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设计

合集下载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对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一些基本要点。

1. 结构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满足安全、耐久、经济和美观的要求;结构的承载能力应满足要求,并考虑可靠性和适用性。

2. 材料要求:混凝土应符合强度、抗裂、耐久、可施工性等要求;钢筋应符合强度、延伸性、粘结性等要求。

3. 计算方法:结构的计算方法包括强度计算、位移计算和稳定计算等。

其中强度计算是最基本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状况,计算结构的受力状态和极限状态。

4. 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设计包括梁、柱、板、墙和基础等。

构件设计时需考虑构件的受力情况、尺寸、形状、开孔、配筋等要求。

5. 配筋设计:配筋设计是将结构计算中得到的受力数据转化为配筋方案的过程。

设计中需满足构件的强度和刚度需求,同时注意布置钢筋的合理性和施工性。

6. 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满足抗震要求,以保证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抗震设计中,需考虑地震荷载、结构的地震反应、抗震措施等。

7. 施工要求:施工应按照设计规范进行,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布置、连接、支撑、养护等方面的要求。

施工中需保证质量和安全。

总之,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安全、经济、耐久的重要依据。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规范,确保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适用性,同时满足抗震和施工要求。

只有遵循设计规范,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规定,
钢筋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应具有不少于95%保证率。 热轧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根据屈服强度确定,用fyk表示。
预应力钢绞线、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强度标准值根据 极限抗拉强度确定,用fptk表示。 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的强度标准值见表。
2.2混凝土
我国结构设计是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 承载力极限状态
❖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应认为 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 衡(如阳台、雨篷的倾覆);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 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5)、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如失稳等)
❖本章内容 ❖ 1.1 荷载的分类代表值
1.2 建筑结构概率极限设计法
1.1.1、荷载分类及荷载代表值
➢ 按时间变异分类
a.永久荷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 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恒 荷载或恒载。比如结构自重或土压力等。
b.可变荷载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 与平均值相比不可以忽略不计的荷载。也称活 荷载或活载。比如楼面活载、屋面活载、雪荷 载、风荷载、吊车荷载等。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 特定状态,或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 的特定状态。
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 承载力或产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如倾覆、 疲劳破坏、压屈等。
B、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 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如过大变形、 开裂、振动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结构力
学原理,通过计算和分析,确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梁、柱、板、墙等)的尺寸、布置、钢筋配筋等参数,以确保
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确定结构类型和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类型,
确定荷载类型和大小,包括常规荷载(如自重、各种活载)和特殊荷载(如地震荷载、风荷载等)。

2. 绘制结构荷载平面图:根据荷载和构造要求,绘制结构
荷载平面图,确定各个荷载的分布。

3. 计算结构内力:根据结构的受力原理和平衡条件,通过力学计算方法,计算结构的内力分布,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

4. 根据内力计算截面尺寸:根据结构的内力和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截面力学计算,确定结构截面的尺寸,例如梁的高度和宽度、柱的截面尺寸等。

5. 钢筋设计:根据截面尺寸、荷载和材料性能等要求,设计钢筋的布置和配筋率,以满足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同时考虑钢筋的施工性和经济性。

6. 进行荷载组合和验算: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准则,对结构进行荷载组合和验算,确保结构在各种工况和荷载组合下的安全性。

7. 编制施工图:根据设计结果,编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包括构件的尺寸、钢筋的布置图、配筋图等,以供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值得注意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结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师需要具备深厚的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以及相关的设计经验和技术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范本1: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要求等内容。

二、术语和定义1. 术语1:定义12. 术语2:定义2...三、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 承载力设计原则1.1 强度设计原则1.2 稳定性设计原则1.3 疲劳设计原则2. 构造性连续性设计原则2.1 平面连续设计原则 2.2 空间连续设计原则 ...四、结构设计荷载1. 常规荷载1.1 死荷载1.2 活荷载1.3 风荷载1.4 地震作用2. 特殊荷载2.1 液体荷载2.2 材料自重2.3 ......五、结构设计方法1. 构件设计方法1.1 梁设计方法1.2 柱设计方法1.3 框架设计方法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2.1 承载力设计方法 2.2 稳定性设计方法 2.3 疲劳设计方法...六、结构设计要求1. 材料要求1.1 混凝土材料要求 1.2 钢筋材料要求1.3 预应力材料要求2. 施工要求2.1 混凝土施工要求 2.2 钢筋施工要求2.3 ......七、结构部件设计1. 梁设计1.1 梁截面尺寸设计 1.2 纵向钢筋设计 1.3 截面受剪设计1.4 ...2. 柱设计2.1 柱截面尺寸设计 2.2 柱纵向钢筋设计 2.3 截面受压设计 2.4 ......八、结构施工及验收1. 施工工艺要求1.1 混凝土浇筑1.2 砼养护1.3 钢筋焊接1.4 ...2. 结构验收标准2.1 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2.2 钢筋混凝土验收标准2.3 ......附件:结构设计示意图、构造明细图、荷载计算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术语1:解释12. 术语2:解释2...范本2: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设计要求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设计原理包括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规范要求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原理。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1.受力构件受力构件是指在结构中承受荷载并传递荷载的构件。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构件包括梁、柱、板、墙等。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根据受力构件的不同特点和荷载情况进行合理的尺寸设计和选材。

