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二节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二)认识和把握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1、根本途径: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2、方法:其一,学思并重
其二,省察克治
其三,慎独自律
其四,积善成德
其五,知行统一
【课堂小结】
通过教学,同学们了解了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正确把握了道德的功能与作用;能够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能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能够把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提高进行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诚信”一词意味着我们作为人、讲信用是发自内心的不欺,是我们从对他人的尊重,从对“诚信”规范的尊重出发,而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目的。
2.诚实守信道德观的重要意义
诚信,是一切德行的基础,也是一切道德修养的前提。《河南程氏遗书》卷25有这样一段评论:“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自心而自弃其忠;
(一)道德修养贵在自觉
教学环节及主要教学内容
旁批
1、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这些善恶观念的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自己既做“原告”,又做“被告”,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
2、大学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来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首先,应有进行道德修养的强烈动机。
其次,应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进行道德修养。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四、授课类型:
多媒体讲授、视频案例相结合,课堂讨论一体
五、作业:
P99页-----知识检验训练试题
编写日期:任课教师:(签名)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教案)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教学理念与目的:本节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树立“学生同样是教学过程主体”的思想,激发学生永不停息的思考,坚持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选择、自我定位,主动地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
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程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作用和涵义。
教学难点是如何将道德知识转变为道德行为,实践社会的道德规范,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将采取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讲授、场景呈现、课堂讨论、实例分析、多媒体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们将播放___事件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看待这一事件,以此来深刻解剖自身存在的丑陋,唤起社会的警醒与行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道德的起源、本质、涵义、功能和作用,以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将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坚守基本的道德底线,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道德生活、形形色色的道德矛盾和冲突、各种各样的道德难题和挑战,有正确的道德立场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视频: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
比如春节,强调家庭团聚、尊重长辈、感恩父母;清明节,强调孝道、敬老、爱亲;端午节,强调忠诚、勇敢、团结;中秋节,强调家庭和睦、友谊互助、感恩之情。
3)内心信念(良心)良心是道德行为的重要指引,它是人内心的道德感受和道德判断,是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评价。
良心的作用是引导人遵循正义、善良、公平的道德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点评:道德的依靠手段是道德行为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舆论、传统俗和良心信念是道德的重要来源和指引。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把雨伞到6把雨伞 从30000把雨伞到 把雨伞 把雨伞到
800辆自行车一辆不少 800辆自行车一辆不少
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 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 原则和主要规范。 原则和主要规范。
思维训练: 大家想一想,中国传统道德你记得多少?
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1、注重整体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注重整体利益, 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提倡大公无私、公而忘私; 强调先公后私, 强调先公后私, 反对假公济私。 反对假公济私。 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 “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己溺之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 孟子·离娄下 离娄下》 (《孟子 离娄下》) 夙夜在公” 诗经》 “夙夜在公”(《诗经》)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书经·周官 周官》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书经 周官》)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贾谊《治安策》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贾谊《治安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去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影像资料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社会舆论、 来维系, 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 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 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 心理意识 活动的总和 的总和。 活动的总和。
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课时:3教学重点:1、道德概念的含义。
2、道德的本质3、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教学难点:1、道德概念的阐释。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之间的关系。
开场建议:1、列举一些学生当中经常出现的不道德现象。
2、翻译一段英文: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more often and steadily we reflect upon them: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主要观点: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道德的含义:道德属于上层建筑,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它通过社会舆论、 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 行为活动的总和。
建议:对于本概念的解释,一是采取语法分析的方式,一是采取比较(将其与其它的 行为规范进行比较)的方式。
2、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关于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问题一直争 论不休,归纳起来主要有:(1)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说神源论(亦称“神启论” ):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心源论(亦称“天赋论” ):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庸俗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感觉欲望论(亦称“自然论” ):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望。
(2)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 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 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 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3、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 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中华民族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合乎历史规律的产物, 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形成 和发展的。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既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又要 吸收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
义 传统是江河之水、又是生命之源,它是一 个民族时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 凝聚这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虽然有 落后保守的成分,但也有其不可磨灭。的精 华,它是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开拓前进 的精神动力。
(三)资本主义的金钱自由道德 1. 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道德关系 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 2.“ 自由、平等、博爱 ” 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 的道德规范,但具有巨大的局限性和虚伪性。 3. 拜金主义、金钱万能是资产阶级处世做人、待 人接物的主要价值方针 4.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道德发展成为社会 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 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 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 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 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 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 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 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 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 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4)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观
旧唯物主义在历史上曾和宗教神学作了不调和的斗 争。他们坚决否定“天”、“神”、“上帝”等是 道德的创造者,认为人们的生理本能,即“自然本 性”,现实的生活条件和利益对于道德观念的形成 具有重大意义。如19世纪德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 家费尔巴哈认为,追求个人幸福和利益的愿望是道 德的基础。道德不仅不能从神的意志中引出,而且 也不能从抽象的理性中引出。他说:“道德就是人 的健康的完满的本性”。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既受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科技、 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又始终受经济基础的制 约。
就道德的一般本质而言,道德是在一 定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上产生并受 其制约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就道德的特殊本质而言,是指道德区 别于其他意识形式的特殊方面,即道德是 一种特殊的调解规范体系。
