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完整资料).doc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完整资料).doc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功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功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3.计算公式:,功的单位:,1焦耳物理意义是。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A.“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不劳无功”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垂直无功”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基础题

【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C.牛顿D.帕斯卡

【例2】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

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例3】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

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

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例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的是()

【例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面说法错误

..

A.甲图中:系安全带可预防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

前冲而撞伤

B.乙图中:人用力向上搬大石块没有搬动,则重力对大

石块做了功

C.丙图中:在拉力作用下拉力器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使

物体发生形变

D.丁图中:抛出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运动方

向和运动快慢

【例6】物体A在水平拉力F=20N的作用下,第一次加速运动了10m,第二次匀速运动了10m,第三次减速运动了10m,

在三次不同的运动情况中比较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

A.第一次最多B.第二次最多C.三次一样多

D.第三次最多

【例7】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

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

C.两次做功一样多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

做功的多少

【例8】如图所示,已知A B C

>>.在同样大小的力F作用下,

M M M

三个物体都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则力F所做的功

()

A.A情况下F做功最多B.B情况下F做功

最多

C.C情况下F做功最多D.三种情况下F做

功相同

【例9】一名排球运动员,体重60kg,跳离地面0.9m,则他克服重力做功(取g=10N/kg)()A.54J B.540J

C.9J D.600J

【例10】今年6月美国将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观景台搭建在大峡谷的西侧谷壁上,呈U字型,离谷

底1200m高,取名为“人行天桥”,如图所示.如果

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为0.1kg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

底,则下落过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为(g取10N/kg)()

A.12J B.1200J C.5

1.210J

1.210J

?

?D.6

【例11】某商场扶梯的高度是5m,扶梯长7m,小明体重为600N.扶梯把小明从三楼送上四楼的过程中对小明做功_________J.

中档题

【例12】足球运动员用500N的力踢球,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向

前运动了50m ,在此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J .

【例13】 某人用20N 的力将重为15N 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

了10m 后停下来,这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 .0

B .200J

C .150J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14】 重为1000N 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

10m ,小车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

为_________J ;小车的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J .

【例15】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 的泥桶,动滑

轮重为2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

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求:(1)泥桶上升的高度;(2)拉力做的功.

【例16】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水平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

沿ABC 方向做直线运动,已知AB =BC .设AB 段是光滑的,拉力F 做功为1W ;BC 段是粗糙的,拉力做功为2W ,

则1W 和2W 的关系是( )

A .12W W =

B .12W W >

C .12W W <

D .不能确

【例17】 一个滑块质量2千克,在光滑斜面上由A 滑到B ,如图所

示.已知AB =40厘米,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是17牛,在从A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功_____焦,支持力做功_____.

【例18】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使重40N 的物体A 匀速移

动5m ,物体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5N ,不

计滑轮、绳子的重力及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拉力F做的

功为()

A.50J B.25J C.100J D.200J

【例19】A、B两物体在相等水平外力作用之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B的质量是A的2倍,A所受的外力是B的3倍,A

运动速度是B的4倍,那么在相同的时间内,外力对A、

B两物体做功之比应是()

A.6:1 B.8:1 C.12:1 D.24:1

【例20】如图所示,用大小不变的力F把重1000N的物体由图中A处沿水平面AB和长10m、高3m的光滑斜面BC匀速推至斜面顶

端C,推力共做功4500J,那么物体从B被推到斜面顶端C时,

推力做多少功?物体在水平面上所受摩擦力为多大?水平面

AB长多少?

【例21】如图所示,一个重8N的物体A斜放在长2m、高1m的斜面上,用细绳跨过定滑轮与重5N的物体B连起来.在B的作用下,

A由斜面底端被匀速拉上顶端.求:(1)绳对A的拉力大

小.(2)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3)拉力对A做了多少功.

机械效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知识梳理:

(一、)正确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叫有用功。通常是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例如,你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W有用=Gh;又如用滑

轮组拉动重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时,W有用=fs。

2、额外功:叫额外功,通常是克服机械自重和摩擦所做的功。。

3、总功:叫总功。通常是人使用机械时对机械所做的功。W总=Fs,既然是人做的功,那么这里的F就是人使用机械时所用的力,s是人的力所通过的距离。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外。

(二、)机械效率

1、定义:机械效率是,表达式= 。

由表达式可知:(1)总功一定时,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就越高。(2)当有用功一定时,机械所做的总功越少,或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 机械效率是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要做额外功,因此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总l。

二、分类典型例题:

题型一: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认识,并能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例1:下列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可以提高到100% B.机械效率总小于1

C.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例2:各种机械在使用时产生额外功的原因不完全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图1中三种做功情况(滑轮规格均相同,不计绳重),产生额外功最多的应是图。若钩

码的质量为100g,在三种情况中均被提高1m,各种情况机

械做的有用功均为J,通过分析可判断出图

的机械效率最大。

例3:小红用塑料桶从井中打水;小军把不小心掉进井中的塑料桶打捞上来。在这两个情形中水桶中都有水。那么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有用功

B、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总功

C、两个情形中,两人对水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D、小红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小军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题型二:会简单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例1:一台起重机将重5000N的货物提高2m,如果额外功

是2500J ,则起重机做的有用功是J,该起重机

的机械效率是。

例2:工人利用如图2所示的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

图2 向上匀速提升

0.5m,工人对绳的拉力为600N,则滑轮组对重物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

=__________J,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

例3、重2540牛的货物。如图1所示,滑轮组把它提升1.7米。

若不考虑摩擦,也不考虑滑轮和绳子的物重,则:

(1)绳端拉力F是多少牛?

