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针灸按摩的禁忌
我们必须知道的针灸的禁忌!

我们必须知道的针灸的禁忌!
不宜针灸的时间
(1)、针:大虚的时候:气血丧失过度,行房过后,大汗,运动过后,酒后,体力不够的时候
(2)、灸:有炎症的时候,体内有虚热的时候
适合灸:气虚大虚,身上有寒有湿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通
火罐:适用于吸脓,排淤,异物刺入,扭伤,痔疮
禁忌:乳头,多汗处,头部不可以用
针灸急救:
(1)刺人中
(2)十宣放血
(3)涌泉
(4)百会放血(仰卧,头低位),可以减少中风后遗症
针刺深浅:春浅秋深。
病在肺、皮毛,浅刺。
在肌肉、脾,稍深。
病在骨,肾,深刺。
腹肾似井,背薄如纸
刺背部穴位,将背部肌肉提起来再刺,减少风险。
穴位在肌肉与肌肉之间,肌肉与骨之间,筋与筋之间,筋与骨之间。
人像大地一样,温泉、火山口也像穴位一样。
用手去摸穴位的气感,是和非穴位的气感不一样。
刚开始学针灸,必须摸穴位,熟悉以后,可以看气来判断穴位。
取针:先慢慢取,挨到皮肤的时候停一两秒,再快速出针。
沿着进针方向退针。
留针:一般是7的倍数,多为28分钟。
14岁以下的儿童一般不留针。
晕针处理:尽量让病人躺着或者趴着扎针,饥饿的时候不要扎。
取穴原则:
(1)病在脏,取井穴
(2)病在色,取荥穴(3)病在时,取输穴(4)病在音,取经穴(5)病因饮食,取合穴(6)五脏不平衡,取原穴八会穴
脏会章门
腑会中脘
气会膻中
血会膈俞
筋会阳陵
骨会大杼
髓会绝骨
脉会太渊。
中医针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人群

中医针灸的注意事项与禁忌人群针灸是常见的一种中医疗法,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很常见,很多人采用针灸来养生,但是在针灸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注意的。
以下是小编推荐中医针灸的注意事项知识,欢迎阅读!中医针灸的注意事项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小儿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
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4、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做针灸有什么禁忌1、糖尿病人群由于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比较高,一旦形成伤口,即便是小小的针灸针眼,也不容易愈合,如果不注意处理针口或者控制饮食,还有可能引起伤口、针口的感染,所以糖尿病人去不宜实施针灸;2、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例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由于这些人群的凝血时间比较长,或者是难以凝血,导致针口容易流血不止,所以凝血功能障碍人群也是不适宜实施针灸的;3、皮肤感染人群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适宜针刺。
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的误区一、关于得气的认识误区现在将酸麻胀视为得气已经成为很多针灸师挥之不去的基本概念,而实际上将酸麻胀视为得气最早始于清代的一本不出名的针灸著作,具体书名记不清了。
在宋代与明代的针灸书中一直以针下如鱼吞勾为得气。
在《内经》里将气至定义为患者脉象的改变。
因此我个人观点针灸不必在乎患者的感觉,只要专注于自己针下的变化和患者脉象的变化便可。
学针灸应该知道的针灸禁忌

学针灸应该知道的针灸禁忌《标幽赋》提到:“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针灸疗法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人民的健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灸在临床运用的同时,也有诸多禁忌。
为防止意外的发生,历代医家都非常关注针灸的禁忌。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针灸禁忌的医学典籍。
针灸的禁忌证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1、针灸时避免过度的疲劳,及精神的高度的紧张,过饥过饱也不适宜做针刺;2、年老体弱者在针刺时要尽量采取卧位,取穴时贵精不贵多,进行手法时要清浅些;3、孕期妇女尽量避免针灸。
