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讲解

合集下载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仪器。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的能力,通常用于评估材料的强度和耐磨性。

硬度计的使用范围广泛,包括金属、塑料、橡胶、陶瓷等各种材料。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南,以确保正确使用硬度计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二、准备工作1. 硬度计的选择:根据需要测量的材料类型和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硬度计。

常见的硬度计有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等。

2. 校准:在开始测量之前,确保硬度计已经进行了校准。

校准可以通过参考硬度计的使用手册或者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三、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清洁干净,并确保表面平整,无明显的凹凸或划痕。

2. 准备硬度计:根据硬度计的类型,选择合适的硬度计头,并将其安装在硬度计上。

确保硬度计头干净无损。

3. 调整初始位置:将硬度计头轻轻放置在样品表面上,调整硬度计头的初始位置,使其与样品表面接触。

4. 施加负荷:根据样品的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负荷大小,并将负荷施加到硬度计头上。

在施加负荷之前,确保硬度计头与样品表面仍然保持接触。

5. 测量:施加负荷后,观察硬度计上的指示器,并记录所示的硬度值。

如果使用的是自动硬度计,可直接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

6. 多次测量: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结果,建议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并计算平均值。

7. 清洁和保养: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硬度计头和样品表面,以防止污染或损坏。

四、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和相关安全规定,并遵循操作指南。

2. 在测量之前,确保样品表面干净无杂质,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在进行测量时,确保硬度计头与样品表面保持良好的接触,避免出现空隙或松动。

4. 根据不同的材料和硬度范围,选择合适的负荷大小,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5. 在进行多次测量时,应将硬度计头放置在样品不同位置进行测量,以避免局部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6. 定期对硬度计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前言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试材料硬度的工具,常被用于工业领域中材料的质量控制和测试过程中。

本指导书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份简明的硬度计使用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硬度计。

首先,我们将介绍硬度的概念和测量原理,然后详细说明硬度计的组成部分以及使用方法。

二、硬度测试概述硬度是材料抵抗外力侵入或压入的能力。

通常,硬度测试是指使用硬度计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大小的载荷,并通过测量硬度计在材料表面的印痕尺寸来确定硬度。

硬度测试可以提供关于材料强度、疲劳寿命和耐磨性等物理特性的重要信息。

三、常见硬度计类型与测量原理1. 洛氏硬度计(Rockwell硬度计)洛氏硬度计是最常见的硬度计类型之一。

它通过在测试材料上施加载荷并测量载荷下降后的深度来确定硬度。

洛氏硬度计可以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材料。

2. 布氏硬度计(Brinell硬度计)布氏硬度计通过在测试材料上施加载荷并测量载荷后印痕的直径来确定硬度。

相对于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可以适用于更大的力度范围和材料类型。

3. 维氏硬度计(Vickers硬度计)维氏硬度计使用一种类似菱形的测试头在测试材料表面上施加载荷,并通过测量印痕的对角线长度来确定硬度。

维氏硬度计是精确测量小型硬度的理想选择。

四、硬度计的组成部分硬度计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1. 载荷系统:负责施加所需的载荷,可以是机械式的或电子式的。

2. 测试头:用于在测试材料表面施加载荷,并形成印痕。

3. 读数装置:用于测量印痕的尺寸。

4. 显示器:用于显示测试结果,包括材料的硬度值。

五、使用硬度计的步骤以下是使用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的基本步骤:1. 将测试材料放置在硬度计的测试平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2. 根据材料类型和所需的测试范围选择适当的载荷。

3. 将测试头放置在测试材料的表面上,并施加所选载荷。

4. 保持载荷稳定一定时间后,卸除载荷。

5. 使用读数装置测量印痕的尺寸。

维氏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维氏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德信诚培训网维氏硬度检测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显微硬度计使用说明书、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编制,是中心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之一。

1.样品的要求:1.1样品表面应光滑平坦,试验面上无氧化皮及外来污染、油脂等,除非在产品标准中另有规定。

试样表面的质量应保证压痕对角线长度测量的精度,试样表面应进行抛光处理。

1.2试样的制备应使受热或冷加工等因素对表面硬度的影响减至最小。

1.3试样或试验层厚度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1.5倍。

试验后试样背面不应出现可见变形压痕。

1.4对于在曲面试样试验的结果,应使用GB/T 4340.1-200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附录B进行修正。