(2)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3)若考虑摩擦、滑轮和绳子的物重,须在绳端施力800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例4、用如图所示的

滑轮组将重500N的物体,在2S内匀速提升

6m,已知拉力的大小为200N,不计绳重及摩擦,

求:

(1)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所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的功率。

(4)动滑轮的重。

例5、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1m。工人用400N的力沿斜面

方向将重840N的箱子推到车上。求:(1)工人

做的有用功。

(2)工人做的总功。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4)箱子与斜面间的摩擦力。

例6、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重3N的物体缓

慢匀速提升10cm,手的拉力F为2N,手移

动的距离为30c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多

少?

例7、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着物体匀速前进了20cm若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N,则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如

果对绳的拉力,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例8、如图2所示,物体重15000牛顿,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物体重的0.2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为80%,求物体向左匀速运动时绳的自由端的

拉力是多大?

例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一物重为100N的物体,上升1m,机械效率为80%求1)拉力F是多少?2)若物重再加5N,提升1m总功,拉力,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少?

例10、如图3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一端,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右运动,在10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kg

的物体提升4m。根据题给条件,请你计算出与本题相关的5个物理量,要求写出简要说明和结果。(g取10N/

kg)

题型三:会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探究认识不同情况

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并能解释其中的原因

例1:小芳和小兰运用如图4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

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它因素,是否会

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

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有关;

猜想3: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小芳和小兰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每次提升的高度相同,实验记录如下表。

(A)从表二数据中可以发现,小兰探究的猜想是第种猜想。

控制因素钩码

(N)

绳端

拉力

(N)

机械

效率

较小提升速度10 4 83.3

图3

图4

(B )请根据小兰(表二)和小芳(表三)的实验记录,在表中写出这次探究的结果。 (C )归纳她俩的实验探究,你所

例2: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朱钢同学手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向上缓缓做 匀速运动,并将一组实验数据填入下

表,((3)若仍用同一滑轮组,增加悬挂的钩码的个数,那么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增大”、“不变”、“减小”)。

三、经典练习: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力

(C)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功率一定高(D)做功相同、用时少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2. 如图所示,沿着长为L的斜面把一个物体匀速拉到顶端,如果在物体与斜面之间涂润滑剂减小摩擦,那么产生的效果是()

F

h

L

A. 总功增加

B. 有用功增加

C. 有用功减小

D. 机械效率增大应选(D)

3.如图所示,某人将一物体用F=40 N的推力匀速将一个重200 N 的物体推上高h=1 m、长s=6 m的斜面,则此人对物体做的总功为__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__J,摩擦力为________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s h

F

20kg的

物体,某人在端点用125N向上的力将该物体匀

速提高了0.5m.,则此人对物体做功的机械效率为

多少? (78.4%)

5.用动力臂是阻力臂3倍的杠杆,将重600N的物体抬高40c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___cm,人做的功是___J,机械效率是____。

6.如图8所示,小丽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

面提到二楼地面,

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图8 乙

功为W2,机械效

率为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则()

A.W1 = W2η1 = η2B.W1 = W2η1 < η2

C.W1 < W2η1 > η2D.W1 > W2η1 < η2

7.用动滑轮将重为8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2米,拉力做功200焦.不考虑绳重和

一切摩擦.(1)求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如果该动滑轮匀速提升200牛的重物,

拉力的功率为11瓦,则重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大?

8. 图28-1中,四个滑轮组分别提升重G

或G/2的货物。每个滑轮的重力都相等

为G’,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的摩擦,

试比较它们机械效率的大小。(η

a =η

b

c

>

η

d

。)

9.、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10牛的货物,所需拉力为60牛,则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为()A、2段B、3段C、4段D、5段

10.用机械效率为70%的滑轮组将重为2240N货物拉起,所用的拉力为800N,则滑轮组的组合至少由几个定滑轮和几个动滑轮组成()

A.1个定滑轮,1个动滑轮B.2个定滑轮,1个动滑轮

C.1个定滑轮,2个动滑轮D.2个定滑轮,2

个动滑轮

11.一个人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G =128N 的物体,滑轮组的机

械效率为80%,在4s 内人用F =40N 的力使绳端移动4m .(1)求出绳子的股数n ;(2)算出有用功的大小和总功功率.

12.用1225牛向下的拉力,通过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可以把重为49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起来.请画出这个滑轮组的装置图

13.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滑轮组把重960N 的贷物由地面匀速提升到4m 的高处,所用的时间是8s ,人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600N .(不计摩擦和绳重)

(1)依据题意在图11中画出绳子的绕法;

(2)请根据已知条件设疑并解答.(至少求出4个物理量)

14. 如图所示,将重物G 提高1m ,拉力做功600J ,如不计摩擦及动滑轮重,求重物G 的物重是多少?如果实际拉力是250N ,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 600 N , 80%)

15. 所用的拉力F =100N ,如果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不计摩擦和绳重,求物重和滑轮自重。(300N ,100N )

图11 G F

16.如图4用40牛的拉力使物体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

整个装置的

机械效率为75%.求:(1)物体和动滑轮的重各是多少?(2)

若绳能承受

的最大拉力为50牛,此装置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

1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

(1)当物重为18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N ?