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 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 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 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全社会的文明程 度,已成为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 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 课题。
39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 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 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 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 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 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 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 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 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 会干扰社会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0 的健康发展。
4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 的新要求
1、正确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益 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等关系。 2、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 的义利观。 3、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 导向作用。
42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 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 人服务”的问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1、原始社会得道德
局限性: (1)直观性 (2)狭隘性 (3)外在性
2、奴隶社会得道德
(1)维护奴隶制度就是奴隶主阶级道德得 基本原则。
(2)鄙视劳动,鄙视妇女,就是奴隶主阶级 通行得道德规范。
(3)忠于奴隶主国家就是奴隶主阶级重要得 道德规范。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对待 外国的一切文化道德遗产,都要以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采取批判 地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 良道德传统,又要努力借鉴和吸收一切 外国的优秀文化道德成果。
教学内容
(三)如何认识这些错误思想
首先,要充分认识这些思想产生得根源。
1、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得决定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得性质,直接决定 道德体系得本质和核心。
“每一社会的 经济关系首先 是作为利益表 现出来的。”
恩格斯
(2)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经济利益得 对抗性,导致道德具有鲜明得阶 级性。
(3)没有永恒不变得道德。
2、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在道德 进步、发展中得作用
教学内容
二、道德得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教学内容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1、 认识功能 2、 调节功能
教学内容
(二)道德得社会作用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 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 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 力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 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 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 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 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子曰:人而无 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 为政 》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 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 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 无义。人有气、有生、有 知、亦且有义,最为天下 贵也。” 《荀子· 非相篇》 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 有操守的君子是现实的人。他们 之间又是联系的,君子的“成仁” 正是“成圣”的内在精神。
难点: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发展的关系;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 求,正确认识加强道德实践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 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 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 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 异、有增无减的景仰和敬 畏:那就是我们头上灿烂 的星空和我们心中崇高的 道德准则。
类人猿—劳 动 人—劳动关系
人类社会 生产关系
利益关系
道德关系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 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 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 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 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 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 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 的变化。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良道德传统
人类道德的发展具有其内在的规 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的重大意义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 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 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秀的青年去申请一个大公司的经理职 位 • 他通过了第一级的面试,董事长做最后的面试, 做最后的决定。 • 董事长从该青年的履历上发现,该青年成绩一贯 优秀,从中学到研究生从来没有间断过。 • 董事长:「你在学校里拿到奖学金吗?」 • 青年:「没有。」 • 董事长:「是你的父亲为您付学费吗?」 • 青年:「我父亲在我一岁时就去世了,是我的母 亲给我付的学费。」
道德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一 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 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 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调整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 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 活动的总和。
A、神启论(客观唯心主义)
: 认为道德来自于神灵的启 示和超自然力量的规定
西汉董仲舒提出: “王道之三纲可 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 ,道亦不变”。从这一观点出发,他 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 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从泰坦尼克号看“他们”的生存标准
• 据了解,有4名头等舱的男乘客因为偷偷穿 上女人的衣服,才终于等上了救生艇而逃 脱,虽然这些人求生的行为并无罪过,但 是他们仍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 美国一对死里逃生的贵族夫妇,在船难发 生一年之内决定离婚,因为美国上流社会 传言丈夫是厚颜无耻才拣回了一条命,太 太因为受不了这些谣言所以决定离婚。
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 ”,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1、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2、不可亵渎上帝之名; 3、谨守圣安息日; 4、孝敬父母; 5、不可杀人; 6、不可奸淫; 7、不可偷盗; 8、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 9、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 10、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B、天赋论(主观唯心主义 ):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 性或天然本性,即人先天就 有道德意识
2014-6-3
24
1、道德是人的应然存在方式
关于“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 个问题的追寻,古今中外有不少学者 做过有益的探讨。
2014-6-3
25
道
德
“人之有道也。饱食
暖衣,逸居而无教,则 近于禽兽。圣人忧之,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孟子
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 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 方式看来是漏洞。 他也很乐意于不用买票而坐车 到处溜达,在他留学的几年期间 ,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三次。
他大学毕业试图在当地寻找工作。向 许多跨国大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 因为 他知道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 场,可都被拒绝了。 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了, 他认为 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 中国人。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 部经理的办公室, 要求公司对于不录用 自己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中国学生: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零钱。 经理:不,不,先生。我不同意这种解释,
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 你可能有数百次的逃票。 此事证明了几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 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 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 为如果你负责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 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 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 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 所以我们没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 ,在这个国家甚至在整个欧盟,你可能 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因为没人会冒这 个险的。
名人名言
•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 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 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 :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 德法则。 ——康德
道德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共同需要,由于认 识到为了使一切人的生活都尽可能地充满友谊、 爱、幸福、自由、和平、创造性和安定,以合 作和有意义的方式生活在一起,道德具有重大 价值。
• 69%的妇女儿童存活 • 17%的的男乘客生还
• 优先救助妇女儿童
• 看了这些之后你是否 有些想法?你想到了 ?
