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要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师实现提升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价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新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深入研究教学的热情,提升了素质,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拓宽研修渠道,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把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纳入区域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建立、健全了专业的、稳定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和谐、有序发展。不断强化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基层学校和培训单位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促进区域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更好地履行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的职能,更好地发挥服务支撑作用。

二、加强专业引领,开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话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在教师自身,根本动力在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没有教师的理解和主动参与,没有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只会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

教师继续教育,强调了组织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我们充分利用这一

平台,每学期定期开展骨干教师论坛,新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达到交流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与文本、与大师对话中了解教育理论,在接受、感悟、实践过程中丰富、修正个人的实践理论。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就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

三、制定区域教师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注重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进而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和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充分地调研,我们提出了合格教师的标准,即:一是在本学科领域有深厚广博的知识。二是能随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三是能督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成绩。四是具有课堂问题解决能力和对问题的反思、研究能力。这就是要求教师既有教的技能,又有指导学生学的技能。可以说教师专业化的愿景在和平区正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正经历着转型。

总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教委文件和规划的要求,继续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学院教务处组织全院教师进行了为期七天的教师素质 提升培训班。培训内容围绕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职业院校教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智慧型班主任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课堂时效性及教学艺术、大道与匠心、“混合式”教学设计与课程建设创新、高效沟通技巧开展。在这七天当中,作为一名教师,我受益良多、收获颇丰。 一、创新教学思维与方法 本次素质培训,学院聘请了名校名师、专家给我们授课。各位专家阐述了他们对教学的独特见解,对新课程的各种看法,对思想方法的探讨。在这些专家丰富多彩的案例讲解中,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按部就班照着书本讲课的时代过去了。平常我们在学校中,考虑地都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考虑地并不多,甚至于忽视这一方面。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们应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思想方法的渗透,而不局限于单一解答方法的教学。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创新的教学思维对我们培养人,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对教研室功能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到位,教研室建设得不到重视;教研活动缺少计划性,缺少谋划,见子打

子,盲目低效;教研活动开展不正常,或只停留在安排教学工作等常规事务上,上述弊端,极大地削弱了教研室功能的发挥。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首先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开发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变革课程评价方式;其次,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努力协同政府和企业共建“三维一体”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创业教育模式、课程渗透模和实践活动模式;最后,引导学生从学习性质、学习途径、学习规模和学习风格等方面进行学习方式转变,加强创新学习、体验学习、结伴学习和适配学习。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的一种类型是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观 看在线讲座或上课内容,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放在教室里,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它基本的操作流程是:先自主学习 包括发布学习指导、提供学习资源、在线辅导;反馈调整检 测包括学习效果、监控学习进程;调整教学策略包括总结提 升答疑解惑、组织讨论、引导提升。 通过学习了解到,“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 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 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形成让学生在课 堂上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内化过程、在课堂外完成知识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 【英文标题】Essential meaning and the Er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nal's All-ro und Development SHI Shu-chen Research and Teaching Department of MarxismLeninism,Hebei University,Baodin g 071002,China 【作者】石书臣【作者简介】石书臣(1965-),男,河北临西人,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中山大学社科系博士研究生。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河北保定071002 【内容提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分析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时代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摘要题】人学探讨【英文摘要】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 ics of modern society,essential meaning and the era's characteristics of Hum 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have been analy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text. 【关键词】人/发展/人力资源开发 human being/development/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2)02-0010-05 发展是一个哲学概念,现在已经被广泛引入各个领域。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而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日益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和世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人的发展,尤其是个体人全面、充分、自由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是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思想家、教育家们由于各自所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都未能正确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直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和批判前人理论遗产的基础上,创立起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才真正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笔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社会素质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因而,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内容应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具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16)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和经典性表述。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有关论述,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方面涵义: 1.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全面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属性相关。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本能,主要指食欲、性欲、自我保存等属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主要包括语言、思维、创造性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主体性、目的性、交往性、道德性、阶级性等。人首先是一个自然的生命机体,不能离开自然属性;但是,人的自然属性并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作为区分人与动物根本标志的、表现人的本质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

