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科学知识
公考真题常识及答案解析

公考真题常识及答案解析公务员考试是我国各级政府机构选拔和任用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综合素质测试、申论和面试等环节。
其中,综合素质测试中涉及到的各种常识问题是考生们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从历年的公考真题中选取一些常识问题,并对答案进行解析。
一、文化相关常识1. 以下哪个名著是中国四大经典小说之一?答案:《红楼梦》解析:《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思考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2. 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答案:中秋节解析: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有吃月饼、赏月等传统习俗,也是家庭团圆的时刻。
二、科学知识常识1. 下列哪个是构成人体最大的器官?答案:皮肤解析: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人体最外层的覆盖物。
它起到了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重要功能。
2. 太阳是哪个星系的一个恒星?答案:银河系解析:太阳是位于银河系中的一个恒星,是地球所在的星系中心。
它是生物在地球上存活的能量来源,并控制着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三、地理相关常识1. 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答案:北京解析: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世界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答案:俄罗斯解析:俄罗斯是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1/8。
它横跨了欧亚两个大洲,拥有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四、法律法规常识1. 以下哪个法律是我国最高法律?答案:宪法解析:宪法是我国最高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权威性。
它对国家机构的设置、权力的运行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基础。
2. 以下哪个法律是我国对治安管理的基本法律?答案:治安管理处罚法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是我国对治安管理的基本法律。
四大名辅全日制教育辅导教案

四大名辅全日制教育辅导教案第一章:语文辅导【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2. 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训练:选取四大名著中的经典片段,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分析文章主题、人物描写、情节发展等。
2. 写作技巧训练:教授写作技巧,如描写方法、情节构建、表达方式等,并布置相关写作练习。
3. 文学作品欣赏:分析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3. 文学作品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提升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二章:数学辅导【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2.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基础知识复习:复习四大名著中的数学知识,如算术、几何、代数等。
2. 解题技巧训练:教授解题技巧,如解方程、解不等式、解几何题等,并布置相关练习题。
3.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逻辑游戏和思维训练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2. 解题指导:提供解题指导,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解题。
3. 逻辑思维训练:提供逻辑思维训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第三章:英语辅导【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和语法水平。
【教学内容】1. 听力训练:播放四大名著相关的英语听力材料,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2. 口语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3. 阅读理解训练:选取四大名著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技巧训练:教授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表达方式等,并布置相关写作练习。
5. 词汇和语法学习:教授四大名著相关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的意义中国中医科学院季巍巍一、概要(一)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二)学习经典著作的意义为什么要学古代的著作?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学是伴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因此,中医的理论知识是日久民心。
相对而言,西医是日新月异的。
中医历经几千年的医学理论,仍然积极地指导着临床诊疗,此为中医之妙。
中医学和西医学也因此而成为完全不同的两个医学体系。
在中医学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医家和著作,只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才能在今天仍被称作经典。
因此,学习中医的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认真的研讨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能够对中医的四部经典著作有更全面的认识,在临床运用方面能有新的领悟和提高。
总之,学习古人的著作的意义在于,在古代著作的指导下,使中医学呈现出如今日渐辉煌的发展。
二、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的四大经典指的是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和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的著作,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有着巨大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
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
同时,有学者认为,除了以上四大名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神农本草经》亦是四大名著,实际上并无冲突。
本节课以目前高等教育教材推荐的四部书作为经典著作进行讲解。
(一)《黄帝内经》1. 《黄帝内经》概述《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中医界中尊奉的基础理论主要从《黄帝内经》中提炼发展而成。
而且当代医学科学的某些研究课题,比如生命科学、气功理论、经络的实质、医学心理学、气象学等,也或多或少得从《黄帝内经》的论述中获得新的发现和启发。
《内经》共包括《素问》九卷和《灵枢》九卷。
医学四大名著简单介绍

医学四大名著简单介绍
方舟子·张仲景全集是中国传统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内科学、养生、药物等多个学科的学术基础教科书。
该书由方舟子·张仲景撰写,共载《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内经素商》四部,广受读者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医学四大名著”。