1.5对于小截面或外形不规则的试样,应将试样镶嵌或用专用试验台进行试验。

2.维氏硬度计的调试准备开始试验前,请确定:选择正确的载荷、时间、试验台等以满足被测试样的待测位置能够稳定的接触压头。

3.试验过程(GB/T 4340.1)3.1试验一般在10℃~35℃室温进行。

3.2根据不同的标准要求选择适合的试验力。

3.3试验台应清洁无其他污染物(氧化皮、油脂、灰尘等)。

试样应稳固的放置于实验台上以保证试验过程中试样不产生位移。

3.4使压头与试样表面接触,垂直于试验面施加试验力,加力过程中不应有冲击和震动,直至将试验力加至规定值。

从加力开始到全部试验力施加完毕时间应在2s~8s之间。

对于小力值维氏硬度试验和显微硬度试验,施加过程不能超过10s且压头下降速度不能大于0.2mm/s。

试验力保持时间为10s~15s。

3.5任一压痕中心至试样边缘距离,对于钢、铜、铜合金至少应为压痕对角线长度的2.5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维氏硬度计检定装置作业指导书

维氏硬度计检定装置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规范装置的操作行为,保证检定/校准/检测工作质量,使标准装置处于有效合理的受控状态。

二、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维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的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

也适用于在检定/校准/检测工作中的质量监督检查。

三、职责3.1所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本操作规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维护。

3.2所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本操作规程的有效性。

3.3室主任负责组织本部门本操作规程的编写并负责审核。

3.4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对本操作规程进行受控管理。

3.5检定/校准/检测人员必须按本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维氏硬度计检定装置装置的操作、使用。

3.6计量标准器负责人必须按本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维氏硬度计检定装置的维护保养。

四、要求4.1 主要计量标准器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工作原理:用比较法检定,即在维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上对标准维氏硬度块均匀的分布测量5点,读取硬度计所指示的示值的5次硬度值,取其平均值与标准维氏硬度块的硬度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维氏硬度计的示值误差和示值变动性。

此方法符合JJG151-2006 《维氏硬度计检定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

其主要组成由:HV5、HV10和HV30三种标准维氏硬度块组成。

主要计量标准器技术参数(150~750)HV不确定度≤225HV:3.1%;>(225~400)HV: 2.0%;>400HV:2.4% 4.2 环境要求室温(23±5)℃;相对湿度不超过70%;环境清洁,周围无无腐蚀性气体,无震动;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并调至水平。

4.3 操作程序4.3.1检定/校准前对被检器的检查硬度计上应有铭牌,标明制造厂名、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编号及制造年月。

硬度计的主轴、加力机构、缓冲机构和测量装置等均应正常、灵活地工作;加卸试验力应平稳、不应有颤动或卡住等现象;丝杆升降不应有晃动现象。

试台应稳固地安装在丝杆上,试台台面须光滑平整。

4.3.2 检定/校准前的准备确定环境条件符合要求。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硬度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工程和制造领域。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操作人员提供关于硬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准确测量和保护设备。

二、硬度计概述硬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硬度的仪器,通过对材料施加一定的载荷,测量其在压痕下的尺寸变化来确定硬度。

硬度计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洛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和布氏硬度计等。

在进行硬度测试之前,需要根据被测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硬度计类型。

三、硬度计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硬度计处于稳定的工作台面上,并且表面平整。

b. 检查硬度计的电源是否正常,确保连接稳定。

c. 清洁测试样品,确保表面无杂质和污垢。

2. 设置硬度计参数a. 根据被测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硬度计类型。

b. 调整硬度计的载荷大小,确保适合被测材料。

c. 根据需要,设置测试时间和测试点数。

3. 进行硬度测试a. 将测试样品放置在硬度计的测试台上。

b. 调整硬度计的位置,使其与测试样品接触。

c. 启动硬度计,开始测试。

d. 在测试过程中,观察硬度计显示的数值变化,并记录下来。

4. 结果分析和记录a. 根据硬度计显示的数值,确定被测材料的硬度。

b. 将测试结果记录在相应的数据表格或报告中。

c.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测试,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硬度计维护和保养1. 日常清洁a. 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硬度计表面,避免使用化学溶剂。

b. 定期清理硬度计的测试台和载荷装置,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2. 定期校准a. 根据硬度计的使用频率和要求,定期进行校准。

b. 可以使用标准硬度块进行校准,确保硬度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保护和存储a. 在使用完毕后,将硬度计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b. 避免硬度计受到震动、冲击和高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

c. 如长时间不使用,建议将硬度计放置在防尘箱中,以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硬度计时,应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眼镜。

维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维氏硬度计操作指导书

XXXX有限公司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JZ-GF-003第A版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9-01-18 实施日期:2019-02-18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显微维氏硬度计文件编号:JZ-GF-003 操作指导书第 2 页 共 6 页1.适用范围适用于测试微小的金属部件、薄板、金属箔及工件硬化层、电镀层、氮化层的维氏硬度,还可用于珠宝、陶瓷和玻璃等用大试验力无法测试的非金属材料。

