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小车平均速度
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小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的装置有:•小车•轨道•计时器•测量卡尺•直尺实验步骤1.将小车置于轨道上,并在轨道的一端放置计时器,准备开始实验。
2.使用直尺和测量卡尺,测量轨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将小车放置在轨道的起点处,并用计时器记录下小车行驶到终点处所需的时间。
4.重复实验三次,并计算出平均时间。
5.使用测量卡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6.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公式为:v= d/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d表示距离,t表示平均时间。
7.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数据本实验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时间(s)距离(m)1 6.2 1.02 6.5 1.03 6.4 1.0数据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知,小车在平均约为1米的距离内,平均需要6.3秒到达终点。
根据公式v=d/t,计算的小车的平均速度约为0.16米/秒。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比如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导致实际速度低于理论速度。
同时,在记录时间时,手动按下计时器的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移动小车前,确保轨道表面光滑平坦,减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使用计时器时,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时间,以减小误差。
3.在记录距离时,使用更为准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约为0.16米/秒。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小误差,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无。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单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单1. 实验目的1.1 了解什么是平均速度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平均速度。
说白了,就是小车在一段时间内走了多远,这个速度怎么算呢?你看,小车飞快地跑,我们可不能只看它的瞬间速度,要算算它的“平均分”才行。
就像我们考试,老师可不是只看你做对了几道题,而是看你整体的表现对吧?1.2 学习速度测量的方法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不仅要测量小车的速度,还要学会怎么准确地记录数据。
就像做饭,你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能做出美味的菜。
实验也是一样,准备充分才能取得好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美味”的实验吧!2. 实验器材2.1 必要的工具首先,我们得准备好一些实验工具。
别担心,咱们的器材可简单了。
需要小车、秒表,还有一根绳子,当然,绳子得长得够,像个小长龙才能测得准确。
还有,别忘了用来做记录的小本本,随时随地记下小车的“足迹”。
2.2 选定实验场地实验场地也很重要。
我们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操场上,这样小车才能飞得更远,不至于因为地形原因而“摔跤”。
一想到小车在操场上奔驰的样子,心里就有点小激动,想象一下,仿佛在看一场小车的“速度与激情”!3. 实验步骤3.1 开始实验好啦,实验正式开始啦!首先,我们把小车放在起点。
然后,找一个小伙伴来负责秒表,咱们要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实验做好。
准备好了吗?3、2、1,GO!小车开始动啦!我们一起盯着小车,看它怎么从起点一路狂奔。
3.2 记录时间与距离当小车到达终点的时候,快点看看秒表,记录下它花了多久。
别忘了,我们还得测量它跑的距离哦。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绳子量一下,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这样,时间和距离都有了,咱们就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了。
4. 数据处理4.1 计算平均速度好了,数据都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计算平均速度的环节。
公式很简单:速度=距离/时间。
拿出计算器,咔嚓咔嚓,算一算,看小车的表现怎么样。
啊哈,这个速度可真是让人惊讶!没想到我们的小车居然这么厉害,真是车如飞!4.2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实验题】2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考点梳理+强化练习)—2021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中考物理二轮考点过关:测量平均速度实验考点梳理1.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1)变速运动的快慢就是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包括大小和方向),速度的变化用加速度来描述!匀变速运动呢就是速度在单位时间的增加(减少)是固定的!加速度有正负,正代表速度是增加的,负代表速度是降低的!非匀变速运动呢就是速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不固定!(2)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反映的是某段路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用表示平均速度,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则平均速度的公式是=.强化练习1.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填“较大”或“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实验中如果得AB长度为30cm,AC长度为60cm,小车通过AB段所用时间为3s,通过AC段所用时间为5s,则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做运动(填“匀速”或“加速”)。
