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铸铁的热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灰铸铁的热处理

退火

1.去应力退火为了消除铸件的残余应力,稳定其几何尺寸,减少或消除切削加工后产生的畸变,需要对铸件进行去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温度的确定,必须考虑铸铁的化学成分。普通灰铸铁当温度起过550℃时,即可能发生部分渗碳体的石墨化和粒化,使强度和硬度降低。当含有合金元素时,渗碳体开始分解的温度可提高到650℃左右。

通常,普通灰铸铁去应力退火温度以550℃为宜,低合金灰铸铁为600℃,高合金灰铸铁是可提高到650℃,加热速度一般选用60~120℃/h.保温时间决定于加热温度、铸件的大小和结构复杂程度以及对消除应力程度的要求。铸件去应力退火的冷却速度必须缓慢,以免产生二次残余内应力,冷却速度一般控制在20~40℃/h,冷却到200~150℃以下,可出炉空冷。

一些灰铸铁件的去应力退火规范示于表1.

2.石墨化退火灰铸铁件进行石墨化退火是为了降低硬度,改善加工性能,提高铸铁的塑性和韧性。

若铸件中不存在共晶渗碳体或其数量不多时,可进行低温石墨化退火;当铸件中共晶渗碳体数量较多时,须进行高温石墨化退火。

(1)低温石墨化退火,铸铁低温退火时会出现共析渗碳体石墨化与粒化,从而使铸件硬度降低,塑性增加。

灰铸铁低温石墨化退火工艺是将铸件加热到稍低于Ac1下限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共析渗碳体分解,然后随炉冷却。

(2)高温石墨化退火,高温石墨化退火工艺是将铸件加热至高于Ac1上限以上的温度,使铸铁中的自由渗碳体分解为奥氏体和石墨,保温一段时间后根据所要求的基体组织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冷却。

正火

灰铸铁正火的目的是提高铸件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或作为表面淬火的预备热处理,改善基体组织。一般的正火是将铸件加热到Ac上限+30~50℃,使原始组织转变为奥氏体,保温一段时间后出炉空冷。形状复杂的或较重要的铸件正火处理后需再进行消除内应力的退火。如铸铁原始组织中存在过量的自由渗碳体,则必须先加热到Ac1上限+50~100℃的温度,先进行高温石墨化以消除自由渗碳体在正火温度范围内,温度愈高,硬度也愈高。因此,要求正火后的铸铁具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时,可选择加热温度的上限。

正火后冷却速度影响铁素体的析出量,从而对硬度产生影响。冷速愈大,析出的铁素体数量愈少,硬度愈高。因此可采用控制冷却速度的方法)(空冷、风冷、雾冷),达到调整铸铁硬度的目的。

淬火与回火

1.淬火铸铁淬火工艺是将铸件加热到Ac1上限+30~50℃的温度,一般取850~900℃,使组织转变成奥氏体,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以增加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然后进行淬火,通常采用油淬。

对于形状复杂或大型铸件应缓慢加热,必要时可在500~650℃预热,以避免不均匀加热而造成开裂。

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淬火后的硬度越高,但过高的奥氏体化温度,不但增加铸铁变形和开裂的危险,并产生较多的残留奥氏体,使硬度下降。

灰铸铁的淬透性与石墨大小、形状、分布、化学成分以及奥氏体晶粒度有关。

石墨使铸铁的导热性降低,从而使它的淬透性下降,石墨越粗大,越多,这种影响越大。

2.回火为了避免石墨化,回火温度一般应低于550℃,回火保温时间按t=[铸件厚度(mm)/25]+1(h)计算。

3.等温淬火为了减小淬火变形,提高铸件综合力学性能,凸轮、齿轮、缸套等零件常采用等温淬火。

等温淬火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与常规淬火工艺相同。

复习前课

铸铁的分类(P89~90)

§4-6工程铸铁

一、铸铁的石墨化

1.概述

铸铁是碳的质量分数W C>2.11%的铁碳合金。它是以Fe、C、Si为主要组成元素,并比钢含有较高的S和P等杂质。碳在铸铁中,主要以石墨的形式存在。

石墨化:铸铁中的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的过程。

石墨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冷却

过程中,可以从液体和奥氏体中直接析

出石墨;另一种是在一定条件下由亚稳

定性的Fe3C分解出铁素体和稳定的石

墨。

双重相图:实践证明,铸铁在冷却

时,冷速越缓,析出石墨的可能性越大,

用Fe-G相图说明;冷速赶快,则析出渗

碳体的可能性越大,用Fe-Fe3C相图说

图4-11 Fe-G与Fe-Fe3C双重相图明。为便于比较和应用,习惯上把这两个相图合画在一起,称之为铁-碳合金双相图。

如图4-11所示。其中虚线表示稳定态(Fe-G )相图,实线表示亚稳定态(Fe -Fe 3C )相图,虚线与实线重合的线用实线画出。石墨化以哪一种方式进行,主要取决于铸铁的成分与保温冷却条件。

2.石墨化过程

按照Fe-G 相图,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石墨化 ①对于过共晶成分合金而言,铸铁液相冷至C'D'线时,结晶出

的一次石墨;②各成分铸铁,在1154℃(E'C'F'线)通过共晶反应形成的共晶石墨。即

共晶℃G A E 1154+−−→−'C L

第二阶段石墨化 在1154~738℃温度范围内,奥氏体沿E'S'线析出二次石墨。

即ⅡG

第三阶段石墨化 在738℃(P'S'K'线),通过共析转变析出共析石墨。即

共析℃G F A P 738S +−−→−'

3.影响石墨化的主要因素

(1)化学成分 按对石墨化的作用,可分为促进石墨化的元素(C 、Si 、Al 、Cu 、Ni 、Co 、P 等)和阻碍石墨化的元素(Cr 、W 、Mo 、V 、Mn 、S 等)两大类。

·C 和Si 是强烈促进石墨化的元素;S 是强烈阻碍石墨化的元素,而且还降低铁

液的流动性和促进高温铸件开裂;

·适量的Mn 既有利于珠光体基体形成,又能消除S 的有害作用;

·P 是一个促进石墨化不太强的元素,能提高铁液的流动性,但当其质量分数超

过奥氏体或铁素铁的溶解度时,会形成硬而脆的磷共晶,使铸铁强度降低,脆性增大。

总之,生产中,C 、Si 、Mn 为调节组织元素,P 是控制使用元素,S 属于限制元

素。

(2)石墨化温度 石墨化过程需要碳、铁原子的扩散,石墨化温度越低,原子

扩散越困难,因而石墨化进程越慢,或停止。尤其是第三阶段石墨化的温度较低,常常石墨化不充分。

(3)冷却速度 一定成分的铸铁,石墨化程度取决于冷却速度。冷速越慢,越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