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修炼的层次与境界】

合集下载

领导力四重修炼:大气、格局、胸怀、境界

领导力四重修炼:大气、格局、胸怀、境界

本文共 1333 个字,3 张图片,预计您阅读时长 4 分钟职场的残酷法则在于:不只是上司管理着下属,下属也同样观察着上司。

下属水平不够遭扁,上司偶尔露怯也会被下属广为传播。

有能力、有价值,还愿意帮助团队成员成长的领导,才是成功的管理者。

如何让自己成为有价值的领导?成功的管理者需要拥有大气、格局、胸怀、境界的领导力修炼,才能成就员工,成就自己。

领导力的四重修炼:领导力第一重修炼:大气敬而生畏,需要实力,威而不怒,慑服于心,需要的还是实力,那么到底是做善良的羊还是做残暴的狼?都不对,要做仁慈的“狮子”,他能吃人,但它更能摄威。

“一个合格的领导者不仅要以成就员工为第一要务,更应该要让员工知道你是一只“善狩猎”的狮子,跟着你有肉吃,你赚翻了,跟着你干的人都赚翻了,天下的人就都来了。

”领导力第二重修炼:格局成长的四个前提: 目标、承诺、舍得、检讨;领导魅力三个桩:信念 、承诺 、契约 。

领导者的格局就是团队的结局,领导人的自信,就是团队的自信。

人生的成就不会超过他思考的格局,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干大事的,你的格局有多大就决定了有多少人会跟着你干。

领导力第三重修炼:胸怀领导者领导力的第三重修炼,要敢于担当,敢于负责任,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异、容人之过、容人之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处理事情的胸怀有多大,你就能用你的魅力吸引多少人才,你的天下就会有多大。

领导力第四重修炼:境界《老子》一书中写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领导者在企业管理中不仅要满足员工的物质需要,更要正确引导他们做事的方法,教员工方法和思路,激发员工上进的欲望,把快乐带到工作中,传递务实稳重的思维,所谓大智若愚,领导者不走捷径和投机取巧,才能在整个团队里面制造一种浩然正气,团队成员也自然会效仿。

领导者在做任何事情起心动念焦点利众。

焦点利众,众生必然自会效仿追随。

怎么样才可以掌握团队?当自己修炼成了领导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掌握团队,争取价值最大化。

领导力五个境界

领导力五个境界

领导力五个境界领导力作为一项关键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成功的领导者能够引领团队实现目标,并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

然而,要成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并不容易。

领导力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努力,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领导力的五个境界,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发展领导能力。

第一境界:自我管理领导力的第一个境界是自我管理。

这意味着一个领导者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认知帮助领导者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明确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

自我控制则使领导者能够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压力和挑战。

只有通过自我管理,领导者才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并为团队树立榜样。

对于自我管理的发展,领导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反思与觉察:领导者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保持觉察力,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借助反思,领导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情绪管理是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者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情绪对决策和团队氛围的负面影响。

培养情绪智力,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目标设定:设定明确的个人和团队目标是自我管理的重要一步。

领导者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引领团队朝着目标前进。

第二境界:人际关系管理领导力的第二个境界是人际关系管理。

领导者需要与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有效地与他们合作。

人际关系管理对于领导者在团队中产生积极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在发展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时,领导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有效沟通:领导者需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包括倾听、表达和理解。

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建议和意见。

•团队建设:领导者需要关注团队氛围和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活动和培训,激发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

•冲突管理:在团队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分歧。

领导者需要学会妥善处理冲突,寻求解决办法,维护团队的和谐与稳定。

第三境界:目标导向领导力的第三个境界是目标导向。

管理者需要凝练的八个思维境界

管理者需要凝练的八个思维境界

管理者需要凝练的八个思维境界人和人最大的不同是思维境界的不同,即能量的不同。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愿望:“主宰自己的命运;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此我们需要找到正确的方向,自立自强,努力学习有益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境界,为实现这一愿望打下坚实基础。

只有大境界者得大学问。

那么,作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我们需要怎样凝练并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呢?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亦可称偏见。

或许很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有所见,便将之视为普遍的道理,因执于其所见而极端地排斥旁人的意见,不承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理。

美其名曰“主见”亦可,斥之曰“偏见”亦可。

学问不学问,并不在读书之多少。

有主见就是学问!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很行。

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

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亲切有味,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提出问题没有学问的人,并非肚里没有道理,脑里没有理论,而是心里没有问题。

将古今中外的哲学都学了,道理有了一大堆,问题却没有一个,就成了莫可奈何的绝物。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取长补短明白自己主见,又发现和自己主见不同的人,接下来该怎么办?有的人会排斥,而有的人却开始学别人的长处,在学习过程中又发现了自己短处,于是顺势补上,这就是取长补短。

