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读: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合集下载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8个批评孩子的科学方法
1、允许孩子解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家长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

2、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要换位思考,理解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找准批评的切入点。

并且让孩子换位思考,“假设你是那个人,你会有什么感受,这么做到底对不对”。

3、首先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前,家长先进行自我批评,放低身段,迅速拉近跟孩子的关系。

家长的自我批评,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

4、只对事不对人:
孩子做错了或者没做好,家长第一反应不是责骂,而是指导。

就事论事,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

5、教会孩子改错:
不能盲目地批评,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井且找到改错的方法。

利用批评再给孩子上一课,是批评的意义所在。

6、选择恰当的时机:
不能在孩子起床时、睡觉前、吃饭时、生病时批评他,这会直接影响他的身心健康。

最好和孩子坐下来平静交流, 父母可以对孩子提要求,孩子也可以对父母提意见。

7采用和善的态度: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向孩子宣泄情绪,应该简明扼要地指出错误,然后再教育。

也不要动不动就翻旧账,让孩子抵触认错,不服管教。

8、尊重孩子的自尊:
别当着外人面批评孩子,更不要在该子的同学、老师面前对他又打又骂。

不只大人需要被尊重,孩子同样需要被尊重。

孩子的内心比我们想象的更加脆弱敏感。

【家庭教育】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

【家庭教育】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

【家庭教育】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导读]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该喝茶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敢摆,叫做了几遍也没有反应,青琳同意去点软的。

儿子抽搐着不敢摆玩具,绝望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击出了个大包。

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道了一顿了事,笑了笑之后,看著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贪心了,已经开始心有余悸,自己这样抨击孩子,可以不能给他遗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抨击的三大原则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抨击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获得维护,怎么分寸其中均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道,家长们维护孩子自尊心的意识弱了,可以有时,却把“对孩子的认同”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直观矛盾出来了,似的维护孩子的自尊,就要退出最基本的管教和抨击。

她说,其实,如果我们了解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批评的接受方式,就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当的批评。

并且,在孩子做错事时,明确地告诉他“这件事你做得不对”是非常必要的,不能因为担心伤害,就不批评、不管教。

抨击的目的:公平教育如果我们本着尊重孩子的出发点,来选择批评的方式,批评便是公平的。

不会以大欺小地指责、谩骂孩子,也不会因为他年龄小,就放松管教,任由孩子一再犯错。

宫学萍说,最简单的批评,就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比如,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应当让他知道,用硬邦邦的玩具打妈妈的头,妈妈会很痛,他也不应该用这样的方式去攻击别人。

而这样的批评,并不存在不尊重或伤害。

而对孩子导致危害的抨击,往往就是由于我们忽略了自己该告诉孩子的重点就是什么。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家长批评孩子的技巧和方法
一、冷静理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情绪化。

批评孩子时,要尽量避免情绪化的言辞和过激的行动,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具体明确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具体明确,指出孩子错误的行为和原因。

避免使用笼统的语言或攻击孩子的性格和人格,以免让孩子感到被误解或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三、尊重孩子
在批评孩子时,家长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尊严,不要使用侮辱或贬低的语言。

要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

四、以引导为主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以引导为主,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引导孩子思考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避免仅仅强调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而忽略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

五、重视反馈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重视反馈和互动,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要让孩子感到被倾听和理解,同时也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以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六、坚持原则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坚持原则和底线,不要轻易妥协或放弃。

对于一些严重的错误行为,家长需要坚决制止并给予相应的惩罚措施,以免孩子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得到了默许或认可。

七、示范作用
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

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

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关于批评教育的六个技巧对于犯错的孩子,父母的批评是少不了。

但是怎样的批评教育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以下六个批评教育孩子的技巧要掌握喔。

1)批评前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孩子犯了错,尤其是较严重或屡错屡犯时,父母难免会心生怒火,很可能会在一时冲动对孩子说出不该说的话,或做出过火的举动,这很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甚至酿成大错。

因此,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在批评孩子之前,父母一定要让自己冷静下来,这样才能对孩子的错误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才能帮孩子找出犯错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

2)给孩子申诉的机会孩子犯错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是有意为之,也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也可能是能力不足等。

因此,不管怎样,都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想说的话全盘托出,这样,也许父母会对孩子的犯错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对孩子的批评也会更有针对性,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3)父母要统一战线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若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尤其是面对孩子犯错后批评教育,父母态度不统一,就会使孩子积极寻求一方的庇护,而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

4)父母先进行自我批评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够先自我批评一番,如“这事妈妈也有责任,只怪我们平时工作太忙,对你关心不够”等,这样会让父母和孩子的心一下子拉近很多,孩子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敢于承担责任,和进行自我批评的良好品质。