《黄帝内经》,系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又称《灵枢·素问、素商·灵枢》等,是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之一。
尤其是简易灵枢,是黄帝内经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全部精华就是“灵枢”,收录了老子关于五脏病理概念,等共2234条之多。
《伤寒论》则是有关内科学的经典之一,作者张仲景解释了伤寒症状及其处理方法,体现出他在观察病人、进行诊疗、使用药物等方面的医学理论及技能,长期以来一直被用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影响了后世的医学发展。
《金匮要略》,是以服药来治病的介绍,以《黄帝内经》文本为核心,结合张仲景的实践,并且结合中国文化,反映出他的观点与技术,是研究药物科学的基础之一,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中药学的发展和彰显中医药精神的思想内容,被誉为药学史上的经典。
《内经素商》,是中国历史上收录最多的一部医学经典,它以《黄帝内经》为基础,收录了620种中药知识,以治病的经典为主,涉及诊断、治疗、调理、调养、验方等,是古代中医学的宝贵财富,是古今中外药物知识及应用方法的集大成者,是历代医学家学习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总而言之,方舟子·张仲景全集被誉为“医学四大名著”,是古代中医医学及药学发展的完美结晶之作,是中国古药神器,非常贴近实践,为中国医学及药物学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高中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的详细阐述:一、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初期,纸作为书写材料已初现雏形,但质地粗糙,难以普及。
东汉时期,蔡伦凭借其智慧,对造纸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进,创制出质地优良、价格低廉的“蔡侯纸”,这一发明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被誉为书写材料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印刷术:隋唐之际,雕版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书籍复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至北宋,毕昇更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创举不仅大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极大地降低了印刷成本,加速了文化的传播与知识的普及,对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火药:唐代,中国炼丹家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意外发现了火药,这一发现最初被用于娱乐和庆典,但很快便应用于军事领域,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唐末至宋,火药武器逐渐成熟,并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至欧洲,对欧洲的社会变革和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助力了欧洲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的胜利。
指南针: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了“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原型。
至北宋时期,指南针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领域,极大地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发展,为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奠定了技术基础。
2.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观测与研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系统的记录闻名于世。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不仅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的《石氏星表》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之一,展现了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对星辰运行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观测。
唐代僧一行主持的子午线实测,以及元代郭守敬创制的“简仪”和编定的《授时历》,均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在观测仪器、历法编制等方面的卓越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3.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以其独特的体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称于世。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名著”中医基础理论,是学习中医学的⼊门课程,其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科学和⽂化背景。
中医基础理论,以其独精的原理和祛则,客观地概括了⼈体⽣命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养⽣及预防疾病的基本规律,⽽且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
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是科学的知识体系。
它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融汇了⾃然、社会、⽣物、⼼理等多⽅⾯的知识和学说,以⼈体⽣命活动及其病理变化为其整体观察与调控对象,表现了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从整体上动态,综合地研究疾病过程中的证候及证候的运动变化规律及原理,对⼈体⽣命活动、病理变化的调控原则和⽅法等。
中医基础理论所体现的思维⽅式,具有不注重物质实质,⽽从整体,联系、运动的观念出发,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特征。
这与西⽅现代医学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有着根本区别。
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先秦秦汉时期所出现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医学经典著作,这些著作通常称作“四部经典”。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的年代,⼀般认为从春秋战国开始,可能⾄汉代才完成。
所以,此书⾮出⾃⼀时⼀⼈之⼿,是众多医学家的论著⼏经修纂⽽成。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临床经验,井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学、历算学、⽣物学,地理学、⼈类学、⼼理学、逻辑学及古代哲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成就,确⽴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创⽴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从⽽成为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它标志着中医学进⼊了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
这⼀理论体系⾄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
