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m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汇报【MSS移动模架】
桥梁施工工法之Mss移动模架

桥梁施工工法之Mss移动模架本工法采用的移动模架造桥机结构简单,部件尽量选用常用周转材料,加工量相对较小,节省成本。
一孔梁段施工完成后移动模架整体行走至下一孔,无需多次拼装模板及预压,施工周期短且所需人员少。
调整主梁之间的距离和模板顶托高度即可适应不同几何尺寸梁段的浇注,设备通用性好。
结构受力明确,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极为吻合,结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箱梁的施工控制,保证良好的线形。
本工法跨中无任何支撑,因此跨间地基不需处理,同时在施工时不影响通车通航,具有显着的社会经济效益。
施工工艺一套移动模架造桥机包括两根箱形主梁,位于墩身外侧,混凝土箱梁翼缘板下方,混凝土箱梁、模板和横梁的重量均由它承受。
缓冲架位于主梁尾端,由型钢加工而成。
在主梁纵移过程中,尾端脱离后支撑托架时,缓冲架能消除因主梁弯矩突然释放导致的结构剧烈振荡。
横梁采用常用周转材料六四军用梁,是底模的支撑平台,浇注混凝土时也做为两根主梁的横向联系。
横梁每2m布置一道。
横移工作台即主梁在支撑托架上的滑动支座。
工作台下设横向不锈钢走船,以千斤顶牵引横移工作台即可实现移动模架的横向开合,保证移动模架前移时避开墩身。
支撑托架是整套移动模架最后一道传力结构,负责将钢筋、混凝土和移动模架自重等荷载传递到承台上。
支撑托架由三角架和竖向支腿组成,依靠预应力粗钢筋对拉与墩身固定。
每套移动模架包括三对支撑托架,随梁段的浇注周转使用。
模板系统由外模、内模和外模架组成,均为钢结构。
外模板由底模、腹板模和翼板模三大块组成,其中底模沿桥轴线分割为独立的两块,移动模架行走时底模板由中线分离,随两根主梁分别横移。
外模架支撑于横梁上,将梁体混凝土侧压力及翼板荷载传递至横梁,调整侧模架的高度也可使移动模架适应不同断面型式的箱梁施工。
内模采用小块钢模,便于施工过程中的调整,内模支撑采用碗扣式脚手架钢管。
箱梁混凝土荷载通过横梁传递到主梁,主梁安放于墩旁支撑托架上,并通过支撑托架将荷载传递到承台。
32m移动模架系统模板拼装工艺

32m移动模架系统模板拼装工艺摘要:通过32m移动模架系统模板拼装工艺在温福铁路客运专线白马河特大桥的施工情况,介绍了32m移动模架系统模板施工顺序、拼装方式及模板的线形控制、模架预压情况。
关键词:模板系统;模板拼装;线性控制;模架预压白马河特大桥桥跨布置从南向北依次为:31×32m简支箱梁+(48+80+48)m连续梁+15×64m简支箱梁+(80 m +3×145m+80m)连续刚构+10×32m简支箱梁。
根据大桥总体布置,大桥32m梁全部位于曲线上,半径r=4500m,线间距4.6m。
32m移动模架系统模板拼装施工决定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1 模板系统模板系统由纵向中间模板、两端模板、支撑系和栏杆组成。
每块模板在横向和纵向都有螺栓连接,其骨架由工钢及角钢、槽钢、筋肋组焊而成型,外模板用6mm的普通热轧钢板,侧模纵筋及缘翼板采用不等边角钢,底板纵筋采用不等边角钢和h型钢。
起到增加模板刚度和减轻模板重量的效果。
为确保模板起拱时调节更加方便,在侧模的横桥向连接缝的位置留有2mm伸缩缝,为了防止此缝漏浆,模板与模板之间填塞满2mm厚橡胶板。
在其它的连接缝处,用2~3mm厚的泡沫板填充。
起拱后的状态,侧模横桥向连接缝上边螺栓联接比较紧,其下边的联接比较松,具体的松紧必须根据第二孔和第一孔的实验结果才知晓。
同时支撑系是用来调节和支撑模板的,是把模板承受的力传递给给主梁结构。
为了保证施工中的安全,在模板顶上设有栏杆和活动平台。
外模板分底模和外侧模,纵向分7节共长32.6m。
模板通过铰座和支撑与主梁或底模桁架相连,模板纵向和横向连接通过m22螺栓连接,主梁与铰座间采用m20高强螺栓连接。
底模分块直接的铺设在横梁上,同时与横梁相对应。
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
翼缘板及腹板、肋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支撑及模板支架来安装。
32m移动模架系统的内模系统采用小块组合钢模板,其内部支撑系统如下图所示:2 模板拼装32米移动模架的模板共分为7节,每节各对应一条横梁进行安装。
MSS32-900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过孔工法

石 家 庄 铁 路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2 l 第 2期 O 0年
⑥ 检查 牛腿横 梁开 模的滑 车系及其 工作块 , 检查和 拨动工 作块 的人 员到 达每个 滑车 系位 置就位 ;
⑦检查牛腿横梁滑动副的油脂,不足的予 以重新涂油:
⑥ 检查 牛腿和 牛腿横 梁 的状 态 。
( )开 模 ( 图 4所示 ) 2 如
准备 工作 :
①清理杂物; ②检查 台车支承主梁的四个点是否
与主 梁完全 接触 ,否 则予 以调整 :
图 4 处于开模状态下 的 MS 3 .0 S 29 0型移动模架
