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设计说明(Lens)
lens光学性能简介 ppt课件

ppt课件
21
Lens性能比较
IR-Cut,sensor作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对 外面光学敏感,Lens一般会加上IR过滤掉 红外光线,650nm附近透过率50%
Shading,为了提高Lens边缘成像区域的 象质,合理降低shading值,shading太 小会形成暗角,最终模组的shading值可 以通过软件来提高和改善。
24
Lens与Sensor相关的几项参数
TTL直接决定了最终模组的高度。 畸变决定模组的畸变。 主光线角要与sensor的入射角度配合。 Shading要尽可能好些,但不是要求特别
高。
ppt课件
25
Lens与Sensor相关的几项参数
MTF决定着成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需要考虑与 sensor的配合。
ppt课件
5
Field of View
视场角(又称Angle):是指镜头视场范围 的大小。具体值要考虑成像大小。
Image height / 2
/2
Distance to Image
ppt课件
6
Field of View
大视场角
小视场角
ppt课件
7
EFL(Effective Focal Length)
ppt课件
22
Lens性能比较
主光线角,光学不经评比进入成效面的角 度。
MTF值为0.7和0.3时候的空间频率,整个 曲线的走势。
ppt课件
23
Lens与Sensor相关的几项参数
视场角与sensor的关系,Lens的像高和sensor的成像 区域大小要对应。
zemax自聚焦透镜设计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绪论 . (1)1 自聚焦透镜简介 (2)1.1自聚焦透镜 (2)1.2 自聚焦透镜的特点 (2)1.3 自聚焦透镜的主要参数 (3)2 自聚焦透镜的应用 (4)2.1 聚焦和准直 (4)2.2 光耦合 (5)2.3 单透镜成像 (6)2.4 自聚焦透镜阵列成像 (6)3 球面自聚焦透镜设计仿真 (8)3.1 确定透镜模型 (8)3.2 设置波长 (8)3.3数值孔径设定 (9)3.4 自聚焦透镜光路 (9)4 优化参数 (10)4.1光线相差分析 (10)4.2聚焦光斑分析 (12)4.3 3D模型 (12)结束语 (13)致 (14)参考文献 (15)摘要本文主要说明应用梯度折射率对光传播的影响分析设计自聚焦透镜(GRIN lens),自聚焦透镜主要应用于光纤传输系统中。
自聚焦透镜同普通透镜的区别在于,自聚焦透镜材料能够使沿轴向传输的光产生折射,并使折射率的分布沿径向逐渐减小,从而实现出射光线被平滑且连续的汇聚到一点。
利用此特性,G-lens 在光纤传输系统中是构成准直、耦合、成像系统的主要部分。
而它结构简单,体积小的特点更适用于小型光学器材中,例如窥镜系统。
关键词:梯度折射率,自聚焦,光耦合,准直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 showing the impact analysis designs the self-focusing lens using the gradient refractive index to the light emission (GRIN lens), the self-focusing lens mainly apply in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 The self-focusing lens lie in with the ordinary lens' difference, the self-focusing lens material can cause along the axial transmission light to have the refraction, and causes the refractive index the distribution to reduce gradually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thus realizes the exit ray by smooth and the continual gathering to a spot. Using this characteristic, G-lens in the optical fiber transmission system is the constitution collimation, the coupling, imaging system's main part. But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volume small characteristic is suitable in the small optics equipment, for example looking glass system.Keywords:Gradient index, GRIN lens, Light coupling,Collimation绪论自聚焦透镜体积小,重量轻,具有准直和聚焦作用,且耦合效率高。
Lens设计相关PPT课件

Lens Design Input Paremeters
• Optical Relatives
Construction: 1P/2P/3P/4P….etc. F/No : 2.0/2.4/2.8/3.2…etc. View Angle (Field of View, FOV) Resolution (MTF) Distortion (+/- %) Relative Illumination (RI, %) Chief Ray Angle Total Track Length (TTL)
毛坯
高速线研磨 D:毛胚外徑;R:曲率半徑
凸:D/R=1.1—1.7 单片切削
凹:D/R=1.1—1.85 洗净
D/R小于0.95以下Leabharlann 高速线 张贴单片粗磨
镀检
单片精磨
AR镀膜
镀膜 定心 洗净
IR镀膜
高速线 剥离
高速线 精磨
高速线 粗磨
外观检验
毛坯 单片切削
已喷保护膜 切削机
单片粗磨 单片精磨
高速线 张贴
主光線角度 chief ray angle
空間調制函數 MT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Lens Design Input Paremeters
• Sensor Relatives
Type: CCD/CMOS Area/Liner Pixel Size and sensor diagonal diameters CRA (Chief Ray Angle) Sensor Packaging Method Module Processing: CSP/COB/ TPLCC/ TSV/COG….etc.
