地迥异的环境中种植它们,要做到完美非常不易。

病虫害的威胁无时无处不在,不论是温室内还是窗台上,也不会顾及宝贝们身价的贵贱。但做好必要的预防,能有效阻止不愿看到的情况发生。绝大部分害虫都能用有效的方法消灭,但对于数量庞大的栽培群落,彻底根除害虫几乎是不可能的。

下面介绍一些控制部分病虫害的方法,但在使用任何一种药物时,请认真阅读商/药品的说明书,避免皮肤接触杀虫剂及其它化学品。

请谨记,所有的杀虫剂、杀真菌剂及其它一些园艺用化学药品对人都是剧毒的,所以请一定小心操作,橡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都应是必备用具。

预防病虫害

隔离检疫 无论从何处新得到一盆植株,在与其它植株放在一起前单独隔离几周绝对是明智之举,因为发现潜藏的害虫需要时间,特别是潜藏有虫卵时。一个较好的方法是,在温室的一个窗台上建一个与其它部分隔离的“检疫区”。有些爱好者喜欢给新引进的植株倒盆,更新栽培介质,这是观察根系生长状况和有无根粉蚧等害虫的好时机。

虽然看上去有些过于小心,但很多爱好者在引进新植株时,喜欢先用内吸性杀虫剂处理过后再倒盆,这当然是一种防止害虫侵入的办法,另一个需注意的是栽培用料事先一定要用高温处理,以杀死可能的害虫、蛹和虫卵。

检视 经常检查(如在每次浇水时)植株的状态,能够及早发现问题,越早治损失越小,越能阻止病虫害扩散。不要心存侥幸,想当然地认为只有你发现的那一株受害了,害虫能很容易地在你还一无所知时扩散到邻近植株。还有一个帮凶是蚂蚁,它们会象人类放牛一样,“放牧”粉蚧等害虫以吸食其分泌物,蚂蚁会帮助粉蚧迁移!

另外还要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在生长期出现生长不良,状态突然发生变化,外表变得柔弱皱缩,很可能是根系出问题的外在表现,根有问题就会影响植株吸收水份。根系可能出的问题包括根粉蚧、葡萄象甲等虫害,或因水害(如浇水过量)引起的烂根。

环境卫生 保持栽培环境干净整洁可有效预防发生病虫害。要及时清除枯枝败叶,枯/落叶是害虫最好的藏身之所,受潮后更能滋生真菌并产生大量孢子。进行重新定植和分株等操作后,一定要把现场打扫干净,向过道和花架下面的地面喷洒消毒剂,

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当然会有些不舒服的味道。

多肉植物的害虫

防杀害虫的常识 对于大多数常见害虫,常用内吸性杀虫剂、接触性杀虫剂、杀虫颗粒剂,有时还可使用它们的自然天敌。内吸性杀虫剂非常有效,它们是经植物吸收进入植株体液后,再被害虫吸食而将其毒死。但这种杀虫剂对人毒性很大,同样可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乐果是一种很有效的内吸性杀虫剂,但很可惜,因其容易对人造成伤害而正逐步退出市场。在植物的生长期内,可以通过浇水施用内吸性杀虫剂作为预防性措施,次数不要太多。

接触性杀虫剂如“马拉息昂”效果也不错,但只在喷施的期间内有效,并且要确保植株全株都要喷上药。很不幸的是,“马拉息昂”对景天科及其它一些多肉植物有毒,切记。

很多消毒香皂也可以使用,有些爱好者喜欢用冲淡了的洗涤液(一升水几滴)杀虫,效果先不论,至少这种方法无毒。

有一点需要注意,长期反复使用一种杀虫剂会使残存的害虫产生抗药性(生物进化的威力!),不清楚抗药性是否已促使新的杀虫剂上市。所以施用杀虫剂时一定要施得全面,杀得彻底,不使有漏网之虫,另一个建议是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杀虫剂。

用生物学方法可以控制有些害虫,但不能同时使用杀虫剂。在一个小的植物群内引入捕食害虫的昆虫,可以提供长期的保护但操作非常困难。我对在温室内使用生物学方法的效率有所保留,如果你不喜欢杀虫剂,这种方法值得一试。

