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例子
中国历史上坚持反思改正的事例

中国历史上坚持反思改正的事例
1、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2、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
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
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
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
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
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_励志故事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么下一次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了。
小编分享了犯错误之后改正使人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1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也作得好。
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
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
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
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
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
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
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
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2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
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
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
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
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精选

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精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能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能使我们进步,能使整个社会进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知错能改。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精选篇一:用50小时向4万人道歉巴拿马总统里卡多从2009年7月上任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国家的护照不够精致,决定要对其进行一次大整改。
2010年5月,里卡多下令重新设计护照的图案和颜色,并由其亲自审批。
历经两个月,巴拿马的国家护照管理局终于按总统的意思,设计并制作了几本护照样品,上交到总统府。
这几份色彩光鲜、做工精细的护照样品,很快博得了里卡多的赞赏,他要求护照管理局用最快的速度印制投用。
转眼几个月过去。
10月3日这天,稍有点空闲的里卡多又把那几本护照样品从抽屉取出来欣赏。
突然,他发现护照上有一个非常细微的错误:巴拿马的国徽中有一个十字叉是铁锨和丁字镐,然而这些护照上所印的,却是铁锨和长柄方锤。
国徽出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里卡多决定要为自己所犯的这个失误负责。
他先是要求护照管理局立即更正,并用最快的速度赶制新护照,同时,要求护照管理局统计出了这些护照的使用数量,竟然高达4万份。
这就意味着,由于总统的大意,已经有4万个人拿着这些连国徽都出了差错的护照,在世界各地遭受着他人的耻笑。
里卡多要求护照管理局用最快的速度把这4万个人的名字打印出来,他要在第二天发表电视讲话,向这4万个人道歉。
10月4日晚上19点,里卡多准时走上演讲台,他先是介绍了道歉因由,然后,开始念名字。
5分钟过去了,里卡多在念名字;半个小时过去了,里卡多依旧在念名字;90分钟过去,他们的总统里卡多,还在一个一个地念着那些名字。
电视机前的巴拿马民众困惑了,难道总统真要把这4万个名字全念完,那得要念多少时间?有不少人打电话给总统府和电视台询问这件事情,他们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这样的答复:以平均每个名字花3秒钟计算,总统要念完4万个名字最起码要花掉33个小时,加上中间可能有两次短暂的睡觉,再加上用来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这场电视道歉将会持续50个小时。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么下一次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了。
店铺分享了犯错误之后改正使人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1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诗词也作得好。
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
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
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
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
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
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
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
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2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
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
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
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
知错就改的故事有哪些

知错就改的故事有哪些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犯错,犯错是人之常情,但是能否认错并且改正错误,才是一个人品德和素质的体现。
知错就改,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知错就改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思考。
故事一,《刘备三顾茅庐》。
三国时期,刘备身陷困境,想找到诸葛亮帮助自己脱困。
但诸葛亮却不愿意出山。
刘备三次前去拜访,最终打动了诸葛亮,最终成为了三国时期的一段佳话。
刘备知错就改,不断地寻求帮助,最终成功地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也因此建立了蜀汉。
故事二,《《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中的故事,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了妖怪白骨精,经过三番五次的较量,最终白骨精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愿意改过自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犯了多少错误,只要有改过的决心,就一定能得到原谅和重生。
故事三,《《小猪肥肥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猪,它很贪吃,整天只知道吃东西。
有一天,它吃完了所有的食物,却找不到食物了。
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决定以后要适度饮食,不再贪吃。
从此,小猪变得健康又快乐。
故事四,《《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大家都很饿。
孔融拿出了一颗梨,大家争抢起来。
孔融看到大家都很饿,就放弃了梨,让给了其他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错就改,能够大度让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以上这些故事,都是关于知错就改的故事。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犯了多少错误,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有改过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得到原谅和重生。
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知错就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知错就改,不断成长和进步。
知错就改的历史典故

知错就改的历史典故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典故讲述着人们在犯错之后能够勇于改正的事迹,这些故事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脆弱,更使我们看到了知错就改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以下将通过几个历史典故来阐述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一、拿破仑的失败与自省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世凭借着出色的才智和雄心勃勃的野心,成为了法国伟大的领袖。
然而,在他的征战路上,他不断犯下严重错误。
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战败,被流放岛屿圣赫勒担去世。
然而,令人敬佩的是,拿破仑并没有固守错误,而是在岛上的流放生活中进行自省。
他仔细剖析自己的野心与决策的错误。
他承认了自己的失算,并表示将从中吸取教训。
这种知错就改的态度不仅帮助他在囚禁期间继续进行知识学习,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他的威望。
拿破仑的经历在历史上成为了知错就改的典范之一。
二、华盛顿的忏悔与反思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乔治·华盛顿率领美军与英军展开了长达八年的激烈战斗。
然而,在这漫长的战争岁月中,华盛顿也犯下了不少错误。
例如,在进攻纽约期间,华盛顿并没有事先做好战前准备工作,而导致了战争失利。
而在驻扎弗吉尼亚的期间,华盛顿也因为过于自信而疏于听取情报和通报的建议,使得英军在奇切斯特山战役中得以突袭,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然而,华盛顿并没有因为这些错误而气馁或放弃。
相反,他展现出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反思意识。
他密切关注军事战术的发展,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决策和指挥策略。
这种知错就改的精神最终使得他在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且华盛顿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关键人物。
三、曹操的改过自新与悔过中国古代的传奇人物曹操,是权谋与军事天才的化身。
然而,他也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犯下了许多严重错误。
例如,在长坂坡之战中,曹操因为固执己见和轻视对手而导致了惨重的失败。
竹笛曲中,曹操明明失了信,却也清楚自己的错误,并且深感后悔,留下了“人皆有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至理名言。
曹操之后为人正直,奋发向上,大力开展农田改造和政治改革,为北方地区的稳定和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那么下一次或许你就可以获得成功了。
店铺分享了犯错误之后改正使人获得成功的经典事例,一起来和小编看看吧。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1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诗词也作得好。
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
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
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
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东坡看了,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
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
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
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的景象。
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犯错改正后使人成功的事例篇2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
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
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
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
犯过失改过自新的名人事例

