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合集下载

专题01 力学综合(压轴题)-解析版

专题01 力学综合(压轴题)-解析版

专题01 力学综合(压轴题)一、单选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 点和C 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的数据处理正确的是( )A .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45.0cmB .如果测得AC 段的时间t AC =2.5s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v AC =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 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 【答案】B【解析】A .由图知,图中AB 段的路程s AB =80.0cm ﹣40.0cm=40.0cm故A 错误;B .已知测得AC 段的时间t AC =2.5s ,由图可知s AC =80.0cm ,则AC 段的平均速度80.032.0/s 2.5sAC AC AC s cmv cm t === 故B 正确;C .如果让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 t=知,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小,故C 错误;D .如果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则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因此测量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不可以将小车从B 点静止释放,故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小车从处于轻质杠杆OB 的A 点开始匀速向右运动,在B 端竖直向上方向系一根不可伸缩的细绳使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表示AB 间的距离s 和细绳的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AB .AB 间的距离s 为s=OB -OA= OB -vt由于OB 是一个定值,速度不变,则s 随t 的增大而减小,且是一条直线,故AB 错误;CD .杠杆始终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F ×OB =G ×(OA +vt )则有()G OA vt G OA GvF t OBOB OB⨯+⨯==+ F 和t 符合一次函数关系,故C 错误,D 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原理是_____.(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12vvv v-【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st= .(2)s ABBCs==40.00cm,t AC=2.4s,t AB=1.6s,tBC 2.4s 1.6s0.8sAC ABt t=-=-=,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4025cm/s1.6ABABs cmt===,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4050/0.8BCBCs cmcm st s===.(3)由BC ABv v>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

第二章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专题检测(机构)

第二章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专题检测(机构)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专题复习平均速度的测量:1.原理:由v=s/t,测出s、t,求出v。

2.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3.注意事项: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秒表。

一.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选填“大”或“小”)。

(2)如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c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图中AB间的距离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m/s。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

(选填“大”或“小”)(4)接着,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并计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试验中发现,AB段和BC 段路程的特点,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用v、v1)。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

(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 A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测量平均速度 典型例题(精选、)

测量平均速度    典型例题(精选、)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XXX年级xx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题号一、实验,探究题二、填空题三、多项选择四、选择题总分得分一、实验,探究题(每空?分,共?分)1、如图,是一次测量玩具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图中表针的位置,读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并填入表中(停表每格为0.2s),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30cm t1=0.6s 0.5m/ss2=15cm t2=(3)分析实验数据,你认为在从斜面上滑下的过程中,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评卷人得分(2)通过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与挡片撞击前)小车的动能,机械能(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不计摩擦).(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dm(分米),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m/s;(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3、学习速度时,小明在课上测量了纸锥下落的速度.(1)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和.(2)实验时小明所在小组将纸锥从课桌高度落到地上,发现它落地所需时间很短,很难测量准确.请你帮他们想个解决的办法:.(写出一个)(3)小明与其它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的速度不同.①请你猜想影响纸锥下落速度的因素可能是(写出一个).②为了验证你的猜想,简要的做法是.(4)小明所在小组继续研究小球在水中的下落运动情况,他们用照相机拍摄了一张小球下落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背景墙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①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②小球从B点到D点的运动是加速运动③小球从A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4、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 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cm/s.(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理由是:.5、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中要使斜面坡度较小,是为了;(2)小车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为cm/s,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为cm/s;(3)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作(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6、 (2015·乌鲁木齐)如图,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 ,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秒表、木块.(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 (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两个车长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 ,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_______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7、如图24所示,是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形。

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定向练习试题(详解)

2022-2023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定向练习试题(详解)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定向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判断下列说正确的是()A.该物体在第3s末的速度为10m/sB.整个1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C.物体在5s时的速度为10m/sD.物体在前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比前6s内的平均速度小2、《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中人B.舟C.剑D.江岸3、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在成功发射约8小时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了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太空再次上演“浪漫之吻”。

对接后,以下列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A.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塔架B.天和核心舱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地球4、小明和家人在瘦西湖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A.垂柳B.他乘坐的船C.河岸D.五亭桥5、s、v和t分别表示路程、速度和时间,下列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行驶10s后,最快的车与最慢的车相距______m。

2021年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4测量平均速度小节测试(人教)

2021年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1-4测量平均速度小节测试(人教)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第一章机械运动1-4测量平均速度小节测试(2021-2022学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 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B. 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C.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D. 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

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 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 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D.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3、小明在学校举行的体育运动会百米赛跑中,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8秒,小明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A. 16.7 m/sB. 12.5 m/sC. 7.1 m/sD. 7.3 m/s4、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5、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每格为1s(转动未超过一周).下面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下滑的小车作匀速运动B. 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是13.3cm/sC. 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2cm/sD. 以金属片为参照物,下滑的小车是静止的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C. 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7、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第二章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专题检测(机构)

第二章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新课专题检测(机构)

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题类专题复习平均速度的测量:1.原理:由v=s/t,测出s、t,求出v。

2.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秒表、金属片3.注意事项:小车的前端对齐起始线,静止释放;计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发生碰撞时马上秒表。

一.实验探究题(共7小题)1.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坡度不宜过(选填“大”或“小”)。

(2)如图中AB段的路程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cm/s。

(3)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图中AB间的距离S AB=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m/s。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

(选填“大”或“小”)(4)接着,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并计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试验中发现,AB段和BC 段路程的特点,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用v、v1)。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目的是:。

(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 AC=m⁄s。

(3)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教室的门的高度约200 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2.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3.如图为“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的示意图,成功对接后,若认为“神舟十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可能是()A.地球B.月球C.太阳D.“天宫一号”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7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A.12.45cm B.12.34cm C.12.35cm D.12.36cm5.用最小刻度值是0.1毫米的尺子去测量某钢丝的直径,下面是几个同学的记录,其中有效数字错误的是()A.0.52毫米B.0.53毫米C.0.518毫米D.0.052厘米6.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

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7.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A.斜向上爬升B.斜向下俯冲C.竖直向上爬升D.竖直向下俯冲8.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v AB=__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记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
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
确吗?______,理由是:___ _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