如有必要,进针不宜过猛,特别是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容易引起子宫收缩穴位,像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位,都要禁止针灸;3、由于小儿不能很好的配合针灸,所以一般不进行留针;4、婴幼儿由于其囟门部没有完全关闭,以及重点穴位像风府和哑门穴都是禁止进针的,孩子动的时候这些穴位是有危险性的;5、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容易止血的患者,都不适合进行针灸;6、如有皮肤的感染、溃疡、瘢痕组织,以及肿瘤部位,都不予进行针灸;7、颜面部、眼区、胸背、肾区、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都要注意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到重要脏器;8、针灸对某些病证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急重病的治疗,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疗法,才能更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刺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为宜。
医者为患者进行针刺治疗时,应让患者休息10-30分钟,待患者气息稳定以后进针。
针灸时以及针灸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中医一直在发展进步,在发展中摄取他人的经验,吐故纳新。
针灸师对人体解剖骨骼肌肉的功能及形态必须了然于心,针刺才不会出严重的医疗事故。
上腹部、肩部的穴位要注意针刺深度与针刺角度。
《素问·刺禁论》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
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

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注意事项,禁忌,陕西,中医,,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医药卫生中查看更多范文。
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针灸注意事项和禁忌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我国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今天极臻堂小小编来讲讲陕西中医针灸推拿培训班。
针灸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种温通经脉行气血气血运行循经脉流行,方可营运周身,濡养机体,针灸其性温热,可以温通经络,促进血液运行。
培补元气,预防疾病《扁鹊心书》曰:“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艾灸有用。
”可见灸法具有强壮元阳、防治疾病的作用。
健脾益胃,培补后天《针灸资生经》中云:“凡饮食不思,心腹膨胀,面色萎黄,世谓之脾肾病者,宜灸中脘。
”灸法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尤其常灸足三里,能使消化系统功能更旺盛,还能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抗衰老和延年益寿的作用。
针灸的注意事项: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症施灸,取穴要准,灸穴勿过多,热力应充足,火力宜均匀,切勿乱灸暴灸。
灸治中,出现晕灸者罕见。
若一旦发生晕灸,则应按晕针处理方法而行急救。
对于昏迷、反应迟纯或局部感觉消失的病人,应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烧烫伤。
针灸的禁忌: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患者不宜针灸。
妊娠期妇女下腹部、腰骶部、睾丸、乳头、阴部等部位不能针灸。
现在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欢针灸,因为针灸的确是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小的好处,只是关于针灸,其实并不是人人合适的,下面我们看看,到底有哪些人不适合做针灸?糖尿病人群: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做针灸留下的针眼非常不容易愈合,很容易使针口处发生感染,所以糖尿病病人不适合做针灸。
中医按摩注意事项

中医按摩注意事项
中医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等作用。
在进行中医按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认身体状况:在进行中医按摩前,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有无慢性疾病、感冒、发烧等,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2. 寻找专业人士:找到专业的中医按摩师进行按摩。
