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课件
运动解剖学(第三版)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与应用

向心工作
离心工作
(三)肌肉工作的性质
2.静力性工作 • 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矩,只足以平衡阻力矩,使环节保持
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没有明显的变化,此类工作称为静力性 工作(亦称等长收缩)。静力性工作又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 作和固定工作。 •(1)支持工作:支持工作是指位于关节基本轴同一侧的肌肉保 持持续性收缩,以平衡阻力矩,使相应环节保持静止姿势。 •(2)加固工作:在悬垂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以对抗外力牵拉而产生的关节分离作用。 •(3)固定工作:在支撑状态下,位于关节两侧的肌肉共同持续 收缩,起稳固关节的作用。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
(四)杠杆原理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
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1)利用杠杆省力 (2)利用杠杆获得速度 (3)利用杠杆训练力量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提铃时杠铃贴近身体上升缩短阻力臂,省力
3. 体育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工作条 工作性质 件
脊柱 髋关节 膝关节
屈
方向同(快),M肌+M 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等 下固定 向心工作
外
屈
方向反,M肌>M外
髂腰肌、股直肌等
近固定 向心工作
屈
方向反,M肌>M外
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 近固定 向心工作 腿三头肌等
踝关节
伸
方向反,M肌>M外
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 近固定 向心工作 等
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 腱肌、半膜肌等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等 趾长屈肌、拇长屈肌等
远固定 远固定
远固定
近固定 近固定
上固定 近固定
第六章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讲课文档

保持一定姿势工作。
如肋木悬垂举腿动作中腹肌、骼腰肌所做的工作。
第10页,共65页。
2.加固工作:指位于关节周围的肌肉同时持续收缩,以对抗
关节由于外力牵拉作用而分离的工作。如肋木悬垂时肩、
肘、腕关节周围肌肉所做的工作。
3.固定工作:指关节运动轴两侧相互对抗的肌肉同时持续收
缩,使环节保持固定的工作。如手倒立时,屈肘肌群和伸肘
1.练习的原则
(1) 超负荷原则;
(2) 强度原则;
(3) 频率原则;
(4) 渐进原则
第24页,共65页。
2.练习方法
发展肌肉力量的练习方法甚 多,若以解剖学角度。
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近固定练习与远固定练习
(2)动力性练习与静力性练习 (3)向心收缩练习与离心收缩练
习。
(4)大肌肉力量练习与小肌肉 力量练习。
(一)肛肉力量性练习的解剖学原理原则和方法
肌肉的生理特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一般均表现为肌
肉收 缩——肌肉附着点彼此接近或有接近趋势。
动力性力量:肌肉克服阻力并引起环节运动的能力;
静力性力量:肌肉以持续性收缩,承受或对抗外力作用保
持环节静止不动的能力;
爆发力量:肌肉在一瞬间突然、快速发挥最大收缩能量,并 引起环节快速运动的能力。
第7页,共65页。
1.向心工作(又叫克制 工作)
肌力矩大于阻力矩; 环节朝肌拉力方向运
动;肌肉变短、变粗 (肌腹隆起)、变硬。如 握哑铃弯举中肱二头 肌、肱肌所做的工作 (图6~2),又如仰卧举 腿,腹直肌做向心工 作。
第8页,共65页。
2.离心工作(又叫退让工作)
肌力矩小于阻 力矩;环节朝肌拉 力相反方向运动; 肌肉变长、变细、 变硬。
基础班第9次课-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

徐国栋运动解剖学基础阶段第九次课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华华学长2020.7.27大纲要求成体天体沈体北体历年真题1.环节受力分析法的概念、原理和举例(18上体/20沈体)2.确定原动肌的方法(19上体)3.引体向上动作的解剖学分析(20上体)4.运动环节的名词解释(17天体/18成体)5.仰卧起坐坐起阶段解剖学分析(18天体)6.立定跳远下蹲动作阶段的关节运动与原动肌分析(17沈体)7.引体向上向下阶段的解剖学分析(19沈体)8.引体向上向上阶段的解剖学分析(20沈体)9.体育动作分析的方法及举例(20山体)体育运动动作是人体各环节按一定运动顺序组合而成的运动环节:在人体中,能够绕关节运动轴进行运动的肢体或身体的一部分称为运动环节,简称环节,例如,上臂可绕肩关节的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小腿可绕膝关节的额状轴作屈伸运动等,此时的上臂和小腿就称为运动环节。
