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3 课 中华祖先的传说中图版巩固辅导四十六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七年级上

生产力 发展
产
出现剩余
产生贫
生
产品
富分化 阶
级
早期奴隶主 早期奴隶
阶级
国
矛盾
家
不可
产
调和
生
学习任务二
阅读教材第17页的内容,完成表格。
遗址位置 山西襄汾
距今时间 约4300—4000年
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宫城内有多处高等 古城情况 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红山文化 (玉器、祭坛、神庙) 距今约5500—5000年
(3)河以姆中渡原文为化核心。 ((4)水距稻自今、成约养体70蚕0系缫0年。丝)
龙山文化(蛋壳陶) 距今约4500—3800年
((距5玉今)器约多良、53渚元祭0文0一坛—化、体43神0。0庙出年)了距各今具5特00色0年的左史右前,文黄明河,、它长们江彼、此距西之今辽间大约河不汶63流断口00文域地-4化都5交00发流年展和 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二十四孝之《虞舜耕田》
学习任务三
(3)禹的事迹 治理洪水,解除水患。
禹
“三过其 门而不入”
“疏堵”结 合的方法
先民与自然 抗争的史实
以身作则、无私奉献、 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方法得当,懂得创新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人们应树立环保意识
学习任务三
“禅”意为“在祖宗面
前大力推荐”,“让”指 “让出帝位”。
学习任务一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5000多年前,早期城市逐步形成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
早期国家形成
牛河梁遗址出 土的玉猪龙
牛河梁遗址的 祭坛、积石冢
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知识点总结【知识清单】知识点1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 早期城市初步形成(1)时间:大约在5000多年前,随着农业革命和畜牧业的显著进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背景:农业与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人口激增,人们开始逐渐向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中心聚集,为城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设施:为了抵御外敌、保护居民并调节水资源,城墙、城壕以及大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相继出现,标志着城市雏形的诞生。
(4)影响:随着城市的形成,一部分人逐渐从繁重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管理、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进而催生了掌握多重权力的“王”的出现,社会结构开始分化为不同的阶级。
2. 早期国家的形成统治机制:以“王”为核心的统治阶级,通过制定社会规范和运用暴力手段,对内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对外则发动战争以扩张领土和影响力,这一过程促进了早期国家的形成。
3.文明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们共同构成了复杂社会体系的基础。
知识点2 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一、良渚古城1.遗址概况(1)时间地点: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是中国乃至世界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代表。
(2)古城布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规模宏大,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则达到630万平方米,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城市规划能力。
2.水利工程古城背面建有复杂的水利系统,结合自然山体与人工水坝,构成了一项规模空前的水利工程,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环境的深刻认识和利用能力。
3.考古发现(1)经济与社会发展:内城中部的高台广场与高等级建筑,以及大量炭化稻谷的发现,揭示了良渚社会的高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强大的组织能力。
(2)阶级分化:贵族墓地的精美玉器陪葬品与普通墓葬的鲜明对比,证明了当时社会阶级分化的显著存在。
(3)历史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确凿的证据,证明在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形态。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七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民
族的祖先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七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海内外华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6年4月4日,轩辕黄帝公祭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活动。
隆重祭祀黄帝,是因为他( )
A、在战争中曾经打败炎帝
B、发明了文字
C、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
D、编制了乐谱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史前时代是指( )
A、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B、没有文字记载的人历史;
C、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D、原始社会的人类历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海外游子来大陆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中山陵。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6.良渚古城挖掘意义: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
早期国家。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二)陶寺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山西襄汾。 2.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3.宫城: (1)陶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 环绕的宫城。 (2)宫城内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
⑤早期国家形成: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 成了早期国家。 (3)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课堂练习
3.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条件和方式是( D )
A.贤德高尚、世袭制
B.发明创造、禅让制
C.战争征服、分封制
D.贤德高尚、禅让制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传说中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D项正确。当时实行的是禅让制,而非世袭制,A项错误。尧、舜、
禹并非因发明创造、战争征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C两项错误。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4.内城、外城挖掘及其发现意义 (1)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规模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 (2)城的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系统,由人工修建的 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3)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附近还 发现了约20万千克炭化稻谷。 (4)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知识点练习七十三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知识点练习七十三第1题【单选题】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B、长平C、涿鹿D、阪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中华民族地杰人灵,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
其源皆出于始祖轩辕也”。
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炎帝B、黄帝C、禹D、嫘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B、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C、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神奇的远古传说中,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周口店B、涿鹿C、阪泉D、西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每年都有许多海内外中华儿女到陕西省黄陵县祭拜黄帝陵,下列内容与黄帝无关的是( )A、被尊称为神农氏B、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C、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部落D、与炎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进行“世纪之握”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先生致辞说:“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 都是炎黄子孙…… ”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两岸人民都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B、炎帝和黄帝联合战胜了蚩尤C、炎、黄二部族的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中学七年级同学准备编排历史情景剧《炎帝传奇》,着重表现炎帝神农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下列能作为剧情出现的是( )①教民耕种,制作陶器②在阪泉之战打败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③炎黄部落联盟打败蚩尤部落④建立夏朝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B、炎帝C、蚩尤D、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尧、舜、禹的传说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有( )①黄河流域出现文明曙光②通过战争争夺首领的位置③部落联合趋势更加明显④实行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炎黄联合战败蚩尤构成什么族主干( )A、汉族B、蒙古族C、匈奴族D、华夏族【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分别叫尧、舜、禹,在他们生活的时期实行了一种特殊的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李叔同《祖国歌》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何说起?