LENS大体知识

Lens大体参数一)有效焦距EFL有效焦距(Effect Focal Length)是从透镜的主点到核心在光轴上的距离。
依照EFL的大小可将Lens分为:标准镜头38㎜<EFFL<61㎜广角镜头(Wide)EFFL<38㎜望远镜头(Tele)EFFL>61㎜二)光圈数FNO.FNO.=EFL/入瞳直径=1/相对孔径相对孔径=入瞳直径/EFL,系统的入光量与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FNO.可分为:Infinite:平行光系统利用的FNO.Working FNO.:Working Distance 时利用的FNO.三)总长 Total Track概念:系统的第一面至像面间的距离。
它决定整个光学系统的外形的大小。
四)后焦 BFL后焦(Back Focal Length)是指在最正确成像距离lens最后一个面至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
BFL可分为:光学后焦:指Lens最后一个光学面极点至像面的距离机械后焦:指Lens Barrel最后一个机械面至像面的距离五)视场概念为一个光路系统中,能够成像的范围。
视场的表示:物高:所能成像的物的大小(在有限远时)半场角:光学系统适应是一个对称系统,因此通常都只取一半视场角做为概念(在无穷远时)。
六)放大率 Magnification:垂轴放大率:又称之为放大率,是指当对象通过一个Lens组件成像后,在像面(Image)上所成像的高度与物高的比率。
其余两种为:横向放大率及角放大率。
公式 : M=Image size/Object size简易法:M=像距/物距,只能用于物像空间介质相同时。
Lens大体知识一)主面主点主面的概念:所谓的主面确实是在Lens系统中放大率为+1的两个共轭面主面的位置:Lens系统均有两个主面,分为前主面和后主面或称之为物方主面和像方主面,在高斯光学中,主面为一与光轴相垂直的平面主点的概念:所谓的主点确实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它可分为前主点和后主点主点的位置:主点位于光轴上,是主面与光轴的交点二)Lens系统中光束的限制在任何Lens系统对能够进入系统的光束都有必然的选择性,而这些功能是通过光阑来实现的。
LENS检验作业指导书

LENS检验作业指导书一、引言LENS检验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对LENS(Liquid Encapsulated Czochralski)晶体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的详细说明。
LENS晶体是一种用于光学、电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其质量对于最终产品的性能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将介绍LENS晶体的外观、尺寸、光学特性等方面的检验标准和方法,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二、检验标准1. 外观检验1.1 外观要求LENS晶体应具备以下外观特征:- 表面光洁,无明显划痕和瑕疵;- 无气泡、裂纹或者其他形状不规则的缺陷;- 边缘光滑,无毛刺或者碎屑。
1.2 外观检验方法使用裸眼观察或者放大镜进行外观检验。
将LENS晶体放置在干净、均匀照明的背景下,检查其表面是否满足上述外观要求。
如发现任何不合格的外观特征,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质量控制部门。
2. 尺寸检验2.1 尺寸要求LENS晶体的尺寸应符合以下要求:- 直径:±0.1毫米;- 厚度:±0.05毫米。
2.2 尺寸检验方法使用显微镜和千分尺进行尺寸检验。
首先,将LENS晶体放置在显微镜下,调整焦距以清晰观察晶体边缘。
然后,使用千分尺测量晶体的直径和厚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如发现任何尺寸超出规定范围的情况,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质量控制部门。
3. 光学特性检验3.1 光学特性要求LENS晶体的光学特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折射率:1.5±0.01;- 透光率:≥90%。
3.2 光学特性检验方法使用折射仪和透光率测量仪进行光学特性检验。