环节受力分析法的概念:环节运动分析法是以人体运动器官系统为基础,结合体育动作实际与环节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定性寻找原动肌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就是要寻找动作中的原动肌,为分析体育运动中骨、关节、肌肉的变化规律,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科学训练以及研究肌肉功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环节受力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外力来分析肌力,从而找出原动肌受力包括外力和内力外力---重力、弹力、阻力等(作用于运动环节上)内力---原动肌为克服外力而收缩产生的力一般动作中有三种情况出现:“反同”、“慢反”、“快同”(一)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①肌力大于外力 ②运动环节顺着肌拉力方向运动 ③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可用“反同“二字概括“反“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二)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①肌力小于外力②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反侧③“动作慢”: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方向一致的减速运动用“慢反”概括“慢“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环节运动速度慢“反“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对侧(三)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①肌力补充外力,肌力和外力共同作用②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③“动作快”: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方向一致的加速运动用“快同”概括“快“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环节运动速度快“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的肌肉”是指环节做屈的运动时,原动肌是屈肌;环节做外展运动时,原动肌就是外展肌,依此类推“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对侧的肌肉”是指环节做屈的运动时,原动肌是伸肌;环节做外展运动时,原动肌是内收肌,依此类推反同快同慢反运动环节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反原动肌位于外力方向同侧运动环节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原动肌位于外力方向同侧运动环节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原动肌位于外力方向对侧六字诀分析步骤动力性动作1.动作阶段划分与动作描述2.关节运动及其原动肌分析3.小结与建议静力性动作1.描述动作姿势2. 分析维持动作姿势的原动肌3.小结与建议环节受力分析法关节运动运动肌群原动肌组成肌肉工作条件肌肉工作性质环节受力分析法关节运动运动肌群原动肌组成肌肉工作条件肌肉工作性质1、环节受力分析法填入“反同”、“慢反”、“快同”以及原动肌于关节运动方向的同对侧关系2、运动环节名称与关节运动指由某些运动环节绕关节做某种运动环节受力分析法关节运动运动肌群原动肌组成肌肉工作条件肌肉工作性质3、运动肌群运动环节进行某运动的肌群4、原动肌组成要求每个关节运动方向上尽可能填写两块以上肌肉名称5、肌肉工作条件填入:“近固定”、“远固定”“上固定”、“下固定”、“无固定”6、肌肉工作性质填入: “向心工作”、“离心工作”要求掌握的六大动作分析一、坐位体前屈二、俯卧撑动作三、引体向上动作四、胸前推举动作五、立定跳远动作六、正足背踢足球动作1.动作阶段划分与动作描述从坐位开始,身体上部以髋关节为支点前屈。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06
肌肉损伤与修复
常见肌肉损伤类型及原因
肌肉拉伤
由于过度拉伸或急剧收缩导致肌 肉或肌腱损伤,常见于运动过程
中。
肌肉挫伤
由钝性外力作用于肌肉导致的闭合 性损伤,常见于撞击、跌倒等情况。
肌肉撕裂
肌肉纤维部分或完全断裂,通常由 强烈外力引起,如运动中的猛烈撞 击。
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与机制
01
02
03
急性期
损伤后立即发生,包括止 血、炎症和肿胀等反应。
修复期
损伤后几天至几周内,主 要涉及再生和修复过程, 包括血管生成、纤维母细 胞增殖和胶原合成。
重塑期
损伤后数周至数月内,通 过改建和重塑使受损组织 恢复结构和功能。
运动在肌肉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可以增加局部血液流量,有 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和炎症介质, 同时提供修复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04
平滑肌结构与功能
平滑肌细胞形态与分布
形态
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
内脏器官壁内,如血管、胃肠道、支气管 等
特点
细胞间连接少,收缩时细胞长度缩短,宽 度增加
平滑肌收缩机制及调节
01 收缩机制
依赖于肌浆网内Ca2+的释放和 细胞外Ca2+的内流
02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 节
02 03
横桥摆动
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在肌肉 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 肉缩短。
