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10课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
d. 叶子的样子:。
(教师板书: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三、研读第3、4、5自然段,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
2.汇报交流。
师:首先我们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结合插图,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设计意图:有助于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板书
内容
爬山虎的脚
位置 颜色 样子
叶 墙上 嫩红 嫩绿 朝下 均匀 不留一点空隙
茎上 如新叶 细丝 像触角
脚
爬 触、变成、巴住、拉、贴(牢固)课 Nhomakorabea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语。
隙( ) 嫩( ) 舒( ) 茎( )
占( ) 瞧( ) 柄( ) 叠( )
2.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与学生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3.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找准时机恰当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原文及教案【原文】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___________本文作者叶圣陶。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爬山虎的脚》优秀课件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 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 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作者对叶子进 行了连续观察。
嫩红
嫩绿
(课后第一题)
小组互动来讨论
区别“嫩红、嫩绿”和“嫩叶、嫩茎”中“嫩”
的不同意思。
“嫩红、嫩绿”中的“嫩”, 指颜色浅,是浅红、浅绿的意 思;“嫩叶、嫩茎”的“嫩”,指新 生长出来的,新鲜的,跟“老”字相 对,有娇嫩的意思。
hǔ
虎
第二画短横像老虎炯炯有神 的眼睛,这一横下面的横钩就像 老虎尖尖的牙齿。
nèn
嫩
写紧凑,注意笔画之间的穿插 与避让,第十画是点,不能写成撇。
xì
隙
右边上面的“小”,竖钩变成 了短竖。在上下两个“小”字之间, 那条缝隙里,只有日光能透过来, 这个“日”要写得扁一些。
上窄下宽
jīng
wěi
茎萎
qǔ
歌曲
学写字
一起来看看会写字吧!
hǔ
cāo
zhàn
nèn
shùn
虎 操 占 嫩顺
jūn
均
dié
xì
jīng bǐng wěi qiáo
gù
叠 隙 茎柄萎 瞧固
生字归类
虎 操 占嫩 顺 均 叠 隙茎 柄 萎 瞧 固
左右 结构
全包围 结构
上下 结构
半包围 结构
左中右 结构
易写错
再来一起看看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从这些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 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课后第一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很像蜗 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 第1课时(新课改版)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第1课时(新课改版)
教学目标
1.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能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难点
1.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使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教案、课件、教具。
2.学生:课本、文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以“爬山虎的脚”为题,引导学生讨论,唤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二、学习课文(15分钟)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逐段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习生字词(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拼音、意思和用法。
2.学生跟读、造句,加深记忆。
四、朗读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朗读全文,重点执教语音语调。
五、巩固练习(10分钟)
通过填空、选择题等形式,巩固课文内容和生字词。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复述课文内容,默写生字词。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理解。
下节课继续深入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馈
1.学生反馈课堂感受、对本节课的认识。
2.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情况,对下节课做出调整。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本次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
的成绩。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第十课小黄鸭四年级上册语文书小黄鸭是一只非常可爱的鸭子,它的身上覆盖着一层黄色的绒毛,好像穿着一件黄色的连衣裙。
小黄鸭生活在湖边,经常在湖水里嬉戏玩耍。
它的主人是一个小女孩,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都会来湖边喂养小黄鸭。
小黄鸭非常喜欢主人,它会摇摇尾巴,发出欢快的叫声来表示它的喜悦。
一天,小女孩带着小黄鸭去了水族馆。
小黄鸭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奇形怪状的鱼儿,感到非常好奇。
水族馆里有各种各样的鱼类,有红色的金鱼,有斑马纹的热带鱼,还有身上长满锯齿的鳄鱼。
小黄鸭看得入了迷,它欢快地在鱼缸前来回跳跃,好像也想加入到这个奇妙的水族世界中。
小黄鸭还有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可爱的青蛙。
青蛙住在湖边的一片草丛里,它的身上有绿色的斑点,一跳一跳地像是在跳舞。
小黄鸭和青蛙经常一起玩耍,它们会一起在湖水中游泳,一起在草地上追逐。
小黄鸭和青蛙是最好的朋友,它们彼此之间没有距离的限制,总是能在一起玩耍。
