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表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统计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和分析数据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和统计表来分析数据。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统计图。
但是,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制作还不够深入,他们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例子来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通过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和“实践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条形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彩笔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条形统计图和数据表格,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其他学生和老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复式统计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式统计表》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的概念、作用以及制作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特点,能够独立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的知识,对统计表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可能对数据的整理和分类还不够熟练,对复式统计表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知道复式统计表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制作和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
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3.复式统计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复式统计表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复式统计表的案例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表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这些统计表有什么特点?b.你们参加过这样的统计吗?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复式统计表。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复式统计表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a.这个统计表是用来记录什么的?b.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有什么区别?c.复式统计表有什么优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制作一个复式统计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复式统计表,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和统计表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利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填写和绘制方法,他们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
2.让学生掌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填写和绘制方法。
同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际的统计数据,用于制作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以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实际的统计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练习,将教师提供的实际统计数据整理成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 (共15张PPT)

努 学
力
努
1
力
1
学
2
习
1
数
1
“学”出现了两 次,所以,“学” 朝上的可能性大。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巩固练习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赛后金牌数位 居前三位的国家获三种奖牌情况如下: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金牌数位居前三位的国家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012年4月
如果红球比黄球多,那么任意摸一个球,摸 出红球的可能性就比黄球大;如果红球和黄球 一样多,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就相等。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巩固练习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赛后金牌数位 居前三位的国家获三种奖牌情况如下: 中国 金牌51枚 银牌21枚 铜牌28枚 美国 金牌36枚 银牌38枚 铜牌36枚 俄罗斯 金牌23枚 银牌21枚 铜牌28枚 根据以上资料,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金牌数位居前三位的国家获奖牌情况统计表 2012年4月
23 21 28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4 统计图表与可能性|北京版(2014秋) (共15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6.3 复式统计表丨苏教版 (共24张PPT)

届次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分享
五(1)班社团报名情况统计表
项目
2015年9月
人数
钢琴
3
声乐
4
竖笛
4
机器人
2
电脑绘画
2
航模
3
毛笔书法
5
篮球
4
剪纸
2
象棋
4
羽毛球
5
乒乓球
4
足球
6
乒乓球社团人数统计表 2015年9月
数量/人 性别 项目
男生17人, 女生10人
男生16人, 女生 6人
1.江苏省2007---2009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2007年;粮食3132万吨,棉花35万吨 2008年;粮食3175万吨,棉花33万吨 2009年;粮食3230万吨,棉花26万吨 2.青云小学美术小组有男生14人,女生12人 3.五年级三位同学家去年全年水、电、煤气费支出情况如下: 王彤:水费523元,电费765元,煤气费490元; 张静:水费498元,电费637元,煤气费410元 李宁:水费300元,电费598元,煤气费500元
复式统计表
五(1)班社团报名情况统计
钢琴:朱昕玥、韦语歆、张慧琳 声乐:金南希、焦铄雅、吴倩云、王子娴 竖笛:何淑娴、牟天然、庞涵文、卢莹莹 机器人:孙伟然、王天宇 电脑绘画:张朔铭、顾玲毓 航模:戴润东、张骁鹏、王辰硕 毛笔书法:伏晓彤、李思彤、赵祥晨、叶培鑫、 杨蕊宁 篮球:杨一鸣、徐厚森、王奇生、李佳鹏 剪纸:翟辰、鲁小宇 象棋:邢含瑞、李秉俊、刘泽同、赵文轩 羽毛球:汪轩羽、赵云靖、王书凯、穆家豪、李 世龙 乒乓球:杨惠智、裘星凯、汪鹏宇、张新宇 足球:赵啸宇、孙红青、郭宇桐、李维强、赵楷 乐、苏炳豪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复式统计表》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统计表的基本知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更复杂的复式统计表。
复式统计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并制作单式统计表。
但是,对于复式统计表,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复式统计表的概念,知道复式统计表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制作复式统计表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表。
3.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及其特点。
2.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3.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复式统计表的概念,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学习素材。
3.统计表模板。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学校运动会,引入统计表的概念。
展示一个单式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统计多个组的数据,应该如何制作统计表呢?”引导学生思考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复式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的特点。
同时,教师解释复式统计表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复式统计表是如何将多个组的数据合并在一起的。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统计表模板和学习素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个复式统计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精品优质公开课课件

