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1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兴趣,走近作家作品,拉近与经典的距离,培养阅读兴趣。
2.通过默读、跳读、猜读、选读、精读等活动,指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重在导读。
通过跳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略读概览,了解整书框架和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重在激趣。
通过有趣的阅读活动,消除学生对书信体的陌生感、畏惧感,矫正学生读名著只重情节不重文字内容的浅读习性,读到本书的趣味、情味、理味。
【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环节】一、活动一:初识家书1.简介家书渊源“书”,最早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演变为书信。
家书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袒露心灵、交流情感的书信,是古时人们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联系的唯一途径。
由于书信的阅读对象常常是至亲,读起来真实感人,有见字如面的感觉,所以西方人称它是“最温柔的艺术”。
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两封家书写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内容是在淮阳当兵的名叫“黑夫”和“惊”的兄弟二人给安陆母亲的信。
信中问候亲人,自报平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千古家书推介自家书诞生以来,它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家庭熏陶教育、家风家训传承中有着重要地位,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家书,更是散发着情感的温馨,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家书里有修身之道。
如刘向《戒子歆书》“骄奢则祸至”,刘备《遗诏敕后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家书里有为学之要。
如孔子《教伯鱼》“君子不可以不学”,刘邦《手敕太子》“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彭端淑《示子侄》“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家书里有交友之方。
如东汉郑玄《戒子益恩书》“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
家书里有治国之法。
周文王《诏太子发》讲敬民以保社稷,曹操《令诸儿书》论治国唯才是举,不私臣吏。
家书里还有文学之妙。
如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色彩瑰丽、写景如绘。
《傅雷家书》教案(最新14篇)

《傅雷家书》教案(最新14篇)《傅雷家书》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书信格式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重点难点: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开始,傅雷首先宽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而且,孩子向父母诉苦,在家信中发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
接着告诉儿子: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
那么,应该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跌宕呢?首先,应该对这一切泰然处之,尽量让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伤。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他还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的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
其次,慢慢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情,即冷静、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训,引为借鉴。
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从而越来越坚强。
对于感情的创作,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就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凭吊古战场时,烈火硝烟散尽,只余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
这时候,即使亲历过战斗的人,纵有万千感慨,也不会再像当初那样身不由己、欲死欲活。
这个比喻,十分真切地表达出所有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苍凉而平静,沉郁而超然。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养,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及背景:掌握傅雷一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3)感悟家庭教育的真谛:从《傅雷家书》中提炼出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原则,如尊重、关爱、引导等,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借鉴。
举例:傅雷在教育儿子时,强调尊重儿子的兴趣和选择,关心儿子的成长,引导儿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难点
(1)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对于家书中一些寓意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与父母沟通、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傅雷与儿子的对话,体验家庭教育的过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3.分析家书中的精彩语句,体会傅雷的语言艺术和人生智慧。
4.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在阅读《傅雷家书》的过程中,感受家庭的温暖,提高文学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学科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掌握傅雷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情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内容和背景。这是一部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它不仅包含了家庭教育的方法,还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修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精选5篇)

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九年级上册《傅雷家书》教学设计1【设计目的】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运用有效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
2、了解作品内容,概括作者思想品格。
3、结合书信,联系实际,谈自己的人生感受。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听歌曲《一封家书》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一封家书》,家书,是家人之间写的书信。
我们今天名著导读的篇目就是《傅雷家书》。
二、导读过程(一)知识链接1.傅聪:闻名世界的海外华人、著名钢琴演奏家,20世纪60年代已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
在六、七十年代的20年间,举行了约2400场独奏音乐会,录制了约50张唱片。
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47年,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2.傅雷: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译作有《约翰·克里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共34部,文笔传神,行文流畅。
3.《傅雷家书》:是傅雷与妻子在1954--1966年间写给在国外留学的儿子傅聪的家书汇编,共346封,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二)初识家书: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144页内容,完成题目。
①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介绍到中国来的。
②《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的问题,再者就是对儿子在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傅雷家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杰出翻译家傅雷的生平。
2.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的两种写作方式。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把握两封信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2.深入剖析,理解信中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深刻体会,领悟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进而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深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2.理解第二封信中所写“孤独”“赤子之心”。
三、教学策略节选的这两封家信,倾注了浓烈的父子深情又饱含着人生哲理,阅读时需要用心灵去感悟,一面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和忠告,一面感受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领悟。
对于文中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可以通过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加以分析、领会。
另外,课外阅读《傅雷家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及《贝多芬传》等名著,有助于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以“还记得那封令我……的信”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围绕该题目进行口头作文。
(2)说出何人、何时、何地,因为何事给你写了一封信,你又是怎样回信的,其中有哪些话令你感动。
【设计意图】多数学校会在八年级的时候为学生过十四岁生日,很多家长会应学校的要求给学生写信,学生也要写回信。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时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傅雷家书》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傅雷给子女写的信件集,体现了傅雷的家庭教育观念和人生哲学。这些信件对我们理解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有着重要启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给儿子的信》。这个案例展示了傅雷如何用温暖的笔触教导儿子,以及这些教诲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课时1-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章节为“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了解傅雷及其家书背景,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价值。
2.阅读和分析《傅雷家书》中的精选篇章,如《给儿子的信》、《给妻子的信》等,感受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傅雷家书》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傅雷家庭教育观念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课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傅雷家书》作为一部名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育观念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教学中,我发现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但在讲授过程中,我意识到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接受程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1.精讲多练,通过实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中的家庭教育观念。
2.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精彩语句,提高写作能力。
3.开展写作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家书,注重情感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在难点内容上取得突破。
四、教学流程
-指导学生品味傅雷家书中的精彩语句,如“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一定要向上”等,并学会借鉴运用。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傅雷家书》是一部由傅雷夫妇所填写的家信汇编,内容涉及教育、修身、思想等多个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本导读课旨在通过对《傅雷家书》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重要性和价值;2.熟悉《傅雷家书》中的经典语录;3.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美好品格。
三、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播放《傅雷家书》的相关视频介绍;•教师简介《傅雷家书》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课程主题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部分•以《傅雷家书》中的名言警句为主要阐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通过名言和故事案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美好品格;•列举典型的家信片段,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3. 总结部分•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和感受,分享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并在虔诚信仰、勇敢创新中追求自己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1.主讲教学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傅雷家书》的核心思想和家教理念。
2.讲解实例法:通过名言、典故和案例的展示,使学生感受《傅雷家书》的内容魅力,增强学习兴趣。
3.组织探究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傅雷家书》中隐含的道理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五、教学评价1.组织教学评估: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感受,总结教学内容和自我发现。
2.向学生征求反馈意见,以优秀学生的故事为例子进行分享,引导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成长的道路上并肩前行。
六、教学资源1.《傅雷家书》原版书;2.电子版《傅雷家书》相关视频教程;3.经过筛选的名言警句、典故和家信片段。
七、教学实施1.适合于中学高一、高二年级,总课时为16课时;2.建议配备幻灯片和多媒体设备,便于展示和演示课程中的图形和视频内容;3.针对涉及到的重要名言、典故和家信片段,教师可以设置互动问答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学案例