⑨检查移动模架开模的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
④拆 卸底 模 中缝 的所 有连接 ; ⑤ 拆 卸横梁 接头 处 的所 有螺 栓连接 和连接 销子 ;解 除所有影 响模床 水平 分开 的约束 ;
本工 法适 用 于在现 浇预应 力混凝 土 简支箱 梁完 成初 、预张 拉后 ,移动 模架 需进 入 下一孔 位 的必
经 工序 。
准 备 工作
3 工 艺原 理
在 梁体 完成初 预 张拉后 ,解 除顶升 油缸
脱模 、落模
的竖 向约束后 , 个模床 依靠 自重 缓慢下落 整
至 横移 小车滑 板上 ,同时将 下一孔横 移 小车 I 开 模
4 2施 工工 艺 .
( )脱模 ( 3所示 ) 1 图 准备 工作 :端模 、散模 拆 除,清理 杂
物, 松开内模 , 梁跨完成预张拉和初张拉,
解除 影响外 模床 竖 向下 落 的约束和 临时 设
施 。松 开下 锚支座 翼板 下方 的螺旋 调节杆 件 。启 动液压 泵站 进行 空运转 ,检 查 电液 系 统是 否有故 障 ,检 查溢 流 阀压 力是 否正 确 同时启动 梁跨 的四台泵 站 ,同步 向上 顶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QL-0503-2011)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赵红来刘涛1 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
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
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
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6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与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原理基本相同,本工法主要内容为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结构系统主要有:钢箱主梁、桁式鼻梁、横梁、模板系统、平台支架系统、支承移动模架主梁的支承系统、移动模架前移及横梁模板开合调整的液压控制系统。
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或支承于桥梁承台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或承台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形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及竖向移动装置,完成横移、纵移及高度调整。
2 工艺工法特点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

移动模架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 概况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简称MSS,是桥梁施工的先进方法。
移动模架系统是一种自带模板,利用承重梁支承模板,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
国外,最早在1969年由德国PZ公司研制在德国阿母辛克(Amsinck)桥正式使用。
国内最早于1990年引进该类造桥设备施工了厦门高集海峡公路大桥。
移动模架承重部分类型常见的多为两组定型的钢箱主梁(图1),也有使用拆装式常备杆件改造后的桁梁(图2);定型钢箱主梁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一般为专门设计,对匹配梁型使用,梁跨20~40m范围均有应用;拆装式常备杆件形式的移动模架系统的优势在于平曲线半径较小、梁跨多种组合等定型移动模架无法适应的环境下,本工法主要内容为后者。
图1 钢箱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图2 桁架主梁式移动模架构造图该类移动模架体系由四部分组成:①固定于桥墩上部用来支承桁梁平台的支承体系;②收折式桁梁平台;③平台转跨推进行走系统;④支架平台上的满堂支架体系。
1.2 工艺原理1.2.1 整个支撑体系附着于支撑墩柱上,通过支撑键及预埋键盒,将施工荷载全部转移至墩柱之上,不再设置临时支墩。
1.2.2 每组桁梁通过可收折横联行成整体,作为现浇梁施工的支架平台。
1.2.3 支撑体系上设置横、纵移装置,完成横移及纵移。
2 工艺工法特点2.1 无需地基处理,能对高度较大、无法或较难设置落地支架的现浇梁进行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和破坏,适用范围广。
2.2 使用常备杆件,可依具体施工条件进行组合,适应性强。
牵引设备移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2.3 采用倒三角及倒梯形加强承重杆系,为桁梁提供足够的抗弯能力及刚度;承重杆系为收折设计,满足平台向前行走。
