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附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 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小明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选填>、<、=)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先练习使用停表,图1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让小车分别从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分别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为V AC 和V BC则V AC________V BC(选填“>”、“=”或“<”)。
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小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距离,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
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需的装置有:•小车•轨道•计时器•测量卡尺•直尺实验步骤1.将小车置于轨道上,并在轨道的一端放置计时器,准备开始实验。
2.使用直尺和测量卡尺,测量轨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将小车放置在轨道的起点处,并用计时器记录下小车行驶到终点处所需的时间。
4.重复实验三次,并计算出平均时间。
5.使用测量卡尺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6.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公式为:v= d/t,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d表示距离,t表示平均时间。
7.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实验数据本实验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时间(s)距离(m)1 6.2 1.02 6.5 1.03 6.4 1.0数据分析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知,小车在平均约为1米的距离内,平均需要6.3秒到达终点。
根据公式v=d/t,计算的小车的平均速度约为0.16米/秒。
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比如小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导致实际速度低于理论速度。
同时,在记录时间时,手动按下计时器的时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1.移动小车前,确保轨道表面光滑平坦,减小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2.使用计时器时,进行多次实验并计算平均时间,以减小误差。
3.在记录距离时,使用更为准确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约为0.16米/秒。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减小误差,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无。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平均速度实验报告篇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班级:姓名:日期: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3、学会简单的实验报告4、会用公式v二、实验原理v 进行简单的计算三、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木块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好无损。
2、按课本23页图1、4-1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要通过的路程s1 ,填入表格。
4、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1 的时间t1,填入表格。
5、根据测得s1 和t1利用公式v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测出小车到斜面中部的距离s2 ,填入表格。
7、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路程s2的时间t2,填入表格。
8、根据测得s2 和t2利用公式v速度v2。
五、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六、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将结果填入表格。
3、实验中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篇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1.4测量平均速度实验报告教学目的:1.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2.学会正确使用停表测时间;3.了解平均速度的意义和测量方法。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一、阅读课本并查阅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实验原理: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3.测量路程需要什么仪器?测量时间需要哪些仪器?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2设计实验:参照教材或如右图所示。
3、实验步骤:1.2.3.4.5参照课本23页4、分别计算下半段路程S3和时间t3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1年级:八学科:物理课题:《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姓名:分析与论证:比较 v2 v3 即: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单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单1. 实验目的1.1 了解什么是平均速度嘿,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平均速度。
说白了,就是小车在一段时间内走了多远,这个速度怎么算呢?你看,小车飞快地跑,我们可不能只看它的瞬间速度,要算算它的“平均分”才行。
就像我们考试,老师可不是只看你做对了几道题,而是看你整体的表现对吧?1.2 学习速度测量的方法在这次实验中,我们不仅要测量小车的速度,还要学会怎么准确地记录数据。
就像做饭,你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能做出美味的菜。
实验也是一样,准备充分才能取得好结果,今天我们就来做这个“美味”的实验吧!2. 实验器材2.1 必要的工具首先,我们得准备好一些实验工具。
别担心,咱们的器材可简单了。
需要小车、秒表,还有一根绳子,当然,绳子得长得够,像个小长龙才能测得准确。
还有,别忘了用来做记录的小本本,随时随地记下小车的“足迹”。
2.2 选定实验场地实验场地也很重要。
我们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操场上,这样小车才能飞得更远,不至于因为地形原因而“摔跤”。
一想到小车在操场上奔驰的样子,心里就有点小激动,想象一下,仿佛在看一场小车的“速度与激情”!3. 实验步骤3.1 开始实验好啦,实验正式开始啦!首先,我们把小车放在起点。
然后,找一个小伙伴来负责秒表,咱们要齐心协力,才能把这个实验做好。
准备好了吗?3、2、1,GO!小车开始动啦!我们一起盯着小车,看它怎么从起点一路狂奔。
3.2 记录时间与距离当小车到达终点的时候,快点看看秒表,记录下它花了多久。
别忘了,我们还得测量它跑的距离哦。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用绳子量一下,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这样,时间和距离都有了,咱们就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平均速度了。
4. 数据处理4.1 计算平均速度好了,数据都记录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计算平均速度的环节。
公式很简单:速度=距离/时间。
拿出计算器,咔嚓咔嚓,算一算,看小车的表现怎么样。
啊哈,这个速度可真是让人惊讶!没想到我们的小车居然这么厉害,真是车如飞!4.2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结果的时候,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物理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报告

