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机

合集下载

加热炉温控器讲义的原理

加热炉温控器讲义的原理
火焰探测器是由感测温度变化的不锈钢管组成的,不锈钢管 和低膨胀的合金与膜片装配体连接在一起,不锈钢长度的变化 作用在导向阀上,导向阀是由两个紧密相连的不锈钢球组成, 球1是输出压力放空端,球2是供给压力输入端。
假使设置温度高于系统的温度,球1打开,球2关闭,输出 压力为零。
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管推动膜片装配件关闭球1, 打开球2,引起输出压力增加。
假使温度控制器的设置温度高于系统的温度,球 2关闭,球1打开,在球2处输出压力(黄色)被送到某个 导向器。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不锈钢管的长度应随 之增加,推动控制器的膜片首先关闭球1,打开球2, 输出压力降低。随着系统温度的降低,动作过程与上 述相反,输出压力增加。
第二课:温控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课:加热炉点火示意图
The end
观感 看谢
加热炉温控器的原理
培训大纲
第一课:火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课:温度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课:绘制加热炉点火示意图 第四课:加热炉启停操作 第五课:加热炉常见故障及排除
第一课:火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随着火焰探测器温度的升高,导向输出压力增加,只要系 统的温度高于设置温度,将一直有输出压力,如果母火灭,输 出压力下降或降为零。温度范围:-34℃-1149℃;供给压力为530Psi。
烟道的流通能力,烟气无法正常对流,部分烟气将改变流动方向从风 门处向外流动引起回火) 2、水域温度提不起来:
A烟道管内壁粘附的硫化物炭黑多,烟气排不出去 B水套炉内结有水垢 C负荷太大 D天然气燃烧不充分 E设置温度太低 3、加热炉点不起来: A火嘴堵 B进气压力太低 C风门调节不当、烟道堵 4、异常熄火:火焰探测器故障11 1097 Nhomakorabea6
P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系统中的一个温度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加热炉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2. 控制器:控制器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温度信号,并与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加热炉的加热功率。

3. 调节器:控制器通过输出信号调整加热炉的加热功率。

如果温度低于设定目标温度,调节器会增加加热功率,反之则会减小加热功率。

4. 加热元件:加热炉内的加热元件,如电热丝或燃烧器,根据调节器输出的信号来增减加热功率。

5. 反馈回路:控制系统通过反馈回路监测实际炉内温度的变化,使温度保持在设定的目标温度范围内。

如果温度偏离目标温度,控制器会调整加热功率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通过不断监测温度、比较设定目标温度、调整加热功率等步骤,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能够有效地控制加热炉的温度,保证产品的加热质量和稳定性。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

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标题: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摘要: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加热炉温度的设备。

它通过监测加热炉内的温度并相应地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以保持加热炉内的温度在设定范围内稳定。

本文将介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并探讨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加热炉、温度控制、加热器、工业生产1. 引言加热炉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设备,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加工和材料研究等领域。

在加热炉的使用过程中,保持加热炉内的温度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过低的温度会导致加热不充分,影响产品的质量;过高的温度则会造成能源的浪费,甚至导致设备损坏。

因此,开发一种稳定且可靠的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2. 温度控制系统的原理温度控制系统通常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加热炉内的温度变化,将温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时温度,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执行器根据控制信号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加热炉温度的稳定控制。

3. 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3.1 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种。

热电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电阻变化,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温度。

热电偶传感器则是利用两种不同材料的接触产生的热电势随温差变化而变化,通过测量热电势的变化来确定温度。

3.2 控制器控制器是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计算控制信号并将其传输给执行器。

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时温度,做出相应的控制决策。

常见的控制器包括PID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

PID控制器根据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方面来调节控制信号;模糊控制器则利用模糊逻辑推断得出控制信号。

3.3 执行器执行器根据控制器传输的控制信号调节加热器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执行器包括电动阀和可调电阻。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1

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1

摘要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场合需要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要算空调和冰箱了,他们都能根据环境实时情况,结合人为的设定,对温度进行智能控制。

工业生产中的电加热炉温度监控系统和培养基的温度监控系统都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典型应用。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小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目的在于将理论结合实践以加深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89C51及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数码管显示温度。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大于设定值,则电热炉关断,若小于设定值,则电热炉继续加热。

对于设定的温度值的改变采用中断方式,当改变温度设定时,检测输入的信号,改变设定值,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出设定值,此次设计初始设定值为100摄氏度。