粉蚧 最常见的一种危害仙人掌及多肉类植物的害虫,它们引起的话题可能是最多的了。粉蚧有很多种,都很细小,没有经验的栽培者是很难区分它们。它们所侵害的植物品种范围及各自的药敏性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在英国及其它地区的都有好几种粉蚧,可以经常发现“看上去不同”的粉蚧。
这种昆虫很小,颜色为灰色或浅褐色,很容易混入仙人掌科植物的刺中。它们通常的样子象2-3mm长的小臭虫,南瓜虫可以分泌一种特殊的红色素,可以用来制作食品着色剂的胭脂虫也是一种粉蚧。最近,英国发现了一种能分泌绿色着色剂的粉蚧。粉蚧通常喜欢聚集在软嫩的组织表面或生长点上,它们经常躲藏在植株位于表土下的基部,或皱缩的老叶下(如生石花)。

发生虫害的早期征候是白粉状小团出现在植物表面、刺的根部、植株靠土的基部及盆边内侧表土下。雌虫通常在这些地方织一个小粉球,在其中产卵或直接产出小的幼体。它们的排泄物中含有糖份,这会诱发黑霉病。蚂蚁喜欢它们分泌的“蜜露”,所以蚂蚁可以传播.
根治粉

蚧: 如果只有少量虫子要对付,涂抹甲醇(工业酒精)就能杀死它们。有些人按1:3(水3)的比例用水冲淡甲醇后喷花,如果想尝试,请注意这种雾或蒸气有毒,易燃,且混合液能使一些植物脆弱的表皮组织受伤。

如果虫害面积已经很大,须定期(每周或几周)喷洒杀虫剂,仔细阅读说明书,查明其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先用高压水雾尽可能把害虫从植株上冲下去,再使用接触性杀虫剂,如“马拉息昴”(不能用于景天科),或者含有机磷成份(乐果)的内吸性杀虫剂。注意采取防护措施,不要让皮肤接触到杀虫剂,避免吸入喷雾。在配好的药液中加入几滴洗涤液能帮助浸润缝隙死角及虫体表面的蜡质。只采取一种措施不足以彻底清除所有害虫及其幼体。一种极端的作法是,把植株连盆整体完全浸入一桶滴了洗涤剂(帮助浸润盆土)的药液中,能杀死绝大部分害虫,包括根粉蚧。采用这种方法后,植株需很仔细地使盆土干燥,风险在于若已有根粉蚧伤了根,这样做容易烂根,虽行之有效,实在是一种“一赌生死”的方法。

有些烟薰剂筒也能用于杀灭粉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在用药的同时保持干燥,但需反复使用才有效。点燃前使劲摇一摇以防燃烧不充分,放置在不可燃的物体表面,点燃蓝色的导火引信,在烟雾出现前迅速离开。我喜欢在春天和秋天各进行一次预防性薰蒸,因为那时温度太低不适合喷施内吸性杀虫剂药液。

粉蚧的生物学防治: 引入一种捕食性昆虫Cryptolaemus montrouzeri(一种草蛉),室温需保持在70oF (21oC)以上,在一个小的植物群内保持昆虫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平衡,以提供长期有效的保护,操作起来很困难。

根粉蚧 这是另一类经常危害仙肉类植物的害虫,它们只侵害植株的根部,但造成的损害非常大,常会引起受伤的部位真菌或细菌感染。它们会在土中制作白色粉状或绒毛状小团,有时也会出现在盆底与花架搁板之间的缝隙里。它们的样子很像2-3 mm长的微型臭虫。

根粉蚧的防治: 配合浇水,定期(每周或几周一次)使用杀虫剂,或用浸盆法(仅限于盆土部分),并在药液中加几滴洗涤液以帮助浸润盆土。浸盆后需要注意通风使盆土干燥,特别是当温度较低时。

做为预防性措施,植料中加入樟脑球似乎能防止根粉蚧入侵,至少能阻止其它虫子侵入。但樟脑球所含的化学成份会引起塑料变质,所以这种方法只适用于陶盆。( 另外,在英国,化学品只能用于说明书上标示的用途,用于其它范围外使用是违法形为。) 相对于堆肥土,根粉蚧更喜欢泥炭土,当然这不是绝对的。

鼠害

田鼠可能会在秋天进入温室,这里可是过冬的理想之地,当然也会在其他季节为寻找食物而进入温室。家鼠会在任何可能食用的东西上咬上一口,尝尝滋味,这些“美食家”的挑食可以防止中毒,所以真正被它们吃掉的远远少于被它们咬坏的。一只老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毁坏大量植株,尤其是对珍品和标本株情有独钟。

鼠害防治: 又一个大话题,可以把陷阱装置放在墙边活捉它们,带到足够远的地方放掉。如果你使用这种方法,需要经常检查并在陷阱中放一块胡萝卜,以防被捕的鼠类在你发现以前因脱水死亡。
(不服不行啊,对咬了自己宝贝的老鼠还如此人道。想想网上见过的国人标语“抓住贴小广告的踹死!”)

