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1]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用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连接时,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四年级下册科学1、1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1、1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四年级
姓名
时间
实验名称
1、1收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实验器材
花生、玉米、绿豆、红豆、小麦、蚕豆、凤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
实验过程
(1)用肉眼观察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及其他显著特征。
(2)用手摸一摸种子的软硬、光滑程度。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1)蚕豆的外形呈肾形,接近长方形,有较硬的种皮保护种子。蚕豆的内部结构包括种皮和胚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
(2)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从外部看,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种皮破裂,发出嫩芽;从内部看蚕豆的胚根长长了,子叶更饱满。
结论:浸泡过的蚕豆和没浸泡过的蚕豆相比,浸泡过的蚕豆体积更大。
(3)用鼻子闻一闻种子的气味。
(4)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
种子名称
颜色
大小
形状
蚕豆
青绿色或棕褐色
1.2~1.5厘米
肾形
玉米
花生浅红色、淡褐色
0.5~1厘米
椭圆形玉米ຫໍສະໝຸດ 黄、白、黑、紫色1.3~1.8厘米
柱形
绿豆
淡绿色或黄褐色
2.5~4毫米
短圆柱形
红豆
暗红色或赤红色
5~6毫米
长圆柱形
凤仙花
黑褐色
1毫米左右
球形
葵花子
白色、浅灰色、黑色、褐色
0.5~2.5厘米
长水滴形
南瓜子
黄白色
1.2~2厘米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可编辑)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班级。

序号课题实验类型进度星期日期1 种子的萌发分组第一周 3.42 凤仙花开花了分组第三周 3.163 果实和种子分组第三周 3.184 点亮小灯泡分组第六周 4.85 简易电路分组第七周 4.136 电路出故障了分组第七周 4.157 导体和绝缘体分组第九周 4.298 做个小开关分组第十周 5.69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分组第十三周 5.2510 观察矿物分组第十三周 5.27实验报告单班级。

姓名。

日期。

年月日项目:种子的萌发实验目的: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也需要适宜的条件。

实验原理: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内容: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黄豆)40粒。

实验器材: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实验过程: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优质的种子也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进度表,其中包括了各个课题的实验类型、进度以及日期等详细信息。

在种子的萌发实验中,我们旨在认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优质的种子和适宜的条件,同时了解种子是否能萌发与环境密切相关。

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种子(如绿豆和黄豆)40粒,并准备了4个有盖的罐头、小勺、餐巾纸和标签等实验器材。

具体实验过程包括将绿豆放入不同环境中观察其萌发情况,如室温、低温、湿润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1、温度计的秘密(必做)实验名称:液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保温杯(内装热水)、小烧杯(一个装有冷水)、水胀缩实验小瓶(由带塞针剂小药瓶、红色水、细饮料管构成,在管外套一个小胶圈,用来标记管内液面高度)、用与上面相同的方法组装的煤油胀缩实验小瓶、酒精胀缩实验小瓶。

试验方法:1、将水胀缩实验装置细管外的小胶圈调至液面位置。

首先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再将小瓶放入冷水,观察管内液面有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讨论: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做煤油、酒精胀缩实验。

4、学生汇报讨论。

实验结论:根据水、煤油、酒精有热胀冷缩性质,归纳出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注意事项:小药瓶要贴上标签,不要混用。

实验记录单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气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器材:锥形烧瓶、大烧杯、小气球、细线、盛开水的保温瓶试验方法:用细线把小气球扎于锥形瓶口。

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后,灌进开水加热,由于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原来垂下的气球就会竖立胀大。

把锥形瓶取出,随着瓶内空气冷却收缩,气球又逐渐变小。

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锥形瓶与气球的连接处不能漏气。

为使现象明显,可预先向瓶内吹一些气。

2.锥形瓶可用开口较小、容量较大的其他薄壁玻璃瓶代替。

如果能找到壁很薄的气球,光靠手掌提供的热量(双手握瓶),也能使气球竖立起来。

实验记录单3、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必做)实验名称: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实验材料:铁垫圈一个,木板、小钉两个,酒精灯、镊子、冷水、烧杯实验方法:1.在木板上钉两个钉,便两钉间的距离正好通过铁垫圈2.加热前,观察铁垫圈确能从铁钉间通过3.将铁垫圈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4.观察加热后铁垫圈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5.将铁垫圈在冷水里浸一下,观察能不能从两钉间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注意事项:1.垫圈最好是铜的,直径要大一些。

2.两钉间距要恰好通过铁垫圈,缝隙越小越好。

实验记录单4、认识岩石(选做)实验名称:采集、观察岩石实验目的:采集并研究各种各样的岩石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岩石、盐酸、滴管、锤子、小刀、铜钥匙、放大镜实验步骤:1.请你到旷野、山区或海岸寻找岩石,尽可能多采集些不同种类的岩石。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4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
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注:1.本表由学生在实验课上根据实验情况填写送交实验室存放。

2.本表每学期按年级每个实验选样例装订成册存档。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实验名称: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实验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目的: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气球、羊毛制品、木尺实验步骤: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点亮小灯泡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4、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5、整理器材。

5、实验名称:连接串联电路实验目的:会使用串联方法连接电路实验原理;串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制作电路检测器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实验器材:1个灯泡、1个灯座、1节电池、1个电池盒4跟导线
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实验所需器材是否齐全;
2.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灯泡、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1】先组装一个电路
【2】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
【3】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
3.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
4.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5.检测中你有什么发现?
6.整理器材:实验完毕把器材整理好轻轻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1.检测前要切断电源
2.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 v的电器电路。

【安全警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