关键字:温度自动控制、单片机、数码管目录1设计内容及步骤 (1)1.1设计要求 (1)1.2方案设计 (1)1.3设计思路 (1)2硬件设计 (2)2.1主要硬件介绍 (2)2.1.1单片机 (2)2.1.2温度传感器 (2)2.1.3开关器件 (2)2.2电路设计方法 (3)2.2.1显示部分电路 (3)2.2.2温度检测电路 (4)2.2.3键盘电路 (4)2.2.4电气开关及工作电路 (5)2.2.5整体硬件设计及工作说明 (5)3软件设计 (6)3.1数码管模块 (6)3.2按键中断输入模块 (7)3.3温度检测模块 (8)3.4主程序流程图 (9)4调试和分析 (10)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2)参考文献 (13)附录1整体电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源程序 (1)1设计内容及步骤1.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温度控制系统,并用软件仿真。

功能要求如下:(1)能够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实时温度;(2)能对所要求的温度进行设定;(3)将传感器检测到得实时温度与设定值相比较,当环境中的温度高于或低于所设定的温度时,系统会自动做出相应的动作来改变这一状况,使系统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的温度值。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常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

它通过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来维持加热炉内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加热过程的精确控制。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二、系统设计1. 硬件设计本系统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传感器检测加热炉内的温度,并将数据反馈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通过触摸屏交互界面,用户可以设定希望维持的温度值,单片机将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2. 软件设计单片机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通过定时器进行数据的采样,然后通过计算分析实现温度值的读取。

(2)温度控制,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值后,单片机通过PID算法来控制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保持温度的稳定。

(3)交互界面的设计,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包括设定目标温度值和实时温度显示等。

三、系统优势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本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精度高,通过PID算法,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舒适度高,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需要人员长时间待在生产车间,而本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可以让人员远离高温环境。

(3)可靠性高,系统精度高,响应迅速,可以有效减少因为控制失误带来的损失。

四、结论本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实现电加热炉温度的精确控制。

相对于传统的手动控制方式,具有精度高、舒适度高和可靠性高等优势。

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本系统也可以进行联网控制,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监控,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安全性。

加热炉控温方法

加热炉控温方法

加热炉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设备,其控温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手动控温:通过手动调节加热炉的加热功率或温度控制器的设定值来控制温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的加热需求,但需要操作人员不断观察和调整温度,以确保加热效果和安全性。

2. 自动控温:使用温度控制器自动控制加热炉的温度。

温度控制器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加热炉内部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以保持加热炉内部的温度稳定。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精确控温的场合,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和稳定性。

3. 比例积分微分(PID)控温:PID 控温是一种更为精确的自动控温方法,它可以根据加热炉内部的温度变化自动调整加热功率,以保持温度的稳定性。

PID 控温系统通常包括温度传感器、PID 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部分,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温度控制。

4. 分段控温:对于需要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的场合,可以采用分段控温的方法。

将加热炉分成多个加热区域,并分别控制每个区域的温度,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温度控制。

5. 远程控温: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方式实现远程控温。

操作人员可以在远程控制中心对加热炉的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提高了加热炉的可操作性和管理效率。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部分)

加热炉温度串级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生产自动控制过程中 ,随着工艺要求 ,安全、经济生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简单、常规的控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

传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难使系统完全抗干扰。

串级控制系统具备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快速性、适应性和控制质量,因此在复杂的过程控制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主副回路设计进行了详述,设计了加热炉串级控制系统,并将基于MATLAB的增量式PID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结合基于计算机控制的PID参数整定方法实现串级控制,控制结果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关键词:串级控制干扰主回路副回路Abstract:Automatic control of production process, with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security, economic production rising cases, simple, conventional control can not meet the modern produc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loop control system is difficult to make the system completely anti-interference. Cascade control system with good anti-jamming capability, rapidity, flexibility and quality control, and therefore a complex process control industry has been widely us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and sub-loop design was elaborate, designed cascade control system, furnace, and MATLAB-based incremental PID algorithm is applied in the control system. Combination of computer-based control method to achieve PID parameter tuning cascade control,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excellent control accuracy and stabilityKeywords:Cascade control, interference, the main circuit, the Deputy loop目录1.前言 (2)2、整体方案设计 (3)2.1方案比较 (3)2.2方案论证 (5)2.3方案选择 (5)3、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6)4. 温度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7)4.1控制对象的特性 (7)4.2主回路的设计 (8)4.3副回路的选择 (8)4.4主、副调节器规律的选择 (8)4.5主、副调节器正反作用方式的确定 (8)5、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10)6 、MATLAB系统仿真 (10)6.1系统仿真图 (11)6.2副回路的整定 (12)6.3主回路的整定 (13)7.设计总结 (16)【参考文献】 (16)1.前言加热炉是炼油、化工生产中的重要装置之一。