当然,想直接杀死老鼠可以使用传统型的捕鼠装置或撒毒饵,想尝试生物学方法可以养一只猫。

红蜘蛛
这种螨虫个头非常小,需要放大镜才能观察仔细。植株早期受害症状是表皮受虫咬的部分出现褐色点,进而扩大成疤痕,有时能观察到网状物。不要把这种体形微小,极其有害的红蜘蛛同较大的体长2-3 mm的红色螨虫弄混,那可是一种完全无害的捕食类。

红蜘蛛的防治: 这种红褐色螨虫喜欢干热,讨厌潮湿,所以对植株喷淋可防其侵害。有些杀虫剂对其有效(具体参见说明书),但最好是使用专门的杀螨剂。

防治红蜘蛛的生物学方法: 一种捕食性螨虫Phytoseiulus persimilis(智利小钝绥螨,或称智利捕植螨,中国已开放引入)可用于控制红蜘蛛,但室温需不低于70oF (21oC)。在一个小的植物群内,保持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平衡以得到长期保护,操作上很困难。

芦荟螨
这种细小的螨虫可使有害的芦荟属植物体表各处出现不正常的,不规则突起。

芦荟螨的防治: 及早发现,切除并烧掉受害部位或整棵植株以防扩散。

介壳虫
其外形扁平,或是一个稍微隆起的,表面蜡质的褐色小壳,侵害植株的叶片和茎部。虫体在其蜡质保护壳下吸食植物的汁液,还能引起病毒传染。其排泄物含糖份,能诱发黑霉病。介壳虫在英国不太猖獗,但有时也会为害,特别是夏天里放在室外的植株。

防治介壳虫: 定期(每周或几周一次)使用内吸性杀虫剂。

蜗牛
对仙肉类来说,蜗牛不是传统的害虫,但它们一旦入侵后果非常严重。蜗牛侵入住房较难,但可以靠附在盆边缘或盆底部进入室内。它们很容易通过通风口、裂隙或门缝进入温室和暖棚(阳畦)。

多肉类植物无疑是蜗牛们主要的目标,但就算是对付仙人掌类的刺它们也不在话下,啃掉了刺,接下来它们要干什么就不用说了。

防治蜗

牛: 通常勤检视植株,就能发现并摘除它们。如果你不想杀死这些柔弱娇美的小生命,放生地点最好远离你的温室200码以上,否则这些有地域感的小东西还会爬回来。

如果不想动手,可以使用软件动物杀灭剂颗粒,撒放在花盆间,效果非常好。

尖眼蕈蚊

这些黑色小飞虫也称菇蝇或土蚊,因为它们在湿土中产卵。它们尤其喜欢富含泥炭土的植料,多数的市售泥炭土中都有其幼体或卵,即使已经过了灭菌处理,因为只要装土的塑料袋上有一个小孔,它们就能进去。这种体态轻盈的飞虫喜欢群集在植株上空飞舞,受惊扰后向高处飞散。白色半透明的幼虫体长最大1cm,通常吃死亡或正腐烂的植物体,但也会继而吃新鲜的根并侵入多肉植物的茎干。我们撒播种子的环境对它们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幼嫩的小苗无疑是其幼虫最好的食粮。

尖眼蕈蚊的防治: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使用基于堆肥土的混合材料,而不使用泥炭土,这样同时还可以防止发生根粉蚧。含除虫菊酯的杀虫剂可以杀灭成虫,但对幼虫作用不大。混合植料时加入杀虫剂(如Permethrin,氯菊酯)也许有效。

葡萄象甲

大型的灰色甲虫,夏末在土中产卵,幼虫长着白色肥胖的身体、褐色的头。生活在土中的幼虫会先侵害根,然后侵入因根伤引起脱水突然开始衰败的植株的基部。成虫以叶子为食,它们在叶片上留下的啃咬缺痕是发生虫害的明显征状。