看起来好像并不难,但是其实每个人都有一种对自己的天然的认同感,人们并不是太容易发自内心的去改变自己。

当年的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主动穿汉服说汉话,迁都中原,甚至改姓、通婚,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大格局的人,中华文化才一脉相承。

领导者的境界与层次

领导者的境界与层次

这个L o T u a s 是谁 呢?其 实, 他是 中
国人 , a s 是老 子 的洋 名 。 段话 用 L oTu 这
白话说 大致就是 : 糟 透 了 的 领 导是 老 百姓 蔑 视 的 那
些:
在是高 ! 不说 其他 , 就是 自我 修炼 的功夫 之旮 厘。 ” 所以, 口号 是 : 能被 人爱 , 不 就让人 崩 于前 而 面色 不变 。 了这 样 的心 理 素 害怕 ! 有

其 言也 。 成功遂事 , 而百姓 谓我自然。 ” 原 来 , 子原 话是 把 领导 者 分了四 老
层, 最好 的领导者百姓 只知道有他 ; 其次
亲誉 之
第 二 层 次 的 领 导 者 是 为 老 百 姓 亲
是老百姓 亲近他 、 赞誉 他 ; 再次一等 的是 近 、 赞誉 的那些人 。 这个问题 不好判断 。
心 , 会 由于 害怕必 定 降 临的 惩罚 而 持 却
T e gr tl ade s he wh h h ea e r i o t e p pe s y “ i t u s les eo l a , we d d i o rev ”
- - -
L orU a s
知有之
第一层次 的领导 者对被 领导 者而言
近 领导 者。 从传统 看 , 中国的文化讲 究尊
卑 、 幼 ; 职场 中, 具有 比我 高的职 长 在 你
最 后,《 君主论》 还谆谆告诫道 :
“ 于多 数 人都 是以 貌 取人 的 , 鉴 所以 至
只是 “ 有之”, “ 为”的领导 者。 知 即 无 但 位 , 当然 我要从职 业的角度尊 敬你 , 服从 “ 为”不是 “ 无 不为”, 而是 “ ”的方法 你 的决 策, 是 , 为 但 不一 定是我 认可你 这个 不 同。 韩非 子在 《 按 主道 》 的观 点 , 导 领

领导力的十项修炼

领导力的十项修炼

领导力的十项修炼作为领导者,拥有良好的领导力是非常重要的。

领导力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团队,还可以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和积极性。

那么,如何培养和提升领导力呢?下面将介绍领导力的十项修炼,希望对广大领导者有所帮助。

一、自我认知与自我反思作为领导者,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己的弱点。

同时,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进。

二、积极主动领导者应该具备积极主动的品质。

要主动承担责任,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不回避困难和压力。

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主动与团队成员沟通和协作,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目标导向领导者应该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方向,并带领团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把目标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行动计划,确保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沟通协作良好的沟通协作是领导力的重要方面。

领导者应该注重与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矛盾。

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五、激励和赞赏领导者应该懂得激励和赞赏团队成员的努力和贡献。

要认可和肯定团队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

同时,要给团队成员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六、决策能力领导者要有良好的决策能力。

要善于分析问题,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要及时做出决策,不拖延和犹豫,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学习和创新领导者要具备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的学习和创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推动团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八、适应变化领导者要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要及时了解和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策略和方法,保持团队的竞争力和创新性。

领导力五个境界

领导力五个境界

领导力五个境界引言领导力是一个多维度而复杂的概念,它不仅仅涵盖了领导者的能力和技巧,还与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和观念息息相关。

在领导力的旅程中,有许多境界需要不断突破和提升。

本文将介绍领导力的五个境界,并探讨每个境界的特点和发展路径。

一、境界一:自我领导在领导力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能够自我领导。

自我领导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自我激励、自我管理,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高效的工作状态。

自我领导的关键在于对自己进行深入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划。

特点•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领导的基础,能够自我激励的领导者能够保持对目标的热情和动力,不依赖外部的奖惩来驱动自己。

•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自我领导的核心,能够自我管理的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能量,做到有条不紊地处理工作和生活。

•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自我领导的重要特征,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的领导者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良好的工作效率和团队氛围。

发展路径•自我反省:通过反思和反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做出改进和提升。

•目标管理: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逐步实现目标。

•情绪管理:学会管理情绪,保持冷静和克制,有效处理冲突和挫折。

•学习成长:持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

二、境界二:团队领导团队领导是领导力发展的第二个重要境界。

团队领导是指领导者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激励团队成员,实现团队协作和目标达成。

特点•情感共鸣:团队领导者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情感共鸣,增强团队凝聚力和认同感。

•激励激发:团队领导者能够激励和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和动力,推动团队的高效运作。

•协同合作:团队领导者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发挥团队的整体优势。

•信任建立:团队领导者能够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增加团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发展路径•建立清晰的愿景:明确团队的愿景和目标,并与团队成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共享。

领导力的五个层次,你修炼到了第几层?