他们会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按摩方法和手法。
3. 避免饱食或空腹:进行按摩时,不宜在饱食或空腹时进行,以免影响消化功能或引起不适。
4. 保持室内舒适环境:按摩时要保持室内温暖、通风和安静,创造舒适的氛围,有助于身心放松。
5. 按摩部位注意事项:按摩时,避开身体部位的伤口、溃疡和瘤块等,避免疼痛或引起感染。
6. 注意力放松:在接受按摩时,应保持身心放松,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的情绪,有利于按摩的效果。
7. 注意按摩力度:进行按摩时,力度应适中,避免过度用力或用力不足,以免造成损伤或效果不佳。
8. 注意身体反应:按摩过程中,应随时关注身体的反应,如出现疼痛、不适或过敏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
9. 饮食营养:按摩后应注意补充水分,适当进食营养均衡的食物,有助于恢复和补充体力。
总之,中医按摩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疗法,但在进行按摩之前,仍需特别注意身体状况和按摩的方法,以确保按摩的效果和安全。
针灸的注意事项

针灸的注意事项1、针灸治疗室要求宽敞明亮光线良好,温度适宜。
2、所用针灸针具必须是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是一次性针灸针具3、过度劳累、饥饿、空腹、惧针、精神紧张的患者,不易立即针刺。
4、身体极度虚弱,大汗、大出血,病情危重(急救除外)的患者不宜针灸。
5、体质虚弱的患儿及老人,刺激不易过强,并尽量采取卧位。
6、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处,不宜针刺。
7、应避免针刺到血管以防出血,应对有出血倾向或因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8、人体某些部位如眼部、项部、胸背部、胁肋部的穴位,应掌握好方向、角度及深度。
9、小儿囟门未闭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此外因小儿不能合作,针刺时宜采用速刺法,不宜留针。
10、进针、行针时应多与患者交流,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变化。
掌握不同患者的耐受程度,针灸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并及时处理。
11、女性生理期若非为了调经,普通不宜针灸,孕妇禁止针灸。
12、电针器在利用前须检查机能是否齐备,若电流输出时断时续,须注意导线接触是否良好,应检查修缮后再用。
13、调节电流时,应逐步从小到大,不可突然增强,以避免引起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弯针、折针或晕针等,年老体弱及小儿患者尤应注意。
14、电针器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限制在1mA以内,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15、心脏病患者,应避免电流回路经由过程心脏,在靠近骨髓,脊髓部位利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
切勿通电太强,以避免发生不测。
16、毫针的针柄,如经过温针火烧之后,表明氧化不导电不宜利用。
输出导线不应挟持在针身部位,而是针柄部位,以防产生电离,毁伤针身,造成断针事故。
针灸禁忌人群1、不建议对孕妇针刺。
2、器官移植后禁用。
3、脏器衰竭者禁用。
5、心脑血管病急性期禁用或慎用。
6、面神经炎发病7日内不可针刺面部。
7、痉挛瘫,肌肉抽搐,以及躁动不安者,不宜针刺。
8、脏器部位不可深刺。
9、针刺应避开血管、神经、筋骨。
10、形肉已夺,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以及新产后禁针。
中医针灸养生针灸时应记住七大禁忌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医文化,针灸是中医在为病人治疗疾病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针灸治疗虽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在针灸养生时,需要注意一些针灸禁忌。
那么中医针灸养生时需要记住哪七大禁忌呢?一、中医针灸养生时应记住的七大禁忌1、在使用中医针灸的方式养生时,一定要注意不可以让身体处于过度疲劳的状态,并且还需要注意让精神状态放松下来,不可以在饥饿时进行针灸养生,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来说,在针灸养生时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卧位的姿势,尽量少选取一些穴位,手法一定要轻柔。
2、在为孕妇针灸养生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针刺的力度,不可以用力过猛。
