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实验报告
高纯砂浮选实习报告

高纯砂浮选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我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近日参加了高纯砂浮选的实习活动。
此次实习旨在加深我对浮选法的理解,并掌握高纯砂的浮选工艺及操作技巧。
浮选法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加工方法,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分离,从而实现矿物的富集和提高纯度。
高纯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玻璃、陶瓷、半导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参与了高纯砂浮选的全过程,包括浮选设备的准备、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过程的操作和浮选产物的分析。
1. 浮选设备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首先对浮选设备进行了检查和准备。
浮选设备主要包括浮选机、搅拌器、泵和药剂容器等。
我们确保设备运转正常,无泄漏,并清洗干净,以备后续的浮选操作。
2. 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药剂是浮选法中的关键因素,其种类和浓度对浮选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浮选药剂的配制方法。
首先,根据实验要求,计算所需的药剂量。
然后,将药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直至药剂完全溶解。
在配制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 浮选过程的操作浮选过程是实现高纯砂富集的关键步骤。
在浮选过程中,我们将准备好的浮选药剂加入浮选机中,然后开启搅拌器,使药剂与矿浆充分混合。
接下来,启动浮选机,调整气泡的产生速率和浮选时间,以实现目的矿物的有效浮选。
在浮选过程中,我们严格控制浮选条件,如药剂浓度、pH值、气泡直径等,以提高浮选效果。
4. 浮选产物的分析浮选完成后,我们对浮选产物进行了分析。
首先,对浮选产物进行烘干、称重,计算出浮选产物的产率。
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浮选产物的组成,分析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效果。
此外,还对浮选产物进行了粒度分析,以评估浮选过程中目的矿物的粒度分布。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高纯砂浮选实习,我对浮选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高纯砂浮选工艺及操作技巧。
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浮选设备的准备、浮选药剂的配制、浮选过程的操作和浮选产物的分析。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一、引言碳酸锰矿是一种重要的锰矿石,广泛应用于冶炼、化工、冶金等领域。
在碳酸锰矿的浮选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浮选工艺参数,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浮选实验,探讨不同参数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确定最佳的浮选药剂及其浓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2.探讨不同磨矿粒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3.分析不同浮选时间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4.确定最佳的浮选工艺参数,提高碳酸锰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设备:浮选槽、磨矿机、搅拌器、离心机等;2.试剂:氢氧化钠、硫酸、乙醇、氧化剂、浮选剂等。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1.碳酸锰矿磨矿:将原矿经过磨矿机磨细至一定粒度;2.药剂添加:将磨细后的碳酸锰矿加入浮选槽中,根据实验设计要求添加不同浮选药剂及其浓度;3.搅拌浮选:启动搅拌器,将药剂充分与矿石混合,并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4.浮选分离:关闭搅拌器,定时将浮选槽中的矿浆倒入离心机进行分离;5.品位分析:取出分离后的矿石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确定品位和回收率;6.数据统计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浮选药剂及其浓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作为浮选剂能够有效提高碳酸锰矿的回收率,而氢氧化钠能够显著提高矿石的品位。
2.不同磨矿粒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磨矿粒度适当提高能够增加矿石的浮选率和回收率,但过细的磨矿粒度会导致矿石分离困难。