首先,使用折射仪测量LENS晶体的折射率,并记录测量结果。
然后,使用透光率测量仪测量晶体的透光率,并记录测量结果。
如发现任何光学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情况,应将其记录并报告给质量控制部门。
三、检验流程1. 准备工作1.1 检验设备准备确保显微镜、千分尺、折射仪和透光率测量仪等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1.2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取得的LENS晶体样品,确保样品数量足够进行检验,并确保样品表面清洁。
LensDesign-光学设计教程

公认的光学设计宝典结合ZEMAX实例n Joseph M. Geary著n赵存华译特点:²以ZEMAX软件为实例²理论讲解与软件操作相结合²以讲座的形式写作全书²以照相镜头的发展历史贯穿全书²深入浅出有深度易理解²从初学到精通光学设计者皆宜该书是Joseph M. Geary即将退休之作,集其毕生科研实践之精华,Geary是美国Alabama大学著名的光学研究中心的教授,SPIE的Fellow,从事镜头设计四十余年,有着丰富的镜头设计经验,阅读该书就是您与大师对话,亲身聆听教诲的机会。
前言本书来自于Huntsville市Alabama大学应用光学研究中心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的学位课。
虽然有很多设计各种镜头方面的专著和论文集,但在教这门课开始的时候,令我十分沮丧和失望的是,我无法找到一本好的镜头设计方面的教材。
还没有人针对学生学习(或教师)思路来编写教材,因此希望本书在镜头设计教学方法上迈出一步。
它就像我最初打算的一样,现代镜头设计教材不可能完全脱离可利用的商业光学设计软件,因此考虑几个原因(如界面友好和高性价比等),作者选择了ZEMAX。
本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科书,它是形式化地体现了我演讲的内容,包括作业和考试。
本教材设计为一学期课时,38讲,每讲55分钟。
所讲的知识为研究生一年级的水平,并尽力为镜头设计最初级教程而写,同时也可作为手册子或工程设计参考。
它基本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大学所学的几何光学(附录A)知识,数学上的代数、三角、几何和微积分等。
尽管本教材是为镜头设计者所写,但它所提供的光学工程的一般知识可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或技巧而应用于其它专业技术中。
虽然本书以演讲的格式而作,并以适合课堂使用为特点,但是其根本上是为自学者而设计。
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三种不同情况。
显然其最大的受益者为能获得ZEMAX(及其随机手册)软件的读者;同时作者也提供(特别在附录C和E 的帮助下)了足够的知识允许读者使用其它光学设计软件(如Code-V,SYNOPSIS 或高级OSLO等)复算实例和做作业;最后对于无法使用流行光学设计软件的读者,可以大量学习或分析,通过公式手算或做薄透镜进入软件设计前的计算工作,有所裨益。
手机标准设计说明(Lens)

结构部标准设计说明——(LENS)1.概述本文件描述了结构部员工在设计中需要大家遵守的规范。
2.目的设计产品时有相应的依据,保证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数据的统一性,互换性,高效性。
提高工作效率。
3.具体内容3.1、LENS功能描述Lens作为手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承载非常重要的任务:保护LCD ,透光良好,外观装饰作用等。
3.2. LENS 设计要点、装配关系和定位安装方式3.2.1装配关系及基本设计要点3.2.1.1 LCD LENS装配关系及尺寸设计要点A:LCD A.Aθ:人眼看LCD的视角B=T*tgθ,通常用经验值:B=0.5mm.C:Lens 可视区, C=A+2BD:LENS 与外壳X。
Y方向间隙, D=0.1mm.E:双面胶厚度, E=0.15mm.F:双面胶与外壳外圈间隙 F=0.2mm.G:双面胶宽度,因为模切要求H\U+22651.3,特殊情况可做到\U+22651.0mm.H:双面胶与外壳内圈间隙。
F=0.4mm.理论上要求当生产线贴偏间隙跑单边时,另一边不会有胶超出外壳内况,导致粘灰。