针刺女性朋友的阴、昆仑、三阴交、合谷、腰骶部、腰部时很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所以绝对不可以针灸孕妇的这些穴位。
3、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来说,在针灸养生时,一些儿童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所以在为儿童针灸养生时通常不留针。
并且对于婴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的穴位都可以针灸,不可以针灸的穴位主要包括哑门洞、风府、门部等。
4、对于得有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或者经常出现自发性出血情况的人或者皮肤受损后容易止不住血的人,并不适合针灸养生。
5、对于存在有肿瘤、疤痕、溃疡和感染等位置不可以针灸养生。
6、在针灸顶部、肾区、胸背、眼区、肠梗阻病人肚子部位、尿滞病人耻骨联合区或者在给肠粘连病人、胃溃疡病人针灸时,需要注意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不可以采用直刺,避免伤及到内部器官。
7、针灸养生的确对一些疾病来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比较安全,但是我们也需要正确的认识针灸养生,毕竟其并不是对任何疾病都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
所以千万不要把针灸养生当作一种万能的治病方法,一定要结合病情加以治疗,一些疾病需要利用中西结合治疗,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才能够更好的发挥针灸养生自身的作用。
二、中医针灸养生对哪些疾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1、对于疼痛疾病针灸养生可以达到较好的止痛效果。
得有颈椎病人的经常会感觉脖子疼痛、从头到脚浑身疼痛、心绞痛、三叉神经痛等,这时就可以通过针灸来缓解疼痛,临床上还将针灸应用到急救中。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针灸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针灸作为中医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虽然针灸疗效显著,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这些禁忌和注意事项的遵守,能够保证针灸的安全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首先,禁忌是指相对或绝对禁止使用针灸疗法的情况。
相对禁忌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施行针灸治疗,但需要谨慎操作;绝对禁忌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施行针灸治疗。
绝对禁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怀孕妇女:怀孕期间女性的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状态,不宜进行针灸治疗。
因为针灸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可能引起流产、早产或胎儿畸形。
2. 存在恶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治疗期间:针灸对癌症患者的治疗并非适应,因为针灸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生长和转移。
3. 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针灸治疗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加重疾病症状。
4. 严重出血或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针灸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可能会引起出血不止的情况,加重病情。
因此,在这些情况下,应该禁止使用针灸治疗。
同时,相对禁忌包括以下情况:1. 非标准穴位:在选择针灸穴位时,必须严格按照正常的穴位选择,切忌乱针、乱刺。
2. 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肝炎等,应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再进行针灸治疗。
3. 青春期尚未发育完成的人群:由于青春期尚未发育完成,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未达到稳定状态,针灸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应该谨慎选择。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还需注意以下一些事项:1. 选择合格的医师:针灸需要经验丰富、专业技术娴熟的医师进行操作,避免侥幸或不专业的治疗。