《黄帝内经》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阐发医学基本理论,它论述的阴阳五⾏学说是与医学内容相结合的,所以《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五⾏学说实际上巳成为医学理论的⼀个组成部分。
另⼀⽅⾯,《黄帝内经》⼜借助医学知识,对阴阳.五⾏、⽓、天⼈关系和形神关系等进⾏了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理论。
外国科学技术四大名著排行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8 次)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8 次) 科学革命的结构( 6 次)
科学史( 5 次)
血液循环论( 5 次) 几何原本( 4 次)
科学的社会功能( 3 次)
人类的由来( 生命的科学( 生命是什么(
2 次) 2 次) 2 次)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 2 次)
《条件反射:大脑皮层生理活动研究》
(俄苏)巴甫洛夫( 1849~ 1946)
上海文通书局 1953 年版,戈绍龙译,书名译为《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 。
生理学专著。作者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的创始人。
由于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杰出成就,获 1904 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本书是
巴甫洛夫及其同事和学生 20 余年研究大脑两半球机能工作的总结。 共 23 讲,前附第 1、 2、
自然界的进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实现的。归纳出进化论的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人是由猿变来的学说动摇了“上帝创世说”
,当时
遭到了教会的猛烈攻击。但攻击和诋毁无法湮没《物种起源》的价值,查尔斯・艾尔仁德的
话可以作为总结: “达尔文的著作对人类的思想发展诸方面,特别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
了《生命的科学》 。 《生命是什么》
(奥地利)薛定谔( 1887~ 1961) 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因建立描述电子和其他亚原子粒子的运动状
态的波动方程,和狄喇克共获 193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他不仅在物理学上卓 有建树, 而且多才多艺, 精通所有西方文化中的哲学和文学, 给儿童们写的科普读物是同类 作品中的佼佼者, 研究过古希腊的科学和哲学。 薛定谔几乎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所有分支都 作出过重大贡献。
中国四大知识大全和十大知识

中国四大知识大全和十大知识
中国四大知识大全主要指的是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这四部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被广泛传播和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品。
十大知识的范畴较为广泛,可能涵盖政治、历史、经济、科学、文学、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
根据个人观点和兴趣的不同,十大知识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十大知识的示例:
1. 历史常识: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经济学:涵盖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际贸易、金融等经济学基础知识。
3. 政治科学:研究政府、政治组织、政治制度等的学科,了解政治运作的基本原理。
4. 科学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5. 文学艺术:了解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基本概念、流派和代表作品。
6. 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科学,了解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7.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现象的学科,了解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
8. 体育运动: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巧,关注体育赛事和运动健康。
9. 地理知识:了解地球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
10. 文化艺术:包括传统文化、艺术品欣赏、音乐、舞蹈和戏剧等。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知识领域是广泛多样的,每个人的十大知识可能因个人兴趣和学科专长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名著中的科学知识
内容简介
《四大名著中的科学》为读者打开的是一个奇妙的自然世界。
它以名著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精彩开篇,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明快口味、以娓娓道来的酣畅笔墨向读者逐一介绍与我们生活习习相关的天文、地理、历史、科技、医药、自然等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使读者在重温名著的快慰中,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
作者简介
隋国庆,男,1956年10月生,湖南岳阳人。
大学本科毕业,加拿大美洲金融研究院研修生,国家一级作家,特级教师,科普作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作家。
现任湖南省政协委员,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湖南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常委、岳阳市主委,中国龙舟协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岳阳市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岳阳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名誉理事长。
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共出版科普著作260多本,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普作品6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
目录
总序
盘古开天地,天地究竟是怎样起源的
孕育孙悟空的仙石,为何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
孙悟空能从石头里面生出来吗?
花果山,水帘洞:人类祖先生活方式的展示
天罡数与地煞数,“36”与“72”两个神秘数字的来历
孙悟空的腾云之法与现代航天技术
孙悟空龙宫索宝,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弼马温”与“避马瘟”
孙悟空的毫毛为何能变成小猴子?
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与现代遥感技术
从二郎真君战孙悟空谈生态系统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真有“唐僧取经”这回事吗?
紧箍儿是用什么金属做成的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野生动物的保护神
流沙河的来历
孙悟空装天的奥秘
通天河上结坚冰,河怪的气象战争
妖魔点化楼阁,海市蜃楼的形成
世上真有女儿国吗?
观音菩萨为何推荐昴日星官降女怪?
昴日星官,是中国籍还是印度籍
龙舟应吊泪罗江,汨罗江与龙舟的起源
真假美猴王,人类能不能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人火焰山的真相
万圣公主做贼:灵芝草真有那么神奇吗?
孙悟空请荡魔天尊为何要到武当山?
朱紫国民俗中的科学
赛太岁的紫金铃:沙尘暴的危害
从濯垢泉谈温泉的形成
世上真有“瞌睡虫”吗?
嫦娥和玉兔的家是什么样子?
地动山摇是何因?