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精致城市的内涵

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精致城市的内涵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教育形势、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必须精益求精,并使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武平三中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388人(其中城乡生源各占50%,留守儿童占21%),生源复杂、参差不齐,学校现有设施不完整,没有食堂、宿舍、围墙、操场等设施,乡下借读生部分租住民房。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提出“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的口号,着力从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综治安全、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使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学校连续五年“四率一分”评比居全县公立学校第一名。 一、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努力打造“精品”校园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对环境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学校楼馆,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使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作用,有助于陶冶高尚的情操,塑

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创办于1995年,原为“平川初级中学”,原设计规模为18个教学班,xx年改为武平三中后扩大到42个教学班。面对办学规模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学校的许多设施功能已不适应、不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去年九月学校聘请规划设计人员着手对校园规划进行修改,高起点、高规格规划,使其更加合理,功能更齐全,同时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如画廊的位置、教学楼之间与综合楼的连廊如何连接,教师办公室的分布、楼梯出入口、教学楼卫生间的位置,楼梯扶手的材料、路灯开关的设置、花草树木的种植等都提早规划,考虑周详,无一遗漏,真正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慎密思维。并将规划制作成鸟瞰图,印成年画,在学校办公室、接待室张贴,使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目标非常清楚,让全校师生注重于学校的今天,更着眼于学校的明天。 学校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细微处入手,规范各处室、年段办公室的桌椅、橱柜摆放,更换了年段教师的办公桌椅,教师办公面貌焕然一新;教室的“十有”建设,做到统一制作,风格各异,大力营造“教室文化”;德育环境的“十二有”建设进行重新科学有序布置;在办公区、教学区走廊及通道被科学地加以利用,张贴“文明用语”牌,悬挂名人画像,张贴著名治学、做人、教育的名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总结 一、机会难得,学习气氛浓厚。 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教育工作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态度端正、学习专注,从教育局领导到学校校长都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及时完成作业,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大家都觉得机会是如此的难得,学习气氛十分浓厚,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 二、异彩纷呈,讲座全面系统。 专家、教授的讲座就象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刘华蓉教授报告:教育管理中的危机和舆论应对和李雯教授的“学校安全工作理论、政策与实践”,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使我们不仅了解了全国学校安全的现状,也对如何做好学校的安全管理有了新的思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处理校园突发事件和应对各种媒体,理解什么叫“媒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能心存侥幸。余祖光副所长的讲座,使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影响因素及改革走向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了什么叫“工业文化缺失”。聆听了孙霄兵副部长对《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解读,明白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知道了做为一个人才,不只要懂外语,更要懂国际规则、懂中国国情。 三、学无止境,更新学习观念。 听专家、教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就像听课时孙部长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学习也是如此,要让读书学习已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我虽然不能教育教学的专家,但我可以从现在起就行动起来,像专家一样投入到读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读书学习也成为我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将所学知识为我所用。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市教育局开展“在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学习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在线学习,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又要怎么去提升教师的素质呢?下面 是带来的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了四期的师德素质培训班的学习,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在思想上、行为上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这几期高效课堂班的学习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 的不足,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是在钱志亮教授所讲的一堂好课应做到饱满的激情,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 丰富的肢体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反观自己的教学,慢条斯理,一板一眼,缺少激情 澎湃,尤其是前些年一直从事高年段的班主任工作,回过头来教一年级孩子,面对课堂上 孩子咿咿呀呀,自己真有些不知所措。领导听课后评价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不够,不适合低 年段教学。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一堂好课好比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 教学语言就是画的色彩,就像钱教授的课,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很快的过去了,而那种 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扎根。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尤其是低年段的教师,面对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必须用语言的情趣,丰富多彩的课堂活 动形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激发他们想象的活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是有效的课堂还要注意细节。一节课是否成功,学生掌握得好不好,除了要有好 的教学设计,细节的注重尤为重要,因为你的教学内容准备得再充分,过程设计得再好, 总会有个别学生不领情,不理睬。在课堂上,在你激情澎湃时,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貌似 学习,一动不动,实际上是精神溜号。这种装学习的状态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学 习能力下降。这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到这些个别学生。课下多走近他们了解他 们上课不听课的原因,是学习兴趣没培养,学习方法欠缺,这是个体原因,因为生病致使 注意力不集中,关注学生能否看到、看懂、听到、听懂……找到原因,制定具体的措施和 方案。以前对这类事中我总是简单的批评,事后发现收获不大,通过学生使我更清楚地认 识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要很长,如何做好教书育人 的工作,这是我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学习了”一个好教师的素质”.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 该重视学生和自身素质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而对于我们自身的素质则要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抓起。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 样的素质呢?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 要求。一个教师若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他培养出的人也不会太强,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 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因而,应从类整体与个人这两个层面去规定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人类整体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类特性、类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从个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个人的类特性和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以及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存在着差别,不能相互取代,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一、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首先就必须对全面发展所受的主体人这一概念的涵加以规定。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这一概念,既不仅仅是指类,也不仅仅是指各个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就是说,它既可以指人类整体或总体,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整体或总体的各个部分;既可以指区别于物,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殊的物种或族类,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族类的各个单个的个人。同时,在类与个人之间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族类或类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族类或对族类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人与个人之间又存在着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这就是说,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它既反映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又反映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探究和规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时,就不能把它归结为仅仅表征着人类整体而排斥单个个人的人或不包括个人的空洞的类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或者用各个个人的全面发展来取代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其实,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也不难理解这一道理。如果我们把类

