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17 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课件1

合集下载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粤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土壤》1、《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等。

4、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5.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2、《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2、土壤中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殊质)等。

3、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城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3、《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4、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5、沙质土宜种生长期短,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好的作物,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6、粘质土宜种生长期长,需肥量大的作物,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7、壤土土质松细适中,春季升温校慢,保水保肥较好,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4、《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2、最适合做陶器的是(黏质土),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许多工艺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

3、因为红砖的制作原料是(黏质土),使用红砖就避免不了大量地消耗土地。

粘土属于耕地,为了保护珍稀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

5、《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2、黑土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平原;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黄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紫土主要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四川盆地是紫土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

3.(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粤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食物的消化》教学课件

粤教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食物的消化》教学课件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第7课 食物的消化
第二单元 消化和呼吸
米饭的味道
米饭在口腔中的变化
• 取一小勺米饭,放进 嘴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咀嚼。
• 感受米饭在口腔中的 变化。
• 思考口腔在食物消化 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 用。
我的发现
• 米饭进入口腔 • 牙齿进行切碎 • 舌头帮助搅拌 • 味道逐渐变甜
新的发现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 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 官。
• 营养物质被小肠和大 肠吸收。
• 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 成粪便,并由肛门排 出体外。
实践活动
• A. 描述一个消化 器官
• B. 指出这个消化 器官所在的位置
• 科学
• 牙齿咀嚼食物,舌头 搅拌食物,唾液腺分 泌唾液,唾液使食物 中的一小部分淀粉初 步被分解为麦芽糖。
• 米饭中含有淀粉,会 被唾液初步分解为麦
保持口腔卫生有什么意义?
• 吃饭细嚼慢咽,能更 好地减轻其他消化器 官的负担。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 观察人体消化过程示 意图。
• 了解人体有哪些消化 器官及其所处的位置 。
人体的消化器官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认识人体消化器官
• 找出人体的消化器官 ,并描述消化器官的 特征。
• 根据示意图中的位置 在身体模型中进行安 装。
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 阅读“人体消化过程 示意图”。
• 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 。并进行描述。
• 利用咀嚼、蠕动、分 解、吸收、残渣、排 出等关键词进行表达 ,并做记录。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名师新编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名师新编教案+教学设计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第1单元土壤1 身边的土壤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知道身边哪些地方有土壤的存在。

2.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进行交流。

4.通过举例观察、发现总结,进而能够准确的表达土壤的重要性.5.使学生认识到土壤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激发爱护土地资源的情感。

6.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会从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存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认识土壤的重要性。

认识土壤一种重要的资源。

难点:认识到土壤是一种资源,树立爱护土壤的意识。

教学用具为学生准备:土壤记录单、土壤样本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展示图片,聚焦问题。

讲述:林林去萌萌家玩,看见萌萌家阳台的花盆里种植了一盆小西红柿,特别喜欢,萌萌说她家还有种子,她们可以再种植一盆送给林林。

于是她们找到了种子、花盆和小铲子。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样能种植西红柿吗?还缺少什么呢?预设:土壤。

过渡: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土壤。

二、新知讲解(一)知识点一:哪里有土壤展示:展示土壤。

提问:哪里能找到土壤呢?预设:小河边,公园里……。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向身边的小伙伴介绍哪里能找到土壤。

教师活动:学生边介绍,教师边展示土壤,帮助学生清晰的认识土壤。

展示:展示卡片信息。

提示:引导学生做好有关土壤的记录。

填写相关的信息。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哪里有土壤了,其实土壤是一种很宝贵的资源,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个学习环节。

(二)知识点二:土壤资源讲述: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家等各种植物。

展示:展示树林。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树木的根都长在土壤里。

展示:展示花生和水稻的图片。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docx

新教材粤教粤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教学设计2. 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3. 引领学生交流展示:我们从哪里找到 的土壤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图片,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土壤存在于很多地方。

4.引领学生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的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卡片二.土壤资源1. 老师介绍: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 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 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

2. 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 出示树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土壤 考,交流表达促 3.展示自我:使学生打开思 (1)我在玉米地里发现了 维,让学习更深 土壤入(2)我在树林里发现的土壤让学生在做中集 (3)我从小河边到小河底 中精力,在展示 发现都有土壤中获得自信、自 (4)我见过盖房子的过 豪感程,房子底下有土壤分类观察,更深4.做一做,展示交流: 入的体会土壤的重要性。

Wffl«na 小挪®鼓励学生看图说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1.感受土壤存在的广泛性,看图说话,让学 逐步知道土壤是随处存在生进一步知道土的壤对生物生长的2.说一说,观察土壤中各种重要性,进而逐生长的生物逐步感受土壤步理解我们人类的重要性的生活中衣食住(1)大树的根长在土壤行都与土壤有关 里,大树才能生长(2)我们发现了我们吃的 多联系生活,联 玉米是长在土壤里的,小系身边的事物,麦也是在土壤里发芽的,让学生意识到我土壤是他们的生长环境们学的是身边科(3)图片中我们发现是谷学,知识来源于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因此土壤使我们食物来源的基础。