关云长为何舞得动青龙偃月刀
曹操巧借梅林振军心
“的卢”为什么能跃过檀溪?
诸葛亮隆中论天下的法宝
孔明借箭靠大雾
诸葛亮为何能借来东风?
诸葛亮观天测风的本领从何而来?
赤壁战场今在何处?
从关云长刮骨疗毒谈麻醉术的发明
秦宓问张温,天外究竟有什么?
诸葛亮南征遇“毒泉”之险
诸葛亮火烧蛮兵中火药的来历
“木牛流马”的发明
司马懿观天文,星星坠落与死人有关吗?
人类瘟疫来自何方?
史进文身,百害而无一利
从杨志卖刀谈古代“宝刀”的炼制
吴用智取生辰纲,蒙汗药从何而来
武松为什么能打死大老虎?
勿学武松打老虎
武松两兄弟为何一高一矮?
从神行太保的神行术谈自行车与汽车的发明宋江梦九天玄女,人做梦的秘密
李逵沂岭杀四虎,虎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李逵斧劈罗真人,多彩的血色
《水浒传》为何刚好108位好汉?
李逵发怒时为什么会毛须倒竖?
水银为什么会使卢俊义中毒而亡?
水泊梁山真有其地吗?
又要女娲来补天
“红绡帐里卧鸳鸯”,鸳鸯真是爱情的象征吗?气血双补的人参养荣丸
莫把林黛玉的娇柔纤弱誉为美
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谈性梦的形成
薛宝钗巧用香疗法
恋风流玩童变态,同性恋及其治疗方法
贾府省亲修大观园,大观园的原型在何方?
林黛玉的体香是怎样产生的
袭人患病缘何吃米汤?
从贾宝玉擦牙谈古人的护齿方法
灯谜,一种喜闻乐见的智力游戏
林黛玉爱哭,也有益健康
林黛玉中暑是何因?
王熙风银箸试菜毒,能试出来吗?
贾宝玉献胭脂,古代妇女的化妆品
贾宝玉用药唯谨慎
贾敬之死是何因?
林黛玉的不足之症是何症?
贾元春为何英年早逝?
薛宝钗能够嫁给贾宝玉吗?
贾母为何会“回光返照”?
秦可卿患病,心病还需心药医
后记
书摘
盘古开天地,天地究竟是怎样起源的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面对着浩瀚的天空,无垠的宇宙,从那遥远的古代,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满了丰富的遐想,对天地的起源,更是作出了种种猜测。
《西游记》一开始就讲天地的起源。
“诗日: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
《西游记》的这首开篇诗是说,天地是盘古开辟的。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古代对天地起源认识的一个神话故事。
古书记载,最初,天地混沌未开,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在其中。
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和地分
开了,阳清之物上升为天(民间至今有蛋清上升为天之说),阴浊之物下沉为地(民间至今有蛋黄为地之说)。
盘古在天和地的中间,一日变九次(“九”是虚数,意思是多),神奇超过天,能力超过地。
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一日长一丈。
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已经很高了,地已经很厚了,盘古身材也很长了。
等到盘古死的时候,他的头化为了四岳,眼睛化为了太阳、月亮。
身上的血液脂膏变成了江与海,身上的汗毛和头发变成了草木。
……
媒体评论
以名著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为线索,介绍其自然科学知识,使读者既能重温名著的内容,深刻理解其含义,又可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科协主席何继善这是一部别具创意、让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科普作品。
首先,其选题就表现出独特的创意和眼界。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在我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科普的形式对其所含有的自然科学进行解读,就笔者的见闻所及,这应该是第一次。
——文学评论家余三定这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自然科学的一部极具权威性的著作。
著述中,共选取了“四大名著”中近乎l50种自然科学知识,或用现代科技诠释古代幻想,或用自然规律注解神话传说,或用科学现象化解种种迷惑,上至天文科学,下至地理知识;小至饮食技巧,大至航天科技。
——文学评论家谢作文《四大名著中的科学》为读者打开的是一个奇妙的自然世界。
它以名著中的一些故事和情节精彩开篇,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明快口昧、以娓娓道来的酣畅笔墨向读者逐一介绍与我们生活习习相关的天文、地理、历史、科技、医药、自然等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使读者在重温名著的快慰中,得到科学知识的熏陶。
——著名作家阮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