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试验报告 何志红
高纯砂浮选实习报告

高纯砂浮选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我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近日参加了高纯砂浮选的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旨在加深我对浮选法的理解,并掌握高纯砂的浮选工艺及操作技巧。
浮选法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加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从而实现矿物的富集和提高纯度。
高纯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玻璃、陶瓷、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高纯砂浮选的全过程,包括浮选设备的准备、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过程的操作和浮选产物的分析。
1. 浮选设备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对浮选设备进行了检查和准备。
浮选设备主要包括浮选机、搅拌器、泵和药剂容器等。
我们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无泄漏,并清洗干净,以备后续的浮选操作。
2. 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药剂是浮选法中的关键因素,其种类和浓度对浮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浮选药剂的配制方法。
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药剂量。
然后,将药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直至药剂完全溶解。
在配制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 浮选过程的操作浮选过程是实现高纯砂富集的关键步骤。
在浮选过程中,我们将准备好的浮选药剂加入浮选机中,然后开启搅拌器,使药剂与矿浆充分混合。
接下来,启动浮选机,调整气泡的产生速率和浮选时间,以实现目的矿物的有效浮选。
在浮选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浮选条件,如药剂浓度、pH值、气泡直径等,以提高浮选效果。
4. 浮选产物的分析浮选完成后,我们对浮选产物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浮选产物进行烘干、称重,计算出浮选产物的产率。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浮选产物的组成,分析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对浮选产物进行了粒度分析,以评估浮选过程中目的矿物的粒度分布。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高纯砂浮选实习,我对浮选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高纯砂浮选工艺及操作技巧。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浮选设备的准备、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过程的操作和浮选产物的分析。
用两性捕收剂从磷酸盐矿石中浮选白云石时某些操作参数的统计方面的显著性

是用 于生 产磷 酸 等化 学 制 品 的原 料 。 1 9 9 8年世 界
磷酸 盐矿石 的产 量 约 为 1 4 7 t . 6 亿 。每年 应 用 浮 选 法处 理大量 的含 硅 的磷 酸盐 矿石 。在磷 酸盐 矿石 选 矿 中所用 的浮选 工艺种 类决 定于 矿石 中伴生 的杂 质
矿物 的种类 。大 多数磷 酸盐 矿石 都含有 硅酸 盐脉 石
物 和 碳 酸 盐 矿 物 的润 湿 性 。第 二 是 研 制 能 选 择 性 浮
选磷 酸盐 矿物 的捕 收剂 。 有几 个研究 者对 抑制 磷酸盐 矿物 而反 浮选碳 酸 盐矿 物工 艺进 行 了试 验 。他们 的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在 弱酸 性介 质 中可 从 磷 酸 盐 矿 物 中优 先 浮选 出 白云 石 。但是 , 在应 用这 些浮选 方法 时 , 们 的研究 目的 他 是 寻找磷 酸盐 矿物 的最好 抑制 剂 。最 近对 从磷 酸盐
矿 石 中浮 选 脱 除 白 云 石 做 了 很 大 的努 力 。
用 筛 孔为 0 0 4mm 筛 子筛 分 。 一0 4 .4 . 4mm 粒级 分
离 出 作 为 含 磷 酸 盐 的 黏 土 矿 泥 。 一 02 + 00 4 .5 . 4 mm 粒级 Mg O含 量较 高 , 干燥 后作 为 浮选 给矿 。样 品用 缩分 机分 成 2 0g一袋 以备浮选 试 验之 用 。 5