《傅雷家书》导读课教学案例目标:通过学习《傅雷家书》导读课,使学生学会运用导读法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品味和文学鉴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傅雷的生平;2. 学会使用导读法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傅雷家书》和了解傅雷的生平,学生能够感受到亲情、友情和家庭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和作者傅雷的生平,引发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家有写信吗?写信的目的是什么?珍爱家庭是什么意思?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你认为的珍爱家庭的方式。
二、展示导读法(15分钟)1. 导读法的定义:导读是一种阅读方法,通过提问、启发思考等方式,指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 向学生解释导读法的五个步骤:提问、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帮助解决理解难点、总结回顾。
3. 分组讨论:根据学生的经验和理解,小组讨论《傅雷家书》这本书可以怎样导读,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介绍。
三、导读《傅雷家书》(30分钟)1. 第一步:提问a. 提问1:你们对于这本书的标题《傅雷家书》有什么样的想法和猜测?b. 提问2:从第一段话“愿你长大后善待你的家人,也会被善待”中,你能够理解出哪些信息?2. 第二步:导入a. 引导学生读第二段话“欲使人对于自己的家人心存敬畏,首务是使人对于自己的工作心存敬畏。
”,并让学生对这句话进行思考和解读。
3. 第三步:激发阅读兴趣a. 让学生分组讨论,《傅雷家书》这本书的标题和第二段话的关系是什么?b. 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分享与讨论。
4. 第四步:帮助解决理解难点a. 教师解释第二段话的含义:只有对待自己的工作保持敬畏之心,才能对家人负责任。
b. 引导学生探讨,傅雷为什么强调对工作的敬畏呢?c. 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品读名著内容,了解基础知识。
2.理解傅雷家书中的重点语句,并能够品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
生境地。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二、教学重点:初步把握书信内容,体会到其中的期望和情感。
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探究书信中傅雷的教子之道,父簇拥的时候,傅雷还能适时地教育儿子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坚韧、顽强的精神,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五)家书之谈人生选择(合作探究)
过渡:傅聪在留学波兰一年多后,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想离开波兰转学到苏联去学习钢琴,傅聪对此是持反对意见的。
面对傅聪人生中一场重要的人生选择,傅雷又是怎样引导他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出示1955年4月3日的书信,学生默读。
小组合作谈论一个话题:傅雷是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傅聪做出人生选择?2.师小结:正是傅雷在傅聪面对一场这么重要的人生选择时,能够放下父亲的身份,始终以非常客观、非常真诚的态度与儿子商量,以致傅聪在音乐道路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傅雷在教育儿子方面可谓是循循善诱、苦心孤诣了。
(六)家书之谈感情(自主阅读)
过渡: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思想非常细腻的年轻艺术家,傅聪的内心情感也是非常丰富的。
然而在他留学波兰不久,傅聪失恋了,由此陷入了一个低潮。
作为父亲,傅雷又是怎样来引导他走出低潮呢?我们来读一读这封书信。
出示1954年10月2日的书信,学生自由读。
小组合作讨论一个话题:傅雷是以怎样的方式劝导傅聪走出失恋的低潮?抓住傅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