2.荷载荷载是指作用在结构上的外部力或重量。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荷载的类型和大小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等参数。

常见的荷载类型包括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3.荷载组合荷载组合是指将荷载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组合,以考虑不同荷载同时作用时的叠加效应。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荷载组合情况来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参数。

4.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指在设计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而设置的一个系数。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安全系数包括强度安全系数、挠度安全系数、翻覆安全系数等。

三、设计方法1.弹性设计法弹性设计法是指在设计时假定结构中的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仍处于弹性阶段,通过计算荷载和构件的弹性变形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等参数。

在弹性设计法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等效荷载法、叠加荷载法、极限平衡法等。

2.极限状态设计法极限状态设计法是指在设计时考虑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失稳或破坏状态,通过确定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等参数来确定结构的尺寸和强度等参数。

在极限状态设计法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极限平衡法、塑性分析法、有限元法等。

3.变形控制设计法变形控制设计法是指在设计时通过控制结构的变形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变形控制设计法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挠度限值法、刚度比法等。

四、规范要求1.设计规范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守的规范性文件。

国内常见的设计规范包括《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一座大型工业厂房,占地面积约为20000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物共三层,首层高度为6米,二层和三层高度均为4米。

框架柱间距为10米,跨度为15米。

工程所需钢筋混凝土总量约为10000立方米。

二、施工布置及准备1. 施工现场布置:根据工程需求,在施工现场设置砂石料堆场、钢筋堆场、模板堆放区、施工设备停放区等,确保各施工区域合理划分,交通畅通。

2. 施工设备准备:根据工程需求,准备混凝土泵车、搅拌机、塔吊、钢筋切断机、电焊机等施工设备。

3. 材料准备:提前与供应商沟通,确保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供应。

并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4.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明确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得到正确执行。

三、施工流程及要求1. 钢筋工程:(1)钢筋采购及检验: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具备出厂质量证明书。

现场验收时,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确保合格。

(2)钢筋加工:在钢筋加工厂进行钢筋加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加工后的钢筋应分类堆放,标明规格、型号。

(3)钢筋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安装钢筋骨架。

确保钢筋安装位置准确,焊接牢固。

2. 模板工程:(1)模板选型:根据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类型。

(2)模板制作:模板应采用刚度足够的材料,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模板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安装模板。

确保模板接缝严密,无变形、翘曲现象。

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拌制:混凝土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制,确保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和易性。

(2)混凝土浇筑:采用泵送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

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充满模板,排除气泡,振动密实。

(3)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不低于设计要求,确保混凝土强度发展。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本文介绍一个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实际中使用的设计方法和软件工具,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对于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设计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理论学习、软件模拟和实际操作。

理论学习理论学习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本部分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原理。

结构受力状态与计算本部分主要介绍结构受力状态和相关计算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两种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包括房屋建筑、桥梁和隧道等。

软件模拟软件模拟部分是本课程设计中的重点,它通过各类流行的CAD、FEM等软件工具,让学生模拟和分析各种结构设计问题。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结构建模本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CAD等软件对结构建模的原理和方法,让他们能够快速建立各种结构的三维模型。

结构分析本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FEM等软件对结构进行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让他们能够快速模拟和分析各种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

实际操作实际操作部分是本课程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目的是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巧应用到实践中,让他们亲身感受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设计题目本部分主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结构设计题目,让他们去探索、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方案本部分主要让学生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巧,设计出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并提交详细的设计报告。

总结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结构设计的关键概念和方法,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学习、软件模拟和实际操作三大部分的环节,让学生逐步掌握各种结构设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结构工程中的材料,其结构设计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并探讨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1.材料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根据国家和地区的规范,一般采用符合强度等级和质量要求的混凝土和钢筋。

