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探讨
2021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指南_1

XX1—12019年度XX省教学XX 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指南为做好2019年度XX省教学XX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推荐工作,特制定本指南.重点委托项目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紧密结合发展领域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深入XX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XX振兴本科教育,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XX校人才培养能力。
指南列出的内容供XX高校参考,其研究内容涉及教学XX与发展的方向,非具体的项目名称。
申请高校根据本指南,结合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实际,确定项目名称和研究内容。
一、实施“双一流”建设路径研究1.研究生权益保障机制研究2.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绩效考核研究3.“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与XX4.新时期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研究与XX5.深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XX研究与XX6.XX人文XX科学学科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与XX二、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研究1.“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研究与XX2.“六卓越一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
0的研究与XX3.“一流专业、一流课堂”建设的研究与XX4.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影响因素研究5.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与XX6.大学精神的研究与XX7.大学核心文化价值体系研究三、应用型大学转型研究与XX1.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价标准研究与XX2.转型发展示范性高校(专业)建设研究与XX3.紧密对接XX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构建研究与XX4.转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XX5.转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XX6.转型高校教学模式XX和课程体系优化研究与XX7.应用型大学课堂教学XX与研究8.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目标、体系XX研究9.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接行业企业新需求的研究与XX四、学分认定与转换根据《XXXXXX省推进学分认定和转换试点工作方案XX》(黑教高函〔2021〕6号)精神,鼓励高校从以下九个方面联合开展试点研究。
1.普通本科高校间、高职院校间学分认定与转换2.普通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之间学分认定与转换3.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与XX高校之间学分认定与转换4.学分认定与转换5.非学历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6.开展面向XX成员获得学历学位7.按学分收费、按课程XX学习终身教育8.学分认定与转换省级XX平台建设9.在线XX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分认定与转换五、高校创新创业教育1.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XX的XX机制研究2.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3.高校创新创业试点学院(系)建设的探索与XX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XX体系研究5.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研究6.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下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XX研究7.“互联网XX”与高校教育XX的理论与XX探索8.高校XX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9.XX教学XX建设模式的研究与XX10.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实习实训XX的建设、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11.大学生XX能力培养、毕业实习、毕业设计(XX)等XXXX 教学环节的建设与管理研究12.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XX六、发展研究1.结合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的XX省发展和竞争力研究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XX省“五头五尾”推进建设和对接XX“一带一路”建设的探索与XX3.适应XX省区域经济建设和XX发展需要的高等学校办学思想、办学XX、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4.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5.深化教育教学综合XX研究与XX6.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7.XX省本科专业设置与优化研究七、人才培养模式XX与创新研究1.高校XX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2.XX类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XX与创新研究3.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及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研究与XX4.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探索研究5.“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的研究与XX6.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XX7.高校XX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研究与XX八、高校学生管理1.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信息化研究2.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3.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的法律研究4.促进高校毕业生留省就业对策研究5.以经济XX发展新需要为导向,构建就业和人才培养体系联动机制研究6.构建高校毕业生智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平台研究7.大学生XX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新高考XX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9.“三全”育人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10.高校专业课程育人机制研究与XX11.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及行为规律研究12.辅导员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13.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与XX14.高校网络文化工作队伍建设研究与XX15.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和反应机制研究与XX九、教师队伍素质与教学能力提升1.教学团队建设与优秀教学团队XX机制研究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XX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3.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相关研究与XX4.发挥教学名师引领作用的研究与XX5.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探索与XX6.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XX十、高校优质教学XX建设和共享机制研究1.高校优质教学XX共建共享XX与机制的研究2.区域教XX合体建设的研究与XX3.教学XX平台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XX十一、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及保障、监控机制和体系研究1.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测系统研究2.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结果应用研究3.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评估研究4.高等学校基于学生学习成效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5.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成效评估研究6.高等学校内部督导体系构建研究7.高水平大学与学科建设绩效评估研究8.研究生培养质量与水平评估研究十二、信息化研究1.教学管理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研究与XX2.教学XX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与XX3.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与XX4.质量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与XX。