整体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把各个个人看作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那么,系统整体的特性、功能以及系统质并不是构成系统的各个单个要素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的机械总和。这就是说,用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使是每个个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去代替类整体的发展,就象用排斥个人的空洞的类的全面发展去取代个人的全面发展一样,同样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事实上,类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不同侧面。这两个侧面各有自己的特殊涵而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结,相互渗透。所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我们既不能用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去规定,也不能用一方排斥或取代另一方的片面性思维的程式去理解,而应该从二者的辩证统一,即类与个人的有机统一的角度去把握。 诚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是马克思在论及人的发展时,确实在不少地方强调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或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但是,我们决不能藉此而断定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我们同样在不少地方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类或代表着类的一般人的发展或全面发展的论述。譬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个人的这种发展是在历史上前后相继的等级和阶级的共同的生存条件下产生的,在这些个人中有类或人在发展,或者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又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指出,在作为人类社会主义结构的序幕的历史时期,只有通过最损害个人的发展,才能取得一般人的发展。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指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展相一致。可见,马克思不仅在多处直接使用了类的发展或全面发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促进内涵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要发展,要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师实现提升自我,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价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点成绩。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新教师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深入研究教学的热情,提升了素质,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拓宽研修渠道,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 把实施继续教育培训纳入区域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提供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建立、健全了专业的、稳定的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稳步、和谐、有序发展。不断强化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基层学校和培训单位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培训工作的良性发展,同时促进区域培训、教研、科研、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更好地履行学习中心、资源中心的职能,更好地发挥服务支撑作用。 二、加强专业引领,开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话平台 教师专业发展,主体在教师自身,根本动力在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没有教师的理解和主动参与,没有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只会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 教师继续教育,强调了组织学习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重要性,我们充分利用这一

