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伙伴-月球教学案
专题地球的伙伴——球

专题6 地球的伙伴——月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月球环境,理解月相的成因并初步掌握其变化规律,理解日食与月食的产生,知道潮汐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课前的月相观测活动,增加对月相的感性认识,增强他们与自然的亲切感;学生通过课上的月相演示活动,理解月相变化规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演示法和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月球环境【观看月球视频】提问如果嫦娥真的到了月球上,她会有多少种死法?【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闷死、热死、冷死……【教师小结】【幻灯片显示“月球正面”图片】提问: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学生合作演示月球同步自转】月球有没有自转?月球有没有公转?地球应该转几圈?引出恒星月概念。
【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月球环境。
月球上没有大气没有水,是一个寂静、荒凉的世界。
虽然月球上环境恶劣,不能住人,但是月球和地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古代月亮是晚上行路唯一的天然照明,我们国家的农历就是按照月相变化规律制定的。
那么,什么是月相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月相。
月相及其成因【转承】之前我们布置了一个月相观测活动,并要求大家作好观测记录。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同学的月相观测记录。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位同学都实事求是的记录了观测结果,态度十分严谨,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我们每位都进行了月相观测,并把所看到的月亮画了出来。
我们发现有月亮有时是个月牙,有时是个大圆盘,有的是个半圆。
我们把月亮的这种圆缺变化,称为月相。
那么,为什么月亮会有这样的圆缺变化呢?提示:1、太阳有圆缺变化么?(日食除外)2、月球是半个球亮么?3、与哪几个天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有关呢?【学生回答】略【教师简单归纳】月球本身不发光。
在太阳照射下,月球总是被分为明暗两个半球。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月球环境,月相成因和变化规律,日食与月食的产生,潮汐现象。
2.地位与作用月球对地球至关重要,了解月球有助于学生熟悉对天体研究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环境,理解月相的成因并初步掌握其变化规律,理解日食与月食的产生,知道潮汐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态图和示意图,理解月相变化和日食月食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对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月相、日食与月食。
2.难点:月相成因及其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假设她真的飞到了月球,她能活下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新课讲授教师:月球引力小,只有地球的1/6,不足以吸引大气和水,所以没有天气变化,白天漆黑一片,星星格外明亮,万籁寂静,昼夜温差大。
教师展示材料:航天飞机的轰鸣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宇航员盯着凌厉的寒风,迈着沉重的脚步,在黑暗中艰难跋涉。
天空中一点星光也没有,只有时不时地电闪雷鸣,照亮宇航员脚下溅起飞扬的尘土。
教师:请大家结合课本P14,判断这段文字中错误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月球公转动态图: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地球公转,而且月球总是同一面朝向地球,请大家思考一下原因。
学生回答。
教师:因为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与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7.32天,也叫作恒星月。
教师展示月相变化示意图:“月有阴晴圆缺”,月球这种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被称作月相。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不断发生而产生月相的变化。
教师画月相成因示意图: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年,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是一个恒星月,月球的视运动速度比地球快,因此这幅图可以看作是在一个月内地球相对太阳的位置不变,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期间月相变化情况。
沪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教案及教学反思

沪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构造和地形特征等基础知识;2.掌握月球的运动规律和对地球的影响;3.了解月球的探测历史和探测成果。
1.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分析、地图制作和实验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感恩之情;2.培养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教学内容2.1. 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1.月球的基本特征2.月球的构造特征3.月球的表面地貌2.2. 月球的运动和对地球的影响1.月球的运动规律2.月球对地球的影响2.3. 月球的探测历史和探测成果1.月球探测的历史与现状2.月球探测的成果与意义三. 教学过程3.1. 活动1:月球基本特征介绍3.1.1. 教师活动1.引入话题:陈述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并指出我国发射探测月球的重要意义;2.分发课件资料,让学生观看有关月球的视频片段,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3.讲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特征,让学生在课件中突出重点。
3.1.2. 学生活动1.观看视频,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2.记录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构造特征,并注明其地形特征;3.同桌间讨论、汇报月球的特征和构造特征。
3.2. 活动2:月球对地球的影响3.2.1. 教师活动1.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谈论月球对地球的潮汐现象和自转速度等基本情况;2.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地球的潮汐现象并记录。
3.2.2. 学生活动1.听取教师讲解,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2.记录观察实验中的数据,并分析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3.3. 活动3:探测月球的历史和成果3.3.1. 教师活动1.教师简述月球探测的历史和现状;2.教师讲解月球探测带来的成果及其意义;3.让学生分组,制作海报介绍月球探测的有关情况。
3.3.2. 学生活动1.认真听取教师讲解,了解月球探测的历史和现状;2.分组制作海报,并介绍月球探测的有关情况。
《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

