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试题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其先后顺序是①创办轮船招商局②《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③建立中华民国④创办《青年杂志》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2.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fèn)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A.实现了革命目标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翻了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帝制3.蔡元培先生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由此可见,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如下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
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5.《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经过10月10日一个下午的不顾一切的协商,一小批士兵匆忙地临时订出了当天晚上的计划,坚决地出击……到凌晨,武昌的清政府已被打垮。
”史料中记载的重要事件是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6.下图所示内容是一本历史著作中某一章的小标题,这一章的大标题应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7.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
这是为了庆祝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下列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直接关系的是①成立兴中会②参与创办机关刊物《民报》③任武昌起义总指挥④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鲁迅曾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
初一历史辛亥革命试题

初一历史辛亥革命试题1. 1912年1月1日晚,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在南京隆重举行。
狮子山炮台鸣放礼炮108响,宣告A.新中国成立B.国民政府垮台C.南京获得解放D.中华民国成立【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国民政府垮台和南京获得解放都是在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首先爆发,1912年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因此选D.【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 ·辛亥革命。
2.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
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①建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亲自发动武昌起义④成立中华民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成立中华民国。
孙中山并没有亲自发动武昌起义,当时他在国外,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功绩点评:关于本题中提到的孙中山的历史功绩,学生要掌握其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中国同盟会的时间是1905年,成立的地点是东京,总理孙中山,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民主义的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3.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
”这一诗句颂扬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C【解析】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所以上述诗句颂扬的是辛亥革命,故选C。
洋务运动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戊戌变法是通过改良的方式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出是辛亥革命,诗句涉及到了武昌起义和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

辛亥革命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武昌起义前写给总税务司的信中说:“毫无疑问,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不能说他们是革命党,但是他们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由此可知当时()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灭亡的相关史实。
依据材料信息“大多数老百姓是希望换个政府的”“对于推翻清朝的尝试是衷心赞成的”可知,清政府失去民心丧失了统治的基础。
故选B项。
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民心的丧失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C、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海关税务司对革命持支持态度2、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但从清初的“剃发令”再到辛亥革命的“剪辫易服”和随之出现的“保辫会”,国人的头发承载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下述对“辫发之争”说法正确的是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清初的“剃发令”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可以排除A;“剃发令”和“保辫会”不是历史的进步,可以排除B;D项。
而“辫发之争”实质上体现了“体制之争”(君主制还是共和制)。
所以答案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A、是欧风美雨作用的产物B、体现历史的不断进步C、是激烈政治斗争的反映D、昭示国人的文明程度3、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什么国旗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海圻”号于1911年4月出航,13个月后返回上海,时间应是1912年5月。
此时中华民国已经成立,采用的国旗是五色旗。
A是清朝的国旗;C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旗;D是湖北军政府的旗帜。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试题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试题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B.中国同盟会C.建立民国政府D.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分清“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团体”等概念,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指导思想应该是一些宏观的理论性的内容,如D项三民主义,理论性很强,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应是具体的实质性的内容,如A、B两项是辛亥革命的具体目标。
而B项是一个政治组织,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答案D。
【考点】三民主义点评:此题较难,学生需要学会区分“指导思想”、“革命目标”“革命团体”一类的概念。
2.辛亥革命首先发生在()A.江苏南京B.湖北武昌C.北京D.广州【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辛亥革命是革命派领导的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而湖北武昌是其首发地,A项江苏南京和辛亥革命没有关系,C项北京是清王朝的都城,D项广州所在的广东省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宣布独立的。
【考点】辛亥革命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1840年鸦片战争D.戊戌变法法令的颁布【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所谓巨变,应该是引起社会全面变化的深刻变革,B项只是在经济军事领域开始的变化,D项法令颁布了,但没有实施,没有引起社会的实质性变革,社会巨变应该是积极事件而不是消极事件,排除C。
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促进了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考点】辛亥革命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必须仔细分析甄别各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
4.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誓就职,第一任大总统是()A.毛泽东B.袁世凯C.孙中山D.康有为【答案】C【解析】题干要求选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A项毛泽东是后来的共产党人,和此没有关系,况且共产党是1921年成立的,B项袁世凯是北洋军阀,当时占据北方,后来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康有为是维新变法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仍然坚持君主立宪,成为保皇派,辛亥革命是在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指导下爆发的,因为他的崇高威望,被选为第一任大总统。
历史辛亥革命试题