2.4 标准化作业、施工周期快、质量好。
3 适用范围3.1 高墩现浇箱梁施工。
3.2 复杂地形现浇梁施工。
3.3 水上多跨现浇梁施工。
4 主要技术标准《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TB102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5 移动模架施工方法移动模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利用桥墩为支点临时支承梁体自重,在移动模架上完成模板调整、预拱度设置、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索筋等,当完成一孔梁的施工,之后移动模架落模,移动至下一跨就位,以此进行逐孔浇筑施工。
24m、32m箱梁移动模架现浇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专项方案.编制依据)《中铁十八局贵广铁路 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措施调整后))水口河双线大桥施工图)时速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专桥贵广 》、《专桥贵广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 号))《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施工结构计算方法与设计手册》)相关主要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贵广铁路其它信息)我单位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工法、施工科技成果,及各种可利用到本项目的资源.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水口河桥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龙额乡境内,跨越水口河,水口河双线大桥全长 ,中心里程 ,桥梁跨度型式为 × × 无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双线简支箱梁,全桥位于曲线上。
空心桥台 钻孔桩承台基础,桥墩为圆端型桥墩实心墩,简支箱梁截面类型采用单箱单室等高度的形式,梁端顶板、腹板局部内侧加厚、底板分别向内外侧加厚,梁体混凝土采用 高性能混凝土,封锚采用 补偿收缩混凝土,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 的低松弛钢绞线,锚固体系采用自锚式拉丝体系。
桥面宽 ,箱梁全长 ,计算跨度为 ,支点截面线路中心处梁高 ,跨中截面线路中心处梁高 ,横桥向支座中心距为 。
.工程水文地质特征该桥跨越水口河,河流水量大,且随季节变化。
本桥线路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含水量丰富,取地下水化验:水对混凝土具酸性侵蚀,腐蚀等级为 。
~ 月份为洪水期, ~ 月份为枯水期。
.主要工程数量一孔 简支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一孔 简支箱梁主要工程数量表.安全、质量、工期目标.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 ,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 ,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

移动模架施工方案32m箱梁移动模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⑴施工承包合同书⑵施工图及设计文件⑶《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⑷《铁路试验规程》⑸《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箱梁采纳纵向预应力体系,单根钢绞线直径d=15.2mm,管道采纳波浪管成孔。
二、工程概况中铁一局武广客运专线第五项目队管段共有桥梁6座,上部结构形式为32m、24m和(40m+56m+40m)箱梁。
其中跨径32m现浇梁采纳单箱单室断面,梁高3.05m等高度梁;箱梁顶板宽度13.4m,底板宽度5.5m,悬臂长度3.35m,悬臂板根部厚65cm,端部20cm,箱梁内顶板厚度30cm,底板厚度28cm,腹板厚度45~105cm。
三、要紧机械设备配备要紧施工机具配备表四、施工方案及施工打算安排1、施工方案本管段32m简支箱梁,设计采纳纵向预应力体系。
箱梁施工时采纳两套移动式钢梁模架。
箱梁每一段施工差不多上一次浇注成型,灌注后必须进行覆盖养生,达到100%的强度及相应弹性模量和龄期要求后按要求施加预应力并压浆后模架方可前移。