基于模糊控制的加热炉温控系统研究

基于模糊控制的加热炉温控系统研究

用不 同 型号 的热 电偶 , 2中采 用 K 型 热 电偶 , 控 图 温
范 围可达 到 0 ℃~ 5 0 , T1 2 A 是 冷 端 补 偿 器 , 0℃ L O5 L 0 2是 运 放 , T1 1A一 T1 5 L O 9 5是 5 精 密 基 准 电 源 , V
及室温 、 工作 条 件等 的不 良扰 动 因素 , 温度 控 制通 常 且
要求 具 有 快 速 、 超 调 的响 应 特 性 , 常规 的 P D 调 无 用 I 节器很 难满 足这 些要 求 , 因此 , 可将 温 度控制 器设 计 成
模 糊控 制器 。
L C1 9A 是 单 通 道 1 T O1 O位 串行 IO 数 据 采 集 系统 。 / 采 集数 据再 经 A/ 转换 ( 软件 实现 ) D 可 送人 单 片机 , 单 片机 根 据输 入 的 各种 信 号命 令 , 过 模 糊控 制 算 法计 通 算 控制 量 , 出脉 冲信号 , 过过 零触 发 电路驱 动双 向 输 通 可 控硅 , 而控 制加 热炉 加热 丝 的 电流通断 , 到恒温 从 达 实 现 。此外 , 模糊 控制 电路还包 括 键盘 输入 电路 、 障 故 检测 与 显示 电路 、 门狗 电路 、 看 数码 显示 及 电源等 。
邓 北 川
( 西安 航 空技 术 高等 专科 学校 西安 7 0 7 ) 1 0 7
【 摘 要】介 绍 了以单 片机 为核 心 ,以加热 炉 为控 制对 象 的智 能模糊 控 制 系统 。系统 软件 设 计采用 定 时 中断 的结
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核心 为模 糊控 制器 的实现 。温度 模 糊控 制器 输入模 糊 化 、模 糊决 策、输 出逆模 糊 化等过 程 实现 ,该 系统具 有 实时性 好 、控制速 度 快、 稳 态精度 高 ,超调 量 小等优 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辽宁工业大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加热炉温度控制器设计院(系):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电气092学号: 09030304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起止时间:2012.06.24-2012.07.06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气092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加热炉温度控制器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高温加热炉利用煤气加热,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四相5V 、1A 步进电机调节阀门来调节进气量。

温度控制范围0~1800℃。

设计任务:1. CPU 最小系统设计(包括CPU 选择,晶振电路,复位电路)2. 温度传感器及接口电路设计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4. 程序流程图设计及程序清单编写 技术参数:1.温度控制范围:0-1800℃ 2.工作电源220V 设计要求:1、分析系统功能,尽可能降低成本,选择合适的单片机、AD 转换器、输出电路等;2、应用专业绘图软件绘制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3、按规定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其中程序开发要有详细的软件设计说明,详细阐述系统的工作过程,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

进度计划第1天 查阅收集资料 第2天 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 第3-4天 CPU 最小系统设计第5天 温度传感器及接口电路设计 第6天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第7天程序流程图设计第8天 软件编写与调试 第9天 设计说明书完成 第10天答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摘要本文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如何运用89C51单片机设计加热炉的温度控制系统,说明了怎么实现对加热炉温度的控制,并对硬件原理图和程序流程图作了简洁的描述。

还介绍了在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关键环节,该系统主要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由LED显示电路,键盘输入电路,模拟检测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步进电动机控制电路等构成。

用89C51单片机设计的温度检测电路是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整个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了实时采集与检测,从而对加热炉的温度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本设计介绍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包有系统方案、元器件选择、系统理论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调试等几方面。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目录第1章绪论 (1)1.1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概况 (1)1.2本文研究内容 (1)第2章CPU最小系统设计 (3)2.1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 (3)2.1.1加热炉温度控制框图设计 (3)2.1.2工作过程分析 (3)2.2CPU的选择 (4)2.3复位电路设计 (5)2.4时钟电路设计 (6)2.5CPU最小系统图 (6)第3章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 (8)3.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8)3.2温度检测接口电路设计 (8)3.2.1 A/D转换器 (8)3.2.2模拟量检测接口电路图 (9)3.3四相步进电动机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10)3.4人机对话接口电路设计 (11)3.4.1按键设计 (11)3.4.2显示电路设计 (11)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3)4.1软件实现功能及主程序设计 (13)4.2模拟量检测流程图设计 (14)4.3步进电机流程图设计 (15)4.4中断系统的流程图设计 (15)第5章系统设计与分析 (17)5.1系统原理图 (17)5.2系统原理综述 (17)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 (19)参考文献 (20)第1章绪论1.1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概况随着社会的发展,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温度是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普遍而且重要的物理参数。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为了高效地进行生产,必须对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中温度的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温度是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

在工业的研制和生产中,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并提高控制精度,采用微电子技术是重要的途径。

它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防止生产和设备事故,以获得好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

加热炉是将物料或工件加热的设备。

按热源划分有燃料加热炉、电阻加热炉、感应加热炉、微波加热炉等。

应用遍及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热处理、表面处理、建材、电子、材料、轻工、日化、制药等诸多行业领域。

