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汉语2017年-课后思考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词的基本性质1. 词的定义和特点:词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并具有独立义项的符号。
词的特点包括:•词是语言的核心单位,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词具有独立发音和意义;•词在句子中具有独立的语法作用。
2. 词的分类:根据词的构成、功能和语法特点,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实义词:具有具体含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虚词:具有虚指功能的词,如连词、介词、助词等。
•混合词:由实义词和虚词组成的词。
3. 词的构成要素:•词根:构成词的核心,具有最基本的意义;•词缀:附加在词根上,用以改变词的意义、语法功能或词性;•词性标志:用以标志词的词性。
4. 词的形态变化:词的形态变化包括:•词的派生: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或者词缀,从一个词根派生出多个词。
•词的合成:通过将两个或更多的词合并在一起构成新词。
第二章:词的义项和词义关系1. 词义的定义和特点:词义是词所表示的意义,是词与具体事物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词义的特点包括:•词义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相对固定性;•词义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断或者通过其他词来确定。
2. 词义的分类:根据词义的来源和变化特点,词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本义:词的最基本的、最原始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衍生出来的新意义。
•借义:通过借用其他词的义项来表达新意义。
•比喻义:通过用某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的意义。
•种属义:指一个更大概念的一部分,如“狗”是“动物”的一种。
3. 词义与上下文的关系:词义与上下文之间存在以下几种关系:•同义关系:多个词拥有相同或相近的词义。
•反义关系:多个词拥有相反的词义。
•上位词与下位词关系:一个词的词义是另一个词的一部分或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章:词语的语法功能1. 词语的语法功能概述:词语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主要包括:•主语: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存在的人或事物。
•谓语:句子中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
•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2017年4月自考《现代汉语》00535真题及答案

语音的(
)
A.生理性质
B.社会性质
C.物理性质
D.强弱性质
正确答案:
B
3、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都是舌尖中音的是(
)
A.大闹
B.子弟
C.纪念
D.小李
正确答案:
A
4、下列音节,韵母是前元音的是(
)
A.特
B.寄
C.五
D.墨
正确答案:
B
5、下列音节,调值为 35 的是(
)
A.欢
B.去
C.里
D.羊
正确答案:
叫_______。 答案解析: 比喻
术语解释题 (每小题 2 分,共 2 题) 1、音素 答案解析: 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 位。
2、夸张 答案解析: 夸张就是为了取得某种表达效果而有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做扩大 或缩小的描述。夸张又称作夸饰、铺张等。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三章文字“文字”思考和练习一三、为什么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两大类。
表音文字是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表示一种语言的有限的音位或音节,作为标记词语声音的字母;表意文字是用数目众多的表意符号表示一种语言中有意义的语言单位——语素或词,而不是表示语言中的音位或音节。
汉字用笔画构成的大量表意符号(字)来表示汉语的语素,从而代表了汉语语素的声音,而不是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汉语的音位或音节,所以说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第五章语法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
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
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
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
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
不能因体系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
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
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
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真题及详解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汉语》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属于()。
A 屈折语B 黏着语C 孤立语D 混合语答案:CC: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A: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如"德语" B:黏着语: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
如"日语"。
D:混合语: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合体。
2. 决定语音与其他声音之不同的属性是()。
A 社会性质B 生理性质C 物理性质D 个体性质答案:A语音作为语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因此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3. 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不同的是()。
A 意义B 字纸C 历来D 扭捏答案:BA:"意义"为零声母;C:"历来"声母均为"L";D:"扭捏"声母均为"n";B: "字"声母为"z","纸"声母为"zh"4. 下列各词,两个音节都属于撮口呼韵母的是()。
A 需求B 温度C 学院D 鱼嘴答案:C撮口呼:有韵头ü的,或韵腹是ü的韵母。
A:"需"为撮口呼,"求"为齐齿呼;B: "温""度"均为合口呼,D:"鱼"为撮口呼,"嘴"合口呼。
5. 下列音节,调值为 51 的是()。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考现代汉语复习———课后思考练习题第一章绪论课后思考题1.现代汉语有几大方言区?你所在的地方属于哪个方言区?这个方言区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有那些明显的特点。
答:十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晋语方言、平话方言。
北方方言区2.说明文言与白话、口语与书面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的关系。
答:(1)文言与白话的关系:文言和白话都指书面语,两者是相对而言的。
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
它最初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当它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种书面语言的传统以后,就不再跟着口语一起变化,久而久之,就逐渐和口语脱节,最后变成了一种不仅读出来听不懂,而且不经过专门学习连看也看不懂的书面语言。
文言在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有较大差别。
白话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书面形式的源头。
它的产生是由于文言与口语完全分家,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人民群众中间就逐渐产生了与口语直接联系的这种新的书面语言。
白话始终是和口语密切联系的,语法和词汇方面与口语比较一致。
白话和文言虽然也相互影响,但基本上是分道扬镳,各有各的应用范围。
但长期以来,白话文著作一直被看作是“俗”文学,在书面语言在始终是文言文占统治地位,直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白话文才取得正式书面的资格。
(2)口语与书面语的关系:①口语和书面语是两种不同的语体。
书面语表诸文字的记述,口语通过口头发音而传播。
两者的载体是不同的,前者是文字,后者是语音。
两者的主要不同,还在于语体。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其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因而常用短句。
这种风格的形成,是由于口语常呈现为当面交谈,有特定的语境存托,又有身手势态和语音变化的帮助。
从而具有较多的辅助性信息作为支持。
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但具有与口语不同的语体风格。
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因而长句较多。
这种风格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书面语缺少不同语境下当面会话所具备的种种辅助信息,不得不要求语句自身得以规范化,标准化,进而成为文学语言,即标准语的基础。
②口语一发即逝,不可能流传久远。
为了克服它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一定限制,人们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
从而在诉诸听觉的口语之外,又产生了诉诸视觉的书面语。
就这个意义说,口语先于书面语,后者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
③书面语与口语相互影响。
书面语的成分不断进入口语,从而使口语向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口语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更为密切。