历史辛亥革命试题1.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题干“空壳”和“成果象征”等关键词.根据题意,辛亥革命的成果虽成“空壳”,但仍保留着象征意义的东西.从题干辛亥革命成果的角度判断,选项A、B、C中的“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均不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而是推动辛亥革命的政党组织和思想理论.只有D项的“中华民国”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北洋军阀篡权后民主共和名存实亡的象征.2.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注意题目中的“现代化”“趋向”“最能”等信息。
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甲午战争在戊戌变法之前可排除C和D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的运动,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清末新政的近代化程度不如戊戌变法,故排除A项;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运动,比戊戌变法的近代化程度高,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具体考查中国近代化过程。
3.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两大成果被载入史册。
但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这两大成果就逐渐“名存实亡”了,故选D项。
其他三项不合题意。
4.20世纪初,有人分析当时的政治形势认为:“今日海内,有如下党派:曰变法党,专与阻变法者为仇;保皇党者,爱其能变法之君,舍君而外,皆其仇敌也;革命党者,恶其不能变法之政府也,欲破坏之,别立政府也;惟逐满党专与满人为仇”。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历史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11辛亥革命 含答案解析

考点11辛亥革命一、选择题1.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
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A项错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是自救,并非发展民族经济,故B项错误;清末新政并未触动政治体制,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可知清政府注重社会变革以应对统治危机,故D项正确。
2.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曾表示,“中国社会主义者要采用欧洲的生产方式,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
这表明孙中山()A.萌发民生主义思想B.主张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C.借鉴苏俄革命经验D.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作为目标“使用机器,但要避免其种种弊端”“工人不必经受被资本家剥削的痛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强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因此题干材料反映了孙中山萌发民生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实现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目标,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可知当时俄国还没有发生十月革命,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涉及的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
3.尚明轩在《孙中山传》中指出,1905年到1907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出身可考者有379人,其中留学生和学生为354人,达到93%以上,官僚和有功名的知识分子10人,教师、医生8人,这两类各占2%多一点,资本家、商人、贫农等为数极少。
据此可知,影响中国同盟会人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是() A.思想解放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C.社会地位D.阶级属性,在中国同盟会的成员中,留学生和学生占据93%以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留学生和学生思想解放程度高,易于接受新的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阶级属性都不是影响中国同盟会成员比例的主要因素,排除B、C、D 三项。
关于辛亥革命的测试题

关于辛亥革命的测试题选择题1、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 B同盟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2、被孙中山誉为“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的重大之役是()A萍浏醴起义 B金田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荣县起义3.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后,____与刘坤一联衔合上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成为“新政”活动的重要蓝本。
A.李鸿章B.袁世凯C.张之洞D.盛宣怀4.在清政府实行的____中,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学校教育实现了与科举取士彻底脱钩。
A.戊戌变法B.清末新政C.洋务运动D.预备立宪5.1902年2月,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____,介绍西方的政治文化,宣扬君主立宪,后来又反对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
A.《国闻报》B.《时务报》C.《新民丛报》D.《东方杂志》6.1903年,____发表了传诵一时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明确指出以革命推翻清王朝,实行民主共和,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A.严复B.陈天华C.邹容D.章炳麟7.1903年,____撰成《革命军》,号召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A.陈天华B.宋教仁C.邹容D.章炳麟8.1903年,____发表了《警世钟》和《猛回头》,主张反对帝国主义,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A.林觉民B.陈天华C.章太炎D.邹容9.1903年,清政府制造了压制民主革命舆论的《苏报》案,逮捕了鼓吹革命的____。
A.章士钊、章太炎B.邹容、陈天华C.陈天华、章士钊D.章太炎、邹容10.1904年2月,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创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___,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纲领。
A.岳王会B.易知社C.华兴会D.科学补习所11.1904年11月,革命党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____任会长,这是江浙地区最早的反清革命团体。
A.蔡元培B.陶成章C.徐锡麟D.章太炎12.“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A、成立中国同盟会B、发动武昌起义C、发动黄花岗起义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13.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是____,这是革命党人与改良派进行论战、宣传民主共和的重要阵地。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辛亥革命测试题(含答案)