3.不同浮选时间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随着浮选时间的延长,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有所提高,但当浮选时间过长时,品位和回收率会出现下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1.乙醇和氢氧化钠是适合用于碳酸锰矿浮选的药剂;2.适当提高磨矿粒度能够提高矿石的浮选率和回收率;3.控制适当的浮选时间能够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确定了适合碳酸锰矿浮选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乙醇和氢氧化钠作为浮选剂,控制磨矿粒度和浮选时间,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实验报告

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实验报告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是一种常见的矿石,其中含有铅、锌和硫等多种金属元素。
为了提取这些金属元素,常采用浮选法进行选矿。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浮选法提取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铅和锌元素,探究浮选法在选矿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中的铅和锌元素可以通过浮选法进行分离提取。
浮选法是一种常用的选矿方法,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将有用的矿物与废石分离。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调整药剂的种类和浓度,改变矿石和药剂的性质,使有用矿物与废石的亲水性产生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步骤1. 将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样品研磨成适当颗粒大小。
2. 将矿样放入浮选槽中,加入适量的水。
3. 加入适量的捕收剂和发泡剂,调节其浓度。
4. 开始搅拌浮选槽,以使矿石和药剂混合均匀。
5. 调节浮选槽中的气体流量和搅拌速度,控制泡沫的生成和矿石的悬浮状态。
6. 根据泡沫的颜色和浮选槽底部矿石的颜色,判断铅和锌的浮选效果。
7. 收集泡沫上浮的矿石,进行后续的分离和提取。
四、实验结果经过浮选实验,通过观察浮选槽中的泡沫和底部矿石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铅和锌的浮选效果。
如果泡沫呈现浅灰色或浅黄色,而底部矿石呈现深灰色或深黄色,则说明铅的浮选效果较好;如果泡沫呈现深灰色或深黄色,而底部矿石呈现浅灰色或浅黄色,则说明锌的浮选效果较好。
五、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的浮选实验可以有效地提取铅和锌元素。
通过调节药剂的种类和浓度,控制气体流量和搅拌速度,可以实现铅和锌的分离。
本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的选矿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六、参考文献[1] 张伟. 浮选选矿原理与技术[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2] 杨磊, 赵丽. 铅锌硫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工艺研究[J]. 矿冶工程, 2019, 39(1): 10-14.。
浮选实验报告模板

本科实验报告
浮 选
学 院
实验项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矿加 11-3 班 陈 磊 2011303022 钟仁玖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指 导 老 师
矿物加工教研室制 二 0 一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实验报告 ( 一 )
实验项目名称:煤炭的浮选实验 开课实验室: 年 学院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年级、专业、班 矿 物 加 工 工 程 姓 学院 课程 名称 浮选实验 指导教师 20 — 班 成绩 名 月 日
教师 评语 教师签名: 年 一、实验目的 月 日
浮选试验报告 何志红

成绩:《矿物加工研究方法(浮选)专题实验》研究报告澳大利亚磷矿浮选实验室试验研究姓名:何志红班级:矿物加工工程08级02班组别: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组长:何志红组员:郭文文陈珺黄纲指导老师:罗惠华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2月6日武汉工程大学目录1.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验原理 (2)4.实验设计和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仪器设备、药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矿样性质与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磨矿细度试验 (12)7.3粗选药剂用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浮选温度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浮选时间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开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闭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验结论 (20)9.试验建议与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1﹑掌握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方案设计方法2﹑了解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的内容和试验程序二﹑实验任务根据澳大利亚磷矿样,通过一系列试验初步了解矿样的自然特性(包括密度组成、粒度组成、可浮性),然后自行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最终确定浮选指标的最佳条件,其中所探索的单因素数不少于3个,水平不低于3个,正交或寻优的因素数不少于2个,水平不低于3个。