口语的成分也不断被吸收进书面语不断丰富书面语,促使它不断更新,完善,使之富于活力,更能适应交际的新需求。
一旦书面语严重与口语不相适应,社会就会提出改革陈旧的书面语的要求。
五四前后所掀起的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就是因为文言这种书面语同口语脱节太严重,已不利于社会变革下产生的新的交际需要。
(3)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值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个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并渗透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课后思考题1.现代汉语的内部结构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分析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要素的性质和特点答:现代汉语的内部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等。
现代汉语语音的性质:现代汉语语音和其他语言的语音一样,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没有复辅音;在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复元音构成的音节多;音节有声调;现代汉语词汇的性质:语音的固定性;语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双音节词占优势;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现代汉语语法的性质:抽象性,层次性,稳定性,民族性。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丰富的量词。
2.现代汉语语音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没有复辅音,现代汉语声母中的zh,ch,sh是不是复辅音呢?答:现代汉语声母中的zh,ch,sh不是复辅音,它们都是一个辅音,只不过是以两个字母来表示。
3.举出十个从古汉语单音节变成现代汉语在的双音节词的例子,再举出十个由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缩略晨双音节词的例子,说明词的结构有双音节化的倾向是现代汉语词汇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答:从古汉语单音节变成现代汉语在的双音节词的例子:目——眼睛,衣——衣服,耳——耳朵,发——头发,师——老师,石——石头,竹——竹子,唇——嘴唇,月——月亮,姨——阿姨。
由现代汉语多音节词缩略晨双音节词的例子:外交部长——外长,彩色电视机——彩电,化学工业——化工,超级市场——超市,人民代表大会——人大,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家用电器——家电,环境保护——环保,扫除文盲——扫盲,高等院校——高校。
4.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答:①名词做定语,如冬季的阳光、石头房子②形容词做谓语,如苦变甜、天气晴朗③形容词做主语,如骄傲不好④动词做宾语,如参军就是奉献⑤名词做谓语,如明天中秋、今天阴天5.有人认为汉语的语序非常重要,不同的语序会引起意义上的变化,例如,“我爱她”不等于“她爱我”,“跑出去”和“出去跑”的意义也不一样;也有人认为语序不那么重要,例如,“汽车盖着帆布”等于“帆布盖着汽车”,“我饭吃过了”和“我吃过饭了”意义基本相同。
你对“汉语语序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这一点是如何认识的。
答: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语序和虚词就成了汉语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所以汉语的语序很重要,语序不同,语法关系就可能会发生变化,词语,句子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正如题干中所说“我爱她”不等于“她爱我”,“跑出去”和“出去跑”的意义不同,因为它们的语序不同。
但是有时候汉语的语序会显示出一定的灵活性。
语序虽然能改变句子的意义,但并不是说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就一定固定下来,如“我饭吃过了”和“我吃过饭了”,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却基本相同。
另外,词语的语义特征也是制约语义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题干中的汽车盖着帆布”与帆布盖着汽车”,“汽车”“帆布”都是名词,但“帆布”可以作覆盖物,具有“+覆盖物”这样的语义特征,可以作为“盖”的工具;而“汽车”却不具有“+覆盖物”这样的语义特征,一般不作为“盖”的工具。
因此两句尽管语序不同,但我们在认知的过程中都会将“汽车”当作“盖”这个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而把“帆布”当作参与“盖”这个动作的“工具”。
所以两句虽然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
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现代汉语规范化?你对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怎样认识的?你觉得应该怎样进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答: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汊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时它的书写符号——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有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是什么?简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答: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继续推动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
制订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做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
基本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以国际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汊字为我国通用的语言文字,包括总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附则四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特点:(1)调整的是政府行为和社会公共行为,不是个人的语言行为。
国家机关,学校,出版社、电台.电视台使用语言文字,公共设施、商品广告使用语言文字,都必须遵守规范,个人的言语行为不子干涉。
(2)重申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同时还规定可以保留和使用繁体字的范围。
(3)在法律责任方面,以教育、倡导为主,批评、处罚为辅。
最重的处罚是予以警告,并限期改正,这与许多强制性的法律有所不同。
3.你准备如何学好《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在学习’现代汉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第二,要注重共时和历时的比较第三,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二章语音课后思考题1.什么是语音2?语音有哪些性质?答: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2.什么说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答: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音必须是人类发出的能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但这种声音与意又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必然的,而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例如,同一个意义“玉米”。
.在汉语普通话中所使用的声音是yumi,在英语中是corn.就连汉语内部各方言之间表示“玉米”这个意义的声音也是不一致,有’苞谷’’苞水”“玉蜀黍”“棒子”等多种语音形式。
可见,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是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语音与意义的联系一旦固定下来后,个人不能擅自改动,否则就无跟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际。
因此,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本质属性。
3.什么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哪两类?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进行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例如,sōu(搜)从音色角度可以切分出s,o,u三个不同的音素。
音素按发音情况的不同可分元音、辅音两类元音和辅音的主要区别,一般归纳为4点。
1).气流是否受阻: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但受到节制);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咽头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紧张均衡与否: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气流强弱: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声带是否振动: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4.声母与辅音的区别是什么?韵母与元音的区别是什么?答:(1)声母虽然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能作声母,如zhōng(中)里的ng只能作韵尾,而不能作声母.辅音n既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如nàn(难)中的两个辅音n,在音节的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来尾的是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