平台,每学期定期开展骨干教师论坛,新教师论坛等活动。通过这种活动, 能够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达到交流经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教师与文本、与大师对话中了解教育理论,在接受、感悟、实践过程中丰富、修正个人的实践理论。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就必须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 三、制定区域教师的评价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注重的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的提高。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进而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和平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充分地调研,我们提出了合格教师的标准,即:一是在本学科领域有深厚广博的知识。二是能随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三是能督促、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成绩。四是具有课堂问题解决能力和对问题的反思、研究能力。这就是要求教师既有教的技能,又有指导学生学的技能。可以说教师专业化的愿景在和平区正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正经历着转型。 总之,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教委文件和规划的要求,继续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教师继续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贡献。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2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 胜利学校:张洪利 一、理解教师职业,提升自我素养 教师代表着“学生的老师”,也代表着“学生的学生”。作为教师,师德是必备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其次,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师是管理者,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四,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第五,教师是朋友,所谓良师益友,就是强调教师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要达到知心朋友一样。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教师,不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更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与道德意识。 二、用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心理学基础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训为我即将面临的实际工作提供了许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训中,几位从事教育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几位专家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专家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的指导,让我更加明确上好一堂课的标准,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通过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让我从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对待学生与管理班级。一些具体的事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三、角色的转换 培训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对于刚刚步入教师工作的我,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工作充满热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经验,这样形成一个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训中,尤其是教师心理调适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并获得了更多的方法,这对自己是一种鼓励。鼓励新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鼓励我们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取在教学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些鼓励,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要在教师这一行业获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热爱这个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报,刻苦地钻研下去,一切为的就是一份热爱和执着,在教学中,不能墨守陈规,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去思索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样,最终自身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体现。 四、学会终身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1.终身学习,我们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更多方面,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做事与人际交往。教师从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于观察、研究、思考;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相对来说,工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2.提升个人魅力,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听你的课,进而喜欢听你的指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因而,应从类整体与个人这两个层面去规定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类整体的角度看,主要包括类特性、类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以及类的解放和自由的实现;从个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个人的类特性和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以及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等。类整体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全面发展既存在着差别,不能相互取代,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一、要全面而准确地把握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首先就必须对全面发展所受的主体人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规定。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人这一概念,既不仅仅是指类,也不仅仅是指各个单个的个人,而是一个反映类与个人辩证统一的概念。就是说,它既可以指人类整体或总体,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整体或总体的各个部分;既可以指区别于物,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一个特殊的物种或族类,也可以指构成这一族类的各个单个的个人。同时,在类与个人之间又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族类或类与个人之间存在着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在族类或对族类抽象概括而形成的人与个人之间又存在着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这就是说,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人,它既反映着整体和部分的辩证统一,又反映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探究和规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时,就不能把它归结为仅仅表征着人类整体而排斥单个个人的人或不包括个人的空洞的类的全面发展,也不能把它仅仅归结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或者用各个个人的全面发展来取代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其实,从现代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也不难理解这一道理。如果我们把类整体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把各个个人看作构成这一系统的要素,那么,系统整体的特性、功能以及系统质并不是构成系统的各个单个要素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的机械总和。这就是说,用个人的全面发展,即使是每个个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去代替类整体的发展,就象用排斥个人的空洞的类的全面发展去取代个人的全面发展一样,同样是片面的、错误的。因为事实上,类的全面发展与个人的全面发展都不过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不同侧面。这两个侧面各有自己的特殊内涵而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结,相互渗透。所以,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我们既不能用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去规定,也不能用一方排斥或取代另一方的片面性思维的程式去理解,而应该从二者的辩证统一,即类与个人的有机统一的角度去把握。 诚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尤其是马克思在论及人的发展时,确实在不少地方强调了个人的全面发展或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但是,我们决不能藉此而断定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仅仅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我们同样在不少地方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类或代表着类的一般人的发展或全面发展的论述。譬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个人的这种发展是在历史上前后相继的等级和阶级的共同的生存条件下产生的,在这些个人中有类或人在发展,或者是这些个人发展了人。又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指出,在作为人类社会主义结构的序幕的历史时期,只有通过最大地损害个人的发展,才能取得一般人的发展。尤其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为明确地指出: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种对抗,而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总结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总结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总结 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教师要用自己的品格育人,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塑造学生。作为合格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风度仪表等,同时还必须具备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业务水平殛待提高,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素质修养,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我利用课余时间坚持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修养,努力完善自我: 教育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多鼓励,少批评,不挖苦讽刺学生,用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课堂教学与理论相结合,实践新课改: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将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尝试,再将所得的经验积累,通过“学习-----实践-----再学

习-----再实践”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重视自己的教学感悟,加强自己教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组织的各种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能提到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我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中,参加英语组的科研课题研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实践中提升自己。通过参加教育科研活动,使 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一个新的飞跃,质的飞跃。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服务育人的思想,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增强责任心,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或教育教学经验文章、教案设计等,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不断提高科学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四、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实自己: 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应坚持学习,永不间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因此,我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同时,坚持自学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强教育科研能力,勤读书,勤思考,勤总结。认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工作中的不足,明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根据自身的实际,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