浮选车间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X月X 日至X月X日在某矿业公司的浮选车间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实习。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浮选工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浮选车间的运作流程有了直观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了解浮选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熟悉浮选车间的主要设备及其工作原理;3. 掌握浮选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4. 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浮选原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系统地学习了浮选的基本原理,包括浮选的物理化学基础、浮选剂的种类和作用、浮选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等。
2. 设备操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了浮选车间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浮选机、搅拌器、离心泵、加药装置等。
3. 现场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到浮选生产中,对浮选过程进行了现场观察,了解了浮选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控制及调节方法。
4. 问题处理: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如浮选效果不佳、泡沫过多等。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
5. 团队合作:在浮选车间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任务,培养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矿业行业的决心。
2. 专业技能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浮选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团队合作能力:在浮选车间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同事沟通、协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提供了思路。
五、实习体会通过这次浮选车间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我国矿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珍惜每一次实习机会,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浮选实验报告

最新浮选实验报告
在本次浮选实验中,我们旨在评估新开发的浮选剂在提高矿物回收率
方面的有效性。
实验采用了特定的矿石样本,并与传统浮选剂进行了
对比分析。
实验材料包括:矿石样本、新型浮选剂、传统浮选剂、实验室规模的
浮选机、pH计、温度计、以及其他相关的化学试剂和测量工具。
首先,对矿石样本进行了预处理,包括粉碎和分级,以确保浮选过程
中矿物颗粒的适宜尺寸。
接着,调整浮选机中的矿浆pH值和温度至最
佳条件,以优化浮选效果。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使用新型浮选剂,另一组使用传统浮选剂。
每组
实验重复三次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关键参数,如气泡大小、泡沫厚度、浮选时间、以及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
结果显示,新型浮选剂在某些矿物的浮选过程中表现出了更高的选择
性和回收率。
特别是在处理含硫化矿物的矿石时,新型浮选剂能够更
有效地分离有价值的矿物和杂质。
此外,新型浮选剂在环境影响方面
也显示出较低的毒性,这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新型浮选剂在处理某些特定类型的矿石时,其效果与传统浮选
剂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这表明新型浮选剂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矿
物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
总体而言,新型浮选剂在提高特定矿物的回收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
展现出潜力。
未来的工作将集中在优化浮选条件、减少浮选剂用量以
及进一步的环境影响评估上。
此外,建议对新型浮选剂进行大规模工业试验,以验证其在实际生产中的性能和经济效益。
金矿浮选流程考察报告