(5)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总结: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的关系(6)供我们欣赏的花卉是长在哪里呢?子,也就是我们吃的小米,也是在土壤里长起来的,水稻虽然是长在水里的,其实水的下面也是肥沃的土壤(4)我们发现图中是土豆、胡萝卜、卷心菜、黄瓜,他们也是长在土壤里我们发现了土壤里能长出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5)观察图片,答出这是棉花,七嘴八舌说出自己知道:棉花可以防线,我们穿的棉线衣服就是用它们制作的,棉花籽还可以榨油吃(6)联系生活发现花盆里也是土壤(7)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出图中是土胚房和没有铺设柏油的泥泞路3.采集土壤、观察、记录记住老师的提示:接触土壤后要洗手展示交流:(7)不仅如此,下面这两幅图片也是土壤的功劳总结:从以上大家观察讨论发现土壤是生活将主动权还给学生,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教师及时给与鼓励和补充,增加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科学性(3)出示谷子和水稻的图片(4)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发现的内容是什么?(1): 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田野里-一.哪里有土堵-小河边房子底部 大树的生长-二.土壤资源-植物生长在土ta 里还有其它生物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身边的土«1. 观察手中的土壤,小组内交流,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2. 小组合作,准备实验(1)展示准备的用品:土壤、烧杯、水、木棒(2) 做一做,观察发现: 将土块小心的放入盛水的烧 杯中,观察发现了:有气泡 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 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说明了土壤中有空气、沙砾(3) 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用木棒将烧杯中的土壤搅 动,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长 时间静置,观察发现:漂浮 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中 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 上面的应该是黏土层,用小 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感到 黏滑、细腻;下面的土壤颗 粒大,有许多的石子沉积, 是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 粗。

粤教版科三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粤教版科三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第一单元土壤第1课身边的土壤1.哪里有土壤:山坡,田野,河边,公园......2.到处都有土壤,土壤分布广泛。

3.地球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又好像是地球的皮肤。

4.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土壤是动植物生长的基础。

第2课土壤的组成1.将土块儿放入水杯中,会看到气泡从土壤中冒出: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空气。

通过实验我发现:土壤中不仅有水空气,还有石块,沙粒,黏粒,腐植质等多种物质。

2.根据大小颗粒含量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

3.使用沉降法将土壤分开。

4.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质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质土。

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第3课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3.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小麦适合生长在壤土中,水稻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第4课.百变的土壤。

1.泥碗的制作材料:土壤,水,拉胚机。

(泥碗是用黏质土制的)。

2.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做建筑材料?答:1.制造需要大量的黏土,会让土壤资源大量减少。

2.烧制会放出一氧化硫和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3.百变的土壤学习收获:土壤可以用来捏泥人、做陶瓷、砖块儿等有千变万化;二土壤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它。

第5课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不同地区的土壤颜色差别很大。

有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紫土地等。

2.地球的皮肤——土壤。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据估算形成一米厚的土壤需要上万年的时间。

3.土壤主要由矿物质,水,空气,有机质等组成。

4.土壤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来源。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第6课我们需要食物1.我们为什么需要食物呢?答:为人的身体生长和发育提供营养,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知识点(1)讲解学习

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知识点(1)讲解学习

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知识点(1)讲解学习三年级下册科学粤教版知识点(1)第一单元土壤一、《身边的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壤。

2、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上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如(蚂蚱、蟋蟀、蚯蚓)和腐烂的树叶。

接触土壤后注意洗手。

二、《土壤的组成》1、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土壤中有(水、空气、沙、黏土、腐殊质)等。

2、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三、《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成果实。

2、(沙质土)更适合种花生,因为它更疏松。

水稻适合种植在(黏质土)中。

3、不同土壤的(疏松程度)不同,它们在保水、透气、保肥等方面的特性也不同。

沙质土壤土黏质土颗粒大小大一般小疏松程度松一般紧保水性差一般好渗水性好一般差保肥性差一般好4、植物的生长一般都离不开(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

5、沙质土宜种如薯类、花生、芝麻、西瓜等作物。

6、粘质土宜种如水稻、小麦、高粱、玉米、豆类等。

7、壤土适宜种植各种农作物。

四、《百变的土壤》1、土是常见的(天然材料),用途广泛,人们常以土为原料制作器物,例如陶器、瓷器等。

2、最适合做陶器的是(黏质土),除了陶瓷,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是以土为原料制成的如(红砖)。

3、为什么我国很多地方禁用红砖?因为红砖是用土烧制而成的,使用红砖会消耗大量土地。

黏土属于耕地,为了保护珍稀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所以,我国很多地方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

五、《网上学习:土壤的颜色》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多样,土壤颜色也很(丰富)。

我们河南省土壤多是(黄色)的。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表层,就像地球的“皮肤”,但这层“皮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间。