(2)当被提重物为240N ,重物上升3m 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J ?

18.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绳重及摩擦阻力不计)往下拉绳端,

已知物体重

为600N ,若沿竖直向下的方向拉着物体使物体匀速提高2m 的过程中,拉力

F 1做的功为1440J 。

(1)若用此滑轮组以3m /s 的速度匀速提高重为1200N 的物体,拉力F 2的

功率为多少?

(2)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600N 重物和1200N 重物两种情况时机械效率之比为多少?

G F

图1F

A

19.图1中,重为500牛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牛,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牛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2米/秒,则1分钟内拉力做的功是焦.

20. 图3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牛的物体A沿水平面做匀速

运动,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牛.(1)不计轮和绳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21. 某人站在岸上利用滑轮组使停泊在水中的船匀速靠岸,已知滑轮组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重不计),如图所示,船重1.02N510

,船移动时受到水的阻力是船重的0.01倍,人水平拉绳的力为240N,船靠岸的速度为0.72km/h。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F

(2)人拉绳子的功率及人对船做的有用功率。

22.如图5,用滑轮组拉着重为600牛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移动了8米,拉力F 做的功为1280焦,(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拉力的大小;(2)若动滑轮重为12牛,机械效率为多少?

23.(08攀枝花)(8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和摩擦,物体重G

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

1

断。每次均匀速拉动绳子将物体提升同样的高度。图乙记录了在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物体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

(1)每个滑轮重多少N?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多少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物体重多

少N?

二、功率

1.功率是的物理量

2.概念:叫功率..

3.功率的公式:

4.功率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简称,用“W”

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其中1W=1J/s,

1kW= W

5. 1W物理意义是

6.当物体在F的作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有W

P F v

==?,

t

由此可知,当功率一定时,力和速度成反比.

例如,拖拉机的功率是一定的,当它耕地时,需要很大的动力,故其速度慢一些,当它在平地上行驶时,需要的动

力小一些,故其运动的速度较大.另外如汽车以恒定功

率行驶,平路上和爬坡时的速度会有很大差别.7.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

8.功和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9.比较功率大小的三种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大小,做功越多的物体,功率越大;②在完成相同功

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所用时间越短的物体,

功率越大;③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

通过计算W

,进行比较.

P

t

基础题

【例22】关于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用功越多,机械的功率越大B.机械做功越

快,机械的功率越大

C.机械的功率越大,它能做的功越多D.机械效率

越高,机械的功率越大

【例23】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P=Fv可知,汽车牵引力一定与速度成反比

C.据P=W/t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内机器所做的功,

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做功的功率

D.根据P=Fv可知,发动机功率一定时,交通工具的

牵引力与运动速度成反比.

【例24】自行建造的某集装箱吊车,在2min内把66t的集装箱匀速竖直向上吊起36m,这吊车对集装箱做功的功率为

W,g取10N/kg.

【例25】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5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20m,则在此过程中()

A.推力做了1000J做功B.推力的功率为20W

C.重力做了100J的功D.摩擦阻力为50N

【例26】 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行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人

和车重的0.02倍,则人骑车的功率最接近( )

A .1W

B .100W

C .1kW

D .10kW

【例27】 甲、乙两个同学质量相等,他们都从一楼到二楼,甲快速

跑上去,乙慢慢走上去,设甲做功为W 甲,功率为P 甲,乙做功为W 乙,功率为P 乙,则( )

A .W 甲>W 乙 P 甲>P 乙

B .W 甲=W 乙 P 甲

=P 乙

C .W 甲=W 乙 P 甲>P 乙

D .W 甲>W 乙 P 甲=P 乙

【例28】 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块去登山.小明用了20min 登上山

顶,爸爸用了25min 登上山顶,

爸爸的体重是小明的1.5倍,则小明与爸爸登山时所做

的功的功率之比是( )

A .5:6

B .6:5

C .15:8

D .2:3

【例29】 杨飞同学骑着一辆普通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以某一速度

匀速行驶.若他和车所受的阻力为20N ,则通常情况下,杨飞骑车时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 .1W

B .10W

C .100W

D .1000W

【例30】 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

行驶,如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

A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

B .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 .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

D .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中档题

【例31】 小丽用40N 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 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 ,

所用时间为2s ;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高为0.4m 的台阶,所用时间为1.5s .小丽、小宇所做的功12W W 、和做功的

功率12P P 、之间的关系是( )

A .1212,W W P P ><

B .1212,W W P P >>

C .1212,W W P P <<

D .1212,W W P P <>

【例32】 小婷跳绳时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kg ,她1min 跳绳120次,

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cm ,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的功为_________J .跳跃时若每次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310,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W .(g 取10N/kg )

【例33】 飞机、轮船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小与运动速度有关,当运

动速度很大时,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如果这时要将飞机、轮船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则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要增大到原来的( )