肌肉舒张
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 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 舒张。
运动解剖学-PPT

下肢带关节图
骨盆
组成:由骶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以及连结 它们的关节(即下肢带关节,包括骶髂关节、 耻骨联合。)和韧带构成。
结构特征:形似拱形结构。两侧的髋骨和 中间的骶骨类似拱形建筑结构的穹窿,两侧 的髋臼架在股骨头上,股骨有如穹窿柱。它 具有既坚固又省材和防震的特点。
骨盆
功能:具有支持人体上身的重量、传递和分散人体负 荷的压力、缓冲震荡、保护腹腔和盆腔内脏器官、肌 肉附着等功能;上连脊柱,下接股骨,活动时可增大 躯干和下肢运动的幅度。
肩关节韧带
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远侧端和桡、尺骨近侧端 的关节面组成。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 节和桡尺近侧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 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由肱 骨小头与桡骨头凹构成;桡尺近侧关节 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肘关节
结构特征:肱尺关节为滑车关节;肱桡关节为 球窝关节,但受尺骨限制不能绕矢状轴运动; 桡尺近侧关节为圆柱关节。三个关节包在一共 同关节囊内,彼此又可独立运动,为典型的复 关节。关节囊前、后薄壁而松弛,有利于屈伸 运动,两侧壁厚而紧张,并有韧带加强。关节 囊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两骨向后脱位, 移向肱骨的后上方。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桡侧 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所有加 固韧带均不附着于桡骨,从而保证了桡骨能绕 垂直轴做回旋运动。
膝关节的组成
膝关节解剖图
膝关节解剖图
踝关节
踝关节(又名距骨小腿关节或距上关节) 组成:由胫骨的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
踝关节面共同形成的叉状关节窝,以及距骨滑车的关 节头构成。
结构特征:属滑车关节。关节囊前后松驰,利于屈 伸运动。两侧有韧带加固,内侧的是三角韧带,可限 制足过度外翻;外侧的三条韧带(前方的距腓前韧带、 中部的跟腓韧带、后方的距腓后韧带),均较薄弱, 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在踝关节 韧带损伤中,以外侧最为常见,尤以距腓前韧带为多
21 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二) 《运动解剖学》课件

股四头肌
远固定 离心工作
小腿 踝关节
伸
M肌 < M外
小腿三头肌、胫 骨后肌
远固定
离心工作
4. 负重深蹲动作小结:
➢ 负重深蹲是发展下肢肌肉力量的常用练习方法。 该动作可以发展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 肌等肌群的力量。
➢ 完成蹲起的角度可以依据各个专项动作结构的 要求而确定,如跑的屈膝角度小,而跳远和篮 球等项目的屈膝角度则稍大。
M肌 > M外 M肌 > M外
腹直肌、腹 外斜肌、腹 下固定
内斜肌
髂腰肌、股 直肌
远固定
向心工作 向心工作
3. 列表分析
(2) 落下阶段
环节 名称
关节
运动 方式
与外力关系
原动肌
肌肉工作 肌肉工作
条件
性质
脊柱 腰骶关节 伸
M肌 < M外
骨盆 髋关节 后倾 M肌 < M外
腹直肌、腹 外斜肌、腹
内斜肌
髂腰肌、股 直肌
应注意,勿忽略击球瞬间跖趾关节与趾关 节屈,放松易挫伤脚趾,让足与下肢浑然 形成一体,击球才会有力。
跆拳道前踢(高腿)右腿动作分析
1. 动作名称和简要描述:
跆拳道前踢(高腿) 侧身朝向击打方向,左右脚前后开
立,左脚在前; 右脚向后蹬地,身体重心前移至左
脚;右脚蹬地顺势屈膝提起,脚面 足趾绷直; 右腿迅速以膝关节为轴把小腿快速 向前上踢出; 踢击目标后右腿迅速放松弹回,落 回顺势站为右势实战姿势。
足趾
跖趾关 节
屈
M肌 > M外
臀大肌
近固定
M肌 > M外 M肌 > M外
股二头肌、半腱 半膜肌
运动解剖学ppt课件完整版

近代运动解剖学
随着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近代运动 解剖学逐渐形成,对人体运动系统的 研究更加深入和细致。
2023
PART 02
骨骼系统
REPORTING
骨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骨膜
覆盖在骨表面的薄膜, 富含血管和神经,对骨 的营养和再生有重要作
用。
骨质
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 为密质和松质,密质坚 硬耐压,松质呈蜂窝状。
生物力学分析法
运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分析人体 运动过程中的力学特征和规律。
运动解剖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运动解剖学
现代运动解剖学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开始对人体 结构进行研究,为运动解剖学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现代运动解剖学得到了迅速发展,研 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更新。
神经系统损伤与运动障碍
脑损伤