领导力的五个层次,你修炼到了第几层?

领导力的五个层次,你修炼到了第几层?关于领导力,不仅是职位带来的角色,也不仅仅只是因领导水平高低,带来领导实力的表现。

事实上,我们在探讨、研究领导力方面话题时,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领导力的几个层次摆在那儿的。

那么,究竟是哪几个层次呢?这几个层次的含义又是什么呢?下面掌上君将对其作出阐述:第一层:职位——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非听你的不可。

职务,是你进入领导角色的门槛。

因为职务故赋予了你角色与权力。

但同时,也赋予了你责任。

如果,你只看到了或者只会利用职务赋予你角色的权利,而忽视或者看轻、漠视等同份量的责任。

那么,你的领导力仅仅停留在职位上。

且位不久保。

第二层:认同——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他们愿意听你的。

认同,是在你领导职务角色基础上的一次领导力的提升。

人们认同你,意味着你的领导思维是清晰的,在责权方面的行使是符合职务需求的。

人们认同你,就意味着不仅仅只是迫于你职位给你带来的权力,而是你在职务上的行为符合拥有该职务的要求。

由职务到认同你本人,是你领导力的一个提升,也是你正式进入拥有领导力的大门。

第三层:产出——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组织所做出的贡献。

产出即成就,你为你所领导的组织带来了什么样的产出,即意味着因为你的领导,组织能够有哪些成就?组织的生产力就是领导者领导力的成就测试表;也是求证人们之所以认同你的结果体现。

高产出,代表你的领导力方向、战略、领导力艺术是正确、有效、高明的。

反之,则不然。

第四层:立人——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对他们所付出的。

立人,你在成就组织、组织因你的领导有高效产出的同时,也应成就组织的其他成员。

“利他”是这第四层领导力“立人”的核心思想。

你对追随人们的付出,使组织成员因追随你而得到成长和收获。

组织成员看好的不再是你领导职务的本身,而是你的为人。

你确立了自己不等同于其他前三者层次领导力的地位。

组织成员看到或者想到你时,首先是你本人,然后才是你的领导职务。

第五层:巅峰——人们追随你是因为你是谁以及你所代表的。

领导力的五层境界

领导力的五层境界

领导力的五层境界领导力的五层境界领导力是现代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组织内部的发展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领导力的发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境界特征。

以下将详细介绍领导力的五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自我领导自我领导是领导力发展的最初阶段,此时个人需要对自己进行领导管理,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职责,并且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在这个阶段,个人需要清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设法弥补和加强自己的能力。

个人应该尽可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规划。

第二层境界:人际领导在成为一个自我领导者之后,个人可以进一步转向人际领导。

人际领导是建立在个人自我领导的基础之上,旨在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协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阶段,团队合作和沟通变得尤为重要,个人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包括倾听、表达、理解和反馈的技巧。

第三层境界:组织领导在人际领导的基础上,组织领导成为下一个关键阶段。

组织领导者需要管理和领导一个组织,包括了解各个部门的工作和角色、协调和分配资源、以及指定和实施战略计划。

这个阶段需要更高级别的领导能力,包括决策、谈判、分配和追踪预算等技能。

第四层境界:行业领导行业领导需要在整个行业中成为一个突出的领袖人物。

行业领导者需要了解行业中的趋势和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与业内其他组织进行合作、谈判和竞争。

此外,行业领导者还需要对组织进行创新和发展,以保持领先地位。

第五层境界:全球领导在全球商业和政治环境日益紧密联系之下,成为一个全球领袖已成为领导力发展的最高境界。

全球领袖需要超越国界和语言的限制,通晓国际事务和外交,同时也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这个阶段需要极强的跨文化沟通和领导能力,以及对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责任的了解和贡献。

总结领导力的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境界特征,也反映出了领导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挑战。

个人在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之前,需要经历不同的境界,并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领导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管理者的境界与层次
领导者修炼的层次与境界
前不久,从人大淘回一本书。

今天周末,闲来无事,随手翻到一篇文章,叫作《领导者的新工作:建立学习型组织》,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彼得.圣吉(代表作《第五项修炼》!)。