据估算,形成1米厚的土壤,要上万年的时间。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粤教粤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第一课身边的土壤1、土壤存在于田野里、马路底下、房子底下、小河边等地方.2、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土壤土生长着树木、庄稼等各种植物。

3、我们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土壤是我们的生存的基本。

4、不仅植物的生长在土壤中,还有很多的其它生物存在于土壤中。

5、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虫子的卵、冬眠的虫子、昆虫的尸体等.6、土壤是我们身边的常见的物质。

拓展知识:1、我们身边普遍存在土壤,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土壤。

2、土壤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那部分疏松的表层,是许多动物和植物生活的家。

3、土壤中生活着狐狸、蜘蛛、蜈蚣、野兔、田鼠等动物,也生活着月季、玫瑰、大豆、番茄等植物。

第二课土壤的组成1、土壤是植物生长的沃土,土壤里有大有小的颗位,把一些水倒入装有土壤的杯子,可以把小小的颗粒分开。

2、土壤是由多种物资组成的,分别是沙砾、黏土、沙、空气、水、腐殖质等。

(土壤是由土壤颗粒(矿物资〉、动植物残体(腐殖物)、水、空气等组成〉3、把小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沙砾等。

4、在烧杯中加半杯水,放入一些土壤进行观察,然后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上面的是黏土层,秘滑、细腻;中间的土壤颗粒小,是沙层;下面的土壤颗粒大,有许多石于沉积,上沙砾层,越到底下颗粒越粗。

5、另取一个烧杯,放入一些土壤,盖上盖子,将其放在阳光下晒一晒,发现烧杯盖上有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6、根据大小颗粒含量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壤土和黏质土三类。

7、沙粒含量较多的是沙土;沙粒、粉粒、黏粒含量差不多的是壤土;黏粒含量较多的是黏土。

8、在种花生的地里找到了沙质土;大树底下的地里找到了黏土;在种玉米的地里找到了壤土。

第三课土壤与植物1、花生是一种地上开花、公开成效的植物。

花落后长出的果针要伸入土壤中才能形功效实.2、沙质土非常疏松,最适合种植花生。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同步配套教案(全册)

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哪里有土壤1.土壤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出示土壤的图片2.提问:从哪里可以找到土壤呢?3.引领学生交流展示:我们从哪里找到的土壤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图片,帮助更多的学生认识土壤存在于很多地方。

4.引领学生做好记录,填写相关的观察信息。

出示信息卡片二.土壤资源1.老师介绍:土壤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资源。

在我们地球上有29%的是陆地,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

2.土壤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是植物生长必须的条件之一(1)出示树林,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到了什么?3.展示自我:(1)我在玉米地里发现了土壤(2)我在树林里发现的土壤(3)我从小河边到小河底发现都有土壤(4)我见过盖房子的过程,房子底下有土壤......4.做一做,展示交流:1.感受土壤存在的广泛性,逐步知道土壤是随处存在的2.说一说,观察土壤中各种生长的生物逐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1)大树的根长在土壤里,大树才能生长(2)我们发现了我们吃的玉米是长在土壤里的,小麦也是在土壤里发芽的,土壤是他们的生长环境(3)出示谷子和水稻的图片(4)出示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总结:从刚才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因此土壤使我们食物来源的基础。

(5)出示图片,提问:你认识这种植物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处吗?总结:土壤与我们的穿衣有直接的关系(6)供我们欣赏的花卉是长在哪里呢?(7)不仅如此,下面这两幅图片也是土壤的功劳总结:从以上大家观察讨论发现土壤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可见它和水一样重要,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的关系。

3.采集土壤、观察、记录记住老师的提示:接触土壤后要洗手展示交流:发现的内容是什么?(1):土壤里有腐烂的树叶(2)土壤里发现了虫子的尸体(3)还发现了,有虫子的卵,还有冬眠的虫子......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设计活动1:土壤的主要成分1.出示图片土壤是有多种物质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进行实验
二、讲授新课
淀粉的检测计划 材料 方法 现象 结论
淀粉的检验
二、讲授新课
淀粉的检验
二、讲授新课
再见
粤教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讲授新课
橘子皮也 含有脂肪吧?
(三)制定计划
二、讲授新课
脂肪的检测计划 材料 方法 现象 结论
(三)制定计划
二、讲授新课
材料 方法
现象 结论
脂肪的检测计划
芝麻、白纸、小木棒
把芝麻放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 用小木棒按压。
(四)进行实验
二、讲授新课
(四)进行实验
二、讲授新课
植物的哪些 器官贮藏着淀粉?
第3单元 植物的身体
17 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一、导入新课
芝麻油真香啊!
芝麻里 真的有油吗?
(一)解剖桃子
二、讲授新课
植物体内贮藏着许多营 养物质,如脂肪、淀粉和蛋 白质等,以供植物生长、繁 殖所需。
二、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
植物体内的脂肪贮藏在哪些器官中?
(一)提出问题
二、讲授新课
(二)作出猜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