2.仪器名称:维氏硬度计(编号:H5493,型号:HV-1000A )原理:与维氏硬度实验法相同,将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刚石角锥压头在一定的试验力作用下,压入被测试件表面,试验力按规定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后卸除,然后测量所得压痕对角线的长度,根据对角线之长度查表或代入公式求得硬度值。

由于显微硬度计具有多种形状压头 ,故所用计算公式也不同,本台硬度计采用两对面角(θ)为136°的正四棱锥体为压头。

计算公式如下:22d 1891.0d 2sin2102.0F F SF HV ===θ(N/mm 2)式中:HV —维氏硬度值(N/mm 2);S —压痕表面积(mm 2); F —施加在试样上的试验力(N ); d —压痕对角线长度的算术平均值。

3.仪器构造图1操作页面硬度值试验负荷对角线长度保荷时间物镜倍率转动头旋转键亮度调节对角线输入键保荷时间设置 HV/HK 切换图2硬度计外形结构4.注意事项4.1电源电压要符合硬度计要求的电压,仪器在使用中需可靠接地4.2更换电源保险丝,灯泡或清洁仪器需关掉电源,拔下电源线。

4.2压头要保持清洁,当沾上油污或灰尘时,可用脱脂棉蘸上工业酒精,轻轻擦拭压头顶尖。

4.3工作台上不能有高于压头的障碍物,以防碰伤损坏压头。

4.4对于仪器金属件的清洁需用软布,使用中性清洁剂或轻质油,轻轻擦拭,清洁剂不要用太多,以防渗入仪器内部造成零件生锈。

对于光学镜头的清洁,需用擦镜纸或长丝棉蘸酒精乙醚的混合液。

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讲课稿

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讲课稿

页次修改前版本号修改后版本号修订内容修订日期审批人一. 目的:为正确使用仪器,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仪器损坏,确保仪器使用寿命及测试准确度。

二.范围:用于测量厂内冲压板材(铜板,不锈钢片,铁片等)之硬度。

三.权责:1.仪校人员负责操作指导书制定。

2.相关测试人员负责仪器保养与维护。

3.测试人员必须为接受过相关仪器操作培训合格之品保课人员。

四.硬度计实物图:五.操作流程:1.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亮,大约5秒左右自动进入主页面,此时会显示相关数值。

2.开机后的设置如与你的实验条件不符,请按[OK]键进入选择菜单设置所需实验条件,按[OK]键和上下方向键选择所需设置,确认按[OK]键,设置完成返回主页面按[START]即可。

3.将被测物品放置工作台,转动防护罩,根据需要选择20或40倍物镜处于被测物品位置,眼睛接近目镜观察,转动升降手轮调节上下,直至测试物品表面成像清晰,聚焦过程结束。

4.将防护罩逆时针转动,使压头处于被测物品位置,按[START]键开始加荷,同时屏幕下方滚动条开始填充,直到仪器发出嘟的声音,表示加/卸荷结束。

5.将防护罩顺时针转动,使物镜处于测试物品位置,从目镜观察压痕成像,调节升降手轮,直至压痕成像清晰为止。

转动目镜两边的鼓轮,使两条刻线内侧无限接近,按下[CLR]键,零位确定完成。

6.反向转动目镜两边鼓轮,两刻线逐渐分开,转动左鼓轮,使左刻线内侧与压痕左边缘相切。

转动右鼓轮,使右刻线内侧与压痕右边缘像切,按下按钮,D1测量完成。

7.将目镜转动90°,转动鼓轮,使下刻线内测与压痕下边的边缘相切,转动测量鼓轮,使上刻线内测与压痕上边缘相切,按下按钮,D2测量完成。

仪器自动计算硬度值并显示,本次测试完成。

砝码手轮 防护罩 工作台升降手轮 显示屏鼓 轮电源开关 目 镜 按 钮 测量鼓轮 物 镜六.注意事项:1.测试前需先用标准块校正仪器精度是否有偏差,确认OK方可执行测试。