2.生命在于运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自己的锻炼,走路和跑步一般是选择最多的锻炼方式。
小明想在不借助手机软件的情况下,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测量自己从家走路到小红家的平均速度。
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物品:。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3.如图所示,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报告(摘要)如下。
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小车、、停表、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3.0 2.8 5.8平均速度v/(cm•s﹣1)17.4【实验分析】(1)小车全程是做(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物理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物理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物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不然,简单说就是一辆小车,咱们要测测它跑得快不快。
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咱们带着小车,手里还握着一卷卷尺和一个计时器,准备大干一场,真是兴奋得不得了!实验的第一步就是选一个合适的跑道。
别小看这点儿,选好地方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们找了个平坦的地面,周围没有什么小石头或者大坑坑,这样小车才能飞驰而过。
就像咱们上学时,选座位也得找个好位置,不然看不清黑板,跑偏可就丢人了。
咱们把小车放在起点,心里默默计算着,准备开始计时。
计时器一按下去,咱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目送小车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心里那个激动啊,仿佛自己变成了赛车手!这时候,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感觉自己像是在赛车场上驰骋,真是过瘾。
等到小车跑到终点,我立马冲过去,像个小孩子一样,急忙按停计时器。
哎呀,得知时间后,我心里默默想着,这小车到底有多快啊,真让人期待。
然后,咱们就开始测量距离了。
用卷尺一量,哇塞,这小车竟然跑了十米!不过,要算平均速度,光有距离可不行。
得把总时间和总距离结合起来。
这时候,计算公式派上用场: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
于是我在小本本上认真写下这个公式,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真的好有成就感。
再来一次!这次,我决定把小车的重量加重,看看会不会影响速度。
把几个小石头放上去,心想:“这下小车得拼命啦!”结果小车启动的时候,明显慢了很多。
就像咱们背着书包上学,书包越重,走得越慢。
哈哈,物理的道理真是贴近生活啊。
在多次实验中,我发现不光是小车的重量,发力的方式也很重要。
用不同的力度推小车,速度也会大相径庭。
有时候我轻轻一推,它飞速前进;有时候使劲一推,反而像被卡住了一样。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物理也跟生活一样,得讲究技巧啊!就像咱们打篮球,投篮时要找到最佳的角度和力度,才能进球!实验的最后一步,我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在一起。
说实话,看着一堆数字,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解数学题,但内心其实充满了喜悦。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附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 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小明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选填>、<、=)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先练习使用停表,图1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让小车分别从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分别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为V AC 和V BC则V AC________V BC(选填“>”、“=”或“<”)。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注意事项

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注意事项稿子一
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的那些事儿哈。
先说这小车,得保证它状态良好,别跑着跑着掉链子啦。
车胎得有气,零部件啥的都得稳稳当当,不然会影响实验结果哟。
测量的时候,那尺子可不能马虎,得选准刻度清晰、精度够高的,量的时候眼睛瞪大,可别量错啦。
还有这计时,一定要准!秒表别乱按,开始和结束都要卡准点,不然速度算出来就差老远喽。
别忘了找个平坦又没太多干扰的场地,不然小车跑起来磕磕绊绊,速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数据就没法看啦。
实验前,得多练几次,熟悉熟悉流程,心里有底,做的时候才不会手忙脚乱。
而且哦,小伙伴之间要配合好,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别乱套啦。
这个实验要细心、耐心,这样才能得出准确的结果,大家加油哦!