2、施工周期及作业程序每孔施工周期为13~15d,其程序与作业时刻如下:①钢梁模架卸落、拆底模,将模架移至下一孔位置1d②安装底模、整修模板、调整标高、预拱度0.5d③绑扎底板、腹板钢筋,敷设预应力管道,安装锚具3d④内模就位、管道内穿钢绞线、绑扎顶板钢筋1d⑤浇注混凝土,养生7~10d⑥施加预应力,压浆0.5d3、施工打算安排茅栗铺特大桥打算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
由于工期要求,本桥打算从第26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纳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黄洋水库特大桥打算于2007年4月初开始梁部施工,在3月将移动模架进场进行组拼。
由于工期要求,本桥打算从第9跨开始上移动模架,向广州台方向施工,共计16跨,其余梁跨采纳支架现浇法施工,施工横道图附后。
上行式移动模架现浇32m铁路箱梁施工技术

上行式移动模架现浇32m铁路箱梁施工技术甬台温客运专线张幼文(2007年7月29日)1 概述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是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宁波,南至温州,线路贯穿浙江省经济发达的甬台温三市,设计时速250km,是国家重点工程。
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甬台铁路I标DK40+409.59~DK78+925.11区段,管区内共有9座桥梁,其中特大桥3座,大桥5座,中桥1座。
桥梁上部结构基本上为32m整孔箱梁,顶板宽13m,底板宽5.74m,梁高3m,梁重达900t。
设计箱梁采用原位现浇施工,共有整体现浇箱梁127孔,梁体混凝土采用C50耐久性混凝土。
甬台温铁路途经浙东南山区,施工环境复杂,我局管区内的杨梅岭水库特大桥、梅圳大桥、大溪特大桥分别处在库区、山谷及河流中,且大部分桥梁墩身较高,采用满堂支架施工十分不便且不经济,移动模架成为梁部结构施工的首选方案。
施工的3座桥梁(共计60榀32m箱梁)墩身高度差异大,且个别墩高仅为4m左右,经过方案比选,采用DSZ32m/900t型上行式移动模架进行梁部施工。
2 DSZ32m/900t型上行式移动模架构造及特点2.1 移动模架构造DSZ32/900型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主梁系统、后主支腿、中主支腿、前辅助支腿、起吊小车、外模系统、端模系统、外肋横移机构、吊挂外肋、横向锁定机构、拆装式内模系统、桥面轨道、电气液压系统及辅助设施等部分组成(见图1),模架框架总长69.9m、总宽24.8m(最大开启宽度)。
各主要构造部件分述如下:(1)主梁系统由并列的2组纵梁加连接梁、挑梁组成,总重225t,主要吊挂外模板系统等设备及钢筋、混凝土等结构材料的重量。
每组纵梁由3节承重钢箱梁和3节导梁组成,全长69.9m。
钢箱梁高2.9m,宽1.6m,最大质量小于21.5t。
(2)吊挂外肋、横移机构及锁定机构吊挂外肋共8组,吊挂外肋安装在主梁的挑梁上,用以支撑外模系统;吊挂外肋沿中部可以剖分,携带外模系统在横移机构的作用下可以横向打开和合拢;由锁定机构锁定,可以避免外肋的横向滑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SS移动模架由山东博瑞路桥公司设计制造,其主要性能参数 如下:
名称 支承方式 承载能力
适用范围
性能参数 桥面下支承
32米箱梁自重及施工阶 段其他荷载
同时满足32m、24m及等多 种跨度及其过渡跨的连 续箱梁的原位安装现浇 混凝土施工
备注
其他荷载的 计入根据最 新《铁路施 工技术规范》
移动模架对墩身的 最大受力
垂直力:约2×3400KN =6800KN;
纵向水平力:约150KN
施工时适合的净高(梁 底到承台顶面)
5米
备注
名称
性能参数
外模分合
主梁带动外模升降和侧移
外模调节
通过调节横梁的标高和平 曲线分段整体调节
内模组立
采用组合钢模拆装
内模调节
用双向螺杆调节
抗风能力
不小于6级(风速)
(2)主梁安装: 主梁在桥下组装完毕后,通过设在墩顶的临时桁
架,通过液压油缸及吊杆整体吊装就位。
(3)C型梁: 拼装时将C型梁上半部分预先拼装并吊装至桥面
上方,然后拼装C型梁与主梁连接的下半部分。
(4)吊点横梁: 拼装时只需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即 可。
(5)前支撑横梁: 拼装时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
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
(1)牛腿 牛腿采用自行式牛腿,为横梁、三角桁架
组合结构,通过立柱支腿支撑在承台上。
牛腿共有二对,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主梁,将施 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承台上。每个牛腿 顶部滑面上安装有推进平车。并配有两个横向移动液 压缸、两个竖向顶升主液压缸,一个纵向顶推液压缸与 四个牛腿竖向调节液压缸。