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魏传光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目前尚无确切定论,但一所名校的成长离不开其深厚文化底蕴的积淀,正所谓“名校的一半是文化”,它体现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方面、更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物质文化反映了学校建设的外在美观程度,制度文化体现了学校管理的优质化,而精神文化则成为学校的“主心骨”,体现了学校成长的价值和实质,也就是我们平常从管理学角度所讲的“环境反映文化”、“制度决定成败”、“学校精神创造持久生产力”。可见,我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在于抓好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于铸造学校的“精神和灵魂”,这样的学校才是创办优质教育的窗口,结合本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我认为,要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应因地制宜,因校而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航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要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我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认真落实五年规划,努力实现“把孙镇一小办成全市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型”的总体办学目标。 二、让“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

教师素质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

国家之计在教育,教育之计在教师,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教师特别是西部山区教师,更需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不仅使我获得了全新的教育理论,而且使我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我结合实际就我的教育观念的更新谈谈自己的收获。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 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我的教育准则是:我培养的学生将来是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平时,我千方百计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发现便给予表扬,并引导他们努力发扬。我清楚的知道智力、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注重教学中德育、智育、体育等“五育”渗透交织。我从不占用音、体、美等课程,也不把剥夺学生上这些课的权利作为惩罚教育的手段,只有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了,教师才有成功后的喜悦。时下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尤显突出,在健康人格中,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学习,我更加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听到有学生说“我不行”、“我不敢”的话语时,我总是鼓励他们:“去试试”、“你挺不错的”;在全体学生面前,我从不揭个别学生的短,让学生觉得老师尊重他,没有失去自尊心,慢慢地对自己也开始有了一点信心,这时候,我再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以证实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得到老师、同学的无私关怀后,他们肯定了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 我所教的每一届学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特长,参加国家、省、州、县各级比赛获奖的学生数我教过的最多,获得荣誉最多的也是我带过的学生***年,我所在的中队获得了“全国少先队优秀中队”的荣誉,我也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光荣称号。事实验证这么一个道理,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就能够收获甜美的果实。 二、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是教育成功的法宝 一、二年级大的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精心呵护,否则将贻害孩子终身。一个成功的教师都源于一个“爱”字——对事业的爱,对孩子的爱。 只有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团结,充满爱心的集体中才能形成健康的人格。我身体力行,当学生不舒服呕吐时,是我亲自送去医务室,并打扫脏物;孩子不慎弄伤时,是我掏钱买药去守护;当发现孩子未吃早餐或中餐时,我买来食物;有学生因病住院,我会买水果去探望,事情虽小,可孩子们都记着呢!份份真情感染了孩子们,当同学们再有困难时,他们不再“一统”地告诉我,而是默默地帮助有需有的同学,我总是在有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后才知道。生活在充满爱心的集体中,大家觉得天天都是艳阳天。 当老师们经常说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我常说,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一切,要蹲下来,用和他们一样的高度去看待他们的所作所为。如在教二年级的时候,我班级里有一个女学生拿了另一位同学的“蓝猫”牌橡皮擦,我知道以后并没有粗暴的训斥这位女生,而是用“小孩子犯错是难免的”这种心态对待这件事,并具体分析发生这件事的原因。 后来,我买了个同样的橡皮擦送给那位同学,她从老师无声的行动中感到老师对她的关心爱护,从此以后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我因此而写的一篇“案例”还被**教科所的《**周报》评为二等奖,并给予发表。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数,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2010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 10,2010 第26卷JOURNAL O F EDUCATI ONAL I NSTI TUTE OF JI LI N PROV I NCE Vo l 26(总238期) Tota lN o 238 收稿日期:2010 05 26 作者简介:高 娜(1964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159。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高 娜 (长春师范学院东北亚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向往的未来社会人的理想目标,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能力、道德完善、审美判断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道德完善;审美判断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580(2010)10 0081 0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所向往的未来社会人的 理想目标,是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其全部意义。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全面发展的个人将不再屈从于被迫的分工和狭隘的职业,每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就是达到个体、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 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 共产主义是对异化劳动的克服,使人们的共同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共同财富,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依赖于物,人失去了主体性和个性自由。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随着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人才逐步成为自然、社会和自我发展的主人,自由个性得以形成。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终极价值。 人的全面发展最基本、最一般的涵义,就是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包括道德完善、审美判断等的全面性、普遍性的发展。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丰富和展开,是人对本质的全面占有,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其对象指向具有丰富多样性,内涵上具有多重性。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 求和最高价值取向。[2] 结合我国实际,人的全面发展是阶段性和前进性的统一,目前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现代化,就是人的能力、道德完善、审美 判断等的全面发展。 首先,人的能力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作为生产主体出现而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个人的生产能力是最基本的生产力。马克思 指出 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3] 的同时,预见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个人的生产能力即 表现为个人 特性的主观的生产力![3] 将在物质财富的创造中发挥极大作用 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 产力!,[3] 而个人生产能力的发展有赖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 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3] 生产力的发展就是把人逐渐从自然界的束缚和制约中解放出来,更大程度地获得人的自由和权利,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物质前提,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才能获得丰富的物质资料并在劳动活动中不断地自我完善,只有生产力高度发展,人们才能获得使自己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由时间,从而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进行自由创造活动。因此,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在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通过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 81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则,因为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因此,教师个人素质得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的范文,仅供参考! 学习了”一个好教师的素质”.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和自身素质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而对于我们自身的素质则要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抓起。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要求。一个教师若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他培养出的人也不会太强,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隐患。因此,每个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进而帮助学生适应环境,鼓足信心迎接挑战,学好本领面对生活。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加强理论学习,大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多年来形成的教学观念及不加思考的沿袭老教师的一套教学思路与方法的行为。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学会反