2. 注意卫生:针灸器械必须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卫生。
3. 避免空腹治疗:针灸治疗前,患者不宜空腹,以免因低血糖或低血压引发的不适。
4. 避免风寒感冒:在感冒或患有其他急性疾病的情况下,不宜进行针灸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5. 注意环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避免过于嘈杂或干扰治疗效果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针灸按摩的禁忌目前中医针灸按摩中的确有很多人在模仿和学习和自学,盲目的去追寻治病良法和良方,恨不能一夜之间成为一代名医红遍大地。
除不知针灸按摩学不精通,一味的效法模仿,不知深浅的胡乱应用,也是有极大的风险的。
余就己所见闻告诫如下,聊可参考。
对与不对就算是茶余饭后之闲聊吧。
一,针灸的禁忌;1;针灸是有诸多禁忌的,并非扎进体内就叫做会针灸了,对于初学者,未学针灸之前,是必须首先掌握的要领。
以免出危险事故。
故而摘自圣贤之片语,以解初学之惑。
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
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
且夫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臣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
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古神圣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针法。
针某穴,疗某病,手得之,心应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
卢扁尚矣,此法罕传。
2 ;杂忌法杂忌法有数端。
经云: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于至巧;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不可刺;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皆不可刺。
然大寒无刺,令病患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患无畏寒气,候气血调匀,然后可刺。
如此刺之,无疾不愈。
余皆仿此而行之。
经云: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混混之脉,无刺之热,此之谓也。
3;穴位禁忌;脑户、顖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九宫尻神禁忌歌:坤踝震腨指牙上,巽属头兮乳口中,面背目干手膊兑,项腰艮膝肋离从,坎肘脚肚轮流数,惟有肩尻在中宫。
◎十干人神:甲不治头,乙喉,丙肩,丁心,戊腹,己脾,庚腰,辛膝,壬肾,癸足。
◎十二支人神:子目,丑耳,寅胸,卯齿,辰腰,巳手,午心,未足,申头,酉膝,戌阴,亥颈。
◎十二部人神禁忌歌:一心二喉三到头,四肩五背六腰求,七腹八项九足(十)膝,十一阴(十二)股是一周。
◎十二部人神禁忌图:其法:一岁起心,二岁起喉,周而复始,数之。
◎四季人神歌:春秋左右胁,冬夏在腰脐,四季人神处,针灸莫妄施。
◎逐日人神歌:初一十一廿一起,足拇鼻柱手小指;初二十二二十二,外踝发际外踝位;初三十三二十三,股内牙齿足及肝;初四十四廿四又,腰间胃脘阳明手;初五十五廿五并,口内遍身足阳明;初六十六廿六同,手掌胸前又在胸;初七十七二十七,内踝气冲及在膝;初八十八廿八辰,腕内股内又在阴;初九十九二十九,在尻在足膝胫后;初十二十三十日,腰背内踝足跗觅。
◎逐时人神:子时踝,丑时腰,寅时目,卯时面,辰时头,巳手;午时胸,未时腹,申时心,酉时背,戌时项,亥股。
◎逐月血忌歌:行针须要明血忌,正丑二寅三之未,四申五卯六酉宫,七辰八戌九居巳,十亥十一月午当,腊子更加逢日闭。
◎逐月血支歌:血支针灸仍须忌,正丑二寅三卯位,四辰五巳六午中,七未八申九酉部,十月在戌十一亥,十二月于子上议。
◎四季避忌日:春甲乙,夏丙丁,四季戊己,秋庚辛,冬壬癸。
◎男避忌日:壬辰、甲辰、乙巳、丙午、丁未、辛未,除日戌日。
◎女避忌日: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辛未,破日亥日。
◎针灸服药吉日: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开日天医要安。
◎针灸忌日:辛未乃扁鹊死日,白虎、月厌、月杀、月刑。
◎十干日不治病:甲不治头,乙不治喉,丙不治肩,丁不治心,戊己日不治腹,庚不治腰,辛不治膝,壬不治胫,癸不治足。
按以上避忌俱不合《素问》,乃后世术家之说。
惟四季避忌与《素问》相同。
惟避此及尻神、逐日人神,可耳。
若急病,人尻神亦不必避也。
神气虚也。