5)批评后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孩子犯错,受到父母的批评后,难免会情绪会比较低落,这时候,父母可以语言上安慰孩子,如“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知道应该怎么做的”“爸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重要的是知错能改”等等;也可以从行动上给孩子一些安慰,如拍拍他的肩、给他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

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虽然自己犯了错,可父母还是爱自己的,从此,他会对父母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

家长应该掌握的批评孩子八大技巧批评孩子要注意方式。

1、对于孩子的错误,不要经常数落不要把错误叠加起来,这样会让孩子反感,觉得自己只要犯了错误,就永远无法摆脱,既然摆不脱,改又有何用。

2,要想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公正的,就应该少批评孩子,多表扬孩子。

如果只批评不表扬,孩子会因你只看到他的缺点看不到他的优点而不满,从而不愿意接受批评。

3为了不伤害孩子,我们批评孩子时可以用凝重表情、严肃的表情来显示我们对待孩子的错误的态度,语调可以比平常的声音更低沉一些,缓慢地如谈心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并注意用眼睛一直看着孩子的眼睛4批评孩子时要注意场合,要给孩子留面子。

5、对于孩子的错误,父母批评时不要夸大孩子的错误。

告诉孩子错误带来的后果。

6因为孩子爱睡懒觉就说孩子懒。

、不要给孩子下结论,贴标签。

如不要因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就给孩子下结论说孩子笨。

7、父母对待孩子犯错误的态度要一致,如果父母的看法都不能统一,孩子就更不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8有的家长总是批评孩子这样容易影响孩子的反感,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儿父母总喜欢拿别的小朋友和自家孩子比较,可能会让自己出现心理落差,从而在教养上对孩子过于严苛,让自己的孩子顺其自然,不要把别人作为自己成长的对照。

“原先在小学成绩很好,可一上初中成绩就出现滑坡,这该如何是好?”……在找初一学生家长“取经”的时候,不少小六的家长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升入初中,将面临着诸如环境、学习方法和学习科目设置的不同,家长应针对小学和初中几个方面的不同做好调整,让孩子提前适应初中的生活。

学习方法:从传授性到理解性提前改变: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市区一所中学初一年段班主任刘老师告诉记者,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

因此就要求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相应做出调整。

研究小升初工作多年的福州某中学副校长吕卫平表示:“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眼看、手写、记住,而到了初中,要求学生对知识充分理解,并学会用思维去分析这些知识点。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

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孩子犯错应该批评,但严肃教育并不是劈头盖脸骂一顿那么简单,错误批评不仅不能让孩子进步,反而会使其自卑或叛逆。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正确的批评孩子,欢迎借鉴参考。

01、先听听孩子的解释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给他一个申诉的机会,也让自己的批评更有针对性。

02、让孩子学会换个立场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问问孩子“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

03、父母也要自我批评在批评孩子之前,先来一番自我批评,拉近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04、批评孩子注意场合家长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或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05、批评时别翻旧账本来一个很小的错误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

这样的批评只会让孩子对你抵抗,甚至不承认错误。

06、批评时就事论事批评孩子只评价事实,不分析动机,剥掉孩子最后一丝遮羞布,给他强加罪名,无异于火上浇油。

07、批评时不要动手打孩子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反思错误,而是一味打骂,这种急于求成的批评,往往造成反效果。

08、学会暗示和沉默父母保持沉默,孩子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家长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孩子自然会很快明白家长的用意。

09、批评要尽量简短尽量使用最简炼的语言、花费最短的时间来完成。

受批评的感觉总是不舒服的,谁都希望这种感受尽快结束。

10、语音语调不能高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

11、想批评前可以借鉴他人父母用他人类似的错误行为,暗示孩子不要犯同一个错误,这么做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12、给孩子一点心理安慰孩子犯错受批评后情绪往往低落,父母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安慰,让孩子感到你们依然爱他。

13、父母应“统一战线”父母教育孩子时,如果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孩子所想的就不是如何去认识和改正错误,而是寻求庇护。

14、别把坏情绪发泄给孩子受到坏情绪影响时,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不是客观公正的,“你一天到晚...”、“你从来都是...”等指责很可能激化矛盾。

正确批评教育孩子纠正错误的方法

正确批评教育孩子纠正错误的方法

正确批评教育孩子纠正错误的方法首先,以身作则。

孩子往往会模仿父母或家长的行为。

因此,家长应该首先做出表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

如果父母自身没有良好的行为榜样,那么批评孩子的教育就会缺乏说服力。

其次,控制情绪和语气。

当父母生气或沮丧时,可能会用过激的语言或态度来批评孩子,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害怕、羞愧或愤怒。