如脑卒中、脑外伤等,可能导致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无力、肌 张力异常、运动不协调等。
脊髓损伤
如脊髓炎、脊髓外伤等,可能导致截瘫或四肢瘫,严重影响运动 功能。
周围神经损伤
如臂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等,可能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无 力和感觉障碍。
2023
PART 06
运动系统综合应用
跑步、跳跃、投掷等动作需要骨骼、肌肉和关节 的协调配合。
游泳运动
游泳时,上肢划水、下肢打水以及呼吸换气等动 作需要运动系统的协调。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需要灵活多变的 运动系统支持。
运动系统损伤的综合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加强易伤部位的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急性损伤处理 遵循RICE原则(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及 时就医。
《运动解剖学教案》PPT课件

任课教师:白石 教授
h
1
绪论 细胞与细胞间质
• 课的任务:掌握基本面和基本轴的概念 及相互关系。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h
2
绪论
• 一、 什么叫运动解剖学?
•
运动解剖学是正常人体解剖学的分支,它是在正常人
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
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的机械规律和体育技术动
•
为远侧端 distal
• 挠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挠侧 radial
•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ulnar
•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fibular
•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tibial
• 浅:靠近皮肤的称为浅 superficial
• 深:远离皮肤的为深 profound
h
5
• (三)、人体的基本切面: • 矢状面: • 额状面: • 水平面: • 三面相互垂直。 • (四)、人体的基本轴: • 额状轴: • 矢状轴: • 垂直轴: • 三轴相互垂直。
• 功能:储藏遗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分化、繁 殖。
h
15
本课小结
• 本次课主要讲述了运动解剖学的定义, 学习运动解剖学的目的和任务,运动解剖 学的基本术语;6
•
功能:消化吞噬进入细胞的物质和细菌。
溶 酶 体 电 镜 图
h
13
• (5)、核蛋白体:椭圆型颗粒
•
功能:合成蛋白质。
• (6)、微体;
• (7)、微丝;
• (8)、微管;
• (9)、中心体。
• 包含物:inclusion 无活性物质
h
14
• (三)、细胞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对体育运动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目的
对运动动作解剖学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在 维持人体某种姿势或完成某些动作中,人体各 环节之间的运动规律。
一方面是揭示完成某些动作或维持某—姿势中, 骨、关节、肌肉活动的普遍规律;
另一方面是为了评定所完成的运动动作质量, 鉴别运动技术的合理性,改进体育教学和训练, 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以及促进运动技术水平 的提高。
10
(3)与外力的关系
指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的关系的缩 略形式。
环节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作用在骨环节 上的力虽然多种多样,却可分为两大类:即内 力和外力。
内力:主要是肌肉力量。
外力:是重力、摩擦力、器械弹力、介质 阻力以及他人肌力等。
肌力总是同外力一起作用才引起环节运动 的,所以只有分析环节运动受力矛盾,才能确 定环节运动的原动肌。
快:说明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 运动环节速度快。
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的肌群 为原动肌。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4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
(1) 环节运动速度快
环节运动方向
外力 快速运动
伸
[快-同]
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2/10/2021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2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肌力大于外力
环节运动方向
外力
屈
[反-同]
完成动作的原动肌是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3
2)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同
(1)环节运动速度快,说明有肌力矩补充到外 力矩,环节沿着力矩方向运动,而且运动速度 加快。因此,位于环节运动方向同侧的肌肉是 原动肌,当环节做屈运动时,原动肌是屈肌。 用“快同”表示.