A .2倍

B .4倍

C .8倍

D .16倍

【例34】 甲、乙两辆在同一路面行驶的载重汽车,甲车满载货物,

乙车空着.当它们发动机的功率相等时,有( )

A .两车速度一样大

B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C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D .甲、乙两车

速度无法比较大小

【例35】 把一个重物以相同的速度沿AD 、BD 、CD 三个

光滑斜面匀速推向顶端,如图所示,则推力的功

率是( )

A .沿AD 最大

B .沿BD 最大

C .沿C

D 最大 D .一样大

【例36】 甲、乙两人匀速跑上楼的功率之比是3:2,两人体重之比

为2:1,甲跑上楼用的时间是1t ,若开动传送带或电梯把

甲送上楼用的时间是2t ,当乙用原来速度从向上开动的电

梯跑上楼时,所用时间是( )

A .1212t t t t +

B .1221343t t t t +

C .1221

32(43)t t t t + D .2

23t 【例37】 两台起重机分别匀速提升A B 、两重物,已知物重2A B G G =,

提升高度之比:1:3A B h h =,所用时间之比:2:1A B t t =,则两台起

重机的功率之比是( )

A .1:3

B .4:3

C .1:12

D .3:1

【例38】 质量为4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如图所示装置

使物体以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

簧测力计拉力F 始终保持水平,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是2N ,绳子的伸长及滑轮的摩擦不

计,则( )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N

B .水平桌面对A 的滑动摩擦力是4N

C .在1s 内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8J

D .在1s 内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是4W

【例39】 用滑轮组以不同速度匀速提升重物A ,作用在滑轮组绳子

自由端的拉力均为F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当拉力F 的功率为P 1时,重物A 以速度1v 匀速上升h 所用的时

间为t 1;当拉力F 的功率为P 2时,重物A 以速度2v 匀速上

升h 所用的时间为t 2;当拉力F 的功率为1212P P +时,重物A 以速度3v 匀速上升h 所用的时间为( )

A .

121222t t t t ?+ B .121222t t t t ?+ C .1212t t + D .1212t t +

【例40】 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 重490N ,

物体B 重294N ,物体B 在匀速下降了40cm

的过程中,拉动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移

动了一段距离;若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 拉动

物体A ,使物体A 在5s 内匀速移动0.5m (不

计动滑轮、绳重以及滑轮轮轴间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F 为294N ,拉力F 的功率为29.4W

B .拉力F 为147N ,拉力F 的功率为14.7W

C .物体A 与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294N

D .绳子拉力对物体B 所做的功为73.5J

A

F A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功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功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3.计算公式:,功的单位:,1焦耳物理意义是。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A.“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不劳无功”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垂直无功”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基础题 【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C.牛顿D.帕斯卡 【例2】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例3】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例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的是() 【例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面说法错误 ..

A .甲图中:系安全带可预防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前冲而撞伤 B .乙图中:人用力向上搬大石块没有搬动,则重力对大石块做了功 C .丙图中:在拉力作用下拉力器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 D .丁图中:抛出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例6】 物体A 在水平拉力F =20N 的作用下,第一次加速运动了10m ,第二次匀速运动了 10m ,第三次减速运动了10m ,在三次不同的运动情况中比较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 ( )A .第一次最多 B .第二次最多 C .三次一样多 D .第三次最多 【例7】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 的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 .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C .两次做功一样多 D .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例8】 如图所示,已知A B C M M M >>.在同样大小的力F 作用下,三个物体都沿着力的 方向移动了距离s ,则力F 所做的功( ) A .A 情况下F 做功最多 B .B 情况下F 做功最多 C .C 情况下F 做功最多 D .三种情况下F 做功相同 【例9】 一名排球运动员,体重60kg ,跳离地面0.9m ,则他克服重力做功(取g =10N/kg ) ( )A .54J B .540J C .9J D .600J 【例10】 今年6月美国将在科罗拉多大峡谷建成观景台.观景台搭建在大峡谷的西 侧谷壁上,呈U 字型,离谷底1200m 高,取名为“人行天桥”,如图所 示.如果在建造过程中有一块质量为0.1kg 的石子从观景台掉落谷底,则 下落过程中,石子的重力做功为(g 取10N/kg )( ) A .12J B .1200J C .51.210J ? D .61.210J ? 【例11】 某商场扶梯的高度是5m ,扶梯长7m ,小明体重为600N .扶梯把小明 从三楼送上四楼的过程中对小明做功_________J . 中档题 【例12】 足球运动员用500N 的力踢球,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向前运动了50m ,在此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是 J . 【例13】 某人用20N 的力将重为15N 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 后停下来,这 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 A .0 B .200J C .150J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例14】 重为1000N 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 ,小车所受阻力为 车重的0.3倍,则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___J ;小车的重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J .