第 二个 目的 是 确 定 该 法 能 够 生 产 Mg 含 量 低 于 O
1 的磷酸盐 精矿 的可 行性 。
பைடு நூலகம்
碳酸 盐矿 物的 物理化 学性 质类似 , 以 , 所 从磷 酸盐 矿 石 中分离碳 酸盐 矿物 相 当困难 。不仅磷 酸盐 矿物 本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提高对其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为矿石选矿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
浮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来提高有用矿物的浮选性质,实现从矿石中分离出有用矿物。
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主要包括差异选择性浮选和反带浮选两种。
差异选择性浮选根据矿物表面的物理性质差异,选择性地吸附有用矿物,反带浮选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有用矿物的分离。
实验步骤:
1、将样品矿物选取后研磨成100目以下的粉末。
2、在搅拌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加入适量的药剂。
3、加入矿物粉末,在搅拌下充分混合,使药剂和矿物充分接触。
4、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搅拌,使药剂与矿物发生反应,达到浮选效果。
5、将搅拌桶里的浮选浆液进行过滤,得到浮选渣和浮选泡沫。
6、对浮选渣和浮选泡沫分别进行重量测定和显微镜观察,判断浮选效果。
实验结果:
该实验中,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效果较好,反带浮选技术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的浮选渣中含有较多的锰矿物,浮选泡沫中的矿物较少。
通过重量测定,浮选渣的重量较大,浮选泡沫的重量较小。
实验结论: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锰矿物的浮选效果和选矿效率,反带浮选技术的效果更佳。
在实际矿石选矿中,应根据不同矿石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浮选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最新浮选实验报告

最新浮选实验报告
在本次浮选实验中,我们旨在评估新开发的浮选剂在提高矿物回收率
方面的有效性。
实验采用了特定的矿石样本,并与传统浮选剂进行了
对比分析。
实验材料包括:矿石样本、新型浮选剂、传统浮选剂、实验室规模的
浮选机、pH计、温度计、以及其他相关的化学试剂和测量工具。
首先,对矿石样本进行了预处理,包括粉碎和分级,以确保浮选过程
中矿物颗粒的适宜尺寸。
接着,调整浮选机中的矿浆pH值和温度至最
佳条件,以优化浮选效果。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新型浮选剂,另一组使用传统浮选剂。
每组
实验重复三次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关键参数,如气泡大小、泡沫厚度、浮选时间、以及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
结果显示,新型浮选剂在某些矿物的浮选过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选择
性和回收率。
特别是在处理含硫化矿物的矿石时,新型浮选剂能够更
有效地分离有价值的矿物和杂质。
此外,新型浮选剂在环境影响方面
也显示出较低的毒性,这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新型浮选剂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矿石时,其效果与传统浮选
剂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这表明新型浮选剂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矿
物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总体而言,新型浮选剂在提高特定矿物的回收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
展现出潜力。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优化浮选条件、减少浮选剂用量以
及进一步的环境影响评估上。
此外,建议对新型浮选剂进行大规模工业试验,以验证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柏泉铁矿中磷矿的常温浮选试验探讨