小黄鸭非常喜欢下雨天,它觉得雨水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小黄鸭会从湖边大叫一声:“雨来了!雨来了!”然后快乐地朝雨水中奔去。
雨水打在小黄鸭的身上,溅起一朵朵水花,小黄鸭高兴地蹦跳着,就好像自己是雨的舞蹈家。
小黄鸭还有一项特长,那就是唱歌。
每天傍晚的时候,小黄鸭会站在湖边的石头上,用嘹亮的声音唱起歌来。
它的歌声深深地吸引着经过的人们,大家都会驻足聆听小黄鸭的歌声。
小黄鸭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黄鸭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爱心的角色,在它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友爱、快乐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它用自己的方式带给人们欢乐和温暖,成为湖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每个人都喜欢小黄鸭,因为它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快乐的时刻。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小黄鸭,请不要错过,跟它成为朋友吧!和小黄鸭一起玩耍,你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有趣和充实。
小黄鸭会给你带来快乐和温暖,让你感受到友善和爱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向小黄鸭学习,用快乐和爱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故事!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十课结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课文原文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___________本文叶圣陶。
【篇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爬山虎的脚》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嗯嗯四年级上册第10课和11课的词语

嗯嗯四年级上册第10课和11课的词语1、《观潮》奇观农历据说大堤宽阔笼罩人山人海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余波依旧2、《走月亮》柔和灰白色鹅卵石河床新鲜修补庄稼风俗甜香葡萄满意水稻成熟招待传说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豌豆以为按照家庭地位暖洋洋黑暗恐怕丰满等待身份相称虚弱耐心温和玻璃靠近暖和植物愉快想象的确最近兴奋简直曾经实际光彩6、《蝙蝠和雷达》雷达安全蚊子灵巧横七竖八苍蝇研究推进模仿天线无线电波显示驾驶员7、《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世纪现代科学技术意料程度超过神话腾云驾雾神仙愿望幻想纷纷成就形容探索奥秘日益联系紧密精神物质时代适用任何创造不断10、《爬山虎的脚》爬山虎嫩红舒服均匀重叠空隙反面触角弯曲细小痕迹牢固休想11、《蟋蟀的住宅》住宅居住出名不光由于临时功夫随遇而安住址优良并且现成大斤卧室才能专家成果修理平整大体清洁假使工程强有力疲劳重要余下12、《盘古开天地》黑乎乎上升下降精疲力竭倒下血液祖宗奔流不息汗毛茂盛雨露14、《普罗米修斯》人间悲惨情景自从危害得知消息严厉敬佩悄悄归还请求坚定违抗如此很心尖利愤愤不平敢于获得16、《风筝》精心依然幸福凌空奔跑大惊失色踪影垂头丧气17、《麻雀》打猎野物猛烈无可奈何拍打嘴角分明出生绝望尖叫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怪物安然强大力量料到18、《牛和鹅》甚至故意扑打忙乱大概助成昏乱结实汉子可笑无缘无故平白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老虎文艺表演班级露面角色比画期待引起情节排练事到临头危机改变通情达理充分自信提示演技配角紧张等候后台哄堂大笑出场砸锅至今20、《陀螺》冰天雪地否则旋转奋力奋勇重整旗鼓况且兴趣质量得心应手责骂仍然风姿手舞足蹈恨不得挑战然而预料追求摇头晃脑不动声色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严肃若有所思清晰抱负胸怀追问赞叹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疑惑表情忘怀果真非凡正当哭诉亲人原本指望撑腰训斥围观26、《西门豹治邺》管理人烟新娘眼睁睁中心外地人口迎接面如土色求饶收成。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 课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课件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 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细丝
蜗牛触角
触着墙 变成小圆片 巴住墙 拉一把 贴在墙上
爬山虎的脚
叶子 :鲜绿;排列均匀;好看
爬山虎
1.位置、形状、颜色
脚 2.怎么爬 触着墙的
3.两种结果 没触着墙的
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 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 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好看的很”。
ɡù
笔画8画结构全包围牢固 固定 组词 坚固 固若金汤
3.多音字
qū 弯曲 曲折
曲
qǔ 歌曲 曲谱
运用:我们走在弯曲(qū)的小路上,听小 鸟唱着婉转悠扬的歌曲(qǔ)。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本文能分成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 讲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 第二部分(2) 介绍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3-5)介绍爬山虎脚的特点。
爬山虎生长的位置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叶子
精读课文
阅读文章的3、4、5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分 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和描写的?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 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 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 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位置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 76、人生生命贵太相过知短,暂何,用今金 天与 放钱 弃。 了明20天.7.不14一20定.7能.1得42到0.。7.184时。3250分280时年375月分1144日-J星ul期-20二7二.14〇.2二02〇0年七月十四日 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7、勇放气眼通前往方天,堂只,要怯我懦 们通 继往 续地 ,狱 收。 获的20季:35节2就0:3在5前:12方7.。142.02.072.104T2u0e.s7d.1a4y2, 0J.u7ly.1144。, 2020年7月14日星期二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集体备课及二次备课