211104646_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孔荣 黄新 吴颖(苏州城市学院 江苏苏州 215104)摘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要适应行业用人需求,培养适合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根据现有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及考核评价方面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项目化教学优势,该文提出以产品或服务项目为牵引构建“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并从双师队伍建设、育人评价机制改革、产教融合基地建设、激励机制完善应用型本科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5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项目化课程 教学体系 路径探索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06-0120-04 Teaching Reform of Project-Based Courses in Applied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KONG Rong HUANG Xin WU Ying(Suzhou City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104 China)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hould meet the needs of industry em‐ployment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conditions and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base on the advantages of project-based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s to build a "theory +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ith product or service projects as the traction, and puts forward five effective path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project-based course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ms,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bas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centive mechanism.Key Words: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Exploration path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及《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引导高校主动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办学,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践

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管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践甘昕艳°高翔3林政艺b莫雪妮°(广西中医药大学a.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b.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c.高等教育研究所,广西南宁530221)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信息量不断增加,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管理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采用软件工程的思维设计了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教师教育研究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优化了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管理模式,提高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具备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关键词: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767(2021)03-230-04Analysis 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eacher Education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GAN Xinyan3,GAO Xiang3,LIN Zhengyi b,MO Xueni c(a.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b.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Center;c.Inst让ute of HigherEducation,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Guangxi530221,China) Abstract:With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information,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In this context,this article uses software engineering thinking to design a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show that the system optimizes the current management mod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mproves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the research work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and promotion value.Keywords:educational reform;information technology;information system0引言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到:“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1]o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及系列的教学成果已成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以伊犁师范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

第6期2021年3月No.6March,20210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越来越重要[1]。
为了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新疆各高等院校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十分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面临着一些实际的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以及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差异,造成同一个课堂上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这对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此外,由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不够,难以把握教学目标,并且当前的教学考核方式,难以做到对知识点进行及时梳理巩固。
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现实意义,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已有文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改革观点,提出了个性化教学[2]、分层次教学[3]等方法。
本文针对当前新疆各高等院校“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弊端,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一些调查研究,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因材施教、靶向性学习以及注重课堂考核测试几点改革方向。
1 当前教学现状与弊端1.1 基础薄弱且参差不齐由于生源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和操作相对熟悉,而偏远地区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
特别是南疆地区,各地区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造成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4]。
即使同一地区的学生,由于兴趣爱好不同,往往决定其对计算机的了解程度。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课老师往往疏忽了这一客观问题,或是没有明确的指导应对方案,从而采取统一授课的方式,片面追求教学进度,对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其个性的情况下进行单纯的填鸭式知识传授,而差距始终存在。