柏泉铁矿中磷矿的常温浮选试验探讨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柏泉铁矿中蕴含有大量的磷矿,而磷矿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提高矿石的品位。
本文主要探讨柏泉铁矿中磷矿的常温浮选试验,并介绍了浮选试验的步骤、实验条件和操作过程等内容。
正文:一、试验原理浮选法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使有价矿物质与浮选剂的吸附作用力大于岩矸和其他杂质,使矿物与水相疏的原理,将矿物质从原矿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矿物质分选方法。
常温浮选法则是指在室温下进行浮选,使用的浮选剂为常规浮选剂。
在常温下浮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二、实验步骤1、将柏泉铁矿石样品研磨成100目以下的细粉末,称取所需的试验样品;2、将试验样品加入实验釜内,加入适量的水溶液,并搅拌均匀,调节矿浆浓度为30%;3、加入适量的浮选剂,搅拌均匀后,将矿浆倒入浮选槽中,进行浮选实验;4、按照所需的浮选时间、槽速、气量等条件进行试验;5、浮选过程结束后,将上浮泡沫收集起来,分别进行干燥、称重、化验等处理;6、将下沉渣进行过筛处理,筛选出不同粒度级别的矿物质,并进行化验。
三、实验条件本次试验的实验条件如下:1、试验样品:柏泉铁矿石样品,研磨成100目以下的细粉末;2、浮选剂:高岭土、脂肪酸等;3、浮选槽速:300r/min;4、气量:0.1-0.3L/min;5、浮选时间:3min;6、实验温度:室温。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柏泉铁矿中磷矿的常温浮选实验,我们得到了上浮泡沫和下沉渣的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浮选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发现高岭土和脂肪酸对铁矿中的磷矿有较好的浮选效果。
在一定的浮选剂用量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浮选指标。
2、浮选时间的长短对浮选效果有一定影响。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确定了3min的浮选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浮选指标。
3、不同粒度级别的矿物质浮选效果有所不同。
提高某铅锌矿浮选回收率试验研究及实践

1 6・
有 色金 属 ( 选矿部 分)
2 0 1 7年第 3期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9 4 9 2 . 2 0 1 7 . 0 3 . 0 0 4
提高 某铅锌 矿浮选 回收率试验研 究及实践
于 雪 , 陈新 林 , 孟 宪 瑜
s p h a l e r i t e, p y r i t e, p y r r h o t i t e,s i l v e r mi n e r a l s a n d a r s e n o p y r i t e e t c ., s t r e n g t h e n r e c o v e r y o f u s e f u l mi n e r a l s,
p r e f e r e n t i a l l f o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i s a d o p t e d ,i n t h e l e a d l f o t a t i o n o p e r a t i o n , t h e s e l e c t i v e c o m b i n a t i o n r e a g e n t s ( z i n c
Ab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i mp r o v e t h e u t i l i z a t i o n r a t e o f a l e a d - z i n c p o l y me t a l l i c s u l i f d e o r e c o n t a i n i n g g a l e n a.
YU Xu e,C HEN Xi n l i n,M ENG Xi an yu
金矿石浮选试验报告(精华版)

浮选试验报告一、试样的采取和制备7月22号收到矿石样,将所送矿样全部细磨后,用于本次试验。
样品的各主要元素含量见表1.1。
表1.1样品各主要元素分析结果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矿石的有价元素是金和铜,硫含量较低,属氧化类矿石。
二、选矿试验1、试验流程试验流程如下图2.1所示,由于是矿石浮选的探索性试验,所以只进行粗扫选,考察该矿石的回收率情况,对精矿没有进行精选。
2、浮选过程及结果2.1药剂条件试验固定条件:浮选浓度30%,磨矿细度-200目50%,粗选黄药100g/t,黑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并通过添加Na2S和Na2SiO3考察加不同调整剂的影响,并进行了细度为-200目50%和80%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