稿子二
亲耐滴朋友们,咱们来扯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要注意的地方哈。
呢,小车得好好检查检查,要是有啥毛病,实验可就不准啦。
比如说车身上有没有啥障碍物,会挡着它跑的不顺溜。
还有那个跑道,得平平坦坦的,要是坑坑洼洼的,小车跑起来忽快忽慢,这速度可咋测呀。
计时的小伙伴要聚精会神哟,稍微一走神,时间就记错啦,那可就糟糕咯。
测量长度的时候,姿势要对,尺子要拿稳,别歪歪斜斜的,不然数据就错得离谱啦。
做实验的时候,大家别嘻嘻哈哈的,要认真对待,不然数据乱七八糟,还得重新来,多麻烦呀。
还有哦,多准备几套方案,万一第一套不行,咱们还有备选的,不至于抓瞎。
每次测完一组数据,都要好好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
好啦好啦,记住这些注意事项,咱们的实验就能顺顺利利的啦,加油干吧!。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为标题,我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测量速度恒定的物体,例如一个沿直线运动的汽车。
我们只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记录物体的位移,并除以时间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二、刻度测量法刻度测量法适用于测量速度不恒定的物体,例如一个加速运动的小车。
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设置一系列等距的刻度,并记录物体经过刻度的时间。
然后通过计算物体经过的刻度数与时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平均速度。
三、跑道计时法跑道计时法适用于测量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我们可以在跑道上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起点和终点处放置计时器。
当运动员从起点出发后,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计时器停止计时。
通过计算运动员在跑道上所花费的时间,并除以距离,即可得到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四、速度计测量法速度计测量法适用于测量物体在空气或水中的平均速度。
速度计可以通过测量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或流速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速度。
例如,在船上可以使用流速计来测量船的平均速度。
五、雷达测量法雷达测量法适用于测量飞行器或车辆的速度。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通过测量电磁波的频率变化,即可计算出物体的速度。
六、GPS测量法GPS测量法适用于测量车辆或人的速度。
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我们可以测量物体在地球上的位置变化,并计算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总结一下,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刻度测量法、跑道计时法、速度计测量法、雷达测量法和GPS测量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测量平均速度。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准确记录时间和位移,并进行正确的计算,以得到准确的平均速度。
专题01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题(解析版)

【解析】
(1)设全程路程为L,则小车运动的距离sAC=L,sAB=L/2
由题知,所用的时间tAC=2.6s,tAB=t2=1.8s,
则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vAB=sAB/tAB=L/2/1.8=L/3.6
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vAC=L/2.6
(2)将金属片放于B处固定,重复步骤上述过程,进行第二次测量,同时将AB之间的s2、t2和计算出的v2记于表格。
(3)利用s1-s2=s3,t1-t2=t3,算出BC之间的s3、t3,再用v3=s3/t3算出v3记于表格。
(4)比较v1、v2、v3的大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5)收拾整理器材。
6.记录数据表格和结论;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
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答案】(1)刻度尺;(2)较小;(3)0.5。
【解析】
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题目中已经给出了秒表,因此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刻度尺;
(2)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
【答案】(1)v=s/t(2)不是 (3)4.00 0.5 0.3 (4)大
【解析】(1)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是v=s/t。
(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不等,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4)vBCvAC(填“>”、“<”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3=
2016/9/25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2016/9/25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2016/9/25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
S1s3 Leabharlann 3t1S2t2
2016/9/25
【器材】 斜面、 小车、刻度尺、 停表、 挡板。
2016/9/25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 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 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 时间t1
金属片
2016/9/25
实验数据:
路 S1=0.6
S2=
程(m)
运动时间(s) t1=4
t2=
平均速度(m/s) V1=?
V2=
S3=S1-S2=
t3= t1- t2=
V3=
2016/9/25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 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2016/9/25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 全程的平均速度 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 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2016/9/25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金属片
s3 t3
s1 t1
s2 t2
2016/9/25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2016/9/25
【设计表格】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S1= S2= S3=S1-S2=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的环节: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2016/9/25
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先寻找别人对这个问题 的研究成果。 (2)自己做实验收集证据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实验数据:
路 S1=0.6
S2=0.3
程(m)
运动时间(s) t1=4
t2=2.5
平均速度(m/s) V1= 0.15
V2= 0.12
S3=S1-S2=
0.3
t3= t1- t2= 1.5 V3= 0.2
2016/9/25
【分析与论证】
v2<v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 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 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 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4 _______m/s
2016/9/25
2016/9/25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2016/9/25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分析过程) 3、实验报告格式
2016/9/25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 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 度是 [ ] C
t1= t2= t3= t1- t2=
V1= V2= V3=
2016/9/25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10
20
30
40
50
60
2016/9/25
实验数据: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S2=
0.6m
t1=
t2=
V1=
V2=
S3=S1-S2=
t3= t1- t2=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实验时注意观察表的示数。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
金属片
201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