《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20 地球的近邻——月球》教案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能通过查阅资料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有关月球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2、能设法用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难点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了解月相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过程(一)关于月球的知识本课书可以从美丽的月球的神话故事引入,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对月球的向往以及关于科学探索月球的种种努力,引导提出有关月球的问题,并通过查阅资料活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研究月球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用资料呈现的方式把有关月球自然状况方面的知识呈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带领学生通过科学阅读来获得有关月球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面阅读或网络阅读的方式,当场获得月球方面的知识。
查阅资料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问题引导,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资料查阅。
另外,教师还要组织好查阅资料后的交流活动,便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二)观察月球的运动模式学生在查阅资料时,可能已经对月相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自已的语言概括出“月相”的概念。
每个月的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的发现则需要靠长期观察才能获得。
教师要给学生讲明做长期观察的基本要求,比如,明确观察目的、准备观察工具、查阅有关资料、选择观察地点、设计观察记录表、做好观察记录等等。
教材中提供了一个月中8种月相变化的图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认识这8种月相,然后再做实际观察。
做长期观察时一定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事先一定要设计出自己的观察记录表,其中包括观察的日期、所看到的月相、月球上的发现、月出时间、月落时间等。
为了督促学生坚持做好长期观察,教师要选择适当时间进行检查,并组织各种交流活动,让学生随时交流观察心得,以及自己的观察记录等,确保长期观察的有效性。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地球的好朋友――月亮和太阳(精选3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地球的好朋友――月亮和太阳(精选3篇)教案一:月亮的形成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亮的形成过程。
2.摸索月亮的特点和表面特征。
3.形成对月亮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月亮的形成过程。
2.月亮的特点和表面特征。
3.对月亮的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夜晚的月亮,询问学生对月亮的了解,并引入本课的话题。
2.探究让学生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究:(1)月亮是如何形成的?(2)月亮有哪些特点?(3)月亮的表面特征有哪些?3.归纳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探究结果,然后辅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月亮的形成过程、特点和表面特征的理解。
4.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如何保护月亮这个地球的好朋友,提出保护月亮的措施。
5.达到目标通过以上过程,学生对月亮的形成过程、特点和表面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形成了对月亮保护的意识。
教案二:太阳的能量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认识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太阳的能量来源。
2.太阳对地球的作用。
3.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观察太阳和回顾太阳的一些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对太阳的认识。
2.讲授(1)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对地球的作用:提供光线和热量,驱动水循环和生物的生长,维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3.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探究太阳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归纳总结学生分享小组活动结果,教师辅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对太阳能量和作用的理解。
5.环保意识培养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太阳是地球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太阳这个宝贵的能源。
教案三:月亮和太阳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亮和太阳的相关知识。
2.理解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月亮和太阳的相关知识。
2.月亮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学生思考,听讲
新课教授
1.月球概况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月球的概况。
PPT给出数据。
体积=1/49地球
质量=1/81地球
引力=1/6地球
表面温差300°C
地月距离=38.44万KM
教师设问:
“假如宇航员登上月球,那么还有哪些在地
球上熟悉的现象也将会消失了?”
(总结学生回答)引力小。
接下来请大家看“三球仪”动画模拟图,在右边能发光的是代表太阳,最中间在自西向东转的是地球,围绕地球转动的是月球,月球上白色代表被照亮的部分,蓝色代表暗的部分。月球旁边出现的圆缺变化的是我们看到的月相。先请大家观看一下整个月的月相变化,注意看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变化,以及月相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小组讨论:】
同区域而形成。
月全食: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
月偏食: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
日食的成因:(展示图片)
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个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
条直线时,月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形成日食。
(地心、月心、日心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
日食发生只能在农历初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板画,学生能体会月相变化的过程并总结出规律,学会通过月相大致估算农历。
2.通过合作探究演示理解月相的变化过程,并初步尝试解释实际生活中月相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月球的探究欲望
2.在自主合作学习和演示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的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专题2地球的伙伴——月球”由“月球”、“月相”、“日食与月食”、“月球与潮汐”四个知识点组成。本教案是该专题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月球概况—月球的基本物理参数、月面的自然环境、月球的运动特征”和“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成因等天文现象”。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理解月球对地球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使学生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有进一步的认识。
高二地理教案-月球——地球的伙伴

月球——地球的伙伴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月球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转公转周期;月相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的标题明确点出“月球是地球的伙伴”,强调了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同时也是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天体之一,是人类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天体。
本篇内容按照天体系统等级由大到小展开,即:宇宙、太阳系、地球、月球,然后过渡到自转、公转来具体学习地球上的知识。
本课题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月球(介绍月球环境);月相及日月食;月球与潮汐;限于时间,日月食与潮汐部分内容本节课不讲。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月球的概况;尝试解释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等于月球自转的周期;能解释月相是如何形成的;能阐述一个朔望月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不等长的原因;能说出新月、上弦、满月、下弦四种月相的见月时间段和当时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
(二)方法与过程通过“嫦娥”问题的“头脑风暴”式讨论,说明月球的概况,并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通过模拟活动,主动获取“月球绕地公转和自转周期同步”的知识点;通过诗和画中与月相有关的问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素养的提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与月球相关的诗词、漫画,自觉关注自然与生活,保持对自然的好奇。
在模拟演示、观察flash动画、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月相的形成和随日期的变化。
[21世纪教育网]2、难点:不同月相呈现的时间及在天空中的方位。
四、教学安排1课时。
潮汐、世界各国对月球探索的经历和计划等拓展内容,放到下一课时教学。
在地理专用教室内上课,利用其空间大和有活动的投影仪光源,可以模拟月相的形成。
课前播放学农中的照片(有趣的劳动场景、同学们用望远镜观察月相的照片及通过望远镜拍的月球照片)和歌曲《明月几时有》,营造学习气氛。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请学生谈谈学农时于旷野中站在月光下的感受。
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5篇范例)