肌力与外力的关系有以下两种情况。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1
1)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说明肌力矩大于外力矩,运动环节顺着肌 肉拉力方向转动,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 的同侧,可用“反同”二字概括。 反:表示环节运动方向与外力作用方向相反。 同:表示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方向的同侧。
上肢主要有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主要有髋关节、膝关节、足关节;
脊柱主要有颈段、腰段。
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屈、伸、外展、内收、旋内、 旋外、水平屈、水平伸、上回旋。下回旋、前伸、 后缩、上提、下降,以及脊柱的侧屈、回旋等。用 以来寻找这些关节转动的原动肌。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的内容
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涉及的内容 有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 经系统等在完成动作中的特点与规律。 但主要是分析人体各部分运动环节之间 的机械 运动规律,即骨、关节、骨骼肌 的运动规律。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上肢动作分析:“前臂弯举”是前臂(桡、尺 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上臂(肱骨)的运动;
“引体向上”是上臂(肱骨)作为运动环节相对 前臂(桡、尺骨)的运动。
因此,分析动作时,首先要考虑运动环节中 身体什么部分或哪部分骨相对哪一关节在运动, 它们叫什么名称。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9
(2)关节运动:指参与运动的各关节名称和各关节 运动术语。如,某关节、节段。考察关节运动,一 般靠观察分析,科研时可用电影机、录像机等仪器 以及某些专门方法,如关节运动光电摄影法等。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3
二、动作分析的步骤
对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的 步骤一般分为4个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4
1.描述身体的姿势
分析一个动作,首先要了解、熟悉动 作的完整过程,遵守体育动作的特点 与规律,符合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动作开始时人体 要进入运动状态时的特征。
例如:立定跳远按动作单位的功能特点可分为: 预备姿势、起跳、腾空、落地四个阶段。
在非周期性动作中,其预备动作为动作的开始 阶段。
在周期性动作中,先将反复出现的动作单位确 定出来,然后再对这个动作单位划分阶段。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7
3、制表
分析在动作的各个阶段中各关节做什么运动, 以及关节结构(如韧带、关节软骨等)在运动中 发生什么变化,对动作起什么作用。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15
(2)环节运动速度慢
说明肌力矩小于外力矩,有部分肌力克服了一 部分外力,运动环节向肌肉拉力相反的方向运动。 因此,原动肌位于环节运动的反面。可以概括为 “慢反”二字,便于记忆。
一、动作分析的内容和目的
体育运动动作是人体各环节按一定运动顺序组 合而成的。
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一段肢体、节 段或绕关节转动的骨。
例如:人体的手是多环节的手,脊柱是由多环 节的椎骨组成,肋骨、头颅以及下颌骨每一部 分都可以活动,均可以称为一个环节。
环节的基本运动形式是转动,也就是骨骼肌收 缩牵引环节以关节轴为支点转动。
推铅球出手动作:手持 铅球于锁骨窝内,人体 成侧向推铅球姿势。
引体向上动作杠铃动作:双手提 杠铃翻腕于胸前,人体 成站立姿势,等等。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6
2.根据关节运动的变化划分动作阶段
在动力性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中,首先应当 将完整连贯的动作还原为若干个动作单位进行 分析。
要进行完整、准确的动作分析,必须要识别 每个动作阶段中各环节的活动情况。在这个基 础上,才能确定关节的活动形式和原动肌的工 作。这是动作分析的核心环节。
通常可采用表格的形式记录有关环节、肌肉 活动的背景材料和分析结论。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8
表格的内容
(1)关节(或环节)名称:指动作阶段中运 动环节的名称 。 通常以相邻关节运动的部位 名称来表示。如:
2/10/2021
体育运动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5
开始姿势的语言尽可能简明扼要,抓住将要运动
的状态特征。
如下肢动作分析:
负重深蹲的开始姿势, 双手握杠铃于肩上。人 体直立,双脚平分与肩 同宽。
肋木悬垂举腿动作:双 手抓杠,直体悬垂。
立定跳远动作:双脚平 分,两臂后摆,下肢三 大关节弯曲。
上肢动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