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记录单(电磁铁)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玉井矿小学实验报告单玉井矿小学实验报告单1 / 26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2 / 263 / 26XX 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 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4 / 26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5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6 / 267 / 26XX 小学实验记录单XX 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8 / 26记录人: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9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0 / 2611 / 26记录人:XX 小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人:XX 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2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3 / 2614 / 26XX 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5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6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7 / 2618 / 26XX 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19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20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21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22 / 26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23 / 2624 / 2625 / 26。
(完整word版)六年级实验报告单—制作铁钉电磁铁

(3)给电磁铁通电观察吸铁钉的数量并记录。
(4)增加电磁铁线圈的数量,通电并记录。
(5)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8
实验名称
制作铁钉电磁铁(一)
实验器材: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我的猜想: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步骤:
(1)设计实验计划。
(2)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3)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4)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5)总结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电磁铁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
结论:我认为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指导教师:周敏强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台子小学
年级班
试验者
时间
2011.11.22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二)
实验器材: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
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多少有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完整版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且大于1倍焦距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3)凸透镜的焦距为10.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即成像大小与物体大小、成像位置与物体位置的关系。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2倍焦距但大于1倍焦距时,会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目的:练使用温度计并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仪器和器材:温度计和三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
实验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4.估测温水的温度。
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6.估测冷水温度。
7.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确保操作正确。
8.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为-10~110摄氏度,分度值为1摄氏度。
记录数据:手指感觉(热或冷)、估测温度和实测温度。
热:估测温度为5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50摄氏度。
温:估测温度为38摄氏度,实测温度为37摄氏度。
冷:估测温度为15摄氏度,实测温度为18摄氏度。
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目的:练正确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练估测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实验仪器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物理课本、硬币、细铜丝、铅笔。
实验原理: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检查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用毫米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硬币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并记录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与结论:刻度尺的量程为0~20mm,分度值为1mm,零刻度线未磨损。
【精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活动设计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活动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2)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2)进一步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多因素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逐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概念;难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仪器和材料: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学生电源、导线教学过程:(-)引课并提出问题上节课学习了通电螺线管,如果在通电螺线管中加入一根铁棒,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
(教师演示)当线圈中没有电流时,电磁铁是否有磁性?当线圈中有电流时,电磁铁是否有磁性?(教师演示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实验)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越多说明它的磁性越()?那么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学生观察,从结构上认识螺线管与电磁铁的区别。
学生观察,为后面的探究做铺垫。
学生思考,为后面的探究做准备。
(二)猜想与假设让学生自由猜想,构建理解式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地猜想。
学生猜想、假设①与电磁铁中电流大小有关。
②与电磁铁匝数有关。
(三)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并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师生讨论得出最佳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①用什么办法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②用什么方法和器材来改变和比较电磁铁线圈中电流的大小?③用什么方法和器材来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学生思考,分组进行实验方案交流。
(四)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电路图设计思想:①保证电磁铁线圈匝数不变,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并通过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②保证线圈中电流大小不变,改变线圈匝数,利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来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3)实验结论:
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9、26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一、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电流表,探究串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流表(0-0.6A、0-3A)),2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结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
压。
年级:九年级姓名:日期: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电阻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电压表(0-3V、0-15V),电流表(0-0.6A、0-3A),定值电阻三个(5Ω、10Ω、15Ω),开关,导线若干,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10Ω)。
预接电路(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待用)
三、实验原理:.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
的乘积
结论:相同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就越强。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器材:
报纸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
制作过程:
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
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型桥,并画出图形。
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
4、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
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随之改变。
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电磁铁四个。
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时间:2016年12月6日
时间:2016年11月29日。
六年级上册实验记录单

实验一:观察比较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镜片的实验实验材料:放大镜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片实验记录:实验二:自制简易显微镜实验材料:两个放大镜、卡纸、剪刀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放大镜。
2、用一个放大镜观察文字,调整距离直到图像大而清晰。
3、在放大镜下面再放上一块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调整距离,直到图像大而清晰。
4、保持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反复移近和移出第二个放大镜,比较看到的图像。
5、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并把两个放大镜用纸筒固定。
实验记录: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需要不断调试实验结论:使用两个放大镜制成的简易显微镜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三:使用显微镜实验材料: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记录单实验步骤: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具体方法如下: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到一个明亮的光圈。
3、上片: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中央。
4、调焦:眼睛看着武警,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武警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调整,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慢慢移动玻片标本,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中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
实验要求: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光源,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画图要实事求是。
实验四: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材料:洋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碘液、吸水纸、镊子、小刀、清水。
实验步骤:1、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撕:用小刀在洋葱内表皮划出一个“#”字,用镊子撕下“#”字中间的表皮3、展:将取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央,注意表皮需要展平,不能折叠4、盖:用镊子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用气泡5、染:用滴管吸取少量的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6、吸: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水分。
电磁铁小实验作文

电磁铁小实验作文
标题:探索电磁奥秘:一次有趣的电磁铁实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决定进行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制作并测试电磁铁。
这个实验不仅让我亲手体验了电磁现象的魅力,更让我对科学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我准备了所需的材料:一枚大头针、一段导线、一个电池和一卷绝缘胶带。
我按照教程,将导线绕在大头针上,大约绕了30圈,然后用绝缘胶带固定住,防止短路。
这就是我的简易电磁铁。
接着,我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到电池上,瞬间,我感觉到手中的大头针似乎有了生命。
我尝试让它靠近一些小铁片,奇迹发生了,那些原本静止的铁片竟然被吸引过来,就像是被磁铁吸附一样。
我兴奋地调整电池的正负极,发现电磁铁的吸引力也会随之改变。
这正是电磁铁的基本特性——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这个实验让我惊叹不已,它让我亲眼见证了电流如何转化为磁力,理解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
我尝试着改变导线的圈数,发现圈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这让我对科学的神奇和无穷可能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通过这次电磁铁的小实验,我不仅享受到了动手的乐趣,也深化了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
科学并不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愿意去探索,去实践,就能发现它的美妙。
这次实验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也是我对科学热爱的源泉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头针没有被吸引。
大头针被吸引了。
能改变南北极。
能改南北极。
我们的实验发现:1、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2电磁铁南北极是可以改变的,改变项圈绕向和改变电池正负极,电磁铁的南北极都可以改变。
实验人:年级班
实验时间:年月日
彭州市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附件三)
实验名称:电磁铁
实验材料:导线1根铁芯1根电池1节大头针若干
指南针1个
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文字或图示):
1、将线圈按一个方向缠绕在铁芯上
做成电磁铁。
2、用电磁铁靠近大头针观察现象。
3、给电磁铁通电,靠近大头针观察现
象。
4,、交换电流方向分别靠近指南针,观
察现象。
5、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分别靠近指南针,观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