金矿浮选流程考察报告篇一:金矿石浮选实验报告(精华版)浮选实验报告一、试样的采取和制备7月22号收到矿石样,将所送矿样全数细磨后,用于本次实验。
样品的各要紧元素含量见表1.1。
由分析结果能够看出,该矿石的有价元素是金和铜,硫含量较低,属氧化类矿石。
二、选矿实验一、实验流程实验流程如以下图2.1所示,由于是矿石浮选的探讨性实验,因此只进展粗扫选,考察该矿石的回收率情形,对精矿没有进展精选。
二、浮选进程及结果固定条件:浮选浓度30%,磨矿细度-200目50%,粗选黄药100g/t,黑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黑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并通过添加 NaS和Na2SiO3考察加不同调整剂的阻碍,并进展了细度为-200目50%2和80%的对照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1。
通过1与2实验对照发觉,参加Na2S有利于提高金浮选回收率。
通过2与3实验对照发觉添加Na2SiO3,在必然程度上有提高金浮选回收率的作用,在提高铜浮选回收率方面成效不太明显。
通过1与4实验对照发觉,磨矿细度由-200目50%提高到80%,金、铜的回收率都取得专门大的提高,可见细度是阻碍该矿物回收率的要紧因素,因此咱们安排进一步提高磨矿细度的浮选实验。
通过对调浆后检测PH可见,该矿物略显酸性,因此采纳Na2CO3 做调整剂。
固定条件:加Na2CO3调PH=8-9,搅4min;加Na2S XXg/t搅30min,浮选浓度30%,粗选黄药10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一黄药8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扫二黄药50g/t,2号油25 g/t,Z200 25 g/t。
考察细度对浮选指标的阻碍,实验结果见表2.2。
通过五、六、7实验对照结果说明,采纳硅酸钠对矿泥分散后对提高回收率有必然的成效,进一步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提高浮选回收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色金属冶金实验研究
---研究生课程(实验课)
二、有色金属矿物浮选实验
1. 实验目的
(1)掌握实验室型单槽浮选机的结构和操作;
(2)了解高硫含砷金矿的浮选流程及操作因素对浮选的影响。
2、实验原理
随着工业矿床向贫细杂的趋向转移,浮选法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当前,采用浮选法来处理矿物,其最基本的原则流程有:
(1) 优先浮选,这种方案适用于较简单易选的矿物,如铜锌硫矿和铅锌硫矿等;
(2) 混合浮选,矿石中矿物呈集合体存在,在粗磨条件下,能得到混合精矿和废弃尾矿的矿石,可用此方案;
(3) 部分混合浮选。
适于粗细不均匀嵌布的矿石;
(4) 等可浮性浮选。
对复杂非硫化矿来说,特别是含钙矿物的矿石,其分选技术主要取决于采用有效的浮选剂。
如果非硫化矿中有硫化矿共生。
如含硫化矿的萤石矿,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后再用脂肪酸浮萤石。
为保证非硫化矿精矿质量,处理该类矿石时,精选次数都较多(6〜8次),否则精矿质量得不到保证。
3、仪器、试剂及试验原料
(1) 仪器
秒表,玻璃器皿,单槽浮选机。
(2) 试剂
选矿药剂。
(3) 试验原料
高硫含砷精矿。
4. 实验步骤
(1)药剂的配制与添加
浮选前,应把要添加的浮选药剂准备好。
水溶性药剂配成水溶液添加。
水溶液的浓度视药剂用量多少来定,一般用量在200g/t范围内的药剂,可配成0.5%〜1.0%的,用量大于200g/t 的药剂,可配成5%的。
添加药剂的数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V=qQ c
式中,V为添加药剂溶液体积,mL; q为单位药剂用量,g/t; Q为试验的矿石质量,g;c 为所配药剂含量,%。
非水溶性药剂,如油酸、松醇油、中性油等,采用注射器直接添加,但需预先测定注射器每滴药剂的实际质量。
(2)浮选
将磨好的矿浆从容器中移人浮选槽后,把浮选槽固紧到机架上。
● 接通浮选机电源,搅拌矿浆。
然后按药方先调整剂、后捕收剂、最后起泡剂的顺序把药
剂加人浮选槽内搅拌,计时。
药剂加完并搅拌到规定时间后,准备充气、刮泡。
● 从小到大逐渐打开充气调节阀门,待槽内形成一定厚度的矿化泡沫后,打开自动刮泡器
开关,使刮板自动刮泡。
在刮泡过程中,由于泡沫的刮出,浮选槽内液面会下降,这时需向浮选槽内补加一定水量,一是保持槽内液面稳定,二是可用补加水冲洗轴套上和槽壁上黏附的矿化泡沫。
● 浮选时间达到后,停止刮泡,断电。
从机架上取下浮选槽,用水冲洗干净轴套、叶轮、
矿浆循环孔等。
● 浮选流程:选矿流程见图。
● ● 分别将泡沫产品和槽内产品过滤、烘干、称重,记入表中。
然后用四分法或网格法分别
取泡沫产品和槽内产品少许作化验用。
(3)数据处理
按下式分别计算出各产品的回收率: ε精=m 精β精
m
原β
原
×100%, ε尾=m 尾β尾
m
原β
原
×100%
式中 ε为产品回收率,%;γ为产品产率,%;β为产品品位,g/t 。
5. 注意事项
(1)浮选各产品的质量和与原矿质量之差,不得超过原矿质量的±
1%,若超过±1%,该实验需要重做。
(2)在固紧浮选槽时,槽内的回流孔一定要与轴套上的回流管对好。
(3)浮选作业要用新鲜的矿浆进行浮选。
中矿1
精矿
原矿(300g )
中矿2
尾矿
60g/t 3′ 1′
6. 思考题
(1)浮选的基本原理?
浮选一般即泡沫浮选。
浮选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从矿石中分离细粒级矿物的技术方法。
他是在气、液、固三相体系中完成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即具有疏水性的有用矿物粘附在气泡上,而具有亲水性的脉石矿物留在水中,从而实现彼此分离的过程。
(2)常用的捕收剂有哪些(按捕收氧化矿、硫化矿和非金属矿物列举)?
捕收氧化矿:煤油,焦油等
捕收硫化矿:黑药,黄药,硫胺酯,硫脲衍生物等
捕收非金属矿物:乙黄腈脂等
(3) 完成浮选结果记录表中的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