(2)跳绳 跳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下面是希望小学三年级和六年级视力情况统计表。
人数/人 视力 年级
三年级 六年级
5.0及以 上
105
75
4.7~4.9
42 53
4.3~4.6
13 33
4.2及以 下
5
11
• 1.两个年级视力在5.0及以上的一共有多少人?
180
2.视力低于5.0的三年级有多少人? 60 六年级呢? 97
3.你想对视力在5.0及以下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不在强光下读书,不躺着看书,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根据条件补充统计表
种类 人数/人
故事书 科技书 文艺书 漫画书
性别
男
16
8
9
6
女
10
4
12
8
1.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6人,女生有多少人?
2.喜欢科技书的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男生有多少人? 3.喜欢文艺书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3人,男生有多少人? 4.喜欢故事书的男生人数是喜欢漫画书的女生人数的2倍, 喜欢漫画书的女生有多少人?
新华书店2012年第一季度售书情况统计表:
数量 月份 /册
种类
总计
文艺书
科技书
工具书
合计
18755 9218 8596 941
1
3860 1620 2087 153
2
9450 4763 4262 425
3
5445 2835 2247 363
1.(2 )月份售出的 书最多,( 1 )月份
售出的书最少。 2.第一季度文艺书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下面是五(4)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表。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教案2,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对于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制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处理和分析存在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
2.培养学生正确解读条形统计图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数据的深入分析。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运用实例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实例分析等。
2.学习材料: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数据材料。
3.教具:黑板,粉笔,统计图模板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数据。
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边讲解边演示。
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根据给定的数据,制作一份条形统计图。
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数据,让学生分组进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解读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的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让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形式,并进行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学会对一些简单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学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3.通过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使学生了解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提问:
(1) 投影上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都是什么图形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2) 这三种图形分别有多少个呢? 同学们能数一数吗?
(三角形有8个,平行四边形有6个,梯形有10个)
教师板书表格。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8 6 10
像我们刚才那样把图形数量数出来并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进行统计,黑板上的表格就是统计表。
这节课我们要
学习的新知识就是统计表的一种——统计表。
1.情境引入。
(出示教材例题课件)
教师:图上显示的是四个兴趣小组喜欢的乐器名称,四个统计表呈现了每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及总人数,但是你知道四个兴趣小组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哪个小组的男生最多,哪个小组的女生最多吗?这些问题我们是不能一眼分别从四个表中看出来的。
那么要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将这些信息都集中到一个表里面。
教师对这个学生提出表扬,并出示教材上的统计表。
出示复式统计表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要求说说表内不同栏目表示的含义,重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各小组的合计数分别填在表中的什么位置?总计栏目的总计数怎么计算?
(2)表头被分成了几部分?性别代表哪几个栏目?组别代表哪几个栏目?表中空格部分所要填写的内容都可以叫做什么?
学生填表后,要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这张表不仅能反映出丰富的信息,而且便于比较各组人数,便于从整体上了解四个兴趣小组的情况,并揭示复式统计表的优点——便于几组数据作比较,提供的信息更多,使用更方便。
2.解决问题。
教师:结合我们填写的复式统计表,回答教材第85页最上面的问题。
(1) 这四个兴趣小组的男生一共有54人,女生一共有53人。
(2) 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107人。
可以把男生和女生的总人数相加,或者把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相加,来计算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 从复式统计表中还能获得很多信息,例如在四个兴趣小组中,男生人数最多的小组是葫芦丝兴趣小组,女生人数最多的小组是古筝兴趣小组等等。
3. 课堂练习。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完成教材第85页的练一练。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叙述答案,师生集体订正。
二、练一练
1.调查一下你好朋友的年龄,完成下列表格并回答问题。
年龄人数性别合计男女
9岁
10岁
11岁
12岁
(1) 你的好朋友中哪个年龄的人数最多?
(2) 10岁和11岁的共有多少人?
(3) 男、女人数差别大吗?
2.小明家今年第一季度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交纳情况如下:
一月份:水费22.1元,电费38元,煤气费20.8元,电话费80元。
二月份:水费21.6元,电费37.1元,煤气费17.9元,电话费77.6元。
三月份:水费23元,电费38.9元,煤气费22.3元,电话费80.7元。
根据以上数据填写下表。
小明家第一季度各项费用交纳情况统计表
月份金额/元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总计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看统计表回答下列问题:
(1) 小明家第一季度哪个月的开支最多?是多少元?
(2) 如果每度电0.50元,小明家二月份用了多少度电?
(3) 请你估算一下,小明家今年一年四项开支大约是多少元?
三、课堂总结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就不会形成低效的活动。
2.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