2.结构设计基本原则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负荷条件的合理分配、强度和刚度的满足、变形控制等。

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原则。

3.构件尺寸设计构件尺寸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步骤。

构件的尺寸应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并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受拉受压平衡法等。

4.受力分析与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受力分析与计算,以确定各个构件的受力状态。

在计算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考虑各种荷载,如自重、活载、风载、地震力等,并结合结构整体的平衡条件,合理确定节点和构件的受力。

5.钢筋计算与布置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增强材料,其计算和布置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根据构件的跨度、受力状况和使用要求,设计师应合理选择钢筋直径、间距和层数,并确保其抗弯、抗剪、抗压等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6.连接与施工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施工要求对于结构的安全与可靠性至关重要。

构件的连接应满足规范的要求,采用适当的连接方式和构造措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良好粘结和一致性。

7.监理与验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监理与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记录,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

对于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构,必须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总结: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规范要求十分重要,它涵盖了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构件尺寸设计、受力分析与计算、钢筋计算与布置、连接与施工要求以及监理与验收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设计资料
1、 设计题目 某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
2、 设计资料 (1) 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所示。墙体厚度370mm,结构横向长L1=18m,
结构纵向长L2=30m。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 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 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 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级。 (5) 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梁、板为C25混凝土;钢筋:板中 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为Ⅰ级;梁中受力钢筋为Ⅱ级。 (6) 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5kN/m3。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容重为20kN/m3),梁板天花为15mm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 17kN/m3;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m3。 (7) 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梁的支承长度为 240mm。主梁沿房屋的横(纵)向布置。 板厚h=60~120mm。 次梁:高h=(1/18~1/12)L m,宽b=(1/3.5~1/2)h mm,间距 l1=2.0m。 主梁:高h=(1/14~1/8)L mm,宽b=(1/3.5~1/2)h mm,间距 l2=6.0m。 柱:b×h=350mm×350mm,柱网尺寸为6.0m×6.0m。 (8) 使用要求:梁、板允许扰度、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见书本附录。 (9) 采用的规范: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8),建筑结构荷载设 计规范。 3、 设计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以下成果: (1) 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计算假定、计
0.129
0.009
0.012
0.173
0.007
0.139
0.009
395.08 569.57 230.46 457.63 296.31
选配钢筋 实用钢筋
2φ18 509
3φ18 763
2φ16 402
3φ16 603
2φ16 402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t =1.27 N / mm2。
腹筋仅配置箍筋,次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2.3.4所示。
规范》取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1、计算简图的绘制。 (1)次梁截面尺寸为。
结构平面布置,板的几何尺寸如图2.2.1所示。
图2.2.1 板的剖面图(单位mm)
(2)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 边跨: 由以上数值得计算简图,如图2.2.2所示。 且边跨与中间跨相差: 故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大于表中各弯矩值,故各跨中截面均按第一类T形截面计算,;支座处
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支座与跨中截面均按一排钢筋考虑,取。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表2.3.3所示;
表2.3.3 次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
1
B
2
C
3
42.09 -54.13 23.75 -44.20 29.04
0.012
0.158
0.007
计算简图






组合值 组合值
再考虑支座的影响: (3) 剪力计算。 其中由查表得出。
A支座:
B支座:
C支座:
剪力计算见表2.3.2.
表2.3.2 次梁剪力计算表
项 次
计算简图


-- - -- - -54.13 42.09 -




--
组合值 组合值
- -48.28 32.49 -
4、截面设计及配筋。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进行承载力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面两者的较 小值: 故取 判别各跨中T形截面的类型:
截面
A
B(左) B(右)
84.636 -138.276 117.216
420.22> 394.19> 394.19>
117.67> 110.37< 110.37<
选用箍筋(双肢)
101
101
101
0.202% 0.202% 0.202%
224.67> 210.74> 210.74>
选配弯起钢筋
实配弯起钢筋面积
第二章 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由查表得 C25混凝土:
由查表得 Ⅰ级钢筋: Ⅱ级钢筋: 按弹性理论计算板、次梁和主梁。 1、主梁的跨度为6.0m,次梁的跨度为6.0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 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布置如图2.1.1所示。
图2.1.1
2、 确定板厚 根据构造要求,板厚,选取。
141.02 0.0253 0.0256 1076 2φ22+ 2φ18 1269
-153.19 15.17
-138.02 0.0248 0.0251 1055
2φ22+2φ18
1269
64.78 -
64.78 0.0116 0.0117
492
2φ18
509
,端部支座A取,B支座负筋为双排,取。
表2.4.4 主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项 次
计算简图