辛亥革命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第8辛亥革命选择题[38能力要求识记今年是辛亥革命95周年,小张想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先爆发的地方,他应该到A.上海B.北京C.天津D.武昌[参考答案]D[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7题黄石某校初三(9)班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参考答案]D[06年黄石中考]第10题学生小明的爷爷今年(2018年)恰好满八十大寿,即1929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
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小明你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应该是A十八年B二十八年C三十八年D四十八年[参考答案]A[09娄底中考]第9题孙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A.建立同盟会B.发明中装C.创建中华民国D.筹建黄埔军校[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9题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
右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元纪年换算为A1924年B1925年C1926年D1927年[参考答案]B[09安徽中考2]第6题鲁迅先生在《一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民国六年”是指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参考答案]C[2007年威海中考]第11题某年的1月1日,南京城内张灯结彩,民众欢庆孙中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一年是A.l905年B.l91l年C.l912年D.I915年[参考答案]C[2007年南京中考]第32题右图为2006年11月12日人民大会堂纪念孙中先生诞辰140周年活动的主席台场景。
下列与孙中有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他“舍得一身剐(ɡuǎ),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封建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1894年他在檀香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C.三民主义是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D.1911年元旦他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参考答案]D[2007年资阳中考]第16题小芳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国民党历史的,发现有用民国纪年记载的历史事,此事最有可能是A虎门销烟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义D台儿庄战役[参考答案]D[08玉林中考]第3题191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1.孙中山创建革命党①兴中会的成立: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
②同盟会的成立:1905年,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于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影响: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背景:国际(《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②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
③主张: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⑤失败标志: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败因:主观是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客观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⑥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启示: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
3.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大功绩);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发起国民革命运动。
4.国共两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孙中山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5.海峡两岸的交往(1)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一国两制”。
(2)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4)台湾成立海基会,大陆成立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
(5)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6)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7)2000年3月以来,台湾当局发生变化。
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训练提高:一、填空1.1895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革命团体是兴中会2.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发展的事件是1905 年孙中山创建的我国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除鞑虏,平均地权,恢复中华,建立民国,4.同盟会的机关报是《民报》;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5.1905年,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6.武昌起义的时间是,地点是7.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代表在开会,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8.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
地点是在9.1911年是旧历的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它推翻了,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的首领窃取了。
他建立起的统治。
二、选择题11.标志辛亥革命爆发的起义是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武昌起义D.百色起义12.要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该是A.武昌南京B.天津北京C.上海广州D.延安遵义1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自强、求富B.民主、科学C.马克思主义D.三民主义14.以下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15.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6.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系列活动中,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三、材料解析题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1911年10月,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该团体的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在这一刊物上将政治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有何积极影响?(3)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族自由做出了哪些努力?(列举两项即可)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是孙中山先生诞生145周年,同时也是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材料二胡锦涛在一次纪念活动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没有使中国获得独立和富强,说明了什么?(2)“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是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1924年,孙中山创办了什么学校?中共哪一领导人曾经担任该校政治部主任?(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结合材料三回答,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现实意义是什么?(5)结合材料回答,作为中学生我们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生涯中得到哪些启示?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题。
材料一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在当时有何作用?(2)材料二是哪个组织的纲领?这一纲领中反映的“民权”“民生”思想是什么?(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是什么关系?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1)这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该革命团体在什么地点成立?(2)在这个革命团体成立大会上选举谁为总理?同时决定创办什么刊物来宣传革命?(3)这一纲领后来被阐发为哪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有何作用?(4)请你分析这一纲领的局限性。
21.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一般有三种观点,你认为下面哪种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1)它是一场基本上成功是或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
(2)它是一场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3)它是一场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革命。
22.用史实简要说明孙中山是怎样“愈挫愈奋,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3.看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1)图1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2)图2是哪个革命团体的政治纲领?请你分析这一纲领的局限性。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895,兴中会。
2.1905,中国同盟会。
3.驱除鞑虏,平均地权。
4.《民报》,三民主义。
5.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
6.1911,武昌。
7.南京,孙中山。
8.1912,南京。
9.清朝统治,封建帝制。
10.袁世凯,北洋军阀。
11~16.C、A、D、D、C、C。
17.(1)中国同盟会;《民报》;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成立兴中会;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最大功绩);建立中华民国;推翻清政府统治;颁布《临时约法》;创建黄埔军校;发起国民革命运动。
(任意两条即可)18.(1)三民主义;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黄埔军校;周恩来。
(3)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4)团结海内外华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5)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9、(1)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中国同盟会;“民权”指建立民国,“民生”指平均地权。
(3)材料二的革命目标是通过材料一辛亥革命实现的。
20.(1)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
(2)孙中山;《民报》(3)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
21.(1)正确。
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观点正确。
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观点正确。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它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2.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帝制,建立中华民国。
同袁世凯斗争。
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实行国共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精神: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23.(1)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
(2)中国同盟会;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