表2.1条件试验结果通过1与2试验对比发现,加入Na2S有利于提高金浮选回收率。
通过2与3试验对比发现添加Na2SiO3,在一定程度上有提高金浮选回收率的作用,在提高铜浮选回收率方面效果不太明显。
通过1与4试验对比发现,磨矿细度由-200目50%提高到80%,金、铜的回收率都获得很大的提高,可见细度是影响该矿物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因而我们安排进一步提高磨矿细度的浮选试验。
2.1.2细度条件试验通过对调浆后检测PH可见,该矿物略显酸性,所以采用Na2CO3做调整剂。
固定条件:加Na2CO3调PH=8-9,搅4min;加Na2S 2000g/t搅30min,浮选浓度30%,粗选黄药10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考察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2。
高硅高钙萤石浮选药剂选矿实验报告

试验研究报告项目名称:某萤石矿选矿试验委托单位:某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单位:长沙鸿顺矿业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 前言受某矿业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了该公司所属萤石矿的可选性试验研究任务。
试验目的有二:一是为开发该矿的可行性提供依据;二是为现有的选矿厂调试提供萤石浮选药剂。
本次采集的萤石矿原矿试样一件(重量:50公斤左右),由委托方负责制定采样方案,于2010年11月下旬运抵我处。
原矿分析出萤石的品位:CaF240.15%,SiO259.32%,CaCO310.03%,原矿以白色萤石矿和紫色萤石矿为主,含钙高,我们对原矿进行了浮选小试验,在磨矿细度-200目占80%的条件下,经过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七次精选的浮选工艺,得到了较好的选矿指标:萤石精粉品位:CaF297.89%,SiO20.41%,CaCO30.14%,,尾矿品位含氟化钙3.05%,开路回收率95.38%。
萤石精矿达到了国家二级品质。
2样品制备萤石矿选矿试样先进行破碎筛分,最终粒度达到-2mm后,缩分出原矿多元素分析样,余下的全部作为选矿试验用样。
试样的破碎缩分流程示于图1。
缩分元素试分验样图1 样3磨矿细度试验称重200克原矿,加水150毫升,磨矿浓度为60%的条件下,在实验室240*90的锥形球磨机中进行磨矿细度试验。
测得磨矿细度4分钟-200目占70%。
6分钟-200目占75%,8分钟-200目占80%。
从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可知,该矿石属于易磨矿石,-200目占80%左右即可单体解离,因此确定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
4浮选试验开路试验:确定磨矿时间8分钟:磨矿细度-200目占80%,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矿泥分散剂,抑制剂水玻璃,浮选捕收剂中南萤石剂ZN136,1号试样浮选工艺方案如下:设备:240*90锥形球磨机,200目筛子,XFD 1.5升浮选机,XFD 0.5升浮选机药剂制度:克/吨水150mlZN136 5%碳酸钠5% -200目占80%水玻璃10%1250克/吨 PH 9.52000克/吨500克/吨/吨吨中矿9 尾矿5精矿2 中矿8图2 开路试验流程图因为现场浮选是闭路循环的,现场药剂用量一般没有实验室的多,所以总药剂用量会减少,总药剂成本估计在16元/吨原矿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矿物加工研究方法(浮选)专题实验》研究报告澳大利亚磷矿浮选实验室试验研究姓名:何志红班级:矿物加工工程08级02班组别: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组长:何志红组员:郭文文陈珺黄纲指导老师:罗惠华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2月6日武汉工程大学目录1.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验原理 (2)4.实验设计和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仪器设备、药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矿样性质与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磨矿细度试验 (12)7.3粗选药剂用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浮选温度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浮选时间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开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闭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验结论 (20)9.