实际上,现在手机空间很紧,一般做到0.3,特殊情况,双面胶宽度不够时可以做到0.2,要求装配单位做夹具贴双面胶。
I:LENS 厚度,切割为0.8或1.0mm ,注塑为1.0mm ,厚度根据不同工艺有不同要求,详见J: 外壳开孔区域与LENS 可视区域间距。
J>K *tgβ,通常用经验值J=0.5mm.K:LENS 可视区与外壳支撑台价的之间的高度。
β:人眼看LCD的视角。
T:LENS 表面到LCD 表面的距离。
3.2.1.2 Camera lens 装配关系及尺寸设计要点A:Camera Lens 可视区域\U+222E径,A>2T/(tgθ/2)θ:Camera 视角(一般在60°到70°)β:Camera Lens 全COVER的角度,要求β>θB:LENS 与外壳X。
aps镜头 标准镜头

aps镜头标准镜头
APS镜头是一种专门为APS-C画幅相机设计的镜头,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一些高端傻瓜相机。
APS镜头的设计和使用都有其独特之处,下面我们将对APS镜头的标准镜头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APS镜头的标准镜头通常指的是焦距在35mm到50mm之间的镜头。
这个焦距范围非常适合拍摄人像、风景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场景。
相比于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标准镜头在画面畸变和透视上更为接近人眼的视觉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摄影创作中。
其次,APS镜头的标准镜头在设计上通常采用了较大的光圈,这使得它们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依然能够拍摄清晰明亮的照片。
同时,大光圈也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可以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景深,实现更丰富的拍摄效果。
此外,APS镜头的标准镜头在成像质量上也有着出色的表现。
由于设计针对APS-C画幅,这些镜头在画面边缘和角落的成像质量通常都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意味着更加均匀和清晰的画面表现。
除此之外,APS镜头的标准镜头在便携性上也有着一定的优势。
相对于长焦镜头和大光圈定焦镜头,标准镜头通常更加轻巧便携,这使得它们成为了很多摄影师出行拍摄的首选。
综上所述,APS镜头的标准镜头在焦距选择、光圈设计、成像质量和便携性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适合拍摄各种日常场景和主题。
如果你是一名APS-C画幅相机的用户,不妨考虑一下入手一颗标准镜头,它一定会为你的摄影创作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惊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部标准设计说明——(LENS)1.概述本文件描述了结构部员工在设计中需要大家遵守的规范。
2.目的设计产品时有相应的依据,保证项目开发设计过程中数据的统一性,互换性,高效性。
提高工作效率。
3.具体内容3.1、LENS功能描述Lens作为手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承载非常重要的任务:保护LCD ,透光良好,外观装饰作用等。
3.2. LENS 设计要点、装配关系和定位安装方式3.2.1装配关系及基本设计要点3.2.1.1 LCD LENS装配关系及尺寸设计要点A:LCD A.Aθ:人眼看LCD的视角B=T*tgθ,通常用经验值:B=0.5mm.C:Lens 可视区, C=A+2BD:LENS 与外壳X。
Y方向间隙, D=0.1mm.E:双面胶厚度, E=0.15mm.F:双面胶与外壳外圈间隙 F=0.2mm.G:双面胶宽度,因为模切要求H\U+1.3,特殊情况可做到\U+1.0mm.H:双面胶与外壳内圈间隙。
F=0.4mm.理论上要求当生产线贴偏间隙跑单边时,另一边不会有胶超出外壳内况,导致粘灰。
实际上,现在手机空间很紧,一般做到0.3,特殊情况,双面胶宽度不够时可以做到0.2,要求装配单位做夹具贴双面胶。