组合值 组合值
64.15 -115.23 53.69 70.53 -108.85 97.68
主梁的弯矩包络图2.4.3和剪力包络图2.4.4。
图2.4.3 主梁弯矩包络图(单位kN.m)
图2.4.4 主梁的剪力包络图(单位kN)
4、 截面设计 主梁跨中截面在正弯矩作用下按T形截面计算,其翼缘宽度取下列
B
2
A~D
A~D
0.58 -1.84 0.052 0.053 180.2
- 1.04 0.029 0.029 98.6
236
101
C A~D 0.58 -1.45 0.041 0.042 142.8
157
3 A~D - 1.30 0.036 0.037 125.8
151
5、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1)与受力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
图2.2.2 板的计算简图(单位mm)
2、荷载计算。取单宽的板带计算。
板自重:
楼面面层:
梁板天花:
恒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设计总荷载:
折算恒荷载:
折算活荷载:
3、内力计算。
弯矩:
其中 由查表得出。
边跨:
中间跨:
B支座:
板的弯矩计算如表2.2.1所示。
表2.2.1 板的弯矩计算
算简图;板、次梁、主梁的计算,并附有配筋草图。 a、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b、板的强度计算和配筋 c、次梁强度计算和配筋 d、主梁强度计算和配筋
计算书要求内容完整、数据正确、书写工整、装订成册。 (2) 施工图。包括: a、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b、板的配筋图(1:50) c、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d、主梁的配筋图(1:50;1:25)及弯矩M、剪力V内力包络图及抵抗 弯矩图。 e、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图纸要求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符号、尺寸、说明 齐全,符合制图规范要求,图纸统一用A3。
能在主梁的中下部发生斜向裂缝。为防止破坏,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 横向钢筋来承担。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全部集中荷载设计值为: 则附加钢筋的布置范围: 钢筋数量 吊筋选用。
6、 裂缝开展宽度和变形验算
,
(1)由短期荷载作用下计算主梁的内力,计算如表2.4.5所示。
控制截 面 1 B 2
表2.4.5 荷载效应短期组合作用下主梁的内力计算表
三、次梁设计 1、计算简图的绘制。 (1)主梁截面尺寸为:
结构平面布置,次梁的几何尺寸如图2.3.1所示。
图2.3.1 次梁的几何尺寸与支承情况(单位mm)
(2)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计算跨长: 边跨计算跨长: 取,跨长相等,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计算简图如图2.3.2所示。
图2.3.2 次梁的计算简图(单位mm)
结构平面布置,主梁的几何尺寸如图2.4.1所示。
图2.4.1 主梁的几何尺寸及支承情况(单位mm)
(2)由于主梁线刚度较刚度大得多,故主梁中间支座按铰支承考虑。 主梁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240mm。计算跨度分别为: 中跨: 边跨:
故取小值 。 计算简图如图2.4.2所示。
图2.4.2 主梁计算简图(单位mm)
5、 构造配筋确定 主梁的跨度为6.0m,当梁的跨度>6m时,架立筋直径不宜小于
10mm,故设置主梁架立筋选用。 梁高600mm,为防止由于温度变形及混凝土收缩等原因在梁中部产
生竖向裂缝,在梁的两侧设置一根直径为12mm的腰筋。两侧腰筋之间 用拉筋连系起来,拉筋选用。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的两侧承受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因而可
3、 确定次梁的截面尺寸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次梁截面宽度应满足 取。
4、 确定主梁的截面尺寸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主梁截面宽度应满足 取。
二、板的设计 该建筑物安全级别为Ⅱ级,结构重要性系数;按正常运行状况设
计,设计状况属持久状况,设计状况系数。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结构系数,根据《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
计算简图

0.155/ 49.83

0.245/ 52.85

-0.245/ -52.99

0.125/ 26.93
组合值 组合值
88.10 -3.16 -153.19 141.02 102.68 -114.74
(2)主梁剪力计算: 其中由表查出。 主梁剪力计算表如表2.4.2所示。
表2.4.2 主梁剪力计算表
2、荷载计算。 板传来的恒荷载标准值: 次梁自重标准值: 次梁梁侧抹灰标准值: 恒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设计总荷载: 折算恒荷载: 折算活荷载: 3、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