溶液典型例题和图像分析

能量变化: 4 .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 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不可能是 ( ) 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 .水和生石灰 C .水和氢氧化钠 D .水和硝酸铵 5.如右图所示,瓶中Y 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X 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 ) 7.如右下图所示,当打开分液漏斗上的活塞让水滴入大试管中,可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U 形管中a 液面上升,b 液面下降 ②烧杯中的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 则大试管中的物质M 和烧杯中的 饱和溶液N 可能是 A .M 是CaO 粉末,N 是Ca(OH)2溶液 B .M 是浓硫酸,N 是NaCl 溶液 C .M 是NH 4NO 3固体,N 是KNO 3溶液 溶液的配制 9.(5分)欲配制18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硝酸铵,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50mL”、“100mL”或“200mL”)量筒。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硝酸铵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选填序号)。 A .增加适量硝酸铵固体 B .减少适量硝酸铵固体 C .调节平衡螺母 (3)将硝酸铵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要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 y x 水 水 物质M 饱和溶液N 水 NH 4Cl ① ② ③ ④ ⑤ NH 4Cl

(5)在做⑤操作时,烧杯的温度(选填“升高”或“降低”)了。 13.某同学用固体氯化钾配制8%的氯化钾溶液,实验室现有①托盘天平;②量筒;③烧杯; 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钾溶液,所需氯化钾的质量为 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钾.托盘天平调节平衡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填字母). A.先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后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 B.先在右盘纸片上加砝码,后在左盘纸片上加氯化钾. (3)配制溶液过程中,上述仪器不需要的是(填序号). (4)该同学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请你帮助他在 如图所示的标签内写好标签的内容. 14.(2013?天津)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根据溶液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20℃时,向盛有40g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仍有4g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时氯化钠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配制2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需要水mL(水的密度为1g/cm3). ②该溶液配制过程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胶头滴管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选用(填“10mL”或“20mL”或“50mL”)规格的量筒.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中(填“广口瓶”或“细口瓶”),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溶液的均一性 现有硝酸钾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5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加入50g水使其中的硝酸 钾全部溶解,然后静置、过滤,取15.5g滤液,测得含有硝酸钾3g,则原样品中硝酸钾的 质量分数是()A.14.9% B.65% C.75% D.80% ★极值法计算 若锌和镁混合物的质量为4.8g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是(填字母). A.5% B.10% C.15% D.20% ★元素守恒法计算 将一定量的CO和CO2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5 g白色沉淀;将剩余 气体干燥,再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6 g。原混 合气中,CO的质量分数为 A. 38.9% B. 44% C. 56% D. 61.1%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典型例题: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1)例1 向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中,再加入3克氯化钠和12克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25% B.20.5% C.20% D.无法求解 常见错误:一般认为2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未知,不易求出混合后溶质和溶液的总质量,故此题无解,选D。 分析:抛开20%的氯化钠溶液,先求出3克氯化钠溶于12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12+3)×100%=20%。相同质量分数的同一溶液混合其溶质质量分数仍然不变。故正确答案为:C (2)结晶水合物溶于水 例2把25g胆矾(CuSO4·5H2O)全部溶于175g水中,求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中的结晶水成为溶剂的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只是水合物中所含的无水化合物的质量。 解:25g胆矾中含无水CuSO4的质量是: 25g×(CuSO4/CuSO4·5H2O)=25g×(160/250)=16g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25+175)]×100%=8% 答:略。 (3)与溶剂水反应 例3将4gSO3溶于46g水中,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由于得到的溶液并非是原物质的溶液,而是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的溶液,所以解题时,必须先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溶质的质量,然后再求其质量分数。 解:设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的质量为x SO3+H2O=H2SO4 80 98 4g x x=4.9g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9/(4+46)]×100%=9.8%

(4)两两反应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例4 2.4g镁恰好与47.6g稀硫酸完全反应,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解这类试题要特别注意二点:一是溶质的质量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到;二是溶液的质量等于两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减去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解:设生成MgSO4和H2的质量分别为x、y。 Mg+H2SO4=MgSO4+H2↑ 24120 2 2.4g x y 得x=12g y=0.2g MgSO4的质量分数=[12/(2.4+47.6-0.2)]×100%=24.1% 答:略。

(完整)初三物理_功和功率专题

功和功率 一、知识要点 1、功的定义:物体受到____________且在这个力的________上通过了_______,则这个力对物体做了 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做功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_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转化。故可用___________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都是___________。 4、功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国际主单位:焦耳(J) 5、功率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6、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______________里做功的________。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____________ 的物理量。 7、功率的表示符号:______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 8、国际主单位:瓦特(W)1 W=________ 常用单位:千瓦________、兆瓦(MW)换算关系:1kW=1000W 1MW=106W 二、知识运用典型例题 1.如图1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c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变化 2: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用力拉绳匀速提升重物用力搬石头没搬动用力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 A B C D 3: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重力对汽车做功 (B)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过山车向下运动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D)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4.如图所示,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表面上,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关于拉力做功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B) 甲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少 (C) 甲、乙、丙三种情况下拉力做功一样多 (D) 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S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 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 A. 据溶解度表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乙是NH4Cl,正确;B、40℃时,Na2SO4的溶解度是48.4g,50℃时,溶解度变小,是47.5g,且t3℃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3应介于40℃﹣50℃,正确;C、据溶解度表分析可知,55℃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SO4的溶解度,故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乙>甲,错误;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t3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化相同,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故选C。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由t2℃降温到t1℃,甲饱和溶液比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C.t2℃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90g D.t2℃时,用甲、乙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质量比乙多 【答案】A 【解析】 A、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s 100g s ×100%。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 等,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甲、乙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错误;C、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甲,40g甲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所得的溶液质量为75g,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