思自己,学会向学生学习,学会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的振兴的层面上思考自己的教育活动,真正树立“教是为学而服务”的思想,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 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教师通过不断的充电,使课堂教学形式日益丰富,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只有教师自身素养不断提高,教师底蕴丰厚,从而推进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还要具有较全面的知识积累和产生终身学习的意向,只熟悉本专业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对于相关的专业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有所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而且阅读面、知识面日渐扩大的小学生,才能做他们的好老师。 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个教师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教学任务,离不开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和其他有益的课外活动。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来组织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新鲜、有趣的课外活动,以自身的能力和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来,引导学生热爱学习,不倦钻研。 教师还要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个语言幽默、活泼、生动形象的教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轻松、有趣,它将会

以教学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以教学特色推进学校发展 ——胶南市珠海路小学教学特色工作汇报 近年来,学校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己任,以“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身心健康,品学优良,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学研究与课程改革工作,实现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又一个亮点,形成了学校教学工作的鲜明特色。 教学研究——创新研究方式,实现研究常态化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少教师往往认为,研究只是业务干部与骨干教师等少数人的事情,常常是被动参与。学校创新研究的方式,通过开展问题研究、叙事研究等有效的研究,吸引每一位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享受到研究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使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需要。 1、研究内容化整为零——开展问题研究,让教师人人能够研究。教师缺少的不是研究的欲望与热情,而是缺少研究的知识与技能,不懂得从何处入手进行研究。于是,学校在加强教师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培训的同时,将学校承担的科研课题进行细化,化整为零,开展基于学科教学的问题研究,让教师感到自己也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进行这样的研究。结合学校承担的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学校面向全体教师征集教育教学中的疑难与困惑的问题,由教导处、学生处进行汇总,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类、筛选,汇集了一些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形成了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问题库”。“大课题”转化为教师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小问题”,就使教师们产生了“这样的问题我也能研究”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依托教研组、年级组成立了以骨干教师为组长的问题研究小组,将“问题库”中的问题分解落实到不同的教师团队,以“小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究。这样,学校课题组就下设了以“小问题”为研究内容的若干个子课题组。问题研究小组与教研组、年级组有机融合,基于基层的教研组、年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