物理测量小车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物理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其实不然,简单说就是一辆小车,咱们要测测它跑得快不快。
想象一下,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咱们带着小车,手里还握着一卷卷尺和一个计时器,准备大干一场,真是兴奋得不得了!实验的第一步就是选一个合适的跑道。
别小看这点儿,选好地方可是一门大学问。
我们找了个平坦的地面,周围没有什么小石头或者大坑坑,这样小车才能飞驰而过。
就像咱们上学时,选座位也得找个好位置,不然看不清黑板,跑偏可就丢人了。
咱们把小车放在起点,心里默默计算着,准备开始计时。
计时器一按下去,咱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目送小车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心里那个激动啊,仿佛自己变成了赛车手!这时候,风在耳边呼呼作响,感觉自己像是在赛车场上驰骋,真是过瘾。
等到小车跑到终点,我立马冲过去,像个小孩子一样,急忙按停计时器。
哎呀,得知时间后,我心里默默想着,这小车到底有多快啊,真让人期待。
然后,咱们就开始测量距离了。
用卷尺一量,哇塞,这小车竟然跑了十米!不过,要算平均速度,光有距离可不行。
得把总时间和总距离结合起来。
这时候,计算公式派上用场:平均速度=总距离/总时间。
于是我在小本本上认真写下这个公式,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真的好有成就感。
再来一次!这次,我决定把小车的重量加重,看看会不会影响速度。
把几个小石头放上去,心想:“这下小车得拼命啦!”结果小车启动的时候,明显慢了很多。
就像咱们背着书包上学,书包越重,走得越慢。
哈哈,物理的道理真是贴近生活啊。
在多次实验中,我发现不光是小车的重量,发力的方式也很重要。
用不同的力度推小车,速度也会大相径庭。
有时候我轻轻一推,它飞速前进;有时候使劲一推,反而像被卡住了一样。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原来物理也跟生活一样,得讲究技巧啊!就像咱们打篮球,投篮时要找到最佳的角度和力度,才能进球!实验的最后一步,我把所有的数据整理在一起。
说实话,看着一堆数字,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解数学题,但内心其实充满了喜悦。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 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附解析)

2020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必刷题:0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探究题(共10题)1.如图所示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时所用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距离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实验中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________。
(2)实验时,斜面应保持________(选填“较小”或“较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小车下滑的时间。
(3)在斜面上,如果测得小车在AB段下滑所用时间t AB=1.6s,则小车在AB段下滑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__m/s。
(4)在测量小车在BC段所用时间时,小明让小车过了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会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5)为测量小车在斜面上下滑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释放,测出小车到C点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他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选填>、<、=)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先练习使用停表,图1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让小车分别从A点和B点由静止释放,如图2所示,分别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平均速度为V AC 和V BC则V AC________V BC(选填“>”、“=”或“<”)。
2024新八年级物理暑假衔接教材(人教版)——第一章 1.4测量平均速度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4 测量平均速度【思考】同学们,你如何得到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1、实验原理:v=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测路程s 、_______测时间t 。
3、其它器材:小车、木板、木块、金属片。
(1)木块:调整斜面______,进而调整小车运动快慢。
一般使坡度______(较大/较小),计时更准确。
(2)金属片:①避免小车滑落;②便于测量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①调整木块位置,使木板保持合适的倾角;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标记好小车的起点,然后用______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③释放小车的同时时启动_______计时,当小车撞击________时停止计时,测得t1。
(有时会重复两次步骤③,这是为了多次测量__________________减小误差);④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______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⑤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重复步骤②③④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时间t2和速度v2。
5、实验数据记录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t2=v2=课前导入知识清单小车 木块木板 刻度尺金属片秒表6、测量下半段路程速度v3①下半段路程s3=__________;②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t3=________; ③v3=33t s =_________。
7、结果分析(1)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是速度越来越_____(快/慢)的______(变速/匀速)直线运动; (2)v1、v2、v3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二.现代测速方法超声波测距(测速):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与此同时计时器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并得到时间t ,仪器由s=vt 自动测得发射点到障碍物的距离。
测量平均速度

例3:在体育测试中,小红的百米赛跑成绩是16s,测得
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
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B )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 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 单位为cm.根据照片记录的小车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路程/m s1 = s2=
运动时间/s t1= t2 =
平均速度/ms-1 v1= v2=
注意事项:
太高 太低
斜面保持合适的倾斜程度 目的:减小小车下滑速度,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太低: 小车受摩擦阻力 的作用,小车不容易下滑 太高: 小车下滑速度太大,运动时间太短,不易测量时间
注意事项:
S1=90.0cm
小 (选填“大”或“小”)一些,这样做的理由
是:减小小车下滑的速度,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为 0.03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例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小车从带有适当刻度的斜面顶端由 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两处时,电子时钟 所显示的两个不同时刻,则:
(2)甲图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___1__m/s,乙图中小车前 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0_._7_5__m/s; (3)物体的运动情况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丙中能 反映甲图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A_____(选填“A”或“B”)
测量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总路程 总时间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1、(16丰台一模)小华想测一辆小车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1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有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情况。
(1)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cm,t B C=______s,v AC=______cm/s;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
(填“大”
或“小”)
答案:4、1、3
2、(16朝阳二模)在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采用如图21所示实验装置,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
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滑到底端,运动的路程和秒表指针如图(指针未转过一周,每格表示1s),则小车从顶端到达底端所用时间是S,小车的平均速度为m/s。
(3分)
答案:小、4、0.2
3、(16东城二模)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下滑,B为
AC的中点,C处立有一金属片。
小车左端经过三点时电子表的显示如图所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3分)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已知S1=1m,则由上述测量值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v2=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左端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1偏(选填“大”或“小”)。
答案:V=S/t、0.05、大
图19
14:35:00
B A
C14:35:10
14:35:15
图13
4、(16北京中考)图20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
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
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m/s。
该水滴下落过程是运动。
(选填“匀
速直线”或“变速直线”)
答案:变速直线
4、(14东城一模)如图12所示,在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发现小车下滑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通
过的路程越来越大,则小车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
那么,v1、v2的大小关系是v1v2。
(选填“>”、“=”或“<”)
答案:变速、<
5、(15平谷一模)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16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m/s。
答案:1图16
A
B
C
图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