功和功率 【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 ,球的质量是0.1kg ,线速度v =1m/s ,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恰好是半个圆周。 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 A .0 B .0.1J C .0.314J D .无法确定 【例3】质量为m 的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B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负功 C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可能做正功 D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例4】 质量为2t 的农用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0kW ,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时速为54km/h 。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当其速度达到v =36km/h 时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 【例5】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为P ,卡车所受阻力为f ,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Pt B .fs C .Pt =fs D .fv m t 【例6】 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前2s 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这2s 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即时功率是多少?(g 取2 /10s m ) 功和功率针对训练 1.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 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 .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完整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要点归纳

学习重点: 1、功的概念 2、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3、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4、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知识要点: (一)功的概念 1、定义: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物理学中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分析一个力是否做功,关键是要看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有位移) (二)功的公式和单位 1、公式: W=F·Scosα 即: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 弦三者的乘积。 2、功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 1J=1N·m(1焦耳=1牛·米) 3、公式的适用条件: F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但F必须为恒力,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 4、两种特殊情况:(从A运动到B) (1)力与位移方向相同,即α=0° W=F·S·cos0°=F·S (2)力与位移方向相反,即α=180° W=F·S·cos180°=-F·S 5、公式中各字母的正负取值限制:F和S分别指“力的大小”和“位移的大小”即公式中的F和S恒取正值,α指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也就是力的方向和位移的方向之间的夹角,α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6、参考系的选择: 位移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功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 在中学范围内,计算时一律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三)正功与负功 1、功的正负完全取决于α的大小: (1)当0°≤α<90°时,cosα>0,W>0,此时力F对物体做正功,该力称为物体的“动力”。 (2)当α=90°时,cosα=0,w=0,此时力F对物体做零功,或称力对物体不做功。 (3)当90°<α≤180°时,cosα<0,W<0,此时力F对物体做负功,或称物体克服力F做功,该力称为物体的“阻力”。 2、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并不表示功有方向。 (四)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 即:W合=W1+W2+… (五)功率的概念:

溶液经典计算题

1、将10g 氯化钠投入4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 1O% B . 20% C . 33.3% D. 25% 2、100g 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中含有溶剂( ) A.15g B.22.5g C.85g D.30g 3、100g20%的浓硫酸配制成10%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A.200g B.100g C.25g D.50g 4、200mL 溶质质量分数为60%,密度为1.5g/cm 3的硫酸溶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为( ) A.60g B.120g C.180g D.200g 5、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 溶液100g ,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到15%,需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 A.10g B.11.2g C.11.8g D.20g 6、从100g10%的某盐溶液中取出10mL ,取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0% B.1% C.0.1% D.无法计算 7、在1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5g ,在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里,下列相互之间量的关系正确的 是( c ) A 、溶质 :溶剂 = 20 :1 B 、溶质 :溶液 = 20 :21 C 、溶液 :溶剂 = 21 :20 D 、溶液 :溶质 = 1 :21 8、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9、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t 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是甲 乙 丙(填“﹤”或“﹥”或“﹦”符号) (2)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 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 1℃,所 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甲 乙 丙(填“﹤”或“﹥”或“﹦”符号) (3)配制20%的硝酸钾溶液300g ,需要硝酸钾____ __g ,水___ ___g 。“20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度时,50g 水中溶解18g 食盐即得到饱和溶液,在此温度下,将50g 食盐放入100g 水中,制成的溶液最多是__________________g 。 10、(1)溶液在生产活动中有许多重要应用,在医疗上常用的消毒杀菌剂碘酒溶液中,溶质是 。 (2)在厨房含有洗涤剂的冷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比用纯净的冷水要清洗的干净,下列有关其原因解释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洗涤剂有吸附作用 ②油污可以溶解于水 ③洗涤机油乳化的功能 公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ρV ×C %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稀释定律)%m %稀稀浓浓C C m ?=? 加水质量=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功和功率典型例题解析

功和功率典型例题精析 [例题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一定比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B.匀速过程中拉力的功比加速过程中拉力的功大 C.两过程中拉力的功一样大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思路点拨]因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mg、拉力F.这两个力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状态.设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为F1,重物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F1-mg=ma, 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mg,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S2=v·t=at2.拉力F2所做的功W2=F2·S2=mgat2. [解题过程] 比较上述两种情况下拉力F1、F2分别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不难发现:一切取决于加速度a与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因此选项A、B、C的结论均可能出现.故答案应选D. [小结]由恒力功的定义式W=F·S·cosα可知:恒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只取决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加速、匀速、减速)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做的功. [例题2]质量为M、长为L的长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木板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如图8-1所示.现在长木板右端加一水平恒力F,使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小物块与长木板摩擦因数为μ,求把长木板抽出来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 此题为相关联的两物体存在相对运动,进而求功的问题.小物块与长木板是靠一对滑动摩擦力联系在一起的.分别隔离选取研究对象,均选地面为参照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知识,求出木板对地的位移,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恒力F的功. [解题过程] 由F=ma得m与M的各自对地的加速度分别为 设抽出木板所用的时间为t,则m与M在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为 所以把长木板从小物块底下抽出来所做的功为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头脑中建立一幅清晰的动态的物理图景,为此要认真画好草图(如图8-2).在木板与木块发生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木块上的滑动摩擦力f 为动力,作用于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f′为阻力,由于相对运动造成木板的位移恰等于物块在木板左端离开木板时的位移Sm与木板长度L之和,而它们各自的匀加速运动均在相同时间t内完成,再根据恒力功的定义式求出最后结果.