古云∶色脉不顺而莫针,并忌风雨雪阴天,及醉劳房事,惊饥居丧之人。
先治三,今以指甲掐病患鼻下正中肉上,醒而方去,较前更捷。
然晕针者,必获大效,以血气交泰之故,俗云,针不伤人,此之谓也。
南丰李先生治晕针法,晕针不可起针,宜以别针就旁刺之,用袖掩病患口鼻回气,与热汤饮之即醒,良久再针。
甚者针手膊上侧筋骨陷中,即虾蟆肚肉上,名醒醒穴。
或三里穴即醒,其病必愈,若起针坏人。
针灸禁忌古人的说法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
有些还是要遵循的,如大饥大饱之人,体质极度虚弱重症心脏病等还是要禁忌的。
二;针灸按摩造成事故的案例选录1;按摩至误案;余在坐诊时余亲眼所见一女患近70岁,求治与本人,原本无病痛,朋友领其去按摩店做保健按摩。
经询问患严重子宫下垂症,痛苦异常,几乎全脱于外,再问之,实为按摩后为之,思之所以然,为手法至误,因其手法太重,下腹部腹腔内各种脏器结缔组织均为撕裂断所指至,状告无门,痛苦至极。
2;针刺至误案;县城一针灸师从事针灸多年,亦小有名气,顾客也多,声誉极佳,一老妇因腿痛求其针灸,针毕就在也站立不起,经人抬回家,自然避免不了赔偿了事。
3;针刺至误案。
临近一村医生,从医多年,常以西医为主,自学针灸多年,给一多年患心脏病患者针灸,去室外小解,回屋患者已死亡,经抢救无果,所欠多年药诊费全免不算,照样赔偿了事。
为医者,风险之大,自不必言说,可怕至极,心惊胆颤,无十二分把握,非治三分之病。
尤其是在这个杀人无过救人无功的年代里,更是加倍小心,此非忘语,望那些学点皮毛就是大医名医者以此为戒,免生事端。
等精通知识,掌握了高深的技术,先以自保为前提下,在去操作。
免生没有必要的无端祸事缠身。
三;现代初学针灸的误区禁忌;在针刺中常会见到有晕针患者的发生,古今说法不一,古籍中有些禁忌虽然有一些过于牵强附会,但也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际中经验的精华,是不应轻视的经验成果。
大致可分为;脏腑深浅的禁忌,特定穴位的禁忌,深部动静血管的禁忌,环境的禁忌和条件的禁忌几种。
1;脏腑深浅的禁忌;针灸中不按患者的体质肥瘦去度量用针的深浅,一味的追求书本上的教条,不会活用变通,又不去下功夫研究探讨,东家学一句西家学一句,无规律系统的学习。
实为针灸按摩之大忌。
2;经络不精,辩证不明,穴位乱用,基础不扎实,理法方穴配伍无头绪,针灸取穴也是和辩证用药原理是相同的,循经取穴,依病辩经,依症取穴是缺一不可的。
余见时下追求一针一穴一法,一病一药一方的学习者不少,不知天下无同病一方而通用,亦无同病为一穴而治者,何况治病因地因人因时节因症因体质因病之久远新患而治法不同而有殊异。
3;望闻问切不明,殊不知体质不同,强壮各异,病之久远,肥瘦有别,不精余此道者,难成气候。
4;不参考西医解刨学知识,一味仿古,无名师指点,无师自通,不参百家,针灸本来是诊病揣穴,现在大都是以病套穴,好比服中药应该对症下药,搞成了对病开药,如此机械套用,实乃西医的思维,治疗起来难怪疗效不好。
没有踏实的诊断基本功,治病就是盲目的,不过现在辩证准确的有几个呢。
初入门者可以此为初步进阶,但是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是无法真正入门的。
5;弃传统而不用,专求速效,不下苦功夫去读经典,慕名家而追逐,四处学习,就想快速掌握治病技巧,盲目追求,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道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原理。
殊不知针灸按摩也是要精通四诊知识的。
和用药道理是一样的。
四诊八纲不知,寒热温凉不精,补泻手法不知,深浅无度,不审经络辩证,扎针像刺猬,开药如喂马,旧病未除又添新病。
可知药过留痕,刀过留疤乎?6;为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时下追求新针法的太多,大致看了一下,尤以董针为最,其次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杂家,更是多如牛毛,真乃变化争鸣,百花齐放。
杂乱无章,盗用传统断章取义。
多用奇穴,一针速效,既无经络可循,又无章法可依,甚至竟连穴位名称也改变名称。
对于无知的新手增加了无限的探知欲望,看了一流十三招,竟然没跑出内难经典,针灸大成等内容,把个针灸学改的面目全非,几乎已经跑题了,神马平衡针啦五指针了,学费竟高达三万九千元。
呜呼原来如此,都是银子在作怪。
7;教学授徒无可厚非,师傅也是要生活的吗,即是网络教徒,又是网络费用电费时间师傅一生的临床心血,收银子虽无可厚非,也不能把个针灸学拆开来卖。
一样技术动则数千以至万元。
殊不知大凡学此针灸术者大多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有钱的人是不会学这个的,针灸技术又是从经络到应用直至到对症治疗,是相互连贯相互联系的,培训一月数月的,花费数千就学会针灸按摩了,甚至连个经络学也没学到,别说是高深的针灸术了,简直是误人子弟,又是搞垮中医之举,令人痛心,当然了有的也是为了那个按摩证而学。
吾之网络授徒,皆以五千八为高限,以经络到手法应用,临症诊断治疗,案例分析治疗等传统针灸法。
以达到由浅入深,由针入神的境界,结合临床实际经验。
令学以致用,出神入化之针数。
重放古针法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