葡萄象甲的防治: 倒盆时注意观察是否有甲虫的幼体,一旦发现更换所有的植料。在盆土中加入benzene hexachloride(六氯化苯/六六六),注意人不要吸入,能防止幼虫存活。现在已有一种新型的针对葡萄象甲的杀虫剂面市,混合入植料中能全年有效。

控制葡萄象甲的生物学方法: 将一种专门的线虫配合浇水时施放入土中,能够攻击并杀死象甲的幼虫。

粉虱

一种危害多肉植物中多叶类品种(如一些萝摩科)的常见害虫。我的Fockea edulis(样子见下图,中名文暂无)似乎每年都要招上这些小害虫,大戟属中多叶的品种也常受害。种植过倒挂金钟属植物或卷心菜的人对它们应该不陌生,温室中的植物受害一般缘于从室外花园或菜地中的植物传入。

这种体形有些象蛾子的体长2 mm的白色小飞虫,常常成群地围绕受害植物飞舞,一旦受扰就向上逃散。翻看叶子的下表面,会发现它们的蛹或还不会飞的幼虫,必须尽早除去。除了虫子本身造成的危害,其幼虫分泌的含糖份的排泄物容易诱发霉污病。

粉虱的防治: 定期喷洒杀虫剂(每一至四周一次)。一种杀虫剂不足以杀死所有发育阶段的粉虱,一些烟薰剂

对粉虱也有效,但也需要重复使用。

粉虱的生物学控制: 一种寄生蜂Encarsia formosa (丽蚜小蜂)可在温室中用来控制粉虱。这种体形细小的黄蜂会在粉虱幼虫的体内产卵,使其最终变黑并死亡,由于寄生蜂要依靠粉虱才能繁衍,所以在一个小的栽培群落中保护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平衡,在操作上很困难。

蚜虫

花园中常见的greenfly(桃蚜)和blackfly(蚋/墨蚊)也能进入温室,危害叶子繁茂的植株。蚜虫绝大多数都是雌虫,能以孤雌繁殖的方式直接快速地产下幼虫,到了秋天,雌虫才会跟雄虫交配并产下卵以度过寒冬。同其它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一样,它们的排泄物也容易诱发霉污病。

控制蚜虫: 大部分杀虫剂对蚜虫都有效,第一次用药后过几天,应再施用一次以杀死残存的虫子。

多肉类植物的病害 有多种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可危害多肉类植物,一旦染病,能使植株在短时间内死亡。自然界真菌的孢子几乎是无处不在,它们全是机会主义者,等待着合适的条件萌发。由于仙肉类爱好者们大多喜欢保持一个干燥的栽培环境,所以真菌通常不是什么大问题。


多肉植物播种 很多种类的仙人掌和多肉类植物都非常容易播种繁殖,只需稍加管理。可以从栽培爱好者那里或是市场上购买获得各种品种的仙肉类植物种子,如果你有耐心,可以通过播种得到一大批幼苗,几年后,就可以开花了。你自己栽培的植株也能获得种子,有些品种不需要你帮忙就能产生种子,如子孙球属的用自己种的成株收获种子非常值得尝试,这样的种子往往比你从别处得到的种子发芽率高。不同品种的种子在被播种前保持生物活性的时间长短不一,生石花的种子可在干燥环境中存活好几年,而萝摩科的种子最好随采随播。

如果同属的不同品种的两株植物在同时开花,可以通过交叉授粉获得杂交种子。当然,有的种类是自花授粉的,从一个植株(或克隆体)得到种子,只能通过不同种的交叉授粉。

除非采取了预防措施,只有当某一品种在开花,而周围没有同属或相近属的植物开花时,才能保证得到的是“纯种”。

有些栽培者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种间杂交,好几个科的植物都已被培育出了大量的杂交品种,如Rebutia(子孙球属), Crassula(青锁龙属), Euphorbia(大戟属)和Conophytum(肉锥花属)。这些杂交品种都是可被接受的,当然你要注意注明并挂好标签。