犯过失改过自新的名人事例1. 周处呀,那可是个典型!他年轻时逞强好斗,是乡里的大祸害。
但后来呢,人家知错能改,斩杀猛虎、蛟龙,还努力读书,最终成为了一代名臣,这转变,多惊人啊!就像一棵原本长歪的树,突然就挺直了身子,开始茁壮成长。
2. 廉颇,一开始和蔺相如不对付,还处处为难人家。
可后来意识到自己错了,负荆请罪,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不就像是一个迷路的人,突然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然后大步向前。
3. 汉武帝刘彻,曾经也犯过不少错,比如穷兵黩武。
但他后来能反思,调整政策,让国家又走上正轨。
这多像一艘在海上迷失方向的船,最终又回到了正确的航道。
4. 曹操,这个乱世枭雄,也有犯错的时候。
但他能改啊,在经历一些挫折后,变得更加睿智。
这和一个在战场上受过伤的将军,变得更加厉害有啥区别?5. 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这怎么说也不算光彩吧。
但他后来开创了贞观之治,努力弥补过失。
这简直就是一只曾经犯错的鹰,最终翱翔在了高空。
6. 苏轼,他也曾在仕途上犯过错,多次被贬。
可他没有消沉,反而活得更加豁达。
就像一颗被风雨吹打的小草,反而更加坚韧。
7. 汪精卫,曾经也是个有志青年,可后来却当了汉奸,这错得太离谱了!但如果他能及时回头,那该多好啊,可惜没有如果。
这就像一个人走向了黑暗的深渊,再也回不来了。
8. 齐威王,一开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
但在邹忌的劝说下,幡然醒悟,励精图治。
这不是和一个睡梦中的人突然被叫醒一样吗?9. 石勒,从一个奴隶成为皇帝,这过程中肯定犯过不少错。
但他能不断改正,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这就像一个在沙漠中艰难行走的人,最终找到了绿洲。
10. 刘裕,早期也有过一些不太好的行为。
但他后来建立了刘宋,成为了一代雄主。
这和一个曾经迷失的人,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不是很像吗?我觉得这些名人的事例都很有启发性,他们让我们看到了改过自新的力量,也让我们明白,犯错不可怕,只要能改正,就依然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知错就改的故事例子
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尤其精于素描。
对于中国画,他
是主张改革的:“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
”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
现实主义画风。
听某老人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一乡下土老倌忽然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恁这样长的?”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氏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内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
乡人说雄鸭羽
毛鲜艳,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画错了。
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
据《大戴礼记》记载:战国时期的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呆在屋里,孟子从外面
突然闯进来,瞧见她姿势不雅,顿时无名火起,立即跑到母亲面前告状。
他说:“老婆对
我无礼,我今天非把她赶出家门不可!”
孟母问:“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惹得你要休妻呀?”孟子答道:“刚才她蹲在屋里,
那姿态真叫难看,这是对我无礼,妻子不尊重丈夫,我必须休了她!”孟母听这话有点蹊跷,继续追问道:“你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她蹲在屋里的?”孟子满有理由地回答:“这
都是我亲眼所见,我刚才一推门看……”
“别说了,我听明白了。
”孟母问明了情况,大声斥责儿子说:“这分明是你无礼,
不是你妻子无礼!”孟子有些茫然,他不服气。
孟母接着解释说:“不是有这样几句俗话嘛:‘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
不管是进谁的门,都要事先
敲一下门,或者大声地咳嗽一声,好叫人家知道有人来了。
不能乘人不备,来个突然闯入。
这是常人都懂得的礼貌规矩。
可你倒好,到你妻子的燕私之处,进门前不敲门,不声不响
地往里闯,见了你妻子蹲着,你得赶紧先退出去一会儿,你却还在看,这叫你妻子怎么办?这不正是你无礼吗?怎么能说是你妻子无礼呢?”
孟子没有想到,母亲恰恰从同一事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批评虽很尖锐,但是句句有
根有据,于是孟子赶紧认错。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是翰林院学士,人们都称他为苏学士。
苏东坡才华横溢,文章
写得好,诗词也作得好。
但知识再丰富的人也不可能会知天下事,所以他有时候也不免要
出点差错。
有一天,苏东坡拜见当朝宰相王安石。
相府仆人把他领进王安石的书房,说是宰相大
人外出办事,马上回来,请苏学士用茶稍候。
等了一会,主人还不回来,苏东坡便信步走
到书桌旁,见桌上摊着一首咏菊诗。
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
苏东坡,心里不由暗暗好笑起来:“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而菊花
从来就敢于顶风傲霜,最能耐寒耐冻,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了?
想到这里,苏东坡诗兴大发,不能克制,就提笔蘸墨,信手续写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
苏东坡搁下毛笔,又待了一会,见主人还不回来,便起身告辞了。
再说王安石回家后,到书房见了苏东坡的那两句话,只是摇了摇头,并不与苏东坡计较。
后来苏东坡降到黄州去当团练副使。
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
到了九九重阳天气,连连刮了几日大风。
一天,风停歇后,苏东坡邀请了几个好友到郊外赏菊。
只见菊园中落英缤纷,满地铺金,一派西风萧瑟
的景象。
这时,苏东坡猛然想起了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情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恍然悔悟到自己过去闹了笑话,连忙提笔给王安石写信认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