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20.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地球的近邻——月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月球的问题。
2.能通过查阅资料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能根据观察结果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
4.能设法用模拟实验研究月相的变化。
5.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关于月球的知识。
6.能坚持长期观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问题师:人们望着一轮皎洁的明月,或低吟浅唱,或慷慨悲歌,或者编织出寄托着对着神秘星球无限向往的故事:吴刚伐桂、嫦娥奔月……从这一个个生动的传说可以看出,从古代起人类就对月球很感兴趣,并幻想着能登上月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月球的秘密!(板书课题)师:平时我们对月球的印象都是从地球上看到的,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月球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从宇宙中看月球是什么样子的。
师:从刚才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大家对月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你们关于月球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月球能否发光?生:月球有多大?生:人类在月球上能否生活?生:人类什么时候登上的月球?二、问题归纳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好多关于月球的问题,为了便于我们一会查找资料,我们首先把刚才的问题分分类。
你们觉得可以给这些问题分成几类?生:前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月球的,后两个都是关于人类的。
师:那咱们就把这些问题分成两类。
一类是月球的基本情况;一类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三、阅读并分析资料师:刚才我们一起提出了关于月球我们想研究的问题,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料和老师发的资料,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请在老师发给的记录单上简单记录本小组的收获以及产生的新问题。
(小组活动)四、交流评价师:刚才大家通过阅读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都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现在哪个小组为大家说说你们都明白了哪些问题?生:我们知道了月球上没有风。
风是由空气的流动才产生的,月球是没有空气的,所以不能产生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伙伴-月球教学案
一、月球
1.月地平均距离:38.44万千米
月球与地球比:半径 R=1/4;体积 V=1/49;质量 M=1/81;表面重力加速度 G=1/6 *无大气――无声;无天气现象;昼夜温差大(127℃~-183℃)
2.月貌:
①高原与平原(陆和海)――风暴洋、雨海、澄海、静海
②环形山和月坑密布――正面>1km有33000个;成因――陨星撞击;火山
3.月球的运动
(1)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7.32日(恒星月)
(2)自转――方向和周期与公转相同(同步自转)
二、月相
1、月相类型与出现日期
2、月亮升落时刻――新月:与日同升同落(6时升,18时落)
上弦月:日落月亮上中天(12时升,24时落)
满月:与日此升彼落(18时升,6时落)
下弦月:日出月亮上中天(0时升,12时落)
3、月亮的亮面朝向――农历上半月:亮面朝西(日落时看)
农历下半月:亮面朝东(日出时看)
4、月相变化的周期:29.53日(朔望月)
5、历法――农历规定:新月即朔,为农历初一
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都是按农历的月日计算安排的。
三、日食与月食
△在月球本影、伪本影、半影内分别看怎样的日食?
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
月食原理
思考:1、月食都在什么月相时发生?日食呢?
2、为什么不是每个月都发生日食和月食呢?
四、月球与潮汐现象
1、月、日引潮力
月球引潮力的概念:月球引力和地球绕地月系公共质心运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
引潮力的大小:(F=2Gmr/d3)太阳引潮力/月球引潮力=1/2.25(2700万/3903=1/2.25)
2、潮汐周期:12小时25分(半个太阴日)
3、涨落潮时刻:月亮中天高潮,每天延后50分钟
4、大潮和小潮:朔望大潮,弦月小潮
【例题】读部分月相变化图,填出下列内容:
(1)A处的月相为_____上弦月____。
(2)B处月相出现的日期为农历___十五、十六___。
(3)大潮出现的月相是图中的____B___(A或B)处。
(4)A处月相,月亮大约在什么时候落下?__子夜0时_。
讨论:今天是农历初八,现在黄浦江正在涨潮还是落潮?
【例题】2004年2月5日元宵节,在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一些捡拾鸟蛤者突遇潮水快速上涨而被困海滩,造成21人死亡,失踪人数不详的重大事故。
1、根据潮汐涨落的规律,英格兰西北部莫克姆湾海滩当日午后的高潮应出现在当地时间…………………………………………………………………………………………( D )
A、18点
B、20点
C、22点
D、24点
2、莫克姆湾海滩当日的潮为大潮还是小潮……………………………………( A )
A、大潮
B、小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