播种用盆 种子最好播种在单个的小盆中,当然也可以把大量种子撒播在种苗床上,可在种苗床介质中用小木条或塑料片做出小的隔断。如果要在一个盆内播种多

个品种的种子,最好选择容易区分的品种,因为即使你分片播种,细小的种子常会不经意间蹦到隔壁去了。

播种用介质
许多爱好者喜欢用几乎不含土的堆肥混合介质,再加入三分之一的粗砂以改善透水性,保持介质疏松。介质消毒很重要,可在火炉上蒸几小时,或在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这些措施不会达到医学临床消毒的彻底水平,但足以杀灭昆虫及其虫卵,并适当减少一部分真菌及其它微生物。彻底消毒完全没有必要,那样做反倒可能会有助于有害菌侵入并占领全盆介质,毁坏幼苗,因为真菌从孢子落到介质表面到菌丝大量滋生蔓延只需几天时间。

播种
播种前用浸盆法或喷雾器湿润盆土,水中加入杀真菌剂对克服有些品种的种子易腐烂有所帮助。

播种前将包裹种子的果肉或毛绒绒的“小降落伞”(如萝摩科)去掉,这些多余的东西可能会诱发真菌大量滋生,引起种子腐烂。

大多数细小的种子可以直接撒布在介质表面,然后在上面薄薄地撒一层细沙,其实不撒这层沙也行,但这样做能抑制藻类和苔藓的生长。种子最先长出的根会将幼苗固定在介质上,如果新根长出的角度不对,将种芽推离介质时,可在其上撒些沙压住。

大型的种子可进行点播,事先在介质表面用小棍插些小洞。如果种子有坚硬光亮的种皮,播种前应打磨一下,或用水先泡一泡。

发芽 播种后,种苗盆应保持一个湿润的环境,可将播种盆上罩一个大塑料袋。发芽后的管理,不同栽培者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人会在一个月后去掉蒙罩,以加强通风,有的人则会让种苗在封闭环境中生长一年。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建议在第一年里不要让盆土干透,对天生体质弱的品种,浇水时加入些杀真菌剂会有所帮助。种子发芽会持续一段时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最初的那批种苗是你所有的收获。

通常要求温度要高于60 - 70oF(15.5 – 21℃),大多数多肉类的种子都能可靠发芽,但一些热带品种可能要求的发芽温度要再高一些。通常光线不影响发芽,但对某些品种至关重要,但明亮的阳光要避开,以免幼苗灼伤,随着种苗的成长,可逐步加强光照,但始终要避开直射阳光。

雪藏种子 一些原生地有寒冷冬季的品种,它们的种子需要暴露在寒冷中甚至冰冻过后,才会使种子打破休眠状态(度过寒冬的自然方法),对于这类种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1. 一月份播种,在种子上面铺一层纯沙或粗砂,浇水湿润介质后把盆放到室外让其自然经过冰冻 — 解冻的过程。
2. 播种后盖上层砂,然后在冰箱的冷藏箱中放几周。
3. 播种并遮盖后,在几周内交替

放置在冰箱的冷冻箱和冷藏箱中,模拟冰冻 — 解冻过程。

有些品种的种子需要接触枯枝败叶燃烧时烟中的某些化学物质才能恢复活性,现在已经有市售产品含有人工合成的这类化学物质。

种苗的生长速度因品种不同而差异很大,爱好者应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移植。有些品种(如子孙球属)一年后就可单独移植上盆,两到三年后就能开花,而生长缓慢的品种(如岩牡丹属)可以在种苗盆中住上几年不用搬家。

生石花发芽后如不控水,一年内能长到豌豆大,这时就可移植了,度过第二个冬天后,管理上就同成株完全一样了。

种苗比成株不耐旱,却更耐潮湿,但持续的潮湿会促使滋生藻类,苔藓和蕨类。藻类会生长在栽培介质的表面,虽有碍观赏,但通常是无害的,不过如藻类在生长缓慢,体形细小的种苗上生长会使小苗“窒息”。介质表面生长的藻类会连成一片,当变干燥时由它们连成的表层会收缩变形,可能会把一些种苗拔起来。应避免让种苗盆彻底干透,但浇水过后适当通风可以抑制藻类的过度生长。

这里介绍的一些方法,给人的感觉好象与常识不符,这些可大多是来自干旱地带的植物。但请记住一点,这些品种即使在原生地,它们的幼苗最初大多生长在遮荫的岩石缝隙中,或在其它高大植物的庇护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