I:LENS 厚度,切割为0.8或1.0mm ,注塑为1.0mm ,厚度根据不同工艺有不同要求,详见J: 外壳开孔区域与LENS 可视区域间距。
J>K *tgβ,通常用经验值J=0.5mm.K:LENS 可视区与外壳支撑台价的之间的高度。
β:人眼看LCD的视角。
T:LENS 表面到LCD 表面的距离。
3.2.1.2 Camera lens 装配关系及尺寸设计要点A:Camera Lens 可视区域\U+222E径,A>2T/(tgθ/2)θ:Camera 视角(一般在60°到70°)β:Camera Lens 全COVER的角度,要求β>θB:LENS 与外壳X。
Y方向间隙, B=0.1mm.C:LENS 厚度,切割为0.8或1.0mm ,注塑为≥1.0mm ,厚度根据不同工艺有不同要求,详见D:双面胶厚度, D=0.15mm.E:双面胶与外壳外圈间隙 E=0.2mm.F:双面胶宽度,因为模切要求F≥1.3,特殊情况可做到F\U+22651.0mm.G:双面胶与外壳内圈间隙: G=0.4mm.理论上要求当生产线贴偏间隙跑单边时,另一边不会有胶超出外壳内框,导致粘灰。
实际上,现在手机空间很紧,一般做到0.3,特殊情况,双面胶宽度不够时可以做到0.2.H: Camera 上gasket 厚度,H≥0.2即可。
只是为了防止灰尘,一般用超软泡棉.I:LENS表面与外壳表面的高度差,I约0.2mm 左右,防止刮伤镜面,导致拍照不清晰。
3.2.2 LENS的定位安装方式1)粘贴式直接粘贴在外壳上,通常为了防尘需要,背胶背在壳体上。
2)层压式将LENS 压在两个件之间此种安装方式,LENS须在外壳模具厂组装好在运到EMS厂,因运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良高,且有些时候连外壳也要报废,另外LESN和外壳一般都是两个供应商,不良责任难以区分,不利处理。
因此建议不要轻易使用此种安装方式。
3)热烫只有FLASH LED LENS 会考虑采用此种安装方式。
LCD LENS/CAMERA LENS用此种弊端同上,不建议使用。
LNES 因为其特殊性:1)容易划伤,2)必须防尘,一般要求在1000级以上防尘车间进行装配,最低也要有防尘工位,一般放到最后一道工序来组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
通常优先采用粘贴方式。
3.3、LESN通用材料:1) PMMA 目前手机上的LENS都是用PMMA材料(透光性好≥91%,表面硬度高,通过表面硬化处理(hard coating)后可达到3H 以上●注塑用的主要有:IH830(LG),VRL-40(三菱),MI-7(法国A TO)其中透光率IH830(93%)=MI-7(93%)>VRL-40(92%)表面硬度三种基本差不多。
抗冲击性能:VRL-40=MI-7>IH830价格:MI-7>VRL-40>IH830综合考虑:通常采用较多的是VRL-40。
●板材有:NR200(三菱)2)PC 因其表面硬度不能达到要求,且透光性差于PMMA 在手机上很少被采用。
3.4、LENS分类:(按加工工艺)LENS 按工艺分可分为:板材CNC 切割/普通注塑/IMD/IML3.4.1 IMD●IMD是模内热转印。
●IMD工艺流程概要:印刷Film----将事先印刷完成的film通过专用机器放入模具内----射出成型(通过树脂充填时的高温,将film上的油墨转印到树脂表面)。
和IML不同的是,film的基材是没有留在产品表面的,产品表面能有较高的硬度。
●推荐材料:IH830(LG),VRL-40(三菱),MI-7(法国ATO)●可以做到的效果:弧面效果,金属质感如电镀效果,复杂图案,●优点:1/ 产因为FILM 制作,在颜色和亮度一致性好2/产品可以做到很丰富的表面效果3/ 产品生产时不良低(没有后续印刷和表面处理的不良)●缺点:1/模具成本高,周期长。
(lead time:45天)2/FILM 最低起订量大:10万PCS 起订。
3.4.2 IML● IML工艺流程概要film的加工(包括印刷、热成型、cutting等)---将film手工放入模具型腔内----射出成型。
●推荐材料:IH830(LG),VRL-40(三菱),MI-7(法国ATO)●可以做到的效果:弧面效果,表面●优点:1/ 产因为FILM 制作,在颜色和亮度一致性好2/产品可以做到很丰富的表面效果3/ 产品生产时不良低(没有后续印刷和表面处理的不良)●缺点:1/模具成本高,周期长(lead time:45天)2/用此类工艺制作的产品,film是留在产品表面的。
由于film的基材和树脂材料的收缩率有所差别,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产品表面硬度较低。