文章是影印版本,结尾很有意思,是这样的:
The wicked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despise.
The good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revers.
The great leader is he who the people say,“we did it ourselves”.
——Lao Tsu
这个Lao Tsu是谁呢?其实,他是中国人,Lao Tsu是老子的洋名。

这段话用白话说大致就是:糟透了的领导是老百姓蔑视的那些;
好的领导是老百姓尊敬的那些;
伟大的领导则在于老百姓会说“事情是我们自个儿干的。


回忆看过的《道德经》,原文是这样说的:“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案有不信。

猷呵!贵其言也。

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原来,老子原话是把领导者分了四层,最好的领导者百姓只知道有他;其次是老百姓亲近他、赞誉他;再次一等的是老百姓害怕他;最次的就是老百姓侮辱他。

第三等的领导在英语译文中被“吃雷”掉了。

第一层次的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而言只是“知有之”,即“无为”的领导者。

但“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为”的方法不同。

按韩非子在《主道》的主张,领导者无为而治的方法和准则在于:第一、领导者要坚守虚静。

因为,虚心才能知道事物真相,静气才能知道自己行动的善恶,也就是心态要平和;
第二、领导者要审合形名,看属下的言与行、事与功是否相符,要保持信息渠道的通畅,不能让属下封闭了领导者的信息来源,同时杜绝属下擅自发号施令、控制财产、培植私党、个人施恩,保持领导者的绝对权柄;
第三、建立法度,正确运用赏罚。

人多是功利主义者,趋利避害,所以要把潜规则变成显规则,大家都明白行为的后果和预期,通过正面激励和负面处罚,让老百姓知道该干嘛就干嘛。

能达到这个层次的领导者,高,实在是高!不说其他,就是自我修炼的功夫也相当了得,城府深沉,行事老辣,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变。

有了这样的心理素质,就有了“无为”的先决条件。

无为的境界,表面上看,事情是老百姓自己干的,却是按领导者设定的轨道在运行。

就像天上的行星,看过去是他们运动无章可循,实际上,却被太阳的引力吸引,乖乖的围绕太阳周围,在各自的轨道上运动。

第二层次的领导者是为老百姓亲近、赞誉的那些人。

这个问题不好判断。

有权优势,当然是百姓趋附的对象,你可以决定我的生死、富贵,至少是饭碗、薪水,只要脸皮稍微厚一点人的,都会来亲近领导者。

从传统看,中国的文化讲究尊卑、长幼;在职场中,你具有比我高的职位,当然我要从职业的角度尊敬你,服从你的决策,但是,不一定是我认可你这个人,打心眼儿里服你。

所以,就有一部分领导被这种现象蒙蔽,自己感觉还不错,虽然不是无为而治,但也达到了收百姓爱戴的层次了。

谬也!
第三层次,最实在,是老百姓“畏之”的领导者。

马基雅维利(后文简称马哥)说:“人们的爱戴之情是他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其危惧之心取决于君主的选择,明君应当尽量求诸自身而不是求诸他人”,所以“令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更安全”。

当然若同时获得百姓的爱戴和敬畏是更好的,但做单选题时,宁可要选择令人危惧。

其根据在于人性避险逐利。

大多数人善于反复无常、装模作样、虚情假意、忘恩负义,只会在你不需要的时候,给你表决心和显示忠诚,而一旦真的需要,他们却不理你。

但你若是能使百姓害怕,他们就不敢欺瞒和怠慢于你了。

“人们冒犯一个自己爱戴的人要比冒犯一个自己畏惧的人较少顾虑,因为爱戴维系于思义,而由于人性之恶,人们随时都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忘恩负义;但是危惧之心,却会由于害怕必定降临的惩罚而持之有恒。


所以,口号是:不能被人爱,就让人害怕!
第四层次,领导者为百姓蔑视和侮辱。

被人痛恶的领导,表现有很多方面。

对这个层次,不讨论领导如何被百姓轻侮,只谈谈如何避免受到轻侮。

马哥的看法很简单“令人危惧又不受憎恨是可以圆满兼顾的,做到这一点不难,只要不对公民或臣民的财产妻女打主意就行了。

”把这个说法转换一下,只要职场中的领导给的薪水合理,发放及时,不对职员进行性骚扰,处理员工正当,基本上就不会受到憎恨了。

鉴于“多数人都是以貌取人”的,至少还要从表面上表现出仁慈、虔诚、正直、人道,千万不要让无视优秀品质的言论脱口而出。

此外,“多变、轻率、柔弱、怯弱及优柔寡断”也是被百姓轻蔑的原因,所以在行动中要展示伟大、气魄、威严和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