别挤了,别挤了!
社会需要规则
• 有人的社会就需要正常的社会秩序
• 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就需要规则约束社 会成员 • 约束社会成员的规则有: •
• •
道德 法律 宗教等。
道德的内涵
公司所用?
经理: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我
们发现你有三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中国学生: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
较真? 以后改还不行? 我不否认。但为了这 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发表过论文 的人才?
经理:小事? 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 事。我们注意到了,第一次逃票是在你 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 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 悉自动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 但在之后,你又两次逃了票。
下面的一段对话很值得我们重视: 经理: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 相反地,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 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 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 ,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 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地 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 的人。
中国学生: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
孟子 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 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 有之。”
C、感觉欲望论 :道德起源 于人所固有的情感或感性与 理性的结合之中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 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 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 一切道德的根源。 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 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 英国思想家亚当· 斯密、大卫· 休谟认为道德 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推己及人的同情心。
生存游戏
• 有一艘航船在海上遇险,很快就要沉没, 船上载有12人,但只有一艘至多能载6人的 救生艇。现在请你根据自己的标准,选择 能上艇逃生的6人,你会作怎样的选择呢? (不考虑体重因素)这12人分别是:72岁 的医生、患绝症的小女孩、船长、妓女、 精通航海的劳改犯、弱智的男孩、青年模 范工人、天主教神父、贪污的国家干部、 企业经理、新近暴发的个体户、你自己。
谈到资本主义我们总是想到什么呢:私有制 ,贪欲。而韦伯却说:对资本主义的这种素 朴看法必须扔得一干二净。对财富的贪欲, 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 的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 种欲望的抑制或者至少是对这种欲望的理性 的缓解。否则怎么解释,同样有私有制和贪 欲的东方社会却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
小组讨论:生存游戏
• 操作:请同学们将自己置身于情景中,回 答问题并写出你的选择,要求真实反映所 思所想。 • 能上艇逃生的6人的顺序是:----------• 你选择让这6人上船的理由分别是:-----• 你没选择其他人的理由是:-----------
生存游戏
• 交流:首先进行团队内部交流,然后由各 团队派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介绍。 • 思考: • 1、你认为哪些同学的理由比较充分? 哪些同学的理由比较牵强? • 2、在选择哪6人上船时该不该有一个统 一的标准?
如何成为有道德的人?
2014-6-3
53
三、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修养 校园道德实验和调查走访 引发的思考
从泰坦尼克号看“他们”的生存标准
• 船上共2208名船员和旅 客 • 生还了705人,1503人死 亡
从泰坦尼克号看“他们”的生存标准
• 根据“泰坦尼克号”的伤亡记载,头等舱 中的妇女143人中死了4个人(其中3个人志 愿留在船上),二等舱的妇女93人中死了 15人,三等舱的妇女179人中死了81位。在 小孩方面,二等舱的30位幼童中只有一位 小孩葬身海底,三等舱的76名小孩中却有 53人死亡。
• 该青年说: •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没有我母亲,我不可能有今天。 •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亲一起劳动,才会知道母亲 的辛苦。 •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亲情的可贵。 • 董事长说,我就是要录取一个会感恩,会体会别人辛 苦,不是把金钱当作人生第一目标的人来当经理。你 被录取了。 • 这位青年后来果真工作努力,深得职工拥护,员工也 都努力工作,整个公司业绩大幅成长。 • 请您谈谈对此事的看法。
名人名言
•
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 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 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 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 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 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马丁· 路德
思考:犯规的成本
欧洲某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 大部分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 就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 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据说有人做过统计,逃票被抽检抓到的 比例大约只有万分之三。
回答这个 问题:人 为什么 需要
?
• 换一种提法:人是否能过一种没有道德的生活? • 人是否在没有道德的情况下能获得幸福生活。
小悦悦事件(观看并思考)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主语, 即“社会(或人群)为什么要有道 德”和“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 ——(美)汤姆·彼彻姆.哲 学的伦理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468.
• 董事长:「那你的母亲是在那家公司高就? • 该青年回答,我的母亲是给人洗衣服的。」 • 董事长要求该青年把手伸给他,该青年把一双洁白的 手伸给董事长。 • 董事长:「你帮你母亲洗过衣服吗?」 • 青年:「从来没有,我妈总是要我多读书,再说,母 亲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 董事长说:「我有个要求,你今天回家,给你母亲洗 一次双手,明天上午你再来见我。」 • 该青年觉得自己录取的可能很大,回到家后高高兴兴 地要给母亲洗手,母亲受宠若惊地把手伸给孩子。 • 该青年给母亲洗著手,渐渐地,眼泪掉下来了,因为 他第一次发现,他母亲的双手都是老茧,有个伤口在 碰到水时还疼得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