四年级语文学科主备人:使用人:课题10 幸福是什么第1 课时
备课组成员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自读自悟课文,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2.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并懂得珍惜幸福。
3、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教育。
能把课文演一演。
重点难点1、了解三个牧童对幸福各有怎样的体会,从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2、理解智慧的女儿两次话语中的深刻含义。
3、演课本剧。
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编拟课本剧提纲,黑板简单布景。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通读顺,画出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哪些人物。
搜集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教学方法激情导入法、品读法、朗读法、讲评法。
教学过程一、歌声导入
(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幸福拍手歌》)
师:同学们,我们感到幸福时可以有很多表达的方式,
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幸福是什么》,看
看这个问题能不能从故事中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读题)
二、预习探究
1、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地读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生字读音。
教师巡视,纠正
不当的读书姿势,留意学生的反映。
)
2、利用小黑板,教师教学生字和解释生词。
纠正学生
发音。
三、初读课文
1、我们读了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哪位同学说一说。
(提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和评价。
)
提示: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
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
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
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2、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说说课文的起因
是什么?(提名学生回答)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提示: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3、分析起因
(1)、默读课文起因部分,思考三个牧童是怎么干的?(2)、
指名几个学生说说他们挖小水井的过程。
(3)、他们挖小
水井时心情怎么样?把表现他们心情的语句划出来。
(4)、
读所划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结合上下文说一
说。
提示: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有了成果并且给别人
带来好处。
(5)、朗读课文起因部分,读出他们快乐的心
情。
四、品读体验
1、故事比较长,我们通过读,把文章分成了几部分?谁能
用“课文先讲……再讲……接着讲……最后讲……”把课文
的主要内容讲给大家听。
注意要把话说得简练一点。
学生
讲)
2、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蕴涵着一些
道理,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提示:通过自己的
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
快乐,这就是幸福。
3、让学生默读第一部分内容,划出描写三个牧童挖出清泉
后他们心情的句子。
4、让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思考当那位美丽的姑娘喝了
泉水,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后,孩
5、为了寻找幸福,孩子们都照自己的话去做了。
十年之后,
他们找到幸福了吗?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两部分,仔细体会。
子们的心情怎样?
6、这三个青年为什么会感到幸福?
7、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演一演三个青年重逢的这段故事,
好不好?
9、现在请大家再看一下黑板,大家有没有发现,三个青年
对于幸福的感悟,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劳动)
10、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课文中的一位主人公与大家的感悟
是不谋而合的,是谁?(提示:智慧的女儿)(学生齐读
智慧女儿的话。
)
五、巩固延伸
二次备课
1、对于幸福是什么?你们还有别的理解吗?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照先前你对幸福的理解,两者有没有距离?
2、教师总结
幸福是什么,也许当我能静坐家中,享受着书里的快乐就是一种幸福,它让我快乐,让我心情舒放。
也许当我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就是一种幸福,让我感觉到我还有好朋友在身边。
也许当我全家团圆,和睦生活就是一种幸福,让我拥有一个普通的家园。
也许当我帮助别人,解救他人危难就是一种幸福,只知奉献,不求回报。
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
幸福也没有十全十美,只要我们心存真善美,至少我们可以靠近幸福。
幸福无限,只存心间。
让我们携手自爱,自尊,自强,自信,我们就会常常体验幸福。
让别人得到和拥有幸福,往往就是自己的最大、最长久的幸福。
六、作业:演课本剧《幸福泉》
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靠劳动尽义务有益的)帮助别人有用的养活别人
幸福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