加热炉按炉温分布,炉膛沿长度方向可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

作为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典型实验设计,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综合运用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控制技术、键盘显示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知识,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本课题采用98c51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

1.2本文研究内容温度是工业控制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特别是在冶金、化工、建材、食品、机械等工业中,具有举足重轻的作用。

对于不同场所、不同工艺、所需温度高低、范围不同、精度不同,采用的测温元件、测温方法以及对温度的控制方式也有所不同;产品工艺不同、控制温度的精度不同、时效不同,则对数据采集的精度和采用的控制算法也不同,因而,对温度的测控方法多种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微机测量和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利用微机对温度进行测控的技术,也便随之而生,并得到日益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单片机和电子温度传感器对某处进行温度检测,而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多点的温度检测,如果对此原理图稍加改进,我们还可以进行不同地点的实时温度检测和控制。

本次设计:加热炉温度控制器的设计,正是运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对温度进行控制。

本次设计的内容为: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高温加热炉利用煤气加热,通过传感器测量温度,四相5V、1A步进电机调节阀门来调节进气量。

具体设计任务:1. CPU最小系统设计(包括CPU选择,晶振电路,复位电路)2. 温度传感器及接口电路设计3.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4. 程序流程图设计及程序清单编写5.温度控制范围:0-1800℃6.工作电源220V阀门 步进电机加 热器显示键盘单片 机A/D 转换器第2章 CPU 最小系统设计2.1 加热炉温度控制器总体设计方案2.1.1 加热炉温度控制框图设计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是以89C5l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辅以采样电路,驱动电路,步进电机电路对电炉炉温进行控制的微机控制系统。

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2.1所示。

其基本控制原理为: 用键盘将温度的设定值送入单片机,通过信号采集电路将温度信号采集到后,送到A/D 转换电路将信号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系统进行控制运算,控制步进电动机进而控制加热炉的温度。

图2.1加热炉温度控制框图2.1.2 工作过程分析由温度控制器工作流程图分析具体的工作过程。

首先,通过热电耦采集加热炉中的温度,通过相应的电路使温度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

由于单片机制能识别数字量,因此还需要经A/D 转换,使模拟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量信号。

A/D 转换后的数字量进入单片机89C51后,由程序算法,判断温度是不是超过设定值,并且有相应的键盘显示电路,用以显示加热炉的温度。

根据判断温度是否超过设定值,由单片机发出相应的指令,经步进电机控制电磁阀,从而通过阀门的控制就可以控制煤气的进气量多少。

也就可以达到对加热炉温度的调节和运算放大器温度传感器控制。

2.2 CPU 的选择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又称微控制器,嵌入式微控制器等,属于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它把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以及定时器计数器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从而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低廉、抗干扰能力强且可靠性高等特点,因此,适合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智能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的前端装置。

因此,在本课题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单片机来实现,选用89C51单片机。

芯片引脚如图2.2所示:VSS : 接地端。

VCC : 电源端。

正常操作及对FLASH ROM 编程和验证时接+5V 电源。

图2.2 89C51芯片引脚P0口:是双向8位三态 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可分时用作低8位地址线和8位数据线;在FLASH ROM 编程时,它输入指令字节,而在验证程序时,则输出指令。

P0口能驱动8个LSTTL 门电路。

P1口: 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

在对FLASH ROM 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受低8位地址。

能驱动4 个LSTTL 门电路。

P2口:P2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

在访问外部存储P1.01P1.23P1.12P1.34P1.45P1.56P1.67P1.78RESET 9P3.010P3.111P3.313P3.212P3.414P3.515P3.616P3.717X T AL119X T AL218V SS20P2.021P2.122P2.223P2.324P2.425P2.526P2.627P2.728PSEN 29ALE 30EA 31P0.732P0.633P0.534P0.435P0.336P0.237P0.138P0.039V CC 4089c51器时,它送出高8位地址。

在对FLASH ROM编程和程序验证时,它接收高8位地址和其他控制信号。

能驱动4 个LSTTL 门电路。

P3口:P3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双向I/O 口,能驱动4 个LSTTL 门电路。

RST: 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

当振荡器工作时,出现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就可以使单片机复位。

ALE/PROG:地址锁存允许信号。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

EA/VPP:访问内、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

接高电平时,CPU访问并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但当程序计数器值超过0FFFH时,将自动转去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中的程序。

接低电平时,CPU只访问并执行外部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

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2.3复位电路设计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是维持单片机最小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

复位是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

单片机系统在上电启动运行时,都需要先复位,其作用是使CPU 和系统中其他部件都处于一个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开始工作。

因此,复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操作方式。

但单片机本身不能自动复位的,必须配合相应的外部复位电路才能实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