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 5000多年的历史。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与文明的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 发展
原始农 业产生
开始定 居生活
出现贫 富分化
农业、畜牧业发展,人口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
私有制 产生
富有的
人控制
阶级分
公共高产耸的城化墙产生 品宽阔的城壕
大型水利设施
形成 早期城市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
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
出现
掌握权力的王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 形成 早期国家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化晚期玉钺 石家河文化玉兽面
金沙遗址 十节玉琮
大汶口文化 晚期玉钺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石家河文化 玉兽面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 文明,彼此不断交流、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 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格局开始形成。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新课讲授1.早期国家初步形成出示文字材料,界定“国家”形成的标志——何为“国家”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提问】在我国早期国家是何时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早期国家中又有什么样的设施呢?【讲授】部分人从生产劳动脱离,专门从事管理,出现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依靠社会规范和暴力对内进行管理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你能从中概括早期国家初步形成的标志吗?出示牛河梁遗址出土的文物图片,阐述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祭坛、女神庙和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请同学据此,并结合课本15页说出什么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明晰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形成的标志。
【回答】大约5000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人口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早期城市逐步形成。
城墙、城壕、大型水利设施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
【回答】阶级的存在和公共权力。
【回答】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出示恩格斯关于国家形成标志的叙述,为后来学习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作铺垫。
结合课本,归纳早期国家形成的时间,原因和设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教师讲述,并从中概括早期国家初步形成的标志,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文物图片发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培养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贰·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知识点练习第三十八篇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神奇的远古传说知识点练习第三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不是由“禅让”方式选举出来的领袖是(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共同的祖先是( )A、孔子B、老子C、孟子D、炎帝和黄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04年4月4日,海内外炎黄子孙数万人聚集在陕西省黄陵县新落成的祭祀大殿,祭拜(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近年来,黄帝陵祭祀活动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尧D、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什么方式完成的( )A、分封制B、禅让制C、世袭制D、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老师让欣欣做组长,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大家都信服的刘娟做组长,同学们感叹:这真是( )再现啊!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推恩令D、大一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禅让是传说中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方法。
禅让的依据是( )A、财产B、武力C、才能D、出身【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传说中的人物②发明了文字③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④舜的儿子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______和______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 )A、盘古、黄帝B、炎帝、黄帝C、黄帝、大禹D、炎帝、大禹【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古代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和尧、舜、禹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其中,被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炎黄部落合并发展,通过______之战打败蚩尤,逐渐构成了______族的主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 课中华
祖先的传说中图版巩固辅导四十六
第1题【单选题】
每年全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两会”代表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选民们的意见和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
以下制度中,体现朴素的民主观的是( )
A、禅让制度
B、世袭制度
C、分封制度
D、册封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漠北地区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炎帝和黄帝的传说反映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一段历史,其时间是( )
A、约7000年前
B、约6000年前
C、约5000年前
D、约4000多年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传说中的炎黄部落和蚩尤部落展开了一场激战,这场激战是( )
A、阪泉之战
B、涿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城濮之战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战前夕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
其祭奠的人物是( )
A、黄帝
B、炎帝
C、秦始皇
D、孔子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相传,炎帝为后世的发展奠定基础的主要发明有( )
①教人农耕②发明医药③发明文字④开辟集市⑤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是( )
A、考试取才
B、子继父业
C、实行禅让
D、氏族成员推选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相传是炎帝,他号称( )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黄帝被后人尊称为( )
A、龙的传人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兵家鼻祖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古代的传说,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跃。
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传说是( )
A、黄帝、炎帝
B、黄帝、蚩尤
C、舜和禹
D、尧和舜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的时间,三国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了洪水,造福人民。
他是( )?
A、黄帝
B、鲧
C、炎帝
D、禹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侯(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也。
材料二:西周时期,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
材料一中华夏族的形成与那两位远古祖先有关?他们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请你简述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材料二中的“社会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那些人成为诸侯?
当时的主要诸侯国有哪些?这种“社会制度”对西周产生了那些积极影响?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革命先行者孙中
请回答:
这句话中的“轩辕”指的是谁?
“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个战役?
你知道“轩辕”在中国历史上曾做出何贡献吗?
想一想,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寻找“轩辕”时代的历史?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材料二:司
母戊鼎
据材料一,指出4例传说中黄帝时代的发明创造。
""
你认为材料二可以印证哪些历史现象?
""
上述材料分别来自传说、文物。
指出其中哪一种提供的历史信息最为可靠?(2分)请举出能反映夏朝建立之前中国历史的传说(材料一所涉及的传说除外)和文物各一例。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读图学史:
图一和图二是传说时代的哪两位英雄人物?他们被炎黄子孙尊奉为什么?
图三中的“子”指的是谁?写出他的治国主张。
图四中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政治上提倡什么思想?
图五图六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叫什么名字?是谁主持修建的?它的修建,使哪一地区成为旱涝保收的沃野,人称“天府之国”?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