水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和习题

高二化学《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典型例题及习题 (一)典型例题 +-【例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c (OH -)为( )双选 A.1.0×10-7 mol ·L-1 B.1.0×10-6 mol ·L-1 C.1.0×10-2 mol ·L-1 D.1.0×10-12 mol ·L-1 【例3】室温下,把1mL0.1mol/L 的H 2SO 4加水稀释成2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其浓度接近于( ) A. 1×10-4 mol/L B. 1×10-8 mol/L C. 1×10-11 mol/L D. 1×10-10 mol/L 【答案】D 【例4】将pH 为5的硫酸溶液稀释500倍,稀释后溶液中c (SO 42-):c (H +)约为( ) A 、1:1 B 、1:2 C 、1:10 D 、10:1 【答案】C 【例5】弱酸H Y溶液的pH=3.0,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的pH 围是( ) A.3.0~3.3 B.3.3~3.5 C.3.5~4.0 D.3.7~4.3 【分析】虚拟HY 为强酸,则将其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c (H +)= 21×10-3 mol ·L -1 pH=3+lg2=3.3,事实上HY 为弱酸,随着水的加入,还会有部分H +电离出来,故 c (H +)> 2 1×10-3 mol ·L -1即pH <3.3。 【答案】A 【例6】将体积均为10 mL 、pH 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 和b mL ,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 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

A.a=b=100 mL B.a=b=1000 mL C.a<b D.a>b 【分析】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盐酸电离出的H+离子的物质的量不会增加。溶液中c(H+)与溶液体积成反比,故加水稀释时,c(H+)会随着水的加入而变小。醋酸是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在加水稀释过程中未电离的醋酸分子发生电离,从而使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而c(H+)与溶液体积同样成反比,这就使得此溶液中c(H+)受到n(H+)的增加和溶液体积V增加的双重影响。很明显,若将盐酸和醋酸同等程度的稀释到体积都为a,则盐酸的c(H+)比醋酸的c(H+)小。若要稀释到两溶液的c(H+)相等,则醋酸应该继续稀释,则有b>a。 【答案】C 【例7】99mL0.1mol/L的盐酸和101mL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后,溶液的c(H+)为()(不考虑混合时的体积变化)。 A. 0.5×(10-8+10-10)mol/L B. (10-8+10-10)mol/L C.(1×10-14-5×10-5)mol/L D. 1×10-11 mol/L 【分析】把101mL的Ba(OH)2分差成99mL和2mL,其中99mLBa(OH)2溶液和99mL盐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样就相当于将2mL0.05mol/L的Ba(OH)2加水稀释至200mL,先求溶液中的[OH-],然后再化成[H+],故应选D。 [答案]D 【例8】将pH=8的NaOH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最接近于()。 A. 8.3 B. 8. C. 9 D. 9.7 [解析]同种溶质的酸或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值约为大的pH减去0.3(两溶液的pH值必须相差2以上)。[答案]D 【例9】室温下x L pH=a的盐酸溶液和y L pH=b的电离度为α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则x/y的值为() A.1 B. 10-14-a-b /α C. 10a+b-14/α D.10a-b/α 【分析】c(HCl)=c(H+)=10-a mol·L-1,盐酸的物质的量=10-a×x mol·L-1,c(NH3·H2O)·α=c(OH-)=10b-14 mol·L-1,NH3·H2O物质的量为10b-14÷α×y mol·L-1。根据题意: 10-a·x=10b-14÷α×y,得x/y=10a+b-14/α。 【答案】C 【例10】若在室温下pH=a的氨水与pH=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氨水的电离度可

【化学】九年级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2.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 B、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B正确;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故C正确; D、蒸发时要变加热边搅拌,故D不正确。故选D。 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D。 4.如图是KNO3、MgSO4、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把40g KNO3放入50g水中能得到KNO3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4:9 B.t3℃时,图中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Cl>MgSO4>KNO3

高一必修二物理功和功率练习题带答案解析讲解

7.3 功率同步练习题解析(人教版必修2) 1.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开始运动时间t后F的功率是()。 A. 2 2 F t m B. 22 2 F t m C. 2 F t m D. 22 F t m 2.一辆小车在水平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小车受到的牵引力F和阻力f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小车所受的牵引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3.近年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2010年12月3日京沪杭高铁综合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到486.1千米,刷新了世界记录,对提高铁路运行速度的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减少路轨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最高时速 B.当列车保持最高时速行驶时,其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C.列车的最高时速取决于其最大功率、阻力及相关技术 D.将列车车头做成流线形,减小空气阻力,有利于提高列车功率 4.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跑步机”示意图,质量为m的运动员踩在与水平面成α角的静止皮带上,运动员用力向后蹬皮带,皮带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为f,使皮带以速度v 匀速向后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脚对皮带的摩擦力是皮带运动的动力 B.人对皮带不做功 C.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mgv D.人对皮带做功的功率为fv 5.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2×103kg,汽车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 m/s2,则()。