主梁前端设有鼻梁,长约为30m,分为三节,节 间也用高强螺栓连接, 起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 导和承重作用,并作为牛腿移位时的支撑纵梁。
(3)横梁
横梁为桁架形式,同一断面上每对横梁间销连接, 横梁上设有销孔,以安置外模支架。横梁通过机械支 撑系统进行竖向和横向调整。
(4)C型梁
C型梁为一根钢箱梁,下面设有垫梁、枕梁和两 台3600KN液压缸。主要作用为悬吊MSS移动模架系统 并带动主梁系统横向开模并向前纵移过孔。
(5)吊点横梁
吊点横梁为一根钢箱梁。浇注完第一孔后,放置 到混凝土箱梁上,通过液压系统悬吊主梁,解除牛腿
的受力,使牛腿脱离承台,向前行走。
(6)前支撑横梁 前支撑横梁为桁架式梁,通过吊杆将鼻梁前端吊 起,横梁中间为销连接,下面设有千斤顶。主要作用 为MSS移动模架系统牛腿纵移时,通过千斤顶将鼻梁 端顶起,起到支撑横梁的作用。
(8)内模: 32m移动模架系统的内模系统采用小块组钢模板,
现场拼装。
2、移动模架系统的组装
(1)牛腿的组装: 牛腿拼装时应先将支撑托梁穿在墩身预留孔上,
再将牛腿横梁与三角桁架在桥与组装好后整体吊装至 支撑托梁上,在牛腿顶面用水准仪抄平,再将前后两 只牛腿将拉杆拉紧定位,以便使推进平车在牛腿顶面 上顺利滑移。
(2)主梁
移动模架系统主梁为一对钢箱梁。根据计算,主 梁刚度按最大挠度≤1/800施工跨径控制,用作32米跨, 最大荷载9000KN时,最大净挠度控制在40mm以内。 主梁截面尺寸为1800mm2800mm,上、下翼缘板厚为 20~40mm,腹板厚为12~16mm,主梁长度约为36m, 分为三节,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每节主梁重量约为 200KN。
挠跨比
主梁系统:≤1/800 模板系统:≤1/600
开模行走时允许最大 6级 风速
整机抗倾覆稳定系数 在最不利荷载组合况下 1.5
备注
名称
性能参数
合模浇注时允许最 12级 大风速
前支点最大压力 680 T
后支点最大压力 680 T
设计施工周期 16天
备注
双边 双边
移动模架施工示意图
总体布置图
移动模架施工示意图
电液压控制驱动方 式(含高压液压 站)动ຫໍສະໝຸດ 条件AC 380V;50HZ
备注
名称
性能参数
设计施工周期
移动模架造桥机移位、 就位以及模板的调整 到位等各项工作总时 间需控制在8小时以 内完成
主材最大应力
安全系数2
纵向顶推能力
360KN4台
系统横移开模顶推能力 300KN8台
系统落模顶升能力 2600KN0.35m×12台
主梁支撑在推进平车上。牛腿上表面与推进平车 下表面分别镶有不锈钢板和塑料滑板。推进平车上表 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 横桥向、顺桥向及竖向正确就位。
牛腿行进时,通过推进平车上的纵移液压缸驱动, 使推进平车带着牛腿沿主梁下推进机构向前推进。
中间不需要辅助设备。
牛腿立面图
牛腿平面图
名称
性能参数
现浇箱梁最大浇注长度及桥 最大浇注长度32.6m
梁顶宽
(桥宽13.4m)
一次浇注箱梁的最大重量 850 T (不含施工荷载)
现浇箱梁最小平曲线半径 2000m
允许现浇箱梁纵向最大坡度 ≤4.0%
允许现浇箱梁横坡
≤4%
整机纵向移位速度
1m/min
整机横向移位速度
0.5 m/min
驱动方式
32m移动模架合模状态
移动模架施工示意图
32m移动模架开模状态
1、移动模架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
MSS移动模架采用自行式牛腿移动模架系 统,施工过程不需倒运牛腿,依靠系统自身将 牛腿前移就位,移动模架系统主要由推进平车、 主梁、横梁、C型梁、吊点横梁、前支撑横梁、 外模及内模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 或机械系统。
(6)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 主梁拼装完毕后,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 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 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 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 肋板及翼缘板。
(7)各构件拼装顺序:
主梁吊 装就位 牛腿的安装 铺设底板、 安装模板
支架
有关施工设 备、机具的
就位 横梁安装
牛腿、主梁 的组装
铺设底板、 安装模板
(7)外模 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分 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每对底板沿 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 撑来安装。
C型梁
C型梁
不同工作状态下的C型梁
外模板面板采用6mm的普通热轧钢板,缘翼板及 侧模纵筋采用不等边角钢,底板纵筋采用H型钢和不等 边角钢。以起到减轻模板重量和增加模板刚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