此外,南疆地区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普遍较低,而任课教师往往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基础问题讲解的力度不够,使那些基础薄弱的同学逐渐失去信心。
这都是由于在授课之前,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了解程度不足。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鉴定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鉴定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07•【字号】教办高〔2023〕318号•【施行日期】2023.09.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鉴定工作的通知教办高〔2023〕318号各普通本科高校: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公布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2022〕138号)要求,我厅决定组织开展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鉴定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鉴定结项范围1.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本科教育类)原则上全部参加鉴定结项,不符合结项条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结项的,项目负责人须写出书面报告,由项目主持学校提出意见后报我厅高教处。
2.2019年立项延期结项项目须参加本次鉴定。
3.2020年度河南省新文科、新工科与新农科专项参加本次鉴定。
二、鉴定结项原则以“注重质量、讲求实效”为原则,保证结项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
通过结项鉴定,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实现预期目标,对成果进行科学和客观的评价,明确成果水平与推广价值;总结项目研究经验,提出进一步完善意见和建议,促进成果的应用和交流推广。
三、鉴定结项条件鉴定结项应严格依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办法》(教高〔2021〕433号)要求进行,并突出如下重点:1.完成项目立项时确定的研究目标和实施方案,形成完整的项目报告。
2.鉴定结项项目应准确把握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原创性改革,体现新时代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取得实质性教学成果,发表有高水平教改论文。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21.12.1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
各高等学校:
为深化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关于做好2021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21〕18号)要求,经学校推荐、申报公示、专家审核、立项前公示、厅务会研究、评审后公示等程序,省教育厅批准“西部高校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共同体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等441个项目为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周期为2年(2021年-2023年)。
各相关高校要按照《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陕教〔2019〕266号),做好项目实施和过程管理,确保项目研究质量。
项目研究经费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高校落实。
省教育厅将适时对项目进展情况开展检查,掌握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联系人:刘天宇
联系电话:************
附件:2021年度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单
陕西省教育厅
2021年12月16日。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高校“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作者:马涛王福红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年第21期摘要:本文从“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对“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内容安排、组织实施、教学方法手段,以及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达到对学生综合考评的目的。
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高校;混合式教学;慕课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21-0101-04“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MOOC的兴起,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元化,教学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笔者以培养新文科人才为导向,对“管理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实践。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基础核心课程,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一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课程。
“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引入線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上翻转课堂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的管理人才打好基础。
“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在新文科背景下,通过“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还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
而且“管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多元化能力的培养。
[1]①具备深度学习能力。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着重解决学生的深度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和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具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国家民委2021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

一、项目背景国家民委教学改革项目是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而设立的重要项目。
自2018年启动以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1年的结题验收是对这一系列项目的总结和评估,也是对项目成果的肯定和展示。
二、验收范围项目结题验收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评估:1. 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情况:对项目从立项到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计划进度、项目管理、资源使用等方面的情况。
2. 教学改革项目的成果展示: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估,包括教学效果、师生参与情况、学校改善情况等。
3. 教学改革项目的影响评估:对项目所在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素质提升、教师水平提高、学校改善情况等。
三、验收流程1. 前期准备:项目团队将准备相关的结题验收材料,包括立项申请书、项目执行计划、执行报告、成果展示材料等,以备验收委员会评审。
2. 结题验收会议:由验收委员会召开结题验收会议,项目团队将对项目的实施情况、成果展示和影响评估进行汇报,委员会成员将对项目进行评审和提问。
3. 结题验收报告:项目团队将根据会议的结果整理出结题验收报告,其中包括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总结、成果展示的概况和影响评估的结果等内容。
四、验收评估标准1. 项目执行情况的评估标准:根据项目的计划进度、资源使用情况、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主要关注项目是否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并对项目的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2. 项目成果展示的评估标准: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估,主要关注教学效果、师生参与情况、学校改善情况等方面。
3. 项目影响评估的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地区教育发展的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关注学生素质提升、教师水平提高、学校改善情况等。
五、验收成果展示项目结题验收将在会议上展示各项目的成果,并做出总体评价。
对于在教学改革项目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结语国家民委2021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是对教育改革工作的一次重要总结和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探讨