3.4.3 普通注塑工艺流程概要●普通注塑工艺流程概要注塑模射出成型----印刷----烘烤------烫金(贴镭射纸)----hard coating---检验----覆膜---最终检验----包装---出货检验---出货。
●推荐材料:IH830(LG),VRL-40(三菱),MI-7(法国ATO)●可以做到的效果:弧面效果,金属质感如电镀效果,复杂图案,●优点:1/ 产因为FILM 制作,在颜色和亮度一致性好2/产品可以做到很丰富的表面效果3/ 产品生产时不良低(不良约20%)●缺点:1/模具成本高,周期长.(lead time:35天)2/用此类工艺制作的产品,film是留在产品表面的。
由于film的基材和树脂材料的收缩率有所差别,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
产品表面硬度较低。
3.4.4 CNC切割●CNC工艺流程概要大面积板材裁切----去毛边----清洗----印刷----烘烤----蒸镀----印刷----退镀----印刷----烫金(logo 等)贴镭射纸---覆膜---钻定位孔----cnc cutting---最终检验----包装---出货检验---出货。
●推荐材料:NR200(0.8,1.0,1.2mm 系列)●可以做到的效果:平面效果,蒸度,镀彩膜效果等●优点:1/ 不需要模具2/产品成本低●3/周期短(lead time: 5天)●缺点:1/不能做到曲面效果。
3.5. 设计注意的问题3.4.1 lens需要做以下测试1)表面硬度:3H以上2)耐磨3)小屏镜片须做钢球冲击实验:4)透光率要求≥93%。
另有几项与贴LENS的双面胶相关的测试:1)、高温高湿:是否会有LENS 浮贴现象,是否有水气进入2)、尘物实验:是否有灰尘进入LCD表面。
(要求LENS的双面胶必须一圈密封。
3.4.2设计注意的问题1)Lens受造型所限,仅可用于平面或单曲面的造型,其中以平面的印刷考量为佳;2)Lens材质应选用: Arcylic 压克力;综合考虑透光率,表面硬度,耐磨及抗冲击性能。
3)Lens厚度:0.8mm,1.0mm,1.2mm,1.5mm,2.0mm;4)Lens凸起外型,应加斜角或圆角,以避免药水残留。
5)Lens外缘拔模斜度最小30,分模面(Parting Line)置于印刷面底部;6)Lens应避免设计Φ0.7以下的贯穿孔,最好Φ1.0以上,以免Hard Coating后会造成药水残留。
7)Lens与下盖贴和面预留背胶厚度:≥0.15mm;要有足够的黏度,防止高温高湿lens 开胶。
8)注塑lens 注意浇口位置尽量藏于内部,一定外漏,要求浇口残余控制在0.05mm以内。
9)Camera Lens 注意安装方式,防止让camera sensor 受到挤压,导致焦距变化,图象变模糊。
10)Camera Lens安装注意防磨。
11)Camera Lens 多为园形,有字体印刷时注意设计防转结构。
12)要做蒸度效果LENS 时注意问题:A、背面尽量平面,因为蒸度是背面整体蒸度,后续需要印刷保留蒸度效去,退镀可视区域及其他印刷区域。
如果是弧面或阶梯面会导致后无法印刷。
B、蒸度效果容易导致静电不过,因为蒸度为导电金属。
解决此问题的方法:LENS 内圈加一圈黑色。
防止静电导入。
见下图所示:13)注塑LENS 为了控制表面间隙的,避免壳体与LENS 拔模方向相反造成缝隙过大,分模方式参看下图。
LESN 的拔模角2°特殊情况下可作到1.5°.3.4.3 IMD LENS 设计注意的问题3.6、LENS 用双面胶3.5.1双面胶材料:用于粘贴LENS的双面胶主要有两家3M 和Tesa的,也有其他公司像Sony:1)\TESA主要牌号有:tesa4967 , tesa49652)\3M主要牌号:9495MP, 9495LE, 9690.由于3M是美国公司,所以摩托罗拉选用较多;Tesa是欧洲公司,所以诺基亚选用较多。
3M胶带的价格普遍比Tesa贵,3M 9495LE比Tesa 4965贵一倍多。
粘性最好的是Tesa 4965,3M 9495LE。
其余的差不多目前我司用的最多的是TESA 4967。
3.5.2 双面胶尺寸考虑到防尘的需要,双面胶一定要整圈密封,最窄宽度在1.0mm以上。
3.5.2双面胶的粘贴考虑到防尘需要,背胶背在壳体上为佳。
3.7 LENS静电保护膜及其设计为了确保运输过程中LENS不被划伤,现在设计一般都是双面的静电保护膜。
A、保护膜厚度0.15mmB、保护膜设计注意要有便于撕除的把手,两面的把手注意错开,以免两片静电保护膜粘在一起,不好撕开。
C、保护膜比LENS大1.0mm.左右。
D、不要使用带胶的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