试验建议与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1﹑掌握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方案设计方法2﹑了解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的内容和试验程序二﹑实验任务根据澳大利亚磷矿样,通过一系列试验初步了解矿样的自然特性(包括密度组成、粒度组成、可浮性),然后自行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最终确定浮选指标的最佳条件,其中所探索的单因素数不少于3个,水平不低于3个,正交或寻优的因素数不少于2个,水平不低于3个。
浮选指标要求同时计算精矿产率、回收率。
在数据处理中应设计规范的表格和图,所有试验数据的误差应控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或由指导老师确定的误差范围内,编写一份完整的试验报告三﹑实验基本原理浮选又名浮游选矿,主要根据矿物的清水性或疏水性的差异,对细粒矿物进行分选的方法。
在浮选过程中疏水的有用矿物粘附在气泡上而亲水的沸石矿物留在水中,从而实现彼此分离。
该实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实验分析过程的影响因素,查明各个因素在过程中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矿物的选择性分离是基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实验的关键。
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
根据所研究的矿石的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优先浮选,混合浮选部分混合优先浮选,等可浮浮选等方案;对于赤铁矿的可浮,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等方案;对于铝土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也有正浮选和反浮选方案。
对于胶磷矿的复选原则方案,有直接浮选﹑反浮选﹑正反浮选﹑双反浮选﹑反正浮选等。
2﹑准备实验条件。
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检测仪器准备,药剂配制等。
3﹑预先实验。
对每一可能的原则方案进行预先实验,找出各自的适宜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从而确定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实验(或称系统实验)。
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实验计划,进行系统实验来确定适宜的浮选条件。
5﹑流程试验。
包括开路流程和闭路流程试验。
开路实验为了确定达到合格技术指标,所需的粗选,精选和少选次数。
闭路流程实验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生产的过程的分批实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组的中矿加到下一实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实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
四﹑实验设计和方案确定4.1磨矿试验4.1.1磨矿每次试验取1000g矿样,放入XMB-67型200×240棒磨机中,用1000ml的量筒取1000ml水倒磨机中,关闭磨矿筒,启动磨机开关开始磨矿,在磨矿规定时间后,关闭磨机开关,倒出矿浆静置,备用。
4.1.2分样过程在静置矿浆5min左右后,将矿浆中的上层清液装入洗瓶中作为分样和后面试验做的冲洗水。
将矿浆倒入XSHF-2-3湿式分样机中,打开搅拌开关,在搅拌2min左右后,打开分样开关,进行分样,矿样将均匀的分装在12个试验杯中,在分样结束后,按照分样盘的对位关系每次取对位的两杯矿样作为一组,转移到试验台上。
4.1.3注意事项在加入样品前先检验磨机是否漏水,在确认无漏水后加入样品。
加入样品后应确认给料口盖已拎紧,防止在磨矿过程中,给料口盖冲出,料液溅出。
磨机开启的同时按下秒表,记录时间。