A.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4×103 N B.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6×103 N C.汽车的额定功率为60 kW D.汽车的最大速度为30 m/s 6.纯电动概念车E1是中国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若E1概念车的总质量为920 kg,在16 s内从静止加速到100 km/h(即27.8 m/s)。受到恒定的阻力为1 500 N,假设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动力系统提供的牵引力为____N。当E1概念车以最高时速120 km/h(即33.3 m/s)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动力系统输出的功率为____kW。 7.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铭牌上给出了如下技术指标: 规格 车型26型电动自行车 整车质量30 kg 最大载重120 kg 额定输出功率120 W 额定电压40 V 额定电流3.5 A 质量为M=70 kg F f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g取10 m/s2。则在电动自行车正常工作时,人骑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8.图示为修建高层建筑常用的塔式起重机。在起重机将质量m=5×103kg的重物竖直吊起的过程中,重物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0.2 m/s2,当起重机输出功率达到其允许的最大值时,保持该功率直到重物做v m=1.02 m/s的匀速运动。取g=10 m/s2,不计额外功。求: (1)起重机允许输出的最大功率; (2)重物做匀加速运动所经历的时间和起重机在第2秒末的输出功率。

功和功率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功知识点梳理与典型例题: 一、功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3.计算公式:,功的单位:,1焦耳物理意义是。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A.“劳而无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不劳无功”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垂直无功”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基础题 【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A.焦耳B.瓦特C.牛顿D.帕斯卡 【例2】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 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例3】下列关于物体是否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起重机吊着钢筋水平匀速移动一段距离,起重机对钢 筋做了功 B.被脚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的过程中,脚对足球做 了功 C.小刚从地上捡起篮球的过程中,小刚对篮球做了功 D.小丽背着书包站在路边等车,小丽对书包做了功 【例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的是() 【例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下面说法错误 .. A.甲图中:系安全带可预防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 前冲而撞伤 B.乙图中:人用力向上搬大石块没有搬动,则重力对大 石块做了功 C.丙图中:在拉力作用下拉力器弹簧变长,说明力可使 物体发生形变 D.丁图中:抛出的石块在重力作用下改变原来的运动方 向和运动快慢 【例6】物体A在水平拉力F=20N的作用下,第一次加速运动了10m,第二次匀速运动了10m,第三次减速运动了10m, 在三次不同的运动情况中比较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 A.第一次最多B.第二次最多C.三次一样多

溶液 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

溶液溶解度考点+例题-全面解析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下图为M、N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C%)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 g M放入150 g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 B.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80 g N放入150 g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t℃ D.200 g N的溶液,蒸发60 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 g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M质量为40g,故t℃时,M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正确,C、t℃时,N的溶解度为40g,那么150g水最多只能溶解60gN,而现在80gN放入150g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t℃,错误,D、200gN的溶液,蒸发60g水、冷却至t℃后得到40g晶体,最终得到100g 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t℃时,N的溶解度为40g,可计算出100g 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N的质量=100g×40g/140g=28.6g,则原200gN的溶液含溶质N的质量=28.6g+40g=68.6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68.6g/200g×100%=34.3%,错误,故选B 考点:溶解度曲线,溶解度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 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 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 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

功和功率典型题,提高题(精品)

功和功率 【例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长L 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 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在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各是多少? ⑴用F 缓慢地拉;⑵F 为恒力; ⑶若F 为恒力,而且拉到该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 可供选择的答案有 A.θcos FL B.θsin FL C.()θcos 1-FL D.()θcos 1-mgL 【例2】如图所示,线拴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圆的半径是1m ,球的质量是0.1kg ,线速度v =1m/s ,小球由A 点运动到B 点恰好是半个圆周。 那么在这段运动中线的拉力做的功是( ) A .0 B .0.1J C .0.314J D .无法确定 【例3】质量为m 的物体,受水平力F 的作用,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B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负功 C .如果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F 可能做正功 D .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F 一定做正功 【例4】 质量为2t 的农用汽车,发动机额定功率为30kW ,汽车在水平路面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时速为54km/h 。若汽车以额定功率从静止开始加速,当其速度达到v =36km/h 时的瞬时加速度是多大? 【例5】卡车在平直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经时间t 前进距离s ,速度达到最大值v m 。设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恒为P ,卡车所受阻力为f ,则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为( ) A .Pt B .fs C .Pt =fs D .fv m t 【例6】 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在下落的前2s 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这2s 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s 末,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即时功率是多少?(g 取2/10s m ) 功和功率针对训练 1.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 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θ L m F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溶液》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 氯化钠放入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 溶液C.硫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全部是H+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答案】C 【解析】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温会使溶质析出出现浑浊,故此选项错误. B、由20℃时氯化钠溶解度可知,30g 氯化钠不能都溶解在50g 水中,只能溶解18g 形成68g 溶液,故此选项错误. C、硫酸在水中电离时会出现氢离子与硫酸根离子,除氢离子外再无其他带正电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D、溶液一定透明但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的溶液是蓝色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 甲物质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 度相同,选项A 正确;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 B 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 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 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 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 和溶液升温至30 ℃,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 错误。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