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

维氏硬度计作业指导书(SOP)
一、目的
为准确操作、保养仪器、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在受控状态,以及延长仪器的使用
寿命,特制定本操作指导书
二、概述
适用于对金属和非金属大小件、薄片的硬度测定
三、操作说明
1,硬度计操作过程图示
开启计算机和硬度计开关;
打开软件
调整升降螺杆,使物镜聚焦
转动转塔,使压头对准须测量物件
启动载荷(注意:仪器标示载荷须与软件显示载荷
数值一致),在此之间不得对仪器有任何操作硬度
计将在须测量产品上刻下压痕
转动转塔,使物镜对准须测量物件压痕,鼠标点击
压痕对角线,
记录测量值
2,使用前先检查仪器是否有校验标签,校验有效期是否在校准周期内 3,检查仪器结构部件是否完整,试验台上干净无杂物 4,硬度计各部件如下图
升降螺杆
试验台物镜升降旋轮
转塔
压头
启动载荷按键
调整载荷旋钮
硬度计开关软件图标
5,软件界面如下图
四、注意事项
1,仪器对测量产品施加压力时不可对机器和软件进行操作,以免损坏仪器
2,须是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仪器
制作:批准:
菜单栏区
影像区
测定值显示
设置区
操作区
载荷机器与软件显示数值要一致
维氏硬度计日常保养、点检记录表
备注:
√表示正常
×表示异常
∆表示休息
日期: 年 月
审核:
表单编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目的:
为正确使用仪器,避免因不当使用导致仪器损坏,确保仪器使用寿命及测试准确度。

二.范围:
用于测量厂内冲压板材(铜板,不锈钢片,铁片等)之硬度。

三.权责:
1.仪校人员负责操作指导书制定。

2.相关测试人员负责仪器保养与维护。

3.测试人员必须为接受过相关仪器操作培训合格之品保课人员。

四.硬度计实物图:
五.操作流程:
1. 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亮,大约5秒左右自动进入主页面,此时会显示相关数值。

2. 开机后的设置如与你的实验条件不符,请按[OK]键进入选择菜单设置所需实验条件,按[OK]键和上下方向键选择所需设置,确认按[OK]键,设置完成返回主页面按[START]即可。

3. 将被测物品放置工作台,转动防护罩,根据需要选择20或40倍物镜处于被测物品位置,眼睛接近目镜观察,转动升降手轮调节上下,直至测试物品表面成像清晰,聚焦过程结束。

4. 将防护罩逆时针转动,使压头处于被测物品位置,按[START]键开始加荷,同时屏幕下方滚动条开始填充,直到仪器发出嘟的声音,表示加/卸荷结束。

5. 将防护罩顺时针转动,使物镜处于测试物品位置,从目镜观察压痕成像,调节升降手轮,直至压痕成像清晰为止。

转动目镜两边的鼓轮,使两条刻线内侧无限接近,按下[CLR]键,零位确定完成。

6. 反向转动目镜两边鼓轮,两刻线逐渐分开,转动左鼓轮,使左刻线内侧与压痕左边缘相切。

转动右鼓轮,使右刻线内侧与压痕右边缘像切,按下按钮,D1测量完成。

7. 将目镜转动90°,转动鼓轮,使下刻线内测与压痕下边的边缘相切,转动测量鼓轮,使上刻线内测与压痕上边缘相切,按下按钮,D2测量完成。

仪器自动计算硬度值并显示,本次测试完成。

六.注意事项:
1. 测试前需先用标准块校正仪器精度是否有偏差,确认OK 方可执行测试。

2. 不定期对压头实施清洁,可用脱脂棉或擦镜纸沾上酒精小心擦拭,保持压头干净。

3. 保持工作台洁净,未使用时喷注防锈油,以免生锈影响测试精度,升降轴随时保持润滑状态。

4. 根据测试材料对照合适试验力调整砝码手轮,选择适合的试验力级数,确保测试之准确性。

5. 材料硬度详情参考(常用材质硬度参考标准)。

6. 选择使用物镜倍率时需按[ZOOM]物镜切换键,直至与使用物镜之倍率对应。

(20或40倍)七.试验力级数与试验力对照:
试验力级数: ( 0.098 0.245 0.49 0.98 1.96 2.94 4.9 9.8 N;
试验力: ( 10 25 50 100 200 300 500 1000 gf (克力
* 备注:《铜材、铝材一般选择200或300试验力,不锈钢、铁片一般选择500或1000试验力》八.显示屏面板(按键)说明:
(1)[SAVE]-储存键:储存测试数据(2)[ZOOM]-物镜切换键:切换物镜倍率(3)[DEL]-删除键:删除测试数据(4)[L+]-光源增亮键:增加光源亮度(5)[L-]-光源减弱键:减弱光源亮度(6)[CLR]-对零键:用于两移动刻线置零(7)[START]-加荷键:用于施加试验力
(8)[OK]-确认键:进入参数选择界面,选择参数后按此键确认并退出(9)[← → ↑↓]-方向键:在菜单下进行选择,以及参数值递增/递减操作
发行单位:品保部2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