4.2磨矿试验磨矿→分样→浮选→过滤→烘干→称重→制样4.3磨矿细度实验4.3.1实验步骤磨矿→分样→浮选→过滤→烘干→称重→制样4.3.2浮选流程4.4粗选药剂用量条件试验4.4.1三因素两水平全面析因试验表4.4-1各因素的不同水平取值4.4.2析因试验安排表因素水平试验点A B AB C AC BC ABC1 2 3 4 5 6 71 1 1 1 1 1 1 12 1 1 1 2 2 2 23 1 2 2 1 1 2 24 1 2 2 2 2 1 15 2 1 2 1 2 1 26 2 1 2 2 1 2 17 2 2 1 1 2 2 18 2 2 1 2 1 1 24.4.3浮选流程4.4.4注意事项选矿效率和回收率为依据进行数据处理并用t检验或F检验,查找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效应,确定最陡坡。
4.5粗选药剂用量的最佳组合试验4.5.1药剂用量的确定表4.5-1药剂用量制度4.5.2浮选流程4.5.3注意事项按确定的新步长布置3-4个点进行登山试验,以找到最优条件为止才能结束整个选优实验。
4.6浮选温度试验4.6.1温度调节范围T=20℃、25℃、30℃、35℃4.6.2浮选流程4.7浮选时间测定试验4.8开路流程试验(流程图如下)4.9闭路流程实验图6闭路流程操作图五﹑实验仪器设备﹑药剂1﹑磷矿石,2﹑颚式破碎机,3﹑对辊破碎机,4﹑振动筛,5铁锹,6矿样袋,7﹑磨矿机,8﹑湿式分样机,9﹑0.5L 实验室用浮选机,10﹑天平,11﹑移液管若干,12﹑可控温烘箱,13﹑瓷盆若干,14﹑浮选药剂:碳酸钠:配置成10﹪的水溶液;水玻璃:配置成5﹪的水溶液;捕收剂:配置成2﹪的水溶液;15﹑湿式振动筛,16﹑过滤机。
六﹑实验矿样性质与准备矿石可选性研究,是由一系列的试验组成。
研究前,要讲取来的原始试样(总试样)破碎﹑缩分成许多单份试样,供这些分析,鉴定和实验研究项目使用,这项工作,就称为试样的制备或加工。
制备的这些单份检测样和实验样,不仅在数量上和粒度上应满足各项具体检测和实验工作的要求,而且必须在物质组成和特性方面仍能代表整个原始试样。
试样制备操作包括四道工序,即筛分﹑破碎﹑混匀﹑缩分。
为了保证试样的代表性,必须严格而准确地进行每一项操作,绝不允许粗心大意。
(1)筛分破碎前,往往要进行预先筛分,以减少破碎工作量,破碎后还要检查筛分,将不合格的粗粒返回破碎。
对于粗碎作业,若试样中细粒不多,而破碎设备生产能力大,就不必预先筛分。
(2)破碎实验室内第一二段破碎一般用颚式破碎机。
第一段破碎机的规格可为150×100(125)或200×150mm,相应的最大给矿粒度分别为100和140mm。
不能入破碎机的大块可用手拣出或用筛子预先隔除。
放在铁板上用人工锤碎。
第二段颚式破碎机的规格一般为100×60mm,排矿粒度可控制到小于6~10mm,一般只要设备工作状况允许,总希望利用颚式破碎机将试样破碎的小一些,以减轻下一段对辊机的负荷,因为对辊机生产能力通常较低,往往是整个加工操作中最费时间的一道工序。
第三段破碎(有时还有第四段破碎)通常均用对辊机,其规格一般为Φ200×75或Φ200×125mm,需经反复闭路操作,才能将最终粒度控制到小于1~2mm。
为制备分析试样,可利用盘磨机,常用的规格有Φ150﹑175﹑250mm等;也可用普通的实验室型球磨机。
必须避免铁质污染时,应改用球磨或玛瑙研钵等非铁器械。
(3)混匀在试样缩分工作中,混匀操作是很关键的一环,只有混匀了,采能分得匀。
常用的混匀方法有以下三种:(1)移锥法即利用铁铲将试样反复堆锥。
堆锥时,试样必须从锥中心给下,以便使试样能从锥顶大致等量地流向四周。
铲取矿石时,则应沿锥底四周逐渐转移铲样的位置。
如此反复堆锥3~5次,即可将试样混匀。
(2)环锥法与第一法类似,但第一个圆锥堆成后,不是直接把它移向第二锥。
而是将其由中心向四周耙(或铲取)成一个环形料堆,然后再沿环周铲样,堆成第二个圆锥,一般也至少要堆锥三次,才能将试样混匀。
(3)翻滚法此法仅适用处理少量细粒物料,如磨细的分析试样。
具体做法是,将试样置胶布或漆布上,轮流地提起布的每一脚或相对的两角,使试样翻滚达到混匀的目的。
但翻滚的次数必须相当多否则不易混匀。
若矿石中有用成分颗粒比重很大而含量很低(如黄金),则有用成分在翻滚过程中将富集到试样的地成,这在下一步分样操作时必须注意。
4缩分试样的缩分,必须在充分混匀后进行,对于浮选工艺常用的方法为环割法。
具体做法是:将用移锥法或环锥法混匀的试样,耙成圆环,然后沿环周依次连续割去小份试样。
割取时应注意一下两点:一是每一份试样均应取自环周上相对(即相对180角)的两处;二是铲样时每铲均应从上到下,从外到里铲到底,而不能只是只铲顶层而不铲底层,或只铲外援而不铲内缘。
为此目的,环周应尽可能大一些,而环带应尽可能窄一些,样铲的尺寸也应选择恰当,争取做到恰好每次两铲即可组成一份试样1000g。
将试样装袋包装,在试样带上标上样品名称和日期,以备用。
7﹑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7.1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磨矿利用XMB-67型200×240棒磨机,磨矿浓度为50%即在磨机中加入1000g矿样和1000ml水,磨一定的时间,测定其细度。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磨矿机是否完好;2)取一份1000g的矿样,按50%的磨矿浓度计算出所需的加水量;3)分别按以确定好的的不同磨矿时间进行磨矿;4)将磨矿产品在湿式分样机上进行分样,取对角的两杯矿样用200木筒筛进行水冲湿筛,筛去-200目(筛中水较清时为止),筛上产品烘干、称重;5)将湿筛烘干的筛上产品(+200目),称取出100g用200目筒筛进行干筛,然后对+200目部分称重并算出筛上产品的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