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尽快转变角色,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那么,高校教学 ___研究项目如何管理呢?
摘要:教学 ___项目是高校深化教育体制 ___、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
本文针对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教育教学 ___管理的新特点和新任务,探讨院系教学 ___研究项目的规划立项、过程控制、验收 ___、激励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 ___研究项目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 ___、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载体,其涵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 ___研究及教学资源建设等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都通过设立教学 ___研究项目带动教育教学
___,以教学 ___提升教学质量,以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诸多成绩,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高效、科学、规范地 ___和推进教学 ___项目,是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需履行的重要工作,需高度 ___和持续研究。
校院二级管理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实施管理体制 ___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权力下放和目标考核,提高学院的自由度和积极性,充分
发挥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的主体作用。
校院二级管理实施之前,多数教学 ___研究项目主要由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部门规划和管理,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仅负责监督实施。
因需考虑到全校所有学院和学科专业,使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进行政策引导和宏观管理,院系教学管理部门成为教学 ___研究项目规划管理和实施的主体,可以根据学院特点自主规划和管理教学 ___研究项目,其针对性和目标性大大增强。
本文针对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教育教学 ___管理的新特点和新任务,探讨院系教学 ___研究项目的规划立项、过程控制、验收 ___、激励措施等方面的问题及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教育教学 ___过程中,适时、求是、务实的教育教学 ___理念和导向是取得良好 ___成效的基础。
教学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从国内外教育
___趋势、学校教学 ___规划及本学院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开展多方调研和合理规划,充分汲取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及广大教师 ___和建议,建立和完善学院教学 ___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和申报指南。
明确指导思想、立项原则、验收标准、管理程序。
注重点面结合,实施分类管理,合理利用经费。
以学院重要需求和省级以上教改项目配套为导向,设立重点项目,实施期限2~3年,培育重大标志性成果。
___探索为导向,设立一般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鼓励教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实践。
规范立项评审程序,建立完善的立项评审制度,充分发挥评审专家的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把人员关和质量关。
为保证项目实施效果,在项目立项申报阶段就建立量化指标与效果评价相结合的目标考核机制,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效,不但要有可量化的硬性指标,更要注重 ___项目研究过程与实践效果。
通过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和严格评审,让真正想做事、能做事的老师有机会做事,让理念先进、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且有重要价值的优秀教学 ___项目被筛选出来。
在教学 ___研究项目管理和实施中,往往重视立项申报和结题验收,而忽视对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教学 ___项目一般都要经历从设计规划到实施实践的研究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实施过程控制一方面是为了掌控项目进度并实施监督,另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项目执行中遇到问题并及时解决,避免教改项目流于形式,是促进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
对立项教改项目进行分类检查,轻形式、重实效,尽量不要给负责人带来额外的负担。
根据项目的类型和特点,采取汇报、观摩、走访或座谈的形式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充分利用专家资源为项目负责人提供指导和解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实际需求为项目开展提供资金筹措、资源整合、宣传 ___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从管理者、旁观者逐渐变为支持者、参与者。
对执行顺利、前景明朗的项目,加大 ___和支持力度。
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暂时遇到困难的项目,尽力整合多方力量为其分忧解难。
对进展缓慢、无法继续执行的项目,及时进行终止,责令负责人分析原因并作情况说明。
制定与过程控制相匹配的经费拨付程序,采取分阶段下拨经费,保证教改经费的高效合理利用。
通过过程控制和多方支持,保障 ___研究项目顺畅有序地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
结题验收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既是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也是对 ___成果进行凝练提升和宣传 ___的重要渠道。
结题验收一方面要对关键量化指标进行客观考核,另一方面要对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要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实践性和价值性,鼓励实践应用与 ___。
项目负责人要以结题验收为契机,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和成果凝练,精心准备结题报告和汇报材料。
教学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项目结题验收工作,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特别是校外专家参与验收评议,有利于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价,也有利于项目的进一步凝练提升,还有利于宣传 ___。
对于有实践环节的项目,要充分听取学生的评价。
对于重点项目,考虑采取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通过多方评价,对项目结题情况进行分级。
对结题优秀的项目进行奖励,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滚动支持,以培育更高层次的重要成果。
对结题不合格的项目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根据情况限制项目负责人再次申报教学 ___项目。
在学院范围内对项目 ___成果和结题验收情况进行全面展示。
结题验收不代表 ___研究项目的结束。
项目负责人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成果凝练。
教学 ___的成果不能束之高阁,要进行 ___应用。
教学管理人员要为成果___提供条件和支持, ___示范课、专题研讨会等进行成果宣传,___教学成果奖评定,进一步扩大影响和应用范围。
教学 ___研究往往周期长、见效慢,费时、费力、费心。
很多老师对教学 ___研究的主动性不够,甚至望而止步。
要实施切实有效
的激励措施,营造教学 ___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在教学___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肯定老师们在教学 ___研究方面的辛勤付出,在年终考核、岗位评定、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充分体现。
设立学院教学 ___研究专项奖励基金,表彰在教学 ___研究方面表现优秀的教师,并在研究生招生、场地使用等科研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加大教学 ___研究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激励教师 ___教学、投身教学、研究教学,以产出高水平的教学 ___研究成果。
校院二级管理模式下,学院从学校获得了更多权利和自由度,也承担了更多责任。
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要尽快转变角色,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高效地 ___和实施教学 ___研究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1]陈静.高校教学 ___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xx
[2]吴菲,张君诚,许明春.基于分类管理的地方本科院校教学___项目优化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xx
[3]杨慧瑛.高校教学 ___项目全过程管理的优化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xx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