相反,家长应该保持冷静和平和的语气,以便孩子能够接受和理解批评的意义。

第三,侧重于行为而不是人格。

批评应该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而不是将孩子本身定性为“坏孩子”或“愚蠢”。

这样的定性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谈到错误时,家长应该明确指出孩子做错的事情,并帮助他们意识到行为的不当之处,而不是将错误归咎于孩子本身。

第四,尊重孩子的感受。

批评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观点和解释。

孩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并与他们进行适度的互动和对话。

这样,孩子会感到被重视和理解,从而更容易接受和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五,给予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批评不仅帮助孩子认识问题,而且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最后,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认可。

当孩子能够改正错误并取得进步时,家长应该予以适当的奖励和肯定。

这样可以鼓励孩子继续努力,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动力。

总之,正确批评教育孩子纠正错误需要父母具备耐心和正确的方法。

以身作则、控制情绪和语气,侧重于行为而不是人格,尊重孩子的感受,给予解决问题的机会以及适度的奖励和认可都是有效的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有效地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并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积极行为。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最新资料推荐------------------------------------------------------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间,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除了掌握以上三个批评的原则外,学会批评孩子,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是做父母必修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和场合批评孩子尽量不要在以下时间:清晨、吃饭时、睡觉前。

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批评孩子不应在下列场合: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很强,在公开场合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可能会让孩子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批评孩子的三大原则该吃饭了,四岁的儿子拿着玩具不肯放,叫了几遍也没反应,青琳决定来点硬的。

儿子哭闹着不肯放玩具,挣扎间竟用玩具把妈妈的头给敲出了1 / 5个大包。

青琳这下可火了,生气地把孩子说了一顿了事,说完之后,看着儿子哭得可怜兮兮,青琳又心软了,开始后怕,自己这样批评孩子,会不会给他留下心理阴影。

青琳的担心立刻赢得一群妈咪好友的共鸣,青琳这才发现,原来,不少做妈妈的都有类似的困扰:孩子难免会犯错,不批评是不可能的,可我的批评会不会过火呢?或者说,怎样批评,才能既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批评的三大原则批评的态度:批评不等于不尊重批评管教少不得,而尚且年幼的孩子心灵也该得到保护,怎么拿捏其中平衡呢?对于众多家长的问题,教育专家宫老师说,家长们保护孩子自尊的意识强了,可有时,却把对孩子的尊重和管教孩子这两件事给简单对立起来了,好像保护孩子的尊严,就要放弃最基本的管教和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必读:正确批评孩子的六个技巧
作为父母,常常会面对犯错的孩子,批评孩子的错误是父母的工
作之一。

但是你知道如何准确的批评孩子吗?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往往会批评孩子,甚至打骂孩子,很多时候,家长批评了之后不
管用,孩子照样会再犯错,所以如何准确的批评孩子,家长应牢记几
个窍门。

一,首先要听孩子的解释,要给孩子申诉的机会
导致孩子犯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孩子主观方面的失误,但
也有可能是不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有可能是有意为之,也有可能是无心所致;有可能是态度问题,
也可能是水平不足等等。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不要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要给孩子一个
申诉的机会,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和盘托出,这样家长会对孩子所
犯的错误有一个更全面、更清楚的理解,对孩子的批评会更有针对性,也让孩子能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批评。

二,换个立场
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以逃避父母的责骂。

此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当孩子强辩是别人的过错、跟自己没关系时,就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绝大部
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
的错误。

三,父母先实行自我批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所犯错误,父母或多或少都会有
一定的责任。

在批评孩子之前,如果父母能先来一番自我批评,如:
这事也不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只怪爸爸平时工作太忙,对你不够
关心等等,会让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会让孩子更
乐意接受父母的批评,还能够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
的良好品质,一举多得,我们作父母的,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学会暗示和沉默
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
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
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
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孩子犯有过失,如果家长能
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家长的
用意,愿意接受家长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五,要给孩子心理上一定的安慰,不要总是大吼大骂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会比较低落,心情往往也会受到影响,父
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即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以从语言上来安
慰孩子,比如说些“没关系,知道错了改正就行”、“我知道你是个
聪明的孩子,自己会知道怎么做”、“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重
新再来”之类的话;也能够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
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也还是信任他们的,
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

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
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
“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六,父母应和孩子“统一战线”
中国有句古话叫“严父慈母”,很多家庭至今还沿袭着这个传统,父亲和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其实这对
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因为如果这样,当孩子犯错后,他们所想的不
是如何去理解和改正错误,而是积极去寻求一种庇护,寻求精神的“避难所”,他们甚至可能所以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所以,当孩子犯错后,父母一定要旗帜鲜明,保持高度一致,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努力,让孩子能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